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7.19.1植物的生殖扩展资料: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应用素材新版苏科版
苏科版初中生物八上第七单元19.1《植物的生殖》 (共20张PPT)

⑵花药成熟后,散发出花
柱粉 __头,__落上在,雌在蕊其的粘[液6的]刺 激下萌发出 _花__粉_管__,其 中的精子与_卵__细__胞_ 结合
⑸若果农在改良果树时采用嫁接的方法,将 水蜜桃的芽嫁接在油桃树上,这个芽长成 枝条后结的果实是_水__蜜__桃__ 。
形成受精卵,完成受精 。受精完成后,[ 8]_子__房_ 继续发育最终形成果实 ,其中__胚_珠___发育成种 子。
⑶桃树品种A产量高、味道甜,若要在短时间 内大量培育此品种的桃树,可采用_组__织__培_养_ 的方式。
⑷在实际生产中,人们利用无性生殖来栽培 农作物,比如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 用__扦_插___ 的方法;桃树、梨树等果树常利 用__嫁__接__ 来培育优良品种。
2、人工营养繁殖的方法有哪些? 3、植物的组织培养都包括几个过程?这
种技术对于我们的生活而言有什么意义 ?
植物的组织培养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基础关
1、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依次是( A )
①精子与卵细胞、极核结合 ②花粉管伸入 子房 ③花粉管进入胚珠 ④花粉粒萌发出 花粉管 ⑤花粉管顶端破裂,释放出精子
第1节: 植物的生殖
一、自主学习1
1、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包括哪几个过 程? 2、请概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 3、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它们的各部分是 由花的什么结构发育而成的?
两个精子分 别与卵细胞 和极核相融 合的现象, 叫做双受精
双受精是许 多绿色开花 植物所特有 的
一、自主学习1
南通市第八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 7.19.1《植物的生殖》课件2 新版苏科版

C、藻类与细菌
D、原生动物与根
• 5.大多数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 C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无机物
• 6.足癣是由哪些生物引起的〔 B 〕 •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D.单细胞生物
• 7.以下不属于共生现象的是( C )
• A.地衣
B.豆科植物的根瘤
• C.玉米上长的黑瘤 D.牛胃肠道里可分解纤维 素的细菌
2、能够使梨和香蕉腐烂的细菌是〔 B 〕
A、链球菌
B、枯草杆菌
C、根瘤菌
D、真菌
3、大部分的细菌和真菌属异养生物 , 其原因是 〔C〕 A、进行有氧呼吸 B、进行无氧呼吸 C、不能直接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D、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4、豆科植物的根瘤是由哪两种生物共同生活所形
成的 ?〔 A 〕
A、根瘤菌和植物根部 B、藻类与真菌
大气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分解作用
动物
植物
燃烧
二氧化碳 氧气
微生物分解动植物 的尸体
大气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燃烧
二氧化碳 氧气
分解作用
动物
植物
微生物分解动植物 的尸体
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 , 超过了 自身呼吸作用対氧的需要 , 其余的氧都以气 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 ; 绿色植物还通过光 合作用 , 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 这 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与氧气的相対稳 定 , 简称碳——氧平衡。
在自学中收获
二. 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
资料分析 :
仔细阅读书 上38页的资料和 图3-3-3 , 分析 光合作用产生的 氧气来自于什么 物质 , 这个实 验还能证明什
泰和县第二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7.19.1植物的生殖扩展资料:漫谈植物的花素材新版苏科版

漫谈植物的花植物在其系统发育过程中,产生许多变异,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周围环境;而植物的花,同样产生了许多奇特的变异,从而保证了物种生存并促进种属的繁衍和发展。
l.植物很少自花授粉自花授粉的植物,其后代适应环境的能力不强,生活力也比较弱,在自然界很容易被淘汰。
所以,世界上大多数有花植物是异花授粉的,只有少数为自花授粉。
植物能以各种方法避免自花授粉。
有些雌雄异株植物,例如柳树、大麻等,就完全没有自花授粉的可能性;另外,如三叶草、木犀草等植物,其自身的花粉不能授粉。
花柱长短差异很大,对于避免自花授粉具有重要作用。
油茶、荞麦、樱草等,均具有不同长度(两种大小)的雌雄花蕊,而千屈菜的雌雄花蕊甚至有3种大小。
有些植物的雌蕊和雄蕊在不同时期成熟,以避免自花授粉,如核桃、长山核桃、榆树、车前草,均属这种情况。
某些巴西兰科植物,则以最奇怪的方式防止自花授粉,它的花粉对自己的花是有毒的,花粉一旦落在同株雌花柱头上,即引起衰萎现象。
2.花粉主要靠风传播异花授粉的植物,其花粉的传播需要靠许多“媒介”得以完成。
最原始的有花植物,可以想象主要是借助于风力把它们的花粉传布到别的花朵的柱头上,例如柳树、大麻、杉木和松树等,都是靠风来传粉。
在温凉和寒冷的气候中,大部分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都是由风传粉的。
有人初步统计,世界上将近1/5的有花植物都是靠风传粉。
这些植物的花粉数量多,并且轻而光滑,能够被风吹得很远。
花粉飞得最高、最远的是松树花粉;松树的花粉生有气囊,可以帮助飞行,使它可以升高几千米,越过高山,跨过海洋,传播到100km以外的地方去。
一株玉米的雄穗具有2000~5000万粒花粉,花粉多,授粉的机会也就增多了,同时还可以弥补风的撒播是紊乱和不定的缺点。
3.昆虫及某些动物是花粉的最好传播者油茶、大豆、烟草、芝麻等植物是靠昆虫传粉。
它们常具有许多特性来适应各种昆虫的传粉。
虫媒花植物的花具有花蜜,花粉少而粗糙,带粘性,花还用美丽的颜色和浓郁的香味招引昆虫。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7单元第19章第1节植物的生殖课件2(新版)苏科版

理论基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植物组织
形成愈伤组织
长出从芽
移栽成活
生根
小结
• 有性生殖 • 无性生殖 • 无性生殖的应用
扦插 嫁接 压条 组织培养
嫁接
探究
扦插
紫背天葵是一 种保健型蔬菜,可 兼做菜用和药用。 它的适宜生长环境 条件是:高温 湿 润 光照充足 肥沃 保水性强的沙壤土。
•可选择的扦插材料很多,如
草本的绿萝、豆瓣绿、秋海 棠、凤仙理
1 将取一植物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 2 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 斜向的。 3 上一个节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的叶从 叶柄处全部去掉。(扦插时需将下面一个节埋入土 中。) 4 一般在扦插后4-10天即可生出新根,见到有新叶长 出即可移栽;20-30天可长出7-8个新叶,此时即可收 获了。
第1节 植物的生殖
传粉以后,花粉受到柱头分泌黏液的 刺激,就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沿着花柱 向子房生长。花粉管内有精子。
柱头
雌蕊 花
花柱
子房 胚珠 卵细胞 受精卵 花药 花粉 精子 种子的胚 花丝 新一代植株
雄蕊
有性生殖: 由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 新个体的过程。
资料分析
花药离 体培养
嫁接
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
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
整的植物体。接上去的芽或枝叫做接穗,被
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 注意:不论是芽接还 是枝接,都要使接穗 芽接:用芽接穗 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 地结合在一起。这样 两部分的形成层分裂 出来的新细胞才能愈 合在一起,使接穗和 枝接:用枝接穗 砧木合成一体。
压条
苏科版初中生物八上第七单元19.1《植物的生殖》 (共21张PPT)PPT23页

END
苏科版初中生物八上第七单元19.1《植物 的生殖》 (共21张PPT)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源自。——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八年级生物上册7.19.1植物的生殖课件新版苏科版

互动探究
组织培养
组织培养也是一种植物无性繁殖的方法。它可以用一株植物的 组织,甚至一个细胞,在无菌条件下,放在含有全面营养成分的培 养基上培养出与原来的植物基本相同的新个体。
总结延伸
子房壁
果皮
子房
珠被
种皮
果
实
胚珠
卵细胞
受精后发育成
胚
种子
极核
受精后发育成 胚乳
编后语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一、释疑难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二、补笔记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课 后复习30分钟。
【优质人教】2019-2020八年级生物上册 7.19.1《植物的生殖》扩展资料: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应用素材 (新版)

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应用目前,生物技术正在世界突飞猛进地发展,而且在医学、农业、食品工业、能源工业、环境保护各个领域显示出极大的生产潜力。
作为生物技术有力手段的组织培养,也日益受到重视,组织培养在农林作物的脱毒快繁、突变诱发、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等方面都可以发挥作用。
当前人类正面临淡水资源短缺的困难,同时土地沙荒化、盐渍化也对人类造成威胁。
我国是属于淡水资源缺乏的国家,除积极进行节用水,在农业上选育耐旱作物品种以及提高农作物的抗旱性之外,应用细胞工程技术快速繁殖固沙植物,筛选抗旱和抗盐的细胞突变体,以至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将抗旱基因引入到禾谷类作物中,最终将会对干旱、半干旱及滩涂地区的开发利用产生极大影响。
可喜的是,目前科学家们已做出积极努力,在渗透调节基因工程方面取得了有意义的进展。
总之,生物技术的应用将对我国农林生产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本节所讲的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希望能引起读者广泛的兴趣,以便为不久的将来应用生物技术在解决我国旱区的实际问题上,能有所启迪。
一、植物组织培养中的细胞分化与器官建成(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是每个植物的本细胞或性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全套遗传基因,因此在一定培养条件下每个细胞都可发育成一个与母体一样的植株。
这个概念虽然在本世纪初已经提出,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在实践上并没做到,经过几十年来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改进,目前细胞的全能性不但在理论上完全被证实,而且为组织培养在实践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植物细胞要表现出全能性,须经过几个步骤:成熟细胞→分生细胞→胚状体→完整植株。
成熟细胞→愈伤组织→出根出芽→完整植株。
脱分化也就是已经分化定型的细胞,经过诱导成为重新恢复了分裂能力(也就是成为分生状态)细胞的过程。
不但植物体细胞可以表现全能性,花粉在培养条件下也可能进行脱分化,通过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发育成单倍体植株。
植物细胞为什么表现出全能性呢?就要从动物与植物细胞的区别说起。
【人教版】2020八年级生物上册 7.19.1《植物的生殖》拓展链接:营养繁殖的好处、方式、条件、特点素材

※精品※试卷※※- 推荐※下载-※营养繁殖的好处、方式、条件、特点营养繁殖是植物繁殖方式的一种,不通过有性途径,而是利用营养器官:根、茎、叶等繁殖后代。
植物体的一部分在脱离植物体后,仍然能够存活并且长成一株维持其母本原有性状的植物,如落地生根、马铃薯的块茎、竹子的根状茎等等,在自然中都很常见。
如果人为取部分植物体繁殖植物,则是人工营养繁殖。
人工营养繁殖的方式有:压条、扦插、嫁接、组培等等。
在生产实践中,无法用种子繁殖的植物,或者用种子很难繁殖的植物,都可以通过营养繁殖实现。
另外,在农业中为了保持果树的优良性状,往往通过营养繁殖来培育果树。
【营养繁殖】广义上是与无性繁殖作为同义词而使用,狭义上是指不包括细胞繁殖的孢子繁殖和无配子繁殖的无性繁殖而言。
营养繁殖一词多用于植物,而动物则习惯于用无性繁殖。
营养繁殖有多种形式,例如:在茎尖形成特殊的冬芽,腋芽有肉质化的幼株;花则有变成珠芽,花序中的芽一部分变成叶芽;由地下器官或叶形成苗等,这些都是母株营养体的一部分变成下一代幼苗的。
进行营养繁殖的植物群,常常以有性的近似种迅速扩展,有时能扩展到有性繁殖的种类不能分布的地区。
【营养繁殖的好处】营养繁殖能够保持某些栽培物的优良性征,而且繁殖速度较快,所以被广泛地应用于花卉和果树的栽培中。
【营养繁殖的四种方式】1. 分根:用于夹竹桃,腊梅等灌木,它们的丛生茎下各自都有根,可以直接把它们分开,成为独立的植株。
这种繁殖方式叫分根。
2. 压条:用于桑,夹竹桃等植物,可以选择树上较长的枝条,把它弯下来,压埋在土中的枝条部分长出根后,再把枝条与母体截断,长成新的植株。
这种方式叫压条。
3. 扦插:用于月季,柳树,葡萄等植物,可以剪取植物上带芽的枝段,插入土中,不久这些枝段就会生根发芽,长成新的植株。
这种方式叫扦插。
4. 嫁接:用于橘子、桃等果树,可以将它们的枝或芽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两者的形成层上(茎中具有分生能力的组织)紧贴,不久它们就会长成一体,成为一株新植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应用目前,生物技术正在世界突飞猛进地发展,而且在医学、农业、食品工业、能源工业、环境保护各个领域显示出极大的生产潜力。
作为生物技术有力手段的组织培养,也日益受到重视,组织培养在农林作物的脱毒快繁、突变诱发、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等方面都可以发挥作用。
当前人类正面临淡水资源短缺的困难,同时土地沙荒化、盐渍化也对人类造成威胁。
我国是属于淡水资源缺乏的国家,除积极进行节用水,在农业上选育耐旱作物品种以及提高农作物的抗旱性之外,应用细胞工程技术快速繁殖固沙植物,筛选抗旱和抗盐的细胞突变体,以至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将抗旱基因引入到禾谷类作物中,最终将会对干旱、半干旱及滩涂地区的开发利用产生极大影响。
可喜的是,目前科学家们已做出积极努力,在渗透调节基因工程方面取得了有意义的进展。
总之,生物技术的应用将对我国农林生产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本节所讲的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希望能引起读者广泛的兴趣,以便为不久的将来应用生物技术在解决我国旱区的实际问题上,能有所启迪。
一、植物组织培养中的细胞分化与器官建成(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是每个植物的本细胞或性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全套遗传基因,因此在一定培养条件下每个细胞都可发育成一个与母体一样的植株。
这个概念虽然在本世纪初已经提出,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在实践上并没做到,经过几十年来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改进,目前细胞的全能性不但在理论上完全被证实,而且为组织培养在实践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植物细胞要表现出全能性,须经过几个步骤:成熟细胞→分生细胞→胚状体→完整植株。
成熟细胞→愈伤组织→出根出芽→完整植株。
脱分化也就是已经分化定型的细胞,经过诱导成为重新恢复了分裂能力(也就是成为分生状态)细胞的过程。
不但植物体细胞可以表现全能性,花粉在培养条件下也可能进行脱分化,通过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发育成单倍体植株。
植物细胞为什么表现出全能性呢?就要从动物与植物细胞的区别说起。
不论是植物、动物还是微生物,其代谢的分子基础基本是一样的,从微生物到人,遗传的信息是一致的。
但动物与植物细胞区别还是很大的。
差别主要在于:第一,自养与异养的差别。
高等绿色植物是自养的,对营养的要求较简单,因此培养基的成分大部分为无机物和少量简单有机物。
而高等动物是需要多种复杂营养的异养生物,它们从复杂的来源中吸收、消化和同化其营养,并通过血液将养分输送到全身细胞和器官。
第二,外界环境的差别。
动物细胞直接所处的内部环境,以相对浓缩的形式来满足其营养要求。
植物所处的环境变化大,它吸收养分是以稀释的状态。
植物细胞束缚在纤维素壁内,内部液泡保持相当稳定的成分。
植物细胞又以很大的能力维持着大的液泡、原生质与外界培养基进行物质交换。
第三,胚胎得到养分的方式不同。
动物的胚靠预先存在卵里的营养发育,靠胎座与母体联系,植物的胚获得营养方式相对地简单,胚存在于胚囊和胚株中,通过胚乳供应胚的养分,原胚与子叶通过其外表面吸收养分。
所以植物细胞诱导成胚从外部取得营养容易,不象动物要通过血液。
第四,器官发育的差别。
动物很早就开始器官发育,这些器官有高度特化的功能,然后靠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脊髓、大脑、激素把各器官连成整体。
并且动物器官的发育过程基本上只有一次,而高等植物重复地产生器官而且是无限的。
植物器官的发育是在生长区通过活细胞的活动,如顶端分生组织不断产生叶、芽、花,在这些具有活细胞的部位,可取活细胞进行移植和培养。
诱导细胞的脱分化,需要许多外界条件。
任何一个分化的细胞都具有保持分生组织状态的潜势,不过它平常处于受抑制的状态,消除抑制作用就可以使细胞恢复分裂。
在各种外界条件中,外源激素对脱分化起重要作用。
有些植物的外植体仅需加入生长素(IAA"吲哚乙酸",NAA"萘乙酸",2,4-D)即可诱导细胞的分裂与生长,如菊苣;有的仅需加入细胞激动素类,如大豆、萝卜;另一类需加生长素和细胞激动素类,如烟草髓、胡萝卜、马铃薯;还有一类不需加任何激素,如冠瘿组织,烟草肿瘤组织。
(二)组织的分化与器官建成1、维管组织的分化早期研究发现(Wetmore,1955),丁香的芽可以诱导邻近的组织分化出维管束,后证明这是芽中IAA的作用。
将一块含有14C-IAA和蔗糖的琼胶楔形物插入到愈伤组织切口中,14C-IAA 表明蔗糖和IAA通过琼胶扩散到愈伤组织,从而在愈伤组织中造成这两种物质的梯度,在楔形物中形成类似维管束的瘤状物,瘤状物含有一形成层带,一面形成韧皮部,一面形成木质部,与正常的维管束有类似的排列。
增加IAA的浓度,导致木质部形成,增加蔗糖浓度则导致韧皮部形成。
生长素水平恒定时,2%蔗糖则全部分化出木质部,4%蔗糖几乎全部分化出韧皮部,3%蔗糖则可以分化出二者。
所以,生长素和蔗糖浓度决定愈伤组织中维管束的类型与数量。
Rier和Beslow进一步报道,蔗糖不仅影响细胞的数目,而且影响其结构。
低浓度蔗糖(0.5%)诱导出环纹和梯纹管胞,1.5-3.-5%蔗糖诱导出梯纹和网纹细胞。
细胞分裂素类对促进木质部形成也有作用。
它们使碳水化合物代谢趋向于五碳糖途径,促进木素前体苯丙烷的合成,不同的细胞分裂素作用不同。
玉米素>激动素>6-BA(6-苄基腺嘌呤),NAA/激动素的比值为0.5/20时有木质部发生和根形成,而比值降为0.025/0.4时,只发生木质部而不发生根,赤霉素(GA)、乙烯、脱落酸对木质部发生有抑制作用。
2、根和芽的分化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后,经过继代培养,可以在愈伤组织内部形成一类分生组织(meristemoid)即具有分生能较往年小细胞团,然后,再分化成不同的器官原基。
有些情况下,外植体不经愈伤组织而直接诱导出芽、根。
所以器官发生有两种方式,即直接和间接的。
(1)外植体→器官发生(根、芽或胚状体)→再生植株。
(2)外植体→愈伤组织→类分生组织→根、芽→再生植株。
根是组织培养中易形成的器官,早在30年代,就看以胡萝卜培养物中根的形成,以后又在多种植物中看到,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可以诱导出根来:如棉花幼苗子叶、下胚轴切段、油菜叶片、叶柄、下胚轴等,多种植物愈伤组织也易生根。
形成芽的培养基条件常有不同,有时芽与根可以同时在组织培养中形成,一般说,培养物中形成的芽如胡萝卜悬浮培养,油菜愈伤组织等。
在组织培养中通过根、芽诱导再生植株方式有三种:一种在芽产生之后,于芽形成的基部长根而形成小植株,一种是在根上生长出芽来,另一种即在愈伤组织的不同部位分别形成芽和根,然后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一株植物。
除营养芽之外,在组织培养中有时也有花芽的形成,如烟草、花生等。
也有变态器官的形成,如百合鳞片切块分化出的芽,形成小鳞茎,唐菖蒲茎端可诱导形成小球茎,马铃薯的茎切段可以形成块茎。
植物激素的成分影响着器官建成, Skoog和Miller等所提出的生长素和激动素比例决定根和芽分化的观点,曾被大量的试验结果所证明。
在很多禾谷类作物的组织培养中发现,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2,4-D)诱导形成的愈伤组织,当培养在除去生长素,或适当浓度的活性较低的生长素中时,就可以诱导芽的形成。
Nitsch 等用Linsmaier(LM)培养基附加10-5摩尔2,4-D培养水稻愈伤组织可以生根,一旦转入无生长素的培养基时就能产生芽。
Rangan将小米愈伤组织从含生长素的培养基转移到无生长素的培养基,一个星期内就形成了芽。
但在另一些例子中激素比例控制器官分化的问题则出现完全相反的情况。
苜蓿在有2,4-D 和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中,可以形成愈伤组织,转入不加以上两种激素的培养基中能分化,但分化的情况与原来的激素比例有关。
如果愈伤组织是在高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比例的培养基中形成的,易于生根,而在高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例的培养基中形成的,易于生根,而在高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例的培养基中形成的愈伤组织,则易生芽。
由此看来,分化与激素的关系同植物的遗传性有着密切的关系,用五个品种的烟草做实验,用相同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例,结果有的品种形成很多芽,有的形成很少芽,有的完全不生芽。
培养基的物理因素和外界条件对器官建成有一定影响。
固体培养基有利于诱导愈伤组织,而液体培养基有利于细胞和胚状体增殖。
蓝光有利于芽的分化,而红光、远红光对芽分化有抑制作用,但促进根分化,紫光对生芽有刺激作用。
石刁柏、虎耳草属、凤梨科植物分化前期需要低光强(1000勒克斯),后期要求高光强(3000-10000勒克斯),降低氧浓度促进胡萝卜愈伤组织芽的形成,增加氧浓度促进不定根形成。
3、胚状体是指在组织培养吕从一个非合子细胞,通过合子胚相似的胚胎发生过程所形成的胚状结构。
从胚状体可以形成完整的植株,这是植株细胞全能性的最强有力的一个证据。
50年代末期,Steward等人从胡萝卜的韧皮部用液体培养基通过游离细胞的分化,获得了胚状体。
据统计,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具有胚状体分化能力的种子植物已达117种,分属43科,75属(见遗传学报5卷1期,1980年)。
在植物组织组织培养中,诱导胚状体与诱导芽相比较,具有显著的优点,一是数量多,二是速度快,三是成苗率高。
由于胚状体具有这些优点,所以在育种工作及园艺工作中,可用胚状体作为特定的优良基因型个体的无性繁殖手段,同时在研究胚胎发育中也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
培养基的激素成分和氮源影响胚状体的发生。
有的植物可在无激素培养基上诱导出胚状体,如烟草、曼陀萝、水稻、小麦花药培养;有的植物需要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一定比例诱导胚状体,如油茶、酸枣、桃等。
石龙芮下胚轴,石刁柏愈伤组织,还有一些植物先在有激素的培养基上,然后转入无激素培养诱导胚状体。
有人证明培养基中还原态氮对胚状体有利,但我国使用的N5培养基硝酸盐含量高,也有很好的作用。
水解酪蛋白或多种氨基酸对胚状体发生有促进效应。
胚状体的发生还与外植体来源和年龄、培养的时间、植物的遗传型等因素有关。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一)增加遗传变异性,改良作物单倍体育种:通过花药培养,从小孢子获得单倍体植株,染色体加倍后获得正常二倍体植株,这是一条育种的新途径。
单倍体育种可以缩短育种年限,节约人力物力,较快地获得优良品种,目前已有四十多种植物获得了单倍体植株。
我国在水稻、小麦、烟草、柏树、橡胶、辣椒等植物的单倍体育种的工作上,处于领先地位。
胚培养、子房培养、胚珠培养:为了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可采用胚、子房、胚珠培养和试管受精等手段。
最早成功的例子是两个栽培种亚麻的杂交胚发生败育,利有杂种胚培养克服了一些障碍,得到种子。
现在在棉花、黄麻上也获得成功。
从玉米的离体子房培养,经体外受粉可以得到种子。
突变体的选择和应用:由于植物的单细胞培养成功,可以用这个方法诱发单细胞进行突变,通过筛选所需要的突变体,然后使细胞分化成植株,再通过有性世代使遗传性稳定下来,这是从细胞水平来改造植物的一种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