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单元—5、4、3、2加几ppt

合集下载

2024年秋新青岛版(六三制)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5单元 信息窗2 8加几

2024年秋新青岛版(六三制)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5单元 信息窗2 8加几

当堂检测
7.填一填,画一画。
12
+2
+3
13
(选题源于课本练习应用)
当堂检测
8.
9
13
10
14
11
15
12
16
第1个加数是8,第2个加数依次加1, 它们的和依次加1。
(选题源于课本练习应用)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我学会了用凑十法计算8加几的算式。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呢?
8 8 16 26
10
小试牛刀
2.下面计算“ 8+3 ” 的想法中, 不正确的是( ② )。 (填序号)
当堂检测
1.圈一圈,算一算。
(1)
8 7 15
(2)
8 5 13
当堂检测
1.圈一圈,算一算。
11 1
(选题源于课本练习应用)
14 4
当堂检测
2.填一填,算一算。
12 22
15 25
10
10
当堂检测
3.送小动物回家(连一连)。
当堂检测
4.细心筑起数字桥。
10
17
14
16
11
13

8 + 7 15
8 + 4 12
当堂检测
6.在( )填上合适的数。
8+( 5 )=13 8+( 4 )=12 8+( 6 )=14
9+( 6 )=15 9+( 8 )=17 9+( 7 )=16
谢谢 大家
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
五我爱读书
信息窗2 8加几
情景导入
图中同学们在做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你问我说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第2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第2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

2.经过 (1)1868年1月,幕府军队与西乡隆盛指挥的新政府军在京 都附近的__鸟__羽__、_伏__见___激战。 (2)天皇发布亲征诏书,讨伐幕府,__西__乡__隆__盛____实际指挥 讨伐幕府大军。 3.结果 (1)幕府被推翻,新政府建立,改江户为_东__京___,宣布改元 “明治”。日本历史进入明治时期。 (2)1869年,正式迁都__东__京__。
【例1】 西南强藩成为日本倒幕运动基地的主要原因在于
() A.资本主义经济有较大发展 B.商品经济发展较快 C.幕府统治势力鞭长莫及 D.倒幕派控制了藩的政权 解析:长州、萨摩等藩在倒幕派领袖的主持下进行改革,
对外开放,发展经济,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答案:A
中下级武士成为倒幕运动领导者的原因
5.1868年,西乡隆盛等人指挥新政府军在鸟羽、伏见击 败幕府军,被称为“戊辰战争”。不就,新政府宣布改元“明 治”,日本历史进入明治时期。
【思考探究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吉田松阴在《草莽崛起论》中说:“三千年来独立 不受羁绊之大日本,一旦受人束缚,凡有血性之人岂能忍视之 乎?如不奋起拿破仑之勇而高唱自由,则腹闷难医。” (1)材料中的“血性之人”主要指哪些人? (2)材料表达了“血性之人”怎样的决心?反映出当时日本 面临着怎样的时代任务? 【答案】(1)“血性之人”指中下级武士。 (2)武装倒幕的决心。时代任务是反对外来侵略,推翻幕府 统治。
1.1860年,中下级武士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开始登 上日本政治舞台。
2.1863年,幕府在京都发动政变,尊王攘夷运动失败。 3.1865年,高杉晋作夺取了长州藩的政权;萨摩藩也由 倒幕派领袖掌握了政权。 4 . 1867 年 , 为 了 消 除 倒 幕 派 讨 伐 的 借 口 , 保 住 实 际 权 力,幕府表示要把政权“奉还”天皇。这一历史事件被称做 “大政奉还”。

一年级数学上册早读课ppt

一年级数学上册早读课ppt

4、球的特征:圆圆的,很光滑,它的表面 是曲面。放在桌子上能向任意方向滚动。
5、立体图形的拼摆:用长方体或正方体能 拼组出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在拼好的立体 图形中,有一些部位从一个角度是看不到的, 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用小圆柱可以拼成更 大的圆柱。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6~10的认识: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10各 数来表示。数数时,从前往后数也就是从小 往大数。
三、连加连减 1、连加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时,按从左 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 第三个数相加。 2、连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减时,按从左 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用 所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 四、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计算时,按从左到右 的顺序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 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 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 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 “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
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 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
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
4、0的加、减法: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这个 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 个数相减等于0. 如:0+8=8 9-0=9 4-4=0
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立体图形) 1、长方体的特征: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 的面,面有大有小。
2、正方体的特征: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 的面,面的大小一样。
3、圆柱的特征: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上 下两个圆面大小一样。放在桌子上能滚动。 立在桌子上不能滚动。
2、钟表的种类:日常生活中的钟表一般分 两种,一种:挂钟,钟面上有12个数,分针 和时针。另一种:电子表,表面上有两个点 “:”,“:”的左边和右边都有数。

2021春青岛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8单元 解决问题 授课+习题课件

2021春青岛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8单元 解决问题 授课+习题课件
8×4=32(只) 32+3=35(只) 答:乐乐折了35只纸鹤。
8 休闲假日——解决问题
第2课时 用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QD 二年级下册
习题课件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知识点
1.填一填。
用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课间活动,跳绳的同学被分成3组,每组9人。踢
毽子的有15人,跳绳的比踢毽子的多多少人?
先算( 跳绳的有多少人 ), 列式是__3_×__9_=__2_7_(人__)_____________;
(源于《点拨》)
三、自主练习
1.
12÷3=4(元) 4-2=2(元)
三、自主练习
2. 还剩几篮?
42÷6=7(篮) 7-2=5(篮)
三、自主练习
3.一共能插几瓶花?
24÷3=8(瓶) 8+2=10(瓶)
三、自主练习
4.观察魔术箱上的两个数,你发现了什么?填一填。
-2
-2
-2
-2
-5
-5
-5
-5
8 休闲假日——解决问题
第3课时 用除加、除减解决实际问题
QD 二年级下册
习题课件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知识点 用除加、除减解决实际问题
1.算一算,填一填。
(1)
9
27
9
38
(2)
24
4
25
5
(3)
81
9
21
7
2.填一填,算一算。 1只青蛙2天捉了18只虫子,而且每天捉的虫子同样多, 1只啄木鸟1天捉了20只虫子。1只青蛙比1只啄木鸟1 天少捉多少只虫子?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8单元2用数对确定位置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8单元2用数对确定位置苏教版

饭店
水池
7 8 9 10
B( , )
面粉厂( )
数对中的第一个数相同,所表示的物体位置在同一列;数对中的第二个数相同,所表示的物体位置在同一行。
要用数对把位标,弄清行列很重要。
依照这种思想他创立了“解析几何学”。
第8列 (2)注意观察数对的变化有什么规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数对中的第一个数相同,所表示的物体位置在同一列;数对中的第二个数相同,所表示的物体位置在同一行。
2
(1)分别画出三角形向上和向 右平移4格后的图形,再写出所 得图形顶点的位置。
(2)注意观察数对的变化有什 么规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物体向上、下平移,列数不变, 行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数。
1
A(1 , 1 )
012
B(4 , 1) A (5 , 1 ) 34 5 67
B (8 , 1)
物体向左、右平移,行数不变,
6
盆景园
知识点 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 (2)数对(1,2)表示( ),
5 儿童乐园
4 用数对表示A、B、C三点的位置。
最早确立用“数对来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的是法国数学家——笛卡儿。
实验小学( ) B( , )
3
2 列和行既可以用数字表示,也可以用字母表示,有时列和行还可以用数书字和报字亭母分别表示。
四年级数学·下 新课标[江苏] 第8单元
2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材P99)
在地球仪上有横线和竖线,连接两级 的竖线叫经线,垂直于经线的横线圈为纬 线。根据经纬线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 的正确位置,如北京在北纬40度,东经 116度。
B( , )
什么是列? 在笛卡儿之前,几何与代数是数学中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 课件—5、4、3、2加几8、7、6加几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 课件—5、4、3、2加几8、7、6加几
问题: 1. 谁看懂他的想法了,能说说吗? 2. 这两个算式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三)总结三种算法。
8 + 9 = 17
8 + 9 = 17
71
27
10
10
9+8=17
8+9=17
问题: 你喜欢哪一种方法?
三、多种形式练习
1. 看谁反应快。
6
7
8
9
监控: 选取其中2道题,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反馈:点子图的方法
摆小棒的方法
问题: 8+5=13是怎么得到的?可以用小棒、点子图摆一摆,
也可以在图上圈一圈。
圈一圈的方法
监控问题: 1. 每幅图都表示什么意思?
2. 这三幅图之间有什么共同的 地方?
二、探究新知
(二)多种方法,学习8加几
8 + 5 = 13
23 10
见8想2
问题:谁来再说说你们刚才是怎么算的?
二、探究新知
小练习:
8+
3456 789
二、探究新知
(三)用凑十法,学习7加几
7+6=13
问题:你能用凑十法计算这道题吗?
二、探究新知
(三)用凑十法,学习7加几
7 + 6 = 13 33
10
问题:如果换成6加几,你会吗?
见7想3 见6想4
三、多种形式练习,巩固8、7、6加几的方法 123. 圈算填一圈算填、,。算找一规算律。
4+8= 12 3+9= 12
问题:先独立算,再把你的方法跟同桌同学交流一下。 汇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怎样想能很快说出得数?
三、多种形式练习,巩固5、4、3、2加几的方法 1. 摘水果。
5+9 3+8 4+7 5+8 3+9 7+8 8+6 6+7 4+9 6+6 7+9 2+9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语文园地》PPT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语文园地》PPT课件

新知讲解
词句段运用
全班讨论、探究作学习: (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 词句段运用, 边读 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抄写下面的词语, 你发现 了什么?练一练,学运用。读一读, 体会每组中 的两个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你知道怎样长话 短说吗?
新知讲解 抄写下面的词语, 注意加点的字不要写错。平时还有 哪些字 容易写错? 和同学交流。
普—谱(乐谱)
zhuān
专—砖(砖头)
yǎng
羊—氧(氧气)
zòu
奏—揍(挨揍)
xiù
秀—锈(生锈)
kuàng
广—矿(矿物)

具—俱(俱乐部)
读一读,你发现了 什么?
这些汉字都是同音形近字,而且是熟字加上偏旁组成的同音形近 字。字形相近的字大多都是形声字。形声字的特点是形旁表字义,声旁 标字音。所以根据它们不同的形旁,我们可以辨别它们不同的字义。
新知讲解
练一练,学运用。
读一读,写一写这些易错的汉字。 (1)封口与不封口。
“巳”——包、苞、导、异、巷、祀、熙。 “己”——记、纪、起、忌、岂、妃。 (2)区别几个有“戈”的字。 ①“戊(wù)、戍(shù)、戌(xū)、成、咸、戚”这几个字的笔
顺都是先写横、撇,最后写斜钩、撇、点。 ②戎(róng)、戒( jiè)。
新知讲解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复述,要注意课文中一些提示顺序的词句。
如《扁鹊治病》这一课,我就是抓住了 “有一天”“过了十天”“十天后”“又过 了十天”“五六天之后”这些时间词去复述 的,这有助于我准确把握课文的情节发展顺 序。
新知讲解
你知道复述故事情节有哪几种方法 吗?
1.简要复述 简要复述就是把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地说出来, 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删去次要的、解释性、描述性部分。 2.详细复述 详细复述要尽量忠实于材料,把结构复杂的长 句变成短句,把书面语言口头化。 3.创造性复述 创造性复述是指对原材料的内容结构和表现 形式进行一定的调整, 然后以新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复述。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5-8单元复习PPT(完整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5-8单元复习PPT(完整版)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有限。
[井沿]井边。[大话]虚夸的话。[弄错]估计错或理解错误。
[无边无际]广大而看不见边际。
《寒号鸟》
[石崖]石壁。 [晴朗]没有云雾,日光充足。 [东寻西找]到处寻找。 [劝告]希望人改正错误或接受意见而说的话。 [哆嗦]因受外界刺激而身体不由自主地颤动。 [懒惰]不爱劳动和工作,不勤快。
爷爷在院子里种( zhòng 种( zhǒng )各样的花。
)植了各
回顾了生字,在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还积累了哪些词语呢?
词语积累
注意读准字音,熟记 字形,理解词意。
坐井观天 无边无际 大雪纷飞 自言自语
井沿 前面 夜里 邻居
回答 晴朗 从前 奇怪
口渴 枯草 可爱
大话 将来
词义积累
《坐井观天》
凛然 磊落 大量 为人
淹没 冲毁 疏通 穿着
草鞋 河道 房屋 田地
你还记得课文中那些优美的句子吗?
句子分类
1 比喻句
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 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这句话把地上的凤凰花的 花瓣比作地毯,充分表达了人 们对周总理到来的热烈欢迎。
句子分类
2 动作描写
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
2.小鸟 告诉 青蛙, 天无边无际 ,大得很哪!
3.青蛙不 相信
小鸟的话,它认为天不
过 井口那么大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北风 像狮子一样 狂吼, 崖缝里冷得 像冰窖 。寒号鸟重复着哀号:“哆 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 细长 的葫芦藤 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 雪白 的小花。花谢以 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 ! 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7=14 5+7=12 3+7=10 6+7=13 4+7=11
4
6
+7
3
5
3、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7=12 10-7= 3 4+8=12 4+9=13 13-3=10 5+9=14 10-9=1 3+9=12
三、多种形式练习,巩固5、4、3、2加几的方法 3. 帮小动物们算一算。
1. 小狗和小熊一共摘了 多少个?
5+9=14 9+5=14
2. 小猴和小狗一共摘了 多少个? 7+5=12 5+7=12

3. 你还想知道什么? 跟同桌同学说一说。
5+9= 14 4+9= 13 3+8=11 2+9=11
请你观察上下两道题有什么 规律。
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 先说得数,再写算式。
3
4
+8
5
3+8=11 5+8=13 4+8=12
先说得数,再写算式。 1、
2
3
+9
4
5
2+9=11 3+9=12 5+9=14 4+9=13
先说得数,再写算式。 1、 7
5 + 7 = 12 5 2 10
小结:看大数,分小数。 看小数,分大数。
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二、探究新知
(二)独立学习4加几、3加几
4+8= 12
3+9= 12
三、多种形式练习,巩固5、4、3、2加几的方法 1. 看图列式。
5 + 6
11
4 + 7
11
想一想 算一算 9+5= 14 9+4= 13 8+3=11 9+2=11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5、4、3、2加几
一、口算练习
2. 抢答。 1. 用手势表示结果。
9+4=13 7+8=15 8+6=14 6+6=11 7+4=12 8+5=13 9+6=15
二、探究新知
(一)自主探索学习5加几
5+7=
二、探究新知
(一)自主探索学习5加几
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
5 + 7 = 12 2 3 10 7+5=12 5+7=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