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考点总复习一空气氧气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空气 氧气(2013年版)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空气 氧气(2013年版)

班级 姓名 学号 使用时间:2013年 月 日 计划专题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1.1空气 氧气(2013年版)【【教材放大镜】12氮78,氧21,0.94是稀气,还有两个0.03,二氧化碳和杂气。

体积分数要记清,莫与质量混一起;化学计算常用到,时刻牢记在心底。

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⑴实验原理及方法: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 ,生成 固体。

密闭容器内压强 ,大气压将水压入密闭容器,通过测定进入容器中的 的量来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⑵实验现象:红磷 ,生成大量 ,水进入原容器,且水的体积约占原容器体积的 。

⑶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a 、红磷的量 ;b 、装置 ;c 、装置未冷却到室温。

⑷实验讨论:①不能用木炭、硫粉代替红磷做上述实验,原因是 。

②进入瓶中水的体积一般小于瓶内空间1/5的可能原因是: 。

如果大于1/5可能原因? 。

4、空气的污染及防治⑴空气的污染物主要是排放到空气中的粉尘(可吸入颗粒)和有害气体两大类,其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 、 、一氧化碳、 和臭氧。

⑵空气污染的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破坏生态环境,其中 、和 等都与空气污染有关。

⑶防治空气污染的主要措施有:①改进燃料结构,使用 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②积极 ,提高空气的自净能力;③工业 三废 后再排放等。

■重点疑点讨论1、“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单质组成的化合物”这种说法对吗?你怎样理解? 2、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是21%对吗? 你能计算出来吗?(提供数据,空气密度 1.293g/L ,氧气密度1.429g/L) 3、一般来说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为什么说空气的成分又是复杂可变的?其对人类和其它动植物的生存有什么影响?⑴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 色 味的气体,比空气密度 , 溶于水,液态和固态的颜色为 色。

⑴实验室制法: ①反应原理:a.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查-装-收;b.高锰酸钾制氧气:查-装-定-点-收-离-熄(“茶庄定点收利息”) ③检验:把 伸入集气瓶中,若 则证明是氧气。

中考化学基础知识:空气、氧气

中考化学基础知识:空气、氧气

秘籍01基础知识回顾第1部分:空气、氧气1.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按体积分数计算各约占21%和78%,稀有气体占0.94%,CO2占0.03%。

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氡。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氧气O2;氮气N2;水H2O;二氧化碳CO2;磷P;五氧化二磷P2O5;氦气He;氖气Ne;氩气Ar。

3.空气质量指数计入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SO2、CO、NO2、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CO2、CH4等)、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5.氧气能用于炼钢、气焊是由于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用于磁悬浮列车的气体是氮气;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这是它的物理性质。

(填物理或化学)6.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动植物呼吸、食物的腐败、酒和醋的酿造、钢铁生锈等属于缓慢氧化。

7.氧气的用途:(1)供给呼吸(如潜水、医疗急救);(2)支持燃烧(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

第2部分:氢气、水1.水资源概况(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1%。

(2)我国的水资源现状:总量多,但人均水量少;分布不均,东南多,西北少。

2.爱护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两方面进行。

3.防止水污染:①工业上:未经处理的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处理达标后排放。

②农业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提倡使用农家肥。

③生活上: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垃圾随意丢弃等→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垃圾分类集中处理。

4.水的净化方法: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杀菌、蒸馏等。

(1)静置沉淀:让较大的颗粒自然沉降。

(2)吸附沉淀:加絮凝剂_明矾_,利用其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_吸附_,使杂质沉降下来(生成胶状物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吸附杂质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中考化学人教版 精讲本 模块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 主题一 空气 氧气

中考化学人教版 精讲本 模块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 主题一 空气 氧气

3. [九上 P36T3 (1)]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 C)
4.(九上 P46 图 2-18)如图 1,碳在氧气中燃烧,向反应后的集气瓶中倒
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的现象为澄澄清清石石灰水灰变水浑浊,发生反应的
模块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 主题一 空气 氧气
知识点 1:空气的成分及用途(☆☆☆)
体积 成分
分数
性质及用途
①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
氮气 □1 7788%% ②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2 保保护护气,如用于灯泡填充
(N2) (最大) 气、食品防腐等;

③液氮的低温环境可用于超导材料、医疗上的冷冻麻醉等
化学方程式为
变浑浊
CO22++CCaa((OOHH))2=2==C=aCCaOC3O↓3↓++H2OH2O。
5.(九上 P33 实验 2-3)如图 2,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内放入少量水的
目的是吸吸收收生生成的成S的O2,SO2防,止防污止染空污气,其中集气瓶中的水也能用 NNaaOHO溶H溶液染替液空代气。
写出图中框内物质的化学式及序号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2KClO33=2M=△Kn=CO=l2=2KCl++33OO22↑ ; ②2KMnO44=K=△2=M=n=OK2MnO44+MnO22++OO22↑↑;(分解反应) ③2H22OO22=M=2n=HO=22=O2H2O++O2↑O2↑; ④2H22OO=通2=H=电2=↑=2H2↑+O22↑↑;
1.(九上 P27 图 2-4)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甲”
代表的是
(A )
A.氮气

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专题1 空气 氧气

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专题1  空气  氧气

药品 能否代替红磷
原因分析
铁丝 ①__不__能____
②___在__空__气__中__不__能__燃__烧___

不能
木炭 ③__不__能____
硫粉

与氧气、二氧化碳、氮气均能发生反应
④_不__充__分__燃__烧__时__生__成__的__一__氧__化__碳__不__能__被__吸__收_
(2017.14B,2013.15D)
比空气小)
装置
检验、干燥、除杂
进出口方向 ②__a进__b_出___ ③__d_进__c出___ ④__b_进__a出___ ⑤__c进__d_出___
⑥__a_进__b_出__
6.注意事项 (1)用 KMnO4制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目的是 _防__止__加__热__时__高__锰__酸__钾__粉__末__随__气__流__进__入__导__管__,__堵__塞__导__管___。 (2)用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制氧气时,点燃酒精灯后应先给试管预热,然后 再对准药品部位集中加热,目的是__防__止__受__热__不__均__,__使__试__管__炸__裂__。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中应事先装满水,不能留有气泡,防止收集 到的气体不纯,收集时待导管口有__连__续__均__匀__的__气__泡__冒__出__时再收集,防止 收集到的气体中混有空气。
2.操作步骤 (1)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 查:连接好仪器之后应先检__查__装__置__气__密__性__; 装:装入药品; 定:固定实验装置; 点:点燃酒精灯; 收:收集氧气; 离:撤离导管; 熄:熄灭酒精灯。
(2)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 查: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装:向锥形瓶中装入二氧化锰固体; 定:固定好装置; 加:向长颈漏斗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收:收集氧气。 3.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否则不是氧气。

初中中考化学复习基础第1讲 空气、氧气

初中中考化学复习基础第1讲 空气、氧气

第一部分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1讲 空气、氧气1.通过实验测定,空气的成分按 体积 计算,大约是 氮气 占78%, 氧气 占21%, 二氧化碳 占0.03%, 稀有气体 占0.94%、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所以说空气是一种 混合物 。

2.氮气化学性质 不活泼 ,常作 保护气 ,如制造氮肥和硝酸的原料、食品防腐等(利用其 化学性质 )。

氧气可 供给呼吸 ,如潜水、医疗急救等;可 支持燃烧 ,如炼钢、气焊、航天等(利用其 化学性质 )。

稀有气体是 氦 、 氖 、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

稀有气体常被称为惰性气体,常作 保护气 (利用其 化学性质 )和制作霓虹灯(利用其 物理性质 )。

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反应原理: 4P +5O 2=====点燃2P 2O 5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装置(3)实验现象:红磷燃烧,生成 大量白烟 ,待装置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进入原容器且水的体积约占原容器中空气体积的 1/5 。

(4)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该实验还可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5)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使用的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集气瓶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观察 。

导致实验结果偏大的原因可能是: 红磷点燃后,伸入过慢;红磷燃烧时,弹簧夹未夹紧 。

(6)实验室不能用木炭、硫、铁丝等代替红磷,因为 木炭、硫 燃烧后生成气体,不会造成压强差;而 铁丝 在空气中不燃烧。

4.氧气的性质(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 无色 、 无味 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略大 , 不易 溶于水。

液态时为 淡蓝色 ,固态时为淡蓝色雪花状。

(2)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性、助燃性工业上主要是利用液氮和液氧的 沸点 不同,通过 分离液态空气法 制得,属于 物理 变化。

注意:不是分解反应。

6.实验室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2KMnO 4=====△K 2MnO 4+MnO 2+O 2↑ ; 2KClO 3=====MnO 2△2KCl +3O 2↑ ;2H 2O 2=====MnO 22H 2O +O 2↑ 。

2022年中考化学第一部分知识梳理第1讲空气氧气课件

2022年中考化学第一部分知识梳理第1讲空气氧气课件
4P+5O
2P2O5
7.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2

8.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9.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S+O2 点燃 SO2
C+O2 点燃 CO2


点燃
2C+O
2CO 。
10.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2
返回子目录
(二)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12.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2H2+O2 点燃 2H2O
电光源,是因为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而不是由于化学性质稳定。
返回子目录
考点 2 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空气污染物: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
一氧化碳(或CO)

二氧化硫(或SO2) 、 二氧化氮(或NO2)、可吸入颗粒物和 臭氧(或O3) 等。
2.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1)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工厂排放的废气;植被破坏引起的沙尘;露天焚烧秸秆和
氧化碳含量的增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2)可吸入颗粒物(微粒直径在 10 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PM10,又称飘尘),
我国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 PM2.5 浓度检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
中微粒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
返回子目录
考点 3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详见“中考实验剖析”)
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C )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C.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O2与粉尘的排放
返回子目录
11.(2013·河北,8)201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共奋斗”。下列做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讲 空气 氧气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讲  空气  氧气

主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第1讲空气氧气命题点1空气的成分和用途1.(2017·山西)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科学家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中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B.侯德榜C.门捷列夫D.道尔顿2.(2017·郴州)空气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其中约占空气体积21%的气体是()A.N2B.CO2C.稀有气体D.O23.(2017·呼和浩特)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B.空气可用于工业制备氮气和氧气C.氮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命题点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4.(2017·邵阳)如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B.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D.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5.(2017·徐州)磷的燃烧反应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能冒出浓厚的白烟,军事上常用来制烟幕弹。

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利用燃磷法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过程如图。

他测得氧气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燃烧结束试管里剩余气体主要是________(填化学式)。

命题点3空气的污染及防治6.(2017·天津)下列物质中,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可吸入颗粒物7.(2017·青岛)“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点。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B.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C.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D.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8.(2017·山西)2017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化学空气知识点总结公式

化学空气知识点总结公式

化学空气知识点总结公式
1.氧气(O2)
氧气是空气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在维持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动物呼吸作用的基础。

氧气也是许多化学反应中必不可少的氧化剂。

氧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但当温度升高时,它会与许多其他元素形成氧化物。

2. 氮气(N2)
氮气在空气中的含量最高,约占空气体积的78%。

氮气的化学惰性稳定性很高,在常温下不易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所以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空气和氮气气体。

氮气也是生物体内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成分。

3. 氩气(Ar)
氩气是空气中的惰性气体,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它在工业中用作充填气体、保护气体和焊接气体。

氩气还用于生理监护和激光技术等领域。

4. 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大气层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虽然二氧化碳的含量很低,但它对地球的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不断增加,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问题。

5. 微量气体
空气中还含有一些微量气体,如氩气、氦气、氙气、氪气等。

这些气体对地球大气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也有一定影响。

总之,了解化学空气的组成和性质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对化学空气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希望通过对化学空气的深入了解,能够更好地保护地球环境,维护人类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