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
人体营养状况测评和评价

人体营养状况测评和评价人体营养状况是指一个人在摄取足够的营养素以满足身体所需的情况下,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以及代谢的状态。
人体营养状况的测评和评价对于了解个体的营养状况,及时发现营养不良或者其他健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人体营养状况的测评方法和评价指标。
一、人体营养状况的测评方法人体营养状况的测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常用的有体重指数(BMI)、腰围、生化指标、饮食调查和临床评估等。
1. 体重指数(BMI)体重指数是根据体重与身高的比值计算得出的数值,常用于评估一个人的体重状况。
计算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2(m^2)。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BMI范围可以分为偏瘦、正常、超重和肥胖四个等级。
通过比较个体的BMI数值与标准范围,可以初步评估其体重状况。
2. 腰围腰围是评价脂肪在腹部堆积程度的指标,对于评估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风险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般来说,男性腰围超过85厘米,女性腰围超过80厘米就被认为是腹部肥胖。
3. 生化指标人体内的各种生化指标,如血红蛋白、血浆蛋白等,可以反映个体的营养状况和健康状况。
通过测量这些指标的数值,可以对个体的血液、肝脏、肾脏等器官的功能进行评估和判断。
4. 饮食调查饮食调查是指通过记录和分析个体的饮食结构和摄入量来评估其营养状况。
可以通过食物频率问卷、24小时回忆法等方式进行饮食调查。
通过了解个体的食物种类、摄入量以及饮食行为,可以初步评估其膳食结构的合理性和摄入营养素的情况。
5. 临床评估临床评估是指通过医生或专业人士的体格检查和症状询问来判断个体的营养状况。
通过检查个体的皮肤、黏膜、眼睛、口腔等外部特征以及感觉、力量、神经系统等内部特征,可以对个体的脱水、缺乏微量元素、贫血等情况进行评估。
二、人体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是根据人体不同营养素的需要和代谢情况,综合考虑个体的测评结果而得出的,常用的评价指标有能量摄入、营养素摄取、生长发育情况等。
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

不同部位的皮褶厚度可反映人体皮下脂肪的分布情况。 上臂肱三头肌、肩胛下角和腹部分别可代表个体四肢、 躯干和腰腹等部位的皮下脂肪堆积情况。
用上臂围和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可以计算上臂肌围和上臂 肌面积,反映机体肌肉的发育状况。公式见p79
3、皮褶厚度计的使用方法
校准 压力符合规定标准 使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将特定解剖部位的皮肤连同皮
下组织捏起,右手握住皮褶计测量距离左手拇指捏 起部位1cm处的皮褶厚度。 右手拇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充分夹住皮 褶。 在皮褶计指针迅速回落时立即读数。 一般要求在同一部位测量3次,取平均值作为测量 结果。
1、卧式标准测量床或量板的使用
卧式标准测量床或量板是一种专门的测量工 具,用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体格发育纵向测量 指标的测定。
标准量床由一块底板、两块固定的头板、两 块带刻度尺的围板和一块可移动的滑动板组 成,使用时婴幼儿仰卧于量床上,头顶着一 端头板,移动滑动板与婴幼儿的臀部或脚跟 紧贴住,从滑动板与围板接触处读取刻度尺 上的读数,即分别为婴幼儿的身长、顶-臀长。
我国1~5岁儿童上臂围13.5cm以上为营养良 好,12.5~13.5cm为营养中等,12.5cm 以下为营养不良。
皮褶厚度是衡量个体营养状况和肥胖程度的较好的指标。
WHO推荐选用肩胛下角、肱三头肌和脐旁三个测量点。 男性分别为小于10mm、10~40mm和大于40mm, 女性分别为小于20mm、 20~50mm和大于50mm.
工作程序:
程序1 准备(测量工具:体重计、身高测量仪、 标准化表格、笔和记录用表)
程序2 填表 程序3 测量 程序4 计算监督员测量数据 程序5 数据计算 程序6 比较 程序7 评价 程序8 标准化的使用
人体营养状况测定与评价

2、皮褶厚度的测量
皮褶厚度计的使用方法
仪器校正,调整“0”位 用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将特定部位的皮肤连
同皮下组织捏起,右手握皮褶计测量距左手拇 指捏起部位1cm处皮褶厚度 右手拇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充分夹 住皮褶
在皮褶厚度计指针快速回落后立即读数 一般要求在同一部位测量3次,取平均值 记录以毫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2) 皮褶厚度是衡量个体营养状况和肥胖程度的 指标,反映人体皮下脂肪的含量。
【工作准备】:
(1) 软尺 (2) 皮褶厚度计 (3) 记录表,记录笔 (4) 被测者的准备:尽量的裸露检测部位
1、上臂围测量
被测者充分裸露左上肢,手臂自然下垂。 测试人员站在被测者身后,找到肩峰、尺骨鹰
嘴部位,用软尺测量并用油笔标记处左臂后面 从肩峰到尺骨鹰嘴连线中点处。 用软尺起始端下缘压在标记的肩峰与尺骨鹰嘴 连线中点,水平围绕一周,测量并读取周长至 0.1 cm。
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约成45-60度角 , 头部保持正立位置 “三点靠立柱“:脚跟、骶骨部及两肩胛骨中点(三点) 紧靠身高计的立柱 测试人员读数时双眼应与压板水平面等高进行读数 测试人员读数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二、 上臂围和皮褶厚度的测量
(1)上臂围可反映营养状况,与体重密切相关。 我国1-5岁儿童的上臂围13.5cm以上为营养良 好,12.5-13.5cm为中等,12.5cm以下为营 养不良。
(2)肩胛部
肩胛下角
★
右肩胛骨下角下方1 厘米处。与脊柱成 450方向捏提皮褶。
锁骨中线 脐水平线
(3)腹部
脐水平线与右 锁骨中线交界 处。沿躯干长 轴方向纵向捏 提皮褶。
应垂直测量
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

正常人 糖尿病人 糖) 糖耐量减退 (IGT) 空腹血糖调节受损 (IFG)
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 血液中尿酸钠的饱和度为404 umol/L 女性>357 umol/L, 男性>416 umol/L 即为高 尿酸血症
血清白蛋白
(ALB)
35-55g/L
轻度缺乏30-35 中度缺乏25-30 重度缺乏<25
球蛋白 (GLO) 清球比值 A/G
15-35g/L 1.00-2.50
血中维生素和矿物质检测
营养素 钙、磷 检测项目 血清钙 正常值范围 2.25-2.75mmol/L 异常 手足抽搐 佝偻病 营养素 磷 检测项目 正常值范围 异常
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 评价
窦若兰
膳食调查、人体体格测量、实验室检查及 营养不足或缺乏的临床检查是人体营养状 况综合评价的四个方面。
人体体格测量
身高、体重 实际体重与理想体重 BMI 实际体重与理想体重的比较 >10 %超重 > 20-30% 为肥胖 BMI(为体质指数)= 体重(kg)/身高(m2)
减少的临床意义
各种类型的贫血,如缺铁性 贫血、失血性贫血、营养不 良、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减少程度比RBC严重,见于 缺铁性贫血,与RBC相同常 见于大出血或再障、自身免 疫性疾病致贫血,RBC减少 大于Hb见于叶酸或B12缺乏 的贫血。 血液病、营养不良、苯中毒 恶液质等
血红蛋白
Hb Hgb
白细胞计数
血样的收集和保存
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及评价

(三)儿童坐高测量
1.测量的意义: 坐高可反应躯干的生长情况,与身高比较,
可说明下肢与躯干的比例关系。
2.测量方法:
被测者坐于坐高计的坐盘或有一定高度的矮 凳上,先使身躯向前倾,骶骨靠墙臂或量板,然 后使上身向后靠成直坐姿势,两大腿伸面与身躯 成直角,与地面平行
四、儿童体格围度测量
(4)餐后尿: 午餐后2小时,查尿糖
(5)24小时尿:
准确测量尿中的容质(肌酐、蛋白质、糖、 尿素等)。
天气炎热时留24小时尿液要加防腐剂,以 免尿液变质影响化验检查结果。
6.负荷尿:
尿负荷试验是评定人体水溶性维生素营 养水平的方法之一。其方法是先给被测者大剂 量维生素,然后测定一定时间内尿中该维生素 排出量。若被测者体内有充足的该维生素储备, 大剂量摄入后则将从尿中大量排出,反之,被 测者的该维生素营养状况较差,因而组织中储 备贫乏,摄入大剂量后组织将大部分或全部储 留,则尿中排出量减少。
(一)儿童胸围的测量 1.测量的意义:
表示胸腔容积、胸肌、背肌和皮脂蓄积状 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了解儿童器官发育程度。
(2)方法
被测者处于平静状态,两手自然平放或下垂,两 眼平视,测量者立于其前或右方,用左手姆指将软尺 零点固定于被测者胸前乳头下缘(男孩及乳腺尚未发 育的女孩),乳腺已发育的女孩可以胸骨中线第四助 间高度为固定点,右手拉软尺使其绕经右侧后背以两 肩胛下角下缘为准、经左侧面回至零点,各处软尺轻 轻接触皮肤,取呼气末、吸气初时读数 。三岁以上 立位,三岁以下卧位
是人体一定部位连同皮肤和皮下脂肪在内 的皮肤皱褶的厚度。测量皮褶厚度可以反映体 脂的状况,以代替人体脂肪的测量。皮褶厚度 测量通常用特定的皮褶计进行连续测量3次, 取平均值。单位用mm表示。
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第二章 人体营养状况测定法和评价-第1节 人体营养状况测定

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第二章人体营养状况测定法和评价-第1节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单选题]1.人体体格测量中最重(江南博哥)要的指标是()。
A.腰围和胸围B.身高和体重C.皮褶厚度D.臀围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身高和体重最为重要,因为它综合反映了蛋白质、能量以及其他一些营养素的摄入、利用和储备情况,反映了机体、肌肉、内脏的发育和潜在能力。
[单选题]2.体重是衡量()状况的重要指标。
A.维生素摄入B.蛋白质和能量C.矿物质摄入D.脂肪摄入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对于成人而言,由于身高已基本无变化,当蛋白质和能量供应不足时体重的变化更灵敏,因此常作为了解蛋白质和能量的重要观察指标。
[单选题]3.腰围测量对于()的判断非常重要。
A.呼吸器官的发育程度B.超重和肥胖C.体型匀称D.体格发育程度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腰围测量对于成人超重和肥胖的判断尤为重要,特别是腹型肥胖。
因为腰围可以很好地预测腹部脂肪是否堆积过多,所以是预测代谢综合征的有力指标。
[单选题]4.坐高与身高的比较可以反映()。
A.躯干生长状况B.下肢与上肢比例C.超重和肥胖D.器官发育水平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坐高可反映躯干的生长情况;与身高比较时,可说明下肢与躯干的比例关系。
[单选题]5.头围测量主要反映()。
A.颅脑发育情况B.智力发育情况C.神经系统发育情况D.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如果儿童的头围值明显超出正常范围,则可能患脑积水、巨脑症及佝偻病等疾病;如果头围值过小,则可能是脑发育不全、头小畸形等。
[单选题]6.一般孩子()岁时,胸围和头围几乎相等。
A.1B.2C.1.5D.2.5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7.()岁以下儿童要量身长。
A.1B.1.5C.2D.3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8.中国城市青少年比胸围的标准值是()。
A.55~60B.45~50C.50~55D.50~60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9.体格测量调查表是用于记录体格测量各项()的专门表格。
三级技能第二章①: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

操作技能
顾萍
第二章
人体营养状况测定与评价 1 (三级/高级)
课程前言
在四级教学的基础上,三级营养师在本节中重点 掌握婴幼儿的主要体格指标测量方法,成人上臂 围、皮褶厚度的测量方法;
了解尿液、粪便、血液等生物学材料的收集和保 存方法;
学会对各类常见的营养缺乏症状进行辨别和检测, 并在此基础上能对咨询者进行综合的人体营养状 况测定和评价。
注意:测量时婴幼儿需脱帽,软尺紧贴皮肤,不能打折;长发或梳辫 者应先将头发在软尺经过处向上、下分开,使软尺紧贴头皮。
单元2 婴幼儿体格指标的测量
【工作程序】:
(2). 胸围测量:
被测婴幼儿取仰卧位,自然平躺,使其处于平静状态, 测量者立于婴幼儿右方,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被测婴幼儿胸 前右侧乳头下缘,右手拉软尺使其绕经右侧后背以两肩胛骨下角下缘为 准,经左侧回至零点; 读取软尺与零点重合处的读数,以cm为记录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单元3 上臀围和皮褶厚度的测量
【相关链接】:上臂紧张围和松弛围测量 P80
紧张围是肱二头肌最大限度收缩时的围度。 被测者上臂斜平举约45°,手掌向上握拳并用力 屈肘。测量者用软尺在肱二头肌最粗处绕一周测 量围度。 P82表 2-9 松弛围:在测试完成后保持软尺在原处不动, 令被测者将上臂伸直,将软尺紧贴皮肤收紧后再 次测量围度。 意义:两者差值反映肌肉的发育状况。
知识要求:
1.卧式标准量床或量板的使用
底板一块 头板两块 可移动的滑板一块 带刻度的围板两块
单元2 婴幼儿体格指标的测量
2.婴幼儿身长、顶臀长、头胸围、体重测量的意义和方法 测量意义:
身长、顶臀长 作为婴幼儿的纵向测量指标主要与骨骼生长有关,
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

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人体营养状况的测定和评价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检测和评估方式,对一个人的营养摄入、营养状态和代谢功能等进行全面而科学的判断。
这样可以了解一个人的营养状况,为个体的营养调控提供依据,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预防或改善个体的营养不良。
一、身体组成评价:通过测量身体的体重、身高、体脂肪含量等指标,了解个体的体脂肪水平、肌肉量以及水分含量等,从而判断个体的肥胖程度或营养不良情况。
二、饮食调查与评价:通过记录个体一段时间内的食物种类、食用量以及食物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了解个体的饮食习惯和营养摄入状况,评价个体的饮食合理性和均衡性。
三、生化指标测定:通过测量个体的血液、尿液、呼气中的一些指标,如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肌酐、尿素氮、血清脂肪酸等,从而了解个体的血液生化代谢情况,评价个体的营养状况和代谢功能。
四、生理功能评估:通过测量个体的肌力、肺活量、心肺功能、肠道功能等指标,了解个体的身体机能情况,评价个体的运动能力和生理功能状态。
以上各种测定和评价方式可以单独或综合使用,对个体的营养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判断。
具体的测定方法和评价标准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实际需要而有所不同,但总的原则是科学、准确、可重复性强。
通过人体营养状况的测定和评价,可以实现以下几个目的:一、了解个体的营养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采取相应的饮食和生活干预措施,预防或改善个体的营养不良。
二、评价个体的营养状况和代谢功能,为个体的营养调控提供依据,并制定相应的营养干预方案,实现个体的营养平衡和健康发展。
三、监测和评价营养干预的效果和成效,及时调整干预措施,实现干预目标。
四、为人群的营养干预和健康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社会营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人体营养状况的测定和评价是一个综合性的科学研究领域,通过科学、准确的测定和评价方法,可以全面了解个体的营养摄入、营养状态和代谢功能,为实施个体化的营养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预防和改善个体的营养不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51
成人身高测量(四级)
使用器材:
电子身高计
机械式身高坐高计
8/51
成人身高测量(四级)
上肢自然下垂,两 腿伸直。两足跟并拢, 足尖分开约60°。
9/51
成人身高测量(四级) 两肩胛间
骶骨部
与立柱相 接触,呈 “三点靠 立柱”站 立姿势
足跟
10/51
成人身高测量(四级) 受试者需要将 眼睛平视与耳 廓上缘相平呈 “两点成水平 ”
的发育和潜在能力。能量和宏量营养素供应不足时体重
的变化更灵敏.
5/51
测量的基本程序
一、工作准备: 1、场地选择 2、需要使用的器材 3、记录表 4、记录笔 二、工作程序: 1、使用器材的安装及校准 2、记录被测者信息 3、测量 4、填写测量结果 5、结束测量,整理测量工具。
6/51
成人身高测量(四级)
0 9 9 .6
13/51
成人身高测量(四级)
注意事项: 1、身高计应选 择平坦地面, 靠墙放置。
14/51
成人身高测量(四级)
2、测试人员 移动水平压板 时,必须手握 “手柄”。
15/51
成人身高测量(四级)
3、严格执行“三点靠 立柱”、“两点呈水平 ”的测量要求。
16/51
成人身高测量(四级)
眉弓上缘处,软尺经后脑勺枕骨粗隆 及左侧眉弓上缘回至零点;读取软尺
与零点重合处的读数,以cm为记录单
位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注意:测量时婴幼儿需脱帽,软尺紧贴皮肤,不能打折;长发或梳辫 者应先将头发在软尺经过处向上、下分开,使软尺紧贴头皮。
作为近似真值
3/51
体格测量的标准化
能力要求:
1.工作准备
测量工具、标准化表 格、笔和记录用表
5.比较与评价
调查员与监督员数据 比较,找出准确性与精 确性上存在的误差.
2.准备
讲解工作要点与 统一标准化的工 作部署
3.测量并填表
P68表2-1,表2-2 每个指标测两次,分别记 录在两张记录表中,两次 测定不能连续下来
后一位。保留小数点后一位。记录三
次取平均数
23/51
婴幼儿顶臀长的测量
【工作程序】:
(4). 顶臀长测定:
被测婴幼儿脱去帽、鞋、袜,穿
测量者位于婴幼儿右侧,左手提
单衣仰卧于标准量床底板中线上。
婴幼儿下肢,使膝关节屈曲,大腿 与底板垂直,右手移动滑板使其接
触婴幼儿臀部测量顶-臀长,读数,
以cm为单位进行记录,保留小数点 后一位。记录三次取平均数
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
操作技能
讲解人:刘燊 (shen)
1/51
第二章
人体营养状况测定与评价
(三级/高级)
2 #/113
体格测量的标准化
知识要求:
1.标准和标准化的概念:
为了质量控制而设,力求测量数据的一致性,目的
就是获得最佳的秩序和效益。
2.体格测量工作的标准化 1)最有经验的调查人员所测的数值 2)多人多次测定同一个体的平均数值
24/51
单元2 婴幼儿体格指标的测量(三级)
【工作程序】: (5). 体重测定:
手扶婴幼儿,同时注意防止 岁取坐位。 婴幼儿身体剧烈扭动。如不 被测婴幼儿事先排空大小便,测量时 能脱去衣物,则设法扣除衣 物重量。
婴幼儿体重测定1岁以下取卧位,1~3 注意:测量读数过程中不能
脱去外衣、鞋袜和帽子,只穿背心和短 裤,按不同测试体位要求使婴幼儿安定 地位于体重计中央。
4、水平压板与头 部接触时,松紧 要适度,头发蓬 松者要压实;妨 碍测量的发辫、 发结要放开,饰 物要取下。
17/51
成人身高测量(四级)
5、读数完毕, 立即将水平压板 轻轻推向安全高 度,以防碰坏。
18/51
成人身高测量(四级)
常见错误:
发结未解开 头太低(两点未水平) 脊柱未靠立柱
19/51
<0.5cm)
体重:婴幼儿体重磅秤(最大载重量50kg); 皮褶厚度:皮褶厚度计
(3)房间环境:宽敞,明亮,舒适,安全。
(4)记录笔、记录表 (5)可以准备一些玩具防止小孩哭闹。
21/51
卧式量床
1.卧式标准量床或量板的使用
底板一块 头板两块 可移动的滑板一块
带刻度的围板两块
22/51
婴幼儿身长的测量 单元2 婴幼儿体格指标的测量
成人婴幼儿体重的测量
成人测量:采用体重计,测量前排空大小便,读 数以千克为单位,记录至小数点后1位。记录两 次取平均数。
20/51
婴幼儿测量前期工作准备
【工作准备】: (1)两人一组,一人测量,一人辅助测量。 (2)工具准备: 身长、顶臀长: 卧式量床, 头围、胸围、上臂围:软尺(用标准刚尺校正。2m误差
测试人员单手 将水平压板沿 立柱向下滑动 至受试者头顶 。
11/51
成人身高测量(四级) 读数时,测试人员 双眼与水平压板平 面登高读数。
或等显示屏上显示 的数值稳定后,记 录显示的数值。
12/51
成人身高测量(四级)
记录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测量误差不得超过0.5厘米。
记录方式:将读数(含小数点后1位)填入方格内。 如果受试者身高不足100厘米,则在方格首 位加“0” 如:某受试者,身高测量值为99.6厘米,则记录为
如被测婴幼儿哭闹厉害,无法独立配 读数以kg为单位,记录至小数点后两
25/51
合完成体重测量,可采用减差法进行。
位,记录三次取平均数。
单元2婴幼儿头围的测量 婴幼儿体格指标的测量
【工作程序】: (1). 头围测量:
被测婴幼儿取坐位或仰卧位; 测量者位于婴幼儿右侧或前方,用
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头部右侧
【工作程序】:
(3). 身长测定:
被测婴幼儿脱去帽、鞋、袜,穿单 由一名助手将婴幼儿头扶正,头
衣仰卧与标准量床底板中线上。
顶接触头板测量者位于婴幼儿右侧, 左手握住其双膝,右手移动滑板使其 接触婴幼儿双侧足跟测量身长,读数, 注意:保持婴幼儿头顶和 以cm为单位进行记录,保留小数点
足跟一条直线,防止其出 现身体扭动现象。
4. 计算测量数据
P70表2-3,表2-4 检验两次测量值之间 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4/51
人体体格测量
成年人最常用的体格测量指标是身高、体重、胸围、腰 围、臀围、上臂围和皮褶厚度等. 以身高和体重最重要 儿童测量常用指标有体重、身高、头围、胸围、坐高、 上臂围等, 其中身高、体重、头围和胸围最重要。 身高和体重综合反映了蛋白质和能量以及其他一些营养 素的摄入、利用和储备情况。反映了机体、肌肉、内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