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2015初中物理 考题精选复习29 透镜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测试卷(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测试卷(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测试卷(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我们学校为保障学生安全实行门禁人脸识别系统。

当学生“刷脸”时,人脸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身份认证。

在系统拍照过程中()A.人脸是光源B.人脸靠近摄像头时,经摄像头成的像会变大C.人脸经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平面镜相同D.人脸应保持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2.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D.要使照出的像变大些,需要将镜头靠近物体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生漫反射时,每条光线的反射角都等于入射角B.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观察到厚玻璃板下面的字比实际位置高,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人走近平面镜时,人在镜中所成的像会变大4.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2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当物体距凸透镜8cm时,所成的像()A.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一定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D.可能是倒立等大的实像5.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配送机器人已被广泛使用,用户可通过人脸识别、输入取货码、扫描二维码等多种方式取货。

图是某款机器人正在送货的情景,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机器人在阳光下的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摄像头扫描二维码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C.人脸识别取货时,摄像头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D.人脸识别取货时,摄像头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6.下列四幅图中,有的能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方法。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①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①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B.图①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①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C.图①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①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D.图①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①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7.如图是小新用照相机拍摄公园湖边的景色时从镜头看到的情形,他想把整个湖水都拍进去,可以采取的方法是()A.把相机再往低放一放B.向前走几步,同时镜头前伸C.向前走几步,同时镜头后缩D.向后退几步,同时镜头向后缩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2015年物理中考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系列理论与例题辅导材料(5).doc

2015年物理中考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系列理论与例题辅导材料(5).doc

2015年物理中考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系列理论与例题辅导材料(5)只有知识才是力量,只有知识能使我们诚实地爱人,尊重人的劳动,由衷地赞赏无间断的伟大劳动的美好成果;只有知识才能使我们成为具有坚强精神的、诚实的、有理性的人。

——《高尔基论儿童文学》◆学习指要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必考的重要考点。

近视眼、远视眼的形成、矫正办法也是重要考点之一。

出题形式主要有填空、选择、作图、实验探究等题型,分值在4-6分之间。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是每年总复习重点。

◆考点金题解析【例1】如图甲乙丙丁中各“方框”中都有一个光学器件,这个光学器件使射入“方框”的光线方向在射出时发生了改变,请根据两条不同的光线射入和射出“方框”时的方向,把适当的光学器件放入框中,并完成光路.(填1个元件)甲乙丙丁【解析】这一类问题:(1)首先根据入射和出射光线判断里面是透镜还是面镜。

在上面图中,显然只有第丁图是填平面镜.(2)对于透镜来说,将出射光与原来比较,如果是会聚的,则填入凸透镜,如果是发散的,填入凹透镜.(3)完成光路,可先将对应的光线相连,如单箭头与单箭头光线正向或反向延长,找到镜子所在的位置.【答案】如图所示。

【详解易错点】对于透镜有关的光路图,要先回顾三条特殊光线传播特点。

对于反射光路图要回顾光学元件都有啥。

然后进一步规范作图。

[例2]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下列说法错误是:()A.当物体距透镜5cm时,成正立的像;B.当物体距透镜1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解析】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A.正确,不符合题意;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确,不符合题意;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C.正确,不符合题意;当物体从大于二倍焦距处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远离透镜,D.错误,符合题意。

【解析版】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材料:初中物理各地亮题(29)——透镜及其应用

【解析版】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材料:初中物理各地亮题(29)——透镜及其应用

初中物理2015各地亮题(29)——透镜及其应用1、按要求作图.(1)在图甲中画出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2)将一束固定不动的入射光从杯底斜射向空中,然后逐步向杯中注水,液面上升到虚线位置时的折射光路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液面上升到实线处时的折射光线.(3)画出下面两条光线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答案(1)2分(画对反射光线得1分;画对反射角得1分)(2)2分(大致画出折射光线(即所画的折射光线没有和原图中折射光线平行)只得1分,画对折射光线得2分)(3)2分(两条折射光线画对一个得1分,全对得2分)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的传播路线总是直的B、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C、小孔成像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且是倒立的虚像D、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答案 D3、作图题①请在如图1中画出S发出的光线,通过平面镜反射,经过P点的光路图.②请在如图2中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方框中填上一个合适的光学器材.答案解:(1)过镜面作出点S的对称点S′,即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S′P与镜面交于O点,即为入射点(反射点),连接SO就得到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2)两条平行光线,经图示透镜折射后,变得发散,因此该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为凹透镜.如图所示:4、下列各种成像中,成的是实像的一组是()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投影仪成像④照相机成像⑤放大镜成像.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⑤答案 C解:①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②平面镜成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③投影仪成像是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④照相机成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⑤放大镜成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综上分析,成的是实像的一组是①③④.故选C.5、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像(选填“实”或“虚”).矫正近视眼,要佩戴近视眼镜.近视镜是透镜.答案实凹【解析】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缩小倒立的实像;近视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像正好成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

【学生卷】大庆市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经典复习题(专题培优)(1)

【学生卷】大庆市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经典复习题(专题培优)(1)

一、选择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③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cm<f<15cm④透镜遮一半,光屏上的像变得不完整A.只有①和③B.只有②和④C.只有②和③D.只有①和④2.将蜡烛、光屏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假设光屏上下足够长,根据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B.此时光屏上能看见一个缩小、倒立的像C.移动光屏至凸透镜的左侧并左右移动,可以在光屏上找到蜡烛的像D.将蜡烛移到刻度尺左侧25cm处,为了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需将图中的光屏向右移动40cm右侧3.下列图示中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B.图乙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图丙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D.图丁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4.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B.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像是放大的C.为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D.将蜡烛向右移动靠近凸透镜,当放置在F和O之间时,光屏上将找不到像5.疫情期间随着停课不停学网上教学活动的开展,如图所示的这个小东西,迅速蹿红寻常百姓家,这是一款手机屏幕放大器,其主要部件是一个透镜。

通过它就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手机上教师直播课的画面,下面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透镜是一个凸透镜B.通过透镜看到的画面是放大的虛像C.手机离透镜的距离要小于该透镜的一倍焦距D.手机离透镜的距离要小于该透镜的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6.如图所示,关于远视眼的形成和矫正方法,正确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7.如图所示,图甲是“测凸透镜焦距”的装置图。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透镜及其应用 附答案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透镜及其应用  附答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1:透镜1.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

如果不爱护眼睛容易患上近视眼,矫正近视眼应佩戴_____透镜(填“凸”或“凹”)。

视力正常的眼睛,远近景物都能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_____像(填“实”或“虚”)。

2.东营市开展了“红色电影进社区”活动,受到居民好评。

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_____ (选填“凸透镜”、“凹透镜”),电影放映时在银幕上形成的是 _____ 立、放大的实像。

3.画出光线ab和Oc通过透镜前后的完整光路。

4.完成图中经过凸透镜后的两条光线。

5.画出如图所示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知识点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为了公民的安全,公安部门在很多路口安装监控摄像头,如图所示,它可以拍下作案嫌疑人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_____(选填“实”或“虚”)像。

2.如图所示,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世界天然大花园”百里杜鹃景观,如果拍摄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60 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为( )A.大于60 mm且小于120 mmB.小于60 mmC.大于120 mmD.等于60 mm3.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硬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C.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4.小军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如图4所示。

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的虚像B. 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正立的像C. 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放大的像D. 该实验现象能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5.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物体距凸透镜10 cm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当物体距凸透镜20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距凸透镜35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 cm处远离凸透镜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大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

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

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1.如图所示,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B. 图乙的成像的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C. 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D. 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答案】D【解析】【解答】解: A、根据甲图可以知道f=10cm,故A错误;B、根据乙图u>2f,应用应该是照相机,故B错误;C、挡住了透镜上半部分,光能通过下半部分会聚成像,只是光线变少了能成一个变暗的完整的像,故C错误;D、戴上近视眼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像会成在后面,光屏向右移动.故D 正确.故选:D.【分析】(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研究的是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成像特点的变化与透镜的焦距有关.首先确定凸透镜的焦距;(2)然后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表格:物距(u)成像特点像距(v)应用u>2f倒立缩小实像f<v<2f照相机u=2f倒立等大实像v=2f测焦距2f>u>f倒立放大实像v>2f投影仪/幻灯机u=f不成像u,<f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2.下列作图错误的是()A. 力F的力臂B. 判定螺线管的极性C. 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D. 光的反射【答案】B【解析】【解答】A、由A图知,力F的力臂是正确的,A不符合题意;B、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B符合题意;C、由B图知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正确的,C不符合题意;D、由D图知光的反射的光路图是正确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画力臂的方法:找支点;沿力的方向画延长线;过支点向力的延长线做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就是力臂;B、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让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C、经过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射向虚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D、反射定律:反射线跟入射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线和入射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透镜及其应用基础练习试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透镜及其应用基础练习试题附答案

透镜及其应用(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透镜的描述,错误的是()A.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发散透镜B.放大镜可以会聚太阳光,所以放大镜就是一个凸透镜C.凸透镜有焦点,凹透镜没有焦点D.一束发散的光经过凸透镜后不一定形成会聚的光束2.下列关于凸透镜的应用,说法错误的是()A.照相机和投影仪都是成倒立的像B.照相机和投影仪都是成放大的像C.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成放大的像D.放大镜可以让物体成一个放大的、正立的像3.在焦距是20 cm的凸透镜正前方100 cm处,一个物体以10 cm/s的速度沿透镜主光轴靠近透镜,当物体运动到第7 s时,此时物体所成像为()A.倒立、放大实像B.倒立、缩小实像C.正立、放大虚像D.等大、倒立实像4.下列图1中所示的四种光学成像中,成实像的是()图15.放映幻灯片时,想在屏幕上出现“F”画面,则幻灯片的插法应该选取如图2的()图2二、不定项选择题6.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 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的主轴移到距凸透镜45 cm处,则成像的情况是()A.放大的实像B.缩小的实像C.等大的实像D.放大的虚像7.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实验中,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20 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透镜可作为近视眼镜使用B.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40 cm时,光屏上可得到缩小的像C.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10 cm时,在光屏上可得到正立的像D.能在光屏上得到的像都是倒立的实像8.图3中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图3三、填空题9.小华参观展览会,在一个小展室里看见一个女导游在介绍商品,试着与她握手,却发现是一个虚拟导游,可望而不可即。

后来他发现这个女导游只是在一个玻璃屏风后倒立的电视机屏幕上经过处理的一个形象而已,如图4。

则这个玻璃屏风是________镜,这个虚拟导游是________(填“虚”或“实”)像,电视机与玻璃屏风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

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

一、 选择题1、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 、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C 、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2、凸透镜是一种基本光学元件,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放大镜观察小物体时,小物体应放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B 、如果是远视眼,应当用凸透镜加以矫正C 、照相机照全身照时,所成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D 、小孔成像和凸透镜成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3、小丽同学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离凸透镜20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她用此来观察地图上较小的字,则凸透镜到地图的距离应( )A 、小于20cmB 、大于20cm 小于40cmC 、等于40cmD 、大于40cm4、我市各级各类学校为了校园安全,在学校大门及其它地方都安装上了“电子眼”,其光学原理与下列哪种相同( )A 、平面镜B 、投影仪C 、照相机D 、放大镜5、右图是陈大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 )A .远视眼 凸透镜B .远视眼 凹透镜C .近视眼 凸透镜D .近视眼 凹透镜6、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B 、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之外C 、近视眼镜是凸透镜D 、放大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实像7、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 )A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 、成倒立缩小的虚像C 、光屏上不会得到像D 、像距大于10cm 小于20cm8、下列光学设备中,应用的原理与如图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A .照相机B .老花镜C .幻灯机D .放大镜9、如图,一束平行光经过一个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镜及其应用1、按要求作图.(1)在图甲中画出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2)将一束固定不动的入射光从杯底斜射向空中,然后逐步向杯中注水,液面上升到虚线位置时的折射光路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液面上升到实线处时的折射光线.(3)画出下面两条光线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答案(1)2分(画对反射光线得1分;画对反射角得1分)(2)2分(大致画出折射光线(即所画的折射光线没有和原图中折射光线平行)只得1分,画对折射光线得2分)(3)2分(两条折射光线画对一个得1分,全对得2分)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的传播路线总是直的B、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C、小孔成像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且是倒立的虚像D、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答案 D3、作图题①请在如图1中画出S发出的光线,通过平面镜反射,经过P点的光路图.②请在如图2中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方框中填上一个合适的光学器材.答案解:(1)过镜面作出点S的对称点S′,即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S′P与镜面交于O点,即为入射点(反射点),连接SO就得到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2)两条平行光线,经图示透镜折射后,变得发散,因此该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为凹透镜.如图所示:4、下列各种成像中,成的是实像的一组是()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投影仪成像④照相机成像⑤放大镜成像.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⑤答案 C解:①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②平面镜成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③投影仪成像是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④照相机成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⑤放大镜成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综上分析,成的是实像的一组是①③④.故选C.5、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像(选填“实”或“虚”).矫正近视眼,要佩戴近视眼镜.近视镜是透镜.答案实凹【解析】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缩小倒立的实像;近视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像正好成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

6、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 倍焦距以内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答案 C7、光的世界丰富多彩,下列光学器件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符合成像规律的是()A.平面镜成像时,像、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B.投影仪成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C.放大镜成像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D.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答案 A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近视眼眼镜、放大镜和照相机镜头用的都是凸透镜B.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此现象说明白光由色光组成C.一条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与镜面的夹角是40度,则反射角是40度D.物体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它在镜中的像到物体的距离是4m答案 BD9、“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手影—平面镜成像B.摄影—光的反射C.投影—凸透镜成像 D.倒影—光的折射答案 C10、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答案11、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答案 A12、1.如图所示,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MN为分界面,试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和折射角α.2.如图所示,请作出入射光线经透镜后的折射光线.3.如图所示为激光液面控制仪的原理图,由固定激光器发出的一细束激光AO以60°的入射角射向液面,经液面反射后射到竖直光屏上的B点,再通过光屏上的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变成电信号,输入控制系统用以控制液面高度.请通过作图找出B点的准确位置.当液面上升h高度时,光屏上的光斑B上升的高度为_________.答案说明:26题共3分,入射光线、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各1分,标出角度1分,没有法线扣1分(法线虚实均可);27题共2分,两根光线各1少一个箭头扣1分;28题作图2分,法线、反射光线各1分(法线虚实均可,没有箭头扣1分)。

若用对称法作图,作出像点和反射光线各1分。

13、公共汽车公司为了保证人们上下车时的安全,在无人售票车上安装了“车载监控器”.如图11所示是该装置的示意图,图中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镜,成缩小的像(填“实”或“虚”).汽车头灯的位置安装较低,当车灯发出的光照到路图11面上的障碍物时,因为,障碍物形成的影子较长,司机容易发现.答案凸透镜实光的直线传播14、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中,其中一幅所反映的光学原理与其他三幅不同的是( )答案 C。

本题考查光的反射、折射现象的综合应用。

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故属于折射现象;放大镜是凸透镜,光经过凸透镜时,发生的是折射,故属于折射现象;湖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光的反射现象;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光在空气与水的界面发生了折射,属于折射现象。

故选C。

15、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

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

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

答案凸、照相机、远离;16、如图8,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在与暗盒右侧相隔一定距离处放置一光屏,光屏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暗盒右侧平面上开有一圆孔。

若从外径与圆孔相同的厚平板玻璃、凸透镜、凹透镜这三个光学器件中依次取一个嵌入圆孔中,当发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比圆孔要大的圆形光斑时,则嵌入圆孔的那个光学器件可能是答案凹透镜、凸透镜17、经常提到的:①小孔成像、③平面镜成像、③银幕上成像、④放大镜中正立的像,其中属实像的有________________,属虚像的有________;反射而成的像有_________________,折射而成的像有_________________.(各空都填序号)答案【答案】①③;②④;②;③④解析属实像的有小孔成像、银幕上成像;属虚像的有平面镜成像、放大镜中正立的像;反射而成的像有平面镜成像;折射而成的像有银幕上成像、放大镜中正立的像。

18、甲、乙、丙、丁是镜头焦距不同的四架相机,它们所用的底片规格是相同的。

分别用它们在同一地点拍摄同一景物。

我们可以判定,在图4中,照片_______是用相机甲拍摄的,照片_______是用乙拍摄的,照片________是用丙拍摄的,照片________是用丁拍摄的。

答案 D,B,A,C19、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其正面呈圆孤形,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孤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______,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______像。

答案凸透镜,虚像20、现有如下光学器件:a)平面镜;b)凸镜;c)凹镜;d)凸透镜;e)凹透镜。

在下列光学仪器或用具中用到了哪种器件?请把相应的字母填入空格。

自制潜望镜用______,太阳灶用______,老花镜用______,汽车观后镜用______,近视眼镜用______,耳科医生的额镜用______。

答案 a c d b e c21、为了防盗,在门上装上一个“猫眼”,使屋内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屋外面的人却看不清屋内的人,则“猫眼”应该是: [ ]A.凸镜 B.凹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答案 C22、如图24-19所示,两端开口的圆筒内嵌有一凸透镜,透镜主光轴恰好与圆筒中轴线重合。

为了测出该透镜的焦距以及透镜在圆筒内的位置,小李同学做如下实验:在圆筒左侧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放置一点光源S,在圆筒右侧垂s直凸透镜的主光轴固定一光屏,点光源S与光屏的距离为L。

左右移动圆筒,当圆筒左端面距离点光源S为a时,恰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将圆筒向右水平移动距离b,光屏上又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

则凸透镜和圆筒左端面的距离x为____________,该透镜的焦距f__________。

答案(L-b-2a)/2 (L-b)/4L23、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过程中有许多说法,我们从中选出四种:①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②“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③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与物等大正立的像”的规律不成立;④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看到的是字的虚像。

对这些说法正误的判断,都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①②④正确,③错误C.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D.②④正确,①③错误答案 D24、如图,一块矩形玻璃砖切割成图中形状后拉开一段距离,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从左面射入,则从最右边射出的光线 ( )A.仍然保持平行B.变得发散C.变得会聚D.结论与 d 有关,以上结论都可能答案 C25、如下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

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__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

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

答案26、有一种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栩栩如生的仙女图。

下面是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正确的是()A.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B.可能是酒在液面处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C.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像D.可能是斟酒后使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虚像答案27、摄影胶片的感光能力一定时,要获得正确曝光的底片,镜头的透光面积和曝光时间的组合就应该是一定的。

镜头的透光面积由叫做“光圈”的机构控制,通常用22、16、11、8、5.6、4、2.8等数字代表,22就表示此时镜头透光的直径是它的焦距f的,依此类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