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四章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 下册 第四单元 第四章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四节输血与血型课时练(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甲、乙、丙三人同行,丙受伤急需输大量血,已知丙的血型为B型,甲的血型为AB型,乙为B型,可以给丙输血的是()A.甲B.乙C.甲、乙都可以 D.甲、乙都不可以2、在一次车祸中,一青年左大腿股骨骨折,皮肤受到创伤,失血200毫升.对这样的伤员,下列治疗措施没有必要的是()A.股骨复位固定 B.注射抗菌素,防止伤口感染C.皮肤伤口做止血处理D.输血200毫升,及时补充血量3、美国医学科研小组采用遗传工程的方法,用一种特殊的“内切酶”,切割了红细胞表面的凝集原,从而实现了血型的转化.根据这种方法,你认为以下血型转化可以实现的是()A.AB型血转化为A型血B.O型血转化为B型血C.A型血转化为B型血D.A型血转化为O型血4、奉献一份爱心,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是每一位健康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有关献血和输血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B. 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C. 输血时血型不符会造成血液凝固D. 献血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5、一个AB血型的人因大量出血,需要输血,他可以缓慢而少量地输入何种血型的血()A.A型B.B型C.O型D.前三者都行6、医生常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成分输血,对于严重贫血的病人,应该输入什么血液成分()A.血浆蛋白 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7、下列有关献血与输血的叙述,错误的是()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B.人类ABO血型系统有4种血型C.无偿献血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我们初二学生应积极参与D.符合献血条件的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8、对某人进行血型鉴定,这个人的血液和A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反应,和B型标准血清不发生凝集反应,说明这个人的血型应该是()A.A型血B.B型血C.AB型血D.O型血9、在ABO血型系统中,下面四种输血方案,最佳的是()A. O型血输给A型血B. O型血输给AB型血C. O型血输给B型血D. AB型血输给AB型血10、如图是人血涂片示意图,对该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①能吞噬入侵的病菌B.②能运输养料和废物C.缺铁或蛋白质会影响③的功能D.输血时血型不合,④会凝集成团11、血浓于水,情深于海.在玉树地震中,林晓同学不幸被建筑物压伤,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经化验,她的血型是A型.很多富有爱心的人主动要求为林晓献血.下面最适合输给林晓的血型是()A.A型B.B型C.A型或O型D.AB型12、下列有关血液、血管和血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大量的O型血B.人患扁桃体炎时血液中的白细胞会增多C.动脉血管中的动脉瓣能防止血液倒流D.肾脏的入球小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13、给ABO血型各不相同的甲、乙、丙三人验血型,先用A型标准血清检验,结果甲、丙两人血液发生凝集反应;再用B型标准血清检验,结果乙、丙两人血液发生凝集反应.那么,三人的血型依次是()A.B型,A型,AB型B.A型,B型,AB型C.B型,A型,O型D.A型,B型,O型14、献血能挽救更多的生命,涪陵区参评“最美老师”的王某坚持参加义务献血.下列有关献血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B. 一次献血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C. 提倡公民自愿献血D. 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献血15、小明同学说:“我是万能输血者”,小华同学说:“我是万能受血者”,小明、小华的血型分别是()A.A型血、B型血B.A型血、O型血C.O型血、AB型血D.O型血、B型血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据全国血液管理大会公布,2014年中国大陆人口献血率仅为9.5‰.(1)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400ml是(选填“会”或“不会”)影响健康的,作为一个健康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2)为了应对供血不足问题,科学家一直在着手研究血液的替代品﹣﹣人造血.输血时,原则上应输同型血,若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异型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上的是否会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发生凝集反应,因此科学家首选的人造血血型为ABO血型系统中的型血.17、用直线将下列患者与应该给他们输入的血液成分连起来18、医院鉴定血型通常采用“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分别与未知血型的血液进行配型实验,通过观察有无红细胞的凝集现象来确定血型.下表是医院对4位患者进行血型鉴定的结果.请根据血型鉴定结果判断着四位患者的血型.甲乙丙丁A型标准血清无凝集现象有凝集现象无凝集现象有凝集现象B型标准血清有凝集现象无凝集现象无凝集现象有凝集现象(1)甲为型;(2)乙为型;(3)丙为型;(4)丁为型.19、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2015年主题为“感谢您挽救我的生命”.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医学研究证明,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在献血过程中,医生需要测定献血者的血型,然后贴上血型标签备用,安全输血非常重要.(1)请问你符合献血的条件吗?为什么?(2)一次献血多少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为什么?.(3)安全输血,在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________ 型血,AB型的人的血可以给________ 血型的人输血.20、人类的血型系统有许多种,其中ABO血型系统在临床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现只考虑ABO血型系统,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ABO血型是由血液中的决定的.(2)输血时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异型血间输血时,主要考虑.因此输血速度必须缓慢量少.(3)若要对某一个人的血型进行鉴定,请完成实验步骤.第一步:在一块载玻片的左边的a处滴一滴A型标准血清(相当于A型血人的血清),在载玻片的右边b处滴一滴B型标准血清(相当于B型血人的血清);第二步:第三步: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4)若用A型和B型标准血清对26人进行血型测定,得出与A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反应的有14人,与B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反应的有9人,与两种血清都发生凝集的有6人,余下的都不凝集,那么A型、B型、AB型、O型的人为.A.8、3、9、6 B.8、3、6、9 C.3、8、6、9 D.3、8、9、6.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D3、D4、C5、D6、B7、C8、B9、D 10、D 11、A 12、B 13、A 14、D 15、C二、非选择题16、不会;凝集原;O17、连线略18、A;B;O;AB19、(1)答:不符合;没到献血年龄;(2)答:200﹣300ml或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3)O;AB【解析】(1)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可以参加献血,中学生不符合献血的条件,因为没到献血年龄.(2)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三个月左右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4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有助于健康.(3)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AB型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红细胞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在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输同型血.故答案为:(1)不符合;没到献血年龄;(2)200﹣300ml或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3)O;AB.【分析】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20、红细胞上凝集原;供血者的红细胞上的凝集原是否会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发生凝集反应;用消毒牙签将两种血清连接在一起,;C。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四章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 血液习题

19.在某些新闻事件(shìjiàn)中,常听说抽血进行DNA(在细胞核内)鉴定以确定
身份。检验DNA主要是取得血液中的哪一种成分来做分析( )
C
A.血浆 B.血小板
C.白细胞 D.红细胞
第十九页,共二十六页。
20.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
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如图是小明检查(jiǎnchá)时的血涂片和化验单,有关说法正确
17.高原地区空气稀薄,人从平原地区(dìqū)到高原地区(dìqū),一段时间后血细
胞会明显增多的是(
)A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淋巴细胞
第十八页,共二十六页。
18.某人体检时发现体内有炎症,医生可能是根据下列哪一种细胞的数量判断的
()
B
A.血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红细胞
Image
12/12/2021
第二十六页,共二十六页。
无
“有”或“无”)细胞核。 (2) 可 以 看 到 具 有 细 胞 核 的 血 细 胞 是 ____白__细__胞_ , 这 种 血 细 胞 的 作 用 是
____包__围__、__吞__噬__(t_ūn_s。hì)病菌 (3)用低倍的物镜看不到的血细胞是________,血小如板果此种血细胞在血液中数量过
第四章 人体内(tǐ nèi)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zǔzhī)——血液
第一页,共二十六页。
第二页,共二十六页。
一、血液的组成 1.血液的分层实验:取10毫升(háo shēnɡ)动物的新鲜血液放入试管中, 再加入少量的_____________抗__凝,剂静置一段时间后,血液会出现明显的 _____________。 分层现象(xiànxiàng) 2 . 血 液 由 _血__浆__(_xu_è_jiā和ng)_血__细__胞____ 组 成 , 后 者 又 分 为 ___红__细__胞_ 、 ___白__细__胞__和_____血__小__板组成。
第四章单元测试提交作业10.多选题(3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四章单元测试提交作业10.多选题(3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题目:
(2)多选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我们要()重大问题的深刻解答。
A建设什么样的社会
B 培育什么样的公民
C 建设什么样的国家
D 培养什么样的个体
E建设什么样的民族
答案: A B C
(3)多选题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意义在于()
A 促进个体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
B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
C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D 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
E 推动民族发展的根本原因
答案:B C D
(4)多选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我们坚定核心价值观自信提供了充分的理由。
A 丰厚的历史底蕴
B 明确的目标指引
C 坚实的现实基础
D具体的现实要求
E强大的道义力量
答案:A C E
(5)多选题
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大学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A坚定信仰者
B 积极传播者
C 自觉实施者
D 模范践行者
E勤奋学习者
答案:A B D。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检测题(包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检测题(包含答案)1 / 5《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检测题一、单选题1.在地震中,小红受伤流血过多,需要为她进行输血,她是 B 型血,最合理的是( )A .输入 A 型血B .输入 AB 型血C .输入 B 型血D .输入 O 型血2.如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分布和血液流动方向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若b 为肺部毛细血管,则a 内流静脉血,c 内流动脉血B .若b 为脑部毛细血管,则a 为动脉血管,c 为静脉血管C .血液流经b 时,红细胞呈单行通过D .若b 为消化道壁毛细血管,则血液由a 到c 后营养物质含量增加,变为动脉血3.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A .若B 为消化道壁毛细血管,则A 内流静脉血,C 内流静脉血B .若B 为肾小球。
则A 内流动脉血,C 内流静脉血C .若B 为组织处毛细血管,则A 内流静脉血,C 内流动脉血D .若B 为肺泡毛细血管,则A 内流静脉血,C 内流动脉血4.我国大力提倡无偿献血。
献血时针头刺入的血管是( )A .浅表静脉B .桡动脉C .肱动脉D .毛细血管5.在ABO 血型中,某同学的血型是AB 型,根据输血关系表,这位同学可接受的血型是( )A .A 型、O 型B .A 型、B 型、AB 型、O 型C .B 型、O 型D .O 型6.下列有关血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接受大量的O 型血B .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会比红细胞多一些C .从手臂上注射某种药物,若跟踪检查,则心脏的四个腔中最先发现这种药物的是右心房D .动脉中的血液一定是颜色鲜红,含氧丰富的动脉血7.在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情况的实验,小红同学看到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①为毛细血管②为小静脉B.①为毛细血管②为小动脉C.②为小静脉③为小动脉D.因显微镜成倒像,故无法判断8.在抽血或输液时,要在针刺入的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用橡皮管捆扎紧起来,其原因是( ) A.捆扎紧起来后分布较深的动脉才能鼓胀起来,便于针刺入B.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向心流动,让静脉鼓胀起来,便于针刺入C.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向针刺部位的下方(远心端)流动D.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向心流动,让动脉鼓胀起来,便予针刺入9.从平原地区到高原地区时,为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血液中会增多的细胞是()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淋巴细胞10.连接主动脉的心脏是()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11.医生在对病人输液时,输液针刺入的是()A.心脏B.动脉C.毛细血管D.静脉12.血液从右心室相连的动脉流出,再流回到左心房的路径是()A.肺循环B.体循环C.淋巴循环D.冠脉循环13.一位AB型血患者,大量失血后,最好给他输A.A型血 B.B型血 C.AB型血D.O 型血14.中医说的“望、闻、问、切”中的“切”,指的是号脉,这里的“脉”指的是A.静脉B.神经C.动脉D.毛细血管15.如图为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血管c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B.气体①代表氧气,气体②代表二氧化碳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检测题(包含答案)C.与血管b相比,血管a中含有更多的二氧化碳D.血管b中的血液进入心脏时最先进入左心房16.下肢骨骼产生的二氧化碳被送到肺部,不需要经过的部位是()A.右心房B.下腔静脉C.左心房D.肺动脉17.“宝贝回家”是致力于帮助寻找失踪儿童的民间公益性志愿团体,为失踪儿童的家长免费提供寻人服务,该组织提出的“建立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的建议”得到公安部的采纳。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第四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单元测试3

第四单元物种的延续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检测题本检测题总分值: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亲代的许多性状能在子代身上表达的原因是〔〕A.精子和卵细胞中携带着亲代的性状B.精子和卵细胞中携带着控制性状的基因C.总在一起生活,长相就会相像D.父母所有的性状都遗传给了子代2.以下关于染色体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染色体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B.每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C.生物体内的染色体数目只要变化不大,就不会导致严重的遗传病D.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许多个DNA分子3.下面能正确反映所列概念间关系的是〔〕4.以下图是关于遗传知识的概念图,图中代码1、2、3、4依次为〔〕A.染色体、双螺旋构造、遗传信息、基因B.染色体、双螺旋构造、基因、遗传信息C.细胞核、染色体、基因、遗传信息D.细胞核、基因、染色体、遗传信息5.20世纪90年代,我国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将细菌的抗虫基因成功地转移到棉花的受精卵中,培育出抗虫效果明显的棉花新品种。
以上事实说明〔〕A.细胞中的基因具有显性与隐性之分B.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C.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D.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6.以下关于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都是显性性状B.出现频率高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出现频率低的性状是隐性性状C.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D.隐性性状只有在子二代中才能表现出来7.以下生物所获得的变异性状,不可遗传的是〔〕A.经太空育种形成的太空椒体积大、品质优良B .经杂交育种形成的奶牛产奶量高C .经转基因形成的超级鼠个体大、生长迅速D .经充足光照形成的小麦穗大、颗粒饱满、产量高8.以下不属于性状的是〔 〕A .鱼生活在水中B .狗体表长长毛C .青蛙的体表光滑D .仙人掌的叶特化为刺9.右图为人体体细胞中的一对基因〔B 、b 〕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示意图。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 下册 第四单元 第四章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课时练(包含答案)

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课时练(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毛细血管的方法是要找到()A. 血液流向头部的小血管B. 血液流向尾部的小血管C. 搏动的小血管D. 血细胞呈单行通过的小血管2、中医说的“望、闻、问、切”中的“切”指的是号脉,这里的“脉”是指()A.动脉 B.毛细血管 C.静脉 D.经络3、下列有关血管的说法错误的是()A.静脉血管内血流速度较慢 B.动脉血管内血流速度最快C.输血时针头刺入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D.毛细血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4、四个同学讨论血液循环的问题,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判断他们说得正确的是()A. 心脏有四个腔,上下、左右都是相通的B. 动脉中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静脉中流动的血液是静脉血C. 血液循环有两条完全独立的途径,即体循环和肺循环D.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的场所在毛细血管5、在人体的血管中,管壁最厚、弹性最大的是 ( )A、静脉B、动脉C、毛细血管D、动脉和静脉6、血液在哪种血管中流动速度最慢()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淋巴管7、下列属于毛细血管特征的是()A.壁很薄B.弹性大C.血压大D.血流快8、手臂上的一道道“青筋”是属于()A. 动脉B. 静脉C. 毛细血管D. 主动脉9、“肖艳月”同学扁桃体发炎,她在周末持“新农合医疗本”在镇医院注射抗生素进行治疗.他先后进行了肌肉注射、皮试、打了吊瓶,你知道这是分别“打”了什么部位和结构吗?()①皮肤下的静脉②皮肤下的动脉③皮肤内的毛细血管④肌肉内毛细血管.A.②④③B.②④①C.②③①D.④③①10、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以下实验操作或实验结论不合理的是()A.观察鱼尾鳍血液微循环实验中,在显微镜下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B.往盛有某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若溶液变红,则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C.研究电流和电阻关系的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D.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中,装置完全冷却前打开止水夹11、下列血管中,表示动脉的是()A.B.C.D.12、如图示人体血液循环的一部分,箭头为血液方向.请据图判断,血管P和Q分别是()A. 动脉、静脉B. 静脉、动脉C. 静脉、静脉D. 动脉、毛细血管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动脉血管的特征()A.管壁厚B.血流速度快C.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D.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14、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是()A.毛细血管 B.静脉 C.动脉 D.动脉血15、有关血管及血管内流动的血液,描述正确的是()A.动脉血管里一定流动脉血,静脉血管里一定流静脉血B.毛细血管的管壁极薄、管内径极小、管内血流速度最慢C.血液由血浆和红细胞组成,血红蛋白的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D.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白细胞,它对人体具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根据“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选取尾鳍少的活小鱼,用棉花或纱布裹住鱼体,露出尾部,将鱼平放在中,并置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将尾鳍对准通光孔,用倍镜观察尾鳍血管中血液的流动情况,红细胞通过毛细血管时呈.(2)若血流从较粗的血管流向较细的血管,则较粗的血管是;若血液从较细的血管流向较粗的血管,则这较粗的血管是.(3)毛细血管是连通于和之间的血管,其管壁仅由构成,管内血流速度.17、如图为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请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所示血管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2)血液在标号________处流动最快,红细胞在标号________所示血管内呈单行通过,该血管管壁只由________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18、如图所示①②③是人体内的三种血管,请据图回答有关的问题.(1)图中血管①是,如果其位于上肢,其中流动的血液是.(2)图中三种血管内血液流动速度最快的血管是,其中流动的血液是(填“动脉血”或“静脉血”或“不一定”)(3)分布在肺泡周围的血管是(填序号),这种血管的血管壁薄,由层上皮细胞构成,红细胞通过.(4)图中a是具有运输功能的血细胞,它的形态呈,其中富含,该成分的特点是19、如图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的实验,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1)图1用(选填”湿润“或者”干燥“)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的目的是使鱼在实验过程中获得足够的进行呼吸.(2)图2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血液流动情况,图二中能判断血流速度最慢的是号血管,判断依据是该血管只允许血细胞中的单行通过.(3)按着血液流动方向1、2、3号血管分别是、、,其中血流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是>>.(填序号).20、小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中血液循环的时候,将小鱼的头部向左放在培养皿中,(如图1所示),然后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观察并绘出在视野中所看到的图象简图,用箭头标出血液流动的方向(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1)他首先判断出B处的血管是毛细血管,其依据是毛细血管内的.(2)根据血液流动方向判断血管A为,其依据是;血管C为,其依据是.(3)从血管C流入的是血,经过血管B,从血管A流出是血,其颜色变化是由变为,含氧量由变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A3、C4、D5、B6、C7、A8、B9、D 10、D 11、B 12、B 13、D 14、C 15、B二、非选择题16、色素;浸湿;培养皿;低倍;单行;动脉;静脉;动脉;静脉;一层上皮细胞;最慢17、(1)动脉;毛细血管;静脉(2)①;②;一层【解析】【解答】解:(1)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根据图示中血管输送血液的方向可以判断:①是动脉,②是毛细血管,③是静脉(2)动脉血管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在三种血管中最快;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分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图示中①是动脉,②是毛细血管,③是静脉.18、静脉;静脉血;②;不一定;③;一;呈单行;两面凹的圆饼状;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19、湿润;氧气;2;红细胞;动脉;毛细血管;静脉;1;3;220、红细胞单行通过;静脉;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动脉;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动脉;静脉;鲜红;暗红;较高;较低。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 下册 第四单元 第四章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课时练(含答案)

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四节输血与血型课时练(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某人发生意外,需要进行输血,经检验其血型为O型,则应给其输入哪种血()A.A型B.B型C.AB型D.O型2、关于输血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首先考虑给病人输同型血B.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病人C.AB型血的病人可以少量接受其他三种血型的血D.病人情况危急、找不到适合血型的血时,可先少量输入其他人血3、临床上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进行输血.对于贫血、创伤性失血、大面积烧伤者,应分别输入的血液成分是()A.血小板、红细胞、血浆 B.全血、红细胞、血浆C.红细胞、全血、血浆D.血浆、红细胞、全血4、奉献一份爱心,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是每一位健康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有关献血和输血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B. 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C. 输血时血型不符会造成血液凝固D. 献血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5、一个AB血型的人因大量出血,需要输血,他可以缓慢而少量地输入何种血型的血()A.A型B.B型C.O型D.前三者都行6、医生常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成分输血,对于严重贫血的病人,应该输入什么血液成分()A.血浆蛋白 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7、下列有关献血与输血的叙述,错误的是()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B.人类ABO血型系统有4种血型C.无偿献血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我们初二学生应积极参与D.符合献血条件的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8、对某人进行血型鉴定,这个人的血液和A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反应,和B型标准血清不发生凝集反应,说明这个人的血型应该是()A.A型血B.B型血C.AB型血D.O型血9、在ABO血型系统中,下面四种输血方案,最佳的是()A. O型血输给A型血B. O型血输给AB型血C. O型血输给B型血D. AB型血输给AB型血10、如图是人血涂片示意图,对该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①能吞噬入侵的病菌B.②能运输养料和废物C.缺铁或蛋白质会影响③的功能D.输血时血型不合,④会凝集成团11、血浓于水,情深于海.在玉树地震中,林晓同学不幸被建筑物压伤,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经化验,她的血型是A型.很多富有爱心的人主动要求为林晓献血.下面最适合输给林晓的血型是()A.A型B.B型C.A型或O型D.AB型12、下列有关血液、血管和血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大量的O型血B.人患扁桃体炎时血液中的白细胞会增多C.动脉血管中的动脉瓣能防止血液倒流D.肾脏的入球小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13、给ABO血型各不相同的甲、乙、丙三人验血型,先用A型标准血清检验,结果甲、丙两人血液发生凝集反应;再用B型标准血清检验,结果乙、丙两人血液发生凝集反应.那么,三人的血型依次是()A.B型,A型,AB型B.A型,B型,AB型C.B型,A型,O型D.A型,B型,O型14、献血能挽救更多的生命,涪陵区参评“最美老师”的王某坚持参加义务献血.下列有关献血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B. 一次献血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C. 提倡公民自愿献血D. 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献血15、小明同学说:“我是万能输血者”,小华同学说:“我是万能受血者”,小明、小华的血型分别是()A.A型血、B型血B.A型血、O型血C.O型血、AB型血D.O型血、B型血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据全国血液管理大会公布,2014年中国大陆人口献血率仅为9.5‰.(1)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400ml是(选填“会”或“不会”)影响健康的,作为一个健康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2)为了应对供血不足问题,科学家一直在着手研究血液的替代品﹣﹣人造血.输血时,原则上应输同型血,若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异型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上的是否会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发生凝集反应,因此科学家首选的人造血血型为ABO血型系统中的型血.17、用直线将下列患者与应该给他们输入的血液成分连起来18、医院鉴定血型通常采用“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分别与未知血型的血液进行配型实验,通过观察有无红细胞的凝集现象来确定血型.下表是医院对4位患者进行血型鉴定的结果.请根据血型鉴定结果判断着四位患者的血型.甲乙丙丁A型标准血清无凝集现象有凝集现象无凝集现象有凝集现象B型标准血清有凝集现象无凝集现象无凝集现象有凝集现象(1)甲为型;(2)乙为型;(3)丙为型;(4)丁为型.19、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2015年主题为“感谢您挽救我的生命”.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医学研究证明,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在献血过程中,医生需要测定献血者的血型,然后贴上血型标签备用,安全输血非常重要.(1)请问你符合献血的条件吗?为什么?(2)一次献血多少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为什么?.(3)安全输血,在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________ 型血,AB型的人的血可以给________ 血型的人输血.20、人类的血型系统有许多种,其中ABO血型系统在临床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现只考虑ABO血型系统,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ABO血型是由血液中的决定的.(2)输血时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异型血间输血时,主要考虑.因此输血速度必须缓慢量少.(3)若要对某一个人的血型进行鉴定,请完成实验步骤.第一步:在一块载玻片的左边的a处滴一滴A型标准血清(相当于A型血人的血清),在载玻片的右边b处滴一滴B型标准血清(相当于B型血人的血清);第二步:第三步: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4)若用A型和B型标准血清对26人进行血型测定,得出与A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反应的有14人,与B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反应的有9人,与两种血清都发生凝集的有6人,余下的都不凝集,那么A型、B型、AB型、O型的人为.A.8、3、9、6 B.8、3、6、9 C.3、8、6、9 D.3、8、9、6.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D3、C4、C5、D6、B7、C8、B9、D 10、D 11、A 12、B 13、A 14、D 15、C二、非选择题16、不会;凝集原;O17、连线略18、A;B;O;AB19、(1)答:不符合;没到献血年龄;(2)答:200﹣300ml或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3)O;AB【解析】(1)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可以参加献血,中学生不符合献血的条件,因为没到献血年龄.(2)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三个月左右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4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有助于健康.(3)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AB型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红细胞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在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输同型血.故答案为:(1)不符合;没到献血年龄;(2)200﹣300ml或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3)O;AB.【分析】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20、红细胞上凝集原;供血者的红细胞上的凝集原是否会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发生凝集反应;用消毒牙签将两种血清连接在一起,;C。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第四章综合测试01试题试卷含答案 答案在前

第四单元第四章综合测试答案一、1.【答案】A2.【答案】B3.【答案】C4.【答案】A5.【答案】C6.【答案】B7.【答案】B8.【答案】B9.【答案】B10.【答案】A11.【答案】D12.【答案】A13.【答案】D14.【答案】D15.【答案】D16.【答案】C17.【答案】D18.【答案】C19.【答案】B20.【答案】A二、21.【答案】(1)C 血红蛋白(2)D(3)A 一些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4)B 水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22.【答案】(1)舒张由小变大(2)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或: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营养物质和氧白细胞(或:吞噬细胞)(3)d 左心室23.【答案】(1)①(2)关闭动脉(3)120 A24.【答案】(1)E 肺血红蛋白 B 左心房(2)A 体(3)心肌(或:肌肉) D 心室25.【答案】(1)清水保证小鱼正常呼吸(2)低(3)毛细红细胞单行通过第四单元第四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40分)1.血红蛋白的特征是()A.容易与氧气结合,容易分离B.容易与氧气结合,不易分离C.不易与氧气结合,容易分离D.不易与氧气结合,不易分离2.血浆的主要功能是()①运输氧;②运输二氧化碳;③运载血细胞;④运输养料和废物。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心脏,如图是人的心脏结构及其相连的血管示意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①是右心室B.①内的血液流向③C.血液从④流向②D.②内的血液是动脉血4.关于血液在人体心脏中流动方向正确的是()A.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B.肺静脉→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C.主动脉→左心房→左心室→肺静脉D.上、下腔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5.在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有“瓣膜”结构,“瓣膜”的作用是()A.加快血液流动B.减缓血液流动C.防止血液倒流D.没有太大的作用6.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中,用显微镜观察到的视野如图,下列对血管类型判断正确的是()A.①是静脉B.②是毛细血管C.③是动脉D.全是毛细血管7.无偿献血时,护士首先要用橡皮管进行捆扎,护士捆扎的部位及针刺的血管分别是()A.针刺部位的远心端静脉B.针刺部位的近心端静脉C.针刺部位的远心端动脉D.针刺部位的近心端动脉8.下列关于血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B型血的人,可以给乙输血,则乙的血型一定是B型B.正常人的血浆是一种淡黄色液体,约占血液总量的55%C.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会大量增加D.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是由红细胞运输的9.如图为人体肺部血液循环示意图,图中结构①的血管类型和内部流动的血液类型分别是()A.动脉、动脉血B.动脉、静脉血C.静脉、动脉血D.静脉、静脉血10.下列有关血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B.静脉管内都有静脉瓣,动脉管内有动脉瓣C.毛细血管内红细胞快速、单行通过D.无偿献血或病人打“点滴”时,针头刺入动脉11.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若A型血患者输入B型血后,会黏结在一起,发生凝集的是()A.①B.②C.③D.④12.心脏的四个腔都与血管相连,下面连接正确的是()A.右心室连接肺动脉B.左心室连接肺静脉C.右心房连接主动脉D.左心房连接上、下腔静脉13.下列关于动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与心脏相连的血管B.有瓣膜的血管C.分布在深层的血管D.把血液从心脏运到全身的血管14.人体中血液循环是物质运输的主要方式,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动脉里流动脉血,静脉里流静脉血B.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3层细胞膜C.同一个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和白细胞拥有相同的基因组成D.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第四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2分×20=40分)
1.血液的组成是( )
A.血浆、血小板B.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C.血浆、血细胞D.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水
2.某同学课堂上忽然觉得腹痛难忍,医生为他做了血液化验并诊断为急性阑尾炎,那么他的化验单中,明显增多的是( )
A.白细胞B.红细胞C.血细胞D.血红蛋白
3.当体表某处受伤轻微出血时,具有止血和凝血作用的血液成分是( )
A.血浆B.白细胞C.红细胞D.血小板
4.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在同一视野中所见到数目最多的细胞是( )
A.白细胞B.红细胞C.血小板D.淋巴细胞
5.人体成熟的血细胞中不具有细胞核的一组是( )
A.红细胞和白细胞B.血小板和白细胞C.血小板和红细胞D.血细胞和红细胞6.体内静脉血和动脉血形成的场所分别是( )
A.组织间毛细血管、肺泡壁毛细血管B.肺泡壁毛细血管、组织间毛细血管
C.静脉血管内、动脉管内D.动脉血管内、静脉血管内
7.(2014·邵阳)下列人体的血管(肾脏中的血管除外)中,箭头表示血管中血液流动的方向,能确定为静脉的是( )
8.某同学扁桃体发炎,他来到医院注射抗生素进行治疗。
他先后进行了皮试、肌肉注射、打了吊瓶,你知道注射的药物分别“进入”了什么血管结构吗( )
①皮肤下的静脉②皮肤下的动脉③皮肤内的毛细血管④肌肉内毛细血管
A.②④③B.②④①C.②③①D.③④①
9.心脏内以及心脏和动脉之间的瓣膜使血液的流动只能是( )
A.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B.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
C.肺动脉→右心房→右心室D.主动脉→左心房→左心室
10.以下图形表示的血管排序正确的是( )
A.静脉,动脉,毛细血管B.毛细血管,静脉,动脉
C.静脉,毛细血管,动脉D.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11.贫血患者常常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缺乏、心慌气短、面色苍白等症状,主要原因是( )
A.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
B.血液运输营养物质的能力降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
C.血液中动脉血过少,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
D.血液中静脉血过少,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
12.下列有关血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血液分层后,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上层,呈白色②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富含血红
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③白细胞比红细胞大④血小板数量多说明体内有炎症⑤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如果数量少,伤口就会血流不止⑥贫血者,红细胞数量较少A.①②④⑤B.①③⑤⑥C.②③④⑤D.②③⑤⑥
13.(2015·滨州)下列有关血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B.静脉管内都有静脉瓣,动脉管内有动脉瓣
C.毛细血管内红细胞快速、单行通过D.无偿献血或病人打“点滴”时,针头刺入动脉
14.如图中长方形高度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组织处,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情况。
试推测甲、乙、丙、丁四种组织中呼吸作用最旺盛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5.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雾霾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比沙尘暴还大。
世界上公认PM2.5是造成雾霾天的主要因素。
PM2.5可直接进入肺,它随着血液循环首次经过上图中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 )
A.B→D→A→C B.A→B→C→D C.A→C→B→D D.B→C→A→D
16.人体某血液循环路线为:右心室→a→b→c→左心房,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
A.a代表肺静脉B.c代表肺部毛细血管
C.这是体循环的路线D.从a到c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17.(2015·达州)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
某伤员失血过多,需要大量输血。
验血得知其血型为O型,医生应给他输入( ) A.A型血B.B型血C.AB型血D.O型血
18.(2015·临沂)近期我市电视台播报市中心血库O型血告急,许多市民纷纷到各血站无偿献血。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B.献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静脉
C.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D.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液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对于严重贫血者,可输入血液成分中的血浆
19.下图为血液循环的示意图,图中X和Y表示的器官分别是( )
A.脑和心脏B.心脏和肺C.肺和心脏D.心脏和脑
20.(2015·潍坊)心血管健康需要大家共同关注,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心血管健康状况既受遗传因素影响,也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B.饮酒会导致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加,血液变稠,加重心脏负担
C.遇到突发心肌梗死的病人,应马上将病人抬上汽车送往医院
D.只要合理膳食,就不会患心血管疾病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2分)(1)人体的三种血细胞形态、大小和特点各不相同,你能判断出以下特点分别是哪种血细胞吗?具有细胞核的是__ __,呈双面圆饼状的是__ __,形态最小的是__ __。
(2)在人体内具有三种结构、功能各具特点的血管是__ __、__ __和毛细血管。
它们共同构成了血液流通的管道。
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小,内径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__ __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__ __构成;管内血流速度_ __。
毛细血管的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__ __。
(3)输血的原则是输给__ __血,否则输血后受血者血液中的__ __会凝聚成团,妨碍血液循环。
按此输血原则,某战士是AB型血,当他在训练中受伤需输血时,应输给____型的血液。
22.(7分)(2014·无锡)如图是观察人血涂片时视野的一部分,据图回答:
(1)有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作用的是[C]__ __。
(2)患急性炎症时数目会增多的是[B]__ __。
(3)从平原到高海拔地区的起初几天里,人体内数目急剧增加的血细胞是[A]__ __。
(4)图中[D]是__ __,其具有__ ,__的功能。
(5)[A]和[B]在结构上的区别是A中没有__ __。
(6)要看清[A]和[B]在结构上的区别,应将显微镜光圈__ __(填“扩大”或“缩小”)。
23.(4分)(2015·黄石)如图为人体内三种血管之间血液流动方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液能在血管中不停地流动,其动力来自__ __。
(2)如果②是肺部毛细血管,当血液流经②以后,血液中__ __(填气体)会显著增多,血管②中的血液汇集到血管③中后流回到__ __心房。
(3)血液中运输氧气的细胞是__ __。
24.(7分)(2015·营口)如图为哺乳动物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观察心脏四个腔,心脏壁主要由__ __组织构成的,其中心脏壁最厚的是__ __。
(2)在血液循环中,含氧较少的静脉血通过__ __途径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3)扎紧血管2,从血管8注水,水会从标号____流出。
如果某人生病注射药物,药物最先进入心脏的__ __。
(4)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叫__ __,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5)心脏不断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血液不仅具有__ __作用,而且还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25.(8分)(2015·益阳)请回答下列有关血液循环的问题。
(1)观察右图,完善一个红细胞从6出发,经血液循环回到心脏时,它所经历的路径:6→主动脉→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__ __(填名称)→____(填数字)。
(2)在上述的循环途径中,血液中营养物质主要在流经__ __时增加。
(3)图中2与所连的血管之间有__ __,可防止血液倒流。
(4)血液由主动脉基部的冠状动脉流向__ __内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称为冠脉循环。
26.(8分)(2015·泉州)如下图中A~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E、F表示某器官内的毛细血管网,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据图分析:
(1)静脉血由C流出,到达[E]__ __部毛细血管网,红细胞中的__ __与氧结合,血液变成动脉血,流回心脏的[B]__ __。
(2)血液由D流出到达F,若F表示臀部肌肉的毛细血管网,在臀部注射药物,药物随血液最先到达心脏的[ A ],完成了血液循环中的__ __循环。
(3)心脏主要由__ __组织构成,心脏壁最厚的腔是[ D ],它能将血液泵向全身。
心脏内有瓣膜,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__ __→动脉,而不会倒流。
27.(14分)如图是心脏工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__ __表示:心房、心室舒张,血液经__ __流回心房;图__ __表示:心房收缩、心室舒张,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
(2)心脏内有能开闭的瓣膜。
图乙中,__ __关闭,防止血液倒流入心房。
(3)a血管与心房相连,流动脉血,b血管与心室相连,流静脉血,a、b血管分别是____。
A.主动脉、肺动脉B.肺静脉、腔静脉
C.肺动脉、肺静脉D.肺静脉、肺动脉
(4)血液由左心室泵至全身,再返回右心房,这是__ __途径;血液由右心室泵至肺部,再返回左心房,这是__ __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