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基础入门 静物写生的方法

合集下载

水彩画静物绘制的基本理论

水彩画静物绘制的基本理论

水彩画静物绘制的基本理论水彩画是一种古老而又极富创意的绘画形式,它在绘制静物时更是能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水彩画以其绚丽多彩、柔和温润的色彩效果,展现出不同于其它绘画形式的魅力。

在进行水彩画静物绘制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理论以及技巧,在此将对水彩画静物绘制的基本理论进行详细介绍。

1. 材料准备在进行水彩画静物绘制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必要的材料。

常见的水彩画工具有水彩颜料、各种大小的水彩画笔、调色盘、清水等。

在选择颜料时,可以根据静物的主题和表现效果来选择相应的颜色。

2. 静物构图在进行水彩画静物绘制时,构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构图能够让整幅作品更加和谐美观。

在构图时要注意主次分明,注意静物与背景之间的关系,突出主体,同时又不显得单调乏味。

3. 色彩运用色彩是水彩画的灵魂,良好的色彩运用能够让作品更加生动鲜明。

在进行水彩画静物绘制时,需要注意色彩的层次感和渐变效果,合理地使用冷暖色调搭配,使整体画面更加立体饱满。

4. 光影处理光影是静物绘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透过光影勾勒出静物的形态,并增强作品的立体感。

在水彩画中,可以通过深浅不同、干湿混合等方式来表现静物的光影效果。

5. 纹理表现静物往往具有各种各样的纹理,如粗糙的木纹、光滑的玻璃纹等。

在进行水彩画静物绘制时,需要通过合适的笔触和色彩运用来表现出静物的纹理特征,使作品更具真实感和质感。

6. 注意事项在进行水彩画静物绘制时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首先是控制水彩颜料和水分的比例,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地控制颜料和水分含量,其次是注意层次渲染,在表现远近景深时应该注意将前景与远景有机地连接起来。

总结来说,水彩画静物绘制有着独特的视觉魅力,在实践中要多加积累经验,并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和技巧。

只有不断地学习与实践才能使我们在这个领域内得到进一步提升。

希望以上对于”水彩画静物绘制的基本理论”有所帮助。

水彩静物写生作品欣赏4

水彩静物写生作品欣赏4

二、树干与树枝的画法 树干与树枝要符合树的
生长规律,可以借鉴国画画 树的方法,由树干到树枝, 从下到上逆锋行笔在树叶的 空白地方画出树枝。
三、石与山的画法 大的石头堆在一起形成山,山与石头的组成结构是一样的,因此它们的
画法也是一样的。
4、 云的画法 在水彩画中云是比较难表现的,因其形状不确定,虚实较难掌握,要想
画出轻盈飘逸、色彩丰富的效果需要有娴熟的技巧。
五、水的画法 在文学作品里经常看到用“海
天一色”或“水天一色” 这样的 词描写天空与水的关系,这样的描 写非常准确,水原本是无色的,正 是因为它反射了周围的环镜,才有 了色彩。
一、湿画法 湿画法是指在湿的纸上或在前一遍未干的色上继续着色,以形成
水色交融的效果。是最能发挥水彩画中“水”的韵味的一种画法。
1、 湿接法 湿接法是在打湿的纸上进行作画;或是在干纸上先画一笔颜色,趁颜色未干时
衔接下一笔颜色。
2、退染、罩染、接染与 积染
“染”是指染色,因 为“染”的效果比较细 腻,过渡自然柔和,所 以在写实性绘画中比较 常用。
一、冲——水冲、淡破浓、浓破淡、滴水、喷水、弹水淡破浓
撒盐 撒盐法是在深色底色上,趁颜色未干
时洒上盐粒,盐融化后产生冰花似的白点。
喷水 可以是喷洒清水也可以是喷洒颜色。
二、洗——干洗、湿洗、纸巾、海绵、砂纸
干洗:洗涤法就是用含清水笔洗出需要的形 态,或减若色彩的浓度、纯度或对比。
湿洗:用干净的湿毛笔或海绵等吸水性 强的材质,在颜色未干时吸走颜色,使 之露出白纸或底色。
三、遮——胶带、留白胶、蜡
胶带
留白胶
一、树冠的画法 树冠是由无数树叶组成的,
我们在观察树冠的时候应从整 体去看,近处的可以看做是不 规则的球形或伞形,画出受光 与背光的明暗关系;远处的可 以看做不规则的平面,在这不 规则的平面里,要适当有色彩 的变化。

水彩静物写生绘画技法

水彩静物写生绘画技法
5.体积的表现
素描是靠明暗变化来表现体积的,过去,在美术教学中曾经有一种训练方法:即在画好的素描稿上罩上一层颜色,称做铅笔淡彩。这种训练方法,常常给人一种误解:色彩画似乎是素描加颜色,欧洲早期的油画也曾较多的使用类似方法,在明暗底子上罩染颜色。自从19世纪印象画派出现以后,人们对光与色的变化规律有了新的理解,画家们已不满足于对固有色的表现,而是向着更新颖、更丰富的领域不断开拓。
画面大体的颜色铺好后,就可以进一步刻画每一物体的具体形象,包括这些物体的形体结构、空间透视、色彩变化、光影明暗、质地感觉等,同时注意整幅构图的虚实,色调的变化与统一。另外因为水粉画是以色彩来塑形体的,所以每一笔颜色上去,既是色又是形,形色这样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成为构成视觉形象的最基本要素,这也是写实性绘画区别于其他类艺术表现方法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光照、质地是形成物色变化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根源,在一特定的环境中,只需特色彩关系表现妥当,其光影气氛、质地、空间等感觉便自在其中了有关体积、空间、质感的表现规律,我们还将在以后的章节里详细叙述。
物体给人以颜色的感觉是一种复杂的光学现象,当一种物体占有左右、上下及纵深三度空间时,构成物体表层的各个面上从不同的角度反射着各种光线,尽管每件物体在各种不同的光照环境中有着各种各样的色彩变化,但经过分析,也不难找到它的规律。
一张白纸如果展成平面,假如光照均匀,颜色变化并不显著;如在中间折弯,白纸则产生两具朝向的面,当两个面受到不同的光照时,则表现出明显的色彩差异;如果将一条白纸带变成弧形,其色彩的变化则随着弧形的弯曲度缓慢的变化。
3.着色步骤
稿子起好,就可以开始着色了。如觉得没有把握,可画一个小色稿,用几块颜色点一点,探索一下画面基本的色彩构成。
着色步骤多种多样,对初学者来说,为把握总体关系,最好是先铺上对画面色调起决定性作用的大面积背景色彩,它为画面主角的出场提供一个舞台。然后果断地涂上陶罐上最浓重的色块,力求形色准确,尽量不再涂改,留出罐口、鸡蛋部位的白纸地子。此时画面上黑、白、灰三种明度的色彩差度基本拉开,为处理其他部位的明度层次构建了比较的依据,便于寻找各个局部的色彩变化。再者,因为水粉中的最重的颜色和最亮的颜色变化。水粉中的最重的颜色和最亮的颜色都怕脏,一旦不慎,容易造成暗色暗不下去,污浊晦涩;亮色亮不起来,越涂越脏,很难补救。所以,从绘画程序上就应加以注意,防止由于下面的色层向上渗透所造成的麻烦。此外,在用色、用水、用笔时也必须加以讲究。调配暗色时,要选用本身就具有一定暗度的颜色,如深红、深褐、深蓝、普监、紫、黑色等,切不可在调色盘中无目的的乱掇乱点,尤其使用像柠檬黄、粉绿、白色等含粉质较多的明亮的颜色时,更要慎重。水粉画的颜料虽有较强的覆盖力,但有时也并不那么理想。所以,描绘高光及其他最明亮的色彩部位时,不宜多层反复涂改,应局部留出些白地,最后再涂以适当的颜色为好。

水彩静物写生的方法与步骤(共5则范文)

水彩静物写生的方法与步骤(共5则范文)

水彩静物写生的方法与步骤(共5则范文)第一篇:水彩静物写生的方法与步骤(共)第三节水彩静物写生的方法与步骤一、授课名称:水彩静物写生的方法与步骤二、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水彩静物作画的方法步骤,并较熟练的运用水彩画的技法。

三、教学要求:熟练掌握静物写生的观察方法与写生步骤。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使学生熟悉水彩画的工具材料及其性能。

掌握静物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2、水彩静物的干湿画法的掌握和运用。

五、学时分配:10学时六、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

以技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适当进行技法表现。

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坚持讲授示范,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七、教学手段:讲述、教师示范八、教学内容:水彩静物写生的训练,总的来讲其目的是培养初学者认识色彩,运用色彩和以水彩技法表现对象的能力。

因此应从总体来安排不同阶段的练习,并有所侧重地对每一个阶段提出要求,主要有几个方面的训练内容和方法。

(一)关于掌握水彩工具,性能及水彩画的基本技法的练习。

(二)关于认识运用色彩能力的练习(三)关于静物质感的认识和表现的练习(四)关于培养对空间感的认识和表现的练习水彩静物的着色方法有两种即干画法与湿画法,前者需要由浅入深,从大面到细部全面铺开逐层叠画,要求每遍颜色的透明度很高,而后者则需一气呵成,准确果断。

最好的方法是干湿相互交替运用。

着色中具体进程原则应该是先浅后深,先湿后干,但也不能绝对。

要掌握分寸留有余地,所画程度要恰到好处,留有补笔,调整的余地。

一观察物体,确定构图静物摆放好后,学生可选择写生的位置,坐下来认真观察静物,然后考虑构图。

构图的原意是设计,即画面的布局安排。

静物画的构图必须把握几个原则,即平衡、均稳、变化、统一。

要求尽可能不要重复,反对四平八稳,搞老一套。

静物的构图力求饱满,以便于刻画;另外要运用现代构成原理,追求画面的设计意识,追求形式美。

二打铅笔稿水彩画打稿用B或2B铅笔。

若铅质太硬,会将画纸划出深痕迹;铅质太软,则会将画纸弄糊搞脏,使涂的水彩污脏,影响透明度。

水粉静物画写生的步骤

水粉静物画写生的步骤
先用铅笔安排 物体的位置,勾出物体的形状
再用赭石或蓝色再次确定物体
然后用单色分出物体明暗和背景 的空间关系
接下来铺大色调:可以从物体开 始,也可从背景开始
一般来讲,先铺面积大的背景, 再铺物体固有色,先铺饱和的颜 色,再铺灰色,最后画白色物体
第二步是细节刻画 水果往往是主 角,因此要刻画丰富响亮
第三步是画面的整体调整,看看 画面和写生对象是否一致,画面 中的各种关系是否正确,颜色是 否漂亮,等等
大物体是主体物,也是需要刻画 细腻生动的,不仅要颜色丰富, 造型要准确
金属器皿也是画面塑造的重点,它 的材质的特性不同,反光强烈,没 有规律可循
画物体一定要结合周围的背景一起 画,如物体的投影,周围的布纹, 它和物体产生着遮挡关系
立面的背景要深于平面,色彩的变 化等不如平面丰富,这样才能更好 地表达空间关系

考试里的静物水彩写生步骤有哪些1观察2起稿

考试里的静物水彩写生步骤有哪些1观察2起稿

考试里的静物水彩写生步骤有哪些
一、题材选择与静物组织
组织好一组理想的静物,是完成作品的重要前提,因此组合静物时要求画者从画面的变化、统一、构图、色彩等角度去反复比较和经营,以求得较理想的组织形式。

静物内容的组织和搭配要合乎生活常理,要使画面既有生活气息,又富于趣味性,使物象之间产生一定的联系。

二、作画步骤静物写生起稿一般要求先用铅笔或炭笔入手,这一步骤非常重要,起稿不仅是打轮廓,而且有构图的任务,动笔前应该在胸中酝酿成熟。

1、用色彩定形
2、着色
从亮部开始----中间色调----暗部然后从中间色调开始----向两级(明、暗部)过渡最后从暗部开始-----中间色调-----亮部从亮部画起。

3、整体观察、局部入手
4、从薄到厚、由虚到实
三、色调组织
四、空间层次水粉画与油画在表现色彩空间上的共同点就是准确、生动、逼真。

[水彩教学]第一阶段:水彩静物画分类写生训练

[水彩教学]第一阶段:水彩静物画分类写生训练

[水彩教学]第一阶段:水彩静物画分类写生训练
第一阶段:水彩静物画分类写生训练
水彩画的写生由简单的分类练习到复杂的综合写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第一阶段,我们将了解到常见物体的构造特征、物体属性,固有色彩的变化以及描绘方法等等。

那么,就让我们在这一-章节里,通过示范逐步学习水彩画的写生吧!
单个物体的训练:
水果写生分类苹果、橘子、梨、香蕉、菠萝、杏子、桃子、葡萄、樱桃、草莓、石榴、红枣等等。

苹果是我们最为常见的描绘对象之一,右图只是摘录出来的局部,目的就是为了说明画水果时的体积感要充足,结构感要明确,色相表现上要肯定,这样画出来的水果才能让人垂涎欲滴。

下面我们将以苹果、梨为例介绍作画的步骤。

苹果的写生步骤
步骤一铅笔起稿,做到严谨、准确,高光处涂遮盖液。

步骤二铺大色调,用笔不宜拖泥带水,同时又要根据对象的结构特征来运笔。

步骤三(完成图)深入刻画,注意色彩的纯度、明度及色相的变化,充分利用水彩透明性的特点,干湿结合,层层深入,直至完成。

水彩静物写生作品欣赏3

水彩静物写生作品欣赏3

第一节 调色与用笔 一、调色
水彩画的调色规律、方法与 水粉、油画一样,都是颜料的混 合相加,但不易过多种颜色混合, 会导致颜色发灰。充分发挥水的 作用,同时还要注意提高颜色的 饱和度。
图一
二、用笔 1、平铺 绘画开始大面积着色
时经常用此笔法
2、皴 用毛笔蘸上稍干一点的
一种或几种颜色,用侧峰在 纸上留下苍老、粗糙的痕迹, 这种笔法能够深入表现山石、 树皮等遒劲自然、圆浑厚重、 刚柔并济的特征。
3、擦 “擦”与“皴”法很接
近, 对于一些没有规则的形状, 又没有什么秩序可循的东西, 可用擦的笔法表现,比如杂 草、树叶等。
4、点
“点”法用笔可画出虚 点、实点;长点、短点;大 点、小点;宽点、窄“点” 在中国画中主要用作是点苔 提神,在水彩画中可以画斑 驳的树叶和杂草。
5、勾 “勾”法用笔多用于画线,分为湿勾和干沟
湿勾
干勾
一、掌控水 水彩,就其表现性能来说,很接近水墨画。掌握水的性能,把握水与色彩调和的关
系,准确地掌握其中的“度”,是水彩画家的基本功。 二、运用水
水彩画最特殊的语言就是其水性,研究水的性能对提高运用水的技巧有很大的益处。
三、水的多少对颜色渗化的影响 1、颜色中混合了不同含量的水分的色彩效果 2、纸面上不同水分含量使颜色和笔触呈现的不同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写生的步骤方法,是绘画技能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人必会有自己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作画方法和步骤,可是它不是一种固定的唯一的机械公式。

正确的步骤方法,自始至终体现着作者对于一幅作品想要达到某种要求和效果的总体构想。

它也必然反映作者的观察方法、艺术素养和技法水平。

各个画种的和不同学派的绘画理论和表现技法,是多种多样的。

其艺术特点、工具、材料性能和技法的不同,必然形成写生或创作中步骤方法的区别。

如水彩、水粉,单从颜料的透明与不透明特性来说,它的上色程序就不一样,其所使用的画具、材料和技法也基本上是相异的。

尽管如此,作为在学习某一画种的开始阶段,遵循一种比较正确合理的作画步骤方法去进行练习,无疑可以更有效地达到学习的目的。

学习这些作画的步骤方法,正如过河的桥,它只是帮你走向彼岸,以后前进的路子就应由自己去开拓了。

作静物写生,在下笔以前,首先应考虑如何把对象合适地布局在画纸上,你必须对这组静物有感受和表现它的激情。

然后,运用形式美的法则来确定构图。

现在,将与此有关的几个问题,分别简述于下:
(1)首先要选定一个写生的角度和适当的视点,一组摆好的静物,并不可能提供给你在任何角度或视点的情况下,都可以具有好的画面构图效果的。

那么,在写生以前进行一下选择是十分必要的。

选定的角
度,应是主体物比较突出,主次分明,布局均衡稳定,光线集中而有特点,色彩效果较好。

全部受光或大部背光的角度,在视觉中,对象的形体与色彩会与部分受光的角度不一样。

正面光的器物,形体色彩都比较明确可辨,而且物体轮廓会产生线的特征,色彩的固有色比较明显,基调明快爽朗;大部背光的角度,阴影面积较大,受光部位少,物体比较沉暗,背光部色彩丰富,变化细微,不易捉摸,形体轮廓不甚明确肯定;但是描绘逆光对象,具有十分别致的光色效果。

这种画作表现的难度比较大,暗部容易画得乌黑,无色彩感。

关于确定视点高低的依据,主要看静物主题表现的构图要求。

视点太高,器物在俯视下必产生透视形体短缩,看上去很不自然,器物也会失去某些前后遮掩重叠的关系,形成分散而不集中。

如视点太低,物体会完全重叠集中在视平线上,形成横的排列形式,并有挤塞的感觉。

这都是效果不好的视点选择,由于视点的高低变化,可以产生多种不同效果的构图。

所以,可以先用小块纸,画下来作一比较,选较为理想而有特色的构图来作大幅习作。

(2)要确定桌线在画面上的位置。

桌线就是桌面与背景的交接线,此线在桌面上的高低位置,与视线的高低是统一的。

视平线高,桌线必高,视平线低,桌线必低。

这与风景写生中的地平线高低的道理是一样的。

(3)落幅时应考虑画面的空间大小,描绘的主体物在画面中若比较小,
画面空间必然较大,物体画得越大,画面体现的空间就越小。

描绘空间的大小,主要根据题材与个人表现意图、静物写生与风景写生对于空间大小的考虑,并不完全相同,静物构图中,主体物画得过大或太小,都是不合适的。

空间大物体小,画面会显得灵活、舒展,但处理不好,构图会产生不充实感;物体大空间小,产生的效果是主体物突出,充实饱满,处理不好画面就会产生堵塞、沉闷、不灵巧等弊病。

(4)画幅大小与画幅长宽比例。

任何一幅绘画创作,在确定题材后的构思构图过程中,同时就得确定画幅的大小和画幅长宽的尺寸比例。

一幅画的大小,应根据表现的主题来确定,如重大的战争题材、历史题材,画幅都比较大;抒情性的题材,画幅往往比较小。

画幅大小与表现主题的效果,有一定关系。

作为写生习作的画幅大小,也要根据写生题材的繁简情况来决定。

同一题材,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构图形式,如横的、竖的、矩形和方形的各种比例。

所以,画幅尺寸比例,是根据构图要求来确定的。

(5)在多人写生一组静物时,很可能有的角度在构图上会有某些缺陷,这可以对物体的位置作适当调整,增减个别器物,使构图的整体效果尽可能的完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