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矿产品资源的分布.doc

合集下载

国外矿产资源资源勘查和矿业开发现状

国外矿产资源资源勘查和矿业开发现状

国外矿产资源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社会科学技术进步,世界矿产资源在向可持续发展调整和转变。

同时矿产品市场旺盛,价格上涨,矿业巨头获益丰厚,油气和固体矿产勘查开发投资同步增长,油气管道建设进展迅速,于是世界矿产资源竞争激烈,各国缩紧资源政策,加强资源保护。

但另一方面,必须看到,人才缺乏,罢工不断,矿山环境恶化,世界矿业发展仍然面临比较严峻的挑战。

比如说:有色金属。

在一定程度上,它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其可供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国防、经济、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安全。

世界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世界有色资源分布广泛而又比较集中。

目前常用有色金属储量丰富的国家和地区有澳大利亚、独联体、加拿大和美国。

智利铜储量和储量基础占世界总的31.9%和38.3%是铜储量最多的国家。

而铝主要分布在几内亚、澳大利亚、巴西、牙买加、印度和圭亚那,它们合计的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71.3%。

铅锌资源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中国、美国、加拿大、秘鲁、墨西哥几个国家,它们拥有的铅锌储量占世界铅锌总储量的60%。

锡资源是一种比较稀缺的资源,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地区,亚洲国家锡资源最为丰富,占世界锡总储量的60%以上;其次是南美洲、非洲、澳洲及欧洲。

按照2002年世界有色金属资源中储量和基础储量以及目前开采量进行计算,主要有色金属资源静态保证年限分别是:下面就从国外一些国家的矿产资源和矿业现状入手,分析其开发利用特点。

1 国外矿产资源勘查和矿业开发现状1.1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如世界石油储量57%集中在中东地区,天然气储量72%集中在中东、东欧及前苏联地区,煤探明可采储量53%集中在美国、中国和澳大利亚。

在有色金属中,铜储量56%集中在南美的智利、秘鲁、墨西哥和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铅储量57.5%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亚、中国、美国和哈萨克斯坦;锌储量48%分布在澳大利亚、中国和美国;铝土矿储量71%分布在几内亚、巴西、澳大利亚和牙买加。

地理自然资源分布

地理自然资源分布

地理自然资源分布是指地球上各种自然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存在并可利用的用于满足人类需求的各种有用物质和能量。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多样,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土壤资源等。

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这与地理环境、地质构造、气候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矿产资源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矿产资源的分布与地质构造条件密切相关。

富含矿产资源的地区通常是地壳构造活跃、地质构造发育的地方,如太平洋火山带、地中海地区等。

例如,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富有矿产资源的地区之一,拥有大量的铜、铁等金属矿石。

同时,地球上的矿产资源也受到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影响,许多资源已经逐渐枯竭或者临近枯竭。

其次,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水资源的分布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降水量相对较大,水资源相对丰富。

相反,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资源相对匮乏。

例如,大部分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都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严重制约了当地的发展。

此外,水资源的分布还受到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等因素的影响。

再次,森林资源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森林资源的分布与气候条件和植被覆盖密切相关。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年温暖湿润,适宜植被生长,森林资源相对较为丰富。

相比之下,寒冷地区森林资源数量较少。

例如,亚马逊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拥有数量庞大的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不仅是人类的重要经济资源,还对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等起着重要作用。

最后,土壤资源是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基础。

土壤资源的分布与气候条件、地质构造等因素密切相关。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温度较高、降水充足,有利于有机物分解和土壤形成,土壤质量相对较好。

而寒冷地区温度低、土壤形成速度较慢,土壤质量较差。

例如,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土壤肥沃,适宜农业生产,而西部高原地区土壤贫瘠,不利于农业发展。

综上所述,地理自然资源的分布与地理环境、地质构造、气候条件等密切相关。

中国矿产资源供需态势及全球资源形势

中国矿产资源供需态势及全球资源形势

2020年发展目标矿产 资源需求量
2003年主要矿产品的消费量: 煤炭:15.9亿吨 水泥: 8.0亿吨 钢: 2.4亿吨 铜: 321万吨 铝: 548万吨 钾肥: 482万吨 十种有色金属:0.12亿吨

2020年发展目标矿产 资源需求量
与1990年对比 煤炭:1.5倍 水泥:4.0倍 钢:4.6倍 铜:4.4倍 铝:7.6倍 钾肥:2.5倍 十种有色金属:5.5倍

2020年发展目标矿产 资源需求量
目标:2020年经济总量在2000年的基础 上翻两番和基本实现工业化,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 考虑科学技术进步对资源利用效率提高 的作用和节约利用矿产资源的因素 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的需求预测

2020年发展目标矿产 资源需求量
煤炭: 2010年需求20.5亿吨,接近于2003年全球 煤炭消费总量的1/2(最新预计是30亿吨) 2020年需求22-24亿吨,在2000年基础上 接近翻一番 20年累计煤炭总需求约400亿吨

工业化国家矿产资源 消费趋势

我国工业化所处的经济、技术和社会环 境已与早期工业化明显不同,只有坚持 走资源低耗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坚 持节约资源的社会理念,建立新型产业 体系,才能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2020年发展目标矿产 资源需求量
中国GDP 1990年: 1.85万亿元人民币(现值) 2003年:11.67万亿元人民币(现值) 2009年:33.5万亿元人民币(现值) 第二产业比例 1990年:41.6% 2003年:52.9%

2020年发展目标矿产 资源需求量
铜: 2000年:193万吨(09年510万吨) 2010年需求量450-480万吨 2020年需求量640-690万吨,相当于目前 全球铜消费量(1500多万吨)的45% 20年累计需求将达到9000-9500万吨 2025年前后达到消费峰值

高中地理精品课件:《矿产资源和国家安全》

高中地理精品课件:《矿产资源和国家安全》
➢ 通过科学的采、选、治工艺,最大限度地综合开发利用共(伴)生、低 品位和难利用废旧金属等。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综合回收或有 效利用采选治过程中产出的废弃物,包括废石、尾矿、废气(液)、废 旧金属等。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2.以小组为单位,查找我国矿产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匹配的 具体案例,从区域认知的角度,说明如何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1)分析该岛磷酸盐矿形成的原因。想一想,该岛还有哪些可供开发的优 势资源? (1)瑙鲁有大量的鸟粪,经过上万年的变化,成了磷酸盐矿石。根据瑙鲁 位置判断,该岛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渔业资源,旅游资源。
(2)瑙鲁原先非常富裕,但随着磷酸盐矿的逐渐枯竭,该国面临着严重的 发展危机。想一想,你认为瑙鲁该如何摆脱困境?
种类齐全 资源大国
在我国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中,钨、锡、锑、稀土等矿产居世界第一位, 煤、钒、钼、锂等矿产居世界第二位。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矿产探明储 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
我国矿产资源特征 (二)贫矿多,富矿少,共生矿多
➢ 在我国矿产资源中,少部分矿产品位较高,如钨矿、锑矿等,大部分品位 较低,如铁、铜、铝土等多为贫矿。
(2)对于高度依赖矿石出口的单一经济型国家或区域来说,走多样化道路是 摆脱困境的唯一出路,可发展旅游业、渔业、加工工业等。
2.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某种矿产资源的上、中、下游产业,以及该矿产利用 对于我们生产生活的意义。
以铁矿石为例。上游产业是铁矿石开采和分选,中游产业是冶炼,下游产业 是钢铁成品生产,如线材、钢板、无缝管、铁块、螺纹钢、钢坯等。铁矿石 是钢铁工业冶金原料。钢铁号称工业的粮食,它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钢铁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造船、通信、农业、汽车、交通、铁路、 军工、煤炭、矿山、石油、化工等各个领域,无处不在,缺它不可。钢铁工 业被称为“国民经济的骨架”,几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的工业进程都是从大 炼钢铁开始的,没有钢铁就没有其他工业产品,在国民经济中钢铁工业如同 工业之母,直接决定了整个国家的工业化基础,即便是在已经经历了工业化 过程正在向新型工业化方面发展的发达国家,钢铁工业尤其是高端钢铁工业 仍然是其工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产业。

矿产资源丰富的数据

矿产资源丰富的数据

矿产资源丰富的数据如下:
中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总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矿产资源总量丰富,其中煤炭资源储量位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

中国的石油资源也非常丰富,仅次于中东地区。

此外,中国的稀土、钨、锑、锌等有色金属资源也非常丰富。

具体来说,中国的煤炭资源储量非常丰富,总储量达到了5.5万亿吨,其中探明储量占全球探明储量的1/2。

中国的石油资源也非常丰富,但开采难度较大,需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此外,中国的稀土、钨、锑、锌等有色金属资源也非常丰富,这些资源在世界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和价值。

除了这些主要的矿产资源,中国还有许多其他具有潜力的矿产资源,如铁矿、磷矿、钾肥等。

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将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然而,尽管中国的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却相对较低。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中国的矿产资源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中国需要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高矿产资源的开采效率和技术水平,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和附加值。

总之,中国的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低。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需要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高开采效率和技术水平,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铁矿的世界分布和工业品味

铁矿的世界分布和工业品味

铁矿种的调查铁矿石是钢铁生产企业的重要原材料,天然矿石(铁矿石)经过破碎、磨碎、磁选、浮选、重选等程序逐渐选出铁。

是含有铁元素或铁化合物能够经济利用的矿物集合体。

1、主要产地及其国内外分布国内中国铁矿分布主要集中在辽宁、四川、河北、北京、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湖北、云南、安徽、福建、江西、海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和新疆等省、市、自治区。

国外世界铁矿资源集中在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印度、美国、加拿大、南非等国。

国外大型铁矿分布区国家矿区名称储量/亿吨品位Fe 百分比占该国储量相关铁矿企业澳大利亚哈默斯利320 57 91 哈默斯利公司、BHP公司巴西铁四角300 35 65 淡水河谷CVRD)、MBR公司巴西卡拉加斯180 60 35 淡水河谷公司玻利维亚、巴西木通玻)乌鲁库姆(巴西)580 50.53 交通不便未开发印度比哈尔,奥里萨67 60 29 MMTC公司加拿大拉布拉多206 38 51 加拿大铁矿公司卡蒂尔公司美国苏必利尔16331 94 明塔克、帝国铁矿、希宾公司、蒂尔登公司等俄罗斯库尔斯克435 46 38 列别金、米哈依洛夫、斯托依连公司俄罗斯卡奇卡纳尔140 12 卡奇卡纳尔公司乌克兰克里沃罗格194 36 17 英古列茨采选公司法国洛林77 33 95 瑞典基律纳34 58 66 LKAB公司委内瑞拉博利瓦尔20 45 99 CVG Ferrominera Orinoco CA 利比里亚、几内亚宁巴矿区20 60 《商业报》《圣保罗页报》报道:中国是巴西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市场之一,去年淡水河谷公司向中国出口铁矿石1760万吨,占巴西铁矿石出口量的16。

今年对中国出口可望增长7。

另据报道,淡水河谷公司3月5日宣布,该公司与中国北台钢铁集团公司(Bisg)签订了铁矿石出口合同,每年向北台集团出口铁矿石200万吨,预计出口量还将扩大。

中国北台钢铁集团成为巴淡水河谷公司的第二大中国客户。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地理/International Trade Geography课程代码:030411学时:32 学分:2 讲课学时:30 考核方式:考核先修课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适应专业: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开课院系:管理学院贸易经济系教材:于志达,何云魁.国际贸易地理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教学参考书:李泉斌.国际经贸地理.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研究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商品交换的地理分布和地理格局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包括世界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因素分布、特点及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当前经济特点、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国际贸易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航线和港口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经贸地理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会综合分析和区域分析的方法,解决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实际问题,适应我国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一)教学内容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第二节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第二章世界农矿产品资源的分布、生产和贸易第一节世界粮食生产和贸易第二节世界非粮农产品生产和贸易第三节世界能源资源的分布、生产和贸易第四节世界矿产品资源的分布、生产和贸易第三章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生产和贸易第一节世界石油资源第二节世界石油生产第三节世界石油贸易第四章世界贸易运输第一节海洋运输第二节集装箱运输第三节铁路运输第四节大陆桥运输第五节航空、公路、河道和管道运输第五章世界经济特区第一节世界经济特区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世界经济特区的类型及其特点第三节世界经济特区的地理分布第四节世界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发展趋势第六章经济发达国家经贸概述(上)第一节美国第二节前苏联第三节日本第四节德国第七章经济发达国家经贸概述(下)第一节法国第二节英国第三节意大利第四节澳大利亚第五节加拿大第八章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贸概述第一节亚洲“四小龙”第二节西亚第三节印度第四节埃及第五节巴西(二)基本要求要求掌握经贸地理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会综合分析和区域分析的方法,解决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实际问题,适应我国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的需要。

矿产资源的分类与分布

矿产资源的分类与分布

矿产资源的分类与分布
答:矿产资源是指地壳中富集的各种地质矿产物质,根据其成因、
化学性质和用途,可以分为金属矿、非金属矿和能源矿。

金属矿包括
铁矿、金矿、铜矿等;非金属矿包括硅石、石膏、硫矿等;能源矿包
括石油、煤炭、天然气等。

这些矿产资源根据地质构造、矿产地质条
件等因素的不同,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了各种矿产资源聚集区和
产矿带。

进一步讨论:
矿产资源的分类与分布是地质学、矿产学的重要内容,对于资源勘查、开采和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根据地质构造和成矿规律的不同,金属矿、非金属矿和能源矿在地球上并不均匀分布,而是形成了独特
的矿产资源分布格局。

例如,金属矿主要分布在大陆岩洞带和造山带,如中国的黄金矿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带和秦岭地区。

非金属矿资源分布相对分散,硅石等广泛分布,而石膏等局部富集。

能源矿主要分布在煤炭资源、石油资源和天然气资源。

煤炭主要分布
在华北、华东、华南地区,石油主要分布在华南海域和东海地区,天
然气分布在川滇盆地和秦皇岛盆地等地。

因此,了解矿产资源的分类与分布对于科学开发利用地球资源,保
障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矿产品资源的分布、生产和贸易(人教版)矿产品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不少,但最基本的分类是两种:金属矿物和非金属矿物;燃料矿物和非燃料矿物。

世界矿物原料消耗中,非金属矿物,尤其是砂石料等,所占的比重最大。

这些矿物分布广泛,价格低廉,大多是就地生产,就近消费,投入国际市场的比例极低,大约只有总产量的5%左右。

金属矿物和某些天然肥料矿物的地域分布则较相对集中,在世界市场上的贸易量颇大,足以引起国际贸易界的重视。

世界上应用较为广泛的矿物约有80多种,其中的铁、铜、铝土、铅、锌、镍、磷酸盐、锡和锰等9种,具有产值大,国际贸易量较多等特点,地位相当重要。

世界矿物开采的集中性明显,70~75%集中在10余个国家里,特别是少数几个工业发达国家。

前苏联和美国是世界上采矿业规模最宏大的两个国家,前者约占世界矿业开采值的18%,后者约占世界的15%。

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估占世界的11%。

澳大利亚和南非的采矿业,规模也很大。

发展中国家,采矿业发达、规模较大的有中国、智利、赞比亚、扎伊尔、秘鲁、墨西哥、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家。

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最重要原料。

它的开采、冶炼和贸易等,与钢铁工业的兴衰紧密相连。

全球的铁矿石资源是相当丰富的,本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铁矿石资源总储量8,000多亿吨。

目前,全世界铁矿石的探明储量约为3,500亿吨。

高度集中是铁矿石在地域分布上的最大特点。

铁矿资源主要集聚于10多个国家里。

前苏联铁矿石的探明储量是1,140亿吨,占世界铁矿探明储量的30%多,是目前地球上探明储量超过1,000亿吨的唯一国家,比居世界第二位的巴西要多近400亿吨,为美国铁矿石探明储量的6.5倍。

除前苏联外,依次排列的顺序是巴西、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和波利维亚,以上7国的铁矿石储量计占世界铁矿石总储量的90%。

另外,法国、瑞典、英国、委内瑞拉、南非、智利、德国和利比里亚等也是世界铁矿石储量较为丰富的国家。

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采矿技术的不断提高与完善,世界铁矿石的产量几乎是直线上升。

本世纪50年代初期,年产量是3亿多吨,到80年代,铁矿石产量增至8亿多吨,30年间,增长近3倍。

目前,每年的铁矿石产量超过5,000万吨的,有前苏联、巴西、澳大利亚、美国、中国和加拿大等6个国家。

此外,印度、法国、瑞典、南非、利比里亚和委内瑞拉等国的铁矿石产量也较多,大都在2,000~3,000万吨。

1981年,世界铁矿石总产量是8.745亿吨,其中,前苏联生产2.424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7.7%,位居世界第一。

巴西铁矿石产量增长最快,本世纪50年代初为300多万吨,到80年代已超过1亿吨大关,1981年的产量是1.066亿吨,占世界的12.2%,列世界的第二位。

澳大利亚居第三位,1981年产量达0.938亿吨,占世界的10.7%。

近些年来,世界钢铁工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钢铁工业的地区分布也有较大调整,使铁矿石的生产和贸易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目前,投放于国际市场的铁矿石总量大约是3亿吨,占世界铁矿石产量的35%左右,在国际贸易货物结构中,是仅次于石油的第二位大宗货物。

目前,世界上铁矿石的主要输出国是澳大利亚,年输出量达8,000万吨左右,列世界第一位。

巴西的年输出量约为7,000万吨,列世界第二位。

加拿大、印度、智利、前苏联、利比里亚、毛里塔尼亚、委内瑞拉和秘鲁等,也是世界铁矿石的重要输出国。

铁矿石的主要输入国是西欧的比利时、法国、德国、英国和荷兰,以及东欧和中欧的波兰,捷克等,日本是最大的铁矿石输入国之一。

美国的铁矿石资源丰富,年产量亦较多,但由于钢铁工业强大,铁矿石的需求仍得不到满足,每年要从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和智利等国输入可观的铁矿石以供使用。

中国的钢铁工业发展迅速,1992年年产量已突破7,000万吨,本国铁矿石资源尚富,但品位不高,多贫矿,每年得从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和朝鲜等国进口相当数量的铁矿石。

铁矿石运输不仅数量较大,而且往往是重洋相隔,距离遥远,故除前苏联往东、中欧诸国的采用陆上铁路运输外,大多是由大型船舶通过海运完成的。

锰是工业的重要原料,在钢铁工业中的地位作用尤为明显。

世界陆地上的锰矿资源(金属含量)有30多亿吨,探明储量约达16.2亿吨。

锰矿的分布非常集中,储量在1亿吨以上的有南非、前苏联和澳大利亚。

其中,南非是世界锰矿储量最富的国家,约达7.17亿吨,占世界锰矿探明储量的44.3%;前苏联排行第二,储量约为6.35亿吨,占世界的39.3%;澳大利亚的储量是1.45亿吨,占世界的8.9%,居世界第三位。

这3个国家的合计储量超过世界探明总储量的90%。

锰矿资源高度集中的储藏分布,导致了生产上的相对集中性。

前苏联是世界锰矿的最大生产国,雄居各国之首。

其次是南非和澳大利亚。

锰出口量最多的是南非,澳大利亚排列其后,印度、巴西和加蓬等国也是世界上锰的生产国和输出国。

日来、西欧和美国等是世界上锰矿产品的主要进口国。

海洋底部储存有大量的锰结核,广泛分布于海面以下4,000~5,000米的大洋底部,厚度可达1米。

现已探明,锰结核的分布以太平洋中部北纬6~20度,西经140~180度之间的洋底最为密集。

全世界锰结核的估计储量可达1.5~3万亿吨左右,且以每年大约1,000万吨的速度增长着。

对于大洋底部锰结核的利用,目前,试制性生产已经获得成功,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垄断资本集团,业已组成联合开发公司,正式进行开采和提炼。

从海底锰结核中开发提炼锰金属,需要高度发达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惊人的资金,因此,目前这项事业完全被工业高度发达和资金雄厚的少数国家所控制和垄断。

铜在工业领域里,用途广泛,是一种重要的原料和材料。

世界铜矿资源比较丰富,陆地上的资源储量(金属含量)约为16亿吨。

其中,探明储量大约为6.4亿吨,比较集中地分布于美洲、非洲中部和亚洲北部。

以国家论,高度集中在10余个国家。

探明储量大于5,000万吨的国家有智利、美国和赞比亚,其中,智利的储量约为1.5亿吨,占世界探明储量的23.4%,系世界上铜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拥有世界第一大铜矿—丘基卡马塔矿(储量达6,935万吨)和世界第二大铜矿—埃尔特尼恩特矿(储量约是6,776万吨),被称誉为“铜的王国”。

美国的铜矿储量是9,100万吨,占世界铜矿总储量的14.2%,位居世界第二名。

赞比亚铜矿储量是5,400万吨,占全球铜矿总储量的8.4%,排行世界第三。

前苏联、加拿大、扎伊尔和秘鲁等国的储量均在2,000万吨以上。

墨西哥,波兰、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南非和西班牙等国也有较多的铜矿储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铜矿石的开采有较大发展,开采国家和地区增至40余个,开采量亦不断增加,1950年是227万吨,1981年达到832万吨,增长接近4倍。

目前,铜矿石产量在50万吨以上的国家有6个,即美国、前苏联、智利、加拿大、赞比亚和扎伊尔。

长期来,美国一直是世界铜矿石产量最多的国家,从1961年起,年产量持续稳定地超过100万吨,1981年达153.8万吨,占当年世界铜矿石总产量的18.5%,前苏联紧跟其后,自1964年起就超过智利,1981年年产量达114万吨,占世界的13.7%。

智利现居世界第三位,1981年年产铜矿石108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3%。

近30年来,铜在工业上的需求量日益增大,铜的生产发展很快,1950年,世界精铜产量仅315万吨,1981年达到965万吨,增长3倍以上。

美国、前苏联和日本,年精铜产量都在100万吨以上。

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精铜生产国,自60年代后期以来,精铜年产量一直保持在160~210万吨之间,1981年是198.4万吨,占世界精铜产量的20.5%,居各国之首。

但是,美国生产精铜所需的原料,除本国开采的铜矿石外,还得从智利、秘鲁和南非等国家进口相当数量的铜矿石。

前苏联屈居第二,1981年产精铜146万吨,占世界的15.1%。

同年,日本生产精铜105万吨,约占世界的10.8%,列世界第三位,但所用的铜矿石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加拿大、澳大利亚、智利和扎伊尔等国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精铜生产国。

当今,世界上铜的进出口总量约为300万吨,进口铜的国家很多,出口铜的国家很少;数量不大,但运销范围却相当广泛,这就是铜的国际贸易的基本特点。

长期来,智利是世界上第一大铜的出口国,目前,年出口量约是80万吨,主要销往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

赞比亚铜的出口量仅次于智利,列世界第二位,主要输往“欧洲共同体”、美国和日本,部分运销到中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

加拿大是发达国家中铜出口量最多的国家,每年出口量约为20万吨,主要输往美国、西欧和日本。

前苏联所产粗铜和精铜均自给有余,约有10%的铜销往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

澳大利亚也是发达国家中出口铜较多的国家之一,年出口量约为5万吨,主要销往日本和美国。

此外,秘鲁、扎伊尔等国也有部分铜出口外销,主要对象是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国家与地区。

世界铝土矿资源比较丰富,总储量约是400~500亿吨,其中,探明储量是350亿吨左右。

与铜矿石一样,铝土矿的蕴藏相当集中,主要分布在非洲(以西非为主,约占世界总储量的40%余)、大洋洲(储量约占世界的21%)、拉丁美洲(主要是南美洲的东北部,储量占世界的22%左右)和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以国家论,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的铝土矿储量都为80亿吨左右,各占世界铝土矿探明储量的22.8%,两国并列世界第一。

巴西铝土矿的探明储量是40亿吨,占世界的11.4%,居世界的第二位。

牙买加的铝土矿探明储量约为20亿吨,占世界的5.7%,列世界第三位。

印度、巴西、马里、喀麦隆、苏里南和圭亚那等也是世界铝土矿储量较为丰富的国家。

铝土矿是提炼铝金属的主要原料。

现代社会里,铝的需要量不断增加,铝土矿的产量也随之不断提高。

20世纪50年代初,世界铝土矿产量是700多万吨,到80年代初,已增加到8,000多万吨,30年左右时间即增长10倍多。

目前,世界铝土矿产量是8,700多万吨。

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有澳大利亚、几内亚和牙买加。

其中澳大利亚1981年铝土矿产量达2,550万吨,占世界铝土矿总产量的30%左右,居世界第一位。

几内亚是世界铝土矿产量增长最快的国家,50年代中期只有50多万吨,70年代后期迅速增至1,000多万吨,1978年更超过了牙买加,1981年达到1,180万吨,占世界的13.4%,跃居世界的第二位。

同年,牙买加产铝土矿1,170万吨,占世界的13.3%,居世界第三位。

此外,铝土矿产量较多的国家还有前苏联、巴西、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

铝及其合金具有质轻、坚韧、导电、导热性强、化学性质活泼等特点,适宜作飞机、汽车和火箭等的结构材料,日用器皿亦颇多用铝制成,还可以作建筑材料及冶炼某些高熔点金属之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