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保密制度

合集下载

司法鉴定可以保密吗,民事司法鉴定是怎样的?

司法鉴定可以保密吗,民事司法鉴定是怎样的?

司法鉴定可以保密吗,民事司法鉴定是怎样的?大家都知道在司法的进程中,需要对一些证据或者其他的案件事实进行认定,只有建立在一些客观的事实还有司法鉴定的上面,对于案件的真实情况才比较好判断,关于司法鉴定可以保密吗,民事司法鉴定是怎样的接下来让小编来告诉大家有关的法律规定和相关的法律知识。

大家都知道在司法的进程中,需要对一些证据或者其他的案件事实进行认定,只有建立在一些客观的事实还有司法鉴定的上面,对于案件的真实情况才比较好判断,关于司法鉴定可以保密吗,民事司法鉴定是怎样的接下来让小编来告诉大家有关的法律规定和相关的法律知识。

▲一、司法鉴定可以保密吗,民事司法鉴定是怎样的?司法鉴定是指司法机关以及当事人对诉讼中的专门性问题,委托有鉴定权的机构或者鉴定人依法进行检验、评断的活动。

2005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并于2005年10月1日起实施。

这是我国第一次从管理立法的角度,对司法鉴定制度中所涉及的司法鉴定业务管理范围、管理主体、各类司法鉴定机构与司法鉴定人的管理,以及诉讼主体、鉴定主体在司法鉴定活动中若干行为的管理等问题作了比较全面地规范。

而在《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暂行规定》中把司法鉴定界定为“在诉讼过程中,为查明案件事实,人民法院依据职权,或者应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申请,指派或委托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对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评定的活动”。

认为司法鉴定有三个要件:1.必须发生在诉讼过程当中;2.由人民法院依职权或根据当事人申请而启动;3.鉴定对象须是诉讼中涉及到的事实方面的专门性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刘家琛在全国法院司法鉴定工作会议上也强调,司法鉴定是应案件审理需要而启动,按照我国现行法律,如果不是司法机关因核实、审理案件需要而作出的任何鉴定,都不是司法鉴定。

司法鉴定人特指受法院委托或指派对案件中专门性问题进行司法鉴定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这些人在没有接受法院委托或指派、从事各行业的工作时则不能以司法鉴定人称谓。

司法鉴定承诺书

司法鉴定承诺书

司法鉴定承诺书
致:[委托方名称]
本承诺书由[司法鉴定机构名称](以下简称“我方”)出具,旨在明确我方在司法鉴定过程中的责任、义务和承诺。

一、鉴定资质承诺
我方承诺,具备国家认可的司法鉴定资质,所有参与鉴定的工作人员均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并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鉴定工作。

二、独立公正承诺
我方承诺,在鉴定过程中保持独立性,不受任何外部因素影响,确保鉴定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

三、保密性承诺
我方承诺,对委托方提供的资料和鉴定过程中获取的所有信息严格保密,未经委托方书面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

四、鉴定质量承诺
我方承诺,严格按照司法鉴定程序和方法进行鉴定,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时效性承诺
我方承诺,在约定的时间内完成鉴定工作,并及时向委托方提供鉴定报告。

六、责任承担承诺
我方承诺,若因我方原因导致鉴定结果错误或延误,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七、持续改进承诺
我方承诺,不断优化鉴定流程,提升鉴定服务质量,以满足委托方的需求。

八、其他承诺
[如有其他特殊承诺或服务,可在此列明]
本承诺书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司法鉴定机构名称](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
日期:[年][月][日]
[委托方名称](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
日期:[年][月][日]。

保密制度司法处理

保密制度司法处理

保密制度司法处理篇一:司法鉴定保密制度司法鉴定保密制度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鉴定工作的保密管理,依据国家有关保密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保密工作的方针、政策、决定、指示,经常开展保密宣传教育,提高全员保密观念。

第三条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应当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不得泄露个人隐私。

未经委托人的同意,不得向其他人或者组织提供与鉴定事项有关的信息,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条保密范围:(一)鉴定过程中知悉的技术资料等;(二)鉴定材料和执业活动中涉及到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三)本鉴定机构出具的司法鉴定报告书及委托人、当事人提供的相关资料;(四)司法鉴定人研究鉴定的意见记录;(五)本鉴定机构长期累积的案例、汇编及业务统计数据;(六)本鉴定机构重大决策不对外公布大事项;(七)其他应当保密的事项。

第五条司法鉴定报告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摘抄、保存和销毁由专人执行。

第六条采用电脑技术存取、处理、传递的本鉴定机构的秘密,由电脑操做人员负责保密。

第七条保密措施:(一)非经批准,保密范围内的文件、资料不得复制和摘抄;(二)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文件资料,由指定人员担任,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三)文件资料应在专门的资料柜中存放。

第八条禁止在公共场所携带本鉴定机构资料、谈论本鉴定机构秘密,禁止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泄露本鉴定机构秘密,禁止通过其他方式传递本鉴定机构秘密。

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摘抄、翻印、复制、摄影、转借或损坏司法鉴定资料。

否则,由此造成的后果由当事人承担责任。

第九条禁止将鉴定资料、信息通过网络途径传播,防止通过网络途径泄密。

第十条未经批准,不得与外籍人谈论涉及司法鉴定的内容。

第十一条定期检查、清理秘密文件、资料,严防将秘密文件、资料和文件底稿随同废纸遗弃。

第十二条鉴定机构工作人员发现秘密已经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时,应立刻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报告。

2024年司法鉴定信息保密承诺书

2024年司法鉴定信息保密承诺书

20XX 标准合同模板范本PERSONAL RESUME甲方:XXX乙方:XXX2024年司法鉴定信息保密承诺书本合同目录一览第一条定义与解释1.1 本承诺书的定义1.2 术语解释第二条保密信息的范围2.1 鉴定过程中获取的信息2.2 鉴定结果及相关数据2.3 鉴定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材料第三条保密义务3.1 对保密信息的保密义务3.2 保密期限3.3 保密义务的例外第四条保密措施4.1 信息存储的安全4.2 信息传输的加密4.3 信息处理与使用的控制第五条保密协议的转让5.1 保密协议的转让条件5.2 转让后的保密义务第六条保密协议的终止6.1 保密协议终止的条件6.2 终止后的保密义务第七条违约责任7.1 违反保密协议的法律责任7.2 违约赔偿责任第八条争议解决8.1 争议解决的方式8.2 适用法律第九条合同的生效、修改与解除9.1 合同的生效条件9.2 合同的修改9.3 合同的解除第十条双方的权利与义务10.1 双方的权利10.2 双方的义务第十一条通知与送达11.1 通知的方式11.2 送达的效力第十二条合同的附件12.1 附件的构成12.2 附件的有效性第十三条其他约定13.1 双方的其他约定13.2 约定的效力第十四条合同的签署14.1 合同签署的时间14.2 合同签署的地点14.3 合同签署的效力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定义与解释1.1 本承诺书的定义本承诺书是指由甲方(鉴定机构)与乙方(鉴定人)在2024年签署的,就乙方在司法鉴定过程中对所获取、产生和使用的信息承担保密义务的书面协议。

1.2 术语解释(1)甲方:指依法设立的具有司法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

(2)乙方:指接受甲方委托,从事司法鉴定工作的个人。

(3)鉴定过程:指乙方接受甲方委托,进行司法鉴定活动的整个过程。

(4)保密信息:指鉴定过程中获取的信息、鉴定结果及相关数据、鉴定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材料等。

第二条保密信息的范围2.1 鉴定过程中获取的信息乙方在鉴定过程中获取的与案件有关的、未公开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案件当事人信息、证人信息、证据材料等。

司法鉴定规章制度范本

司法鉴定规章制度范本

司法鉴定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司法鉴定行为,保证司法鉴定的公正、客观、准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管理机关和其他依法开展司法鉴定的机关进行的司法鉴定活动。

第三条司法鉴定应当坚持公正、客观、准确、保密的原则,保证司法鉴定活动的合法性、科学性和权威性。

第四条司法鉴定人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取得司法鉴定人资格证书,并在资格证书规定的业务范围内从事司法鉴定活动。

第二章司法鉴定程序第五条司法鉴定应当由司法机关或者其他依法开展司法鉴定的机关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

第六条委托司法鉴定时,应当向司法鉴定机构提交鉴定委托书、鉴定材料和相关证据材料。

第七条司法鉴定机构收到鉴定委托后,应当对委托事项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应当接受委托,并指定具有相应专业能力的司法鉴定人进行鉴定。

第八条司法鉴定人应当认真审查鉴定材料,采取科学、严谨的鉴定方法,独立、客观、公正地进行鉴定。

第九条司法鉴定人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鉴定,并出具鉴定意见书。

鉴定意见书应当真实、完整、准确地反映鉴定结果和鉴定过程。

第十条司法鉴定人应当对其鉴定意见承担法律责任。

第三章司法鉴定管理第十一条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取得司法鉴定许可证。

第十二条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保证司法鉴定活动的合法性、科学性和权威性。

第十三条司法鉴定人应当参加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和鉴定能力。

第十四条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加强对司法鉴定人的管理,建立健全考核和评价制度,保证鉴定质量。

第十五条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建立鉴定档案管理制度,保存鉴定材料、鉴定意见书和其他相关资料,保存期限不少于五年。

第四章监督和责任第十六条上级司法机关应当对下级司法机关的司法鉴定活动进行监督和指导。

司法鉴定保密制度

司法鉴定保密制度

司法鉴定保密制度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鉴定工作的保密管理,依据国家有关保密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制度;第二条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保密工作的方针、政策、决定、指示,经常开展保密宣传教育,提高全员保密观念;第三条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应当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不得泄露个人隐私;未经委托人的同意,不得向其他人或者组织提供与鉴定事项有关的信息,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四条保密范围:(一)鉴定过程中知悉的技术资料等;(二)鉴定材料和执业活动中涉及到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三)本鉴定机构出具的司法鉴定报告书及委托人、当事人提供的相关资料;(四)司法鉴定人研究鉴定的意见记录;(五)本鉴定机构长期累积的案例、汇编及业务统计数据;(六)本鉴定机构重大决策不对外公布大事项;(七)其他应当保密的事项;第五条司法鉴定报告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摘抄、保存和销毁由专人执行;第六条采用电脑技术存取、处理、传递的本鉴定机构的秘密,由电脑操做人员负责保密;第七条保密措施:(一)非经批准,保密范围内的文件、资料不得复制和摘抄;(二)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文件资料,由指定人员担任,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三)文件资料应在专门的资料柜中存放;第八条禁止在公共场所携带本鉴定机构资料、谈论本鉴定机构秘密,禁止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泄露本鉴定机构秘密,禁止通过其他方式传递本鉴定机构秘密;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摘抄、翻印、复制、摄影、转借或损坏司法鉴定资料;否则,由此造成的后果由当事人承担责任;第九条禁止将鉴定资料、信息通过网络途径传播,防止通过网络途径泄密;第十条未经批准,不得与外籍人谈论涉及司法鉴定的内容;第十一条定期检查、清理秘密文件、资料,严防将秘密文件、资料和文件底稿随同废纸遗弃;第十二条鉴定机构工作人员发现秘密已经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时,应立刻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报告;泄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司法鉴定与证据保全制度

司法鉴定与证据保全制度

司法鉴定与证据保全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的司法鉴定与证据保全工作,确保司法公正和医疗事故的合法处理,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医院的司法鉴定与证据保全工作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法庭有关规定,确保程序合法、正当,司法鉴定和证据保全工作的可靠性、全面性和科学性。

第二章司法鉴定制度第三条医院在受理司法鉴定委托时,应明确鉴定目的、鉴定要求和鉴定范围,并建议医院及时收集鉴定所需的相关证据料子。

第四条凡涉及司法鉴定的案件,医院法医科应及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依法开展鉴定工作。

在开展鉴定时,应确保鉴定人员具备相应的资格和专业技术水平。

第五条医院应建立鉴定案件登记制度,对受理的司法鉴定案件进行记录,并将案件相关信息及时报送给侦查机关或法院。

第六条医院在开展司法鉴定工作时,应加强与侦查机关、司法机关的沟通和协调,及时供应鉴定结论和相关证据料子,为侦查和审判工作供应支持。

第三章证据保全制度第七条医院应建立完善的证据保全制度,确保医疗事故发生后的证据保全工作得以有效进行。

第八条医院的证据保全工作包含现场勘察、拍摄照片、录音录像、保全物品等多种形式,具体工作内容由医院法医科负责组织实施。

第九条医院法医科在接到案件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并做好相应记录。

第十条医院应建立证据保全物品登记制度,对保全物品进行登记、存储和保管,确保物证的完整、安全。

第十一条医院应加强与公安机关、司法机关的沟通协调,帮助他们开展证据提取及保全工作,搭配调查和鉴定工作的进行。

第十二条医院应建立受理证据保全工作的相关流程和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与义务,确保证据保全工作的规范及时进行。

第四章监督与评估第十三条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司法鉴定与证据保全工作监督机制,对相关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第十四条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医院司法鉴定与证据保全工作的监管,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对医院的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

第十五条司法鉴定与证据保全工作涉及的相关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和考核,提高专业素养和工作本领。

司法鉴定管理规定

司法鉴定管理规定

司法鉴定管理规定司法鉴定是指在法律程序中,由专业人员根据鉴定任务的需要,或根据法庭、检查机关或当事人的委托,对案件中涉及的技术问题和专业问题进行鉴定,提供审判与司法实践的证据。

司法鉴定是法律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司法公正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规范和加强司法鉴定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鉴定法》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规定的要求,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定目的为了规范司法鉴定活动的开展,保障司法鉴定的科学性、准确性,严格控制质量,推动司法鉴定工作不断提高,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执行法律程序中的司法鉴定。

第三条法定原则司法鉴定应当遵循科学严谨、客观公正、法律适用、保密安全等原则。

第四条鉴定机构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并在法律规定的业务范围内从事司法鉴定活动。

司法鉴定机构根据业务范围,分为专业鉴定机构和普通鉴定机构。

第五条鉴定人员司法鉴定人员应当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并得到适当资格评定和聘用。

从事技术鉴定的鉴定人员应当具备相应专业技术背景和业务水平。

鉴定人员应当保证在鉴定活动中的客观性、公正性和保密性。

第六条鉴定结果司法鉴定应当向委托方出具明确、具体、可靠的鉴定结论,并说明鉴定依据。

鉴定结论应当明确表明鉴定人员的意见和结论。

第七条委托司法鉴定工作应当按照法律规定执行,由委托方按照程序和费用规定委托。

第二章专业鉴定机构规定第八条强化科学管理专业鉴定机构应当确立明确的管理制度,强化科学管理。

专业鉴定机构应当开展各项考核工作,定期对鉴定人员进行评估和培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九条保证鉴定机构安全专业鉴定机构应当加强保密管理,建立安全防范机制,采取保密措施确保鉴定活动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第十条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专业鉴定机构应当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贯彻从业人员素质、鉴定质量、服务质量三个方面的质量保障措施,加强质量管理,确保鉴定结论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法鉴定保密制度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司法鉴定保密制度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鉴定工作的保密管理,依据国家有关保密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保密工作的方针、政策、决定、指示,经常开展保密宣传教育,提高全员保密观念。

第三条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应当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不得泄露个人隐私。

未经委托人的同意,不得向其他人或者组织提供与鉴定事项
有关的信息,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条保密范围:
(一)鉴定过程中知悉的技术资料等;
(二)鉴定材料和执业活动中涉及到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
(三)本鉴定机构出具的司法鉴定报告书及委托人、当事人提供的相关资料;
(四)司法鉴定人研究鉴定的意见记录;
(五)本鉴定机构长期累积的案例、汇编及业务统计数据;
(六)本鉴定机构重大决策不对外公布大事项;
(七)其他应当保密的事项。

第五条司法鉴定报告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摘抄、保存和销毁由专人执行。

第六条采用电脑技术存取、处理、传递的本鉴定机构的秘密,由电脑操做人员负责保密。

第七条保密措施:
(一)非经批准,保密范围内的文件、资料不得复制和摘抄;
(二)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文件资料,由指定人员担任,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三)文件资料应在专门的资料柜中存放。

第八条禁止在公共场所携带本鉴定机构资料、谈论本鉴定机构秘密,禁止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泄露本鉴定机构秘密,禁止通过其他方式传递本鉴定机构秘密。

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摘抄、翻印、复制、摄影、转借或损坏司法鉴定资料。

否则,由此造成的后果由当事人承担责任。

第九条禁止将鉴定资料、信息通过网络途径传播,防止通过网络途径泄密。

第十条未经批准,不得与外籍人谈论涉及司法鉴定的内容。

第十一条定期检查、清理秘密文件、资料,严防将秘密文件、资料和文件底稿随同废纸遗弃。

第十二条鉴定机构工作人员发现秘密已经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时,应立刻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报告。

泄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