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二下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 基础练习10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单元模拟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单元模拟题及答案

模拟题及答案模拟题及答案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碎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

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恶衣、杀人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

若苟君说之,则众能为之;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

此何难之有焉?特士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5、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4分)(1)天下之难物于故也(2)辩其故也(3)苟君说之(4)破碎乱行6.写出下列虚词的用法及意义(10分)之??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人必从而爱之此何难之有而?? 人必从而爱之蹈火而死者7.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意义(6分)(1)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2)苟君说之(3)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8、下列各句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3分)例: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A、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B、富必侮贫C、强必执弱D、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9、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3分)A.韦以带剑B.是其故何也C.出以践于朝D.此何难之有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5分)(2)此何难之有焉?特士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 (5分)(二)阅读短文,回答11-15题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高二先秦诸子选读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二单元

高二先秦诸子选读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质学校:石油中学命题人:石磊(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譬(pì)如木椟(dú)后稷(jì)施施(shī)从外来B.孝悌(tì)酒馔(zhuàn)木铎(yí)天下恶(wū)乎定C.怃然(wǔ)食黍(shǔ)击磬(qìng)春省(xǐng)耕而补不足D.沟渎(dú)曲肱(gōng)便佞(nìng)杀鸡为黍而食(shí)之2.下列各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①是鲁孔丘与②使子路反见之B.①君子一言以为知②归孔子豚C.①如日月之食焉②大王之好乐甚D.①民归之,由水之就下②原闻其指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武侠小说《紫灵》有这样一个情节:“……他们这些无所不能而存活在世上的残暴强盗,一个个仰面摔倒在地上,嘴里惨叫了几声,蹬了蹬两腿,结束了他们罪不容诛的一生。

他们哪一个人的手上不是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而恶贯满盈?今天得到这样的结果,真是罚不当罪,不过也算是他们死得其所。

A.无所不能 B.罪不容诛 C.罚不当罪 D.死得其所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加快体制创新的步伐。

为此,必须紧紧抓住关键环节,即消除体制障碍、推进配套机构改革、加强物质载体建设。

B.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单打比赛结果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中国运动员林丹为此获得了此项比赛的冠军。

C.为了办好2010年亚运会,广州请来世界各地专业人士组织赛事,参与筹划,实际上这也是广州与国际接轨,学习别国先进的理念。

D.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于去年年底离职,在联合国欧洲办事处所在地日内瓦定居并安度晚年,从而实现了他多年以来的夙愿。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句是()A.《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第二、六单元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总分:150分命题人:卧龙寺中学蔡红利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经学文本的演变儒家通识教育,主要是通过经典学习和主体自觉实践而实现的,由此也产生了源远流长的“经学”。

作为训解、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经学起源于子夏和荀子,并随着时代发展教育变革而演化。

两汉儒学处于独尊地位,“五经”、“七经”立于太学,“明经”、“孝廉”也设为察举科目,在人才培养和选拔中发挥了特殊作用。

隋唐而下,经学与科举结合,对儒家通识教育的内容产生了重大影响。

唐初,太宗“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讹谬,诏前中书侍郎颜师古考订《五经》,颁于天下,命学者习焉。

又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诏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疏,凡一百七十卷,名曰《五经正义》,令天下传习”。

由此完成了经注的统一。

高宗永徽四年《五经正义》颁行后,遂成为科举取士的标准经说。

其后,又有贾公彦作《周礼注疏》与《仪礼疏》,杨士勋作《谷梁传疏》,徐彦作《公羊传疏》,合称《九经正义》。

唐代明经科,以《九经》取士,有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三传之别;至唐文宗太和年间,刻《十二经》,立石于国学,增加的《论语》、《孝经》和《尔雅》,均成为了教科书。

唐代学者整理的经学文本,是对汉代以来经学的一次大总结。

清代经学家皮锡瑞如此评析:“自《正义》定本颁之国胄,用以取士,天下奉为圭臬。

唐至宋初数百年,士子皆谨守官书,莫敢异议矣。

”也有学者认为,“正义”对经、注起了详解作用,有益于普及文化教育,但士人多以读经为敲门砖,并不以学术论争为意,从而造成了经典注疏的停滞。

北宋庆历以后,疑古之风始兴,不信前人注疏,务出新义。

熙宁间,王安石改制,废置《仪礼》学官,而以《周礼》取士,并未将《春秋》列于学官。

当时规定:“进士罢诗赋、帖经、墨义,各占治《诗》、《书》、《易》、《周礼》、《礼记》一经,兼以《论语》、《孟子》。

(完整版)高二限时训练《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测试题

(完整版)高二限时训练《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测试题

《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基础知识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A.参省(xǐng)槁暴(bào)中规(zhòng)曾皙(xī)B.虎兕(sì)饿莩(piǎo)洿池(wū)跬步(wā)C.须臾(yú)蓼蓝(liǎo)骐骥(jì)渚崖(zhǔ)D.买椟(dú)供养(gōng)归咎(jiù)驽马(nǔ)2.选出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组( )A.劝学(劝勉)跂而望矣(提起脚跟站着)博学(广泛)金就砺则利(磨刀石)B.闻者彰(清楚)夫子哂之(笑)以俟君子(等待)舍瑟而作(起)C.河内凶(荒年)请以战喻(比喻)兵刃既接(已经)王无罪岁(年成)D.秋水时至(时令)旋其面目(掉转)少仲尼之闻(见闻、学识)望洋向若而叹(望着海洋)3.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无失其时——②王无罪岁③察邻国之政——④去国怀乡,忧谗畏讥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4.对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异乎三子者之撰②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③填然鼓之④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⑤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A.①④/②⑤/③⑥B.①④⑤/②/③⑥C.①④/②/③/⑤/⑥D.①/④⑤/②③/⑥5.与“欲信大义于天下”中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①青,取之于蓝②而青于蓝③善假于物也④战于长勺⑤苛政猛于虎也⑥余将告于莅事者⑦吾父死于是⑧每自比于管仲、乐毅A.①②③④⑤⑥B.⑤⑥⑦⑧C.①②④D.④⑦6.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A.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B.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C.君将哀而生之乎?D.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单元测评:第二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单元测评:第二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

第二单元测评(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孔子对民生问题是重视的,但语焉不详。

孟子则把孔子的仁学落实到政治的措施上,要求社会统治者和管理者在解决民生基本问题上体现仁民爱物的思想感情,中国近代的民生主义即发源于此。

首先,要“制民之产”,使百姓丰衣足食。

仁政最核心的内容便是解决好民众的吃穿问题,使他们的物质生活有起码的保障。

其次,“省刑罚薄税敛”,人民的负担要有一个限度,过此即有灾难,所以要省刑罚,必须薄税敛。

第三,救济社会上的孤苦无援者。

第四,加强教育,德化民俗。

孟子认为要在富民的同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使民去恶从善,形成礼义之风。

这样,社会才有秩序,人民才会有真正的安宁寿福。

在早期儒家代表人物中,没有哪一位比孟子更重视民众的社会作用和历史地位。

孔子讲过“民无信不立”的话。

孟子则大大前进了一步,他提出“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这就是民为邦本的思想。

孟子相信天命,但他把天命化为民意,认为这两者是一致的,这实际上是用民本思想重新解释了传统的天命论,大大提高了民众的地位。

他引《太誓》的话:“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的感受和意志,体现了上天的精神,“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君王只要能使百姓满意,就等于服从了天命。

孟子用民众的意志代表天命,从而限制君王的意志,“君权天授”变成了“君权民授”。

孟子提出了一个超越同时代人的口号:“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个口号一经提出,便使社会震动,响彻了两千多年,成为批判君主专制的有力武器。

这个“民贵君轻”的说法,在先秦诸子之中是极为罕见的,它肯定民众是国家的主体,对于君权至上的制度具有很大的冲击力。

按照孟子这一思想来设立政治体制,至少能发展出开明的君主立宪制。

这是孙中山提出民权主义的思想源头之一。

人教版高二下期末考试--《先秦诸子选读》练习

人教版高二下期末考试--《先秦诸子选读》练习

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一、(15分。

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绚.(xuàn)丽丰腴.(yú)倩.(qiàn)影乳臭.(chòu)未干B.赦.(shè)免嗜.(shì)好逡.(qūn)巡弱不禁.(jīn)风C.游说.(shuì)愤懑.(mèn)逶迤.(yí)不见经传.(chuán)D.泅.(qiú)渡坍圮.(pǐ)恐吓.(xià)否.(pǐ)极泰来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风靡吻颈之交自诩一筹莫展B.寒碜礼尚往来偿试杀一儆百C.端倪改弦更章虐杀原形毕露D.肆意淋漓尽致编撰理屈词穷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素有“庐山第一景”之称的石门涧,是庐山的西大门。

这里一年四季泉水叮咚,鸟语花香,青松翠柏,云蒸雾绕。

B.某文化局长因工作需要调任交通银行行长,收入提高了十几倍;后改任财政局长,收入又降到了行长任上的十几分之一。

C.10月份以来,江东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银杏树叶飘舞,满地金黄,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慕名而至的游客。

D.为了使这项住房政策真正受惠于低收入家庭,香港政府制定了非常严格的申请程序,一旦发现诈骗,处罚极其严厉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人们强烈感受到吸取经验教训的重要性,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防患于未然.....。

B.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

C.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决议,“创意”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驰骋,不能信马由缰....,这是设计人员起码的职业操守。

D.双方无论研究方法多么不同,只有根本目标不相悖,就总有殊途同归....的日子,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分歧是正常的。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练习)第2单元+第2课+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练习)第2单元+第2课+Word版含答案

第二单元第二课一、夯实双基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B )A.叟.(shǒu)庶.(shù)人千乘.(shènɡ)B.不餍.(yàn)遗.(yí)其亲宋(kēng)C.构.(ɡòu)兵说.(shuō)而罢之然而不王.(wànɡ)D.孳孳.(zī)蹠(zhí)利与善之间.(jiān)【解析】A.叟:sǒu;C.说:shuì;D.间:jiàn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A.交.(互相)征利弑.(古代称子杀父,臣杀君)其君不夺不餍.(满足)B.罢.(停止)之愿闻其指.(意旨) 利吾身.(身体)C.先生之号.(所用的提法) 事.(侍奉)其君去.(离开)仁义D.相接.(交往) 怀.(怀中)仁义孳孳..(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解析】B身:自己;C.去:去掉;D.怀:心里包藏着某种思想感情3.下列句子中的“以”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导学号 46924143( BD )A.亦将有以.利吾国乎?B.何以.利吾国?C.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

D.以.五十步笑百步。

【解析】BD都当“用”讲;A用来;C连词“来”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导学号 46924144( BD )A.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B.蒙故业,因遗.策。

C.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D.深追先帝遗.诏。

【解析】BD死人遗留下来的A遗弃;C丢失,损失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导学号 46924145( B ) 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B.河东凶亦然.C.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D.吴广以为然.【解析】例句与B都当“这样”讲;A形容词词尾,……的样子;C表示答应,是的;D 正确6.下列句子中的“徒”字,与“舜之徒”的“徒”意义相同的一项是导学号 46924146( C )A .是鲁孔丘之徒与B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C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D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解析】 A 弟子:B 白白地;题干与C 都是“类”的意思;D 空7.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导学号 46924147( D )A .⎩⎪⎨⎪⎧ 先生之号.则不可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B .⎩⎪⎨⎪⎧ 利与善之间.也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 .⎩⎪⎨⎪⎧ 何以利吾家.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D .⎩⎪⎨⎪⎧ 苟为后.义而先利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解析】 两个“先”“后”都是意动用法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46924148( C )A .本文的三则短文,都运用了正反对比说理的方法,使文章论证有力,中心突出。

第二单元检测卷(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第二单元检测卷(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第二单元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40分)1.下列句子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①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②故日月不高,则光晖不赫③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④曾益其所不能⑤入则无法家拂士⑥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⑦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⑥⑦D.①③④⑤⑥⑦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二王我将有所遇.焉遇:待遇。

B.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反:通“返”。

C.孙叔敖举.于海举:被举荐。

D.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暴:暴戾。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无如寡人之用心..者B.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C.爱人..不亲,反其仁D.寡助之至,亲戚..畔之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今日病.矣尧舜其犹病.诸B.⎩⎪⎨⎪⎧万物之怪.,书不说怪.之,可也C.⎩⎪⎨⎪⎧必先.苦其心志苟为后义而先.利D.⎩⎪⎨⎪⎧得志,与民由.之吾身不能居仁由.义5.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 民之多于.邻国荐之于.天而天受之 B.⎩⎪⎨⎪⎧以行与.事示之不与.民同乐C.⎩⎪⎨⎪⎧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割鸡焉.用牛刀D.⎩⎪⎨⎪⎧五谷者.,种之美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6.从句式特点看,下列句子中不同类的一项是 ( )(3分)A .而良人未之知也B .此之谓大丈夫C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 .此之谓也 7.名句默写。

(12分)(1)____________,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2)善政民畏之,__________。

善政得民财,__________。

(3)____________,民亦乐其乐。

__________,民亦忧其忧。

(4)天时不如地利,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可运于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基限时练(十) 民为贵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社.稷(土神) 丘民..(邑民,乡民,指众民) 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立) B .于传.有之(传记) 汤放.桀(释放) 贼.仁者谓之贼(贼害,伤害) C .所恶勿施,尔.也(如此,这样) 犹水之就.下(顺着) D .其何能淑.(善) 载胥.及溺(皆) 践.天子位焉(践踏) 解析 B .放—流放;C.就—趋向;D.践—登上。

答案 A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①于传.有之 ②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B .①得天下有道. ②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C .①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②赵王畏秦,欲毋行.D .①使之主事而事治. ②不效则治.臣之罪 解析 A .传记/传给;B.都是途径、方法之意;C.行动,前往;D.治理得好/惩治。

答案 B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此之.谓也犹水之.就下 B.⎩⎪⎨⎪⎧ 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尧以天下与.舜 C.⎩⎪⎨⎪⎧ 于.传有之苟不志于.仁 D.⎩⎪⎨⎪⎧使之主事而.事治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 解析 A .提宾标志/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和/给;C.都是介词“在”;D.表承接/表转折。

答案 C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同事们一般都不跟他嘻嘻哈哈,只有谭校长有时还会跟他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

B.近几年,来中国演出的外国艺术团络绎不绝....,不过人们对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还是情有独钟,屡看不厌。

C.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D.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都在伯仲之间....,谁能胜出,就要看谁具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了。

解析C项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各尽所能”意思是“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主语应该是人,而不能是“博物馆的收费”。

A“无伤大雅”的意思是“指虽有影响但对主要方面没有妨害”;B项“络绎不绝”意思是“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连连不断”;D项“伯仲之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这三项成语使用均恰当。

答案 C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从现在至2015年这段时间内,国际能源机构认为,世界经济将无法避免石油供应紧缺并由此引发油价飙升情况的出现。

B.目前的股市大起大落,极不稳定,根据中央电视台最新的一次调查显示,股市中亏损的人高达69.7%,赚钱的人只有21.45%。

C.反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南京浩劫》开拍,这是我国首部与好莱坞全面合作、按国际惯例运作的影片。

D.在此次国家法定节日征求意见过程中,调查者发现,人们对同步出台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能否顺利实施并不乐观。

解析A.语序不当,“国际能源机构认为”应放在“从现在至2015年这段时间内”之前;B.句式杂糅,“根据”“显示”去掉一个;D.不合逻辑,“能否”与“不乐观”矛盾,应去掉“能否”,加上“能够”。

答案 C二、阅读鉴赏(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

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

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

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

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

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

《泰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此之谓也。

”6.下列选项中对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荐.之于天而天受之荐:举荐B.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暴:显现、显露C.使之主事而事治.治:统治D.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与:给予解析C.治—治理得好。

答案 C7.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1)夫然后亡中国,践天子位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无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这以后舜回到国都,登上天子的位子。

(2)无视由我百姓视,天听由我百姓听。

8.这段话讲述了什么道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答案这句讲述了舜的“行与事”深得民心,所以深得百姓拥戴。

(二)课外延伸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失职),则去之否乎?”曰:“不待三。

”“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

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

”曰:“此非距心(大夫的名字)之所得为也。

”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

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曰:“此则距心之罪也。

”他日,见于王曰:“王之为都者(治理都邑的人),臣知五人焉。

知其罪者,惟孔距心。

”为王诵之。

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

”(《孟子·公孙丑下》) 9.孟子以放牧牛羊作比,批评孔距心,对孟子的意图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指出孔距心的能力太差,只能干牧羊之类的事情。

B.如果自己做不好就应当让更有才能的人来做。

C.如果是自己不能自做主张,为什么不辞职。

D.国君有责任,难道你自己就没有一点责任吗?解析孟子放牧牛羊的比喻,就是批评孔距心没责任心。

答案 D10.文章最后说孟子“为王诵之”,“诵”在这里的意思是“陈述”。

根据原文回答,孟子向齐王陈述了什么?他陈述的目的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陈述内容:孔距心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在凶年饥岁,老百姓无法生存,却没有予以救济,及通过牧羊作比孔距心才及时醒悟。

(意思相近即可)陈述目的:让齐王明白无论是官员还是国君,都要有责任心,不要对百姓的生死不负责任、无动于衷。

仁政爱民,是上至帝王,下至长官都应自觉履行的基本德行。

参考译文孟子到了平陆,对那里的长官(孔距心)说:“如果你的卫士一天三次擅离职守,开除不开除他呢?”孔距心说:“不必等三次。

”(孟子说:)“那么您失职的地方也够多的了。

荒年饥岁,您的百姓,年老体弱抛尸露骨在山沟的,年轻力壮逃荒到四方的,将近一千人了。

”孔距心说:“这个问题不是我能够解决的。

”孟子说:“假如现在有个人,接受了别人的牛羊而替他放牧,那么必定要为牛羊寻找牧场和草料了。

如果找不到牧场和草料,那么是把牛羊还给那个人呢,还是就站在那儿眼看着牛羊饿死呢?”孔距心说:“这是我的罪过。

”某一天,孟子朝见齐王说:“大王的地方长官我认识五个,能认识自己罪过的,只有孔距心。

”(孟子)给齐王复述了一遍他与孔距心的谈话。

齐王说:“这是我的罪过啊。

”三、高考热点11.试根据以下新闻内容拟出本条新闻的标题,不超过25个字。

河南省文物局十八日透露,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文物保护司副司长陆琼等在赴河南安阳考察西高穴曹操高陵后,称曹操高陵考古发现是考古界的一件盛事,其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都应受到高度重视。

在曹操高陵考古发掘现场,童明康详细参观了墓室内的各个部分,并就所关注的每一处考古遗迹的发掘过程、研究状况等情况进行仔细询问。

在一号墓,童明康一行主要了解了考古发掘工作的进度,并考察了墓葬及周围的环境。

童明康还详细考察了曹操高陵发掘出土的珍贵文物。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童明康对曹操高陵入选中国社科院评选的六项重大考古新发现表示祝贺。

他指出,曹操高陵的发现引起社会各个层面的普遍关注,说明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得到了全民关注和支持,也与汉末至三国历史知识的普及程度有关,与曹操的历史影响分不开。

答:答案国家文物局官员高度评价曹操墓学术及社会价值12.阅读下面一则微博,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不超过200个字)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师”一词扩大了使用范围,它已不再只是局限于教育行业,人们已经习惯称“夸父老师”“嫦娥老师”“赵匡胤老师”“武则天老师”“萨达姆老师”“金正恩老师”“科比老师”“李娜老师”“李宇春老师”“曾轶可老师”……我们的“老师”真可谓遍天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反对将“老师”这一称谓泛化。

韩愈说:“师者,所从传道受业解惑也”。

称政坛、文艺界、体育界等人士为老师,是对“老师”这个称谓的一种曲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