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的色光

合集下载

四色印刷中的色彩体现原理

四色印刷中的色彩体现原理

四色印刷中的色彩体现原理传统印刷中,我们只利用四色油墨(黄、品、青、黑)即印刷成千上万种颜色,出来之后我们会评价成品里面的青大了,或黑墨小了,四色油墨是怎么变为上百万种颜色的呢?一、色光与色料色来源于光,光又伴随着色,色与光有着密切的关系。

色光是指物体本身发出的光,而色料则本身不发光,只是吸收一部分光,反射一部分光。

(一)色光三原色和色光加色法让一束太阳光射进暗室,通过狭缝照射到玻璃的三棱镜上,透过玻璃,再投射到白色的屏幕上,便显示出一条由红、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光带,这条光带叫做光谱。

如果三棱镜对白光的色散不充分,可以发现红、绿、蓝三种色光各占光谱的1/3。

假若做一系列的色光合成实验,发现选择"适当"的红、绿和蓝色光进行组合,可以模拟出自然界的各种颜色,故称红、绿和蓝色光为色光的三原色。

为了统一色度方面的数据,1931年国际照明委员会规定,红、绿、蓝三原色光的波长分别为:700.2nm,546.1nm,534.8nm(1nm=1×10-7c m)。

若将三原色光,每两种或三种相,可以得到下面的色光,即红(R)+绿(G)=黄(Y)红(R)+蓝(B)=品红(M)蓝(B)+绿(G)=青(C)红(R)+绿(G)+蓝(B)=白(W)以上各式表明,色光的相加(混合)所获得的新色光其亮度增加,故称色光的混合为加色法。

改变三原色光中任意两种或三种色光的混合比例,可以得到各种不同颜色的色光。

光是作用于人眼并引起明亮视觉的电磁辐射,具有能量,色光混合的数量愈多,光能量另和值愈大,形成的色光愈明亮。

如果把红、绿、蓝三原色光,分别和青、品红、黄三种色光等量相混合,可以得到白光,即红光+青光=白光绿光+品红光=白光蓝光+黄光=白光当两种色光相加,得到白光时,这两种色光互为补色光。

因此,红光与青乐互为补色光,绿光与品红光互为补色光,蓝光与黄光互为补色光。

(二)色料三原色和色料减色法色料包括颜料料,油墨中的色料以颜料为主。

物体的颜色

物体的颜色

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比如树叶反射绿光,就显示绿色。

如果物体反
射所有的色光,就显示白色色。

物体吸收所有的色光,就显示黑色。

物体显示的颜色与照在它上面的光也有很大的关系,比如用红光照射树叶,树叶不能反射红光,而将其吸收,这样我们看到的就不是绿叶,而是黑色的树叶了。

阳光是包含所有色光的白光,在阳光的照射下,显示出五彩缤纷的世界。

过去我们晚上用的灯是油灯、蜡烛、白炽灯,这些光源发出的光是偏黄的光,与阳光的光谱不同,即使照在同一个物体上,物体反射出来的光也与阳光下反射出来的光不同,所以有夜不观色的说法。

现在我们都用日光灯,它发出的是基本接近阳光光谱的白光,在这样的灯下,已经可以观色了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能够透过的色光决定,比如红色的玻璃,就是能够透过红光的玻璃,蓝玻璃是能透过蓝光的玻璃......能透过所有色光的物体是无色透明的物体,比如水。

所有色光都不能透过的物体是不透明体
2、改变小孔的大小,我们再来观察蜡烛的像有哪些变化。

你可以在硬纸片上,扎几个大小
不等、形状不同的孔,孔和孔之间相距几厘米。

这时候在白纸上,就出现了好几个和小孔相对应的倒像。

它们的大小都一样,但是清晰程度不同,孔越大,像越不清楚。

孔只要够小,它的形状不论是方的、圆的、扁圆的,对像的清晰程度和像的形状都没有影响。

3、大卡车最快80公里/小时,大型客机2200公里/小时,磁悬浮列车速度为430公里/小时,冲锋舟得看那种的,军用的快100多公里/小时,游艇40公里/小时左右.。

《物体的颜色》光现象PPT赏析

《物体的颜色》光现象PPT赏析

红+绿=黄 红+蓝=品红 绿+蓝=青(靛) 红+绿+蓝=白
电视、电影都是根据色光三原色所制成。
02
实验探究
2、红、绿、蓝三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能产 生任何一种其它颜色的光,这叫做光的三原色原 理。 3、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黄、蓝。 它们按不同的比例可以调出不同的颜色。
品红+黃=红 黃+蓝=绿 品红+黄+蓝=黑
5.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 的光.人们研究发现其中三种色光按不同比 例混合后,可以产生各颜色的光.这三种色
光分别是A( )
A.红、绿、蓝 B.橙、黄、绿 C.黄、紫、蓝 D.绿、蓝、黄
4.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 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 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
的摄影师将看到D( )
A.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 B.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 C.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 D.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
二、透光物体的颜色之旅——光的三原色
至今为止,显像屏幕(手机、电 视等)的颜色是通过红、绿、蓝 三种单色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而 成的。
三、不透光物体的颜色之旅
物体呈现的颜色与光 源的颜色有什么关系 呢?
三、不透光物体的颜色之旅
1.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 的色光决定的。 2. 彩色印染三原色:品红、黄和 青。 3. 彩色印染四原色:品红、黄、 青和黑。
物体的颜色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课件
目录
CONTENTS
01 新 知 导 入
03 实验结论
02 实 验 探 究
04 拓展练习

第三章《光现象》知识点归纳

第三章《光现象》知识点归纳

第三章《光现象》知识点归纳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恒星、萤火虫;人造光源:电灯,蜡烛等(月亮,钻石不是光源)2、光的色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可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4、物体的颜色:我们看到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我们看到的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5、太阳能电池板:光能转化为电能植物光合作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太阳能热水器:光能转化为内能6、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红外微波炉)。

7、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灭菌(医用紫外线灯)9、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应用:小孔成像影子日食月食日食:月亮运行到了太阳和地球的中间月食:地球运行到了太阳和月亮中间小孔成像:①形成原因: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②成像的性质:倒立的实像;③小孔成像的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光屏和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光屏位置不变,物到孔的距离越近(远)像越小(大),物位置不变,光屏到孔的距离越远(近)像越大(小)】(简记:像定物远像变大;物定像远像变大)。

④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取决于物体的形状,而与孔的形状无关。

(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10、用带有箭头的直线来分别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路径。

光线不是真实存在的,它只是一种模型,光是真实存在的。

这种方法叫建立模型法。

11、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①选择茶色玻璃板,在较暗的地方做实验的原因:便于确定像的位置②选用两个一样的棋子: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③用薄点的玻璃板原因:防止成两个像④无论怎么移动物体,都不能与像重合原因: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⑤成像特点:成正立的虚像物和像大小相等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⑥平面镜的作用:改变光路比如潜望镜、反光镜、后视镜、水中倒影等⑦平面镜成像画图:辅助线用虚线,垂直符号,像用虚线12、光的反射: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

光的反射、折射和色散

光的反射、折射和色散

光的反射、折射和色散一、光的反射1.反射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的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的现象叫反射。

2.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光滑表面,反射光线仍然平行。

–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到粗糙表面,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传播。

二、光的折射1.折射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折射。

2.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满足斯涅尔定律,即n1sinθ1=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是入射介质和折射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是入射角和折射角。

3.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全反射):光从光密介质射到光疏介质的界面时,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全部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

三、光的色散1.色散的定义: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色散。

2.色散的原因: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导致折射角不同。

3.色散的现象:–棱镜色散:太阳光通过棱镜时,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彩虹色散: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由于太阳光经过水滴折射、反射和色散而成。

4.光的波长与颜色的关系: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其他颜色的光波长依次递减。

以上是关于光的反射、折射和色散的基本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习题及方法:1.习题:一束平行光射到平面镜上,求反射光的传播方向。

方法: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因此,反射光的传播方向与入射光方向相同。

答案:反射光的传播方向与入射光方向相同。

2.习题:太阳光射到地球表面,已知地球表面的折射率为1.5,求太阳光在地球表面的入射角。

方法:根据折射定律n1sinθ1=n2sinθ2,其中n1为太阳光在真空中的折射率(近似为1),n2为地球表面的折射率,θ2为太阳光在地球表面的入射角。

光现象知识点总结(全)

光现象知识点总结(全)

第二章光的传播一、光的传播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月亮、钻石、镜子、影幕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①小孔成像的条件:孔的大小必须远远小于孔到发光的距离及孔到光屏的距离。

②像的大小与发光体到孔的距离和像到孔的距离有关,发光体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光屏远离小孔,实像增大;光凭靠近小孔,实像减小;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发光体远离小孔,实像减小;发光体靠近小孔,实像增大。

(2)取得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日食:太阳月球地球;月食:月球太阳地球常见的现象: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是理想化物理模型,非真实存在)4、所有的光路都是可逆的,包括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5、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3×108m/s=3×105 m/s;6、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

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跑100m时,声音传播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时间可忽略不计)。

二、光的反射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先解释不透明物体。

人看见物体是有光射入人的眼睛,射入眼睛什么色光人就认为它是什么颜色。

不透明物体要吸收一部分光反射一部分光,吸收的光看不到,进入人眼的就是物体反射的色光,不同物体反射不同的色光,所以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再说透明物体,透明物体,即光线可以通过的物体,射向物体的光线一部分被物体吸收,一部分穿过物体,被物体吸收的光线无法被看到,穿过物体的光线才能进入人眼,不同物体可透过不同的色光,所以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追问
那为什么台上的演员穿的是红裙子,此时台上的绿光照在她的裙子上,而裙子是黑色的?红色只能反射红色,为什么吸收了绿色就成黑的了呢?为什么不是黄色的呢?
回答
“为什么台上的演员穿的是红裙子,此时台上的绿光照在她的裙子上,而
裙子是黑色的?”
因为不同物体反射不同的色光,红色的裙子,是放在白光下讲的,它只反射红光,吸收其他色光,你用绿光照,绿光当然会被吸收,由于没有红光,裙子便无法反射色光,没有色光射来,看起来就一定是黑的。

LZ不要用混合色的观点思考,要找它的成因,就能想明白了
1. 眼睛能看到物体,是光线进入了眼球;无论光线是反射过来的,还是
透射过来的。

2. 进入眼球的是什么颜色的光线,大脑的反应就是光线的来源就是什么颜色。

眼球
看到红光,大脑反应光源就是红色的,看到黄色的,光源就是黄色的。

3. 所以,当大脑看到了红色玻璃时,那时因为红光进入眼球,如果红色玻璃不能透
过红光,而是其他的光,就不会有红光进入眼球;同样,如果黄纸反射的不只是黄
光的话,进入眼球的光就不仅仅是黄光,那么黄纸不是黄纸了。

《多彩的光》知识点整理

《多彩的光》知识点整理

多彩的光§1光的反射一:光源1.概念:正在发光的物体2.分类:天然光源(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点燃的蜡烛、发光的电灯等)二:光的直线传播(光路是可逆的)1.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现象: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实像,倒立,可放大、缩小或等大,如树下的光斑)3.应用:射击瞄准、根据影长测高度、激光准直4.小孔成像:(1)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相对于物体)(2)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孔的距离和光屏到孔的距离有关(3)像的形状与物体相同,与孔的形状无关三:光的反射定律1.光的反射(1)定义: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1)基本概念:一点、三线、两角①入射点(O)入射光线在物体表面上的投射点②入射光线(AO)射到物体表面的光线③反射光线(OB)从物体表面再次射出的光线④法线(ON)过入射点,与物体表面垂直的直线⑤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⑥反射角(y)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写反)(1)先有入射才有反射,叙述时要先说反射后说入射(2)反射光线随着入射光线的改变而改变(3)反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投射到光滑物体表面,其反射光束仍然平行,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漫反射:平行光经反射后,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四:光速1.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C=3*108m/s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于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也可视为C3.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真空小4.光年: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的距离§2平面镜成像一: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左右相反)、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取决于它反射的色光:它反射与自己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自己不同的色光。

如红色的物体只反射红色光,而吸收其它所有的色光,只见红色;如只有蓝色光照在不透明物体身上,无红色反射,唯一的蓝色又被吸收,所以就成了黑色。

2、透明物体的颜色取决于透过它的色光:它允许与自己颜色相同的色光透过,吸收与自己不同的色光。

如红色的透明物体只允许红色光透过,而吸收其它所有的色光,只见红色;如只有蓝色光照在透明物体身上,无红色透过,唯一的蓝色又被吸收,所以就成了黑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