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的综合效益
三峡工程效益

三峡工程效益三峡工程效益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
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有效控制长江上游洪水。
经三峡水库调蓄,可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现在的约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
三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846.8亿千瓦时。
它将对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减少环境污染起到重大的作用。
三峡水库将显著改善宜昌至重庆660公里的长江航道,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
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可由现在的约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运输成本可降低35—37%。
配电网可靠性定量评估及成本/效益分析软件包研究邱生1张焰1陶鹏1 王之佩2骆敏2(1.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030 2.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310014摘要:在综合应用配电系统可靠性理论、成本/效益分析理论、图论以及面向对象的计算机编程技术基础上,研究开发了一套用于定量评估配电网可靠性以及进行可靠性成本/效益分析的软件包系统。
文中着重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开发思路、软件包工作流程和功能等。
最后应用该软件包系统对我国某地区中压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进行了定量计算,并对为提高可靠性而投入的成本以及所获得的效益进行了分析比较。
研究结果可以为电网的规划人员与运行管理人员提供依据。
关键词:配电网;可靠性;成本/效益;软件包0 引言安全可靠的电网是维持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
电网故障引起供电中断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往往是巨大的。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联系电源与用户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供电可靠性水平的高低与电力用户有着直接的关系。
保证供电可靠性是配电网规划与运行管理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与电网建设的经济性有时是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
提高供电可靠性,则可能需增加对电网的,使电网的经济性下降,但若不采取措施提高可靠性,则包括停电损失在内的电网总成本可能反而会上升。
蓄水175米,三峡工程的成人礼——细数三峡工程综合效益

到7 万劳力挑土修堤, 0 历史上叫做 “ 岁
修 ” 这 个重 活 一 年 中要 干上 三 个月 , 。
长、 党组书记 曹广晶: 这次到来的
洪 水 峰 值 虽大 , 仍 在 三 峡工 程 设 计 但
范围内, 不属于 超 标 准 洪 水 , 三 峡 大 对 坝 来 说 足 以 从 容 应 对 。 遇 百年 一遇 如
游洪峰流量。 据长江水文局 实测: 月 7
0 三 0 0 湖 北省省长 李 鸿忠 : 过去三 2 日, 峡 大 坝 迎 来 一次 峰 值 在7 0 0
三峡工程, 聚着一个 民族 复兴 凝
峡 大坝没有建的时候, 我们党政的主要
力量 , 沿江 的 各 个 市 州, 5 6 从 、 月份 的
立方 米 /秒 左 右 的特 大 洪 水 ,堪 比
19 年长江特大洪水时长江三峡河段 98
的百年梦想 , 贯穿 着中国现代化建设
和 改革开放 的壮阔进程。
广I 中国三峡 l
1 8
l
f
L
发电效益
长江,占据了我 国水能资源 的一
半 以上 , 世 界 各 条 大 河 中也 位 居前 在 列 。 重 庆 到宜 昌, k, 从 z'. 10 蓄 f落差 2 米, 2 含 巨大 水能 。 开发 利用三 峡 的丰 富水能 资 源, 几代 中 国人 的绚 烂 梦想 , 是 是 也
消耗了无数人力财力。
三 峡 工程 建 设 使 荆江 地 区的防 洪
收, 数亿斤粮食付之东流。 直接损失达
16 亿 元 。 60
形 势发生了根 本性 的转 变,这对整个
长江 中下游 地 区的 正 常 的 经 4 米
水 位 起 调 到1 7 , 制 下泄 水位 不超 6米 控
三峡工程概况及评价

三峡工程概况及评价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综合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枢纽式水利工
程之一、它坐落于长江中游的巫山之巅,由长江三峡大坝及其依托的五座
泄水建筑物组成。
三峡工程是我国科技创新、水利建设的伟大成就,是国
际水利发展的一大里程碑。
三峡工程于1994年正式开工建设,2003年10月,世界最大的水利
建筑物,三峡大坝完成,经过6年多的建设,三峡工程总体项目也正式投
入使用。
三峡工程的建设,给中国带来了五大显著成效:
首先,最大限度地减缓了长江上中游洪涝灾害的发生,使几千万人口
免遭重大灾害。
第二,为中国经济电力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发电能源,还利用坝上水电
站产生的电流加热水,向湖北省提供合理的供热能源。
第三,它具有良好的航道维护效果,可以有效地维护航道及航行安全。
第四,三峡大坝泄洪总量扩大了长江上游流域的防洪能力,有效地缩
小了长江洪水的起源和终点时间差距。
最后,三峡工程可以有效地改善江淮流域的环境条件,削弱了水污染
的程度,改善了水质,促进江淮流域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峡工程的建设还可以促进中国技术和文化的发展,对国家的统一及
国家经济建设均有积极作用。
三峡大坝功能

三峡大坝功能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位于中国长江中游,是一个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工程。
它有多项功能,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以下是三峡大坝的主要功能:1. 水电发电:三峡大坝是一个巨大的水电站,拥有32台水轮发电机组,每台发电机的装机容量达到700兆瓦。
三峡大坝每年可发电约1.1万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5亿吨,减排二氧化碳1.04亿吨。
其强大的发电能力使得中国的电力供应得到了极大的增强,满足了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2. 航运运输:通过三峡大坝的船闸,可以实现大型船舶的通行。
这使得长江水系成为一条高效的内河水运通道,大大缩短了货物运输的时间和成本,提高了水运的运输能力。
同时,三峡大坝还极大地提高了江上的航运安全性。
3. 洪水调节:三峡大坝拥有强大的调节洪峰的能力。
它能够抵御一百年一遇的洪水,减轻洪灾造成的损失。
通过调节水位,三峡大坝可以使得洪峰下移,保护下游地区的安全。
4. 改善航道条件:三峡大坝减少了长江水系中的水力条件,使得航道的水位增深。
这使得船只搭载更多货物,提高了长江航道的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
5. 生态修复:三峡大坝的建设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生态补偿和修复。
通过大坝的建设,三峡库区的水质得到改善,当地渔业资源得到保护。
此外,三峡大坝还建立了大面积的水库湿地,为水生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的环境。
总之,三峡大坝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里程碑,其多功能的水利枢纽作用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通过发电、航运、洪水调节、航道改善和生态修复等功能的综合作用,三峡大坝发挥了巨大的积极影响,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峡大坝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程

三峡大坝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程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加快了自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在中国的众多重要工程项目中,三峡大坝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本文将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来阐述三峡大坝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环境效益三峡大坝项目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它不仅解决了长江流域的防洪问题,还具有重要的环境效益。
首先,三峡大坝能够减少洪水灾害的发生,保护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其次,三峡大坝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水质有着积极的改善作用,减少了水污染的发生,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三峡大坝还能够减少水土流失,保护了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因此,三峡大坝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经济效益三峡大坝项目不仅对环境有着积极的效益,同时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首先,三峡大坝的建设为长江流域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三峡大坝能够提供巨大的水电资源,为中国的工业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能源支持。
此外,三峡大坝还具有航运功能,为长江流域的物流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因此,三峡大坝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动力。
三、社会效益除了环境和经济效益之外,三峡大坝项目还带来了重要的社会效益。
首先,三峡大坝的建设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改善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状况,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其次,三峡大坝的建设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旅游收入,促进了旅游业的繁荣。
此外,三峡大坝的建设也为科研和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机会,促进了科技创新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因此,三峡大坝在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
综上所述,三峡大坝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程,不仅在环境、经济和社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长江三峡工程成本-效益分析

长江三峡工程成本-效益分析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组织了四百多位专家和数千名勘测、调查、试验、设计和研究人员参加了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工作,对三峡工程的成本收益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并于1988年重新编写了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三峡工程的效益分析1959年编制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和1988年完成的修订补充报告,都论证并肯定了三峡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并推荐作为近期开发的重点工程,其主要任务是解决长江中下洲、特别是荆江河段的防洪;向华中、华东和川东地区供电;同时还可以显著改善川江的通航条件。
(一)防洪作用三峡工程地理位置优越,可控制荆江河段洪水来量95%,武汉以上洪水来量的2/3左右。
三峡工程建成后,有防洪库容221.5亿m3可使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从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遇1000年一遇和1870年类似的洪水,配合分蓄洪工程,可避免荆江两岸发生毁灭性灾害;遇1931、1935、1954年型洪水,可拦洪120亿m3—200亿m3,减少中下洲淹没农田250万亩—300万亩;并可减轻武汉的洪水威胁,为洞庭湖区的根本治理创造条件。
(二)发电效益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1768万KW,年发电量840亿KW·H,主要供应华东、华中地区,小部分送川东,可替代煤炭约4000万吨—5000万吨。
是供华中、华东地区的一个最优电源点。
它将为华东、华中地区供应可靠、廉价、清洁和可再生的能源,并对缓和两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煤炭支巨大压力和减少环境污染起到重大的作用。
(三)航运方面据有关方面预测,川江下水运量2030年为5000万吨。
目前川江通过能力仅约1000万吨。
主要原因是川江航道坡陡流急,在重庆到宜昌660KM航道上,落差120M。
共有主要碍航滩险139处,单行控制段46处,三峡工程修建后,航运条件明显改善,万吨级般队可直达重庆,运输成本可降低35%—37%。
二、推荐的三峡工程方案在1985—1986年国家计委、国家科委组织水位论证的基础上,对正常蓄水位150、160、170、180米,以及两级开发和“一级开发、分期建设”等三种类型共六个方案进一步论证比较后,推荐“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建设方案。
三峡工程十大效益

三峡工程十大效益【防洪】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工农业精华地区。
但地面普遍低于洪水位6~17米,全靠总长3.3万多千米的堤防保护。
三峡建坝后,能控制百年一遇洪水;若遇千年一遇洪水,配合分洪区分洪,可避免发生毁灭性灾害。
直接确保中下游防洪体系内近2300万亩耕地和1500万人民生命财产及京广、京九铁路大动脉安全。
【发电】三峡水电站还能为三峡至葛洲坝区间的航运梯级进行反调节,再为葛洲坝水电站做功发电,以至三峡和葛洲坝平均总发电量将达1050亿度。
若每度电价0.1元,则年度创现值105亿元;若每度电创产值5元,则每年可为国家增创产值5250亿元。
三峡水电站地处我国腹地,至全国各大负荷中心的输电距离均约在1000千米内,是未来全国各大电网联网中心和调度中心!【航运】660千米的宜一渝江段有滩险139处,年单向航运能力不足1000万吨。
三峡建坝后,将淹没所有滩险,航道将平均扩宽至1100米,万吨级船队将通江达海,年单向航运能力将超5000万吨,对发展和繁荣长江两岸至沿海地区经济如虎添翼!【养殖】库区有近700平方千米水面,流速变缓、水质变清变肥、表水层转暖,是虾、贝、鱼、鹅、鸭、鳖等庞大的淡水水产养殖基地。
【旅游】瞿塘峡和巫峡江段水位仅分别抬高38~46米。
除屈原祠、张飞庙和少数石刻需上迁外,其它各景点的雄姿依旧。
随之水陆交通条件的改善,将增添如大足石刻、高岚、小三峡、神农架、溶洞群、神农溪、格子河石林等千姿百态的仙境画廊,再加之两座现代奇观——葛洲坝和三峡大坝,将陶醉五洲四海游客。
【保护生态】库区气温将夏降、冬升各约2℃,更有利于桐、药、桔、栗、桑、茶等喜温作物生长;淹没区珍稀动物分布极少,对白鳍豚、扬子鳄、大鲵和江豚的生息繁衍均无影响;中下游洪灾得到控制,有利于消灭钉螺和杜绝血吸虫病及各种瘟疫的流行。
受大坝调节,枯水期下泄流量增大;每年10月因蓄水而下泄流量将相应减小,但下泄流量仍将大于上海地区降盐度所需流量。
简述三峡大坝的利弊

简述三峡大坝的利弊1.三峡大坝的利——(1).防洪蓄水:三峡工程可以防洪,非常有效地控制洪水。
中国式非常典型的东南季风气候,降雨分布非常不均匀,长江从宜宾到武汉也是地上河,过去两千年的统计不到十年发一次洪灾,98年洪灾大家还是记忆犹新。
三峡工程修建以后,巨大的调节库容,可以非常有效提高下游的防洪标准,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延缓河流淤积,第一位是防洪,防洪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非常必要的措施。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工农业精华地区。
但地面普遍低于洪水6-17米,全靠总长33,000多公里的堤防保护。
而长江处古洪灾频繁到约10年一次,洪水威力强劲。
三峡建坝后,能控制百年一遇洪水,确保中下游安全。
遇千年一遇洪水,配合分洪区分洪,可避免发生毁坝的危害。
历史将证明:长江三峡工程,是直接确保中下游防洪体系内近2300万亩耕地和1500万人民生命财产及京广、京九铁路大动脉安全的守护神。
中国的历史就是治河的历史,洪水不治无法使国得到安定。
也就是说没有三峡工程,三峡工程在论证的时候,其它方面都还是可以替代的,唯独防洪不可替代的,三峡工程部修建的话,在洪水控制方面我们没有有效的手段,江汉地区人与自然无法做到和谐相处。
(2).抗旱调水:5月26日,三峡水库水位降至152米附近。
按国家防总调度,自5月20日三峡水库增大下泄流量为中下游实施抗旱补水以来,水库水位6天内从154米连续下降了2米。
三峡水库在此区间原有存水约12亿立方米,现已全部释放大坝下游,用于抬升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以缓解湖北、湖南、江西等地抗旱紧张和沿江城乡供水、灌溉引水压力。
按此计算,目前三峡抗旱补水力度约为每天2亿立方米。
5月初旱情初现时,记者在宜昌市沿江大道看到,长江部分航段露出了滩涂,与远处岸边高水位留下的痕迹形成鲜明对比。
而这几天宜昌水位明显上涨。
一些在江边钓鱼的市民说,水位上涨后,来往的船只也多了一些。
长江水利委员会发布的水文监测数据显示,连日来,三峡大坝下游湖北宜昌、湖北沙市、湖南城陵矶、江西九江、江西湖口等观测站水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抵御碱潮入侵
பைடு நூலகம்
这是非常大的一个功能。长江是积极性河流,冬天的时候 流量大减,当河水的流量过小时,上海等入海口的海水就 会倒灌,造成咸潮入侵,危害很大。这个时候,三峡水库 就将夏季洪水期蓄积的水下泄,相当于一只手将咸潮往外 推,通过增加流量的方法,使海水无法回灌。
生态补水
冬季的时候,流量降低,很多江边的取水口无法 取水,生产生活用水受到影响,另外,航运也会 受到影响,通航水深不够了。三峡水库通过增加 下泄流量,可以保证下游的水位不至于太低,从 而保证了生产生活用水和通航水深。去年我们下 泄了100多亿立方米的水。相当于三峡水库三分 之一的库容。
谢谢观看!!!!
三峡大坝的综合效益
改善水质
三峡工程建成以后,水位抬高,以往江面上漂 浮的垃圾大量堆积在坝前,这个季节,基本每周 都有几万方,为此,我们专门和长江干流的一些 政府组织清漂,这样就不会导致水体进一步恶化。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库岸、库区地质灾害、消 落带的管理,防止库区生态环境放生恶变。
调沙
三峡大坝有大量排沙孔, 可以将淤积在坝前的泥 沙排到下游,可以实现 长江中下游的泥沙平衡。 因为如果泥沙少了,水 对河床的冲击就会加大, 会导致滑坡、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