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PPP项目道路及市政配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合集下载

海绵城市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海绵城市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遂宁市老城区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内涝改造项目施工施工组织设计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10月2日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一、编制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是遂宁市老城区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内涝改造项目施工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用以指导各项施工活动的技术、经济、组织、协调和控制的综合性文件。

根据本工程招标文件、设计资料以及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对工程施工特点进行分析,结合我司的人力、机械设备、技术以及实际施工经验,编写了本施工组织设计。

二、编制原则1.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施工程序。

2.实行施工统筹安排,合理布置,做好施工部署及各项目施工生产工作。

3.采用流水施工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组织有节奏、均衡和连续施工。

4.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在安全生产的原则下,推行标准化管理和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5.做好施工设计,做好人力、物力的综合平衡调配,做好雨季施工安排,力争均衡生产。

6.贯彻“勤俭节约”的方针,合理布置好施工现场,组织文明施工。

7.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扩大机械化施工范围,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用计算机辅助工程项目管理,实现质量、工期和造价的控制。

8.积极利用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科学地制定施工方案。

三、编制依据1、遂宁市老城区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内涝改造项目施工项目施工招标文件;2、遂宁市老城区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内涝改造项目工程施工图;3、我国现行的有关市政公路工程施工规范、工程质量评定验收标准及安全技术规程;4、本工程所涉及的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和法规,特别是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面的政策和法规;5、从现场勘察、调查、咨询等方面获取的资料等。

6、2014年颁布的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和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硅砂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程》。

7、CJJ1-2014《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8、2012年《给谁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9、《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F40-2004)第二节工程概况建设地点:四川省遂宁市老城区。

某某海绵城市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某某海绵城市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改造工程施工组设计X工程有限公司2017年12月11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1)1.编制说明 (1)2.编制原则 (1)3.编制依据 (1)三、施工部署 (2)1.施工原则 (2)2.施工的总体目标 (3)3.现场项目管理 (3)四、施工准备工作 (3)1.技术准备 (3)2.施工现场准备 (4)3.物资、材料、设备准备 (4)4.劳动力组织 (5)五、海绵改造主要施工方案 (6)1.土方开挖 (6)2.管道施工 (16)3.雨水花园施工 (20)4.传输型植草沟施工 (21)5.透水砖铺装施工 (22)6.超级植草地坪车位施工 (23)8.绿化施工 (30)9.成品保护 (37)六、应急预案 (37)七、质量保证措施 (38)1.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8)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41)3.质量文件管理控制 (44)4.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44)5.与业主、设计、监理协作配合方式 (44)八、安全管理目标和保证措施 (45)1.安全管理特点概述 (45)2.安全目标 (45)3.安全责任制 (45)4.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45)5.一般安全保证措施 (46)6.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47)九、工期保证措施 (48)1.工期目标 (48)2.进度控制的方法 (48)3.强化进度计划管理 (49)4.施工进度的控制 (49)十、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51)1.文明施工措施 (51)2.文明卫生措施 (52)3.环境保护措施 (52)十一、附件 (55)附图一: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56)附表一:主要施工设备表 (57)附表二:劳动力计划表 (58)附表三:施工进度计划图 (59)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xxx,xxx改造范围占地面积约47600m2,雨污管网、路面级铺装、停车位、雨水花园、高位花坛、绿化、调蓄池等改造。

施工区域的雨污管网、路面级铺装(除透水混凝土外)、停车位、雨水花园、高位花坛及种植土工程。

修路设计海绵工程施工方案

修路设计海绵工程施工方案

修路设计海绵工程施工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道路建设成为了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雨季路面积水、塌陷等问题,给城市交通和环境带来了不少困扰。

因此,在道路建设中,要注重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采用海绵工程施工方案,实现道路的水涵养、雨水收集和再利用,增加道路绿化和透水面积,疏导降雨径流,减少径流对水体污染,改善城市环境和道路通行条件。

二、海绵工程施工目标1.实现道路水涵养,减缓雨水径流;2.收集道路降雨,利用雨水资源;3.增加道路绿化和透水面积;4.改善道路通行条件。

三、施工方案具体步骤1.调研阶段在道路施工前,需要对道路周边的环境进行充分调研,包括地面情况、水文地质情况、城市排水情况等。

并且需要了解当地的降水量、地貌等情况,为后续的设计提供依据。

2.设计阶段根据调研结果,对道路进行海绵工程设计,包括增加透水面积、收集雨水和处理雨水的设施等。

同时,还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降雨量,考虑排水系统的设置和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的容量。

3.材料准备为了实施海绵工程,需要准备大量的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透水砖等材料,以及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的管道、储水设施等。

4.施工阶段(1)透水铺装对道路适当的地面进行铺装透水材料,以增加道路的透水面积。

具体包括透水砖、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等。

(2)雨水收集设施在道路两侧或者中央设置雨水收集设施,用于收集道路上的雨水,可以设置雨水收集沟、雨水集水井等结构。

(3)雨水利用设施在道路旁或者下方设置雨水利用设施,可以利用收集的雨水进行浇灌绿化、景观喷泉等。

(4)绿化防护在施工完成后,需要在道路边缘种植大量的绿化植物,以加强道路的绿色环保特性。

5.验收阶段在施工完成后,需要对道路进行全面验收,包括透水性能测试、排水系统的正常工作情况、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的使用效果等。

同时,需要及时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复和改进。

四、施工注意事项及风险控制1.施工现场安全在进行海绵工程施工时,需要做好现场的安全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海绵城市项目专项施工方案

海绵城市项目专项施工方案

海绵城市项目专项施工方案海绵城市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措施,来减少城市洪涝灾害风险,并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作为一个综合性项目,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治理、城市绿化和土壤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重点介绍海绵城市项目的专项施工方案。

一、项目概况本项目的建设目标是将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相结合,通过调整城市内部的水资源和土壤的分布格局,来改善城市的水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雨水收集系统、提高城市绿地比例、改善城市排水系统和建设湿地公园等。

二、施工方案1.雨水收集系统的建设:在城市的主要街道和广场等开放空间设置雨水收集站,通过管网将雨水收集起来。

同时,在一些园林绿地和居民小区内设置雨水花园,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浇灌绿地。

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污水和雨水混合,避免引起二次污染。

2.城市绿地的建设:通过增加绿地的面积和种植乔木、灌木等植物来提高城市的绿化率。

绿化过程中应优先选择抗旱、抗寒、耐污染的植物,以提高绿地的生态功能。

同时,要合理规划绿地的位置和形式,避免绿地之间的阻隔,形成连片绿地。

3.城市排水系统的改善:通过升级和改建城市的排水管网,增加排水管道的数量和容量,以提高城市排水的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排水口和雨水下水道的清理和维护,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此外,还要建设河道治理和堤坝加固工程,以防止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4.湿地公园的建设:在城市郊区或城市内部的空地上建设湿地公园,通过湿地的自然过滤作用,提高水质和水环境的安全性。

湿地公园的建设需要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同时可适当设置步道和观景台等设施,方便市民休闲娱乐和观赏湿地风景。

三、施工措施1.在施工过程中,应采用低碳、环保的建筑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避免产生大量的扬尘和噪声。

2.在施工过程中,应合理利用雨水和地下水资源,减少对自来水的需求。

海绵城市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海绵城市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述 (6)1.1项目特点 (6)1.2现场自然条件 (6)1.2.1水文条件 (6)1.2.2地形地貌 (6)1.2.3工程及水文地质 (6)1.3编制原则 (7)1.4编制依据 (7)1.4.1招标文件 (7)1.4.2相关法律文件 (7)1.4.3相关规范 (8)1.4.4相关标准 (8)1.4.5相关规程 (8)1.4.6质量认证体系要求 (8)第二章施工前准备及现场平面布置 (9)2.1施工准备 (9)2.1.1技术准备 (9)2.1.2劳动力准备 (10)2.1.3物资准备 (10)2.1.4现场准备 (10)2.2现场平面布置 (11)2.2.2临建设施 (11)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13)3.1施工总体部署 (13)3.2施工测量 (13)3.3土方工程方案和技术措施 (13)3.3.1土方开挖施工准备 (13)3.3.2土方开挖方法 (14)3.3.3土方回填方法 (14)3.3.4填方注意事项 (15)3.4土建工程方案与措施 (15)3.4.1钢筋工程 (15)3.4.2模板工程 (18)3.4.3混凝土工程 (19)3.4.4砌体工程 (20)3.4.5装饰工程 (21)3.4.6室内给排水工程 (22)3.5绿化工程方案与措施 (24)3.5.1种植工序流程 (24)3.5.2清理场地 (24)3.5.3土方回填 (24)3.5.4平整场地 (24)3.5.6种植穴、槽的挖掘 (25)3.5.7苗木的起掘 (25)3.5.8苗木运输与假植 (25)3.5.9乔、灌木栽植施工方案 (26)3.5.10绿篱(色带)植物施工方案 (26)3.5.11花卉种植的施工方案 (26)3.5.12草坪铺栽的施工方案 (27)3.5.13苗木养护管理 (27)3.6道路及广场铺装工程方案与措施 (28)3.6.1施工准备及场地平整 (28)3.6.2基础及垫层施工 (28)3.6.3面层铺装 (29)3.7景观小品工程方案与措施 (29)3.7.1景墙工程施工方法 (29)3.7.2花坛景观小品施工方案 (31)3.7.3景观照明工程施工方案 (31)3.7.4园林桌椅、雕塑、指示牌、垃圾桶安装工艺 (31)3.7.5景石施工方案 (32)3.8亲水平台工程方案与措施 (33)3.8.1基础工程 (33)3.8.2结构工程 (33)3.9绿化灌溉工程方案与措施 (36)3. 9.1施工准备工作 (36)3. 9.2管沟开挖 (36)3. 9.3管道基础处理 (36)3. 9.4管道下沟 (37)3. 9.5管道铺设 (37)3. 9.6管道试压 (37)3. 9.7管沟回填 (37)3. 9.8取水点安装 (37)3.10挡土墙工程 (37)3.10.1浆砌石挡土墙 (37)3.11.1彩色沥青混凝土道路工程 (38)第四章工程施工重难、难点分析及对策 (41)4.1工程施工重难、难点分析 (41)4.2反季节栽植措施与对策 (41)4.2.1苗木的选择 (41)4.2.2苗木挖掘 (42)4.2.3苗木修剪 (42)4.2.4苗木运输 (42)4.2.5苗木栽植 (43)4.2.6反季节苗木养护 (43)4.3大树移植措施与对策 (44)4.3.1前期准备 (44)4.3.2大树移植工艺 (45)4.3.3大树养护管理 (45)第五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47)5.1质量管理体系 (47)5.1.1质量保证制度 (48)5.2质量保证措施 (49)5.2.1组织保证措施 (49)5.2.2管理保证措施 (49)5.2.3制度保证措施 (49)5.2.4技术保证措施 (49)5.2.5物资保证措施 (49)5.2.6设备保证措施 (50)5.2.7经济保证措施 (50)5.2.8质检记录措施 (50)5.2.9资金保证措施 (50)5.3主要分部(项)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0)5.3.1施工测量控制要点 (51)5.3.2模板工程控制要点 (51)5.3.3钢筋工程控制要点 (51)5.3.5绿化工程控制要点 (52)5.3.6广场道路铺装工程控制要点 (53)5.3.7灌溉工程控制要点 (53)5.3.8土建工程控制要点 (53)第六章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56)6.1技术保证措施 (56)6.2管理保证措施 (56)6.3组织保证措施 (56)6.4人员保证措施 (57)(1)专家智囊团 (57)(2)管理团队 (57)(3)施工团队 (57)6.5 设备保证措施 (57)6.6材料、物资、资金保证措施 (58)6.7外部环境保证措施 (58)6.8信息保证措施 (58)6.9后勤保证措施 (59)第七章安全、文明、环保管理体系与措施 (60)7.1安全目标 (60)7.1.1安全保证体系 (60)7.1.2安全生产责任制 (61)7.1.4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63)7.1.5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63)7.1.6防汛防洪措施 (64)7.2文明施工目标 (64)7.3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64)文明施工管理体系框图 (65)7.4.1制定管理制度 (65)7.4.2保持现场清洁 (65)7.4.3设置五牌一图 (65)7.4.4设置安全维护 (65)7.4.5进行“三废”处理 (66)7.4.6严格机械管理 (66)7.4.7减少噪声、光污染 (66)7.5职业健康保证措施 (66)7.5.1人员劳动保护 (66)7.5.2配备劳保用品 (66)7.5.3正确使用劳保用品 (67)7.5.4完善安全卫生设施 (67)7.5.5加强职业健康体检 (67)7.6环境保护目标 (67)7.7环境保护体系 (68)7.8环境保护措施 (68)7.8.1环保现场管理措施 (68)7.8.2噪声、光污染控制措施 (68)7.8.3水环境保护措施 (68)7.8.4空气环境保护措施 (69)7.8.5固体废物处理措施 (69)7.8.6文物保护措施 (69)第八章组织机构及管理人员、资源配备计划 (70)8.1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70)8.1.1项目部组织机构 (70)8.2人员、机械、设备、材料、资金配备计划 (74)8.2.1管理人员配备计划 (74)8.2.2机械设备配备计划(见:附表一) (76)8.2.3项目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见:附表二) (78)8.2.4劳动力配备计划(见:附表三) (78)8.2.5材料配备计划 (79)8.2.6资金配备计划 (79)第九章雨季施工、施工排水及冬季施工措施 (80)9.1雨季施工措施 (80)9.1.1雨季施工组织管理 (80)9.1.2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80)9.1.3绿化工程雨季施工措施 (81)9.1.4土建工程雨季施工措施 (81)9.1.5雨季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81)9.2雨季排水措施 (82)9.2.1排水方案 (82)9.2.2排水人员组织 (82)9.2.3排水设备物资 (82)9.2.4排水设施 (82)9.2.5资金保障 (82)9.3冬季施工措施 (82)9.3.1冬季施工组织管理 (82)9.3.2冬季施工技术措施 (83)第十章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应急预案及风险控制 (84)10.1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 (84)10.1.1组织准备 (84)10.1.2应急救援程序 (84)10.1.3应急处理设备和设施管理 (84)10.1.4事故处理程序 (85)10.2应急预案 (85)10.2.1暴雨、防洪应急预案 (85)10.2.2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85)10.2.3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86)10.2.4施工中挖断地下管道应急预案 (86)10.2.5食物中毒、传染性疾病应急预案 (86)10.2.6火灾应急预案 (86)10.3风险控制 (87)10.3.1风险管理目标 (87)10.3.2风险因素识别 (87)10.3.3风险分析评估 (87)10.3.4风险应对方案 (88)10.3.5预防抵抗措施 (88)第十一章施工总进度表和施工网络图 (89)11.1施工进度计划 (89)11.2施工进度计划(见附表四:施工进度横道图) (89)第十二章合理化建议 (90)12.1推广及应用“四新” (90)12.2采用土壤改良技术 (90)12.3提前工期建议 (90)12.4建立公共信息管理平台建议 (91)12.5提高质量建议 (91)12.6降低造价建议 (91)12.6.1合理完备计划 (91)12.6.2科学人员配置 (91)12.6.3物资、材料调配 (92)12.6.4科学选用施工设备 (92)12.6.5加强经营意识 (92)12.7安全文明施工建议 (92)附表一:拟投入本项目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94)附表二:拟配备本项目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95)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96)单位:人 (96)附表四:施工进度横道图 (97)附表五:临时用地表 (98)附表六:总平面布置示意图 (99)附表七:临建布置示意图 (100)第一章工程概述1.1项目特点南万金渠自南环城河引水,流经东官园、聂村、小吴村、韩市庄、大市庄、文兰市庄、桑园、韩河固、张河固、辛庄、高庄、崇固、至安阳县蒋台村止,全场13.62KM。

海绵城市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海绵城市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海绵城市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和环境问题。

为解决城市中雨水暴洪、地表水污染和城市热岛效应等问题,海绵城市概念应运而生。

海绵城市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理,以海绵为基础,实现雨水的收集、净化和利用,以及城市绿化和冷却等功能。

为了确保海绵城市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施工组织设计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海绵城市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组织设计的目的、原则、内容和步骤。

2. 目的海绵城市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高效和环保。

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小工程风险,提高施工进度,保证项目质量,降低环境影响,并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

3. 原则海绵城市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安全原则: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保护施工人员和公众的生命安全。

•高效原则:合理安排施工流程,优化施工顺序,提高工作效率。

•环保原则:采用环保材料和施工工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经济原则:合理动用资源,控制施工成本,降低项目投资风险。

•可持续原则: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海绵城市改造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4. 内容海绵城市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4.1 施工流程设计施工流程设计是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内容。

它包括各个施工阶段的工序划分、施工顺序安排、工期计划等内容。

根据具体项目情况,可以采用分部施工法、总包施工法或联合施工法等不同的组织方式。

4.2 施工机械设备选型根据施工流程设计的要求,合理选用施工机械设备。

选型时应考虑设备的功能、性能、适应性以及经济性和环保性等因素。

4.3 施工人员组织设计根据施工流程设计和施工机械设备的选型要求,合理组织施工人员。

包括对施工人员的数量、专业素质、培训等进行合理安排。

4.4 安全措施设计施工过程中安全是重中之重。

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施工安全措施的设计。

例如,设置警示标志、安装防护设施、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等,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海绵城市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海绵城市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海绵城市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的水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城市内涝、水污染等问题,海绵城市概念应运而生。

海绵城市改造工程是为了减轻城市对雨水排放和洪水排放的压力,提高城市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本文对海绵城市改造工程的施工组织进行设计。

二、施工组织设计要点1.项目概述:明确本工程的建设内容和目标,确定施工范围和施工期限,制定施工计划。

2.设计方案:在实施施工前,设计方案需要进行评审、审批和备案,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合规性。

3.组织架构:确定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工程质量监督员等主要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

4.施工队伍: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内容,确定施工队伍的人数和专业分工,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5.施工设备:根据工程需求,选配施工设备和工具,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6.施工现场布置: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布置施工现场,设置施工区域,确保施工的安全和有序进行。

7.施工方案: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序、工艺、时间和方法等,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8.材料采购:根据施工方案和工程需求,制定材料采购计划,保证施工所需材料的及时供应和质量合格。

9.施工质量控制:制定施工质量控制方案,建立质量监测和评估制度,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10.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做好施工安全防范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11.环境保护:制定环境保护方案,加强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2.进度控制:建立施工进度控制系统,及时跟踪施工进度和质量,确保按计划完成各项任务。

13.经费管理:制定经费使用计划和监控措施,加强经费管理,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

三、施工组织流程1.展开前期工作,包括调研、论证、设计、预算等。

2.成立项目组织架构,明确人员职责和权限。

3.编制施工计划,确定项目实施的时间节点和进度安排。

4.正式启动工程,搭建施工现场。

海绵城市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海绵城市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鹤壁市住建局海绵城市综合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鹤壁市新城区海绵城市建设水系生态治理项目部2017年7月7日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 - 4 -第一节编制依据................................................................................................................................ - 4 -第二节编制原则................................................................................................................................ - 5 -第二章工程概况................................................................................................................................ - 5 -第一节项目分析.............................................................................................................................. - 5 -一、项目背景...................................................................................................................................... - 5 -二、项目概况...................................................................................................................................... - 5 -三、现状分析...................................................................................................................................... - 5 -四、海绵改造设计阐述...................................................................................................................... - 6 -六、工程范围及规模........................................................................................................................ - 6 - 第二节控制目标................................................................................................................................ - 6 -一、雨水分区的划分.......................................................................................................................... - 6 -二、低影响设施的计算...................................................................................................................... - 7 - 第三章施工部署及平面布置 ............................................................................................................ - 7 - 第一节施工总平面布置.................................................................................................................. - 7 -一、施工平面布置的构思.................................................................................................................. - 7 -二、施工总平面布置.......................................................................................................................... - 8 -三、施工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 - 8 - 第二节施工总体部署........................................................................................................................ - 8 -一、施工区段划分.............................................................................................................................. - 8 -二、现场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 .......................................................................................................... - 9 -三、项目经理部人员职责.................................................................................................................. - 9 - 第四章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劳动力准备 ...................................................................................... - 11 -一、施工机械设备的准备................................................................................................................ - 11 -二、机械设备管理与质量保证 ........................................................................................................ - 11 - 第二节劳动力安排情况.................................................................................................................. - 11 -一、劳动力的组织准备.................................................................................................................... - 11 -二、劳动力的来源及安排................................................................................................................ - 11 - 第五章施工工期及施工进度计划 .................................................................................................. - 12 - 第六章主要施工方案及要点 ........................................................................................................ - 12 - 第一节施工准备............................................................................................................................ - 12 - 第二节测量控制............................................................................................................................ - 12 -一、测量工作程序............................................................................................................................ - 12 -二、控制系统的建立:.................................................................................................................... - 12 -三、放线控制.................................................................................................................................... - 12 -四、放线方法及施工工艺流程图 .................................................................................................... - 13 - 第三节地下管线及构筑物的保护措施 ........................................................................................ - 14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 - 14 -二、施工阶段地下管线、临近建筑物及地面道路保护措施 ........................................................ - 14 - 第四节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 - 14 -二、管网及排水沟............................................................................................................................ - 15 -三、生态草沟.................................................................................................................................... - 16 -四、生物滞留设施............................................................................................................................ - 16 -五、透水砖停车场.......................................................................................................................... - 16 -六、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面施工 ...................................................................................................... - 17 -七、钢筋混凝土施工...................................................................................................................... - 18 -八、绿化施工.................................................................................................................................... - 20 - 第六章环保措施.......................................................................................................................... - 22 - 第一节施工环保标准.................................................................................................................... - 22 -一、工地“七个到位”标准 ............................................................................................................ - 22 -二、工地“六个百分百”标准 ........................................................................................................ - 22 -三、施工“四清”、“四不见” .................................................................................................... - 22 - 第二节施工环保实施细则 ............................................................................................................ - 22 - 第十章质量保证体系.................................................................................................................... - 23 - 第一节质量目标............................................................................................................................ - 23 - 第二节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 - 23 - 第三节组织措施............................................................................................................................ - 23 - 第三节技术措施............................................................................................................................ - 23 -一、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 - 23 -二、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 - 24 -三、雨季施工保护工作: ................................................................................................................... - 24 - 第五节施工质量管理机构 ............................................................................................................ - 24 -一、人员配备.................................................................................................................................... - 24 -二、管理机构.................................................................................................................................... - 25 - 十一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 - 25 - 第一节安全目标............................................................................................................................ - 25 - 第二节组织措施.......................................................................................................................... - 25 - 第三节技术措施............................................................................................................................ - 25 - 第十二章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 - 26 - 第一节文明施工目标.................................................................................................................... - 26 - 第二节组织措施.......................................................................................................................... - 26 -第十三章降低成本措施.................................................................................................................. - 26 - 附表: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 - 27 - 附表:主要劳动力配备表................................................................................................................ - 28 - 附表:施工进度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绵城市PPP项目道路及市政配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录前言 (3)一、编制说明 (3)二、编制依据 (3)二、编制原则 (4)四、施工承诺 (5)第一章工程概况及工程设计 (5)第二节工程要点、重点和难点 (8)第三节总体目标 (8)第二章项目组织机构配备和施工管理 (10)第一节组织机构及项目班子配备 (10)第二节施工管理概要 (22)第三节施工项目管理规划 (22)第四节目标管理 (23)第三章施工部署 (33)第一节施工部署原则 (33)第二节施工顺序 (33)第二节施工技术准备 (33)第五节劳动力、机具、材料等资源准备 (35)第四章施工方案 (37)第一节管网工程施工方案 (37)第二节市政道路施工方案 (41)第四节市政电气工程 (44)第五节景观绿化工程施工 (47)第五章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51)第一节质量管理方针、目标、依据 (51)第二节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52)第三节质量管理前期工作实施要点 (53)第八节档案技术资料管理 (55)第六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56)第一节管理框架 (56)第二节安全管理 (56)第七章环境管理保护体系和措施 (59)第一节管理框架 (59)第二节文明施工 (60)第三节环境保护措施 (62)第八章与业主、设计、监理的协调配合措施 (64)第九章质量回访与维修 (65)第一节回访制度 (65)第二节质量保修 (65)第三节调查与分析 (66)施工进度计划 (68)前言一、编制说明1、真诚感谢贵单位对我公司的信任,能够给予我们参加***工程的参选机会!我们将十分珍惜此次难得的机会!2、在收到***工程的中选通知文件和设计图纸后,我公司立即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工程施工图纸进行了仔细认真的研究,组织了各专题会,对本工程的特点、重点、难点进行了研究和方案论证比较,其目的是使施工组织设计更加科学、合理、详尽,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3、为了更好地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编制,使今后的工程施工实施更符合实际,更具针对性,公司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前往现场,对现场进行踏勘和了解,获得了施工现场的有关数据和第一手资料,对场地、周边环境和各种条件有了很深刻的了解。

4、公司通过认真研究工程施工图纸后,对本工程管网、市政道路、景观绿化版块的现场分阶段平面布置和大型机械设备的投入使用,工程测量和检验试验,实施质量保证措施,工程进度计划的安排和进度计划保证措施,确保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保证措施,对各专业承包商的工程总承包管理和协调,与业主、设计、监理和政府部门的配合和协作等工程重点和难点,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方案设计论证和研究优选,这将是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内容。

二、编制依据1、比选单位提供的比选文件、施工图纸2、国家现行有关工程施工和验收的标准、规范、规程、图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城市道路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218-201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2008;《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球墨铸铁可调式防沉降检查井盖》(DB510100/T 203—2016)《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CJ/T 34-91)《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TJ/T 82-99)《某省地方标准-城市园林绿化技术操作规程》DB51-50016-19983、现行的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有关政策、文件规定;4、我公司技术实力、机械设备装备情况及各项企业管理制度;质量管理体系(GB/T19001-2008)的质量手册。

环境管理体系(GB/T24001-2004)与职业健康管理体系GB/T28001-2001)中的《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

二、编制原则1、遵循比选文件条款的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文字说明及附件表中,严格按照比选文件规定的要求,做到统一标准,规范编制。

2、遵循设计和规范编标的原则,在编写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中严格按设计要求,执行现行的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科学组织施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3、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制定施工方法中根据本公司的施工能力、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确保高速度、高质量地完成项目建设。

4、坚持施工过程中严格管理的原则,在各工序施工中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

5、坚持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的原则,在各项工序施工中,对于能够提高或保证施工质量、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积极采用,发挥科技在施工中的先导作用。

6、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在施工组织方面,以专业作业队的作业形式,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专用设备的优势,同时采取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7、遵循既全面又简练的编制原则,对景观大道工程的工程量进行统计,并仔细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由于施工工期很紧,所以对劳动力供应和原材料进场做统一安排,并安排充足的施工机械进场施工,对道路的施工技术方案、质量和安全管理、材料进场制度、降低成本方案、质量通病防止措施统一进行论述。

四、施工承诺通过认真阅读分析施工比选文件、施工图纸及会议纪要等资料,通过现场实地踏勘和调查,根据自身的综合实力、工程特点和施工内容以及近年来参加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将以对业主负责、对社会负责为原则,组织精干、高效的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并组织具有市政工程丰富专业施工经验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参加施工;建立严密的组织机构,加强现场指挥,规范管理,标准化作业,对本工程施工做如下承诺:1、质量目标:按照比选文件要求,保证本工程按市政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一次性验收达到合格。

2、工期目标:本工程工期以建设单位发出书面开工令后,在合同工期内完成。

3、到岗保证:项目经理到岗率达到90%以上,技术员和施工负责人、质量、安全主要管理人员到岗率不少于95%。

4、安全目标:工地派专职安全员,确保安全文明施工,确保达到安全文明施工合格工地。

5、材料保证:确保进场材料质量,决不允许不合格材料进场。

6、以现行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有关规范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7、自开工至正式验收移交前,成品保护和保洁管理工作由我单位负责。

8、我公司承诺在本工程中廉洁自律,并承诺文明施工。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工程设计一、锦园路延伸段道路1、工程概况本道路位于某市仁里片区,道路设计起点接现状高新四路,设计终点至现状圣泉路,道路设计起点桩号0+06.856,道路设计终点桩号3+08.476,设计长度301.62m,原规划红线宽16m,利用建筑退距后红线控制宽度为20m。

全线共3条相交规划道路,均规划为平交口,道路全线无平曲线,详见《平面设计图》。

本设计根据规划给定的坐标控制点和规划道路走向定线,根据规划给定的道路横断面和建筑退距范围控制道路红线。

人行道上绿化和铺装详见景观设计图纸。

人行道上的开口应根据沿线地块建筑总平图进行设置。

为方便残疾人通行,在人行道上设置盲道和无障碍通道,盲道宽度0.3米。

2、工程设计本道路仅一个纵坡,坡度为0.389%,坡长280m。

道路总宽为20m(含建筑退距范围),道路横断面路幅划分为一块板: 6m人行道+8m车行道+6m人行道。

其中非机动车道和车行道处于同一板块。

车道横坡度均为1.5%,坡向道路外侧;两侧人行道横坡度为2.0%,坡向道路内侧。

道路路拱横坡均采用单折线型。

路基处理(1)填方段保证车行道下路床50cm范围内为天然砂砾石路基加强层;挖方段车行道路基范围内结构层下应超挖50cm,回填天然砂砾石。

路基填料采用合格素土,膨胀土以及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

填料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并分层碾压,夯实处理至路基设计标高。

处理方式详见《路基处理设计图》。

(2)由于本道路暂无地勘报告,结合片区地质情况,应清除路基加强层下所有杂填土,采用砂砾石回填,本次设计暂按处理平均厚度1.5m计量。

收到正式地勘报告后,细化路基处理设计。

所有处理均需满足道路路床密度度要求。

(3)路基施工时严禁暴晒、浸泡,路基整平夯实检测后应快速进入下一工序,及时封闭路基。

(4)由于钻孔间隙性,施工中如发现与地勘报告不符的不良土质地段,应及时通知各方主体现场协调。

边坡防护在道路施工期,为满足施工期间路基稳定需要,填挖方设置0.5m土路肩,边坡采用自由放坡以稳定路基。

本道路沿线地势平缓,填挖较小。

结合地勘报告,对于路堤边坡坡率为1:1.75,对于路堑边坡坡率为1:1.5,边坡坡面须粘土夯实。

填方挖方边坡坡面均采用直接喷播草籽护坡。

路基边沟由于片区填挖较小,两侧地块部分开发或面临开发建设,本次不设置道路边沟,施工期间结合采取临时排水措施以保护路基。

详见《路基防护设计图》。

密实度(1)车道: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填方路段:路床表面以下0~80cm范围内≥95%,80~150cm范围内≥94%,150cm以下≥92%,路基范围内管道沟槽回填土亦必须达到上述压实度要求。

零填及挖方路段:路床表面以下0~80cm范围内≥95%。

当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路床顶下80cm范围)总厚度时,应将地基表层土进行超挖,分层回填,并满足上述压实度要求。

对开挖出来的耕植土或生活垃圾,不能作为填方路段的填土。

(2)人行道:路床压实度≥90%,水稳碎石基层压实度≥92%。

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最小强度(CBR)(%)最大粒径(cm)上路床 0~30 6 10 下路床 30~80 4 10 上路堤 80~150 3 15 下路堤 150 以下 2 15 零填及路堑路床 0~30 6 10 30~80 4 10路面设计车道路面结构设计采用标准轴载:双轮组单轴100kN(BZZ-100)。

根据预测交通量及预测远景交通量分析结合原道路结构组合,并根据本地的材料来源情况及现场具体情况,多层弹性体理论编制的专用程序进行结构厚度计算,本工程路面结构组合拟定为:机动车道:上面层:5cmSBS改性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 下面层:7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0C 0.6cm ES-2稀浆封层上基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建议水泥掺入量5%)下基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建议水泥掺入量4%)垫层: 15cm级配碎石新旧沥青路面基层、面层间应进行台阶式搭接,接缝处应铺贴SBS防裂卷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