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1自学习遥控器设计

合集下载

基于51单片机的无线遥控小车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无线遥控小车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无线遥控小车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线遥控小车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线遥控小车具有控制方便、灵活性高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家庭娱乐、工业搬运等。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51单片机的无线遥控小车设计,并附上相应的代码。

本设计的无线遥控小车由四个轮子、两个直流电机、一个超声波测距模块和一个遥控模块组成。

其中,遥控模块用于接收人们发送的指令,超声波测距模块用于测量小车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以便避免碰撞。

首先,我们需要连接四个轮子和两个直流电机到51单片机的相应引脚上。

接下来,将超声波测距模块连接到51单片机的一个引脚上,用于接收超声波测距的信号。

最后,将遥控模块接收到的指令转化为电平信号,并将其连接到51单片机的引脚上。

在代码部分,我们首先需要初始化相应的引脚和串口,以便接收和发送指令。

然后,我们需要编写一个函数用于接收遥控模块发送的指令,并根据指令来控制小车的运动。

例如,当接收到前进指令时,小车向前运动;当接收到后退指令时,小车向后运动。

在控制小车运动的同时,我们还需要通过超声波测距模块来检测小车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以便避免碰撞。

此外,在代码中还需设置一些保护措施,例如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检测到距离障碍物过近时自动停止前进,或者在接收到无效指令时忽略该指令等。

总结起来,基于51单片机的无线遥控小车设计离不开硬件连接和代码编写两个方面的工作。

合理的硬件连接可以保证信号的稳定传输,而完善的代码编写可以保证小车的正常运行和灵活性。

这种无线遥控小车具有控制方便、灵活性高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通过不断的优化和改进,无线遥控小车的性能将会更加出色。

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设计

天津职业大学二○一五~二○一六学年第1学期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系统综合实训报告书课程名称:通信系统综合实训班级:通信技术(5)班学号:1304045640 1304045641 1304045646姓名:韩美红季圆圆陈真真指导教师:崔雁松2015年11月17日一、任务要求利用C51单片机设计开发一套红外线收发、显示系统。

具体要求:●编写相关程序(汇编、C语言均可);●用Proteus绘制电路图并仿真实现基本功能;●制作出实物二、需求分析(系统的应用场景、环境条件、参数等)现在各种红外线技术已经源源不断进入我们的生活中,在很多场合发挥着作用。

机场、宾馆、商场等的自动门,会在人进出时自动地开启和关闭。

原来,在自动门的一侧有一个红外线光源,发射的红外线照射到另一侧的光电管上,红外线是人体察觉不到的。

当人走到大门口,身体挡住红外线,电管接收不到红外线了。

根据设计好的指令,触发相应开关,就把门打开了。

等人进去后,光电管又可以接到红外线,恢复原来的线路,门又会自动关闭。

因此这种光电管被称为“电眼”,在许多自动控制设备中大显身手。

在家庭中,许多电子设备如彩色电视、空调、冰箱和音响等,都使用了各种“红外线遥控器”。

利用它我们可以非常方便的转换电视频道或设定空调的温度档次。

三、概要设计(系统结构框图/系统工作说明流程图)红外线收发、显示系统硬件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红外遥控器,51单片机最小系统,接收放大器一体集成红外接收头,LED灯显示电路。

红外线接收是把遥控器发送的数据(已调信号)转换成一定格式的控制指令脉冲(调制信号、基带信号),是完成红外线的接收、放大、解调,还原成发射格式(高、低电位刚好相反)的脉冲信号。

这些工作通常由一体化的接收头来完成,输出TTL兼容电平。

最后通过解码把脉冲信号转换成数据,从而实现数据的传输。

红外遥控系统电路框图四、详细设计(Proteus电路图、程序流程图、源程序清单)1)Proteus电路图:2)程序流程图:程序是首先初始化红外接收端口,然后检测是否接收红外信号,如果接收到红外信号就调用接收子程序,然后就通过L 额度LED 显示当前按键的结果,如图所示:程序流程图3)源程序清单:#include<reg51.h> //头文件#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这里用"uchar"代替"unsigned char","uchar"用来定义无符号字符型数。

51单片机无线遥控小车设计

51单片机无线遥控小车设计

51单片机无线遥控小车设计一、引言无线遥控小车是一种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小车系统,它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了对小车的遥控。

通过无线遥控,我们可以随时控制小车的方向,实现室内或者室外的移动。

本设计将详细介绍51单片机无线遥控小车的整体设计框架、电路连接和关键模块设计。

二、整体设计框架整个系统分为遥控器端和小车端两个部分。

遥控器端通过按键或者摇杆输入控制指令,经过编码和解码处理后,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指令发送给小车端。

小车端接收到指令后,通过解码和控制模块来控制小车的运动。

三、电路连接遥控器端由单片机、按键(或者摇杆)、编码芯片和无线传输模块组成。

按键用于输入控制指令,编码芯片用于将按键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单片机将数字信号进行编码后发送给无线传输模块,最终通过无线通信将指令传输给小车端。

小车端由单片机、解码芯片、电机驱动、电机和无线接收模块组成。

无线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遥控器端发送过来的指令,解码芯片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控制信号,单片机根据控制信号来控制电机驱动,从而实现小车的运动。

四、关键模块设计1.编码和解码模块设计编码和解码模块是整个系统中的关键部分,它负责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控制信号。

2.无线传输模块选择无线传输模块是实现遥控通信的关键组件,我们可以选择使用蓝牙模块、无线射频模块等。

选择合适的无线传输模块需要考虑通信距离、通信速率、功耗等因素。

3.电机驱动模块设计电机驱动模块负责将控制信号转换为电机运动控制信号,驱动电机完成小车的移动。

在设计电机驱动模块时,需要考虑电机的类型和电机驱动电路的选型。

五、总结本设计详细介绍了51单片机无线遥控小车的整体设计框架,电路连接和关键模块设计。

通过对整个设计的理解和实现,我们可以实现对小车的远程遥控,从而实现室内或者室外的自动移动。

这种无线遥控小车系统在娱乐、智能家居、无人巡检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遥控设计-毕业设计论文22(1)

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遥控设计-毕业设计论文22(1)

毕业设计(论文)卧室电器用红外遥控器(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设计)Bedroom Appliances With The Infrared Remote Control(Based on 51 single-chip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design)完成日期 2012 年 4 月摘要红外遥控是目前家用电器中用得较多的遥控方式。

我们知道,红外线是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按波长从长到短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

其中红光的波长范围为0.62~0.76μm;紫光的波长范围为0.38~0.46μm。

比紫光波长还短的光叫紫外线,比红光波长还长的光叫红外线。

红外线遥控就是利用波长为0.76~1.5μ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

常用的红外遥控系统一般分发射和接收两个部分。

发射部分的主要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

很多电器都采用红外遥控,那么红外遥控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本文将介绍其原理和设计方法。

红外遥控常用的载波频率为38kHz,这是由发射端所使用的455kHz晶振来决定的,在发射端要对晶振进行整数分频,分频系数一般取12,所以455kHz÷12≈37.9 kHz≈38kHz。

也有一些遥控系统采用36kHz、40kHz、56kHz等,一般由发射端晶振的振荡频率来决定。

接收端的输出状态大致可分为脉冲、电平、自锁、互锁、数据五种形式。

“脉冲”输出是当按发射端按键时,接收端对应输出端输出一个“有效脉冲”,宽度一般在100ms左右。

一般情况下,接收端除了几位数据输出外,还应有一位“数据有效”输出端,以便后级适时地来取数据。

这种输出形式一般用于与单片机或微机接口。

除以上输出形式外,还有“锁存”和“暂存”两种形式。

所谓“锁存”输出是指对发射端每次发的信号,接收端对应输出予以“储存”,直至收到新的信号为止;“暂存”输出与上述介绍的“电平”输出类似。

70年代研制出的红外遥控技术,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处理技术的发展和成熟,红外线遥控系统也迅速发展并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家用电器上的成功应用,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里家用电器的种类和数量逐步增加,与之配套的红外遥控发射器也越来越多关键词:80c51单片机、红外发光二极管、晶振SummaryThe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home appliances used more remote way. We know that infrared is the human eye can see the visible light wavelength from long to short arrangement, followed by red, orange, yellow, green, blue, blue, purple. Which the red wavelength range of 0.62 ~ 0.76μm; violet wavelength range of 0.38 ~ 0.46μm. Shorter than the violet wavelengths of light called ultraviolet light than the red wavelength of light called infrared.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is the use of a wavelength of between 0.76 ~ 1.5μm near-infrared to transmit control signals.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systems are generally divided into transmit and receive two parts.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emission part of the infrared light-emitting diodes.Many electrical appliances are using the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works what is i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principle and design method. Infrared remote common carrier frequency of 38kHz, which is determined by the 455kHz crystal used by the transmitter, the transmitter crystal is the integer frequency divider factor generally take 12, so 455kHz ÷12 ≈37.9 kHz ≈38kHz. Remote control system uses 36kHz, 40kHz, 56 kHz, generally determined by the oscillation frequency of the transmitter crystal. The receiving end of the output state can be broadly divided into the pulse level, self-locking, interlocking, data five forms. "Pulse" output is press the transmitter button, the receiver corresponds to the output terminal an "effective pulse", width of about 100ms. Under normal circumstances, the receiver in addition to several data output, there should be a "data valid" output, so that after the class in a timely manner to take the data. The form of this output is generally used to interface with a microcontroller or microprocessor. In addition to the output in the form above, as well as "latch" and "temporary" in two forms. The so-called "latch output signal issued by each transmitter, the receiver corresponds to the output to be" stored "until they receive the new signal; similar to the output of" temporary "output of the above described level.Infrared remote control technology developed in the 1970s, with large-scale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micro-processing technology to develop and mature,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system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especially in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household appliances, to the people, live and play has brought great convenience,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urban residents, the type and number of household appliances in the family gradually increase, more and more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transmitter accompanyingKeywords: 80C51 microcontroller, infrared light-emitting diodes, crystal目录第一章1、引言 (6)2、红外线遥控电路的设计 (6)2、1设计要求与指标: (6)2.1.1、红外线遥控系统组成 (7)2.1.2、红外线遥控系统框图 (7)2.1、电路设计 (7)2.1.1、红外线遥控调光电路介绍 (7)2.1.2、电路组成 (8)2.1.3、电路工作原理 (10)2.1.4、芯片引脚及功能 (10)2.1.5、元器件的功能 (12)2.1.6、其他电路设计方案介绍 (17)3、安装与测试 (20)3.1、红外线遥感发射系统设计 (20)3.2、红外线发射电路设计 (22)3.3、调试与检测安全分析 (27)第二章1、引言 (28)2、原理图设计 (29)2.1、绘制PCB图 (35)3、红外线遥控系统设计 (46)4、系统功能实现方法 (50)5、红外线接收电路 (52)6、软件设计 (53)7、调试结果及分析 (54)8、结论 (55)附录 (55)参考文献 (61)致谢 (62)绪论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按波长从长到短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

学习型红外线遥控程序——C51

学习型红外线遥控程序——C51

学习型红外线遥控程序——C51学习型红外线遥控程序——C51/*************晶体为11.0592M,波特率9600bps***************学习型红外线遥控程序*******/#include <AT89X51.H>void Ewen(void);void Ewds(void);void Delay(void);void Irda(void);void Study(void);void Output(unsigned int h);void Comput(unsigned char outdata);void Erase(unsigned char Address);unsigned int Read(unsigned char Address);unsigned char Display(unsigned char inAddress);void Write(unsigned char Address,unsigned int InData);unsigned int Both(unsigned char data1,unsigned char data2);unsigned char data e1 _at_ 0x1A; //分别存放红外线译码后的数据unsigned char data w1 _at_ 0x1B;unsigned char data e2 _at_ 0x1C;unsigned char data w2 _at_ 0x1D;sbit IrInput=P3^2; //红外线输入引脚,可自定义sbit Study1=P3^6; //学习按键,可自定义sbit Led2=P2^5; //接收成功、学习成功指示sbit Led1=P2^6; //空闲指示sbit Dout=P2^3; //at93c16--DOsbit Din=P2^2; //at93c16--DIsbit sk=P2^1; //at93c16--SKsbit cs=P2^0; //at93c16--CS/*********************主程序***************************/ void main(void){unsigned int i;SCON = 0x50; //串口方式1,允许接收TMOD = 0x20; //定时器1定时方式2TH1 = 0xFD; //波特率9600TL1 = 0xFD;IT0 = 1; //INT0下降沿有效EX0 = 1; //开INT0中断;TR1 = 1; //启动定时器P2_7=0; //初始化引脚P1=0xff;EA = 1; //允许CPU中断while(1){for (i=0; i<20000; i++){ Led1=1;if(!Study1) Study();}for (i=0; i<20000; i++){ Led1=0;if(!Study1) Study();}}}/***********************串口输出**********************/ void Comput(unsigned char outdata){SBUF = outdata;while(!TI);TI = 0;}/*******************红外线查询子程序*******************/ void Irda(void){#pragma asmMOV R6,#10SB:MOV R4,#19 ;延时880微秒D1:MOV R5,#19DJNZ R5,$DJNZ R4,D1JB P3.2,EXIT ;延时882微秒后判断P3.2脚是为1DJNZ R6, SB ;在8820微秒内如P3.2为1就退出JNB P3.2, $ ;等待高电平避开9毫秒低电平引导脉冲MOV R4,#10 ;延时4740微秒D2: MOV R5,#218DJNZ R5,$DJNZ R4,D2;延时4.74毫秒避开4.5毫秒的结果码MOV R1,#1AH ;设定1AH为起始RAM区MOV R2,#4 ;接收从1AH到1DH,用于存放操作码和操作反码PP:MOV R3,#8 ;每组数据为8位SS:JNB P3.2,$ ;等待地址码第一位的高电平信号MOV R4,#19 ;延时880微秒D5:MOV R5,#19DJNZ R5,$DJNZ R4,D5;高电平开始后882微秒判断信号的高低电平MOV C,P3.2 ;将P3.2引脚此时的电平状态0或1存入C中JNC TT ;如果为0就跳转到TTMOV R4,#2 ;延时1000微秒D6:MOV R5,#248DJNZ R5,$DJNZ R4,D6;检测到高电平1的话延时1毫秒等待脉冲高电平结束TT:MOV A,@R1 ;将R1中地址的给ARRC A ;将C中的值0或1移入A中的最低位MOV @R1,A ;DJNZ R3,SS ;接收满8位换一个内存INC R1 ;对R1中的值加1,换下一个RAMDJNZ R2,PP ;接收完所有数据EXIT:#pragma endasm}。

自学习型智能红外遥控器设计

自学习型智能红外遥控器设计

1 红外遥控 系统及 其结构 简介
红外遥控是 目前使用最为广泛 的一种通信和遥 控手段 。红外装置具 有体积小 、 微功耗 、 功能强 、 线 路简单 、 保密性好 、 成本低等特点 。一般 的红外遥控 系统是 由红 外 遥控 信 号 编 码 发送 器 ( 码 芯 片 或 者 编 单片机 )载波振荡器 、 、 红外遥控信号接 收器和编码 器( 解码芯片或者单片机) 及其他外 围电路 等组成 。 通用红外遥控系统 由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组成 , 应 用 编/ 解码 专 用集 成 电 路 芯 片 进 行 控 制 操 作 。接 收 部分包括红外接收管( 集成了光电转换 、 放大装置和 解 调 电路 ) 指 令 检 出 、 忆 驱 动 以 执 行 驱 动 电 路 。 、 记
0 引 言
随着 家 电行 业 的不 断 发 展 , 如今 家 电市 场 的竞
量 的数据 回放 。由于只关心发射信号波形 中的高低 电平的宽度 , 而不管其如何编码 , 因此做到 了真正 的
“ 万能 ”而 且 成本 很低 。 ,
争越来越激烈。作为家电的重要部件之一 , 遥控器
的竞 争 也是 可想 而 知 的 。红 外遥 控 器是 一 种用 户 可
自学 习型 智 能 红 外 遥 控 器 设 计
芦 健 彭 军 颜 自勇 陈文 芗
( 门大学机 电工程 系 厦 门 3 1 0 ) 厦 6 0 5

要 :文 中提 出基 于 5 1系列单 片机 的 红外 智 能遥控 器设计 方 案 。该遥 控 器采 用测 量脉 冲 宽度 的
原理 , 具有 自学习功能 , 能记忆与学习遥控器编码 , 并模 拟发射 , 使得 一个遥控 器能够代替 多个遥控
器控 制 不 同的 家 电。 同时针 对使 用 中发 现 的抗 干扰 问题 进 行研 究 , 用 于 多数 电子 产品 的 遥控 。 实 适

(完整版)基于51单片机智能红外遥控器的设计毕业设计

(完整版)基于51单片机智能红外遥控器的设计毕业设计

青岛农业大学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论文(设计)题目简易智能红外遥控器的设计要求完成时间论文(设计)内容(需明确列出研究的问题):本设计要求设计一简易智能红外遥控器,需要解决以下问题:1、熟悉红外遥控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红外通信的编解码原理及至少一种串行通信数据校验算法;3、实现一个遥控器对至少2台家电设备的控制;4、绘制系统电气原理图及PCB图;5、画出系统的软件流程图并编写系统程序;6、尽量做出样机并完成系统调试。

资料、数据、技术水平等方面的要求:1、查阅至少10篇以上与课题相关资料,至少有两篇是英文文献;2、原理图的绘制要求规范;3、绘制系统PCB图;4、编写并调试系统程序;5、完成实物演示;6、独立完成论文;7、论文要求打印。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日期: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C51万能学习型遥控器源程序

C51万能学习型遥控器源程序

#define SEND5P22
#define SEND6P21
#define SEND7P20
#define SEND8P11
#define SEND9P12
#define SEND10P13
#define SEND11P14
#define SEND12P15
#define SEND13P16
temp=SBUF;
if((temp>=0xe0)&&(temp<=0xef))
{
device=temp%16;
r_device=1;
}
else
order=temp;
RI=0;
}
}
void open_scon()
{
SCON=0x40;
REN=1;
void write8(unsigned char d);
unsigned char read(unsigned int addr);
unsigned char read0(unsigned char addr);
void write0(unsigned char addr,unsigned char x);
void send_sharp();
void send_rec();
void rec(unsigned char key);
intcode y=10700;
unsigned char code mask[8]={0x80,0x40,0x20,0x10,0x08,0x04,0x02,0x01};
void delay(unsigned int 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校外教育
职业教胄
基于AT89 C5 1单片机控制的 自学习遥控器的设计
◆黄玲
(岳阳工业技术学院)
【摘要l该设计主要是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智能遥控器设计。该设计相对于传统遥控器最大的改进在于增加了接收与信号处理部分。能 将接收到的信号解调,然后通过测量其脉宽对信号解码,并存储于EEPROM中,供发射指令时调用。该遥控器采用测量脉冲宽度的原 理,具有自学习功能,能记忆与学习遥控器编码。并发射所记忆和学习的信号,使得一个遥控器能够代替多个遥控器控制不同的家电。同 时,针对使用中发现的抗干扰问题进行研究,适用于多数电子产品的遥控。实验结果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 【关键词】AT89C5l 学习型遥控器红外遥控编码
2.红外发射电路的设计 红外发射电路图如图1所示。当系统进人发射功能时,AT89C51首先 扫描矩阵键盘以识别相应的按键,然后从EEPROM中取出相应键值的遥控 基带信号,即红外遥控编码的高、低电平持续时间。同时,直接用定时器T1 来产生38KHz的载波信号。最后,将遥控基带信号调制到载波上,经三极 管9013和8050进行两级放大以驱动红外发射管辐射出940nm的红外脉冲 信号。 3.键盘电路设计
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08,(1). [2】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J】.中国高教研究,2006,
(12). [3】项敢.高职服装设计课程工学结合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理论版,2008,(24).
[4】贺树膏.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探讨[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5]胡艳玲,吴希军,刘海龙.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探讨[J].教学研究.
一、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红外遥控器被广泛的应用到各种家用电器 当中。但是,由于各种红外遥控编码格式不同,使得各种产品的遥控器并 不能兼容。该设计主要是以AT89C51为核心的学习型遥控器,通过测量红 外遥控信号的脉冲宽度来原封不动地保存红外遥控编码,直接利用单片机 的定时器产生38KHz的载波信号,节约了成本。该学习型遥控器能成功地 学习、记忆和再现各种红外遥控编码。具有体积小、微功耗、功能强、线路简 单、保密性好、成本低等特点,且对所有家用电器通用,十分方便。 二、系统硬件简介 自学习型红外遥控器系统由红外遥控信号发射器、红外遥控信号接收 器、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构成。采用EEPROM用来存储红外遥控编码。Pl 口扩展一个4 x4的矩阵键盘,并设定一个复位键,作为学习和发射功之间 的切换。考虑到有些红外遥控编码较长,EEPROM选用24C64,它是可在线 电擦除和电写入的存储器,容量为4KB,32x128Bit。电路中的P2.2口接 LED指示灯是用来显示系统工作时的各种状态。当进人学习状态时,指示 灯亮,表示进入学习状态,指示灯闪烁后灭,表示学习成功;当进人射状态 时,指示灯闪烁后灭。图l为整个遥控器的硬件电路设计图。
三、系统软件设计
1.学习程序设计 细(i=O;i<MAX;i++)

TH0=0x00;
1'I.0=0xD0;
TR0=1;
while(P2‘1==0);
TR0=0;
FL[i]=TH0·256+TID;//低电平脉宽宽度的测量
THO=0x00;
TLO=0x00;
TR0=1;//THOTL0清零,重新启动-Io while(P2‘1==1);
I. 1
23
456

89AB
CD E

图2键盘硬件电路
图3按键设置
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4·4的按键矩阵形式,其中列线nl—114分别连
接到P10一P13,编程时定义为输入并内部上拉电阻,行线Inl—n14连接到
P14一P17,编程时定义为输出。键定义如图3,其中L表示学习按键,l—F
表示对应设备的功能键。其电路的具体连接如键盘硬件电路如图2所示。
4.教学考核与岗位评价标准 传统的考核方法是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成绩的优劣,这种方式已不适 应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的服装课程。由于服装课程教学过程完全按照服 装企业生产流程进行。使教学摆脱了课堂以及知识逻辑的束缚,培养适应 岗位要求的高技能人才,就要用实际应用的岗位评价标准来考核学生。用 岗位评价标准考核,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增强执行制度和规范的意识,更好 地适应社会化的生产活动;另~方面,可以使学生真正掌握将来工作中“有 用”和“能用”的东西。能否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产品耗材和耗能是否在规 定范围之内,以及学生在生产过程中是否勤奋敬业、遵守规程等实际表现。 就是评价学生学习能否过关的“硬”标准。这就要求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 对学生的考核过程,以增强学生的“适用性”。 5.校企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的设计实训教材 随着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化,市场上的服装设计教材已不太吻合我 国服装产业的人才需求。大部分设计教材不注重推行产学合作、工学结合 的学习方式与实施途径,而且在内容上都偏向于设计理论,牵涉到设计实 践的少之又少。这样的教材培养出来的学生还是只会纸上谈兵,即只会画 图,不具备成衣设计开发的能力。因此,编写一套适合高职服装设计专业 的实训教材已成当务之急。学院开展校企合作,结合广东众多服装品牌,
版社,1992.33—45. [5】安颖,刘丽娜.具有学习功能的智能遥控器[J】.微计算机信忠,
20D5,21(3):23.
基于AT89C51单片机控制的自学习遥控器的设计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黄玲 岳阳工业技术学院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EDUCATION FOR CHINESE AFTER-SCHOOL 2009,""(12) 0次
万方数据
消耗。将晶振提高到24M,就可将晶振频率误差率减少一半,在程序中许 多不方便加时间补偿系数来补偿指令消耗时间的部分,这种调整起到了很 关键的作用。
(3)软件抗干扰措施。为了防止误操作,增加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在接 收信号时给计数值设定了一个范围,只有在这个范围以内的计数值才有 效,否则自动中断程序,并向错误信号灯发出高电平,信号灯点亮。软件上 设置了陷阱防止程序“跑飞”,设置软件“看门狗”解决程序死循环同题,采 用指令冗余技术。
TR0=0:
FH[i】=THO·256+TLO;//高电平脉宽宽度的测量 } 2.系统发射程序设计
FLE0]=0x444; TH0=一FL[01/256; TIO=一FL[0]%256; TR0=l;(下转第131页)Fra bibliotek万方数据
中国校外教育
职业教备
结合的开放式教学,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在工作过程中完成知 识的学习和运用。学生在此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难以用现有知识解决的 问题,需要主动地去探索和创新,有些甚至需要发挥团队和集体的力量予 以解决,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团队协作精神的 培养。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石岚,韩传钊.商安全性密码红外遥控系统.微型机与应用[M】.北
京:科学出版社,1997.29—31. [2】严后选,孙健国,张天宏.无线红外智能遥控嚣的设计[M】.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23. [3】张克芳.基于EM78P468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的籀程与开发[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6—35. 【4】王锡胜等.彩色电视机遥控电路分析、检侈[M】.北京:电子工业出
(上接第128页)while(TY0==0);//对定时器付初值
TRo=O:
TI-10=一FH[0]/256;//取反。为TO附初值 1Io=一FH[0]%256;
TRO=1:
while(唧;=O);
TRO=0:
四、系统调试 I.系统硬件调试 (1)提高发射功率以增加遥控距离。在红外遥控系统中采用大功率的 红外发光二极管,可以大幅度地提高遥控的有效作用距离。但是随着发光 功率的增大,发9L7_极管的驱动电流也要随之增大.此时必须要考虑工作 器件的驱动方式以取得最佳的效果。另外,增加发射功率还可以通过增加 发射管的数目来实现。采用增加发射管的数目,可以使发射功率成倍增 加。同时,为使三极管能可靠地进入饱和区,基极的推动电流必须加大。因 而需采用达林顿三极管或复合管,如图1所示。 (2)硬件抗干扰措施。布印制板图时,将AT89C51单片机的晶振离单 片机越近越好,尽量减少输入噪声;另外,为了防止在Vet走线上开关噪声 尖峰的产生,在Vec与电源地之间安放一个0.1mF的去耦电容,并且要跨 接一个100mF左右的电解电容;数据线的宽度应尽可能的宽,以减小阻抗。 要尽量提高元器件的可靠性,对关键元器件(温度传感器、红外接收头等) 均应经老化筛选。印制电路板的可靠性也必须注意,布线时应注意强弱电 元器件的位置、电源走线、控制信号线的布线。 2.系统软件调试 (1)数据压缩。考虑到单片机的时钟周期较长,可以将接收信号的计 数数据进行压缩,可以节省存储空间。通过对信号波形测量与分析的方法 来解码的,在此系统中默认第一周期为O。凡是测量结果近似于第一周期测 量结果的为0。否则为1.然后按位将8个0或I压缩为一个字节。经过压 缩处理,数据量只有原来的大约1/9。 (2)晶振选择及时间补偿系数。由于在每次测量完一个周期的高低电 平的波形后,必须执行一些程序进行判断与压缩,而不能马上连续的测量, 这些指令占用了下个周期测量波形的时闯,所以必须减少这些指令的时间
五、结语 已成潮流之势的工学结合正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育 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从根本上缩短了学生与企业之间的距 离。使学生在步入岗位之前就对工作过程、工作环境有了充分的认识。高 职服装专业只有坚持“教学与社会、市场需要相结合,教学与企业、岗位需 求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定位,不断进行课程教学改 革。才能培养出既具有创新意识、品牌意识,又能在产品运作过程中解决具 体问题的现代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培养服装 专业人才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丁金昌,童卫军.“三个合一。校内实训基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