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挑战中考数学压轴题_(精选中考题训练)

合集下载

2013年中考数学压轴题精选

2013年中考数学压轴题精选

2013年中考数学冲刺必备压轴题汇编安徽10.在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上各取一点,分别沿斜边中点与这两点的连线剪去两个三角形,剩下的部分是如图所示的直角梯形,其中三边长分别为2、4、3,则原直角三角形纸片的斜边长是( )A .10B .54C . 10或54D .10或172解析:考虑两种情况.要分清从斜边中点向哪个边沿着垂线段过去裁剪的.解答:解:如下图,54)44()22(22=++⨯,1054)44()32(22=++⨯14.如图,P 是矩形ABCD 内的任意一点,连接PA 、PB 、PC 、PD ,得到△PAB 、△PBC 、△PCD 、△PDA ,设它们的面积分别是S 1、S 2、S 3、S 4,给出如下结论: ①S 1+S 2=S 3+S 4 ② S 2+S 4= S 1+ S 3 ③若S 3=2 S 1,则S 4=2 S 2 ④若S 1= S 2,则P 点在矩形的对角线上其中正确的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解析:过点P 分别向AD 、BC 作垂线段,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42S S +等于矩形面积的一半,同理,过点P 分别向AB 、CD 作垂线段,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31S S +等于矩形面积的一半. 31S S +=42S S +,又因为21S S =,则32S S +=ABCD S S S 2141=+,所以④一定成立 安徽22.如图1,在△ABC 中,D 、E 、F 分别为三边的中点,G 点在边AB 上,△BDG 与四边形ACDG 的周长相等,设BC =a 、AC =b 、AB =c .(1)求线段BG 的长;(2)求证:DG 平分∠EDF ;(3)连接CG ,如图2,若△BDG 与△DFG 相似,求证:BG ⊥CG . 解(1)∵D 、C 、F 分别是△ABC 三边中点 ∴DE ∥21AB ,DF ∥21AC , 又∵△BDG 与四边形ACDG 周长相等 即BD +DG +BG =AC +CD +DG +AG∴BG =AC +AG ∵BG =AB -AG ∴BG =2AC AB +=2cb +(2)证明:BG =2c b +,FG =BG -BF =2c b +-22bc = ∴FG =DF ,∴∠FDG =∠FGD 又∵DE ∥AB∴∠EDG =∠FGD ∠FDG =∠EDG ∴DG 平分∠EDF (3)在△DFG 中,∠FDG =∠FGD , △DFG 是等腰三角形,∵△BDG 与△DFG 相似,∴△BDG 是等腰三角形,∴∠B =∠BGD ,∴BD =DG , 则CD = BD =DG ,∴B 、CG 、三点共圆, ∴∠BGC =90°,∴BG ⊥CG23.如图,排球运动员站在点O 处练习发球,将球从O 点正上方2m 的A 处发出,把球看成点,其运行的高度y (m )与运行的水平距离x (m )满足关系式y =a (x -6)2+h .已知球网与O 点的水平距离为9m ,高度为2.43m ,球场的边界距O 点的水平距离为18m 。

挑战中考数学压轴题[2013中考版]

挑战中考数学压轴题[2013中考版]

图1
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2 黄冈 25‖,拖动点 C 在 x 轴正半轴上运动,观察左图,可以体验到,EC 与 BF 保持平行,但是∠BFC 在无限远处也不等于 45° .观察右图,可以体验到,∠CBF 保持 45° ,存在 ∠BFC=∠BCE 的时刻.
思路点拨
1.第(3)题是典型的―牛喝水‖问题,当 H 落在线段 EC 上时,BH+EH 最小. 2.第(4)题的解题策略是:先分两种情况画直线 BF,作∠CBF=∠EBC=45° ,或者作 BF//EC.再 用含 m 的式子表示点 F 的坐标.然后根据夹角相等,两边对应成比例列关于 m 的方程.
满分解答
4
b ). 4 (2)如图 2,过点 P 作 PD⊥x 轴,PE⊥y 轴,垂足分别为 D、E,那么△PDB≌△PEC. 因此 PD=PE.设点 P 的坐标为(x, x). 如图 3,联结 OP. 1 b 1 5 所以 S 四边形 PCOB=S△PCO+S△PBO= x b x bx =2b. 2 4 2 8 16 16 16 解得 x .所以点 P 的坐标为( , ). 5 5 5
所以 C、Q、B 三点共线.因此
BO QA ,即 b QA .解得 QA 4 .此时 Q(1,4). b CO OA 1 4
图4
图5
考点伸展
第(3)题的思路是,A、C、O 三点是确定的,B 是 x 轴正半轴上待定的点,而∠QOA 与∠QOC 是 互余的,那么我们自然想到三个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情况. 这样,先根据△QOA 与△QOC 相似把点 Q 的位置确定下来,再根据两直角边对应成比例确定点 B 的位置. 如图中,圆与直线 x=1 的另一个交点会不会是符合题意的点 Q 呢? 如果符合题意的话,那么点 B 的位置距离点 A 很近,这与 OB=4OC 矛盾.

2013年全国部分地市中考数学压轴题集(含答案)

2013年全国部分地市中考数学压轴题集(含答案)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压轴试题精选代数几何综合1、(2013年潍坊市压轴题)如图,抛物线c bx ax y ++=2关于直线1=x 对称,与坐标轴交于C B A 、、三点,且4=AB ,点⎪⎭⎫ ⎝⎛232,D 在抛物线上,直线是一次函数()02≠-=k kx y 的图象,点O 是坐标原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直线平分四边形OBDC 的面积,求k 的值.(3)把抛物线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抛物线与直线交于N M 、两点,问在y 轴正半轴上是否存在一定点P ,使得不论k 取何值,直线PM 与PN 总是关于y 轴对称?若存在,求出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因为抛物线关于直线x =1对称,AB =4,所以A (-1,0),B (3,0), 由点D (2,1.5)在抛物线上,所以⎩⎨⎧=++=+-5.1240c b a c b a ,所以3a +3b =1.5,即a +b =0.5,又12=-a b ,即b=-2a,代入上式解得a =-0.5,b =1,从而c =1.5,所以23212++-=x x y . (2)由(1)知23212++-=x x y ,令x =0,得c (0,1.5),所以CD //AB ,令kx -2=1.5,得l 与CD 的交点F (23,27k ),令kx -2=0,得l 与x 轴的交点E (0,2k),根据S 四边形OEFC =S 四边形EBDF 得:OE +CF =DF +BE , 即:,511),272()23(272=-+-=+k k k k k 解得(3)由(1)知,2)1(21232122+--=++-=x x x y 所以把抛物线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1x y -= 假设在y 轴上存在一点P (0,t ),t >0,使直线PM 与PN 关于y 轴对称,过点M 、N 分别向y 轴作垂线MM 1、NN 1,垂足分别为M 1、N 1,因为∠MPO =∠NPO ,所以Rt △MPM 1∽Rt △NPN 1, 所以1111PN PM NN MM =,………………(1) 不妨设M (x M ,y M )在点N (x N ,y N )的左侧,因为P 点在y 轴正半轴上, 则(1)式变为NMN M y t y t x x --=-,又y M =k x M -2, y N =k x N -2, 所以(t +2)(x M +x N )=2k x M x N ,……(2) 把y =kx -2(k ≠0)代入221x y -=中,整理得x 2+2kx -4=0, 所以x M +x N =-2k , x M x N =-4,代入(2)得t =2,符合条件,故在y 轴上存在一点P (0,2),使直线PM 与PN 总是关于y 轴对称.考点:本题是一道与二次函数相关的压轴题,综合考查了考查了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函数图象交点及图形面积的求法,三角形的相似,函数图象的平移,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等知识,难度较大.点评:本题是一道集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相似三角形的条件与性质以及质点运动问题、分类讨论思想于一体的综合题,能够较好地考查了同学们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3中考数学压轴题(含答案)

2013中考数学压轴题(含答案)

1、如图12,已知直线12y x =与双曲线(0)k y k x =>交于A B ,两点,且点A 的横坐标为4. (1)求k 的值;(2)若双曲线(0)ky k x =>上一点C 的纵坐标为8,求A O C △的面积;(3)过原点O 的另一条直线l 交双曲线(0)ky k x =>于P Q ,两点(P 点在第一象限),若由点A B P Q ,,,为顶点组成的四边形面积为24,求点P 的坐标.解:(1)∵点A 横坐标为4 , ∴当 x = 4时,y = 2 .∴ 点A 的坐标为( 4,2 ).∵ 点A 是直线 与双曲线 (k>0)的交点 , ∴ k = 4 ×2 = 8 .(2) 解法一:如图12-1,∵ 点C 在双曲线上,y = 8时,x = 1∴ 点C 的坐标为 ( 1, 8 ) .过点A 、C 分别做x 轴、y 轴的垂线,垂足为M 、N ,得矩形DMON .S 矩形ONDM = 32 , S △ONC = 4 , S △CDA = 9, S △OAM = 4 .S △AOC = S 矩形ONDM - S △ONC - S △CDA - S △OAM = 32 - 4 - 9 - 4 = 15 .解法二:如图12-2,过点 C 、A 分别做x 轴的垂线,垂足为E 、F ,∵ 点C 在双曲线8y x =上,当y = 8时,x = 1 .∴ 点C 的坐标为 ( 1, 8 ).图12O x A y B x y 21x y 8=∵ 点C 、A 都在双曲线8y x =上 ,∴ S △COE = S △AOF = 4 。

∴ S △COE + S 梯形CEFA = S △COA + S △AOF .∴ S △COA = S 梯形CEFA .∵ S 梯形CEFA = 12×(2+8)×3 = 15 ,∴ S △COA = 15 .(3)∵ 反比例函数图象是关于原点O 的中心对称图形 ,∴ OP=OQ ,OA=OB .∴ 四边形APBQ 是平行四边形 .∴ S △POA = S 平行四边形APBQ = ×24 = 6 .设点P 的横坐标为m (m > 0且4m ≠),得P ( m , ) .过点P 、A 分别做x 轴的垂线,垂足为E 、F ,∵ 点P 、A 在双曲线上,∴S △POE = S △AOF = 4 .若0<m <4,如图12-3,∵ S △POE + S 梯形PEFA = S △POA + S △AOF ,∴ S 梯形PEFA = S △POA = 6 .∴ 18(2)(4)62m m +⋅-=.4141m8解得m = 2,m = - 8(舍去) .∴ P (2,4).若 m > 4,如图12-4,∵ S △AOF + S 梯形AFEP = S △AOP + S △POE ,∴ S 梯形PEFA = S △POA = 6 .∴18(2)(4)62m m +⋅-=,解得m = 8,m = - 2 (舍去) .∴ P (8,1).∴ 点P 的坐标是P (2,4)或P (8,1).2、如图,抛物线212y x mx n =++交x 轴于A 、B 两点,交y 轴于点C ,点P 是它的顶点,点A的横坐标是-3,点B 的横坐标是1.(1)求m 、n 的值;(2)求直线PC 的解析式;(3)请探究以点A 为圆心、直径为5的圆与直线 PC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参考数:2 1.41≈,3 1.73≈,5 2.24≈) 解: (1)由已知条件可知: 抛物线212y x mx n =++经过A (-3,0)、B (1,0)两点. ∴ 903,210.2m n m n ⎧=-+⎪⎪⎨⎪=++⎪⎩ ……………………………………2分解得 31,2m n ==-. ………………………3分 (2) ∵21322yx x =+-, ∴ P (-1,-2),C 3(0,)2-. …………………4分设直线PC 的解析式是y kx b =+,则2,3.2k b b -=-+⎧⎪⎨=-⎪⎩ 解得13,22k b ==-. ∴ 直线PC 的解析式是1322yx =-. …………………………6分 说明:只要求对1322k b ==-,,不写最后一步,不扣分.(3) 如图,过点A 作AE ⊥PC ,垂足为E .设直线PC 与x 轴交于点D ,则点D 的坐标为(3,0). ………………………7分 在Rt△O CD 中,∵ O C =32,3O D =, ∴ 2233()3522C D =+=. …………8分∵ O A =3,3O D =,∴AD =6. (9)分 ∵ ∠C O D =∠AED =90o ,∠CD O 公用,∴ △C O D ∽△AED . ……………10分 ∴ OCC D AEAD =, 即335226AE =. ∴ 655AE =. …………………11分 ∵ 65 2.688 2.55> ,∴ 以点A 为圆心、直径为5的圆与直线PC 相离. …………12分。

精选2013年数学中考压轴题

精选2013年数学中考压轴题

精选2013年数学中考压轴题25.(10分)(2013•常德)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过点A(0,﹣3),B(,),对称轴为直线x=﹣,点P是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过点P分别作PM⊥x轴于点M,PN⊥y轴于点N,在四边形PMON上分别截取PC=MP,MD=OM,OE=ON,NF=NP.(1)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证:以C、D、E、F为顶点的四边形CDEF是平行四边形;(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四边形CDEF为矩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6.(10分)(2013•常德)已知两个共一个顶点的等腰Rt△ABC,Rt△CEF,∠ABC=∠CEF=90°,连接AF,M是AF的中点,连接MB、ME.(1)如图1,当CB与CE在同一直线上时,求证:MB∥CF;(2)如图1,若CB=a,CE=2a,求BM,ME的长;(3)如图2,当∠BCE=45°时,求证:BM=ME.20.(10分)(2013•成都)如图,点B在线段AC上,点D,E在AC同侧,∠A=∠C=90°,BD⊥BE,AD=BC.(1)求证:AC=AD+CE;(2)若AD=3,CE=5,点P为线段AB上的动点,连接DP,作PQ⊥DP,交直线BE于点Q;(i)当点P与A,B两点不重合时,求的值;(ii)当点P从A点运动到AC的中点时,求线段DQ的中点所经过的路径(线段)长.(直接写出结果,不必写出解答过程)27.(10分)(2013•成都)如图,⊙O的半径r=25,四边形ABCD内接圆⊙O,AC⊥BD于点H,P为CA延长线上的一点,且∠PDA=∠ABD.(1)试判断PD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tan∠ADB=,PA=AH,求BD的长;(3)在(2)的条件下,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28.(12分)(2013•成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x2+bx+c(b,c为常数)的顶点为P,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顶点A的坐标为(0,﹣1),C的坐标为(4,3),直角顶点B在第四象限.(1)如图,若该抛物线过A,B两点,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平移(1)中的抛物线,使顶点P在直线AC上滑动,且与AC交于另一点Q.(i)若点M在直线AC下方,且为平移前(1)中的抛物线上的点,当以M、P、Q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ii)取BC的中点N,连接NP,BQ.试探究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该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3.(10分)(2013•大连)如图,AB是⊙O的直径,CD与⊙O相切于点C,DA⊥AB,DO及DO的延长线与⊙O 分别相交于点E、F,EB与CF相交于点G.(1)求证:DA=DC;(2)⊙O的半径为3,DC=4,求CG的长.24.(11分)(2013•大连)如图,一次函数y=﹣x+4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A、B.P是射线BO上的一个动点(点P不与点B重合),过点P作PC⊥AB,垂足为C,在射线CA上截取CD=CP,连接PD.设BP=t.(1)t为何值时,点D恰好与点A重合?(2)设△PCD与△AOB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25.(12分)(2013•大连)将△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α得到△DBE,DE的延长线与AC相交于点F,连接DA、BF.(1)如图1,若∠ABC=α=60°,BF=AF.①求证:DA∥BC;②猜想线段DF、AF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2)如图2,若∠ABC<α,BF=mAF(m为常数),求的值(用含m、α的式子表示).26.(12分)(2013•大连)如图,抛物线y=﹣x2+x﹣4与x轴相交于点A、B,与y轴相交于点C,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相交于点M.P是抛物线在x轴上方的一个动点(点P、M、C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分别过点A、B作直线CP的垂线,垂足分别为D、E,连接点MD、ME.(1)求点A,B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并证明△MDE是等腰三角形;(2)△MDE能否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能,求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能,说明理由;(3)若将“P是抛物线在x轴上方的一个动点(点P、M、C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改为“P是抛物线在x轴下方的一个动点”,其他条件不变,△MDE能否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能,求此时点P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若不能,说明理由.25.(12分)(2013•南平)在矩形ABCD中,点E在BC边上,过E作EF⊥AC于F,G为线段AE的中点,连接BF、FG、GB.设=k.(1)证明:△BGF是等腰三角形;(2)当k为何值时,△BGF是等边三角形?(3)我们知道: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边所对的角相等;反过来,等角所对的边也相等.事实上,在一个三角形中,较大的边所对的角也较大;反之也成立.利用上述结论,探究:当△BGF分别为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时,k的取值范围.26.(14分)(2013•南平)如图,已知点A(0,4),B(2,0).(1)求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2)已知点M是线段AB上一动点(不与点A、B重合),以M为顶点的抛物线y=(x﹣m)2+n与线段OA交于点C.①求线段AC的长;(用含m的式子表示)②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ACM与△AMO相似?若存在,求出此时m的值.24.(12分)(2013•莆田)如图,抛物线y=ax2+bx+c的开口向下,与x轴交于点A(﹣3,0)和点B(1,0).与y 轴交于点C,顶点为D.(1)求顶点D的坐标.(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2)若△ACD的面积为3.①求抛物线的解析式;②将抛物线向右平移,使得平移后的抛物线与原抛物线交于点P,且∠PAB=∠DAC,求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25.(14分)(2013•莆田)在Rt△ABC,∠C=90°,D为AB边上一点,点M、N分别在BC、AC边上,且DM⊥DN.作MF⊥AB于点F,NE⊥AB于点E.(1)特殊验证:如图1,若AC=BC,且D为AB中点,求证:DM=DN,AE=DF;(2)拓展探究:若AC≠BC.①如图2,若D为AB中点,(1)中的两个结论有一个仍成立,请指出并加以证明;②如图3,若BD=kAD,条件中“点M在BC边上”改为“点M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其它条件不变,请探究AE 与DF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25.(12分)(2013•泉州)如图,直线y=﹣x+2分别与x、y轴交于点B、C,点A(﹣2,0),P是直线BC 上的动点.(1)求∠ABC的大小;(2)求点P的坐标,使∠APO=30°;(3)在坐标平面内,平移直线BC,试探索:当BC在不同位置时,使∠APO=30°的点P的个数是否保持不变?若不变,指出点P的个数有几个?若改变,指出点P的个数情况,并简要说明理由.22.(12分)(2013•三明)如图①,AB是半圆O的直径,以OA为直径作半圆C,P是半圆C上的一个动点(P与点A,O不重合),AP的延长线交半圆O于点D,其中OA=4.(1)判断线段AP与PD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2)连接OD,当OD与半圆C相切时,求的长;(3)过点D作DE⊥AB,垂足为E(如图②),设AP=x,OE=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23.(14分)(2013•三明)如图,△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6,0),B(4,0),C(0,8),把△ABC沿直线BC翻折,点A的对应点为D,抛物线y=ax2﹣10ax+c经过点C,顶点M在直线BC上.(1)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并求点D的坐标;(2)求抛物线的对称轴和函数表达式;(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BD与△PCD的面积相等?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5.(12分)(2013•天水)如图1,已知抛物线y=ax2+bx(a≠0)经过A(3,0)、B(4,4)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将直线OB向下平移m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D,求m的值及点D的坐标;(3)如图2,若点N在抛物线上,且∠NBO=∠ABO,则在(2)的条件下,求出所有满足△POD∽△NOB的点P 坐标(点P、O、D分别与点N、O、B对应).26.(12分)(2013•天水)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OB是等边三角形,点A的坐标是(0,4),点B 在第一象限,点P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P,并把△AOP绕着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使边AO与AB重合,得到△ABD.(1)求直线AB的解析式;(2)当点P运动到点(,0)时,求此时DP的长及点D的坐标;(3)是否存在点P,使△OPD的面积等于?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 25(广东省)有一副直角三角板,在三角板ABC中,∠BAC=90°,AB=AC=6,在三角板DEF中,∠FDE=90°,DF=4,DE=3将这副直角三角板按如题25图(1)所示位置摆放,点B与点F重合,直角边BA与FD在同一条直线上.现固定三角板ABC,将三角板DEF沿射线BA方向平行移动,当点F运动到点A时停止运动.(1)如题25图(2),当三角板DEF运动到点D与点A重合时,设EF与BC交于点M,则∠EMC=______度;(2)如题25图(3),在三角板DEF运动过程中,当EF经过点C时,求FC的长;(3)在三角板DEF运动过程中,设BF=x,两块三角板重叠部分面积为y,求y与x的函数解析式,并求出对应的x取值范围.23.(11分)(2013•梅州)用如图①,②所示的两个直角三角形(部分边长及角的度数在图中已标出),完成以下两个探究问题:探究一:将以上两个三角形如图③拼接(BC和ED重合),在BC边上有一动点P.(1)当点P运动到∠CFB的角平分线上时,连接AP,求线段AP的长;(2)当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出现PA=FC时,求∠PAB的度数.探究二:如图④,将△DEF的顶点D放在△ABC的BC边上的中点处,并以点D为旋转中心旋转△DEF,使△DEF 的两直角边与△ABC的两直角边分别交于M、N两点,连接MN.在旋转△DEF的过程中,△AMN的周长是否存在有最小值?若存在,求出它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6.(12分)(2013•百色)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将抛物线C1:y=x2+3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7个单位得到抛物线C2.C2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1)求抛物线C2的解析式;(2)若抛物线C2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C,与抛物线C2交于点D,与抛物线C1交于点E,连结AD、DB、BE、EA,请证明四边形ADBE是菱形,并计算它的面积;(3)若点F为对称轴DE上任意一点,在抛物线C2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G,使以O、B、F、G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请求出点G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5.(广西河池卷)如图(1),在Rt△ABC, ∠ACB=90°,分别以AB、BC为一边向外作正方形ABFG、BCED,连结AD、CF,AD与CF交于点M。

2013年中考数学压轴题 2-含答案

2013年中考数学压轴题 2-含答案

1.如图,抛物线的顶点为A (2,1),且经过原点O ,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B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上求点M ,使△MOB 的面积是△AOB 面积的3倍;(3)连结OA ,AB ,在x 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N ,使△OBN 与△OAB 相似?若存在,求出N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1)由题意,可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a (x -2)2+1.∵抛物线经过原点,∴a (0-2)2+1=0,∴a =-41.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41(x -2)2+1=-41x 2+x . ························· 3分 (2)△AOB 和所求△MOB 同底不等高,若S △MOB =3S △AOB ,则△MOB 的高是△AOB 高的3倍,即M 点的纵坐标是-3. ············································································· 5分∴-41x 2+x =-3,整理得x 2-4x -12=0,解得x 1=6,x 2=-2. ∴满足条件的点有两个:M 1(6,-3),M 2(-2,-3) ····························· 7分(3)不存在. ········································································································ 8分理由如下:由抛物线的对称性,知AO =AB ,∠AOB =∠ABO .若△OBN ∽△OAB ,则∠BON =∠BOA =∠BNO .设ON 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A ′ 点,则A ′ (2,-1).∴直线ON 的解析式为y =-21x .由21x =-41x 2+x ,得x 1=0,x 2=6. ∴N (6,-3).过点N 作NC ⊥x 轴于C .在Rt △BCN 中,BC =6-4=2,NC =3∴NB =2232+=13.∵OB =4,∴NB ≠OB ,∴∠BON ≠∠BNO ,∴△OBN 与△OAB 不相似. 同理,在对称轴左边的抛物线上也不存在符合条件的N 点.∴在x 轴下方的抛物线上不存在点N ,使△OBN 与△OAB 相似. ····· 10分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2,0),连结OA ,将线段OA 绕原点O 顺时针旋转120°,得到线段OB .(1)求点B 的坐标;(2)求经过A 、O 、B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3)在(2)中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C ,使△BOC 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点C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果点P 是(2)中的抛物线上的动点,且在x 轴的下方,那么△PAB 是否有最大面积?若有,求出此时P 点的坐标及△PAB 的最大面积;若没有,请说明理由.(1)如图1,过点B 作BM ⊥x 轴于M .由旋转性质知OB =OA =2.∵∠AOB =120°,∴∠BOM =60°.∴OM =OB ·cos60°=2×21=1,BM =OB ·sin60°=2×23=3. ∴点B 的坐标为(1,3). ··········································· 1分(2)设经过A 、O 、B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ax 2+bx +c∵抛物线过原点,∴c =0. ∴⎪⎩⎪⎨⎧=+=-3024b a b a 解得⎪⎪⎩⎪⎪⎨⎧==33233b a ∴所求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33x 2+332x . ······································ 3分 (3)存在. ·········································································································· 4分如图2,连接AB ,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C ,连接OC .∵OB 的长为定值,∴要使△BOC 的周长最小,必须BC +OC 的长最小. ∵点A 与点O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OC =AC .∴BC +OC =BC +AC =AB .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原理可知:此时BC +OC 最小,点C 的位置即为所求.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kx +m ,将A (-2,0),B (1,3)代入,得⎪⎩⎪⎨⎧=+=+-302m k m k 解得⎪⎪⎩⎪⎪⎨⎧==33233m k∴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33x +332.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332332⨯-=-1,即x =-1. 将x =-1代入直线AB 的解析式,得y =33×(-1)+332=33. ∴点C 的坐标为(-1,33). ································································· 6分 (4)△PAB 有最大面积. ·················································································· 7分如图3,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交AB 于点D .∵S △PAB =S △PAD +S △PBD=21(y D -y P )(x B -x A ) =21[(33x +332)-(33x 2+332x )](1+2) =-23x 2-23x +3 =-23(x +21)2+839 ∴当x =-21时,△PAB 的面积有最大值,最大值为839.··············· 8分 此时y P =33×(-21)2+332×(-21)=-43. ∴此时P 点的坐标为(-21,-43). ···················································· 9分。

2013年中考压轴题精选2013.05.15

2013年中考压轴题精选2013.05.15

2013年中考压轴题精选”“XX专题训练一.解答题(共7小题)1.(2010•绵阳)如图,抛物线y=ax2+bx+4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4,0)、B(2,0),与y轴交于点C,顶点为D.E(1,2)为线段BC的中点,BC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F、G.(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顶点D的坐标;(2)在直线EF上求一点H,使△CDH的周长最小,并求出最小周长;(3)若点K在x轴上方的抛物线上运动,当K运动到什么位置时,△EFK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面积.2.已知抛物线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_________;(2)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是_________;(3)不等式ax2+bx+c<0的解是_________;(4)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5)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坐标.3.(2012•遵义)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经过原点O,交x轴于点A,其顶点B的坐标为(3,﹣).(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及点A的坐标;(2)在抛物线上求点P,使S△POA=2S△AOB;(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AQO与△AOB相似?如果存在,请求出Q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顶点A(3,0),C(0,1).将矩形OABC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矩形OA′B′C′.设直线BB′与x轴交于点M、与y轴交于点N,抛物线y=ax2+bx+c的图象经过点C′、M、N.解答下列问题:(1)求出该抛物线所表示的函数解析式;(2)将△MON沿直线BB′翻折,点O落在点P处,请你判断点P是否在该抛物线上,并请说明理由;(3)将该抛物线进行一次平移(沿上下或左右方向),使它恰好经过原点O,求出所有符合要求新抛物线的解析式.5.(2009•柳州)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2ax﹣b(a>0)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B(﹣1,0),与y轴的负半轴交于点C,顶点为D.(1)直接写出抛物线的对称轴,及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A的坐标;(2)以AD为直径的圆经过点C.①求抛物线的解析式;②点E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点F在抛物线上,且以B,A,F,E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求点F的坐标.6.如图,在直角坐标平面内,O为原点,抛物线y=ax2+bx经过点A(6,0),且顶点B(m,6)在直线y=2x上.(1)求m的值和抛物线y=ax2+bx的解析式;(2)如在线段OB上有一点C,满足OC=2CB,在x轴上一点D(10,0),连接DC,且直线DC与y轴交于点E.①求直线DC的解析式;②如点M是直线DC上的一个动点,在x轴上方的平面内有另一点N,且以O、E、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请求出点N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不需要过程.)7.(2008•宜宾)已知:如图,抛物线y=﹣x2+bx+c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A(﹣1,0)、B(0,3)两点,其顶点为D.(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该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E.求四边形ABDE的面积;(3)△AOB与△BDE是否相似?如果相似,请予以证明;如果不相似,请说明理由.(注:抛物线y=ax2+bx+c(a≠0)的顶点坐标为)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c经过A(﹣1,0)、B(0,﹣5)、C(5,0).(1)求此抛物线的表达式;(2)若平行于x轴的直线与此抛物线交于E、F两点,以线段EF为直径的圆与x轴相切,求该圆的半径;(3)在点B、点C之间的抛物线上有点D,使△BDC的面积最大,求此时点D的坐标及△BDC的面积.,解得因为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解得:解得所以圆的半径为答:该圆的半径是.)代入得:解得:时,,,﹣,,﹣的面积是.。

2013中考数学压轴题8(含答案)

2013中考数学压轴题8(含答案)

8.已知:如图14,抛物线2334y x =-+与x 轴交于点A ,点B ,与直线34y x b =-+相交于点B ,点C ,直线34y x b =-+与y 轴交于点E . (1)写出直线BC 的解析式.(2)求ABC △的面积.(3)若点M 在线段AB 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A 向B 运动(不与A B ,重合),同时,点N 在射线BC 上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B 向C 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请写出MNB △的面积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点M 运动多少时间时,MNB △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解析)解:(1)在2334y x =-+中,令0y = 23304x ∴-+=12x ∴=,22x =- (20)A ∴-,,(20)B , ··················································· 1分又 点B 在34y x b =-+上 302b ∴=-+32b = BC ∴的解析式为3342y x =-+ ····················································································· 2分 (2)由23343342y x y x ⎧=-+⎪⎪⎨⎪=-+⎪⎩,得11194x y =-⎧⎪⎨=⎪⎩ 2220x y =⎧⎨=⎩ ························································· 4分 914C ⎛⎫∴- ⎪⎝⎭,,(20)B , 4AB ∴=,94CD = ······································································································· 5分 1994242ABC S ∴=⨯⨯=△ ································································································· 6分 (3)过点N 作NP MB ⊥于点PEO MB ⊥NP EO ∴∥BNP BEO ∴△∽△ ········································································································ 7分BN NP BE EO∴= ···················································································································· 8分 由直线3342y x =-+可得:302E ⎛⎫ ⎪⎝⎭, ∴在BEO △中,2BO =,32EO =,则52BE = 25322t NP ∴=,65NP t ∴= ······························································································· 9分 16(4)25S t t ∴=- 2312(04)55S t t t =-+<< ··························································································· 10分 2312(2)55S t =--+ ····································································································· 11分 此抛物线开口向下,∴当2t =时,125S =最大 ∴当点M 运动2秒时,MNB △的面积达到最大,最大为125. ······························ 12分 16.如图,已知与x 轴交于点(10)A ,和(50)B ,的抛物线1l 的顶点为(34)C ,,抛物线2l 与1l 关于x 轴对称,顶点为C '.(1)求抛物线2l 的函数关系式;(2)已知原点O ,定点(04)D ,,2l 上的点P 与1l 上的点P '始终关于x 轴对称,则当点P 运动到何处时,以点D O P P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在2l 上是否存在点M ,使ABM △是以AB 为斜边且一个角为30 的直角三角形?若存,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1)由题意知点C '的坐标为(34)-,. 设2l 的函数关系式为2(3)4y a x =--. 又 点(10)A ,在抛物线2(3)4y a x =--上, 2(13)40a ∴--=,解得1a =.∴抛物线2l 的函数关系式为2(3)4y x =--(或265y x x =-+).(2)P 与P '始终关于x 轴对称,PP '∴与y 轴平行.设点P 的横坐标为m ,则其纵坐标为265m m -+, 4OD = ,22654m m ∴-+=,即2652m m -+=±.当2652m m -+=时,解得36m =±.当2652m m -+=-时,解得32m =±. ∴当点P 运动到(362)-,或(362)+,或(322)--,或(322)+-,时,P P OD '∥,以点D O P P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满足条件的点M 不存在.理由如下:若存在满足条件的点M 在2l 上,则 90AMB ∠= ,30BAM ∠= (或30ABM ∠= ),114222BM AB ∴==⨯=. 过点M 作ME AB ⊥于点E ,可得30BME BAM ∠=∠= .112122EB BM ∴==⨯=,3EM =,4OE =. ∴点M 的坐标为(43)-,.但是,当4x =时,246451624533y =-⨯+=-+=-≠-. ∴不存在这样的点M 构成满足条件的直角三角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挑战中考数学压轴题 第一部分 函数图象中点的存在性问题
1.1 因动点产生的相似三角形问题
例1
如图1,已知抛物线2
11(1)4
4
4
b y x b x =
-
++
(b 是实数且b >2)与x 轴的正半轴分别
交于点A 、B (点A 位于点B 是左侧),与y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 .
(1)点B 的坐标为______,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__(用含b 的代数式表示); (2)请你探索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点P ,使得四边形PCOB 的面积等于2b ,且△PBC 是以点P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请你进一步探索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点Q ,使得△QCO 、△QOA 和△QAB 中的任意两个三角形均相似(全等可看作相似的特殊情况)?如果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2 因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问题
例1 如图1,抛物线y =ax 2+bx +c 经过A (-1,0)、B (3, 0)、C (0 ,3)三点,直线l 是抛物
线的对称轴.
(1)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2)设点P 是直线l 上的一个动点,当△P AC 的周长最小时,求点P 的坐标;
(3)在直线l 上是否存在点M ,使△MAC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1
例2 如图1,点A 在x 轴上,OA =4,将线段OA 绕点O 顺时针旋转120°至OB 的位
置.(1)求点B 的坐标;
(2)求经过A 、O 、B 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3)在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以点P 、O 、B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1
1.3 因动点产生的直角三角形问题
如图1,抛物线2
333
84
y x x =-
-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
于点C .
(1)求点A 、B 的坐标;
(2)设D 为已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任意一点,当△ACD 的面积等于△ACB 的面积时,求点D 的坐标;
(3)若直线l 过点E (4, 0),M 为直线l 上的动点,当以A 、B 、M 为顶点所作的直角三角形有且只有....
三个时,求直线l 的解析式.
图1
1.4 因动点产生的平行四边形问题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经过A(-4,0)、B(0,-4)、C(2,0)三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M为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点M的横坐标为m,△MAB的面积为S,求S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
(3)若点P是抛物线上的动点,点Q是直线y=-x上的动点,判断有几个位置能使以点P、Q、B、O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直接写出相应的点Q的坐标.
图1 图2
1.5 因动点产生的梯形问题
例2 如图1,把两个全等的Rt△AOB和Rt△COD方别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直角边OB、OD在x轴上.已知点A(1,2),过A、C两点的直
线分别交x轴、y轴于点E、F.抛物线y=ax2+bx+c经过
O、A、C三点.
(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
(2)点P为线段O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y轴的
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M,交x轴于点N,问是否存在这样的
点P,使得四边形ABPM为等腰梯形?若存在,求出此时点
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若△AOB沿AC方向平移(点A始终在线段AC
上,且不与点C重合),△AOB在平移的过程中与△COD重叠部分的面积记为S.试探究S 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6 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
例 2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11
2
y x =
+与抛物线y =ax 2+bx -3交于A 、B 两
点,点A 在x 轴上,点B 的纵坐标为3.点P 是直线AB 下方的抛物线上的一动点(不与点A 、B 重合),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AB 于点C ,作PD ⊥AB 于点D .
(1)求a 、b 及sin ∠ACP 的值; (2)设点P 的横坐标为m .
①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线段PD 的长,并求出线段PD 长的最大值;
②连结PB ,线段PC 把△PDB 分成两个三角形,是否存在适合的m 的值,使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为9∶10?若存在,直接写出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1
1.7因动点产生的相切问题
例1如图1,A (-5,0),B (-3,0),点C 在y 轴的正半轴上,∠CBO =45°,CD //AB ,∠CDA
=90°.点P 从点Q (4,0)出发,沿x 轴向左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
(1)求点C 的坐标;
(2)当∠BCP =15°时,求t 的值;
(3)以点P 为圆心,PC 为半径的⊙P 随点P 的运动而变化,当⊙P 与四边形ABCD 的边(或边所在的直线)相切时,求t 的值.
图1
1.8因动点产生的线段和差问题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 =-x 2+2x +3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点D 是抛物线的顶点.
(1)求直线AC 的解析式及B 、D 两点的坐标;
(2)点P 是x 轴上的一个动点,过P 作直线l //AC 交抛物线于点Q .试探究:随着点P 的运动,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 ,使以A 、P 、Q 、C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请在直线AC 上找一点M ,使△BDM 的周长最小,求出点M 的坐标.
第二部分 图形运动中的函数关系问题
2.1 由比例线段产生的函数关系问题
例3 2011年上海市中考第25题
在Rt △ABC 中,∠ACB =90°,BC =30,AB =50.点P 是AB 边上任意一点,直线PE ⊥AB ,与边AC 或BC 相交于E .点M 在线段AP 上,点N 在线段BP 上,EM =EN ,12sin 13
E M P
∠=.
(1)如图1,当点E 与点C 重合时,求CM 的长;
(2)如图2,当点E 在边AC 上时,点E 不与点A 、C 重合,设AP =x ,BN =y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3)若△AME ∽△ENB (△AME 的顶点A 、M 、E 分别与△ENB 的顶点E 、N 、B 对应),求AP 的长.
图1 图2 备用图
2.2 由面积公式产生的函数关系问题
如图1,抛物线2
139
22
y x x =
-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联结BC 、AC .
(1)求AB 和OC 的长;
(2)点E 从点A 出发,沿x 轴向点B 运动(点E 与点A 、B 不重合),过点E 作BC 的平行线交AC 于点D .设AE 的长为m ,△ADE 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m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m 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联结CE ,求△CDE 面积的最大值;此时,求出以点E 为圆心,与BC 相切的圆的面积(结果保留π).
图1
例4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直线l经过O、C两点,点A 的坐标为(8,0),点B的坐标为(11,4),动点P在线段OA上从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点A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A→B→C的方向向点C 运动,过点P作PM垂直于x轴,与折线O—C—B相交于点M.当P、Q两点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P、Q运动的时间为t秒(t>0),△MPQ的面积为S.
(1)点C的坐标为____________,直线l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
(2)试求点Q与点M相遇前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的t的取值范围.(3)试求题(2)中当t为何值时,S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图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