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地理复习专题训练 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专题训练四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高三地理专题训练四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高三地理专题训练(四)——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姓名:班级:下图为太阳辐射量随纬度分布示意图。

可能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大气和云的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完成1~2题。

1.云量最多的地区是 ( )A.赤道地区B.北纬20°地区C.北纬40°地区D.北纬60°地区2.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云量B.大气厚度C.太阳高度D.通过的大气路径(2019·重庆高考)下图是30°N地区几种朝向的窗户内每天可能受到太阳直接照射的时间曲线图。

读图,回答3~4题。

3.该地区住宅窗户的下列朝向能使室内冬暖夏凉的是()A.南B.东南C.北D.东北4.如果该地区住宅窗户朝向西北,室内受到太阳直接照射时间最短的季节,游客可在 ( )A.新疆摘葡萄B.浙江采梅子C.江西观桃花D.重庆赏腊梅(2019海南)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

图5示意1961~ 2019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5~6题。

5.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B.四川盆地C.华北平原D.青藏高原6.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A。

纬度高B.植被少C.地势高D.云雨少新华社2011年3月11日电当地时间11日14时46分(北京时间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8级地震,地震随即引发强烈海啸。

读右侧的地球圈层结构图,回答7~8题。

7.地震波自下而上通过C、D之间的界面后 ( )A.横波和纵波增速 B.横波和纵波都减速C.横波加速、纵波减速 D.横波减速、纵波加速8.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A.B表示的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故又叫岩石圈B.水循环只在B所代表的水圈上运动C.A所代表的大气层,其底部的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D.生物圈的核心部分是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下部和地壳的表面9.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A.①B.② C.③D.④(2009福建)云量是以一是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

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课后通关:1-1-2 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含解析

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课后通关:1-1-2 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含解析

研析图表·素养强化与太阳辐射相关的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太阳辐射相关的等值线图主要用来反映区域太阳辐射及其相关的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状况。

如云量日均值分布图、日照时数图、有效辐射总量等值线图等。

主要考查区域太阳辐射总量的数值变化规律、空间分布特点、主要的影响因素等知识,以及太阳辐射分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等。

[答案对照]1.(1)B(2)A2.C3.(1)2 600;40。

(2)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②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3)①我国能源需求量大;②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③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

日照时数是指每天从日出到日落之间太阳直接照射到地面上的实际日照时间,以小时为单位。

读“我国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成都和昆明的日照时数分别约为多少?(2)试分析昆明与贵阳的日照时数差异及其原因。

(3)我国西北地区的日照时数比东南部______________,西北地区应如何充分利用日照资源发展特色农业?答案(1)1 200小时;2 400小时。

(2)昆明的日照时数比贵阳长得多。

昆明与贵阳的纬度位置大体相当,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冬季贵阳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多阴雨天气,而昆明多晴天,所以昆明的日照时数比贵阳长。

(3)长;西北地区日照时间长,植物光合作用强,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植物糖分的积累,所以西北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其优势发展瓜、果等特色农业。

解析(1)成都所在的四川盆地,为日照时数低值区,图中成都接近的等值线数值为1 200小时。

昆明位于日照时数高值区,据数值递变规律,可知昆明日照时数为2 400小时。

(2)贵阳年日照时数为1 400小时,而昆明为2 400小时,两者纬度差别不大,但日照时数差距较大。

这与冬季两者在准静止锋的位置不同有关。

贵阳在冷气团一侧,冬季阴雨天多。

昆明在暖气团一侧,多晴天。

(3)我国西北受单一大陆气团影响时间长,多晴天,日照时数多;东南地区多阴雨天,日照时数少。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 宇宙中的地球及圈层结构、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精选试题)(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 宇宙中的地球及圈层结构、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精选试题)(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宇宙中的地球及其圈层结构、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精选试题)(含参考答案)据英国媒体2015年8月21日报道,上周爆发的太阳风暴“击中”地球磁场,为全球一些高纬度地区带来一场近年来最盛大的极光“焰火盛会”。

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文材料中显示的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是()A.黑子和耀斑B.黑子和太阳风C.耀斑和太阳风D.耀斑和日珥2.上述太阳活动分别发生在()A.光球层色球层B.色球层日冕层C.日冕层光球层D.日冕层色球层3.下列关于在太阳剧烈活动时期采取的保护措施,可行的是()①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行②尽量减少室外活动③关闭所有通信设施④关闭所有大型发电设施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 1.C 2.B 3.A《汉书·五行志》记载:“西汉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完成4~5题。

4.“黑气”在图中指的是()。

A.①B.②C.③D.④5.图中太阳的外部大气层E、F、G分别代表()。

A.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C.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D.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答案 4.A 5.B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

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

下图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

完成6~7题。

6.该流域日照时数在7月出现低谷的影响因素是()A.云量B.海拔C.下垫面D.正午太阳高度7.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段内某地日照时数与理论上最大的日照时数的比值(%)。

该流域3月份的日照百分率约为()A.53% B.62% C.70% D.78%答案 6.A7.B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

读图完成8~9题。

8.若图中等值线等差值为300,则图中A、B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值最可能是()A.A地比B地大1 000 B.A地比B地大500C.A地比B地小500 D.A地比B地小1 0009.A地区与图中同纬度其他地区太阳能资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迎风坡,阴雨天气多B.海拔高,正午太阳高度大C.位于背风坡河谷地带,晴天多D.地势低,正午太阳高度小答案8.A9.C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2 宇宙中的地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2 宇宙中的地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C.2006~2007年
D.2087~2088年
解析: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的表面,有一定的规律, 人类目前可以对其进行预报,它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当 太阳活动发生时,可对地球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产生极光、磁暴现象;扰乱电离层,影响 无线电短波通信,影响气候变化等。
5.人类深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 ( )
A.存在着不为人知的火星生命
B.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C.大气成分与地球相似
D.是太阳系中自然环境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
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是自转 周期,由于其自然环境与地球极为相似,故成为人类探测 的重点。
答案:4.D 5.D
科学家曾预计2012年太阳活动将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考点2 宇宙中的地球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的圈层结构
考纲
考情
1.地球所处的宇 宙环境 2.地球是太阳 系中一颗既普通 又特殊的行星 3.太阳对地球 的影响 4.地球的圈层 结构及各圈层的 主要特点
1.结合最新的科学探索考查地球的特殊 性是高考常见的命题形式。 2.以区域年太阳辐射分布图切入,考 查太阳辐射的分布、影响因素及对人类 生产、生活的影响是常考点。 3.联系最新的天文事件,考查太阳活 动对地球的影响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 4.结合新发生的地震、火山等灾害, 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偶尔出现。
答案:(1)A (2)C
三、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的判读 地球的圈层结构示意图是地球圈层部分知识最常考查 的一种形式,在对其判读时要重点突破以下几点: 1.记准顺序,掌握数据 (1)“记准顺序”:外部的圈层中,大气圈在上,水圈 在下,生物圈不单独占有空间,而是渗透于其他圈层之 中。内部圈层即“两面三层”,“两面”即莫霍界面和古 登堡界面,“三层”即依据两个分界面分成三个层,从外 向里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2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2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练)

第2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练案【自主梳理夯实基础】——课前填写落实温故知新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1.宇宙的物质组成(1)星际物质:如气体、尘埃等。

(2)天体:包括恒星、行星、彗星等。

2.天体系统图中A表示,B表示,C表示,D表示,其中与仙女座星系级别相同的是图所示的天体系统。

【答案】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太阳系 B【注意】只有两颗以上的天体相互吸引、绕转才能组成天体系统,谁的质量大且被其他天体绕转,谁就是其中心天体。

例如,太阳质量约占整个太阳系的99.86%,故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二、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1.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八颗行星的排序: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依次是 A 、B 、C 、D 、E 、F 、G ,H 。

(2)八颗行星的公转特征: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答案】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自西向东2.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1)宇宙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

(2)自身条件①适宜的条件,②适于的大气,③的存在。

【答案】温度生物呼吸液态水太阳系行星分类及物理特性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1)太阳概况: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为氢和,表面温度约为。

(2)太阳辐射①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②能量太阳内部的反应。

【答案】6000K 电磁波核聚变2.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能量(1)直接为地球提供资源。

(2)维持地表温度,维持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为人类提供能源:包括煤、石油等矿物燃料、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答案】光热3.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太阳和大气层的结构(下图):图中由里到外依次为A 层、B 层和C 层,其中肉眼可见的是层。

【答案】光球色球日冕光球(2)太阳活动①主要类型太阳黑子:出现于上图中层,变化周期约为,是的标志。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宇宙中的地球及其圈层结构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时练习题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宇宙中的地球及其圈层结构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时练习题

宇宙中的地球及其圈层结构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当某颗行星恰好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地球上的观察者就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经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

据此完成1~2 题。

1.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的凌日是()A .水星凌日B.火星凌日C.木星凌日D.土星凌日2.该现象发生的最低一级天系通通是()A .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答案 1.A 2.B(2019 ·广东省实验中学月考 )我国在 2019 年 9 月 15 日发射“天宫二号”,预计在 2019年前后发射空间站的中心舱,渐渐建立自己的空间站。

在此从前,“天宫一号”已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 题。

3.有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A.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约燃料B.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发射窗口期:适合卫星发射的时间段)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D.无人区面积广,发射后残骸不危及人民安全4.以下相关太阳活动对空间站影响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太阳活动对空间站的影响可以忽略B.空间站在地面实验过程中不会碰到太阳活动的影响C.太阳活动会在空间站惹起极光现象D.太阳活动会影响空间站的安全及地—空联系(通信)答案 3.B 4.D(2019 ·长沙调研 )据腾讯新闻 2019 年 1 月 26 日信息,最新研究表示,近似地球最简单、最远古的微生物,可幸存于火星极端稀少的大气层中。

当前火星表面干燥寒冷,但是大量凭据显示,数十亿年前,河流、湖泊和海洋曾覆盖在火星表面,由于地球液态水存在的地区就有生命,科学家猜想当火星处于润湿天气状态时,生命体就可以进化形成。

据此回答5~6 题。

5.现代火星很难有生命的孕育的主要原因是()A .常年低大气压环境B.缺少足够的液态水C.日温度的两极化现象D.距日距离过近6.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必要条件有()①微生物的存在②水资源充足③光照、温度适合④适合的大气环境A .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答案 5.B 6.B(2019 ·山西阳泉模拟 )解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认识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规范特训:1-1-2 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含解析

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规范特训:1-1-2 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含解析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1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2016·上海市杨浦区模拟]德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太阳系附近有三颗“超级地球”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

这三颗行星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距离地球仅22光年。

1.“超级地球”应属于()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答案 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中星系的相关知识。

三颗“超级地球”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说明它不属于太阳系,不属于地月系,故A、B错误;天蝎座属于银河系,故C正确,D错误。

2.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

“超级地球”上存在大气的原因是因为它具有()A.适中的质量与体积B.适中的昼夜更替周期C.与恒星的距离适中D.适中的自转周期答案 A解析本题明考“超级地球”,实则考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通过调动学生已知知识来解决未知的问题,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适中的质量与体积,其引力可以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它的周围,形成大气层,故A正确;与恒星的距离适中,只能使它表面有适于生命过程发生和发展的温度条件,故C错误;适中的昼夜更替周期与自转周期对大气的形成没有直接影响,故B、D错误。

3.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①④B.①②C.②③D.②④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地球上存在液态水的原因。

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和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使得地球上的温度不至于过低和过高,从而保证了地球“液态水存在”,①④正确;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是它形成大气层的原因,②错误,排除B、C、D,而且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关系不大,③错误,故A正确。

[2016·乌鲁木齐诊断]下图为我国新疆和西藏等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根据区域内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的差异,分为Ⅰ~Ⅴ区。

高考地理总复习考点知识解析与训练3---宇宙中的地球及圈层结构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高考地理总复习考点知识解析与训练3---宇宙中的地球及圈层结构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据此完成 ~3 4 题。
3.材料中所述的太阳打了个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 )
A.太阳耀斑爆发
B.太阳爆炸
C.太阳辐射增强
D.太阳辐射减弱
4.该“喷嚏”还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 )
8 / 17
A.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B.信鸽迷失方向
C.指南针失灵
D.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 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
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
液态水的存在
量,致使地球内部温度不断升高,产生水汽并通 过火山活动等形式逸出地表,冷却凝结形成降水,
汇聚到地表低洼地带,形成了原始海洋
拓展延伸 航天基地的区位条件
(1)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
气象条件 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监测
答案 3.A 4.D
解析 第 3 题,根据材料中发生的现象判断,该“喷嚏”应当是一次强烈太阳活动,耀斑和黑
子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第 4 题,太阳耀斑爆发会产生强烈的高能带电粒子,这些高能带
电粒子闯入地球,会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扰动磁场,产生磁暴,
使信鸽迷失方向,指南针失灵;地球公转速度的快慢与太阳活动无关。
(2)破题:你在解答上题时调用了哪些地理知识?用到了哪些技巧方法?
答案 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春分日昼夜等长;季风区的气候特征,即夏季多云、多雨。
(3)解题:解答上题如何辨别选项?
答案 第(1)题,7 月虽然正午太阳高度大,但阴雨天气多,削弱作用强,导致日照时数低于
相邻月份。第(2)题,理论日照时数最大值是全为晴天的情况下 3 月昼长之和,3 月为春分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训练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选择题
(2016·山东师大附中高三质检)2014年12月16日美国航天局宣布,“好奇”号火星车在这颗红色星球的大气中发现了来源未知的甲烷气体,此外还在火星岩石样本上首次确定性探测到其他有机分子。

“火星是否存在生命”的谜底将被揭开。

据此回答1~2题。

地球和火星地理特征比较表
A.类地行星B.地月系
C.河外星系D.远日行星
2.与地球相比,关于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表面温度高于地球
B.大气层厚于地球
C.自转的线速度快于地球
D.公转的角速度慢于地球
答案:1.A 2.D 解析:第1题,根据八颗行星的位置和所学知识可知,火星属于类地行星。

第2题,火星公转周期远远大于地球,因而其公转的角速度小于地球,线速度大于地球。

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

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 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

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喻为“绿色聚宝盆”。

据此回答3~4题。

3.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 )
A.软流层B.地壳
C.地幔D.地核
4.浅层地能的主要来源最可能是( )
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D.地球内部
答案:3.B 4.A 解析:第3题,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浅层地能主要分布在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存在于地壳中。

第4题,结合上题,浅层地能埋藏深度较浅,其主要热源是太阳辐射能。

5.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
A.人口迁移加快B.风力电厂增产
C.生活耗能降低D.卫星导航失效
答案:D 解析:卫星导航利用无线电短波传递信息。

太阳风影响地球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故D项正确。

(2016·泸州模拟)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

读图,回答6~7题。

6.若图中等值线等差值为300,则图中A、B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值最可能是(单位:KW·h/m2)( )
A.A地比B地大1 000
B.A地比B地大500
C.A地比B地小500
D.A地比B地小1 000
7.A地区与图中同纬度其他地区太阳能资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迎风坡,阴雨天气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