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x3.2月相变化_2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第2课月相变化教学资料教科版

第2课月相变化(一)背景和目标在地球上观察到的月球明亮部分的多种形象叫做月相。
月相变化是有周期性的,由朔到望再到朔的演变过程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
月球的规律性的圆缺变化与它和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有密切的关系。
由于月亮本身不发光,所以它无论转到什么位置,总是对着太阳的一面明亮而背着太阳的一面黑暗。
因而,在月球绕地球转动的过程中,由于太阳、地球、月球的相对位置不同,看到的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也就不同,因而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
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在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月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有关。
而月相变化的根本原因,日、月、地三者转动产生的位置关系变化,不是本课要研究的内容。
月相变化的规律,学生不一定都能在课堂上形成认识,故教科书安排了一个课后观察月相的活动,希望学生在实际观察中验证并形成较稳固的认识。
从教学的难度上看,本课和以前的教科书相比,大大降低了,但对观察的要求提高了一要求学生持续一个月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月相的形状、月相所在天空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太阳在天空的位置。
这对发展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方法是有利的。
科学概念.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培养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为每个小组学生准备:圆纸片、笔、剪刀等。
(三)教科书说明第一部分:画月相1.让学生根据曾经观察过的月相情况将月相画出来,也就是说是写实的,不需要艺术想象或加工。
2.让学生找出判断月相正确与否的标准,其意义在于让学生认识月球的一个特征--一个不发光的天体,并为后面的模拟活动打下基础。
六下三2月相变化

根据名称找月相
满月
峨眉月
上弦月
新月
凸月
下弦月
新月→峨眉月→上弦月→渐盈凸月→满月→渐亏凸月→下弦月→残月→晦月
东边
西边
农历上半月月相规律 圆 缺 由( )逐渐变( ) 亮面在( )边 东 西
东边
西边
农历下半月月相规律
由( )逐渐变( ) 亮面在( )边
圆 缺 东 西
太阳光线
初三 初四
初二 初一
古人做诗我作画,挑选一句画月相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
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王维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画好了,让其他同学猜测是哪句诗中的月相。
在白天,我们上午上学或者下 午放学时,有时会发现天空中 有月亮。让我们对白天的月相 进行一个月的持续观察,并记 录有关月相的情况。 观察白天的月相,我们需要注意:
学了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你还想知道什么?或者你会做什么?
《月相变化》课堂小结
1.月相是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月相变化是 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2.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一个月的月相变 化:新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 —残月。 3.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 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 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 小、方向也就不同。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这是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的名句。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2月相变化-教

月相变化教学设计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月相变化》一课内容属于空间科学,学习本课,为认识微观世界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
同时,让学生以科学的态度了解大自然奇特的现象和规律,从而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2、针对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的年龄特点和思维依赖于具体直观形象的发展规律及充分发挥科学这门课的实验探究特色,我采用了实验探究为主、启发诱导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注重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并结合图形,让学生在感性的基础上获得认识。
本课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讨论等手段,教会学生善于思考、观察、动手等习惯,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现象分析等各方面能力。
3、为了学生能学以致用,因此,本节课增加了“案例分析”和“课外拓展”部分。
教材分析:《月相变化》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第二课。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
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在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月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有关。
教材编排中,本课主要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画月相;第二部分是给月相排序;第三部分是模拟月相变化;第四部分是观察白天的月相。
课前我和学生进行了交流,当我问学生:你们平时见过的月相是什么样的?学生的回答是圆的、弯的,学生只知道八月十五的月亮是圆的,对于其它每个月的十五是不是圆的不敢确定。
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对教材做了如下改动:第一部分猜谜导入,引出课题;第二部分是模拟月相变化;第三部分是给月相排序;第四部分是观察一个月的月相,这部分也是一个课外观察活动,要求学生坚持观察一个月的月相,记录月相的形状、亮面朝向、月相所在天空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
希望学生在实际观察中验证并形成教稳固的认识,这对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方法是有利的。
学情分析:虽是六年级学生,但是他们对月球这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对于月亮是如何借助太阳的光而改变自身形状的还没有很清晰完整的认识,学生只知道月亮是圆的、弯的,对月球的科学认识并不充分,因此本课时只带领学生初步学习月相变化的成因和变化的规律。
月相变化演示图及月相变化的原因

月相变化演示图及月相变化的原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每一天月亮在空中的位置以及它的形状都在发生着变化,这就是所谓的“月相变化”。
月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它的变化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我们将月亮的这种“阴晴圆缺”的变化称为“月相变化”。
月相变化主要包括:月亮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和形状的变化。
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其更替周期是29.53天,大约是一个月(称为一个朔望月)。
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 --凸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
每月都如此循环。
为什么月亮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这与月球本身的性质以及月、地、日三者的相对位置有关。
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被自己挡住的)。
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面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面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于是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其实是月球被日光照亮的部分。
以下是不同月相出现的时间、呈现形状以及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
1、新月约在农历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只有在日食时才可觉察它的存在。
2、峨眉月约在农历每月初三四,月球离开地球和太阳中间而向东边偏了一些,地球上可看到其中呈镰刀形的一部分,称为娥眉月,只有当太阳落山后的一段时时和能在西方天空看到娥眉月。
3、上弦月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度,在地球上可看到月球的西半边亮,呈半圆形叫上弦月。
4、凸月约在农历每月十一、十二,在地球上可看到月球西边被太阳照亮部分大于一半,即为凸月,大半晚可见。
5、满月约在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在地球可看见全部月球亮面,称为满月或望。
6、下弦月约在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再次变成直角,月球在日地连线的西边90度,在地球上可看见月球东半边亮呈半圆形,月面朝东,称为下弦月,下半晚可见。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2 月相变化|教科版 (2)

3.2月相变化教材分析:“月相变化”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第二课,本课分四部分:1,认识月相,画月相;2,给月相排序;3,模拟月相规律;4.观察白天的月相。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对月球充满好奇,在生活中也曾观察到月相,但这种观察比较随意,得到的信息也是碎片化的。
他们无法将月相形状、位置与农历时间一一对应。
因此教材一开始让学生画月相,给月相排序,脱离了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
但如果我们把学生观察一整月的月相,调整到课前完成,就可以丰富学生对月相形状、位置与农历时间关系的认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能对月球运动与月相变化深入观察与研究。
2.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作出假设;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解释自然现象。
过程与方法:1.知道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2.理解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3.激发学生认识宇宙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月相变化规律;难点:理解月相成因实验准备:学生分组实验材料:黑白小球15个,13组月球简图袋子、月球运动示意图小的12组;塑料篮教师演示材料:板贴(月相变化、圆1、缺2、亮边在右、亮边在左;大号月相简图一套、月相实物图一套、名称一套、能吸在黑板上的小球一个;太阳4个)、宽透明胶带、剪刀、数字牌8个、模拟月球装置一套(球和装置)、溶胶枪和溶胶棒一根(备用)。
电脑设备:IPAD 、笔记本、360U盘、我的U盘、网络线、遥控笔教学过程:课前自主探究:借助“虚拟天文馆“完成对月相的运动和月相的观察。
一、课题引入(4分)(1分)1.你是否留意过天上的月亮?谁来画一画你曾经看到过的月亮是什么样的?(1分)2.月球被照亮部分的各种形状称为月相。
古人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这个“圆”指的是哪个月相,“缺”呢,这些月相中,哪些是“缺”。
月球圆缺变化形成了月相的变化。
板贴:“月相变化”(2分)3.师:月相变化是月球本身改变了形状吗?给学生时间说说他们的想法二、集体模拟月相的成因(13分)(1分)1.你们的想法是否合理呢?可以怎么做?(做模拟实验)怎么做?(3分)2.小组先讨论下再请学生说方法师适时引导:谁模拟太阳光、月球、地球。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3.2 月相变化|教科版 (共16张PPT)

残月(农历二十四左右--月末):270度--360度;
一
• 能否根据资料,画出月相,找到月相的样 子和规律。
十一
初九
初七 初五
十三
初三
十五
初一
十六 十九
二九
二七 二十三
月相
月相有规律吗
十
初
初
五
七
一
十 六
二 十
三
三 十
上半月:由缺到圆, 亮面在西边。
月面 朝向
见月 时间
新月
上弦月
满月
下弦月
根据月相,古人发明阴历记时法。即古人发现朔望月周 期约为30天(即初一、初二……三十)每年有12个周期, 全年大约360多天。
月相分为朔月(新月)、峨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 (望月),下弦月、残月等等。
峨眉月
上弦月
上凸月
朔月
下弦月
下凸月
下弦月
残月
月相分类
新月(农历初一,即朔月):太阳月球在同一方向,即 0度;
下半月:由圆到缺, 亮面在东边。
月相变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间。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说明下列诗句中所对应的月相: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
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上弦月
B、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
峨眉月(农历的初二夜左右--初六日左右):月球相对 太阳角度为:0度--90度;
上弦月(农历初八左右):90度; 渐盈凸月(农历初九---农历十四左右):90度--180度; 满月(望日,农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180度; 渐亏凸月(农历十六---农历二十三左右):180度--270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3.2 月相变化|教科版 (共16张PPT)

月相变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月相
变 化
城区凤阳小学 王桂琴
月相变化
城区凤阳小学 王桂琴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
月相
变
化
城区凤阳小学
王桂琴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
月相变化
城区凤阳小学 王桂琴
镰刀 圆盘
科学概念
我们把月球在圆缺变化 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 月相。
画月相
小提示:
(1)先在圆内画一段圆弧,表示月相的明 暗交界线(圆弧的半径稍大于圆的半径) 注意看清交界线是朝哪个方向的;明暗 交界线画好后再用黑色水彩笔画斜线表 示看不见的部分;
(2)、整个都看见的月相就不画; (3)、可以猜测,画得不对没关系;
记录表一
画月相、给月相排序
展示各组上半月月相图
一致认同:上半月:由缺变圆 存在争议:亮面在左?在右?
如果要画下半月的月相变化,你觉得,大家 一致认同的是什么?又会存在哪些争议?
自主学习
思考:
1、用什么模拟月球、地球上观察月相的人? 还要模拟什么?
2、月球是如何运动的? 3、进行模拟月球运动的同学在进行“运动” 时要注意哪些?
1、组内先分工,一位同学模
拟月球绕着地球转,剩下的同 学集中在一块,观察并画出 “月相”(如图所示);
2、以黑板的方向为“太阳”,
转动时必须保证“月球”的亮 面始终对着“太阳”,转到相 应位置时停一下,以便其他同 学有时间画月相。
月相变化的规律
A、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西)
B、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东)
祝福语
用你们智慧的眼睛去发现、探索生 活中的奥秘,成为知识渊博的小博士!
学习_小学科学六年级六下三2月相变化(2)

一半被涂黑的皮球
月球绕着地球公转
举着皮球绕场地走一圈
地球上的观察者
皮球黑色的一面始终背对着黑板被太阳照亮的月球
黑板
月球的亮面朝着太
场地内的同学
月 相 变 化
太 阳 光 照 ]\
初 一
初 七
初
初一
七
初三 (新 二七
初 八
初
(娥眉月)月) 初七
八 (上弦
二二 (下弦月)
月)
十二
十八
(凸 十五
月)
十
(满 月)
太阳的光
们看到的月光实际上是它反射_______。
3亮、面大我小们从地球方向上观察的角度不同,那么所看到的
月相 由缺变圆
________、______也就不同。
由圆变缺
选择
月相变化
1、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A
( )。 A、月相
B
B、月貌 C、月亮
2、月相圆缺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大约是( )。
B
A、一天 B、一个月 C、一年
3、月相最圆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每月( )。 A A、三十 B、十五或十六 C、初八
1.当望月(农历十五)的时候,日、地、月三者的相互位置
应A.日是地(A在月)球的同侧
B.日地在月球的两侧
C.月球在太阳的北侧 D.月球在太阳的南侧
Hale Waihona Puke 2.当日、地、月大致成一线而月球处在太阳与地球中间时,
地球上看到的月相被称为A(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⑵月球是如何运动的?
⑶进行模拟月球运动的同学在进行“运 动”时要注意哪些?
用什么模拟月球?用什么模拟观察月相的人?还要模拟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 有 阴 晴 圆 缺 。
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
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上弦月 满月 下弦月 凸月
凸月
娥眉月 娥眉月
太 阳 光 照
初三 初四
二七
二八
十二 十三 十八 十九
思 考
⑴用什么模拟月球? 用什么模拟地球上观察月相的人? 还要模拟什么? ⑵月球是如何运动的? ⑶进行模拟月球运动的同学在进行“运 动”时要注 月球绕着地球转,一位同学监 督模拟月球的同学,剩下的同 学集中在一块,观察并画出 “月相”; • 2.转动时必须保证“月球”的 亮面始终对着“太阳”,转到 相应位置时停一下,以便其他 同学有时间画月相。 • 3.完成后,先思考再交流记录 表下方的问题。
一个月中的月 相是不同的, 变化是有规律 的。
由亏到圆, 再由圆到亏。
这是农历几号的月亮?
这是几时的月亮?
一月之中,每天月亮升起的 时间是不同的,但升起的 时间变化是有规律的。
公历 日期
月 日
农历 时间
时刻
时 分
月相
特别提醒:注意安全,不要在有车辆来往的路上进行观察活动。 画月相注意上下和左右不要颠倒了。 如果发现某天没有看到月亮,尝试将清晨观察改为黄昏观察(或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