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用中草药

合集下载

可防治鱼病的11种中草药介绍

可防治鱼病的11种中草药介绍

可防治鱼病的11种中草药介绍
1、五倍子:每立方米水体用五倍子2?D3克煎汁全池泼洒,可防治鱼白皮病、赤皮病及烂鳃病。

2、菖蒲:每亩水面用菖蒲和蓖麻各4?D5千克打碎成浆液状,略经浸泡后,将药渣和汁全池泼洒,可防治鱼肠炎病、烂鳃病和赤皮病。

3、马鞭草:每100千克鱼用马鞭草与车前草各0.5千克,加适量水煮沸30分钟,取药汁拌米糖冷却后捏成团状投入食台,连喂5?D6天,可防治草鱼、青鱼肠炎病。

4、大蒜:每50千克鱼用大蒜头1千克,捣碎成汁,拌料投喂,每天1次,连用3?D6天,可防治各种鱼的肠炎病。

5、蓖麻:每亩水面用蓖麻鲜叶或其嫩枝15千克,折成数段小捆后放在饵料台周围,连用2次,可防治鱼赤霉病。

6、马尾松:每亩水面用马尾松鲜叶15千克,研细对水25千克洒入池中;或按每5千克鱼用捣烂的马尾松针叶500克、食盐50克拌料喂鱼,可防治鱼赤皮病、烂鳃病和肠炎病。

7、柳树叶:每亩水面用鲜柳树叶10?D15千克,扎成捆放入水中,树叶烂后更换1次,可治草鱼肠炎病、烂鳃病和赤皮病。

8、生姜:按每亩水面用生姜6千克,枫树叶6千克,桑树叶1.8千克,樟树叶5千克,混合煎汁2小时,加猪血0.6千克、食盐1.2千克全池泼洒,可治草鱼细菌性烂鳃病。

9、辣椒:每亩水面用辣椒粉0.25千克,鲜生姜0.5千
克,加水10千克熬成辣姜汤,加入15千克冷水全池泼洒,可治鱼小瓜虫病。

10、烟叶:每亩水面用烟叶0.5千克,加水煮2小时,取药汁全池泼洒,可治鱼肠炎病、烂鳃病和赤皮病。

11、韭菜:每亩水面水深0.8米用韭菜2.5千克,切碎加食盐0.2千克,拌料投喂,每天1次,连用5天,可治草鱼肠炎病。

常见的几种中草药在养鱼中的作用

常见的几种中草药在养鱼中的作用

常见的几种中草药■一在养鱼中的作用O李顺刘宁李杰大自然是一个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凡是有毒蛇出没的地方,附近肯定有防治蛇毒的植物”鱼类生活的水环境中,也存在防治鱼病的植物,防治鱼病的中草药有数百种之多”现将常见的几种中草药在养鱼中的作用简要介绍如下:1.辣蓼。

又叫辣蓼草、水蓼、旱蓼”性味:苦辛、温、无毒”药用部位:夏秋采全草入药”成分和功用:叶内含有甲氧基蔥醌、蓼酸、醣貳、氧茚类化合物等,有杀虫、杀菌作用”水产用途:防治鱼类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寄生虫性鳃病、白头白嘴病、中华鱼鳋、鱼虱等”2.地锦草。

又名奶浆草、血见愁、叶下珍珠、小小虫盖体,性苦、平,无毒”药用部位:夏秋采全草入药”水产用途:防治草鱼肠炎病”3.铁苋菜。

又名人苋、海蚌含珠、铁链子颗等,性辛、苦,无毒,以全草或地上部分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积、收敛止血的功效”药用部分:全草入药”水产用途:防治草鱼肠炎病”4.马齿苋。

又叫马齿菜、酱板草、马凤菜,性酸、寒,无毒”药用部位:夏秋采全草入药”用途:防治草鱼肠炎病”5.鳢肠。

又名旱莲草、墨旱莲,菊科鳢肠属草本植物”是田中的恶性杂草”鳢肠性凉、味淡、无毒,即可药用,亦可食用”药用部位:夏秋季采全草入药,有凉血、止血、消肿、抵抗衰老、乌发、强壮之功效”在水产上的用途:可防治草鱼细菌性肠炎病”6.水花生。

苋科、莲子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也叫空心莲子草、喜旱莲子草、空心苋、水蕹菜、革命草、水花生等”水花生,性苦、甘,寒”清热凉血,解毒,利尿”药理作用:抗病毒,抗菌,保肝”全草入药,有清热利水、凉血解毒作用”主治:咳血,尿血,感冒发热,-56-漁業致富桶南202J-JJ台请泥锹 )/常见病害及防治O 田珂李分泌大量的黏液,在池边狂 游或在水里打转,不摄食” 该病流行于5-8月,,适宜水温 20-28°C ”台湾泥鍬为大鳞副鍬的一种,属鲤形目,鍬科,副泥鍬属” 台湾泥鍬具有生长周期短、饲料 利用率高、繁殖快等优势,加之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所以台湾泥鍬 越来越受到养殖户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发 展,病虫害的危害也日趋严重,严 重影响了经济收益”1常见病害分析及防治1.1寄生虫病1.1.1车轮虫属于纤毛虫类,鍬苗受感染严重,虫体主要寄 生在鳃部或者皮肤,被感染的鱼泥鍬发病时可用硫酸铜0.5g/m 3化水全塘泼洒,效果较理想”1.1.2小瓜虫鍬苗至成鍬均可被寄生,寄生的部位有鳃、体表和鳍,病鍬在体表可见白色小点 状抱囊,被覆一层白色黏液”寄生处组织发炎,鳃部还有出血,颜色暗红” 4-6月,水温15-25C 时 易发此病”养鍬池发病时,全池 泼洒过氧乙酸,浓度为4g/m 3,用青蒿末(0.4g/kg 鱼体重)拌饲投喂连续7天”1.1.3指环虫侵害部位主要是鳃和皮肤,鳃黏液分泌增多,鳃麻疹,乙型脑炎,淋浊,湿疹,痈肿 疖疮,毒蛇咬伤等”原产巴西,是危害性极大的 入侵物种,被列为中国首批外来 入侵物种”其嫩茎叶可作蔬菜食用,可凉拌、炒食,清脆可口”也可作牛、兔和猪饲料”在水产上的用途:可防治鱼类肠炎病”水花生(革命草)与鳢肠极 为相似,但有区别”鳢肠的茎柔软、具墨汁,与鳢鱼的肠子相似, 因而得名”鳢鱼,又称乌鳢、黑 鱼、乌鱼,是一种黑色的鱼,它的 肠子细而色黑,细鳞乌黑”把鳢 肠的茎摘下来,过一会折断处将 变黑”(通联:274300,山东省单县水 产服务中心电话:158****2355)漁業致富指南 2021-11- 57-。

防治鱼病常用的中草药配方

防治鱼病常用的中草药配方

防治鱼病常用的中草药配方中草药具有低残留、无污染、毒副作用小、药效时间长、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在防治鱼病中,使用中草药能大大降低药物残留,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实现绿色无公害养殖的目的。

此外,中草药具有药源广、花钱少、取材方便、药效奇特等特点,可降低养殖成本,甚至对某些用抗菌素、磺胺类药物治疗无效的病毒性疾病,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一、常用配方1出血病。

①用辣蓼、鲜薄荷、板蓝根合剂,每亩水深1米,用鲜辣蓼、鲜薄荷各2-5千克,水煮后全池泼洒,再用板蓝根针剂,每亩深1米用5-10支(2毫克/支)稀释后全池泼洒,连用2天。

②每万尾鱼用425千克水花生,大蒜头和食盐各250克,米糠1~5千克,用打浆机将水花生、大蒜头和食盐一起打成浆后,拌米糠做成药饵投喂,连喂5天。

③每万尾鱼种用粉剂大黄0.5千克经煎煮或用热水浸泡过夜与饵料混合投喂,连喂5天。

2烂鳃病。

①用五倍子2-5克/立方米捣碎用水浸泡后全池泼洒。

②用6%蓖麻叶和40%辣蓼混合加工成粉末,每立方米水体用粉末50克,全池均匀泼洒,每天1次,连续2-3天。

3肠炎病。

①每50千克鱼用250克大蒜头(每5千克饲料再加200觅食盐)与饲料均匀拌合投喂,连喂3-6天。

②每50千克鱼用于水辣蓼125克,干铁苋菜125克,混合加水2-5千克煎煮2小时,煎汁拌饲料投喂,每天1次,连喂3天。

4赤皮病。

①每立方米水体用2-4克五倍子,煎汁全池泼洒。

②在水深1米池塘里,每亩用鲜蓖麻茎叶15千克,捆成几束放在食台周嗣浸泡,每次浸泡3-4天,连续数次。

5竖鳞病。

①50千克水加入捣烂的大蒜头250克,给病鱼浸洗数次。

②每亩用艾蒿根5千克,捣烂取其汁加石灰1-5千克,混匀后全池泼洒。

二、注意事项1中草药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合理进行药种配伍,有效发挥协同作用、提高药物的疗效,避免因配伍不当而影响药物的使用效果。

2研究、开发的中草药制剂,应是易被鱼类吸收利用:适口性好:抗病力强;具有促生长作用;同时又无残留、无毒副作用的无公害环保型绿色产品。

中药在水产养殖中的主要应用

中药在水产养殖中的主要应用

中药在水产养殖中的主要应用一、抗细菌作用中药在水产养殖中具有显著的抗细菌作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水产动物细菌感染。

以下是一些中药抗细菌作用的例子:1.黄连: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水产动物的肠炎、烂鳃等疾病。

2.大黄: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可预防和治疗水产动物的烂鳃、出血等疾病。

3.板蓝根:具有抗病毒和抗菌作用,可用于治疗水产动物的白斑、出血等疾病。

二、抗病毒作用中药在水产养殖中还具有显著的抗病毒作用,可以预防和治疗水产动物病毒感染。

以下是一些中药抗病毒作用的例子:1.金银花:具有抗病毒作用,可用于治疗水产动物的疱疹病毒和弹状病毒等。

2.紫锥菊:具有抗病毒作用,可用于治疗水产动物的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毒等。

3.连翘:具有抗病毒作用,可用于治疗水产动物的草鱼出血病等。

三、抗寄生虫作用中药在水产养殖中还具有显著的抗寄生虫作用,可以预防和治疗水产动物寄生虫感染。

以下是一些中药抗寄生虫作用的例子:1.苦楝皮:具有抗寄生虫作用,可用于治疗水产动物的指环虫、三代虫等寄生虫病。

2.百部:具有抗寄生虫作用,可用于治疗水产动物的单殖吸虫病等。

3.槟榔:具有抗寄生虫作用,可用于治疗水产动物的复殖吸虫病等。

四、增强免疫功能中药在水产养殖中还可以增强水产动物的免疫功能,提高其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中药增强免疫功能的例子:1.人参:能刺激免疫应答,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和特异性免疫能力,从而预防和治疗水产动物的疾病。

2.枸杞子: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和细胞免疫能力,可用于提高水产动物的抵抗力。

3.黄芪: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和细胞免疫能力,预防和治疗水产动物的疾病。

五、其它用途中药在水产养殖中除了具有上述作用外,还有其他用途。

例如,有些中药可以改善水质,如黄芩、黄柏等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中药可以抑制藻类的生长,从而改善水质。

此外,有些中药还可以提高水产品的品质和口感,如当归、党参等具有滋补作用的中药可以改善水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网箱养鱼防治鱼病常用中草药

网箱养鱼防治鱼病常用中草药

网箱养鱼防治鱼病常用中草药
本篇选用的中草药为常用驱虫杀虫药。

这些植物中有的无毒无害,就其使用剂量讲,就不那么严格,只要鱼儿能吃爱吃就行。

有的中草药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应该慎重,不能超量。

(1)使君子又名四君子、留求子、五棱子、索子果,药物成分含使君子酸钾、使君子酸、葫芦酸碱及脂肪油。

主治功能:杀虫,消化不良,健胃,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使用方法:①煎汁拌饵喂鱼;②浸汁全箱泼洒,连用3天,每天泼1次。

拌饵剂量:每50千克鱼用药8~15克。

本药有小毒,不要轻易超量拌饵。

(2)苦楝皮、果实苦楝树的皮药物成分为川楝素及水溶性成分等。

本品有毒,只适量外用。

主治功能:杀虫、驱虫、抑菌。

使用方法:取皮或果实煮水全箱泼洒,每50千克鱼用药6~12克,连用3天,每天1次。

(3)槟榔含药物成分有生物碱、槟榔碱等。

主治功能:杀虫驱虫;助消化,通便;抑菌。

本药与南瓜子配用疗效更好。

使用方法:每50千克鱼用槟榔10~15克,南瓜子30~60克,煮水拌饵喂鱼,连喂3次,每天1次。

南瓜子药物成分是南瓜子氨酸及维生素。

(4)大蒜主要药物成分为大蒜辣素,该成分对许多细菌都有抑制作用,是杀虫解毒良药。

常拌饵喂鱼,功效极高。

(5)马齿苋主要成分为左旋去甲肾上腺素等许多种药
物成分,无毒无害。

对许多细菌有抑菌作用。

另外,还可使用野苋菜、马鞭草、车前草、蛇莓、紫苏等无毒中草药拌饵喂鱼,可以预防或治疗鱼病。

预防渔类疾病的中药材配方

预防渔类疾病的中药材配方

渔类疾病主要包括鱼类的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等。

预防渔类疾病的方法包括合理的养殖管理、环境控制、饲料管理等。

中药材在渔业中也有一些应用,但在使用中药材前,最好先咨询兽医或专业的渔业养殖专家,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材,据说在渔类疾病的预防中可能具有一定的效果。

请注意,这只是一些传统的做法,并没有充分的科学证据证明其确切的功效:
1. 苦参(Sophora flavescens):被认为具有抗菌、抗寄生虫的作用,有时用于预防或治疗鱼类的寄生虫病。

2. 大蒜(Allium sativum):具有抗菌和抗寄生虫的作用,被用于鱼类疾病的预防。

3. 苍耳子(Isatis indigotica):被认为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有时用于鱼类的传染性疾病的预防。

4.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具有抗炎、抗菌的作用,有时被用于渔类养殖中预防某些炎症性疾病。

请注意,这些中药材的使用需要谨慎,因为不同的渔类疾病可能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而中药材可能不适用于所有的情况。

在使用中药材进行养殖管理时,建议咨询兽医或渔业专家,确保使用的草药安全、有效,且不会对渔业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及效果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及效果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及效果传统中草药在医学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而近年来,人们逐渐发现中草药也在水产养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草药具有天然、非污染、多种功效等特点,成为了农民朋友们关注的热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及效果,以期对农民朋友们的生产实践有所帮助和借鉴。

一、金银花金银花是一种具有消炎、抗菌、抗病毒作用的中草药,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

在水产养殖中,金银花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金银花可以用于水体消毒。

将金银花煮沸后,将其水浸泡在养殖池塘中,可以有效杀灭一些病原菌,净化水体。

其次,金银花对一些常见的水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比如对湿鳞病、白点病等都有明显的疗效。

因此,在水产养殖中添加金银花,可以有效促进鱼虾的健康成长。

二、苦参苦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主要用于清热、祛湿、解毒等功效。

在水产养殖中,苦参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苦参可以用于抑制藻类生长。

藻类过多会使水体富营养化,增加水质污染的风险,而苦参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可以有效抑制藻类的生长,保持水体的清洁。

其次,苦参对一些水生动物的常见寄生虫也有较好的清除效果,如对水蚤、轮虫等都有一定的驱虫作用。

因此,在水产养殖中添加适量的苦参,可以改善水质,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养殖效益。

三、当归当归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妇科领域。

在水产养殖中,当归同样有着独特的应用价值。

首先,当归可以促进水生动物的免疫力。

在高温或寒冷季节,水生动物的免疫力常常下降,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而当归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可以提高水生动物体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强抗病能力。

其次,当归具有一定的保肝作用,可排除养殖水体中的毒素,降低水质污染的风险。

因此,在水产养殖中添加适量的当归,可有效提高水生动物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四、黄连黄连是一种具有抗菌、抗病毒、消炎等多种功效的中草药。

在水产养殖中,黄连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首先,黄连可以用于治疗水生动物的呼吸道疾病。

常用于鱼病防治的中草药有哪些,如何使用

常用于鱼病防治的中草药有哪些,如何使用

常用于鱼病防治的中草药有哪些,如何使用用于鱼病防治的中草药有很多,如地锦草、铁苋菜、大蒜、穿心莲、五倍子、苦楝、大黄乌桕叶、南瓜子、博落回等,但具体用到特种水产的病害防治上尚需不断试验,最终达到有效的利用。

地锦草具有广谱的抑菌作用,全草入药,常与铁苋菜等合用。

防治肠炎病和烂鳃病用量每天1次,每次每100公斤鱼用鲜地锦茸2.5-3公斤(干草0.25-05公斤),打浆或水煎煮l小时(干草),取药液拌饵投喂,连续3天。

大蒜主要有效成分为大蒜素,有解毒、杀菌、驱虫作用,取材方便,作用广泛,还具保健作用,是最有潜力的中药。

鱼病防治可用于细菌性肠炎、烂鳃病和霉菌病。

每100公斤鱼每天用1-3公斤蒜头,捣碎拌入饵料投喂,连续6天。

五倍子为一种蚜虫寄生于盐肤木的虫瘿,有解毒、收剑、抗菌作用,鱼病防治用于烂鳃病、白皮病、溃疡病、腐皮病、白头白嘴病等。

用法:把五倍子捣碎浸泡12小时后泼洒,或捣碎后煮沸10-20分钟连渣带质全池均匀泼洒,浓度为。

苦楝具有杀虫作用,用以防治车轮虫病等,用量每亩水面按水深1米计,用苦楝树枝叶20-30公斤捆在塘角沤水,每7-10天换1次。

大黄有广谱抗菌作用,可用来防治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烂鳃、肠炎、白头白嘴病等。

炮制方法:每公斤大黄加20公斤0.3%氨水浸泡12小时,可使有效成分游离出来。

用量:全池泼洒浓度为博落回主要成分为生物碱,具有驱虫、抗菌作用。

鱼病防治可用于线虫病、赤皮病、疖疮病、鱼鲺等。

使用方法:治疗赤皮病、疖疮病,每亩水面按水深l米计用25-45公斤,捣烂取汁,加生石灰30公斤,食盐5公斤兑粪尿液全池遍洒。

防鲺、线虫等每亩水面按水深l米计用25公斤博落回扎把沤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草药的药用有效成分(1)生物碱生物碱是一类含氮的碱性天然有机物,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

生物碱味苦,有臭味和颜色(如黄连碱),游离生物碱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等),但它的盐可溶于水和乙醇—生物碱具有解热、散热、镇痛、平喘、驱虫、抗菌消炎、抗癌等多方面的作用。

(2)甙类又称配糖体或苷。

甙类是用烯酸或酶水解后产生的糖和非糖(甙元)二部分的化合物,易溶于水(甙元难溶于水),可溶于乙醇等。

甙的提取用乙醇、沸水和加破坏酶的物质(如碳酸钙)等方法。

甙存在于植物的花、果实、根、叶、皮中,尤其果、皮、根含量高。

苷的种类繁多,有黄酮甙、蒽醌甙、强心甙、皂甙、香豆精苷,以及氰甙、苦味甙等。

其作用广泛,如具有抗菌消炎、泻下、利尿、强心、清热、止咳化痰以及激素样、维生素样作用等。

(3)挥发油挥发油是一类可随水蒸气蒸发的与水不相混溶的油状液体,具有香味,常温下能挥发,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都能赋予水香气(成芳香水)。

它可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醚、乙醇等,挥发油的成分复杂,由十几种到百种成分组成,可分为脂肪族、芳香族、萜类及其含氧衍生物如醇、酚、醚、酮、酯、内酯等。

挥发油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蕾、茎叶及根茎中,常采用蒸馏法、溶剂法和压榨法提取。

挥发油具有止咳平喘、发汗解表、镇痛消炎、抗菌杀虫等作用。

(4)有机酸酸味中草药多含有机酸(草酸、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等),它是与钾、钙等金属离子或生物碱结合成盐,少数为游离态存在于植物中。

低级脂肪酸溶于水、乙醇等,难溶于有机溶剂;高级脂肪酸及芳香酸易溶于有机溶剂,而难溶于水。

一般采用有机溶剂法和离子交换法提取。

有机酸具有止咳平喘、扩冠、抗菌和抗癌等作用。

(5)糖类糖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缩聚物。

按其水解反应可分为单糖类、低聚糖和多聚糖类及其衍生物。

单糖有甜味,溶于水,难溶于极性小的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等;多糖已失去一般糖的性质,无甜味,不溶于水,即便溶于水也只生成胶体溶液,如淀粉、菊糖、黏液质、果胶、树胶、纤维素和甲壳质等。

多糖的提取在用在水提液中加入乙醇使其沉淀然后过滤的方法。

多糖具有抗病和增强动物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6)鞣质鞣质又称鞣酸、单宁等,是一类多元酚类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

它可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致密、柔韧、不易腐败又难。

水的化合物,被制革工业用以鞣皮为革,而称鞣质。

鞣质多为无定形粉末,能溶于水、乙醇等极性较大的溶剂,而不溶于乙醚等极性较小的溶剂。

但可溶于乙醇和乙醚的混合液中。

鞣质的水溶液遇重金属盐能产生沉淀,还能与蛋白质和多种生物碱盐类形成沉淀。

鞣质广泛存在于植物性中草药如石榴皮、地榆、侧柏、侧鹤草等。

某些寄生于植物的昆虫虫瘿也含有多量的鞣质如五倍子的含量高达60%一70%。

鞣质可分为可水解鞣质和缩合鞣质。

提取鞣质的方法常用沉淀法和聚酰胺柱法。

鞣质具有抗菌消炎、收敛止泻、止血和酶活性抑制等作用。

(7)氨基酸、蛋白质和酶分子中含有氨基的羟酸称为氨基酸,蛋白质是多种氨基酸结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存在于各种组织和细胞中。

某些蛋白质或多肽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如天花粉蛋白可引产,水蛭素可抗凝血,蜂毒可抗辐射、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

酶是在有机物内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广泛用于促进消化吸收等。

氨基酸、蛋白质和酶均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受热、遇酸、遇碱或遇某些化学试剂时可变性。

提取蛋白质和酶常用水冷提取和分级沉淀等方法。

(8)植物色素色素广泛存在于植物性中草药中,一般分为脂溶性(如叶绿素、胡萝卜素等)和水溶性色素(如黄酮类、花色素、蒽醌成分等)。

其提取亦按其溶解性而分别以有机溶剂和水提纯。

部分水溶性色素(如叶绿素)具有抗菌消炎、促进肉芽生长等作用。

此外,天然色素还广泛用于改进鱼体色泽和畜产品的色泽以及防冶生物维生素缺乏症等。

(9)油脂和蜡油脂多为一分子甘油与三分子脂肪酸构成的酯,主要存在于种子中,不溶于水,易溶于热乙醇等有机溶剂中,提取多用压榨法或用低沸点溶剂法。

油脂有缓泻作用(如蓖麻油)和滋补作用(如鱼肝油)。

蜡是高级脂肪酸的高级饱和一元醇酯,其理化性质与油脂相似,但更为稳定。

虫蜡(白蜡)是寄生在女贞树上的白蜡虫的分泌物,为我国特产,主产于四川等地,蜂蜡是工蜂腹部蜡腺的分泌物二者均具有强壮作用,并含有可用于作药用软膏的基质。

(10)树脂是树组织的树脂道受伤后的泌出物,经干燥而形成无定形半固体或固体混合物,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在碱液中有部分或完全溶解,而加酸后又会沉淀析出,受热变为液体,具黏性,燃烧时产生浓烟及明亮火焰。

树脂大多与挥发油、树胶、有机酸等混合存在。

与挥发油混合者称油树脂,与树胶混合者称胶树脂,与有机酸混合者称香树脂,与糖结合成甙的称粘树脂。

提取用乙醇法。

药用的树脂有阿魏、安息香、苏合香、血竭等。

药理作用有镇静、镇痛、破血消肿、活血生肌、收敛防腐、祛病等。

(11)树胶是植物体破口所分泌的保护性浓稠液体,经干燥而成透明固体。

树胶分子中均有糖醛酸,其羟基多与钠、钾等结合成盐。

树胶遇水能膨胀或溶成胶体溶液,而加入乙醇即可产生沉淀。

中药中的乳香、没药等含有大量树脂。

除其作药用外,还常用作乳化剂、混悬剂等。

(12)黏液质是与树胶相似的多糖类物质,多存在于植物薄壁组织的黏液细胞内。

此外琼脂、果胶等也有黏液质类成分。

干黏液质有强吸湿性,在水中迅速膨胀,溶解成胶浆,而不溶于有机溶剂。

提取可用加乙醇等沉淀法。

黏液质常作润滑剂、混悬剂辅助乳化剂以及细菌培养基。

(13)无机成分植物内无机盐成分主要为钾盐、钙盐和镁等,它们或与有机物结合,或以特殊形式结晶存在,如草酸钙结晶二氧化硅结晶等。

有些中草药含无机盐较多,并含有微量元素,如人参、甘草含有锰、钴、铬等,大黄含有锰、铜等。

无机成分与中药作用的发挥相关,并参与中草药的结构功能,如人参调节神经活性成分中就含有锰。

根据无机成分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溶剂则在提取时常用活性炭柱层析法、透析法和离子交换法。

(14)动物性药的成分动物性药主要含有氨基酸、蛋白质、酶、有机酸、黏多糖、激素、色素、生物碱和活性物质以及无机成分等。

如阿胶含有蛋白质和氨基酸,猪脑含有脑腓肽和内腓肽,地龙含有游离氨基酸,麝香含有雄性激素,胆汁含有100余种胆汁酸,海沙葵含有生物碱,蜂毒含有明肽,斑蝥含有斑蝥素,刺参体壁含有酸性黏多糖,蟾酥含有脂蟾配基和蟾毒配基,鸡内金含有消化酶等。

以上成分均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5、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纯化(1)提取①溶剂提取法。

亲水性的溶剂用水、乙醇、甲醇、丙酮等溶剂提取;亲脂性的溶液用石油醚、乙醚、苯、氯仿等溶剂提取:本法包括浸提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连续提取法等②水蒸气蒸馏法。

③压榨法。

(2)分离纯化包括系统溶剂分离法、两相溶剂萃取法、沉淀法、盐析法、结晶法、透析法、升华法、分馏法、层析法(本法包括吸附层析法、交换层析法、分层层析法、凝胶层析法、柱层析法等)。

具体使用时可查阅分析化学等有关专业性资料,本部分仅作一般性概述。

五、鱼用中草药的载体及鱼用中草药的分类1、鱼用中草药的载体载体是指能接受和承载活性物质成分的物体。

鱼用中草药常用载体有骨粉、石粉、贝壳粉、沸石粉、白陶土、硅藻土、糠麸、淀粉、草粉等。

2、鱼用中草药的分类如本节第一部分所述,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虽然历史很长,但真正引起人们重视和发展是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的需要而成长起来的。

因此,它的研究和应用相对较少,资料少且分散,特别在分类上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分法,再加上中草药本身成分复杂,功能多样,一药多用,多药合用,处方变化多端,药物和药量的变化往往又引起功效的很大变化。

因此,鱼用中草药很难做到像化学药物那样或按成分或按功能进行分类。

为了使用方便和总结的需要,根据有关资料和生产的使用情况,仅就目前已开发并投人使用或正在开发及有开发意义的鱼用中草药简单归类如下:(1)鱼用抗病毒中草药水花生、枫香树叶、菊花、仙鹤草、地芋根、紫珠草、大青草、板蓝根、虎杖等。

(2)鱼用抗菌中草药黄连、黄芩、大黄、黄柏、大蒜、五倍子、大桉叶、乌桕、乌敛莓、地锦草、穿心莲、铁苋菜、地榆、流苏子、拉拉殃、马鞭草、金银花、野菊、白头翁等。

(3)鱼用抗真菌中草药菖蒲、苦参、水辣蓼、艾草、青木香、隔山香等。

(4)鱼用抗寄生虫中草药苦楝树枝叶、槟榔、雷丸、贯众、使君子、石榴皮、五加皮、杨梅皮、土荆芥、枫杨树叶、樟树叶、马尾松枝、松针、辣椒粉、南瓜子、韭菜、姜等。

(5)提高鱼苗成活率的中草药黄芪、甘草、穿地龙、陈皮、麦芽、山楂、干姜、桂枝等。

(6)改善肉质增鲜类中草药杜仲叶、大豆黄、无毒棉、苦参、膨润土等。

(7)增进体色中草药槐花、白芍、秦皮、山栀子、黑芝麻、当归、杜仲、大豆黄、无毒棉、丹皮、甘草、苦参、虾黄等。

(8)水质污染解毒中草药①解汞毒有土茯苓、金钱草、赤石脂、小野鸡尾等。

②解铅毒有大青叶、赤石脂、甘草、菊花、金钱草、鸡血藤、贯众、党参、木贼草等。

③解有机磷毒有凤尾草、甘草、小野鸡尾、鸡矢藤、天仙子、曼陀罗、乌蕨、滑石粉等。

④解苯毒有薏苡仁、女贞子、旱莲草、岗稔根、升麻等。

⑤解药物毒和食物毒有甘草、绿豆、金钱草、瓜蒂、灵芝、黄芩、猪胆、石蒜、半夏等(本书仅对前4类中作以概括性介绍,其他4类因大多处于研究或待开发中本书不作介绍)。

3、可作水产养殖系列开发的中草药制剂(1)促进生长剂如增食剂(诱食剂)、促生长剂、催肥剂等。

(2)抗病治病药剂如抗微生物药剂、驱虫剂、杀虫剂等。

(3)营养保健剂如免疫调节剂、抗应激剂、营养代谢改良剂等。

(4)品种质量改良剂如增色剂(观赏鱼类、虾类)、肉质改良剂等。

(5)饲料保藏剂如抗氧化剂、防霉剂、防腐剂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