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渗透德育教案

小学科学渗透德育教案

小学科学渗透德育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自然现象。

过程与方法:1. 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探究精神。

2. 学生能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2. 学生能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教学内容:介绍观察、实验、调查等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实例让学生初步体验这些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现象,了解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2.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的过程和乐趣。

3.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第二课时:探究自然现象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2.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3. 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

第三课时:热爱科学,探索未知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科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看科学实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乐趣。

3.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第四课时:培养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教学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任务,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任务。

2.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合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3. 让学生总结自己在合作中的表现,培养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第五课时:科学探究与道德教育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了解科学探究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六、教学内容:第六课时:尊重事实,追求真知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白在科学探究中,尊重事实和证据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追求真知的科学态度。

创新教案9、10-第九、十课 “两面神”思维(扩散、收敛思维)

创新教案9、10-第九、十课  “两面神”思维(扩散、收敛思维)

第九、十课“两面神”思维(扩散、收敛思维)案例分析案例1:尤伯罗斯与奥运会美国的彼得·尤伯罗斯,已被公认为是世界奥林匹克运动的一大功臣。

他的主要功绩在于当奥林匹克运动会难以继续办下去时,他成效卓著地主持了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市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

当时奥运会正面临危机,主要是由于承办的国家或城市必须负担数额庞大的支出。

这不能不使世界上众多的国家和城市望而生畏:1976年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市承办第21届奥运会,花费了35亿美元,亏损达10亿美元,至今蒙特利尔市的市民还在交纳“奥运特别税”;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耗费更是惊人,人们估计前苏联政府为此开支达90亿美元之多。

第23届奥运会最后定在美国的洛杉矶市举行,由洛杉矶市奥委会主席彼得·尤伯罗斯主持,共有14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名运动员参加,观众达570万人。

而这一届奥运会不但没有负债,反倒盈余2亿多美元,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奇迹。

1977年,洛杉矶市的黑人市长写信给美国奥委会说:“我们打算以斯巴达精神和商业化方式来筹办奥运会。

我们相信,以我们现有的设备和管理能力,不致于使奥运会再发生巨额亏损。

如果这种赔钱的趋势无法扭转,奥运会的前途将不可想象。

……”最初,国际奥委会的许多人都曾对洛杉矶市奥委会强调盈亏的想法和做法颇不以为然,但因奥运会面临办不下去的危机,也只得接受了他们的建议。

洛杉矶市经过反复挑选,最后选中了尤伯罗斯来主持第23届奥运会。

洛杉机市奥委会和尤伯罗斯都表示要把承办这届奥运会作为“美国的一次伟大试验”。

尤伯罗斯小时候家庭并不富裕,大学毕业求职曾四处碰壁。

他开办了一家运输咨询公司后,才有了较可观的收入。

后来他又办起了规模较大的“第一旅游公司”。

尤伯罗斯开始负责筹办第23届奥运会时,由于没有经费,连办公室也是向一位老太太租来的。

当房东老太太知道了他们的经济状况后,有一次趁他们外出,竟然把房门上的锁偷偷换掉,弄得他们回来进不了门。

《哲学与人生》教案2015.3(第5次授课第三单元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第七、八、九课)

《哲学与人生》教案2015.3(第5次授课第三单元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第七、八、九课)
【讲授新课】
第三单元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第七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一、在实践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1.能力和才干不是天生就有的
提问1:什么是能力?能力是怎么形成的?
参考答案:P83
能力——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不是天生形成的,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
2.实践出真知
提问2:什么是实践?什么是认识?实践和认识是什么关系?
创新——是指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的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
2.创新思维的特点及作用
创新思维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他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得以提高的。
创新能力——是指通过创新活动,创新行为而获得创新性成果的能力,实质就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了解科学思维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理解不断创新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
能力
培养点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人生发展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学会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学会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的是与非,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
德育
渗透点
2.科学思维方法特点及作用
科学思维方法是人类无数次实践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中总结出来的。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必须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3.提高人生发展能力需要掌握科学思维方法
提问2:什么是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的思维方法包括哪几种常见的辩证思维方法
参考答案:P112
科学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工具,它能引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学会分析和综合,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课件-第9课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课件-第9课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一、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科学思维方法与人生发展能力 三、现代青年必须具备创新能力 四、运用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第九课
一、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 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 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 多就是愚昧;不习惯于思维,就是 粗鲁或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 是卑俗。
D.书本知识都是真理
置换思维
用另一样东西或元素来替换某 个原有的东西或元素,从而解决一 些原本难以解决的问题或是使问题 得到更好的解决。
“曹冲称象”就是置换思维的典范
组合思维
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现 象、原理等组合起来,从而产生新 的构想的思维方式。
第九课
三、现代青年必须具备创新能力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在内心深处要时时暗示自己(我行, 我一定行!)在创新思维中一开始就认 定自己的思维能力强,你的思维能力会 越来越强。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们要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培养科学 的C 。
A.行为习惯 B.工作方法 C. 思维方法 D. 认知态度
2.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 和思考问题,其实质与核心是运用 B 。
B.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C.遵循形式逻辑的要求,正确地运用形式逻辑
D.不断进行思维创新
4.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ABCD。
A.归纳和演绎
B.分析和综合
C.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D.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
5.学会运用科学思维方法,用辩证的思维指导人生,就 能 ABC。D
A.更深刻地洞察人生、认识人生
B.减少人生的迷误
3.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实质
创新能力是指通过创新活动、创 新行为而获得创新性成果的能力,实 质就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培养幼儿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培养幼儿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培养幼儿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幼儿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科学教育一直都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活动教案是帮助幼儿增强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工具。

在小班阶段,幼儿处于认知发展的初期,适合进行一些浅显易懂的科学实验来引导他们对知识的探究。

本文将介绍几种小班科学实验的教学设计,帮助幼儿们增强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一、观察五颜六色的颜料混合会发生什么变化小班幼儿的观察力很强,他们能够发现很多微小的事情。

颜料混合教案利用了幼儿的观察力,带领他们发现不同的颜料混合会发生什么变化。

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红、黄、蓝、绿等几种颜色的颜料,然后让幼儿自由地将两种或三种颜料混合在一起,观察颜料的变化。

同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提问幼儿们这些变化是什么样的,并轻松地向他们介绍一些颜色混合的基本知识。

这种实验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幼儿们更好地理解颜料混合的基本原理。

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幼儿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探究沙子和水的混合状态沙子和水的混合状态在小班幼儿中非常受欢迎。

这对幼儿来说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体验,他们可以亲手感觉到沙子在水中是如何运动的。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透明的容器、水和沙子,然后让幼儿们将沙子放在容器中,用手触摸混合中的沙子和水,观察这个混合状态如何运动,并利用图片或视频的形式描述它。

这种实验的教学设计有助于增强幼的触摸感官,让他们通过触摸沙子的方式了解沙子在水中的状态,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通过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电的概念。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铜丝、灯泡、电池等,让幼儿自由组合灯泡和电池。

同时,教师可以介绍电流的流动和灯泡的发光原理,并引导幼儿回答一些基本问题,例如为什么灯泡可以发光等。

这种实验的教学设计可以为幼儿带来一个直观的感受,并容易理解电线路的基本概念。

此外,这种实验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体验电路的理解过程。

教案科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教案科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教案科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

而科学教学教案作为教师教学活动的规划和指导工具,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教案科学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首先,教案科学教学能够通过提供具体且完整的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化、科学化的学习思维。

一份科学的教学教案应该具备明确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学步骤和恰当的评估方式。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案的安排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确保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出科学的思维方式。

例如,在教授科学实验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实验流程、提出科学问题和解决方案来引导学生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科学教学教案,学生能够形成系统思维,从而为日后的创新思维奠定基础。

其次,教案科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实践精神,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需要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索去解决。

在教案中,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或探究性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实践。

例如,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个物理实际问题,并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去寻找答案。

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此外,教案科学教学能够通过引入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资源和工具,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资源和手段。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文献查找和综合分析,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提供学习的多元体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最后,教案科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创新往往是多人共同合作的结果,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在教案中,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任务或项目,让学生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ppt课件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ppt课件
而司马光果断地搬起石头砸破水缸水流走了落水的小朋友也得救了用另一样东西或元素来替换某个原有的东西或元素从而解决一些原本难以解决的问题或是使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创新能力是指通过创新活动创新行为而获得创新性成果的能力实质就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九课 科学思维 与创新能力
探索、冒险、责任、奉献、执著、 无畏、牺牲…… • 创新是一种能力——善于发现、思 考、捕捉、借鉴、变化、突破、加 工、开发、收获……
27
• 什么是创新? • 创新是指人为了一定的目的,
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 的整体或其中的某些部分进行 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 展的活动。
28
• 创新有大有小、内容和形式各不相 同。创新活动不仅是科学家、发明 家的事情,创新并不只是某些行家 的专利,也不只是超常智慧的人才 具有的创新的能力。
21
• 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的、发展 的、全面地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 题,其实质与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 法,从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事物。
22
• 传说宋真宗在位时,皇宫曾起火。一夜之间,大片
的宫室楼台变成了废墟。宋真宗派丁谓主持修缮工程。 当时,要完成这项重大的建筑工程,面临着三个大问题 :第一,要运来大量新土;第二,要运来大批木材和石 料;第三,需要把大量的垃圾清理掉。丁谓研究了工程 之后,制订了这样的施工方案:
49
创造性人格特征
• 好奇 • 灵活 • 热情而有理性 • 宽容 • 独立思考
50
创造型学生人格的一般特征
1.具有浓厚的认知兴趣 2.情感丰富、富有幽默感 3.勇敢、甘愿冒险 4.坚持不懈、百折不挠 5.独立性强 6.自信、勤奋、进取心强 7.自我意识发展迅速 8.一丝不苟

哲学与人生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PPT课件

哲学与人生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PPT课件

•联想思维
• 是人们在进行创新时常用的一种思考方法,就是把表 面上看似无关的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联系,从而引发思路。 (如:鲁班发明木工锯,斯本塞发明微波炉等等)
• 例:“兵”对“丘”说:看战争多残酷,两条腿都炸飞 了! • “日”对“曰”说:老兄,该减 肥了。 _ • “叉”对“又”说:什么时候去整容了?脸上那颗痣 呢?
•2.如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 (1)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为指导。 • (2)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 (3)正确地运用形式逻辑。 • (4)不断进行思维创新。
掌握科学的思维方 法对人们正确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有重要 作用。 掌握科学的思维方 法对提高人生发展能 力有重要作用。
3.提高人生发展能力需要掌握科学思维方法 培养科学的思 维方法,要求我们 要运用辩证思维。
•发散性思维
• 就是从不同方向、不同途径和不同角度去探寻多种可 能性的解决方案,最终获得对问题的圆满解决。 • 请说出红砖的多种用途
建筑材料:
盖房子(包括盖大楼、宾馆、教室、仓库)、铺 路面、修烟囱等;
压纸、腌菜、防身等; 尺子、多米诺骨牌、垫脚等; 水泥地上当笔、画画、磨碎掺进水泥做颜 料等; 凳子、锤子、支书架、磨刀等;
首先,从施工现场向外挖了若干条大深沟,把挖出来的土作 为施工需要的新土备用,于是就解决了新土问题。第二步,从城 外把水引入所挖的大沟中,于是就可以利用木排及船只运送木材 石料,解决了木材石料的运输问题。最后,等到材料运输任务完 成之后,再把沟中的水排掉,把工地上的垃圾填入沟内,使沟重 新变为平地。按这个方案施工,取得了“一举三得”的效果。
第二组是大学生:冷场半分钟后,骄傲的大学生们突然哄 堂大笑,纷纷叫嚷起来:“这算是啥问题呀!还要考我们大学 生!”“太瞧不起人啦!简直是开玩笑!”“只有傻瓜才回答你 们的问题!”“别嚷了,他们还在录音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案
邛崃市职业教育中心教案
教者:彭枭
/ 1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案
/ 2
教案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师:辩证思维的方法有哪些?
学生: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是揭示概念的辩证发展、分析和综合、矛盾运动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归纳和演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等方法。

其中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是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所共有的方法,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则是辩证思维所特有的方法。

“五禽戏”华佗的(多媒体展示)
华佗是我国东汉末年的
大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为充
实和丰富我国古代医学宝库
做出了重大贡献。

华佗不仅
精通医术,而且非常重视体
育锻炼对人的健康的作用。

有一次,华佗正在书房里读书,见一小孩把住门闩来回
晃荡,他立即想到古书上“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话,
人为什么不这样天天运动,让气血流通呢?后来,华伦
学生:回,编出了一套(全面锻炼身体的方法)参考了“导引术”答(略)。


种体育运动就是摹名叫“五禽戏”。

锻炼身体的拳法,
学生:我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运动姿态的体操,可以们所熟悉的中国古使周身关
节、脊背、腰部、四肢都得到舒展。

华佗的弟代寓言中的“自相多岁,90子吴普,由于几十年坚持做“五禽戏”,活到是,矛盾”逻辑矛仍然步履轻捷,耳聪目明,牙齿坚固,可知“五禽戏” 盾,指思维中出现是行之有效的健身体操。

的一种错误,说明教师:华佗是受到什么启发编出了“五禽戏”的?对同一事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物或对象要求我们遵循形式逻辑
的)(3培养科学思
维方法,14
/ 3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案
/ 4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案
/ 5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案
14
/ 6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案
/ 7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案
/ 8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案
/ 9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案
/ 11
14 / 10
教案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第九课—妻子珍妮是一个善良勤勉的纺织能
手,她起早贪黑,一天忙到晚,可纺纱总是不多。

哈格里沃斯每次看到妻子 既
紧张又劳累的样子,总想把这老掉牙的纺车改进一下。

一天,他无意中把家里的
纺车碰翻了,他看到原来水平放
置的纺车锤变成了垂直竖立,仍在不停地转动。

这一偶然事件,使他得到启示: 既然纺锤竖立时仍能转动,要是并排使用几个竖立的纺锤,不就可以同时纺出好 几根纱了吗?他说干就干,终于试制成个纺锤的新式纺织机, 并给它命名为“珍
妮纺织装有8机”这项发明比旧纺织机提高了效率几十倍,被恩格斯称为“使
英国工人的状况发生根本变化的第一个发 明”教师:“珍妮纺织机”的发明,
启示我们如何增强 创新能力?教师:解决复杂问题,往往需要人们的思维结合 实际情况,反复地发散一聚合一发散一聚合。

要充分发挥想象,巧妙捕捉灵感, 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以求真务实精神为向导。

提高创新能力,要学会把发散思 维和聚合思维结合• 1 (板书)起来。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 (多媒体展示)
维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追求多样性思 14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教案
14
/ 12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案
14
/ 13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案
14
/ 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