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营养状况评价

合集下载

病人营养状况评价-(PPT课件)

病人营养状况评价-(PPT课件)
饮食习惯:餐次、对食物的喜恶、口味等 食物摄入量调查:回忆法、记录法,至少记录3天 (饮食日记) 患病前后食物摄入种类的变化 有无食物禁忌、胃肠道症状、食欲、咀嚼及吞咽能 力、胃容量的改变以及药物和治疗手段的影响。
吃什么
吃最少
吃适量
吃多些
吃最多
食物模型
吃多少
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
手掌法则
碳水化合物
60-80% 中度营养不良(瘦体组织亏损)
<60% 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亏损)
免疫功能指标
皮褶厚度(mm) 参考值(日本): 男性24.8cm 女性21cm
体成分测定
第三步:实验室检查
各种营养成分的血液浓度 血清蛋白 血清白蛋白 血清前白蛋白 氮平衡 肌酐身高指数
血清蛋白
1.血清白蛋白(ALB) 半衰期:14-20天 白蛋白降低说明蛋白质摄入不足时间已长 急性丢失时白蛋白水平可正常 不适于用于评价短期营养治疗效果 明显降低一般伴随水肿。
BMI≥28
肥胖
24 ≤ BMI≤27.9 18.5 ≤ BMI≤23.9 BMI<18.5
超重 营养正常 营养不良
局限性? 肌肉发达/水肿病人? 老年人? 体型?
表 体重变化评定
时间 1周 1月 3月 6月
中度体重丧失 l~2% 5% 7.5% 10%
重度体重丧失 >2% >5% >7.5% >10%
评价标准:
35-55g/L 28-34g/L 21-28g/L <21g/L
正常 轻度营养不良 中度营养不良 重度营养不良
应用意义:长期机体营养状况指标 影响因素
甲功低下、血浆皮质醇水平过高、肝实质病变、应激状况 液体潴留 出血、肿瘤、肾病

营养师三级复习题(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

营养师三级复习题(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

营养师三级复习题(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营养师三级复习题(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营养师,三级,习题,人体,营养,状况,测定,评价,,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综合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第二章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理论知识辅导练习题一判断题1常用的评价个体营养状况的方法是人体测量。

2皮褶厚度是指人体真皮和皮下脂肪的总厚度。

3身高测量可以很好地反映营养状况。

4腰围是预测代谢综合征的有力指标。

5坐高是指从臀部到颅部的高度。

6测量胸围时,男孩及乳腺尚未发育的女孩以胸前乳头下缘为固定点,乳腺已突起的女孩以胸骨中线第四肋间高度为固定点。

7头发采集部位是枕部发际处至耳后发根部2~3cm处。

8一般在常温下保存尿液样品既可。

9体重超过标准体重,并不一定都是肥胖。

10bmI能准确反映所有人群的超重和肥胖状况。

11头围是指眉弓上方突出部,绕经枕后结节一周的长度。

12适合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评价是根据正常参考值通过标准差法等进行等级分类的定量评价。

13通过平衡膳食和合理营养可以保持人体处于正常的营养状态。

14身高是从脚尖到颅顶的高度。

15胸围是指从两乳头线到后面两肩胛骨上角上缘绕胸一周的长度。

16测量身高一般在下午2时左右进行,此时身高为全天的中间值。

17身高测量不能反映营养状况,必须和体重指标结合起来才能评价营养状况。

18在生长发育阶段,腰围是反映蛋白质和能量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19测量人体的胸围、腰围和臀围可以很好地反映人体局部生长发育的状况。

20刚刚参加完体育活动后测定身高,会对测定结果造成影响。

21胸围是表示胸腔容积、胸肌、背肌的发育和皮脂积蓄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22体重正常者,腰围增加也将提高患病风险。

23让被测者站直,双手自然下垂,测量髂前上嵴和背后臀大肌最凸处的即可得到臀围。

24成年男女合女性测定胸围的方法是一样的。

公共营养师培训三级技能第2章 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

公共营养师培训三级技能第2章 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
公共营养师培训
血脂水平分层标准(以mmol/L为单位)
分层
总胆固 (T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高密度脂蛋白胆 醇 固醇(HDL-C) (LDL-C) <3.37 ≥l.04
甘油三酯 (TG)
合适范围
<5.18
<1.70
边缘升高
升高 降低
5.18~6.19
≥6.22 —
3.37 ~ 4.12
≥4.14 —
公共营养师培训
补充练习2
1.某中年男子,近来进餐后精神萎靡十分明显, 体检后得知TC值为9.4mmol/L,他的症状应是糖 尿病所导致( ) 2.TC是甘油三脂的缩写( ) 3.TC的正常值是<5.2 mmol/L( ) 4.高脂血症类型包括高甘油三脂血症、高胆固 醇血症、高低密度值蛋白血症( ) 5.该男子应属于高胆固醇血症( ) 答:1. × 2. × 3. √ 4. √ 5. √
公共营养师培训
王兴国
第2节 实验室指标收集和判断
单元1 尿液样品
尿液样品收集及保存方法 尿液样本用于营养评价的意义 尿液样品的种类 24h尿液样品的收集及保存方法
公共营养师培训
补充练习
1.下列属于受前天膳食影响较小,其化学成分较恒定的尿液种类是 ( )。 A任意尿 B.晨尿 C.餐后尿 D.24h尿 2.对病理型糖尿和蛋白尿的检出更为敏感的尿液种类是( )。 A晨尿 B.餐后尿 C. 白昼尿及夜间尿 D. 24h尿 3.为准确,多数化学定量分析须收集的尿液为( )。 A.任意尿 B.晨尿 C.餐后尿 D.24h尿 4.正确保存尿液的方法是( ) A.冷藏于4℃ B.冷藏于-20℃ C.加入乙醚 D.室温保存 5.尿负荷试验可用于评价人体( ) A蛋白质缺乏 B钙缺乏 C水溶性维生素营养状况 D脂溶性维生素营养状况 答案:B B D A C

三级 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

三级 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
• 体重对于营养状况较为敏感
单元3 上臂围和皮褶厚度的测 量
• 上臂围
– 反映机体的营养状况,与体重密切相关
• 皮褶厚度
– 衡量个体营养状况和肥胖程度较好指标,反映人体 皮下脂肪含量 – 推算人体密度(D)
• C-m*(log皮褶厚度值)
– 根据人体密度计算人体脂肪百分含量
• (4.95/D-4.50)*100%
A=4*2 B=4*3
• 程序5 数据计算 • 程序6 比较
• 程序7 评价
单元2 婴幼儿身长、头顶至臀 长、胸围和体重的测量
• 意义
– 身长和头顶至臀长
• 骨骼生长,主要反映长期营养、疾病和其他不良 环境因素的影响
– 头围、胸围测量
• 观察头围和胸围的交叉年龄,评价婴幼儿的营养 状况
– 体重
– 询问病史获得相关信息
• • • • • • 摄入不足 吸收障碍 需要量增加 代谢障碍 其他营养素的影响 酗酒,药物等
– 提出膳食调整的建议
骨软化病的判断与评价
• 骨软化的症状和体征
– 骨质软化 – 骨样组织增生 – 骨骼变形
骨软化病的判断与评价
单元2 营养性贫血的判断
• 基本知识
– 缺铁性贫血 – 巨幼细胞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判断
• 获得相关信息
– – – – – – – – 个人一般情况 膳食史 健康状况资料 相关症状 体型 外貌表情,活动,精神状态 口唇、甲床、粘膜是否苍白 运动后头晕、心慌气促
• 体格检查
• 实验室检查
• 询问病史获得相关信息
– – – – – 血清视黄醇含量 暗适应能力测定:早期诊断依据 生理盲点 眼结膜印迹细胞学法 尿液上皮细胞检查
维生素A缺乏的判断与评价

营养评估方法

营养评估方法

营养评估方法营养是维持人体健康和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而营养评估则是评价个体或群体的营养状况和需要的重要方法。

通过科学的营养评估,可以为个体提供科学合理的膳食建议,帮助人们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营养评估方法。

一、主观营养评估方法1.1 问卷调查:通过编制营养问卷,让受访者填写自己的饮食习惯、运动情况、健康状况等信息,从而了解其营养状况。

1.2 24小时回顾法:要求受访者详细记录自己过去24小时的饮食情况,包括摄入的食物种类、量和时间,以评估其膳食结构和热量摄入。

1.3 食物频率调查:通过询问受访者过去一段时间内食用某种食物的频率和量来评估其对某种营养素的摄入情况。

二、客观营养评估方法2.1 生化指标测定:通过测定受访者的血液、尿液等生化指标,如血清蛋白、血清脂肪、尿素氮等,来评估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的代谢情况。

2.2 体重指数(BMI)计算:通过测量受访者的身高和体重,计算出其BMI值,从而评估其肥胖程度和整体营养状况。

2.3 皮褶厚度测定:通过测量受访者多个部位的皮肤褶皱厚度,来评估其体脂含量和肌肉质量。

三、临床营养评估方法3.1 临床病史询问:通过询问受访者的疾病史、手术史、用药史等信息,评估其疾病对营养状况的影响。

3.2 体格检查:通过检查受访者的皮肤、头发、口腔等部位的状况,评估其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摄入情况。

3.3 营养风险筛查:通过评估受访者的营养风险因素,如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来判断其是否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

四、客观主观结合的营养评估方法4.1 营养状况评估表:综合客观和主观的评估方法,如问卷调查、生化指标测定、体重指数计算等,制定营养状况评估表,对受访者的营养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4.2 身体成分分析:通过测量受访者的体脂肪含量、肌肉含量等身体成分,结合其他营养评估方法,来评估其整体营养状况。

4.3 营养干预效果评估:在进行营养干预后,通过再次进行营养评估,比较干预前后的营养状况变化,评估干预效果。

第二章: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

第二章: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

评价 正常 瘦弱 重度瘦弱 超重 肥胖
标准体重指数 ±10% <-10% <-20% >10% > 20%
(3)Vervaeck指数:
• Vervaeck指数 ={[体重(kg)+胸围(cm)]/身长(cm)}×100 用于衡量青年的体格发育情况。
2.消瘦的判断
基本信息 测量体重、身高 计算标准体重和指数 计算体质指数(BMI) 等级评价 综合评价和分析 提出膳食建议

12
13 14 15
24.5>BMI>=21.9
25.6>BMI>=22.6 26.3>BMI>=23.0 26.9>BMI>=23.4
BMI>=24.5
单元2 成人超重和肥胖的判断
常用的评价成人超重和肥胖的体格测量指标
体重 体质指数(BMI) 腰围(WC) 腰臀比值(WHR) 腰围身高比值 皮褶厚度
超重和肥胖的判断标准
(1)肥胖度 • Broca改良公式: 标准体重(kg)=身高(cm)- 105 • 标准体重指数 =【实测体重(kg)- 标准体重 (kg)】标准体重(kg)100%
中国成人体质指数评价表
评价 正常 轻度消瘦 中度消瘦 重度消瘦 超重 肥胖 体质指数 18.5~23.9 17~18.4 16~16.9 <16 24~27.9 >28
(2)标准体重指数
=【实测体重(kg)- 标准体重(kg)】 标准体重(kg)100%
Broca改良公式 标准体重(kg)=身高(cm)- 105
(3)腰围(WC)
判断腹部肥胖的常用指标 男性: ≥ 85cm 女性≥ 80cm
• (4)腰臀比值(WHR) • 腰臀比值(WHR) =腰围/臀围 • 测量方法:臀部最隆起的部位测得 的身体水平周径为臀围,绕脐水平 一周测得的周径为腰围。腰围与臀 围之比为腰臀比。 • 男性≥ 0.9,女性≥ 0.85,表示有腹性 肥胖的倾向。

营养师第2章用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

营养师第2章用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

测量操作流程
准备工作:测量记录表;仪器;场地;被测者 工作程序: 程序1 上臂围的测量 程序2 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测量 程序3 肱二头肌皮褶厚度测量 程序4 肩胛下角皮褶厚度测量 程序5 其他部位皮褶厚度测量 注意事项: 测量时手法的不同是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在调查 前应进行相关培训。 夹提时不要把肌肉也夹提出。 妥善保存皮褶计。
第2节 实验室指标收集和判断*
生物样品的收集是生化检验的前提,准确地 收集适当的样品才能顺利进行人体营养水平 鉴定,分析人体临床营养不良症、营养储备 水平低下或营养过剩状况,一般较早掌握营 养失调征兆和变化动态。
尿液——水溶性维生素耐受实验、肌酐测定、 维生素和矿物质代谢实验、蛋白质代谢和骨 代谢实验 粪便——消化道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感 染、恶性肿瘤等,并可间接判断胃肠、胰腺、 肝胆系统功能状况,进行营养代谢实验
测量
工作准备 选择好工作场地,准备好软尺、标准量床、 婴幼儿专门体重磅秤或成人体重计。 事先需检查各测量工具的精密度及准确度。
工作程序:
程序1 头围测量 程序2 胸围测定 程序3 身长和顶-臀长测定 程序4 体重测定 体重测量注意:被测婴幼儿不能多脱衣服时, 应设法扣除衣物重量。
福尔马林(40%或37%,5ml/ml尿) 甲苯(5-10ml/ml尿) 麝香草酚(1g/ml尿) 浓盐酸(10ml/ml尿) 碳酸钠 氯仿 混合防腐剂
3、尿液用于营养评价的意义
测定人体蛋白质的需要量和氨基酸代谢实验。 测定水溶性维生素的耐受实验和研究水溶性 维生素的需要量。 评价矿物质代谢。 评价机体水溶性维生素的营养状况。 研究人体矿物质(钙、铁、锌)的需要量。
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cm 随年龄增长,胸廊的横径增长迅速,1岁左 右头围和胸围大致相等,12~21个月时胸 围超过头围。 与营养状况关系密切。营养状况好则提前, 反之则推迟。 若2岁半时胸围还比头围小,则考虑营养不 良或胸廊、肺发育不良。

临床营养学 病人营养状况评价

临床营养学 病人营养状况评价
PNI(%)=158-16.6ALB-0.78TSF-0.20TFN-
5.80DHST

式中ALB为血清清蛋白(g/dl),TSF为肱三头肌皮褶厚度 (mm),TFN为血清运铁蛋白(mg/dl),DHST为迟发性超 敏皮肤反应试验,硬结直径<5mm为1,>5mm为2。
PNI≥50%,手术高度危险,发生并发症及手术危险性
微型营养评定(minisize 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
指标 1.近期(2周)体重改变 2.饮食改变 A级 无/升高 无 B级 减少<5% 减少 C级 减少>5% 不进食/低能量流食
3.胃肠道症状(持续2周) 无/食欲不减 轻微恶心呕吐 严重恶心呕吐 4.活动能力改变 5.应激反应 6.肌肉消耗 7.肱三头肌皮褶厚度 8.踝部水肿 无/减退 无/低度 无 正常 无 能下床走动 中度 轻度 轻度减少 轻度 卧床 高度 重度 重度减少 重度
(2)肌酐-身高指数(creatinine-height index, CHI)
是衡量机体蛋白质水平的灵敏指标。 在肾功能正常时,肌酐-身高指数是测定肌肉蛋白质消
耗的一项生化指标。 肌酐是肌酸的代谢产物,其排出量与肌肉总量、体表面 积和体重密切相关,不受输液与体液潴留的影响。
CHI 被试者24 h尿肌酐排出量(mg ) 100% 同身高健康人24 h尿肌酐排出量(mg )
(5)病人能量消耗估计
二、人体测量

体重和身高:体重的改变与机体能量与蛋白质的 平衡改变相平行,故体重可从总体上反映人体的 营养状况。
皮褶厚度 围度


现实体重占理想体重(idea body weight, IBW)的百分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