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职高《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检测题
高教版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说课讲解

高教版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应用(24分,每小题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自诩.(x ǔ) 冠冕.(mi ǎn ) 孱.头(ch àn ) 国粹.(c ùi ) B .锱铢.(zh ū) 没镞.(z ú) 岑.寂(c éng ) 死抠.(k ōu ) C .睿.智(ru ì) 大抵.(d ǐ) 执著(zhu ó) 卑鄙.(b ì) D .幌子.(zi ) 头衔.(xi án ) 警惕.(t ì) 借鉴.(ji àn ) 2、下列书写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驱避 卑鄙 残根冷炙 B .搏然大怒 咬文嚼字 不求甚解 C .劝诫 炫耀 霍然冠通 D .好高鹜远 坚持不懈 勤能补拙 3、在下面句子中横线处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是( ) 他占有,挑选。
看见鱼翅,_____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______有养料, ______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吃掉,_______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___ 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______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A .于是…只要…就…只不…却…然后 B .并不…只要…也…只不…也不…只 C. 并不…只要…就…只不…也不…只 D .于是…只要…也…只不…却…只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以为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是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C.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中职语文第一册试题

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一(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濡养(nuò)寰宇(huán)亵渎(xiâ)倩影(qiàn)B遮拾(zhã)骈进(pián)颓唐(tuí)倏忽(shū)C容赦(shâ)打烊(yàng)迷惘(wǎng)打搅(jiǎ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艳羡忐忑袅娜强聒不舍B弥望风致祈祷自渐形秽C嘹亮炫耀急燥鬼斧神工D遐想寥廓决择摧山坼地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他们同我无话可讲,我_____只能报之以沉默。
_____有了职业,_____并不足以糊口,前途依旧茫然。
_____偶然在一根电线杆子上的招生广告里,我又为自己找到了生活的希望。
A 就即使但如果B 也虽然但只是C 也即使却只是D 便虽然却如果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虽然老师对小刚进行了多次教育,但他依然我行我素....。
B 文秘专业的刘华介绍说,她家的收入很好,她和爸妈相濡以沫....,非常幸福。
C强者靠自己,弱者靠同情。
怨天尤人....实在于事无补。
D你看他没精打采....的样子,准时在家里挨骂了。
5 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通过这次学习,是我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B 李红和张楠的爸爸到学校里来了。
C 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平时的刻苦学习。
D 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6 下列语言中,表达最得体的一句是()A 听说贵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你们如需要指点的话,我们将不吝赐教。
B “我很想参加你们的活动,可今晚实在没工夫,太抱歉了!”C “宴会就要开始了,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大家别着急,先等一等。
”D 同学邀请王萍到家里玩,王萍说:“好,届时我一定光临寒舍。
”7对下面句子主要信息的提炼,最恰当的一项是()法国心理学家和遗传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
(完整版)职高第一册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

基础知识练习题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分数______ 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花卉.(huì)蓦.地(mò)敷衍.(yǐn)B.修葺.(qì)绛.紫(xiàng)聆.听(líng)C..迸.裂(bèng )玷.污(diàn)渲.染(xuàn)D.阔绰.(chuò)天堑.(qiàn)澎湃.(bài)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迟钝.(dùn ) 静谧.(mì) 悉.心(xī)B.谛.听(dì)勾.当(gòu ) 正轨.(kuī)C.绿茵.(yīn) 贿赂.(lòu) 呵.护(hē)D.苟.且(gǒu) 污垢.(gòu) 关卡.(kǎ)3.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残羹冷炙.(zhì) 寻觅.(mì) 迸.(bèng)发B.毛骨悚.然(sǒng)蹒.(mǎn)跚堕.(zhuì)落C.小心翼翼.(yì) 自诩(xǔ)心扉.(fēi)D.骇.(hài)人听闻孕.(yùn)育凛冽.(liè)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点缀.zhuì尸骸. hái 奖券.juàn 聆.听língB愤懑.mèn 伫.立 zhù睿.智ruì短暂.zhànC徘徊.huái 绽放 zhàn 嗥.叫 háo 皱褶.zhěD遒.劲 qíu 栖.息qī婀娜.nuó颔.首hán5.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A.渲.染(xuān)祈.盼(qǐ)誊.写(téng)宁谧.(mì)B.山脊.(jì)婀娜.(ē)奢.华(chē)刁难.(nān)C.衣袂.(mèi)凫.水(fú)湍.急(tuān)窒.息(zhì)D.灵柩.(jiù)夙.愿(sù)谙.熟(yìn)窈窕.(tiáo)6.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龙盘虎据从谏如流循环往复陈词烂调B.一诺千金出奇不意粗犷豪放白壁无暇C.矫揉造作人情世故炙手可热纵横捭阖D.自园其说道貌岸然趋之若骛食不裹腹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寒喧自欺欺人冠冕堂皇B.妩媚万马齐暗人才济济C.缔造穷兵黩武子虚乌有D.荟粹从谏如流死心蹋地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黝黑慰籍羞涩无影无踪 B馈赠白皙胆怯心喜若狂C隔模笨拙炫耀良师益友 D踌躇积攒寂寥恰如其分9.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着.落着.急朝着棋高一着B、宿.舍一宿.星宿.风餐露宿.C、蠕.动儒.学孺.子耳濡.目染D、尺牍.渎.职赎.罪买椟.还珠10、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有条不紊同仇敌忾委屈求全老生长谈B、中流砥柱破釜沉舟一蹴而就四面楚歌C、川流不息比肩继踵锋芒毕露拨乱反正D、故伎重演良秀不齐矫揉造作偃旗息鼓1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本来老人家那天还谈了很多往事,可惜的是,湖南语对我还是似懂非懂,现在想起来深觉遗憾。
职高第一册单元测验语文试卷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1.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注音有错误的一项()。
A 虬.在湾(qíu)哽咽.(yàn)谙.习(ān)橹棹.(diào)B 佯.醉(yáng)忖.度(cún)撒.娇(sǎ)暮霭.(ǎi)C 盥.洗(guàn)绮.丽(qǐ)巾帻.(zé)迤逦..(yǐlǐ)D 碇.石(diàn)阜.盛(fù)髭.须(cǐ)夯.筑(hāng)2.选出下列各组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A 狼籍贬谪绵亘越俎代疱B 浅尝辄止杜撰沐浴永垂不朽C 泄渎斑谰棱角豁然开朗D 急待开发崔巍犒赏数见不鲜3.下列人物和故事情节描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关羽,曾为曹操斩颜良、诛文丑。
后来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回到刘备身边。
在攻打樊城时,水淹七军威名远扬,终因骄傲轻敌兵败麦城。
《三国演义》B、起义军中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了生辰纲。
他还用双掌连环计攻克了祝家庄;激发林冲火并王伦,确立了晁盖的地位。
宋江死后不久,他病死在宋江墓前。
《水浒传》C、红孩儿初见唐僧时,装扮成一个顽童,骗取唐僧的同情。
后来,他又假扮观音抓住了猪八戒。
孙悟空装扮成牛魔王来救八戒,红孩儿用自己的生日测验“父亲”的真假。
《西游记》D、王熙凤一出场就先声夺人:我来迟了。
协理宁国府表现了她的干练;毒设想思局暴露了她的脸酸心硬、残忍阴毒。
《红楼梦》4.古诗文填空。
3. 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借东风——巧用天时(2)进曹营——一言不发4.我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中有两部写到足智多谋的军师,他们分别是《》中的和《》中的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
二、阅读理解及分析。
阅读说明文语段,回答5~8题一粒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一颗鱼卵能变成千斤大鱼。
它们的体积增大了千万倍,需要很多的有机物质来组成。
一切生物,只要活着就要消耗能量。
一个成年人,即使一点儿工作也不做,一天也要消耗1400大卡的能量。
中职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测验

"中职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测验姓名学号成绩一、默写(20分)1、三岁为妇,______。
______,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____。
兄弟不知,______。
静言思之_____。
2、坎坎伐轮兮,______。
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______?不狩不猎,_____?______,______。
3、君子曰:______。
青,______,______;冰,______,______。
4、积土成山,____;积水成渊,____;积善成德,____,圣心备焉。
故____,无以至千里,____,无以成江海。
二、翻译下列句子(20分)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分)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分)3.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分)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分)5.未几,成归,闻言,如被冰雪。
(2分)6.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2分)7.其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4分)把二——四题的答案写在下面。
(60分,每题3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19、在文中找出作者“鬼”的观点。
20、翻译划横线的句子。
皆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也。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是A、氓之蚩蚩(mēng)匪我愆期(qiān)B、于嗟鸿兮(yū)自我徂尔(zǔ)C、县貆(xuán)其曲中规(zhōng)D、迂讷(nâi)惙然(zhuì)2、下列加点字的注意有错的是A、以蠹贫(dù)邑庠(xiāng)期年(jī)B、觇视(zhān)蛟龙(jiǎo) 谤讥(bàng)C、衣冠(guān)裨益(bì)靛青(diàn)D、蒿葬(gào)猾黠(xiá)倔强(jiàng)3、下列加点词有误的一项是A、将子无怒(请、愿)女也不爽(过错)B、总角之晏(温和、融洽)贴妇卖儿(抵押)C、因责常供(责令)假舟楫者(凭借)D、而致千里(到达)躬自悼矣(哀伤)4、下列加点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信誓旦旦(天天)薄宁累尽(劳累)B、泣涕涟涟(水波动荡)来即我谋(立即)C、声非加疾也(快)风雨兴焉(兴起)D、用心一也(专一)又劣弱不中款(款式、规格)5、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虽有槁暴B、参者乎已君子生非异也C、匪来贸丝昂其直D、居为奇货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第一册第四单元测试卷讲解

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 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 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 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 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 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 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 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 三个月那么漫长。
王安石《桂枝香》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 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斜阳里, 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 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 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唇。 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 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赏析: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
恋人。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 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 “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 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
• 下片作者把笔宕开,写他如何苦中求乐。“愁”,自然是痛苦的,那 还是把它忘却,自寻开心吧。“拟把疏狂图一醉”,写他的打算。他 已经深深体会到了“春愁”的深沉,单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排遣的, 所以他要借酒浇愁。词人说得很清楚,目的是“图一醉”。为了追求 这“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迹,只要醉了就行。不仅要痛饮, 还要“对酒当歌”,借放声高歌来抒发他的愁怀。但结果却是“强乐 还无味”,他并没有抑制住“春愁”。故作欢乐而“无味”,更说明 “春愁”的缠绵执着。 • 至此,作者才透露这种“春愁”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他的满 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不去,正是因为他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的纠缠, 甚至心甘情愿为“春愁”所折磨,即使渐渐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 决不后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才一语破的:词人的所谓“春愁”, 不外是“相思”二字。(其中伊指深爱的女子,也指自己的人生理想) • 这首词妙紧拓“春愁”即“相思”,却又迟迟不肯说破,只是从 字里行间向读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写到了,却又煞住,调转笔 墨,如此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千回百折,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相 大白。在词的最后两句相思感情达到高潮的时候,戛然而止,激情回 荡,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职高语文考试卷子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yàn)B. 胸无点墨(diǎn)C. 振聋发聩(kuì)D. 碌碌无为(wé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成绩优异,而且品行端正。
B. 因为他的努力,所以老师对他寄予厚望。
C.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开阔了视野。
D. 为了这次比赛,他废寝忘食,连续几天都没有好好休息。
3. 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画龙点睛:形容说话或写作时,关键处用一两句话点明实质。
B. 畏首畏尾:形容做事犹豫不决,顾虑太多。
C. 精卫填海:比喻坚持不懈,不畏艰难。
D. 青出于蓝:比喻后来居上,超过前辈。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曹雪芹。
B.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书中讲述了宋江等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故事。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书中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书中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曹操、刘备、孙权三家的争斗。
5.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同义词的一项是:A. 灵巧B. 精巧C. 憔悴D. 俊俏6.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那满天的星斗,就像无数只眼睛,注视着这片土地。
B. 那条小河,像一条长长的银带,蜿蜒在田野间。
C. 那朵白云,像一只雪白的鸽子,悠然地飘荡在天空中。
D. 那座山峰,像一位巨人,巍然屹立在远方。
7.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谦虚B. 谦卑C. 谦逊D. 谦和8. 下列句子中,语序不当的一项是:A. 他不仅成绩优异,而且品行端正。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开阔了视野。
C. 为了这次比赛,他废寝忘食,连续几天都没有好好休息。
D. 因为他的努力,所以老师对他寄予厚望。
9. 下列句子中,句式杂糅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品行也一直很端正。
职高《语文》第一册期末复习题

职高《语文》第一册期末复习题学校_________专业_______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一、语文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百舸(gě))禅(chán)让璀(cuǐ)璨聘(pìng)请B. 佳肴(yáo)惩戒(chěng)坍(tān)塌虾(xiā)蟆C.臆造(yì)亵渎(xiè)磨蹭(cèng )梦寐(mèi )D.媒体(méi)驰骋(chéng)硕果(shuò)嫉(jì)恨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泄露机密煤气泄漏水泄不通一泻千里B.委曲求全屈指可数实事求是无事生非C.吉祥如意举止安祥礼尚往来至高无上D.相辅相成一脉相承英雄辈出关怀备至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个展览会规模宏大,其展品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美不胜收。
B.他把相敬如宾当作与朋友交往的一条起码原则,但在生活中他却常常得不到别人的尊敬,他为之很苦恼。
C.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
D.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B.许多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C.参加世界妇女大会的各国代表兴致勃勃地观看了中国艺术家演出的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和舞蹈。
D.一个人能否有作为,取决于他是否受过良好的教育,是否有理想追求,是否刻苦勤奋,还要看他所处的环境怎样。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最重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高《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检测题学校_________专业_______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一、语文基础知识(21分,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花坞(wù)拓片(tà)蕴藉(jiè)国子监(jiàn)B. 周匝(zā)遽然(jǜ)莞尔(wǎn)咬文嚼字(jiáo)C.火铳(tŏng)埋怨(mán)讥诮(qiào)戛然而止(gá)D.怆然(cāng)谄媚(chǎn)形骸(hái)摇曳不定(yì)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崛起参预脍炙人口揣揣不安B.缥渺希翼杞人忧天不明一钱C.逶迤衣袂垂涎三尺百年沧桑D.惊骇晌午鸡皮鹤发别来无样3.下列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每个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的灯光。
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
A.灿烂疏落淡亮B.疏落灿烂淡亮C.灿烂疏落亮淡D.疏落灿烂淡亮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由于作者当过多年的中学教师,他描写的学校生活栩栩如生。
B.小王当上班长的消息公布后,他的好友激动不已,弹冠相庆。
C.“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
”这标语挺切合我们的时代和国情。
可是有人把它写在火葬场的墙上,看了真叫人啼笑皆非。
D.这本拼凑起来的“名家”短篇小说,几无精彩之作,顶多有一两篇还差强人意。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关雎》与《蒹葭》均选自《诗经》《秦风》。
B.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C.一天傍晚,她丈夫得意洋洋的回家来,手里拿着一个信封,“看呀”,他说:“这里有点东西给你”。
D.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平常:“怎么了?你?”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几年来,小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B.我们克服了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学习方法。
C.我在心里由衷地感激他。
D.作者着力刻画了两位主要人物,这两位主要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体现了作者对这两类不同女性的深刻理解和深切同情。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同文化》一文作者老舍以朴实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北京鲜活生动的风俗人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胡同的那一份执着。
B.《浪漫的灵魂》一文为我们展示了奥地利民族浪漫的一面,作者认为是音乐创造了这个民族的浪漫,而这种浪漫又创造了一切艺术。
C.《西安这座城》的作者贾平凹用深情的目光审视自己的故土,表现出西安所特有的文化魅力和地域性格。
D.《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的作者以游记的形式,引领我们走进罗丹在生活中发现和表现出来的美。
二、阅读理解(30分)(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8~10题。
(12分)胡同是贯穿大街的网络。
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乎很远。
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
偶尔有剃头挑子的“唤头”(像一个大镊子,用铁棒从当中擦过,便发出噌的一声)、磨剪子的“惊闺”(十几个铁片穿成一串,摇动作声)、算命的盲人(现在早没有了)吹的短笛的声音。
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
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
胡同两边是若干四合院连接起来的。
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
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有在一个胡同一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
胡同里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
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里面小下。
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
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8. 文段第一段说“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很远。
”(4分)这里的“很近”是指;“很远”是指。
9.“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这句话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突出了什么样的环境特点?(4分)答:10.文章说“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请分条概括住在胡同里的居民的封闭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4分)答:(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1~14题。
(18分)流浪的二胡①有一个精灵,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有一个精灵,惆怅如初夏细雨,幽怨似深秋桂子;有一个精灵,它注定了永远都在流浪——二胡,江南,流浪的二胡。
②蒙古包、轱轳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注定了是马头琴的摇篮;红高粱、信天游,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黄土高坡天生就是唢呐的世界,而杨柳岸、乌篷船,小桥流水绕人家的江南则永远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场。
二胡之于江南,恰如杏花春雨之于江南一般地诗意和绵长。
只是我们不知那当初的当初,是江南选择了二胡,还是二胡选择了江南。
③六朝金粉、王谢侯府的秦淮,有太多的声色犬马,那不是二胡弦线上开放的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钱塘,有太浓的绮丽繁华,那也不是二胡琴弓中跳动的律。
纤道、乌篷、台门、廊棚、雨巷、石桥、茶肆、谷场这才注定了二胡流浪的行脚。
本不属于墨客骚人,显贵官宦,流浪的二胡注定只是在百姓黎民、俗子凡夫中开放的花,流淌的画;流浪的二胡天生就是贩夫走卒、商贾戏子开心时的道具,潦倒间的支撑。
④我真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二胡开始在江南流浪,我只知道当如水的月色浸淫深秋桂子,稠密的细雨婆娑河边的芭蕉的时候;当多情的晚风掸拂台门石桥,散漫的炊烟缭绕乡野谷场的时候,二胡的流浪便开始了。
当流浪的二胡宿命地遇上了那个人,它的流浪被无端的浓缩聚集了,被无限地扩散放大了。
那叫瞎子阿炳的人,像一个巫师,二胡遇上了他,从此便再也停不下流浪的步伐。
⑤《二泉映月》的音符如泉眼汩汩洇漫,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该是一种无奈;《病中吟》的曲调如汨水缓缓流出,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分明是一种悲凉;《良宵》的节拍如思念浓浓宠罩,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更是一种彻骨的沧桑。
二胡流浪着一种悲苦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
不是二胡的流浪、音乐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灵魂的流浪,一方水土的流浪;那的流浪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
⑥流浪的二胡总要催生众多流浪的心灵,催放众多流浪的花,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
然而在江南,在青石小弄台门深,乌瓦粉檐廊棚长遍地市肆的江南,在春草池塘蛙鼓稠,莺雏声里碧禾浓处处乡野的江南,类似因了二胡而流浪的心灵和生命又何止阿炳呢?在我的故乡,四岁失明,自幼父母双亡的孙文明,十二岁时便从故乡的曹娥江边出发漂泊江南,颠沛流离中,他的二胡声响彻了大半个江南。
《流波曲》、《四方曲》、《人静心安》,使他由一个民间流浪艺人,走上了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讲授二胡的讲台。
而流浪了一辈子的孙文明,最终还是积劳成疾地客死于异乡上海。
从阿炳到孙文明,到江南市肆和乡野里众多生生灭灭的流浪的灵魂,都体现了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
我伤感地承认,在江南的丝竹中,二胡也许最具有悲剧性格。
⑦一方水土的精灵,一盈风情的血脉,器乐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魂魄。
而流浪是生命另一种鲜活的姿态,这种鲜活的姿态永远都不能消解。
11.文章的第②自然段,把“马头琴”“唢呐”“二胡”放在一起来写,作者要表明一个什么样的观点?(4分)答:12.文章的第⑥段说“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怎样理解“极致”在文中的含义?(4分)答:13、文章的题目是“流浪的二胡”请概括“流浪”在文中的两层含义。
(6分)①②1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A.《流浪的二胡》是诗的散文,是散文诗。
语言优美形象,句式错落有致,修辞手法多样。
B.二胡在江南丝竹中最具悲剧性格,最能表达百姓黎民、俗子凡夫的苦难和心声。
C.“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这句话的意思是,二胡曲所表达的那种无奈、悲凉和沧桑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写照。
D.作者提到了故乡的孙文明,他走上了上海音乐学院的讲台,而使二胡民间的纯粹性得以丧失,这就是他的悲剧性。
E.这篇散文揭示了二胡的地域性、社会性和时代性,记人清晰,叙事精当,低沉、悒郁的感情贯串全文。
三、语言运用(9分,每小题3分)15.阅读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小标题。
(不超过15个字)据新华社三峡工地5月20日电2006年5月20日14时整,经过34小时的连续浇筑,三峡大坝最后一仓混凝土顺利收仓,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三峡大坝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核心,总浇筑时间为3080天,海拔高程185米。
今年汛期,大坝开始全面挡水,长江中下游1500万人、150万公顷良田从此可以解除洪水威胁。
三峡工程全部建成后,还将在发电、通航、旅游等方面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标题:16.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
爱心是,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宇到希望;爱心是,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使心灵枯萎的人得到情感的滋润。
A.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B.沙漠中的一泓清泉C.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D.一片冬日的阳光正确的顺序是:17.假如你在上课时听MP3(音乐播放器)被老师没收了,你想要回,你会怎么跟老师说呢?答:四、作文(40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节日是观察一个民族的人生哲学、生活风俗、民族风貌、文化心理的窗口。
近些年,校园流行“过洋节”,如“情人节”、“母亲节”、“愚人节”和“圣诞节”等等。
对这类现象一直有不同意见。
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文化迷失、文化跪拜,也有的认为这是一种文化的渗透、文化的交融,还有人认为这警醒我们,应该发扬光大我们自己的传统的节日文化,如春节、中秋、重阳等等,这些节日,经过了千年的锤炼,有着动人的宝贵的内容,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打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财富。
怎么认识这种节日文化现象?节日文化对我们产生过怎样的影响?请以“我和节日文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抄袭。
一、语文基础知识(21分,每题3分)1.A2.C3.C4.B5.B6.D7.A二、阅读理解(30分)(一)8.“很近”是指:胡同离闹市很近。
“很远”是指:环境安安静静,没有车水马龙,不像闹市那么喧闹。
9.用了以动衬静(反衬)的表现手法,突出了环境动中取静,闹中取安的特点。
10.①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②有人在胡同一住几十年,舍不得挪窝儿。
(二)11.一方水土和风情,孕育着一方乐器的生长。
12.阿炳是众多因二胡而出名的流浪艺人中最出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