遥感水文模型的研究进展-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遥感水文模型的研究进展-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遥感水文模型的研究进展-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生态环境 2006, 15(6): 1391-1396 https://www.360docs.net/doc/0710141888.html,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E-mail: editor@https://www.360docs.net/doc/0710141888.html,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SW-446)

作者简介:赵少华(1980-),男,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生态及遥感水文生态。Tel: +86-311-85814806; E-mail: zshyytt@https://www.360docs.net/doc/0710141888.html, *通讯作者 遥感水文耦合模型的研究进展

赵少华1, 2,邱国玉1,杨永辉2 *,吴 晓1,尹 靖1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 100875;

2.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河北 石家庄 050021

摘要:遥感水文的耦合模型在目前生态环境领域,特别是在水资源的应用和管理中其作用日益重要,具有大流域尺度上快速应用、实时动态监测等优点。结合国内外近年来取得的研究成果,文章综述了遥感水文耦合模型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遥感技术在水文学中的应用,讨论了它的分类发展概况,接着介绍了几种主要的遥感水文耦合模型及其应用实例,包括SCS (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s )模型、SiB2(Simple Biosphere Model version 2)简化生物圈模型、SRM (Snowmelt Runoff Model )融雪径流模型以及SWAT (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 )模型,最后展望了遥感水文耦合模型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出尺度问题上的时空变异性仍是其发展的关键,与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及其他空间技术的相结合是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从而为水文学、水资源的预测评价等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遥感;水文;径流;流域

中图分类号:P3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6)06-1391-06

水文模型是以水文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降雨和径流在自然界的运动规律建立数学模型,通过电子计算机快速分析、数值模拟、图像显示和实时预测各种水体的存在、循环和分布,以及物理和化学特性[1]。通过对各种参数的计算,水文模型可以对河流、流域、径流以及水体等进行监测预报、水资源调度等。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水文模型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从单纯的流域某控制断面的洪水预报到全流域的洪水、水资源调度,导致模型的框架结构越来越复杂。地理信息技术和遥感技术的发展更是大力促进了水文模型的应用和发展。对于遥感在水文模拟中的应用,Schultz [2]举出了利用多光谱Landsat 卫星数据估算模型参数、利用NOAA 红外卫星数据作为模型的输入量来计算历史的月径流量以及应用雷达测雨数据于分布式模型中来实时预报洪水的三个例子。水文模型需要大量的空间数据,通过遥感技术可以为其提供DEM (数字高程模型)、土地覆盖/利用、降雨、地表温度、土壤特性、LAI (叶面积指数)和蒸散发等资料[3-5]。

遥感水文的耦合模型是流域水文模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简单来说,遥感水文耦合模型就是与遥感信息相结合的水文模型,模型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应用遥感资料,通过遥感水文耦合模型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准确地估算流域的水文概况、水体变化监测、洪水过程监测

预报等。然而目前国内外对遥感水文耦合模型的研究还不多,还没有对该方面的研究做系统深入的报道,本文正是基于此目的,综述了近年来遥感水文耦合的模型在国内外取得的研究成果,分别讨论了它的分类发展概况、几种主要的遥感水文耦合模型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水资源、水文学的预测评价研究等提供参考。

1 遥感技术在水文学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水文学中的应用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直接运用:如降雨量变化的估算[6]、水体(湖泊、湿地等)面积变化的推算[7-10]、冰川和积雪的融化状态监测以及洪水过程的动态监测等(其中监测洪水过程的动态最具有代表性)。如Zhang 等[11]在长江的汉口段流域上,提出利用高分辨率的QuickBird 2 卫星影像资料估算河流流量的方法,该法通过与河流宽度-水位及遥测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耦合来测量河流水面宽度变化,从而准确评估其流量。二是间接运用:利用遥感资料推求有关水文过程中的参数和变量。通常是利用一些统计模型和概念性水文模型、经验公式等,结合遥感资料来获取诸如径流、水质(如全氮TN 、全磷TP 、悬浮物SS 、化学需氧量COD 、生物需氧量BOD 等)、

土壤水分等水文变量[12]

,如对径流的估算,可通过估算降雨、截流、蒸散发和土壤蓄水量等参数来进行[13]。对于全球或区域尺度上的蒸发估算,遥感技术不仅具有对大面积地面特征信息同时快捷获得

1392 生态环境第15卷第6期(2006年11月)

的手段(使得常规手段无法比拟),而且也是目前最经济和最准确的手段[14]。Castruccio等[15]曾估计,遥感用于防洪抢险、水资源规划与管理中的效率时,其在水文学中应用的产投比达到1∶75-1∶100。

2 遥感水文耦合模型的分类及其发展

就目前的研究情况,遥感水文耦合模型大致可分成三类:一是遥感信息和地面同步实测资料的回归模型。此类模型基本上没有物理机制,故时空分辨率都较低,可用于较大流域(如一二万km2)长时段(如月)的水资源规划和管理。二是将遥感信息作为参数输入与估计或参数率定等应用于各种水文模型中(松散结合和紧密结合两种方式),或者调整模型结构后与具有空间特征的遥感资料相耦合,形成新的遥感水文模型;三是应用遥感资料的水量平衡模型/方程。此类模型的结构非常清晰,但计算过程中存在累计误差,因此需要其他辅助校验手段。利用遥感信息结合地面实测资料,进而求得降水、区域蒸散发及土壤持水量的变化后,即可得到径流量[16]。

国外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利用遥感资料提取流域地物信息、估算水文模型的参数等,如进行土壤分类、应用一些经验性模型估算融雪径流、损失参数等,后期则注意适应遥感信息的模型结构的改造和设计。Cermak等人于l979年就进行了早期遥感水文耦合模型的研究。主要是根据遥感监督分类技术,从CCT磁带上提取地物信息,与GIS系统上的资料配合来得到流域调查所需参数,其工作框图见图1[17]。Finnerty等[18]分析了Sacramento模型中时空尺度(分辨率)对雷达获取降雨资料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地表径流、壤中流和补给的基流对时空尺度最敏感;蒸散发和河道入流的组分也比较敏感,同时提出了改进该模型参数的方法。Mauser和Sehadlich[19]运用RS技术(Land-sat TM和

NOAA-AVHRR)和基于Penman- Monteith的SVAT

(Soil-Vegetation-Atmosphere-Transfer)模型为核心

的PROMET模型,模拟分析了三种不同尺度下,即

试验场地尺度、中尺度(150 km×100 km)和小尺度(7

km×13 km),蒸散发的空间分布规律。O'Donnell等

[20]把遥感资料作为变量输入,在俄亥俄河流域上应

用大尺度的VIC(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模

型进行有关水文要素的研究,其结果表明,模拟的

流量和蒸散发速率与实测值近似。Anderson[21]介绍

了用遥感数据在MIKE SHE模型中测定土壤湿度、

降雨和叶面积的方法,为其提供蒸散发、土壤水分

等资料,从而研究Senegal(塞内加尔)河流域的水

文状况。

国内这方面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运用遥感资料

获取流域水文模型的输入和参数率定方面。如王燕

生[22]利用陆地卫星影像获取流域的下垫面资料,将

流域按植被和土壤、土地利用分区,并应用气象雷

达探测雨区及相应的面雨量,采用USDAHL水文模

型,进行了少冷河的洪水预报研究。许有鹏等[23]

以浙江省曹娥江流域为试验区,采用Sacramento模

型,重点探讨了利用Landsat TM影象资料直接或辅

助确定水文模型参数的途径和方法,研究表明应用

遥感信息确定该模型参数,进行日、月和年径流的

动态模拟是完全可行的,并可取得较满意的精度。

王腊春等[24]将遥感资料应用到新安江模型的参数

提取,确定流域最大可能土壤蓄水量;该模型应用

Landsat TM 数字磁带和黑白航空像片来分析研究

区地表覆盖状况和辅助常规土壤图确定水文土壤

类型,从而确定每一个分块面积上的CN和S值,在

浙江溪西流域6次洪水的产流计算结果,计算值与

实测值相对误差在6.5~8.3之间,精度满意。徐雨清

等[25]以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的6个自然集水区为研

究对象,应用GIS与RS技术研究了该地区的降雨径

流关系问题,用GIS提取流域边界、水道、地形和

下垫面特征,应用卫星遥感(NOAA AVHRR卫星

数据)获取植被和土地利用状况,通过统计分析得

出该区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与降雨量、地形、植被

等因素的关系,并建立了模型。马铁民等[26]在新安

江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参数调整和修改,建立了

吉林省辉发河流域的遥感水文模型并对该流域的

水情要素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该流域的水文图1 初级遥感水文耦合模型框图

Fig. 1 Schematic of primary remote sensing and hydrology coupled model

赵少华等:遥感水文耦合模型的研究进展1393

及洪水预报效果良好。

3 几个主要的遥感水文耦合模型

3.1 SCS模型

SCS(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s)模型是美国水土保持局研制的小流域暴雨径流估算模型。它是根据降雨径流形成规律,并重点考虑形成径流的下垫面特征来研究暴雨径流的数量关系;同时结合小流域实验观测资料进行统计相关分析所建立的小流域暴雨计算模型。在降雨径流关系上,SCS模型考虑流域下垫面的特点,在水文模型参数和遥感信息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联系。模型的基本形式为:Q=(P-0.25)2/(P+0.85); (P≥0.25)(1a)

S=25400/CN-254 (1b)

其中P为降雨量,Q为径流值,S为最大蓄水容量,CN(Curve Number)为径流曲线数。此模型涉及到许多下垫面参数,并且由CN综合加以反映。参数CN 综合表达了截流、入渗、地表存储过程等,其数值取决于流域的地表覆盖、土壤类型以及土地利用等特征,这些特征均可由遥感数据信息来表征。

魏文秋等[27]通过改进SCS模型并应用遥感资料确定模型的土地利用和土壤类型,以安徽城西径流试验站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产流模拟的精度是满意的。刘贤赵等[28]基于土地利用、土壤类型等遥感观测的信息数据和流域水文、气象资料,按照集水区自然分水线划分流域子单元,并提出适合该流域的CN值表,应用SCS模型对黄土高原典型流域—王东沟流域径流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模型所模拟的径流过程与实测径流过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模拟精度在75%以上,说明模型在参数的确定上较为合理。Gress等[29]描述了美国国家遥感中心采用Landsat TM 和SPOT卫星的数据资料,对美国大平原地区的湿地进行重新分类的应用。Shrimali等[30]在印度北部的Sukhna Lake流域上,采用RS和GIS技术把山地易侵蚀区分为林地、农用地、灌木林、荒地、河床和沉降地六类,并采用SCS-CN 法计算了该地区的径流。

3.2 SiB2模型

SiB2(Simple Biosphere Mode,简化生物圈模型)是用来研究单层植被中的水、能量以及CO2通量的陆面模型[31]。该模型是由Sellers等[32]提出,后经Sellers等[33-36]改进。模型中的水文模块把未来的降雨归入冠层截流和穿透水的组分。当降雨超过冠层的持水能力时,冠层截流水以潜在速率蒸发或者贡献给穿透水。

模型与遥感数据结合紧密,不同植被类型(如草地、森林及耕地等)、光合作用率及水文参数等可通过遥感观测获得或估算[37-38]。Randall等[39]应用该模型,结合GCM(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模型模拟了未来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降雨普遍减少,但季风地区增加,特别是在一月份的亚马孙流域和七月份近赤道的非洲及东南亚地区;同时蒸发也大量减少,特别是干旱地区如撒哈拉沙漠。另外,地下水量在多雨地区增加干旱地区减少的现象也普遍存在,SiB2模型有增加地下水的空间变异性趋势。Kim等[40]利用卫星遥感资料,通过SiB2模型模拟了泰国Chao Phraya河流域的水量平衡,并把模拟结果与观测站(观测流域面积110569 km2)的观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年径流量及水量平衡的模拟值与观测值吻合良好。

3.3 SRM模型

SRM (Snowmelt Runoff Model)是1975年瑞士科学家Martinec在法国一个2.65 km2的小流域建立了第一个半物理机制的融雪径流模型。也称Martinet或Martinec-Rango模型,其目标是模拟及预报以融雪为主要河流补给源的山区流域逐日径流,Martinec和Rango[41]早在1986年就对11个国家24个流域上该模型的应用情况做了回顾,并评估了模型的参数取值。目前SRM模型已经扩展了一个气候变化对流域融雪径流情势影响评价的模块。随着遥感技术的应用,SRM模型的应用范围已经达到25国家,从北纬32°~60°到南纬33°~54°,超过100个流域,流域面积范围从1 km2的小流域到120000 km2的大流域不等(最小的为0.76 km2)[42]。它可用来模拟年内或年际融雪季节的逐日流量;进行短期和季节性径流预报;评估气候变化对雪盖和融雪径流的潜在影响。

其模型公式如下[43]:

Q n+1=[C Sn a n(T n+ΔT n) S n+C Rn P n] (A·10000/86400)·(1-k n+1)+Q n K n+1(2) 式中:Q为平均日流量(m3·S-1);C为径流系数;C S 为融雪径流系数;C R为降雨径流系数;a为度日因子(cm·℃-1·d-1);T为度×日数(℃·d);S为雪盖面积百分比;P为降水(cm);A为流域或分带面积(km2);k 为衰退系数;n为模拟流量连续计算的天数;10000/86400:从cm·km-2·d-1转换成m3·S-1的系数;T、S 和P是模型变量,其它为模型参数。

Kaya[44]在其论文中研究了RS和GIS技术在SRM模型中的应用。Ferguson[45]综述了许多融雪模型的异同,其中重点比较了应用较广的HBV模型和SRM模型,指出其差异主要在于对水文和环境的模拟上,包括复杂性与简单性、空间分类的合适水平、参数的识别与校正等。王建等[46]选择Alps意大利境内的Rienza流域,利用SRM模型模拟春季融雪径流,

1394 生态环境第15卷第6期(2006年11月)

研究环境因素对这些参数的影响尤其是对度-日因子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重点讨论利用GIS和RS数据获取SRM模型中的关键参数和因子。结论表明模拟的关键是精确地输入模型参数;RS 数据在提取雪盖面积的过程中,消除地形影响是必要的;从模型的应用状况分析,精确地获取雪盖面积是影响模拟结果的关键。

3.4 SWAT模型

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是Jeff Arnold 1994年为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中心(USDA-ARS)开发的模型。它是一个具有很强物理机制、长时段的流域水文模型,能够利用RS、GIS提供的空间信息,诸如土地覆盖、土壤类型、天气以及作物生长等因子模拟多种不同的水文物理化学过程,如水量、水质以及农用化学物质的输移与转化过程[47]。模型可采用多种方法将流域离散化(一般基于栅格DEM),能响应降水、蒸发等气候因素和下垫面因素的空间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循环的影响。

该模型结构复杂,参数众多,对资料的要求也较高,但其基本原理则基于水量平衡方程:

这里W t指土壤水的最终含量(mm);W0土壤水的初始含量(mm);t为时间,以天数计;R day,i 是第i天的降雨量(mm);Q surf,i是第i天的地表径流(mm);E a,i是第i天的蒸散发量(mm);W seep,i是在第i天从土壤剖面进入渗流区的水量(mm);Q gw,i 是第i天的回流量(mm)。

由于SWAT模型能够和RS及GIS耦合,可有效地利用遥感数据,并且模型运行费用低廉等优点,因此Barry等[48]在众多模型中通过一系列的选择比较,选择了SWAT模型来模拟英国较低地区流域中养分向水体的输移。Pandey等[49]采用该模型,结合RS(提供数字高程)和GIS技术研究了印度Banikdih 农业流域的径流、产沙量和养分循环等。Behera和Panda[50]也基于SWAT模型,利用卫星影像提供的遥感数据,对亚湿润亚热带地区农业流域的管理措施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对日径流量、产沙量以及径流中的养分含量的模拟结果满意。

4 结论与展望

由于遥感数据具有分布式特点,因此只有分布式水文模型才能够全部利用这种时间和空间分布的特点[51],并且在目前的遥感水文耦合模型的应用中,也以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的遥感信息应用最多。遥感技术具有可以提供面状信息而非点状信息,可以直接或间接测量常规手段无法测量到的水文变量和参数(如区域土壤湿度),可以提供长期、动态和连续的大范围资料等诸多优势[52-54],因此在水文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随着RS、GIS 以及其它空间技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在太阳辐射、流域下垫面特性、时空特性等的研究上不断深入,遥感水文耦合模型的研究和应用也取得了一定发展,在大尺度的流域水资源评估、洪水预报监测上等得到了较大的应用,特别对基于GIS、RS的耦合水文模型更是如此,其耦合的核心就是将GIS、RS的数据源与传统水文模型的结构相匹配,并运用GIS的功能模块经二次开发后实现模型的运行及输入输出,通过GIS、RS与水文模型的集成,建立结构上匹配、机制上合理的耦合模型。

尺度问题是是遥感水文耦合模型未来发展的一个关键。不同尺度的水文循环的机理不同,水文模型的结构也就不尽相同,如何考虑流域水文过程的时空不均匀性和变异性是尺度问题的关键,影响这种不均匀性和变异性的主要因素有流域的地形、植被覆盖、土壤及降雨、蒸发等气候因素,而采用新技术如GIS、RS获取更多的信息源是水文模拟发展的一个趋势。未来水文科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文数据的获得及其精度,尽管目前遥感(图像)可以为水资源研究提供大量有关资料,但在应用上还受传感器的时空分辨率不能统一以及释译图像精度等影响,很多数据资料还不能被直接利用、充分利用。因此减少这种影响限制,提高遥感数据在水文模型中的可利用性、可操作性,使之更好地与水文模型及GIS技术相耦合是未来遥感水文耦合模型发展的重要方向(模型结构可如图2所示)。

(3)

赵少华等:遥感水文耦合模型的研究进展1395

参考文献:

[1]熊立华, 郭生练. 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M].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

出版社, 2004.

XIONG Lihua, GUO Shenglian. The distributed watershed hydrological model [M]. Beijing: China Waterpower Press, 2004. [2]SCHULTZ G A. Remote sensing in hydrology [J]. Journal of

Hydrology, 1988(100): 239-265.

[3]SCHULTZ G A. Hydrological modeling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J].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1993, 13(5): 149-166. [4]ANDERSEN J, DYBKJAER G, JENSEN K H, et al. Use of remotely

sensed precipitation and leaf area index in a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J]. Journal of Hydrology, 2005, 305(1-4): 15-39.

[5]CHEN J M, CHEN X Y, JU W M, et al.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for mapping evapotranspiration using remote sensing inputs [J].

Journal of Hydrology, 2002, 264(1-4): 34-50.

[6]PETTY G W, KRAJEWSKI W F. Satellite estimation of precipitation

over land [J]. Hydrological sciences Journal, 1996, 41(4): 433-452. [7]SMITH L C.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of river inundation area, stage,

and discharge: A review [J]. Hydrological Processes,1997(11): 1427-1439.

[8]ALSDORF D E, MELACK J M, DUNNE T, et al. Interferometric

radar measurements of water level changes on the Amazon floodplain [J]. Nature, 2000, 404:174-177.

[9]PRIGENT C, MATTHEWS E, AIRES F, et al. Remote sensing of

global wetland dynamics with multiple satellite data sets [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2001, 28(24): 4631-4634.

[10]ZHANG J Q, XU K Q, YANG Y H, et al. Measuring water storage

fluctuation in Lake Dongting, China, by TOPEX/Poseidon altimeter [J].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2006, 115(1-3)23-37 [11]ZHANG J Q, XU K Q, WATANABE M, et al. Estimation of river

discharge from non-trapezoidal open channel using QuickBird-2 satellite imagery [J]. Hydrological Sciences, 2004, 49(2): 247-260. [12]ZHANG J Q, XU K Q, QI L H, et al. Estimation of freshwater and

material fluxes from the Yangtze River into the East China Sea by using TOPEX/Poseidon altimeter data [J]. Hydrological processes, 2005(19): 3683-3698.

[13]SCHULTZ G A.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s to hydrology: runoff [J].

Hydrological sciences Journal, 1996, 41(4): 453-475.

[14]KUSTAS W P, NORMAN J M. Use of remote sensing for

evapotranspiration monitoring over land surfaces [J]. Hydrological sciences Journal, 1996, 41(4): 495-516.

[15]CASTRUCCIO P A, LOATS Jr H L, LLOYD D, et al. Cost/benefit,

analysis for the operational application of satellite snowcover observation (OASSO)[A]. In: Proc Final Workshop on OASSO

[C].Washington, USA, NASA,CP-21l b, 1980: 201-222.

[16]傅国斌, 刘昌明. 遥感技术在水文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 水科

学进展, 2001, 12(4):547-559.

FU Guobin, LIU Changmin. Advances in applications of remote sensing data to hydrology [J]. 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 2001, 12(4): 547-559

[17]陆家驹. 遥感资料在水文模型中的有效应用[J]. 水文, 1990(6):

62-64, 27.

LU Jiaju. The available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data in hydrological model [J]. Hydrology, 1990(6): 62-64,27.

[18]FINNERTY B D, SMITH M B, SEO D J, et al. Space-time scale

sensitivity of the Sacramento model to radar-gage precipitation inputs [J]. Journal of Hydrology, 1997, 203(1-4): 21-38.

[19]MAUSER W, SEHADLICH S. Modell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vapotranspiration on different scales 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 [J].

Hydrology, 1998, (212-213): 250-26.

[20]O'DONNELL G M, CZAJKOWSKI K P, DUBAYAH R O, et al.

Macroscale hydrological modeling using remotely sensed inputs: Application to the Ohio River basin [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 2001, 105 (D10): 12499-12516.

[21]ANDERSON J.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ing and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data [D]. Ph. D. Thesis.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 2001.

[22]王燕生. 遥感水文模型及其应用[J]. 水文, 1989(5): 20-24.

WANG Yansheng. The remote sensing hydrological model and application [J]. Hydrology, 1989(5): 20-24

[23]许有鹏, 陈钦峦, 朱静玉. 遥感信息在水文动态模拟中的应用[J].

水科学进展, 1995, 6(2): 156-161.

XU Youpeng, CHEN Qinluan, ZHU Jingyu.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images in dynamic hydrologic simulation [J]. 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 1995, 6(2): 156-161.

[24]王腊春, 熊江波. 用遥感资料建立分块产流模型[J]. 地理科学,

1997, 2: 76-80.

WANG Lachun, XIONG Jiangbo. Building runoff yield model in the subregion 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1997(2): 76-80.

[25]徐雨清, 王兮之, 梁天刚, 等.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半干旱地区

降雨—径流关系模拟中的应用[J].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0, 15(1): 28-31.

XU Yuqing, WANG Xizhi, LIANG Tiangan, et al. A rainfall-runoff model in semi-arid area by the remote sensing and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 method [J].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2000, 15(1): 28-31.

[26]马铁民, 邵蓝霞, 曹艳秋.吉林省辉发河流域遥感水文模型的建立

和应用[J].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 33 (4) :93-98.

MA Tiemin, SHAO Lanxia, CAO Yanqiu.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hydrological model in Huifa River basin in Jilin province [J]. Journal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2001, 33 (4):93-98.

[27]魏文秋, 谢淑琴. 遥感资料在SCS模型产流计算中的应用[J]. 环

境遥感, 1992, (4): 243-250.

WEI Wenqiu, XIE Shuqin. The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in runoff formation in SCS model [J].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1992, (4): 243-250.

[28]刘贤赵, 康绍忠, 刘德林, 等. 基于地理信息的SCS模型及其在黄

土高原小流域降雨-径流关系中的应用[J].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21(5): 93-97.

LIU Xianzhao, KANG Shaozhong, LIU Delin, et al. SCS model based 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imulation rainfall-runoff relationship at typical small watershed level in Loess Plateau [J]. Transactions of CSAE, 2005, 2005, 21(5): 93-97.

[29]GRESS T A, KITTLER D, MAO C, et al. Wetland recertification and

sampling using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J].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1993, 13(11): 83-90.

[30]SHRIMALI S S, AGGARWAL S P, SAMRA J S. Prioritizing

erosion-prone areas in hills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GIS - a case study of the Sukhna Lake catchment, Northern India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 2001, 3(1):54-60.

[31]SELLERS P J, RANDALL D A, COLLATZ G J, et al. A revised land

surface parameterization (SiB2) for atmospheric GCMs. Part I. Model formulation [J]. Journal of Climate, 1996a, 9: 676–705.

[32]SELLERS P J, MINTZ Y, SUD Y C, et al. A simple biosphere model

(SiB) for use withi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 [J]. Journal of the Atmospheric Science, 1986(43):505-531.

[33]SELLERS P J, SHUTTLEWORTH W J, DOLMAN J L, et al.

Calibrating the Simple Biosphere Model (SiB) for Amazonian Tropical Forest using field and remote sensing data. Part I: average calibration with field data [J].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y,

1396 生态环境第15卷第6期(2006年11月)

1989(28): 727-759.

[34]SELLERS P J, DORMAN J L. Testing the Simple Biosphere Model

(SiB) with point micrometeorological and biophysical data [J]. Journal of Climate and Applied Meteorology, 1987, 26(5), 622 -651.

[35]DORMAN J L, SELLERS P J. A global climatology of albedo,

roughness length and stomatal resistance for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 as represented by the Simple Biosphere model (SiB) [J].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y, 1989, 28, 833-855.

[36]SATO N, SELLERS P J, RANDALL D A, et al. Effects of

implementing the simple biosphere model (SiB) in a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J].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 1989(46):18:2757-2782.

[37]SELLERS P J, LOS S O, TUCKER C J, et al. A revised land surface

parameterization (SiB2) for atmospheric GCMs .2. The generation of global fields of terrestrial biophysical parameters from satellite data [J]. Journal of Climate, 1996b, 9 (4): 706-737.

[38]贾仰文,王浩,倪广恒,等.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原理与实践[M].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

JIA Yangwen, WANG Hao, NI Guanghen, et al. Principle and practice of distributed watershed hydrological model [M]. Beijing: China Waterpower Press, 2005.

[39]RANDALL D A, DAZLICH D A, ZHANG C, et al. A Revised

Land-Surface Parameterization (SiB2) for Atmospheric GCMs. Part 3: The Greening of the CSU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J]. Journal of Climate, 1996(9): 738-763.

[40]KIM W, AGATA Y, KANAE S, et al. Hydrological simulation by

SiB2-Paddy in the Chao Phraya River basin, Thailand [C].

Soil-Vegetation-Atmosphere Transfer Schemes and Large-Scale hydrological Models (Proceedings of a symposium held during the Sixth IAHS Scientific Assembly at Maastrich, The Netherlands), IAHS Published, 2001, 270:19-26.

[41]MARTINEC J, RANGO A. Parameter values for snowmelt runoff

modeling [J]. Journal of Hydrology, 1986, 84(3-4): 197-219.

[42]SEIDEL K AND MARTINEC J. Remote sensing in snow hydrology

[M]. Springer.2004.

[43]USDA-ARS, Hydrology Laboratory. Snowmelt Runoff Model (SRM)

User’s Manual [S]. 1998.

[44]KAYA I. Application of snowmelt runoff model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D]. Master of Science Thesis, Water resources laboratory, Civi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Graduate School of Natural and Applied Sciences, Middle East Technical

University. 1999.

[45]FERGUSON R I. Snowmelt runoff models [J]. Progress in Physical

Geography, 1999, 23: 205-227.

[46]王建,马明国, Paolo Federicis.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SRM融

雪径流模型在Alps 山区流域的应用[J]. 冰川冻土, 2001, 23(4):436-441.

WANG Jian, MA Mingguo, Paolo Federicis. Simulating Snowmelt Runoff in Mountainous Watershed of Italy using GIS and remote sensing data [J]. 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 2001, 23(4):436-441.

[47]NEITSCH S L, ARNOLD J G, KINIRY J R, et al. 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 User's Manual, Version 2000 [S]. Grassland, Soil and Water Research Laboratory, Temple, Texas. GSWRL report 02-02.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 Grassland, Soil and Water research Laboratory, College Station, TX.

2002.

[48]BARRY S, DAVID H, ANDREW M. Modelling catchment-scale

nutrients transport to watercourses in the U. K [J]. Hydrobiologia, 1999 (395-396):227-237.

[49]PANDEY V K, PANDA S N, SUDHAKAR S. Modelling of an

Agricultural Watershed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J]. Biosystems Engineering, 2005, 90(3): 331-347.

[50]BEHERA S, PANDA P K. Evaluation of management alternatives for

an agricultural watershed in a sub-humid subtropical region using a physical process based model [J]. Agriculture, Ecosystem and Environment, 2006, 113: 62-72.

[51]李纪人.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研制中的应

用[J]. 水文, 1997(3):8-12.

LI Jiren.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in research of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J]. Hydrology, 1997(3):8-12.

[52]ENGMAN E T. Remote sensing based continuous hydrologic

modeling [J].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1984, 4(11): 201-209. [53]TROCH DE F P, TROCH PA, SU Z,et al.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for hydrological modelling [M]. In: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ling, Abbott, M.B. and Refsgaard, J.C. (E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6:165-191.

[54]ENGMAN E T, SCHULTZ G A. Future Perspectives [M]. Chapter 20

in: Remote Sensing in Hydrology and Water Management. Edited by Schultz G A and Engman E T. Springer Verlag, 2000.

Advances in the coupled model of remote sensing and hydrology

ZHAO Shaohua1, 2, QIU Guoyu1, YANG Yonghui2, WU Xiao1, YIN Jing1

1.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Natural Disaster,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College of Resourc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2. Center for Agricul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Genetic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Hebei Key Laboratory of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Hebei, Shijiazhuang 050021, China

Abstract: Coupled models of remote sensing (RS) and hydrology, applicable to large scale watersheds in real-time with dynamic monitoring,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s, especially in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This paper synopsizes the advanc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coupled models in recent RS and hydrological studi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aper starts by introducing the applications of RS technology in hydrology, divulging on its class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n it introduces major RS and hydrology coupled models, including SCS (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s), SiB2 (Simple Biosphere Model version 2), SRM (Snowmelt Runoff Model) and SWAT (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 Finally, the intende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paper is presented, noting the crucial role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al scale problems, combinational methods of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nd other spatial analytical techniques. The findings of the paper would add to the existing body of knowledge on prediction and eval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logy.

赵少华等:遥感水文耦合模型的研究进展1397 Key words: remote sensing; hydrology; runoff; watershed

遥感水文模型的研究进展-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生态环境 2006, 15(6): 1391-1396 https://www.360docs.net/doc/0710141888.html,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E-mail: editor@https://www.360docs.net/doc/0710141888.html,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SW-446) 作者简介:赵少华(1980-),男,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生态及遥感水文生态。Tel: +86-311-85814806; E-mail: zshyytt@https://www.360docs.net/doc/0710141888.html, *通讯作者 遥感水文耦合模型的研究进展 赵少华1, 2,邱国玉1,杨永辉2 *,吴 晓1,尹 靖1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 100875; 2.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河北 石家庄 050021 摘要:遥感水文的耦合模型在目前生态环境领域,特别是在水资源的应用和管理中其作用日益重要,具有大流域尺度上快速应用、实时动态监测等优点。结合国内外近年来取得的研究成果,文章综述了遥感水文耦合模型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遥感技术在水文学中的应用,讨论了它的分类发展概况,接着介绍了几种主要的遥感水文耦合模型及其应用实例,包括SCS (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s )模型、SiB2(Simple Biosphere Model version 2)简化生物圈模型、SRM (Snowmelt Runoff Model )融雪径流模型以及SWAT (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 )模型,最后展望了遥感水文耦合模型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出尺度问题上的时空变异性仍是其发展的关键,与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及其他空间技术的相结合是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从而为水文学、水资源的预测评价等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遥感;水文;径流;流域 中图分类号:P3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6)06-1391-06 水文模型是以水文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降雨和径流在自然界的运动规律建立数学模型,通过电子计算机快速分析、数值模拟、图像显示和实时预测各种水体的存在、循环和分布,以及物理和化学特性[1]。通过对各种参数的计算,水文模型可以对河流、流域、径流以及水体等进行监测预报、水资源调度等。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水文模型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从单纯的流域某控制断面的洪水预报到全流域的洪水、水资源调度,导致模型的框架结构越来越复杂。地理信息技术和遥感技术的发展更是大力促进了水文模型的应用和发展。对于遥感在水文模拟中的应用,Schultz [2]举出了利用多光谱Landsat 卫星数据估算模型参数、利用NOAA 红外卫星数据作为模型的输入量来计算历史的月径流量以及应用雷达测雨数据于分布式模型中来实时预报洪水的三个例子。水文模型需要大量的空间数据,通过遥感技术可以为其提供DEM (数字高程模型)、土地覆盖/利用、降雨、地表温度、土壤特性、LAI (叶面积指数)和蒸散发等资料[3-5]。 遥感水文的耦合模型是流域水文模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简单来说,遥感水文耦合模型就是与遥感信息相结合的水文模型,模型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应用遥感资料,通过遥感水文耦合模型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准确地估算流域的水文概况、水体变化监测、洪水过程监测 预报等。然而目前国内外对遥感水文耦合模型的研究还不多,还没有对该方面的研究做系统深入的报道,本文正是基于此目的,综述了近年来遥感水文耦合的模型在国内外取得的研究成果,分别讨论了它的分类发展概况、几种主要的遥感水文耦合模型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水资源、水文学的预测评价研究等提供参考。 1 遥感技术在水文学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水文学中的应用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直接运用:如降雨量变化的估算[6]、水体(湖泊、湿地等)面积变化的推算[7-10]、冰川和积雪的融化状态监测以及洪水过程的动态监测等(其中监测洪水过程的动态最具有代表性)。如Zhang 等[11]在长江的汉口段流域上,提出利用高分辨率的QuickBird 2 卫星影像资料估算河流流量的方法,该法通过与河流宽度-水位及遥测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耦合来测量河流水面宽度变化,从而准确评估其流量。二是间接运用:利用遥感资料推求有关水文过程中的参数和变量。通常是利用一些统计模型和概念性水文模型、经验公式等,结合遥感资料来获取诸如径流、水质(如全氮TN 、全磷TP 、悬浮物SS 、化学需氧量COD 、生物需氧量BOD 等)、 土壤水分等水文变量[12] ,如对径流的估算,可通过估算降雨、截流、蒸散发和土壤蓄水量等参数来进行[13]。对于全球或区域尺度上的蒸发估算,遥感技术不仅具有对大面积地面特征信息同时快捷获得

新安江流域水文模型

2新安江流域水文模型 60年代初,河海大学(原华东水利学院)水文系赵人俊等开始研究蓄满产流模型,配合一定的汇流计算,将模型应用于水文预报和水文设计。1973年,他们在对新安江水库做入库流量预报的工作中,把他们的经验归纳成一个完整的降雨径流流域模型——新安江模型。模型可用于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湿润季节径流模拟和计算。 最初的新安江模型为两水源模型,只能模拟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80年代初期,模型研制者将萨克拉门托模型与水箱模型中,用线性水库函数划分水源的概念引入新安江模型,提出了三水源新安江模型,模型可以模拟地面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1984至1986年,又提出了四水源新安江模型,可以模拟地面径流、壤中流、快速地下径流和慢速地下径流。三水源新安江模型一般应用效果较好,但模拟地下水丰富地区的日径流过程精度不够理想。在新安江三模型中增加慢速地下水结构就成为四水源新安江模型。 当流域面积较小时,新安江模型采用集总模型,当面积较大时,采用分块模型。分块模型把流域分成许多块单元流域,对每个单元流域做产、汇计算,得到单元流域的出口流量过程。再进行出口以下的河道洪水演算,求得流域出口的流量过程。把每个单元流域的出流过程相加,就求得了流域出口的总出流过程。 划分单元流域的主要目的是处理降雨分布的不均匀性,因此单元流域应当大小适当,使得每块面积上的降雨分布比较均匀。并有一定数目的雨量站。其次尽可能使单元流域与自然流域相一致,以便于分析与处理问题,并便于利用已有的小流域水文资料。如果流域内有大中型水库,则水库以上的集水面积即应作为一个单元流域。因为各单元流域的产汇、流计算方法基本相同,以下只讨论一个单元流域的情况。 新安江模型包括4个计算环节:蒸散发计算;流域产流计算;径流划分;汇流计算。4个计算环节分别概化了流域降雨径流的主要产、汇流物理过程。 2.1流域蒸散发计算 各种水源的蒸散发计算模型均可采用两层蒸发模型或两层蒸发模型,一般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原则是在模拟径流精度相同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参数少的两层蒸散发模型。蒸散发模型不考虑面上分布的不均匀性,但可考虑土湿垂向分布的不均匀性。 两层蒸散发模型将土层分为上、下两层,各层蓄水容量分别为WUM、WLM

流域水文模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流域水文模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8-09-11T16:04:44.6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作者:王慧锋 [导读] 摘要:地球上的水文事件,是一种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尚未找到复杂水文现象的科学规律之前,通过建立水文模型来仿真有关水文事件是一种合理、可行的途径。 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 230088 摘要:地球上的水文事件,是一种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尚未找到复杂水文现象的科学规律之前,通过建立水文模型来仿真有关水文事件是一种合理、可行的途径。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一些交叉学科的发展,分布式物理模型被广泛提出,并逐渐成为21世纪水文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流域水文模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流域水文模型;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1、前言 流域水文模型是为模拟流域水文过程所建立的数学结构,在进行水循环机理的研究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有效应用于水文分析、水文预报、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目前,国内外开发研制的流域水文模型众多,结构各异,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划分为不同类型的流域水文模型。 2、模型的发展及现状 流域水文模型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主要依据传统产汇流理论和数理统计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应用于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和洪水预报等领域。其间系统理论模型和概念性水文模型得到了快速充分的发展,国外曾出现了几个著名的概念性水文模型。比如,最简单的包顿模型和最具代表性的第Ⅳ斯坦福模型。包顿模型是澳大利亚的包顿(W.C.Boughton)先生于1966年研制成功的一个以日为计算时段的流域水文模型,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有着广泛的应用,比较适用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N.H.克劳福特先生和R.K.林斯雷先生研制的第Ⅳ斯坦福模型(SWM-IV)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有名的流域水文模型,此模型物理概念明确,结构层次分明,为以后许多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基础。此后比较有名的还有萨克拉门托模型和水箱模型。水箱模型是对水文现象的一种间接模拟,模型中并无直接的物理量,参数简单,操作简便,在我国湿润地区的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中采用较多。 水箱模型由菅原正已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对我国流域水文模型的发展影响较大。国内的流域水文模型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也得到蓬勃的发展,其中典型代表为赵人俊教授等于70年代提出的新安江模型。新安江模型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得到广泛应用,模拟精度也比较高,对我国水文模型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1969年,当概念性水文模型的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时,Freeze和Harlan提出了分布式水文物理模型的概念和框架,但当时的相关研究并不多。20世纪80年代以后,流域水文模型开始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包括水文循环的规律和过程如何随时间和空间尺度变化而变化的问题,水文过程的空间变异性问题,还有水文、地球化学、环境生态、气象和气候之间的耦合问题。以前研制的大部分流域水文模型(系统模型和概念性模型),由于其自身存在着许多不足和局限性,无法适应这些挑战。因此,人们开始关注分布式水文物理模型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GIS、遥感技术和雷达测雨技术等迅速发展,为研制和建立分布式水文物理模型提供了强大和及时的技术支撑,使得分布式水文物理模型成为水文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 第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分布式水文物理模型由英国、法国和丹麦等国家的科学家联合研制而成,发表于1986年,称之为SHE模型。该模型主要的水文物理过程均用质量、能量和动量守恒的偏微分方程的差分形式来描述,也采用了一些经验关系;模型模拟流域特性、降水和流域响应的空间分布信息在垂直方向用层来表示,水平方向则采用正交的长方形网格来表示,能较好地描述降雨径流形成机理。从SHE模型开始,人们先后研制建立了一些分布式水文模型,例如MIKESHE、SHETRAN等,这些演化模型在许多流域得到检验和应用。我国水文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黄平先生[1]等提出了流域三维动态水文数值模型;郭生练先生[2]等提出和建立了一种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物理模型,模拟整个流域的径流形成过程,分析径流形成机理;夏军先生[3]等开发了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该模型既有分布式水文概念性模拟的特征,同时又具有水文系统分析适应能力强的特点,能够在水文资料信息不完全或不确定性的干扰条件下完成分布式水文模拟与分析;研究者提出了一个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主要用来模拟蓄满产流机制,并通过实例检验模型模拟流量过程以及土壤需水量空间分布的能力;研究者等对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尽概述,并对其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3、模型研究展望 在经历了最初的萌芽与蓬勃发展之后,随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及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化高程模型等在水文学领域的应用,流域水文模型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研究方法必将产生根本性的变化: (1)具有物理基础的分布式水文模型能为真实地描述和科学地揭示现实世界的降雨径流形成机理提供有力工具,是一种发展前景看好的新一代水文模型。另外,分布式水文模型所需资料主要来自空间水文、气象及下垫面等方面的信息,对实测降雨径流资料的依赖较小,这使得其在无资料及资料精度不高的地区有更好的适应性,也较集总式概念性水文模型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加强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物理基础研究、更加合理地模拟和描述水文过程,是改善模型结构和明确参数意义的关键。对水文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尤其是降雨径流形成机理与地形、地貌、土壤、植被、地质、水文地质、土地利用和气候气象之间定量关系的揭示,将在本质上推动模型的发展,使其物理意义更加明确,对水文规律的模拟更加贴近真实情况。 (3)GIS和遥感技术为水文模拟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GIS用于水文模拟,可以用来获取、操作及显示与模型有关的空间数据和所得的成果,使模型进一步细化,从而深入认识水文现象的物理本质,为分布式的水文物理模型研制提供了平台。遥感技术可以提供一些确定产汇流特性和模型参数所必需的下垫面信息和降雨信息,是描述流域水文特性的最为可行的方法,尤其是在地面观测手段和资料缺乏的地区。 (4)尺度问题是当代水文学理论研究的中心内容。近些年来物理性水文模型的最新进展反映了目前处理尺度问题的几种研究思路,其中在物理性和计算效率之间取得平衡的准物理性水文模型、基于不规则网格的物理性水文模型以及直接在宏观尺度上建立数学物理方程的尺度协调的物理性水文模型都有了明显的突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物理性流域水文模型的发展方向。 4、结语 传统的概念性集总式模型由于忽略了参数和下垫面条件的时空变化,将参数和变量都取流域的平均值,这与流域的实际情况并不相

SWAT水文模型

SWAT水文模型介绍 1概述 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是美国农业部(USDA)农业研究局(ARS)开发的基于流域尺度的一个长时段的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它主要基于SWRRB模型,并吸取了CREAMS、GLEAMS、EPIC和ROTO的主要特征。SWAT 具有很强的物理基础,能够利用GIS和RS提供的空间数据信息模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量和水质,用来协助水资源管理,即预测和评估流域水、泥沙和农业化学品管理所产生的影响。该模型主要用于长期预测,对单一洪水事件的演算能力不强,模型主要由8个部分组成:水文、气象、泥沙、土壤温度、作物生长、营养物、农业管理和杀虫剂。SWAT模型拥有参数自动率定模块,其采用的是Q.Y.Duan等在1992年提出的SCE-UA算法。模型采用模块化编程,由各水文计算模块实现各水文过程模拟功能,其源代码公开,方便用户对模型的改进和维护。 2模型原理 SWAT模型在进行模拟时,首先根据DEM把流域划分为一定数目的子流域,子流域划分的大小可以根据定义形成河流所需要的最小集水区面积来调整,还可以通过增减子流域出口数量进行进一步调整。然后在每一个子流域再划分为水文响应单元HRU。HRU是同一个子流域有着相同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类型的区域。每一个水文响应单元的水平衡是基于降水、地表径流、蒸散发、壤中流、渗透、地下水回流和河道运移损失来计算的。地表径流估算一般采用SCS径流曲线法。渗透模块采用存储演算方法,并结合裂隙流模型来预测通过每一个土壤层的流量,一旦水渗透到根区底层以下则成为地下水或产生回流。在土壤剖面中壤中流的计算与渗透同时进行。每一层土壤中的壤中流采用动力蓄水水库来模拟。河道中流量演算采用变动存储系数法或马斯金根演算法。模型中提供了三种估算潜在蒸散发量的计算方法—Hargreaves、Priestley-Taylor和Penman-Monteith。每一个子流域侵蚀和泥沙量的估算采用改进的USLE方程,河道泥沙演算采用改进

水文学的现状及未来

水文学的现状及未来 芮孝芳梁霄 (河海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 摘要:水文学已发展成为具有众多分支学科的博大精深的学科体系。分析了水文现象的复杂性及还原论的缺陷,探讨了水文学发展的动力,总结了现行水文学的理论基础及局限性,指出了流域水文模型的发展中可能的误区。最后,对水文学必须从“线性”向“非线性”拓展作了初步讨论。 关键词:水文现象;水文学方法;还原论;非线性流域;水文模型 1 水文现象的复杂性与还原论的缺陷 水文现象是大气过程与下垫面条件共同作用的产物[1]。相同时空分布的降雨降落在不同下垫面条件的流域,以及不同时空分布的降雨降落在相同下垫面条件的流域,都会形成不同的洪水过程和不同的时间序列。根据现有的认识水平,水文现象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 ·水文现象的时空变化既有确定性表现,又有不确定性表现,而且许多水文现象不确定性方面的表现更为强烈。 ·水文现象的确定性表现既有周期性表现,又有非周期性表现。非周期性表现又有因果性和趋势性之分。 ·水文现象的不确定性表现可能有随机性、灰性、模糊性、突变性、混沌性等不同形式。随机性又有纯随机性、平稳随机性和非平稳随机性之分。 ·水文现象时空跨度很大,时空变异性大多数表现十分强烈。 ·不同尺度的水文现象之间非相似性表现十分强烈。 ·水文现象与天气现象比较,更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可见水文现象已经够复杂了!但由于受到人类认识自然能力的限制,我认为水文现象的复杂性可能还没有被充分揭示出来。正因为水文现象如此复杂,所以当人们用“还原论”[2]讨论水文的规律时,有时就会碰壁。

还原论认为,通过将事物分解成越来越精细的组成部分就能最终对其做出彻底的理解。将这种“还原论”用于分析河道中洪水波运动可以说相当成功,用于分析降雨径流形成也基本成功,而用于分析水文循环时空变化和径流长期演变就碰壁了。因为水文循环是一个由多路径、多尺度构成的及其复杂的系统,企图用还原论对其做出彻底的理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有必要另辟蹊径来解决此类问题。此时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应该用什么样的数学物理工具来恰如其分、完整地描述如此复杂的系统呢? 2水文学的分支及发展动力 地球系统是由四大圈层构成的。研究大气圈的是为大气科学,研究岩石圈的是为地质科学,研究生物圈的是为生物科学,研究水圈的是为由水文学和海洋学组成的水科学。作为一种独立学科,水文学也许是一个后字辈,但在近半个世界里却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与其他学科交叉形成了庞大的学科体系和众多的分支学科[3]。按研究水体分(图1),有流域水文学、河流水文学、湖泊水库水文学、地下水水文学、河口水文学、湿地水文学、冰川水文学和全球水文学等。按服务于经济社会分(图2),有工程水文学、桥涵水文学、城市水文学、农业水文学、森林水文学、水资源水文学、环境水文学等。按交叉学科或研究方法分(图3),有物理水文学、动力水文学、系统水文学、随机水文学、确定性水文学、计算水文学、数字水文学、气象水文学、地理水文学、地貌水文学、生态水文学、水文测量学、水文信息学和同位素水文学等。 图1 水文学按照研究水体的分类

流域水文概述

近几十年,新安江模型不断改进,已成为有我国特色应用较为广泛的一个流域水文模型。新安江模型是分散型模型,把全流域按泰森多边形法分成若干块,每一块称为单元流域。在每块单元流域内至少有一个雨量站;单元流域大小要适当,使得每块单元流域上的降雨分布相对比较均匀,并尽可能使单元流域与自然流域的地形、地貌和水系相一致,以便于能充分利用小流域的实测水文资料以及对某些问题的分析处理。新安江模型的结构分为蒸散发计算、产流计算、分水源计算和汇流计算4个层次。蒸散发计算采用3层模型;产流计算采用蓄满产流模型;用自由水蓄水库结构将总径流划分为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地下径流3种;流域汇流计算采用线性水库;河道汇流计算采用马斯京根分段连续演算法或滞后演算法。对划分好的每块单元流域分别进行蒸散发计算、产流计算、水源划分计算和汇流计算,得出单元流域的出口流量过程。对单元流域出口的流量过程进行出口以下的河道汇流计算,得到该单元流域在全流域出口的流量过程。将每块单元流域的出流过程线性叠加,即为全流域出口总的流量过程。新安江模型的结构特点可以简单的归纳为:(1)三分特点,即分单元计算产流、分水源坡面汇流和分阶段流域汇流;(2)模型参数少且大多数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容易确定;(3)模型参数与流域自然条件的关系比较清楚,可以寻找到参数的区域规律;(4)模型中未设超渗产流机制,适用于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王金忠、胡环[4]利用新安江模型对清河水库产流进行了预报。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5]利用新安江三水源模型对竞赛流域的洪水进行了预报。李致家[6]等利用改进的新安江模型对高理流域和临沂流域的洪水进行了预报。瞿思敏[7]等利用新安江模型与垂向混合产流模型对青峰岭水库和危水水库流域的洪水进行了预报和比较。这些预报结果都说明了新安江模型在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而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模拟效果则不够理想。此外,新安江模型在大中流域的模拟效果比在小流域的模拟效果要好。 SAC模型虽然研制完成时间相对较晚,但是其功能较为完善。SAC模型在美国的

流域水文模型

课程:流域水文模型姓名:xxx 专业:水利工程 学号:xxxxxxxxxxxx

流域水文模型研究的若干进展 摘要: 计算机技术和一些交叉学科的发展, 给水文模拟的研究方法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文章阐述了分布式物理水文模型、地理信息系统( GI S) 和遥感( RS) 技术在流域模拟中的应用等方面的进展。指出分布式模型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应用GI S的水文模型尽管有诸多优点, 但并不能代表模型本身的高质量, 遥感资料还没有完全融入水文模型的结构中, 给直接应用带来较大的困难。提出立足于产汇流机理研究, 建立基于RS和GI S的耦 合水文模型是研究的趋势, 尺度问题仍然是关注的焦点。 1引言 用数学的方法去描述和模拟水文循环的过程,产生了水文模型的概念[1],水文模型的产生是对水文循环规律研究的必然结果。水文模型在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洪减灾、水库、道路、城市规划、面源污染评价、人类活动的流域响应等诸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今的一些研究热点,如生态环境需水、水资源可再生性等均需要水文模型的支持。流域水文模型是在计算机技术和系统理论的发展中产生的,20世纪60、70年代是蓬勃发展的时期, 涌现出了大量的流域水文模型,Stanford流域模型(SWM)、Sacramento模型、Tank模型、Boughton模型、前期降水指标(API)模型、新安江模型等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2]。其后一段时期,相对处于缓慢的发展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一些交叉学科的发展,流域水文模拟的研究方法也开始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流域水文模型研究的突出趋势主要反映在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遥感技术等的应用方面,分布式物理模型被广泛提出,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水文模拟中的应用给传统的研究方法带来了创新。但由于受到技术等原因的制约,分布式模型目前的应用还较困难,应用GIS的水文模型尽管有诸多优点,但并不能代表模型本身的高质量,遥感资料还没有完全融入水文模型的结构中。 2 分布式水文模型 流域水文模型根据不同的标准有多种分类[3],根据模型结构和参数的物理完善性,目前常用的可分为概念性模型和分布式物理模型。概念性模型用概化的方法表达流域的水文过程,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也具有相当的经验性,模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分布式物理模型的优点是模型的参数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可以通过连续方程和动力方程求解,可以更准确的描述水文过程,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与概念性模型相比,分布式水文模型用严格的数学物理方程表述水文循环的各子过程,参数和变量中充分考虑空间的变异性,并着重考虑不同单元间的水平联系,对水量和能量过程均采用偏微分方程模拟。因此,在模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水土流失变化的水文响应及面源污染、陆面过程、气候变化影响评价等方面应用显出优势。参数一般不需要通过实测水文资料来率定,解决了参数间的不独立性和不确定性问题,便于在无实测水文资料的地区推广应用。自1969年Freeze和Harlan[4]第一次提出了关于分布式物理模型的概念,分布式模型开始得到快速发展。三个欧洲机构提出的SHE模型[5]是最早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的代表。SHE模型考虑了截留、下渗、土壤蓄水量、蒸散发、地表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融雪径流等水文过程。流域参数、降雨及水文响应的空间分布垂直方向用层表示,水平方向用方形网格表示。该模型的主要水文过程可由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偏微分方程的有限差分表示,也可由经验方程表示。模型有18个参数,部分具有物理意义,可由流域特征确定。它的物理基础和计算的灵活性使它适用于多种资料条件,在欧洲和其它地区得到了应用和验证[6]。这期间还有一些考虑流域空间特性、输入、输出空间变化的分布式物理模型,如, CEQUEAU模型[7],将流域分为方形网格,输入所有网格的地形、地貌、雨量等特征,对每一个网格进行计算,在水质模拟、防洪、水库设计等诸多方面有适用性;Susa流域模型[8]

水文学文献综述

森林对水文的影响 唐恩勇 ( 贵州大学林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091班) 摘要:森林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不仅是可供人类开采利用的一种自然资源,更是人类及其他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与物质基础。随着人类的发展进步,无论是生活和生产实践还是科学的研究探索,对于森林的作用都有一个深刻地认识,总的来说,森林的防护效益有这几个方面:森林的水源涵养作用,土壤改良及水土保持作用,气候和环境的改善与维持作用,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防治作用,各种生物资源的保护作用,人类健康保健与环境美化作用等等。水不仅是生命存在和延续的先决条件,而且是全球与局部气候状况的重要决定因素,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对水的用途的要求越来越高,用量越来越大,然而,随着全球环境的改变,地球上的可以利用的水资源越来越少,征对森林对水资源的作用,森林的存在对于水文效应的影响,无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无论是从地上还是地下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森林对水文的影响,更有利于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策和措施有效地实施。研究和认识森林对水文影响的规律,对于开发、利用水资源,防治水患,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森林水文效应生态效益 为了认识森林对自然界水分运动的影响及所产生的效应。研究森林对水文的影响,它起源于19世纪中叶。1864年德国的 E.埃贝迈尔在巴伐利亚建立了第一个森林气象站,对林区降水量、土壤蒸发和枯枝落叶层对地面蒸发的影响进行了观察。1900年在瑞士的埃曼托尔山地的两个集水区,对森林和牧地、耕地进行了河流流量的对比观察。之后,日本、美国、苏联等国家相继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20世纪中期以来,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手段日趋现代化。如在不同自然地域内开展各种林分的水量平衡和水质研究,探索不同林种、不同采伐方式对降水和径流的影响,找出最佳森林水文效益的林种和采伐、更新方式,以及在测试仪器和装置方面采用中子散射、无线电遥控、室内模拟等。中国最早是于1924~1926年在山西、山东等地的寺庙林里进行了径流试验。 1森林的地上部分对降雨的再分配过程 大气降水落到森林表面时,首先被森林植物地上部分截留引起降水的第一次分配。然后,当降水量足够大时,一部分降水到达枯枝

三种水文模型比较

三种水文模型的比较 新安江模型是一个概念性水文模型,新安江水文模型在我国已经应用多年,且效果显著,随着水文学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萨克拉门托(SAC)模型、TOPMODEL模型也逐渐在我国得到应用。本文主要从产流机制、适用范围、参数以及汇流过程对三种水文模型进行了对比和总结。 下面结合表格从几方面来具体说明三个模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从产汇流原理及计算模式来说,新安江模型在每个子流域先进行蒸散发和产流计算,计算出子流域总产流量后通过自由水蓄水库结构进行三水源划分,对已经划分好的三种水源(地表径流、壤中流、地下水径流)分别按照各自的退水规律进行汇流计算(比如采用线性水库),得到子流域出口流量过程,对子流域出口的流量过程进行出口以下的河道汇流计算(比如马斯京根法)得到子流域在全流域出口的流量过程,然后将每块单元流域在全流域出口的流量过程同时刻线性叠加,即得到全流域出口总的流量过程,因此综合来看,是一个总—分—总的计算模式。 SAC模型中流域被划分为透水、不透水及变动不透水面积三部分,透水面积为主体;在透水面积上,根据土壤垂向分布不均土层分为上下两层;根据水分受力特征,上下土层蓄水量分为张力水蓄量和自由水蓄量,自由水可以补充张力水,但张力水不能补充自由水,上下土层通过下渗曲线连接,下渗计算是整个模型的核心。径流来源于永久不透水面积和可变不透水面积上的直接径流,透水面积和可变不透水面积上的地面径流,透水面积上的壤中流、浅层与深层地下水。汇流计算分为坡面汇流和河网汇流两部分,计算出的直接径流和地面径流直接进入河网,而壤中流、快速地下水和慢速地下水可用线性水库模拟。各种水源的总和扣

水文模型的分类

一、 试题 简述流域水文模型的类型及其应用问题 水文模型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各有哪些作用? 论述流域水文模型的类型及其特征? 水文模型的分类 水文模型分为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两类。 物理模型是一种比尺或比拟模型模拟,前者将研究对象的原型按一定的比例在实验室内建成物理模型,先对模型进行观测分析,然后根据相似律再对原型的物理过程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后者是以一些物理量来比拟水的某些特性的模型。 数学模型则首先针对人们已掌握的流域径流形成的物理机制,应用物理定律建立其数学描述方程式,然后用数学方法时行求解,从而获得各种情况下流域降雨与径流之间的定量关系。 数学模型又可分为确定性模型和随机模型两类。确定性模型是描述水文现象必然规律的数学结构;随机模型描述水文现象随机性规律的数学结构。确定性模型可分为集总式和分散式模型两种,前者忽略水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差异。 ???? ????????????????随机模型分散式模型集总式模型确定性模型数学模型比拟模拟比尺模拟物理模型水文模型 数学模型相对于物理模型的优点: 1、数学模型的所有条件都可以由原型所观测的数据直接给出,不受比尺的限制,即数学模型无相似律问题。 2、数学模型的边界及其它条件既可严格控制,也可随时按实际需要改变。 3、数学模型的通用性强,只要研制出一种适合的软件就可用于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 4、数学模型具有理想的抗干扰能力,只要条件不变,重复模拟可得到完全相同的结果,不会因人、因地而异。 5、数学模型的研制费用相对便宜,运行处理费用更加便宜。 流域水文模型的分类 流域水文模型以流域为研究对象,对流域内发生降雨径流这一特定的水文过程进行数学模拟,即把流域上的降雨过程,模拟计算出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从流域水文模型的发展和应用来看,流域水文模型属于数学模型,可分为确定性模型和随机模型,我们通常所说的是指确定性模型。

流域生态水文研究

流域生态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摘要:流域生态水文模型是全球变化下流域生态水文响应研究的重要工具,通过定量刻画植被与水文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全球变化对流域生态水文过程演变的影响机制,为流域水资源管理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支撑,是生态水文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基于植被与水文过程相互作用规律,流域生态水文模型一方面要充分描述植被与水文过程相互作用和互为反馈机制,另一方面要精确刻画流域的空间异质性。本文在分析流域尺度陆地植被与水文过程相互作用特点的基础上,将现有流域生态水文模型进行归纳和分类,剖析不同类型模型的优缺点,并总结现有模型应用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最后,对流域生态水文模型存在的关键问题(如植被与水文相互作用机制的描述、模型参数的估计、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等)进行讨论。 在全球变化加剧水资源危机的背景下,传统的水文学研究难以解决流域出现的新问题,生态水文过程的耦合研究日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1-6]。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水文计划(IHP)等都将陆地植被生态过程与水文过程的耦合研究作为核心内容 1992年召开的国际水和环境会议首次将生态水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提出,其核心是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上揭示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与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解决流域水资源危机和生态环境问题提供理论支持。指出生态水文耦合研究将是21世纪水文学研究最前沿和最激动人心的创新领域。流域生态水文模型是定量评估环境变化流域生态水文响应的重要工具,通过定量刻画植被与水文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全球变化对流域生态水文过程演变的影响机制,为流域水资源管理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支撑。目前,国内外对流域生态水文模型已开展了一定深度的研

斯坦福流域水文模型研究综述

斯坦福流域水文模型SWMM研究综述 摘要:自然界的水文现象,是一种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由于其形成机理还不完全清楚,水文模型成为一种研究复杂水文现象的重要工具。本文在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从斯坦福流域水文模型,国内外 SWMM 研究进展,斯坦福模型主要组成,其他流域水文模型的研究进展个方面对斯坦福模型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流域水文模型研究的发展趋势。关于流域水文模型的研究成果有目共睹,但仍需要深入研究。总之,流域水文模型与GIS、遥感技术的结合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必将成为今后研究中的一个主要方面。 关键词:斯坦福流域水文模型;综述;研究进展; 1.斯坦福流域水文模型 流域水文模型的起源是从水文预报模型开始的,即降雨-径流模型。1932年Sherman用叠加原理提出了单位线模型,单位线模型统治水文界20多年。随后Nash和Dooge对单位过程线进行了改进,提出了连续变化的暴雨响应模型。 第一个真正的流域水文模型就是1959年Linsley&Crawford开发的斯坦福流域水文模型,并经过改进和扩展,于1966年发展了SWM-IV。属于概念性集总式水文模型,将整个流域看作一个整体,不考虑流域内的空间变化,数据输入、流域特征描述(土壤类型、土地利用和坡度)通常采用平均值。这个时期的水文模型应用计算机模拟水循环系统,而不是简单地利用数学公式计算洪峰和降雨-径流关系。模型已可以模拟降雨、截留、入渗、蒸散发、河道流等水文过程,但模型中的参数大都缺乏明确的物理意义,以经验公式为主,不能反映流域水文过程空间上分散性输入和集中性输出的特点,且模型参数对水文实测资料的依赖性很大,无法模拟产汇流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气候变化、土地利用/覆被等因素对水文过程变化的影响;这个时期的模型还主要表现在以模拟水量为主,无法模拟污染物等的迁移。虽然这些模型考虑的因素较粗,模拟精度不足,但在资料不完善地区仍然应用广泛。 HSPF模型是在斯坦福模型(Stanford-IV)的基础上发展萨克模型是集总参数型的连续运算的确定性流域水文模型,是在第IV斯坦福模型基础上改进和发展的。 2.国内外SWMM研究进展 2.1国外SWMM 研究进展 SWMM 是由美国环保局于 1971 年推出的,在世界各地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为降雨径流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并且应用在面源污染负荷计算、城市防洪、雨洪调蓄、径流计算、雨水利用等方面。1975 年 Marsalek等人对美国3 个流域内的12 场暴雨事件

流域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流域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姓名:杨柳专业班级:水文学及水资源研1017班学号:1008150845 摘要:流域水文模型是水文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较全面、较系统地对其概念、分类和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并简要介绍了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流域,水文模型,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发展 Abstract:Hydrological model is an important tool for hydrological research. This more comprehensive, more systematic way of its concepts, classifications and research progress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reviewed, and briefly describes the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And it explored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I believe that it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and reference in peer-related work. Keywords:river basin; hydrological model;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development 1前言 流域水文模型把流域总体看成是一个系统,输入为降雨等,输出为出流流量等。流域内的水文过程则是系统的状态,是根据水文概念推理计算出来的。随着全球性缺水问题日益严重,水污染、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的日益突出,就要求人们不断加强水文学的定量化研究,而流域水文模型就是其中发展较为迅速的研究领域。它有助于我们在利用水资源、分配水资源中提供合理的、科学的依据。流域水文模型在进行水文规律的研究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掌握常见的流域水文模型是必要的。 20世纪以来流域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提高流域整体管理水平和科技水平,“数字流域”的建设正在日益兴起。模型建设尤其是流域水文模型的建设是“数字流域”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基础工作。数字水文模型就是构建在DTN/DEM基础之上的一种分布式水文模型,先由DEM建立数字高程水系模型,再与数字产流模型和数字汇流模型有机结合形成数字水文模型,其基本框架见图1。数字水文模型是一种有物理基础结构的包含大量信息的现代化模拟技术,流域所有下垫面(诸如流域分水线、子流域集水面积、水系、地形、植被、土壤)都是栅格型数字式的点阵,流域产流单元、汇流路径、水系是根据地形由计算机自动生成[1]。 2流域水文模型的概念及分类 水文现象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它不仅受降雨特性的影响,还受流域下垫面、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多年来水文学者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以便揭示水文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但是,至今仍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在没

新安江流域水文模型.

第二章新安江流域水文模型 60年代初,河海大学(原华东水利学院)水文系赵人授等开始研究蓄满产流模型,配合一定的汇流计算,将模型应用于水文预报和水文设计。1973年,他们在对新安江水库做人库流量预报的工作中,把他们的经验归纳成一个完整的降雨径流流域模型——新安江模型。模型可用于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湿润季节径流模拟和计算。 最初的新安江模型为两水源模型,只能模拟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80年代初期,模型研制者将萨克拉门托模型与水箱模型中,用线性水库函数划分水源的概念引入新安江模型,提出了三水源新安江模型,模型可以模拟地面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1984至1986年,又提出了四水源新安江模型,可以模拟地面径流、壤中流、快速地下径流和慢速地下径流。三水源新安江模型一般应用效果较好,但模拟地下水丰富地区的日径流过程精度不够理想。在新安江三模型中增加慢速地下水结构就成为四水源新安江模型。 当流域面积较小时,新安江模型采用集总模型,当面积较大时,采用分块模型。分块模型把流域分成许多块单元流域,对每个单元流域做产、汇计算,得到单元流域的出口流量过程。再进行出口以下的河道洪水演算,求得流域出口的流量过程。把每个单元流域的出流过程相加,就求得了流域出口的总出流过程。 划分单元流域的主要目的是处理降雨分布的不均匀性,因此单元流域应当大小适当,使得每块面积上的降雨分布比较均匀.并有一定数目的雨量站。其次尽可能使单元流域与自然流域相一致,以便于分析与处理问题,并便于利用已有的小流域水文资料。如果流域内有大中型水库,则水库以上的集水面积即应作为一个单元流域。因为各单元流域的产汇、流计算方法基本相同,以下只讨论一个单元流域的情况。 2.1新安江两水源模型 1.模型结构和参数 新安江两水源模型的产流子模型采用蓄满产流模型,蒸发计算采用三层蒸发计算模型。利用稳定下渗率FC将径流划分为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两种水源。地面径流采用单位线汇流,地下径流采用一次线性水库汇流。模型把流域面积划分为透水面积和不透水面积两部分,不透水面积上的降水在满足蒸发后将直接转化为地面径流。透水面积上将发生下渗,下渗的水量一部分存储于土壤层,后期耗于蒸发;满足了流域土壤蓄水容量后的下渗水量才能转化为径流。 不透水面积用参数IMP表示,它是用流域内不透水面积占全流域面积的百分比表示的。新安江模型的输出是流域出流过程t E~, Q~和流域蒸散发过程t 输入则为时段降雨量P、蒸发皿观测蒸发量EI。 新安江两水源模型共有9个参数,一条单位线。 K——流域蒸发折算系数,是流域蒸散发能力与蒸发皿蒸发量之比; C——深层蒸散发系数;

国内外遥感驱动的流域水文模拟

国内外遥感驱动的流域水文模拟 遥感技术应用中心路京选、宋文龙、曲伟 水循环过程及其影响要素的观测和数据获取对流域水文模拟具有重要意义。遥感影像的波谱能量特性,与水文循环和水文过程的能量过程具有相关的物理基础,具有服务于水循环过程关键因素反演与流域水文模拟的巨大应用潜力。尤其是遥感技术以其对地物的高光谱、高时相、高分辨率监测和反演优势,在流域水文模拟中的应用历来受到重视。尽管遥感技术无法直接测量河川径流,但是结合遥感提供的地形、土壤、植被、土地利用、冰雪覆盖、土壤水分和流域水系水体等下垫面状况信息,以及由遥感所反演的降水量和蒸散发等关键水文过程要素,在确定产汇流特性以及水文模型参数时十分有用。通过间接转化还可获得一些传统水文方法观测不到的信息,且遥感具有周期短、同步性好、及时准确、分布式等特点,能较好地满足水文模拟实时、空间分布的需求。与描述时空变异性、多变量或参数化的水文模型进行有效结合,可用于水文过程模拟及水循环规律研究。因此,直接或间接地应用遥感资料,能在多种时空尺度上更准确地服务于流域的水文情势分析、水资源评价、洪水过程监测预报等。 针对遥感技术在水利行业特别是流域水文模拟中的应用现状、前景和难点,报告首先对流域水文模拟的科学和管理意义、水文模型发展、遥感在驱动流域水文模拟定量化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做了概述;其次,综述了遥感在流域水文模拟中的应用现状,包括直接获取相关要素的时空分布信息,为提高遥感信息精度和空间特性而将不同分辨率和精度数据进行的相互融合,以及结合模型算法实现水循环关键环节的空间尺度反演,用于流域水文模拟、参数率定和模拟精度验证等;最后,对近年来遥感在流域水文模拟应用中的发展新动向和关注点做了重点阐述,对推动我院在该领域的研究提出了具体建议。 1 调研背景概述 1.1 流域水文模型是水资源管理的基础 水文模型是对复杂水循环过程的近似描述,随着社会需求、技术发展和人对水循环规律认识的加深而不断发展。水文模型的发展可追溯到19世纪50年代,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水文模型经历了萌芽、概念性模型和分布式模型三个主要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水文模型大多

分布式水文模型

题目: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原理及其应用 学院名称水建学院 专业名称水文与水资源 学生姓名朱良哲 学号2009011728 指导老师严宝文

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原理及其应用 摘要 分布式水文模型是在分析和解决水资源多目标决策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所有的分布式水文模型都有一个共同点:有利于深入探讨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文循环与水资源演化规律。本文就几种分布式水文模型进行分类总结与比较,探讨其原理与应用。 关键字:分布式;水文模型;DEM;MIKE SHE;TOPMODEL;SWAT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is analyzed and deal with the water in multi-objective decision-making and management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up, all of the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have one thing in common: to further discussed natural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hydrologic cycle and water resource evolution rule. This paper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several classification summary and comparis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DEM; MIKE SHE; TOPMODEL; SWAT 一、分布式水文模型-特点 与传统模型相比,基于物理过程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分布式可以更加准确详细地描述流域内的水文物理过程,获取流域的信息更贴近实际。二者具体的区别在于处理研究区域内时间、空间异质性的方法不一样: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参数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它充分考虑了流域内空间的异质性。采用数学物理偏微分方程较全面地描述水文过程,通过连续方程和动力方程求解,计算得出其水量和能量流动。 二、分布式水文模型-尺度问题、时空异质性及其整合 尺度问题指在进行不同尺度之间信息传递(尺度转换)时所遇到的问题。水文学研究的尺度包括过程尺度、水文观测尺度、水文模拟尺度。当三种尺度一致时,水文过程在测量和模型模拟中都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反应,但要想三种尺度一致是非常困难的。尺度转换就是把不同的时空尺度联系起来,实现水文过程在不同尺度上的衔接与综合,以期水文过程和水文参数的耦合。所谓转换,包括尺度的放大和尺度的缩小两个方面,尺度放大就是在考虑水文参数异质性的前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