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十二教材基础实验专题突破练
推荐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十二实验与探究专题能力提升练B

专题12 实验与探究(B卷)(45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8分,共48分)1.(2018·潍坊一模)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正确图示是( )【解析】选C。
题图中黑色的为细胞核,位于液泡外,发生质壁分离后,洋葱表皮细胞会失水,液泡中紫色会变深,而细胞质为无色,C正确。
2.科学地选择实验材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察,好氧细菌可确定产生O2的部位,是用来研究叶绿体的功能的理想材料B.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易取材,可用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C.果蝇具有易饲养,繁殖力强,染色体数目少且形态特点明显,突变种类极多等优点,是遗传学研究的理想模式生物D.病毒结构简单,只有核酸和蛋白质外壳,且病毒在短时间内可大量繁殖,因此赫尔希和蔡斯选择T2噬菌体来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解析】选B。
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察,好氧细菌分布在有氧的环境中,可确定产生O2的部位,是用来研究叶绿体的功能的理想材料,A正确;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需用吡罗红甲基绿的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并借助显微镜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呈紫色,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产生干扰,B错误;果蝇易饲养,繁殖力强,染色体数目少且形态特点明显,突变种类极多,是遗传学研究的理想模式生物,C正确;病毒结构简单,只有核酸和蛋白质外壳,且病毒在宿主细胞中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因此赫尔希和蔡斯选择T2噬菌体来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D正确。
【加固训练】下列有关科学家的探索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赫尔希和蔡斯实验有力地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罗伯特森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膜时发现其具有暗—亮—暗三层结构C.孟徳尔在分析、总结豌豆的遗传规律时,运用了类比推理法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解析】选B。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测试及答案1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测试及答案1-、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三鹿奶粉事件”暴露了不法分子在奶粉中添加了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俗称蛋白精,其分子式为C3N6H6,含氮量为66%左右,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饲料或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时,根本不会区分出此伪蛋白质。
长期食用含三聚氰胺的奶粉会损害生殖泌尿系统,形成膀胱肾部结石。
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用双缩脲试剂鉴定牛奶和三聚氰胺,后者不会生成紫色复合物B. 三聚氰胺与氨基酸组成元素相同,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可提高含氮率,使劣质食品通过质检机构的检测C. 少量三聚氰胺在动物体内代谢形成含氮废物,可通过肝脏形成的尿液排出体外D. 三聚氰胺在细胞内经脱氨基后可氧化分解最终生成CO2和H2O2实验1实验U实验皿操作鱼骨在稀盐般中複电5 min. 用相子兴出放在小堆杯的淸水中冲杭后对折用襁子或住鱼丹枉睛精灯上充分擀燼后,放在培养他中班击鱼骨不做蚯理,用手触疫、弯折fil皆现益爲弯曲侑抑性礎而蹴•晶折断.眾碎坚礎而有弹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由于有机物可燃烧,实验H与川对照,说明骨的弹性与骨内有机物有关B. 由于无机盐溶于盐酸,实验I与川对照,说明骨的硬度与无机盐有关c.实验i、n相互对照可说明骨的化学成分中含有无机盐和有机物两大类D.综合实验I、n、川结果说明骨的性质与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盐所占比例有关3•下列关于细胞内的糖类与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糖类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物质,也是生物体重要的结构物质B. 植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淀粉和纤维素,动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乳糖和糖元C. 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D. 固醇类物质在细胞的营养、调节和代谢中具有重要功能4. 植物在冬季来临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体内发生了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抗寒力逐渐增强。
右图为冬小麦在不同时期含水量和呼吸速率变化关系图请据图推断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降的主要原因B. 结合水与自由水含量的比值与植物的抗寒性呈明显的正相关C. 随着气温和土壤温度的下降,根系的吸水量减少,组织的含水量下降D. 随温度的缓慢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逐渐减弱,有利于减少有机物的消耗5. 某蛋白质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其中一S— S—表示连接两条相邻肽链的二硫键。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实验设计练(一).docx

实验设计练(一)1.(2018河北承徳一屮第三次月考,29)下面是兴趣小组为探究某种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设计的实验步骤,请将其补充完整。
(1)实验目的:略。
(2)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该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収液,猪胚胎干细胞,DNA水解輛和RNA水解輛等。
(3)实验步骤:笫一步:把该流感病毒核酸提収液分成相同的A、B、C三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取等量的猪胚胎干细胞分成三组,用显微镜注射技术分別把A、B、C三组处理过的核酸提取液注射到三组猪胚胎干细胞屮。
第三步:将三组猪胚胎干细胞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然后从培养好的猪胚胎干细胞中抽収样品,检测是否有该流感病毒产生。
(4)请预测结果及结论:①一f ②―f ③若A、B、C三组均出现该流感病毒,则该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既不是DMA也不是RNA。
答案:(3)分別用等量的相同浓度的D7A水解酶、RNA水解酶处理A、B两组核酸提取液,C组不做处理(4)①若A、C两组出现该流感病毒,B组没有出现,则该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②若B、C两组出现该流感病毒,A组没有出现,则该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解析: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的,核酸是遗传物质,核酸包括DNA和RNA两类,根据题目要求探究的问题及给予的材料、试剂分析可知,实验屮分别利用DMA水解酶、RNA水解酶处理该病毒核酸提取液,然后再注射到猪胚胎干细胞屮培养,由于酶具有专一性,可根据培养后是否检测到该流感病毒來判断其核酸类型。
2.某禾本科植株抗倒伏与易倒伏(A/小、阔叶与窄叶(B/b)、籽粒饱满与籽粒皱缩(C/c)是三対相对性状。
为了确定这三対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的位置,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12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含解析

专题突破练12 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一、单项选择题1.(2021山东济南联考)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
油菜有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H和h,G和g)控制菜籽的芥酸含量。
下图是获得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的技术路线,已知油菜单个花药由花药壁(2n)及大量花粉(n)等组分组成,这些组分的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②过程均需要植物激素来诱导细胞脱分化B.与④过程相比,③过程可能会产生二倍体再生植株C.图中3种途径中,利用花粉培养筛选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的效率最高D.F1植株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H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会与G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发生联会2.(2021山东济南针对性训练)NRP-1是人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受体,在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与肿瘤细胞迁移、黏附、侵袭等方面起重要调控作用。
为探究NRP-1MAb(NRP-1的单克隆抗体)对乳腺癌的治疗作用,研究人员以兔子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据图推测,NRP-1MAb能够有效降低肿瘤的体积,中、高剂量抗体的降低效果比低剂量的更显著B.NRP-1MAb的制备过程中利用灭活病毒诱导两细胞融合,其原理是利用了病毒表面的糖蛋白和相关酶能够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发生作用C.反复给兔子注射NRP-1,提取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再经选择培养基筛选获得的杂交瘤细胞都能产生NRP-1MAbD.治疗机理可能为NRP-1MAb与NRP-1特异性结合,阻止了NRP-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结合,从而抑制了肿瘤血管的生成以及肿瘤细胞的分散和转移3.(2021山东滨州二模)细胞融合不仅在自然条件下常见,在现代生物技术中也经常应用。
下图表示细胞融合的简要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融合过程都涉及细胞膜的流动性,常用聚乙二醇融合法、电融合法等进行处理B.若细胞a、b分别取自优良奶牛,则采集的卵母细胞和精子可直接体外受精C.若细胞a、b分别代表白菜、甘蓝细胞,则完成融合的标志为细胞核的融合D.若细胞d是杂交瘤细胞,则在选择培养基中筛选后即可大规模培养生产单克隆抗体4.(2021山东聊城二模)单克隆抗体可抑制病毒对宿主细胞的侵染。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十二教材基础实验专题突破练

答案 B
解析 一般用苏丹Ⅲ染液染色3 min,苏丹Ⅳ染液染色1 min,A错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需要用点燃的酒精灯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烘干,B正确;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可以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来判断CO2的产生情况,C错误;预实验是在正式实验之前,用标准物质或只用少量样品进行实验,以便摸索出最佳的实验条件,为正式实验打下基础,并不能减小实验误差,D错误。
7.(20xx·四川模拟)下列有关高中生物科学实验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根据实验材料的特点使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染色时,两者的染色时间相同
B.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需要用点燃的酒精灯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烘干
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可以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灰绿色的时间长短来判断CO2的产生情况
D.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采用的实验方法是模型方法,模拟活动本身就是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
答案 B
解析 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若被标记个体更易被捕食,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实验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大,A正确;在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时,为了减少浪费需要设置预实验,预实验不能减少误差,B错误;用纸层析法分离光合色素,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自上而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C正确;采用模型方法研究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模拟活动本身就是在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之后再根据活动中的体会构建概念模型,D正确。
B.无水酒精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起到提取色素的作用
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后习题Word版专题突破练14

专题打破练14生物技术实践专题打破练第 31 页1.腐乳是中国流传数千年的传统民间美食,平时分为青方、红方、糟方三大类。
请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在制作果酒、果醋、泡菜、腐乳的过程中全程需要氧气的是。
毛霉能在豆腐块上生长 ,是由于豆腐块能为其供应无机盐、等四大类根本营养物质。
(2)腐乳的发酵过程中能起到防腐作用的物质有三类。
青方、红方和糟方三类腐乳中 ,类没有参加辅料。
现代工业生产腐乳,必定严格控制无菌条件 ,对豆腐灭菌宜采用的方法是。
(3)科学家研究了食盐用量对豆腐乳质量及发酵周期的影响,结果如以以下图 :由图可知 ,随食盐用量的增加,豆腐乳质量的综合评分整体上表现趋势,选择食盐用量为较为合适。
发酵周期与食盐的用量呈相关,原因可能是。
答案 :(1)果醋碳源、氮源、水(2)酒、香辛料、盐青方高压蒸汽灭菌(3)先上升后下降10%正随食盐浓度的增加,其对发酵微生物的控制作用增强2.工业上常用酵母菌来改进酿造酱油的风味,在稀释发酵阶段 ,由于增加了很多的盐,控制了全局部微生物的生长 ,而一些耐盐酵母菌会连续生长,发酵产生乙醇、有机酸等小分子物质,增加酱油的风味。
某实验小组从传统发酵酱油中精选并分别耐盐酵母菌,请答复以下问题。
(1)将酵母菌用于酱油发酵过程中,密封的发酵罐要留有必然的空间,其目的是。
(2)假设用牛肉膏蛋白胨培育基培育大肠杆菌,那么培育基的 pH 需要调至。
实验室对培育基灭菌的常有方法是。
(3)精选耐盐酵母菌的培育基中需要参加青霉素,其目的是。
为了保证精选出的酵母菌拥有耐盐性,培育基中还需要参加。
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乙醇与(试剂 )反响会表现灰绿色,该反响可用于乙醇的检验。
(4) 在对菌液中的耐盐酵母菌进行计数时,一般要将多个稀释倍数的菌液分别涂布在平板上培育,其目的是。
答案 :(1)为酵母菌供应氧气,以促进酵母菌的生殖(2)中性或微碱性高压蒸汽灭菌法(3)控制细菌的生殖必然浓度的食盐溶液酸性重铬酸钾(4)保证能从中精选出菌落数在30~300 的平板进行计数3.(2021 江西等三省十校联考,37)薰衣草精油气味芳香,能够清热解毒 ,干净皮肤 ,祛斑美白 ,深受女性朋友的喜爱。
必做二0一九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练 实验设计练(三)【精品】

实验设计练(三)1.(2018江西赣州摸底考试,31)科学家研究发现,细胞膜的跨膜蛋白中,有一种与水的跨膜运输有关的水通道蛋白,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膜上跨膜蛋白的合成类似于分泌蛋白,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需要在中加工和修饰后,再运输到细胞膜上。
(2)从细胞膜的结构分析,由于磷脂双分子层内部具有的原因,水分子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膜时会受到一定的阻碍,现经研究确认,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能帮助水分子从低渗溶液向高渗溶液方向跨膜运输,这种水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3)哺乳动物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能迅速吸水涨破,有人推测这可能与哺乳动物红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有关,请设计实验,验证这个推测是正确的(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思路:。
预期实验结果:。
答案:(1)内质网和高尔基体(2)疏水性协助扩散(3)将甲组红细胞膜中的蛋白质(或水通道蛋白)破坏,乙组红细胞不做处理,然后将两组细胞同时置于蒸馏水中,测定两组细胞吸水胀破所需的时间乙组吸水涨破所需时间短,说明推测正确解析:(1)根据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可知,核糖体合成的肽链需要先后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才能成为成熟的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
(2)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其内部具有疏水性,所以水分子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膜时会受到一定的阻碍。
根据题意,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的运输是从低渗溶液向高渗溶液方向运输的,因此该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
(3)根据题意,要验证哺乳动物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能迅速吸水涨破,与水通道蛋白有关,则根据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设计实验步骤为:将甲组红细胞膜中的蛋白质破坏,乙组红细胞不做处理,然后将两组细胞同时置于蒸馏水中,测定两组细胞吸水胀破所需的时间;若乙组吸水涨破所需时间短,说明推测正确。
2.中国农科院蚕研所的研究人员偶然发现了一只雄性黑色斑蚕突变体,该研究人员将其与多只雌性素蚕杂交,F1中有黑色斑蚕141只、素蚕128只。
2019年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教材基础实验专项练习

第17讲教材基础实验专题跟踪训练(十七)一、单选题1.(2018·全国卷Ⅲ)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 )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解析] 本题要求选出我国科学家完成的实验,要求对四个实验或事例的完成者很清楚。
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是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完成的,A错误;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是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完成的,B错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完成的,C错误;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是我国科学家在1965年完成的,D正确,所以选D。
[答案] D2.(2018·山东省济宁市模拟)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的是( )①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②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③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④证明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运动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解析] 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证明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运动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均采用了荧光标记法;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直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选C。
[答案] C3.(2018·北京市人大附中特供卷)对照实验是生物科学探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设置对照实验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下列关于对照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作为对照的常温组也要用卡诺氏液处理B.“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预实验中,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C.“探究血浆维持pH相对稳定”的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都作为对照组D.沃泰默探究狗胰液分泌调节的实验中,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能起对照作用[解析]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自变量是温度不同,而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因此作为对照的常温组也要用卡诺氏液处理,A正确;“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预实验中,需要设置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为零的对照组,进行对照实验,以辨别各实验组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对扦插枝条生根所起的是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B错误;“探究血浆维持pH相对稳定”的实验原理是: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如Na2HPO4、KH2PO4等溶液,在加入酸或碱时,能使pH的变化减弱)和生物材料在加入酸或碱后的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的,可见该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都作为对照组,C正确;沃泰默探究狗胰液分泌调节的实验流程是:①是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②是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③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留血管,在小肠内注入稀盐酸,实验结果为:①③胰腺分泌胰液,②胰腺不分泌胰液,因此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能起对照作用,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二教材基础实验专题突破练1.(2018·济南模拟)下列关于酒精在生物实验中的相关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使用苏丹Ⅲ鉴定脂肪的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实验材料上的浮色B.无水酒精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起到提取色素的作用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用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检验酒精会变成灰绿色D.在观察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可用酒精来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答案D解析在使用苏丹Ⅲ鉴定脂肪的实验中,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实验材料上的浮色,A正确;由于色素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所以无水乙醇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起到提取色素的作用,B正确;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溶液能与酒精反应变成灰绿色,C正确;在观察细胞内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可使用盐酸而不是酒精来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D错误。
2.(2018·湛江二模)有关生物学实验中试剂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部位B.酵母菌发酵产生的酒精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C.观察细菌的无丝分裂需用龙胆紫染液将染色体染成深色D.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答案C解析由于吡罗红对RNA亲和力强,可将细胞内RNA染成红色,而甲基绿对DNA亲和力强,可将细胞内DNA染成绿色,所以可用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染色剂对细胞内DNA和RNA进行染色,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部位,A正确;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发酵产生酒精,而酒精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B正确;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之一,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没有这种分裂方式,C错误;由于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大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越快,从而把叶绿体中不同色素分离开,D正确。
3.(2018·黔东南州一模)下列有关实验显色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A.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B.吡罗红可使RNA呈现绿色C.健那绿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D.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变为灰绿色答案B解析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还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A正确;吡罗红可使RNA 呈现红色,B错误;细胞经健那绿染色后,可以看到呈蓝绿色的线粒体,C正确;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溶液能与酒精反应变成灰绿色,D正确。
4.(2018·郑州模拟)下列实验能证明蛋白酶具有水解蛋白质作用的最佳方案是()A.在装有蛋清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酶和蒸馏水,然后滴加双缩脲试剂观察是否变成紫色B.在装有蛋清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酶和蒸馏水,然后滴加斐林试剂热水浴加热后观察是否变成砖红色C.在装有煮熟的蛋白块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酶和蒸馏水,然后滴加双缩脲试剂观察是否变成紫色D.在装有煮熟的蛋白块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酶和蒸馏水,一段时间后直接观察蛋白块的大小答案D解析加入蛋白酶的试管中蛋白质水解产生多肽,多肽中含有肽键,利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能够产生紫色,加入蒸馏水的试管也会变成紫色,因此该方案不能证明蛋白酶能够水解蛋白质,A错误;斐林试剂能鉴定还原糖,不能鉴定蛋白质是否被蛋白酶水解,B错误;煮熟的蛋白块也能够被水解,但是水解后的多肽和蛋白酶遇双缩脲试剂均能产生紫色反应,因此该方案不能证明蛋白酶能够水解蛋白质,C错误;两个试管中均加入了蛋白酶,蛋白酶本质是蛋白质,所以无法通过滴加双缩脲试剂观察是否变成紫色来判断蛋白质是否被分解,只能通过蛋白块是否变小或消失来判断蛋白酶的作用,D正确。
5.(2018·佛山模拟)高中生物学实验常需测量和计数,下列操作可能导致实验结果估测值偏小的是() A.对研磨后的苹果匀浆进行过滤检测可溶性还原糖含量B.在蒲公英生长密集处取样调查其在样地中的种群密度C.被标记鲤鱼投放入池塘后立即重捕并计算鲤鱼的数量D.从静置的上清液中取样估测培养液中草履虫种群数量答案C解析对研磨后的苹果匀浆进行过滤检测可溶性还原糖含量,其含量不会偏小,A错误;在蒲公英生长密集处取样调查其在样地中的种群密度,会导致实验结果估测值偏大,B错误;被标记鲤鱼投放入池塘后立即重捕,被标记的个体被重捕的概率上升,因此会导致计算出的鲤鱼的数量比实际值偏小,C正确;由于草履虫属于需氧型生物,因此从静置的上清液中取样估测培养液中草履虫种群数量会导致实验结果估测值偏大,D错误。
6.(2018·江西模拟)生物实验结束后,通常要观察其颜色变化,下面是一些同学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其中正确的是()A.用健那绿染液处理黑藻叶片,可清晰观察叶肉细胞内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B.在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时,琼脂块表面积和体积之比是自变量,氢氧化钠扩散速率是因变量C.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滴1~2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可洗去浮色D.将双缩脲试剂A、B液混合后加入蛋清稀释液中,溶液呈紫色答案C解析健那绿染液可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而黑藻叶片含有叶绿体,会干扰实验结果的观察,A错误;在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时,NaOH扩散速度不变,自变量是不同大小琼脂块模拟的细胞,因变量是NaOH进入琼脂块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体积的比值,B错误;在进行对花生子叶的脂肪染色时,若发现整个视野范围都呈现橘黄色时,可用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C正确;双缩脲试剂的用法是先加A液创造碱性环境,再加B液,D错误。
7.(2018·四川模拟)下列有关高中生物科学实验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根据实验材料的特点使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染色时,两者的染色时间相同B.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需要用点燃的酒精灯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烘干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可以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灰绿色的时间长短来判断CO2的产生情况D.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预实验可以检测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减小实验误差答案B解析一般用苏丹Ⅲ染液染色3 min,苏丹Ⅳ染液染色1 min,A错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需要用点燃的酒精灯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烘干,B正确;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可以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来判断CO2的产生情况,C错误;预实验是在正式实验之前,用标准物质或只用少量样品进行实验,以便摸索出最佳的实验条件,为正式实验打下基础,并不能减小实验误差,D错误。
8.(2018·肇庆二模)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若滤液细线画得过粗可能会导致色素带出现重叠B.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滴加0.3 g·mL-1的蔗糖溶液后,若发生了质壁分离,则说明细胞有活性C.沃森和克里克根据DNA的衍射图谱,建立了DNA双螺旋结构的概念模型D.调查人群中色盲的发病率时,若只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则会导致所得结果偏高答案C解析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若滤液细线画得过粗可能会导致色素带出现重叠,A正确;若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滴加0.3 g·mL-1的蔗糖溶液后发生了质壁分离,则说明细胞有活性,B正确;沃森和克里克依据DNA的衍射图和相关知识构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C错误;调查人群中色盲的发病率时,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若只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将会导致所得结果偏高,D正确。
9.(2018·咸阳一模)下列相关实验中涉及“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A.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将T2噬菌体中DNA与蛋白质分离B.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0.3 g/mL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C.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现象D.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分离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答案D解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A错误;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作用是使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B错误;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错误;分离色素的原理是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溶解度越大,扩散速度越快,溶解度越小,扩散速度越慢,从而分离色素,D正确。
10.(2018·西湖区校级模拟)下列有关调查活动或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A.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时,橙黄色带在滤纸条最上方,因为胡萝卜素溶解度最小B.观察有丝分裂装片时可看到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的过程C.调查人类色盲的发病率时,常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D.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若个别标志物脱落,则计算的种群密度偏高答案D解析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高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越快,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扩散速度最快,A错误;观察有丝分裂装片时细胞已经死亡,所以不可能看到细胞中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B错误;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在人群中随机调查,C错误;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标志物脱落,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偏小,进而导致调查的种群密度偏高,D正确。
11.(2018·烟台模拟)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和实验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被标记个体更易被捕食,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大B.在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时,为了减小误差需要设置预实验C.用纸层析法分离光合色素,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自下而上依次呈黄绿色、蓝绿色、黄色、橙黄色D.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采用的实验方法是模型方法,模拟活动本身就是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答案B解析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若被标记个体更易被捕食,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实验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大,A正确;在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时,为了减少浪费需要设置预实验,预实验不能减少误差,B错误;用纸层析法分离光合色素,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自上而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C正确;采用模型方法研究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模拟活动本身就是在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之后再根据活动中的体会构建概念模型,D正确。
12.(2018·石家庄模拟)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叶绿体结构照片属于物理模型B.在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时,不需要设置预实验C.孟德尔遗传规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运用了假说—演绎法D.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用浸泡法处理要求溶液浓度高答案C解析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叶绿体结构照片属于实物图,不属于物理模型,A错误;在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时,为了减少浪费需要设置预实验,B错误;孟德尔遗传规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运用了假说—演绎法,C正确;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用浸泡法处理要求溶液浓度较低,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