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的演奏探析

合集下载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演奏分析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演奏分析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演奏分析舒伯特的降E大调即兴曲是他在1827年创作的作品,这首曲子体现了舒伯特在即兴演奏方面的高超技巧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力。

舒伯特的即兴演奏曲可以被视为他独特的音乐语言的展示,也是他创作能力和音乐才华的完美体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舒伯特的降E大调即兴曲进行分析,探讨其音乐结构、情感表达和演奏技巧。

让我们来分析这首曲子的音乐结构。

舒伯特的降E大调即兴曲是一个很典型的三部曲结构:快板-慢板-快板。

第一部分以快板的形式开始,轻快的音符和明快的旋律交替出现,整个曲子充满了活力和激情。

在接下来的慢板部分,音乐的节奏放缓,旋律变得更加抒情和深沉,给人以柔和和温暖的感觉。

最后的快板部分再次回到了活力四射的状态,整个曲子在高潮处结束,给人以震撼和振奋的感受。

在情感表达方面,舒伯特的降E大调即兴曲展现了他丰富的情感和表达能力。

整个曲子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快板部分的活力和激情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和张力,而慢板部分的抒情和深沉则让人感受到了内心的挣扎和思考。

整个曲子通过音乐的表达,展现了舒伯特对生命的理解和对人生的热爱,给人以深刻的情感触动。

舒伯特在演奏这首曲子时所展现的技巧也是非常精湛的。

他在演奏过程中灵活运用了各种技巧和手法,将音乐的表达力发挥到了极致。

快板部分的快速音符和跳跃音程展现了他卓越的技巧和演奏能力,而慢板部分的抒情和深沉则展现了他细腻的表现力和感情表达能力。

舒伯特在演奏这首曲子时完美地结合了技巧和情感,使得音乐充满了动人的魅力和感染力。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的演奏探析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的演奏探析
舒伯特《 降 E大调即兴曲》 的演奏探析
■ 王 雨 睛 贵 州 师 范 大学 音乐 学 院
摘要 : 舒 伯 特 是 早 期 浪 漫 主 义音 乐 的代 表 人 物 , 他 一 生 中创 作过 两组 《 即兴曲》 , 是 他 重要 的代 表 作 品 之 一 。前 人 从 舒 伯 特
即 兴 曲的 创 作 个 性 、 音 乐风 格 和 特 色等 方 面都 做 出过 许 多研 究 。 笔 者 将 主要 分 析 舒 伯 特 即兴 曲 中 Op . 9 0 No - 2 《 降 E 大 调

声 音 的 色 彩 变化 , 力 求 均 匀 的音 质 。 做 到 轻而 不虚 , 强而 不硬 。 f 二) 音 色 富于 变化 的演 奏
乐曲中的声部包含有多个层次 . 在练习钢琴的过程中 , 需 要
正确 地 找 到 织 体 中 的 各 个 声 部 .然 后 分 析 每 个 声 部 的旋 律 线 条
终. 仿 佛 展 现 了一 条 奔 流 的溪 水 . 小 音 程 上 下 起伏 的旋 律 主 题 在 不同的音区和调性上往返 。 就 如 同歌 声 一 般 连 贯 而 流 畅 。弹 奏 这 样 富 有 歌 唱 性 的旋 律 时 . 手指 不 应 离 琴 键 过 高 , 不 需 要 猛 力 的 击 键, 而是尽量紧贴琴键 , 减 小 手 指 与 琴 键 表 面 间 的 距 离 。 在 训 练 中 要 学 会 用 ~ 只 手臂 的 力 量 贯 穿 一 条 连 线 或 一 串 音符 .通 过 顺 着 音 符 的走 向将 力量 均 匀 传 递 至 每 一 个 手 指 上 从 一 个 乐 句 的
音符 如同诗情画意的美景 , 流 畅 自如 的音 律 总是 让 人 充 满 想 象 。
从 旋 律 的 构 思 上 看 .调 性 以及 呼 吸 起伏 的 长 度 等 特 点 都 有 着 与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演奏分析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演奏分析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演奏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是19世纪奥地利作曲家,被誉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包括交响曲、室内乐、歌曲和钢琴曲等,被后人誉为音乐史上的天才。

舒伯特的降E大调即兴曲是他在短暂一生中留下的众多作品中的一部分。

这首即兴曲展现了舒伯特丰富的音乐创作才华和独特的音乐个性,被认为是他作为作曲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通过对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的演奏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舒伯特的音乐语言和创作风格,同时也可以为演奏者提供更深入的理解和演奏指导。

这首即兴曲在音乐界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理解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和演奏技巧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是舒伯特创作的一首具有丰富内涵和情感表达的钢琴作品,被广泛认为是其代表作之一。

对于这首曲子的演奏分析,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舒伯特的音乐风格和创作特点,也可以为演奏者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深入分析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的演奏技巧、乐曲结构和演奏效果,可以加深我们对音乐的审美体验,同时也可以拓展我们对音乐表达的认识。

针对演奏技术提升建议的部分,可以帮助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更好地把握节奏、情感和表现力,提升演奏的水平和质量。

深入研究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的演奏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以促进音乐教育与表演艺术的发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究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的演奏特点和技巧,分析乐曲结构及演奏效果,在此基础上对演奏技术进行提升建议。

通过对这一经典作品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舒伯特的音乐风格和创作技巧,为演奏者提供更准确的演奏指导和解读策略。

通过评价演奏效果,可以更全面地认识演奏者在表现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时的优劣之处,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最终的研究目的旨在为演奏者提供更高水平的演奏技术,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演绎这一重要作品,展现出优秀的音乐表现力和艺术境界。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演奏分析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演奏分析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演奏分析舒伯特的降E大调即兴曲被认为是他最杰出的即兴作品之一,也是浪漫时期即兴曲的经典代表之一。

这首曲子是在1827年1月4日的一次宴会上即兴演奏的,记录了当时舒伯特的即兴表演。

舒伯特的降E大调即兴曲是由四个部分组成的。

首先是一个快速的序奏,接着是一个慢板,然后是一个快速的发展部分,最后是一个宽广的尾声。

整个曲子的风格轻快而浪漫,充满了即兴演奏的独特魅力。

整首曲子的起始部分是一个绵长的序奏,使用了许多华丽的音乐技巧,展示了舒伯特的即兴演奏技巧。

接着是一个慢板,以一个优美的主题开始。

这个主题被逐渐发展和转变,展现了舒伯特丰富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

快速的发展部分是整首曲子的亮点之一。

它快节奏、充满了活力和激情。

舒伯特在这一部分使用了大量的技巧和装饰性的音乐元素,展示了他的驾驭能力和演奏技巧。

这个部分也展示了舒伯特对音乐的自由表达和即兴演奏的独特风格。

最后是一个宽广的尾声,以一个宁静的主题开始,逐渐变得宏大和庄重。

这个尾声以一种庄严的方式结束,展现了舒伯特对音乐结构和形式的深刻了解。

1. 和声和音乐结构:舒伯特的降E大调即兴曲采用了复杂的和声和音乐结构。

他巧妙地运用了不同的和弦进行和音乐主题的变化,使得曲子在音乐形式上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2. 曲式和发展:整首曲子采用了典型的序奏-主题-发展-尾声的曲式结构。

舒伯特在这个基本的曲式结构上添加了许多即兴演奏和发展,使得曲子更加具有个性和独特性。

3. 表达和情感:舒伯特的降E大调即兴曲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个人的表达。

通过他丰富的音乐想象力和音乐技巧,舒伯特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绪。

4. 技巧和装饰:舒伯特的降E大调即兴曲展示了他丰富的技巧和对音乐的精湛掌握。

他灵巧地运用了各种装饰性的音乐元素,如扬琴音、装饰音、滑奏等,给曲子增加了更多的层次和色彩。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演奏分析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演奏分析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演奏分析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是舒伯特的一首著名作品,也是其钢琴作品中的代表之一。

这首即兴曲展现了舒伯特的音乐天赋和创作才华,同时也是对即兴演奏技巧的一次充分展示。

本文将就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的演奏分析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对此曲感兴趣的朋友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我们来看看这首即兴曲的曲式和结构。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快板、慢板、快板、快板四个部分。

这种结构相对简单,但却非常有效地展现了舒伯特的音乐思想和情感表达。

每个部分都独具特色,通过不同的节奏、旋律和和声的组合,使得整首曲子富有变化,让人印象深刻。

我们来谈谈这首即兴曲的演奏技巧。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的演奏技巧非常考验钢琴演奏者的灵活性和表现力。

由于是即兴曲,演奏者需要在演奏过程中灵活地处理旋律和和声的变化,需要有很强的即兴演奏能力。

特别是在快板部分,演奏者需要运用丰富多彩的手指技巧和速度来表现快节奏的旋律,同时又要保持稳定的和声和节奏感。

这对演奏者的技术要求非常高,需要有较强的手指力量和灵活性。

这首即兴曲的情感表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舒伯特的音乐作品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而闻名,这首即兴曲也不例外。

在慢板部分,舒伯特运用了柔和、抒情的旋律和和声,展现出深沉、多情的情感。

演奏者需要通过细腻的音色和表现力,将舒伯特所要表达的情感完美地呈现出来。

在快板部分,快速的旋律和活跃的节奏也需要演奏者运用优美、灵活的演奏技巧以及饱满的表现力来展现曲子的活力和激情。

我们要谈一下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的演奏要点。

在演奏这首曲子时,演奏者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要注重对旋律的表现,尤其是在慢板部分,要用柔和、流畅的音色来表现舒伯特所要表达的情感;其次是要注重对和声的处理,即时刻保持和声的清晰和稳定,通过和声的变化来丰富曲子的表现力;最后是要注重对节奏的把握,尤其是在快板部分,要保持稳定的节奏感,同时又要注重对节奏的变化和处理,使得曲子的节奏感更加丰富多彩。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演奏分析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演奏分析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演奏分析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是音乐史上一部重要的作品。

它由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于1827年创作,是他最后的作品之一,也是他最为著名的一部作品之一。

这首即兴曲以其丰富的情感和复杂的音乐结构而闻名于世。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的曲式结构十分独特。

它由四个完全不同的乐章组成,每个乐章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这种非传统的结构使得这首曲子独树一帜,在当时的音乐界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这首即兴曲的情感表达非常丰富。

整个曲子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情感,从忧郁和内省到充满力量和喜悦,再到激情四溢和光芒四射。

这种丰富的情感表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使得这首曲子成为舒伯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的技巧性非常高。

在整个曲子中,舒伯特巧妙地运用了各种音乐技巧,如对位法、变奏、装饰音等。

这些技巧的运用使得曲子更加丰富多样,增加了听众的乐趣。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的演奏要求非常高。

演奏者需要具备极高的技巧水平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能力。

演奏者必须清晰地传达出曲子中各个乐章的特点和情感,并准确地表达舒伯特所想要表达的意思。

只有具备这些条件的演奏者才能真正将这首曲子演绎得淋漓尽致。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在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以其独特的曲式结构、丰富的情感表达和高超的技巧要求而闻名。

这首曲子既具有挑战性又非常美妙,是一部让人难以忘怀的经典之作。

无论是作曲家还是演奏者,对这首曲子的演绎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热情。

它将继续被后人传颂,成为音乐界的经典之作。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演奏分析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演奏分析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演奏分析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是舒伯特在1827年创作的一首钢琴即兴曲。

这首曲子以其华丽的旋律和丰富的和声而著称,被誉为是舒伯特的钢琴作品中的巅峰之作。

在演奏这首曲子时,演奏者需要展现出对旋律和和声的深刻理解,并在即兴的基础上展现出自己的技巧和想象力。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曲子的旋律特点。

舒伯特在这首即兴曲中运用了大量的音乐变化和音乐构思,使得整个曲子充满了动感和情感。

曲子的开头即为抒情的旋律,轻柔的音符交织在一起,给人以轻盈飘逸之感。

随后,曲子转入了激昂的部分,音符的速度加快,音域变化更加广泛,给人以一种活泼、激情的感觉。

而在曲子的结尾部分,则再次回归到抒情的旋律,音符逐渐减缓,最终以温柔的方式结束了这段即兴演奏。

在和声方面,舒伯特的即兴曲也表现出了丰富的特点。

曲子中出现了许多复杂的音乐结构和和声风格。

曲子中的赋格部分展现了复杂的对位和声,展现了舒伯特在和声构思上的深厚造诣。

曲子中的和声进行也十分丰富多样,从简单的三和弦到复杂的七和弦,再到琶音、转位和声等等,都能在这首曲子中找到。

在演奏这首曲子时,演奏者需要充分理解曲子的旋律和和声,将其演绎得更加生动、富有感情。

对于旋律部分,演奏者需要注重表现曲子中的轻盈柔美和激情奔放,通过音色和演奏技巧来展现这些特点。

对于和声部分,演奏者需要注重和声的层次感和结构感,将复杂的和声进行表现出来,使整个曲子更加丰富多彩。

在演奏这首曲子时,演奏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进行一定程度的即兴演奏。

舒伯特的即兴曲本身就是一种即兴演奏的形式,因此演奏者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入一些个人的想法和创意,使得演奏更加生动有趣。

可以在旋律部分加入一些装饰音和变化,让旋律更加丰富多彩;在和声部分可以加入一些变化和转位,使得和声更加立体丰富。

这些即兴演奏的技巧可以使演奏更加具有个性化和表现力。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是一首充满活力和想象力的钢琴曲。

通过对其旋律和和声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这首曲子的魅力所在,并在演奏中加以体现。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演奏分析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演奏分析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演奏分析1. 引言1.1 概述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是舒伯特创作的重要钢琴作品之一,被誉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即兴曲是舒伯特在1827年1月作曲的,是一首完全即兴创作的作品。

舒伯特在曲中展现了他的音乐才华和即兴创作的技巧,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这首即兴曲以其简洁而深刻的旋律、细腻而动人的和声、富有变化的节奏以及丰富的表达力而著称。

舒伯特通过这首曲子展示了他对音乐形式和结构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展现了他对音乐表现力的敏感和超凡的艺术感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的曲式、旋律、节奏、和声以及表现力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这首作品的演奏技巧、音乐性,并对整体结构进行总结,希望通过这篇分析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伟大的钢琴曲。

2. 正文2.1 曲式分析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是一首典型的即兴曲,其曲式主要包括自由变奏曲式和自由发展曲式。

在整首曲子中,舒伯特通过不同的音乐元素创造出了连贯的音乐叙事,展现出了他丰富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曲式方面,舒伯特的即兴曲以自由变奏曲式为基础,即主题的不断变奏和发展。

在演奏中,可以感受到主题的多次反复出现,并且在不同段落中被加以变奏和发展,增加了音乐的层次和变化。

曲中还包括了自由发展的部分,展示了舒伯特在演奏中的即兴创作能力。

在曲子的结构上,舒伯特采用了多样化的形式,包括重复、对位、对比等手法。

通过这些形式手法,舒伯特在曲子中创造了丰富的音乐情感和变化,使整首曲子更加富有戏剧性和张力。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在曲式上展现了丰富多样的音乐元素和变化,通过不同的形式和手法展示了舒伯特的音乐创作才华和即兴演奏技巧。

在曲式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首优美动人的即兴曲。

2.2 旋律分析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的旋律是其整首曲子的灵魂所在。

在这首曲子中,舒伯特运用了丰富多彩的旋律线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旋律的走向多变,既有悲伤的抒情,又有欢快的跳跃,使整首曲子充满了变化和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的演奏探析作者:王雨晴来源:《音乐时空》2015年第02期摘要: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一生中创作过两组《即兴曲》,是他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

前人从舒伯特即兴曲的创作个性、音乐风格和特色等方面都做出过许多研究。

笔者将主要分析舒伯特即兴曲中Op.90 No.2《降E大调即兴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奏技巧,并结合自己的弹奏从演奏要点的分析与演奏难点的克服两个方面理解和处理该曲。

关键词: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风格演奏《降E大调即兴曲》为3/4拍,全曲速度明快。

从节奏与速度上来看,作品的旋律优美愉悦如同一支华丽优雅的舞曲,灵动的音符如同诗情画意的美景,流畅自如的音律总是让人充满想象。

从旋律的构思上看,调性以及呼吸起伏的长度等特点都有着与艺术歌曲的相近之处,这使得音乐更富有诗意,诗与乐的交融,正是作者思想与感情的渗透。

该作品的曲式结构较为简洁,简单明了的结构与作者创作的独到之处,使乐曲保留了他个人特有的抒情风格以及生动的音乐内涵。

一、演奏要点的分析诠释一首音乐作品,应该找出这首乐曲中所需要注意的部分,凸显并强调它们的重要性,这样在乐曲的学习中,才不会偏离主题而寻求到音乐进行的方向,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一)富有歌唱性的演奏乐曲的呈示部与再现部几乎都由三连音音型的旋律贯穿始终,仿佛展现了一条奔流的溪水,小音程上下起伏的旋律主题在不同的音区和调性上往返,就如同歌声一般连贯而流畅。

弹奏这样富有歌唱性的旋律时,手指不应离琴键过高,不需要猛力的击键,而是尽量紧贴琴键,减小手指与琴键表面间的距离。

在训练中要学会用一只手臂的力量贯穿一条连线或一串音符,通过顺着音符的走向将力量均匀传递至每一个手指上。

从一个乐句的第一个音符到最后一个音符,每一个音都要演奏得饱满,同时音与音之间也需要有着十分黏密的感觉,不要把一个个音都弹散了或弹得停滞不前,要让旋律向前流动,一气呵成。

“弹奏歌唱性的旋律时,要善于聆听音色的变化,而力度的变化则揭示了音色中的明与暗、动与静”。

在《降E大调即兴曲》中,有大量不同的力度标记,正是通过这些不同的力度变化,表达出更为丰富抒情的思想内容和灵动的旋律。

力度的变化与旋律线的进行是成正比的,弹奏过程中应随着音符的上行自然的做到渐强展开,随着音符的下行而减弱收束。

例如乐曲中第61-69小节(见谱例一),该乐句通过不断向上模进来加强语气,弹奏时需要强调力度上的层层推进,以此来表现出音乐情绪的高涨。

展开部中,大部分力度变化是根据乐句之间的衔接和乐段情绪的发展需要,在两个重复的乐句之间作出强与弱的对比,使音色上有着明与暗,远与近的对置。

要做到富于歌唱性的演奏,要求我们细致地分析并感受乐句与乐句之间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同时掌握好乐句的弹奏,安排处理好每一个乐句的语气、起伏、句头、高点、句尾等,仔细聆听声音的色彩变化,力求均匀的音质,做到轻而不虚,强而不硬。

(二)音色富于变化的演奏乐曲中的声部包含有多个层次,在练习钢琴的过程中,需要正确地找到织体中的各个声部,然后分析每个声部的旋律线条的进行,并养成把各个声部和层次区分开来练习的习惯。

由于每个声部音色各不相同,因此要仔细辨别并把握音色,就必须对每一个声部进行单独练习,力求各声部弹奏清晰,将恰当的音色、清晰的和声进行与旋律声部默契配合,使乐曲优美而富于变化。

由于不同声部的性质、地位不同,因此要求音色在处理方法上也不尽相同。

乐曲的呈示部与再现部中,右手在弹奏三连音音型式的长句时需要灵巧、明亮并富有线条感,左手音符虽少却也并非随意安排,而是用清晰、抒情、富有歌唱性的方式弹奏。

展开部中,会出现一只手同时弹奏几个不同声部,声部之间旋律线条相互交叉的情况,这时必须通过分声部的反复练习才能准确地表现出多声部的音乐。

弹奏中首先应突出高音声部的旋律;其次是低音声部,低音的音色要稍显厚重并与旋律声部相呼应;最后是中声部,弹奏时中声部应力求柔和、均匀而平稳。

只有安排好主次,把握好全曲各声部的联系,演奏时才能获得良好的音乐效果。

(三)《降E大调即兴曲》踏板的应用钢琴的弱点在于声音一旦发出,就只能靠其余震延续,声音将很快地减弱。

但钢琴有它的发音特点,我们可以尽量发挥右踏板的延音功能来丰富音乐的和声效果,以及连接那些无法单靠手指来圆滑掌握的线条。

《降E大调即兴曲》的乐谱中并没有一处带有踏板的标记,但是为了丰富音乐的表现力和音色的圆润,应用右踏板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在使用右踏板弹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低音是和声进行的基础,所以在一些用手无法保持低音而又特别需要和声支撑的乐段中,运用右踏板将低音保持住,使低音与和弦连接起来。

2.根据音乐强弱变化的不同,要多注意踏板踩放的深浅,通过运用不同深度的踏板来达到不同效果。

3.踏板在使用中一定要保持手与脚的密切配合,不应过于随意而造成旋律的模糊及和声的混乱。

乐曲中踏板使用得当会使乐曲增添许多色彩,旋律也将更具完整性与连贯性。

二、演奏难点的克服(一)保持节奏与速度的稳定性“在音乐中,节奏是每一首乐曲流动的脉搏,速度则是它的步伐”。

速度与节奏的不均匀会使得声音含糊不清,若将这些错误和缺陷一带而过的忽略掉,并重复进行着粗糙的弹奏,会使错误的数量越来越多,导致更多难以克服的困难,也偏离了该乐曲所要表达的音乐形象。

在训练中若没有保持正确的节奏,常常会因整首乐曲难易层度分布的不同,而出现难时速度慢,易时速度快的现象,这将会导致我们在弹奏中,越弹越快,越弹越乱,失去乐曲原本的平稳和清晰。

节拍器的运用可以使我们在乐曲的训练中逐渐建立起正确的节奏感,并且锻炼手指击键的均匀与稳定。

因此,在一开始的训练我们就应该使用节拍器,尽量放慢节奏,并耐心的在一个速度上不断练习,直到手指在键盘上可以有完整自主的控制力后,再采用逐步渐进的方式调整节拍器的速度,最后使音乐在急速中仍然能够保持住稳定的状态。

另外在慢速练习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仔细体会手指触键时所传达的各种信息,同时细致地分析作品中每一个部分,以求达到富有歌唱性的演奏完整的乐曲。

《降E大调即兴曲》在乐谱上所使用的表情术语是Allegro(快乐的心情),这是提示我们乐曲欲表达的气氛,而不是告诉我们实际速度的快慢。

因此,乐曲可以进行快速的演奏,保持快速的跑动和清晰的发音,使音乐流动自如;乐曲的速度也可以处理得稍慢,但却依然音色饱满、感情充沛,营造出大自然的诗画意境。

(二)增强手指的快速跑动能力该乐曲中,呈示部与再现部的旋律由一连串的三连音音型式长句一气呵成。

这一需要灵活及快速跑动的能力,为右手带来了音阶式跑句的训练。

在一开始进行右手的单手练习时,就应该跟随节拍器放慢速度“一步一个脚印”的弹奏,如果没有得到更好的慢速练习,那么在快速的弹奏中常常会无意识的失去控制,动作上的不灵活,也会使音乐在跑动上显得粗糙而表面化。

因此快速跑动的能力,需从慢速练习开始。

在慢速的练习中,注意自己弹奏时的每一个细节。

其中,有以下几个方面:1.注意弹奏时肩、臂的放松,肩膀与手臂过于僵硬会导致手指在弹奏时受到限制而难以快速跑动。

2.手指与手腕在跑动中应减少多余的动作,通过低抬指的训练在节奏与力度上保持均匀和稳定。

3.保持平稳清晰的跑动,不出现停顿、戳键、溜音或是漏音。

4.随着音阶的上行、下行,作出自然的起伏。

认真专注于练习时的每一个细节,我们才能更快更好地达到音阶式跑句训练的目的。

(三)强化手指的控制能力舒伯特在《降E大调即兴曲》的创作中,将大部分的旋律声部隐藏于和弦分解形式之中。

右手在弹奏中常常需要同时担任旋律和伴奏两个声部,要演奏好这样的旋律就需要提高手指的控制能力。

例如第83-86小节(见谱例二),该片段主要突出了右手高音声部的旋律:7 - -|7 - -|7 #1 2 |#1- -|。

要使得这一音乐线条的层次感得以表现出来,右手就必须突出旋律声部,并同时弱化伴奏声部,这也大幅度增加了弹奏上的难度。

针对这一类乐段的训练,手指间的分工一定要明确而细致,为突出旋律声部,该手指上的力量应该更多、更透。

我们要注意手指弹奏的准确度,每个手指不仅应该坚实、彻底地弹奏出所需要的键,而且还应落到这个键所需要的点上。

在这里,最值得关注的是小指,由于它需要弹奏出旋律声部的音符,但小指的力量相比其它手指都较为薄弱,因此它需要用相对其它手指来说更多的力量去触键。

在训练时,我们可以对旋律声部做单独练习,保持节拍稳定和清晰准确的发音,以达到乐曲所要求的音乐效果。

不断训练手指的独立性和敏锐性,让手指能够主动、饱满而有力量地活动起来,最后再将各声部融合在一起练习。

(四)善于对自己弹奏的倾听我们在弹奏时,往往没有用心听自己演奏的音乐,不去深究自己所弹奏作品的实质,而是只顾埋头弹琴,不断地、机械地练习,这样的练习是毫无意义的。

因此,我们应保持良好的习惯,善于真正倾听自己弹奏的音乐。

在我们弹奏这首乐曲之前,首先应该思考用什么样的速度、用怎样的方式去表现音乐的形象,用心去想象出应有的旋律,就仿佛已经听到了一样。

然后,再用自己的双手将它们一一展现出来,并用自己的听觉清晰准确地捕捉琴键发出的每一个音,努力让自己弹奏的音乐与自己听觉想象中的音乐相靠近。

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将自己弹奏的乐曲录下来,再对照着乐谱仔细聆听,客观地对自己弹奏的音乐做出评价。

因为在不需要自己弹奏而是集中精神专注于聆听音乐时,可以发现它现有的缺陷,比如:了解自己是否弹奏出了圆润的旋律线条;声音在跑动中是否均匀、饱满;乐曲整体的节奏与速度是否保持平稳;是否表达出了音乐中的抒情性等等。

在倾听中去改进缺陷,将该乐曲以更好更完整的方式展现出来。

三、结语《降E大调即兴曲》中有着鲜明的音乐形象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舒伯特以洋溢的才华和清新的情感让乐曲的旋律传递出诗歌般的语言。

我们应努力将个人理解与作品的风格相结合,尽可能全面地表现出该作品的丰富内涵与情感。

参考文献:[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2]卢克斯.舒伯特[M].高中甫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3]陈舒华.舒伯特钢琴曲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4]彭志敏.音乐分析基础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5][俄]根纳季·齐平.演奏者与技术[M].焦东建译.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6][美]乔治·考切维斯基.钢琴演奏的艺术[M].朱迪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7][美]约瑟夫·班诺维茨.钢琴踏板法指导[M].朱雅芬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教育出版社,2010.[8][美]露丝·史兰倩丝卡.指尖下的音乐[M].王润婷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