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单元测试题(四)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4*15=60分)1.目前,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A.铁路 B.公路 C.航空 D.水运2.下列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哪些属于现代交通运输方式?()①牛马拉车②风帆行船③公路运输④铁路运输⑤航空运输⑥管道运输⑦手提肩扛A.①②③④⑤⑦ B.③④⑤⑥⑦ C.②③④⑤⑥⑦ D.③④⑤⑥3.运输速度最快的运输方式是A. 航空运输B. 公路运输C. 水路运输D. 铁路运输4.有一沙漠探险队经过京沪线,陇海线和兰新线来到南疆,这支探险队最有可能来自()A.上海 B.北京 C.武汉 D.广州5.甲、乙、丙、丁四位同学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你认为合适的是()A.甲同学从石家庄到香港旅游,选择铁路运输B.乙同学从重庆到武汉观赏三峡风光,选择空运C.上海的丙同学急需骨髓移植,台北有捐献的骨髓要运到上海,选择水运D.丁同学爸爸将500公斤活鱼从郊区水库运到城区市场,丁同学帮爸爸选择铁路运输6.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A. 国民经济的主导B. 国民经济的基础C. 国民经济的关键D. 经济发展的先行官7.下列地区中,油菜开花最早的是()A. 藏南谷地B. 四川盆地C. 长江三角洲D. 珠江三角洲8.精准扶贫,园地制宜,适合湘西山区种植的经济作物有A. 柑橘、茶叶B. 荔枝、核桃C. 甘蔗、芒果D. 甜菜、菠萝9.我国北方地区在农业生产中流传着这样的话:“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你认为形成这种农业生产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地形D. 气候变化10.在某超市的农产品销售处的标签上,产品原产地的标注错误..的是()A. 蔗糖——广西B. 花生油——山东C. 茶叶——新疆D. 面粉——河北11.下列生产过程,不属于工业生产过程的是()A.开采铁矿B.将大米加工成雪米饼 C.生产化肥、农药D.人工养殖珍珠12.发展和建立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条件是()A.自然资源丰富 B.科技力量雄厚 C.劳动力充足 D.位置优越13.“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是利用通信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2015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单元测试题(4)单选题

2015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单元测试题(4)单选题第四章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法律制度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劳务活动中,属于增值税征收范围的是( )。
A.提供通信服务B.提供金融服务C.提供加工劳务D.提供旅游服务C【解析】本题考核增值税的征收范围。
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包括销售货物、进口货物以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选项ABD属于营业税的征税范围。
2.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需缴纳增值税的是( )。
A.将自产的货物抵偿债务B.将购买的货物用于投资C.将开发的房屋对外销售D.将自产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C【解析】本题考核增值税的征收范围。
选项ABD属于视同销售行为,应当缴纳增值税;选项C将开发的房屋对外销售属于营业税的征收范围,应当缴纳营业税。
3.根据增值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增值税征税范围的是( )。
A.销售电力B.销售热力C.销售天然气D.销售房地产D【解析】本题考核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包括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货物,是指除土地、房屋和其他建筑物等不动产之外的有形动产;销售不动产不是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4.某金店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2年3月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纯金项链10条,每条新项链的不含税销售额为4000元,收购旧项链的不含税金额为每条2000元。
该笔业务的销项税额为( )元。
A.6800B.5200C.3400D.2600C【解析】本题考核增值税以旧换新方式销售商品的计算。
纳税人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货物,应按新货物的同期销售价格确定销售额。
但是,对金银首饰以旧换新业务,应按照销售方实际收取的不含增值税的全部价款征收增值税。
应缴纳增值税=(4000-2000)times;10times;17%=3400(元)。
5.某电脑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2年10月销售给某商场100台电脑,不含税价为每台5000元,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双方议定由电脑公司送货上门,商场支付运输费2000元(电脑未单独核算运费收入)。
[一键打印]2014年最新整理七年级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单元测试题(四)
![[一键打印]2014年最新整理七年级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单元测试题(四)](https://img.taocdn.com/s3/m/a7fb381ccc7931b765ce158a.png)
七年级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单元测试题(四)第四章人体的物质运输姓名_____ __班级学号成绩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A.白细胞和血小板B.白细胞和红细胞C.红细胞和血小板D.白细胞2、红细胞呈双凹圆饼状,而且没有细胞核,这些特征与哪种功能相适应A. 吞噬病菌B. 使血液凝固C.运输养料D.运输氧气3、在血液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A.血小板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浆4、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A. 凝血和止血B.运输养料和二氧化碳C.吞噬病菌D. 运输氧气5、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A. 凝血和止血B.运输养料和二氧化碳C.吞噬病菌D. 运输氧气6、在显微镜观察下,视野中看到数目最多的是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吞噬细胞7、下面是一位成年女子的血液化验报告单,其中不正常的一项是A.红细胞4.4×1012个/LB.白细胞7×109个/LC.血小板50×109个/LD.血红蛋白120g/L8、一个长期在黔东南地区生活的正常人,到西藏旅游一周后回来,进行血液常规检查时发现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是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红蛋白9、造成贫血的主要原因有①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②血液的总量减少③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④血浆中的营养成分含量过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我们用动物的心脏做灌流实验时,想要使水从主动脉流出,应将水注入A. 肺动脉B. 上腔静脉C. 下腔静脉D. 肺静脉11、现有一个新鲜的猪心,如何用最简便的方法判断出它的左右A.手捏心室壁B.将心脏切开C.手捏心房壁D.向心脏内灌水12、在肌肉注射某种药物,若做跟踪检查,则最先应从心脏的哪个腔发现这种药物:A.右心室 B. 右心房 C. 左心室 D.左心房13、左、右心室射出的血A.分别是动脉血和静脉血B.分别是静脉血和动脉血C.都是动脉血D.都是静脉血14、血液能不停地在血管、心脏组成的封闭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其动力来自A. 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B.动脉的收缩和舒张C.静脉的收缩和舒张D. 心脏的收缩15、静脉瓣、心脏内房室瓣、动脉瓣向一个方向开放,保证血液流向为A.静脉—心室—心房—动脉B.心房—心室—静脉—动脉C.静脉—心房—心室—动脉D.静脉—动脉—心房—心室16、平静时,长跑运动员的心脏活动表现为A.心率较快,心肌收缩力强B.心率较慢,心肌收缩力强C.心率较快,心肌收缩力弱D.心率较慢,心肌收缩力弱17、左心室心壁肌肉比右心室厚,是由于A.左心室输出量比右心室要大B.主动脉出口比肺动脉出口小C.左心室血液比右心室血液多D.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些18、下列关于毛细血管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它是人体内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血管②它的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③它是实现血液和组织细胞间物质交换的重要结构④它是连通最小动脉和小静脉的血管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19、当血液流经小肠的毛细血管后,成分发生变化的是A.养料增多,氧减少 B、养料增多,二氧化碳减少C.废物增多,氧减少 D、废物增多,二氧化碳减少20、两千多年以前,我国著名的医学家扁鹊已经用“切脉”来诊断疾病。
八年级下数学《第四章因式分解》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四章因式分解一、选择题1.下列因式分解结果正确的是()A. x2+3x+2=x(x+3)+2B. 4x2﹣9=(4x+3)(4x﹣3)C. x2﹣5x+6=(x﹣2)(x﹣3)D. a2﹣2a+1=(a+1)22.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A. (x+3)(x-2)=x2+x-6B. ax-ay-1=a(x-y)-1C. 8a2b3=2a2•4b3D. x2-4=(x+2)(x-2)3.若△ABC三边分别是a、b、c,且满足(b﹣c)(a2+b2)=bc2﹣c3,则△ABC是()A. 等边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等腰或直角三角形4.把多项式x2﹣x分解因式,得到的因式是()A. 只有xB. x2和xC. x2和﹣xD. x和x﹣15.计算:22014﹣(﹣2)2015的结果是()A. B. C. ﹣ D. 3×6.下列多项式能因式分解的是()A. B. C. D.7.下列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A. (x+1)(x﹣1)=x2﹣1B. x2﹣2x+1=x(x﹣2)+1C. x2﹣4y2=(x﹣2y)2D. 2x2+4x+2=2(x+1)28.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x5﹣64x正确的是()A. x(x4﹣64)B. x(x2+8)(x2﹣8)C. x(x2+8)(x+2)(x﹣2)D. x(x+2)3(x﹣2)9.分解因式得正确结果为()A. a2b(a2﹣6a+9)B. a2b(a﹣3)(a+3)C. b(a2﹣3)2D. a2b(a﹣3)210.若多项式x4+mx3+nx﹣16含有因式(x﹣2)和(x﹣1),则mn的值是()A. 100B. 0C. -100D. 50二、填空题11.分解因式:a3﹣ab2=________.12.分解因式:m2﹣16=________.13.分解因式x2-8x+16=________14. 分解因式:x2﹣9= ________.15.分解因式:a2﹣16=________.16.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a2﹣b2(a>b),其中长边为a+b,则短边长是________ .17.分解因式:x2y﹣4xy+4y=________.18. 分解因式:9x3﹣18x2+9x=________19.已知a=2,x+2y=3,则3ax+6ay=________20.分解因式:9a﹣a3=________ .三、解答题21.因式分解:(1)2x(a﹣b)+3y(b﹣a)(2)x(x2﹣xy)﹣(4x2﹣4xy)22.化简求值:当a=2005时,求﹣3a2(a2﹣2a﹣3)+3a(a3﹣2a2﹣3a)+2005的值.23.阅读材料:分解因式:x2+2x﹣3解:原式=x2+2x+1﹣4=(x+1)2﹣4=(x+1+2)(x+1﹣2)=(x+3)(x﹣1)此种方法抓住了二次项和一次项的特点,然后加一项,使这三项成为完全平方式,我们把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配方法.请仔细体会配方法的特点,然后尝试用配方法解决下列问题:(1)分解因式x2﹣2x﹣3=________;a2﹣4ab﹣5b2=________;(2)无论m取何值,代数式m2+6m+13总有一个最小值,请你尝试用配方法求出它的最小值;(3)观察下面这个形式优美的等式:a2+b2+c2﹣ab﹣bc﹣ca= [(a﹣b)2+(b﹣c)2+(c﹣a)2] 该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不仅保持了结构的对称性,还体现了数学的和谐、简洁美.请你说明这个等式的正确性.参考答案一、选择题C D D D D C D C D C二、填空题11.a(a+b)(a﹣b)12.(m+4)(m-4)13.(x-4)214.(x+3)(x﹣3)15.(a+4)(a﹣4)16.解:(a2﹣b2)÷(a+b)=(a+b)(a﹣b)÷(a+b)=a﹣b.故答案为a﹣b.17.y(x﹣2)218.9x(x﹣1)219.1820.a(3+a)(3﹣a)三、解答题21.解:(1)原式=2x(a﹣b)﹣3y(a﹣b)=(a﹣b)(2x﹣3y);(2)原式=x2(x﹣y)﹣4x(x﹣y)=x(x﹣y)(x﹣4).22.解:﹣3a2(a2﹣2a﹣3)+3a(a3﹣2a2﹣3a)+2005=﹣3a2(a2﹣2a﹣3)+3a2(a2﹣2a﹣3)+2005=2005.23.(1)(x﹣3)(x+1);(a+b)(a﹣5b)(2)解:m2+6m+13=m2+6m+9+4=(m+3)2+4,因为(m+3)2≥0,所以代数式m2+6m+13的最小值是4(3)解:a2+b2+c2﹣ab﹣bc﹣ca,= (2a2+2b2+2c2﹣2ab﹣2bc﹣2ca),= (a2﹣2b+b2+b2﹣2bc+c2+c2﹣2ca+a2),= [(a﹣b)2+(b﹣c)2+(c﹣a)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教科书是长方形;②教科书是长方体,也是棱柱;③教科书的表面是长方形.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2.(2013•浙江温州中考)下列各图中,经过折叠能围成一个立方体的是( )3.在直线上顺次取A 、B 、C 三点,使得AB =5㎝,BC =3㎝,如果O 是线段AC 的中点,那么线段OB 的长度是( )A.2㎝B.0.5㎝C.1.5㎝D.1㎝4.下列四个生活、生产现象:①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②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树所在的直线;③从地到地架设电线,总是尽可能沿着线段架设;④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其中可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现象有(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5.如图所示,从A 地到达B 地,最短的路线是( ) A.A →C →E →B B.A →F →E →B C.A →D →E →B D.A →C →G →E →B6.(2013•云南昭通中考)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则原正方体中与“建”字所在的面相对的面上标的字是( )A .美B .丽C .云D .南 7.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8.如果∠1与∠2互为补角,且∠1∠2,那么∠2的余角是( ) A.∠1 B.∠ 2 C.(∠1-∠2) D.(∠1+∠2) 9.若∠=40.4°,∠=40°4′,则∠与∠的关系是( ) A.∠=∠ B.∠>∠ C.∠<∠ D.以上都不对l A B 21212121第5题图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80°的角是补角B.110°和90°的角互为补角C.10°、20°、60°的角互为余角D.120°和60°的角互为补角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2013•山东枣庄中考)从棱长为2的正方体毛坯的一角,挖去一个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得到一个如图所示的零件,则这个零件的表面积为_________.12.(2012•山东菏泽中考)已知线段AB=8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使它等于3 cm,则线段AC=_______cm.13.若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的余角的3倍,则这个角的度数是.14.已知直线上有A,B,C三点,其中,则_______.15.计算:__________.16.如图甲,用一块边长为10 cm的正方形的厚纸板,做了一套七巧板.将七巧板拼成一座桥(如图乙),这座桥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7.如图,AB⊥CD于点B,BE是∠ABD的平分线,则∠CBE=度.18.如图,OC⊥AB,OD⊥OE,图中与∠1 互余的角是.三、解答题(共46分)19.(6分)将下列几何体与它的名称连接起来.20.(6分)如图所示,线段AD=6 cm,线段AC=BD=4 cm ,E、F分别是线段AB、CD的中点,求线段EF的长.21.(6分)如图所示,点C在线段AB上,AC = 8 cm,CB = 6 cm,点M、N分别是AC、BC 的中点.(1)求线段MN的长.(2)若C为线段AB上任意一点,满足,其他条件不变,你能猜想出MN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3)若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满足,M、N分别为AC、BC的中点,你能猜想出MN的长度吗?请画出图形,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22.(6分)如图所示由四个小立方体构成的立体图形,请你分别画出从它的正面、左面、上面三个方向看所得到的平面图形.23.(6分)马小虎准备制作一个封闭的正方体盒子,他先用5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制成如图所示的拼接图形(实线部分),经折叠后发现还少一个面,请你在图中的拼接图形上再接一个正方形,使新拼接成的图形经过折叠后能成为一个封闭的正方体盒子.(注:①只需添加一个符合要求的正方形;②添加的正方形用阴影表示).24.(8分)火车往返于A、B两个城市,中途经过4个站点(共6个站点),不同的车站来往需要不同的车票.(1)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车票?(2)如果共有n(n≥3)个站点,则需要多少种不同的车票.25.(8分)如图所示,OD平分∠BOC,OE平分∠AOC.若∠BOC=70°,∠AOC=50°.(1)求出∠AOB及其补角的度数;(2)请求出∠DOC和∠AOE的度数,并判断∠DOE与∠AOB是否互补,并说明理由.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检测题参考答案1.C 解析:教科书是立体图形,所以①不对;②③都是正确的,故选C.2.A 解析:A.可以折叠成一个正方体;B项含有“凹”字格,故不能折叠成一个正方体;C.折叠后有两个面重合,缺少一个底面,所以也不能折叠成一个正方体;D项含有“田”字格,故不能折叠成一个正方体.故选A.3.D 解析:因为是顺次取的,所以AC=8 cm.因为O是线段AC的中点,所以OA=OC=4 cm,OB=AB-OA=5-4=1(cm). 故选D.4.D 解析:①②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体现,③④可以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故选D.5.B 解析:本题考查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6.D 解析:由正方体的展开图特点可得:“建”和“南”相对;“设”和“丽”相对;“美”和“云”相对.故选D.7.C 解析:从上面看为C,从前面看为D.8.C 解析:因为∠1与∠2互为补角,所以∠1+∠2=180°,∠2=180°-∠1,所以∠2的余角为90°-(180°-∠1)=∠1-90°=.9.B 解析:因为40.4°=40°24′,所以∠∠.10.D 解析:180°的角是平角,所以A不正确;,所以B不正确;互为余角是指两个角,所以C不正确;120°+60°=180°,所以D正确.11.24 解析:挖去一个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表面积相等,则这个零件的表面积是2×2×6=24.故答案为24.12. 5或11 解析:根据题意,点C可能在线段AB上,也可能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若点C在线段AB上,则AC=AB-BC=8-3=5(cm);若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则AC=AB+BC=8+3=11(cm).故答案为 5或11.13.45°解析:设这个角为,根据题意可得,所以,所以.14.3 cm或7 cm 解析:当三点按的顺序排列,则;当三点按的顺序排列时,.15.156°46′54″解析:原式=179°59′60″-23°13′6″156°46′54″.16.50 解析:因为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整个正方形面积的一半,且正方形的面积为100 ,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5017.135 解析:由题意可知∠ABC=∠ABD=90°,∠ABE=45°,所以.18.∠COD、∠BOE解析:因为OC⊥AB,所以∠1+∠DOC=90°.又因为OD⊥OE,所以∠1+∠BOE=90°.所以∠1与∠DOC互余,也与∠BOE互余.19.解:20.解:∵ AD =6 cm ,AC =BD =4 cm ,∴ . ∴ . 又∵ E 、F 分别是线段AB 、CD 的中点,∴ , ∴ ∴ 答:线段EF 的长为4 cm . 21.解:(1)如题图,∵ AC = 8 cm ,CB = 6 cm ,∴ 又∵ 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 ∴ ∴ 答:MN 的长为7 cm.(2)若C 为线段AB 上任意一点,且满足,其他条件不变,则 cm. 理由是:∵ 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 ∵ ∴ (3)解:如图.∵ 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4462(cm)BC AC BD AD =+-=+-=624(cm)AB CD AD BC +=-=-=11,22EB AB CF CD ==111()2(cm).222EB CF AB CD AB CD +=+=+=224(cm).EF EB BC CF =++=+=8614(cm).AB AC CB =+=+=11,,22MC AC CN BC ==1111()7(cm).2222MN AC CB AC CB AB =+=+==11,.22MC AC CN BC ==cm, AC CB a +=1111(c ) 222m.2MN AC CB AC CB a =+=+=∴ ∵ ∴22.解:如图所示.23.解:答案不唯一,如图所示.24.解:(1)由不同的车站来往需要不同的车票,知共有6×5=30(种)不同的车票. (2)个站点需要种不同的车票.25.解:(1)∠AOB =∠BOC +∠AOC =70°+50°=120°, 其补角为180°-∠AOB =180°-120°=60°.(2)∠DOC =∠BOC =×70°=35°,∠AOE =∠AOC =×50°=25°. ∠DOE 与∠AOB 互补.理由如下:因为∠DOC =35°,∠AOE =25°,所以∠DOE =∠DOC +∠COE =∠DOC +∠AOE =60°. 所以∠DOE +∠AOB =60°+120°=180°,所以∠DOE 与∠AOB 互补.11,.22MC AC NC BC ==cm, AC CB b -=。
第四章一次函数(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一次函数(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函数的表达式中,是一次函数的是()A.y=3x B.y=23x﹣1 C.y=x2D.y=22.已知函数y=(k+2)x+k−1,若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k的取值范围是()A.k<−2B.k>1C.k≤−2D.k<13.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0B.若A(1,y1),B(3,y2)两点在该函数图象上,则y1<y2C.方程kx+b=0的解是x=2D.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12x+24.已知一次函数y=-3x+1的图象过点(m,y1),(m+1,y2),(m+2,y3),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y1<y2<y3B.y3<y2<y1C.y2<y1<y3D.y3<y1<y25.已知一次函数y=3x+n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方程3x+n=0的解可能是()A.x=1.3B.x=35C.x=−25D.x=−16.某生物兴趣小组观察一种植物的生长情况,得到这种植物的高度y(厘米)与观察时间x(天)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照此计算,该植物的高度超过12厘米至少需要经过( )A.16天B.32天C.40天D.56天7.甲、乙两人沿相同的路线由A到B匀速行进,A,B两地间的路程为20km,他们行进的路程s(km)与甲出发后的时间t(h)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速度是4km/h B.乙的速度是10km/hC.乙比甲早出发1h D.到B地甲比乙晚2h8.某生物小组观察一植物生长,得到的植物高度y(单位:厘米)与观察时间x(单位:天)的关系,并画出如图所示的图象(AC是线段,直线CD平行于x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该植物开始的高度为6厘米;②第40天,该植物的高度为14厘米;③该植物最高为15厘米;④该植物的高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二、填空题9.若直线y=−2x+5经过点(a,−1),则a=.x+2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平移后的直线解析式为.10.把直线y=−131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v(m/s)与温度t(℃)之间有关系式v=331+0.6t,当温度t=25℃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1211m需要s.12.甲、乙两人以相同路线前往离学校12千米的地方参加植树活动.图中l甲,l乙分别表示甲、乙两人前往目的地所行驶的路程s(千米)随时间t(分)变化的函数图象,则每分钟乙比甲多行驶千米.13.地表以下岩层的温度y(℃)随着所处深度x(km)的变化而变化,在某个地点y与x之间有如下关系:x/km 1 2 3 4y/℃55 90 125 160根据表格,估计地表以下岩层的温度为230℃时,岩层所处的深度为km.三、解答题14.设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k≠0)的图象经过A(1,3),B(−5,−3)两点.(1)求该函数的表达式;(2)若点C(a+2,2a−1)在该函数的图象上,求a的值;(3)设点P在x轴上,若S△ABP=12,求点P的坐标.15.如图,直线l经过点A(4,0),B(0,3).(1)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2)点P(−4,6)是否在直线l上?16.某商店为促销进行优惠活动,按原价应付金额不超过200元的一律9折优惠,超过200元的,其中200元按9折算,超过200元的部分按8折算,设某买家在该店购物按原价应付x元,优惠后实付y元.(1)当x>200时,试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如果是一次函数,请写成y=kx+b的形式);(2)该买家挑选的商品按原价应付300元,优惠后实付多少元?17.甲、乙两人进行赛跑,甲比乙跑得快,现在甲让乙先跑10米,甲再起跑.图中l1和l2分别表示甲、乙两人跑步的路程y(m)与甲跑步的时间x(s)之间的函数关系,其中l1的函数表达式为y1=8x.问:甲追上乙用了多长时间?18.甲、乙两地的路程为290千米,一辆汽车早上8:00从甲地出发,匀速向乙地行驶,途中休息一段时间后,按原速继续前进.当离甲地路程为240千米时接到通知,要求中午12:00准时到达乙地.设汽车出发x小时后离甲地的路程为y千米,图中折线OCDE表示接到通知前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1)根据图象可知,休息前汽车行驶的速度为千米/时.(2)求线段DE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3)接到通知后,汽车仍按原速行驶能否准时到达?请说明理由.。
第04章收入单元测试

第四章收入(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14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下列各项中,关于收入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收入按企业从事日常活动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B.企业销售商品的相关成本不能可靠计量,但是已经收到了销售商品的相关款项,此时应该根据实际收到的款项确定销售商品收入C.收入按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不同,可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2.以下活动中,通常属于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是()。
A.提供运输服务B.销售固定资产C.出租无形资产D.销售自产产品3.下列各项中,关于收入确认的时点表述正确的是()。
A.采用托收承付方式销售商品的,确认收入的时点是办妥托收手续时B.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商品的,确认收入的时点是代销商品发出时C.采用预收货款方式销售商品的,确认收入的时点是收到货款时D.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的,确认收入的时点是货款全部收到时4.甲公司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销售一批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货款价格2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400元,该商品已发出并已向银行办妥托收承付手续,该批商品的成本为12000元,甲公司应确认收入()元。
A.23400B.20000C.8000D.154005.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商品一批,商品已发出但不符合确认销售收入的条件,甲公司借方应记的会计科目是()。
A.预收账款B.主营业务成本C.发出商品D.其他业务成本6.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2013年12月向乙公司一次性销售A商品5000件,每件商品标价为20元(不含增值税),为了促进销售,甲公司规定一次性购货超过3000件的,给予购货方10%的商业折扣,甲公司此次销售商品应确认的收入金额为()元。
A.78300B.10530C.10000D.900007.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2012年5月1日销售了商品1000件,每件商品标价为100元(不含增值税),在销售合同中规定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2.(2013•浙江温州中考)下列各图中,经过折叠能围成一个立方体的是(C)3.在直线l上顺次取A、B、C三点,使得AB=5㎝,BC=3㎝,如果O是线段AC的中点,那么线段OB的长度是(C)4.下列四个生活、生产现象:①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②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树所在的直线;③从A地到B地架设电线,总是尽可能沿着线段架设;④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其中可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现象有(B)5.如图所示,从A地到达B地,最短的路线是(A)6.(2013•云南昭通中考)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则原正方体中与“建”字所在的面相对的面上标的字是(B)7.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D)8.如果∠1与∠2互为补角,且∠1∠2,那么∠2的余角是(。
)C.(∠1-∠2)9.若∠=40.4°,∠=40°4′,则∠与∠的关系是(。
)D.以上都不对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110°和90°的角互为补角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2013•山东枣庄中考)从棱长为2的正方体毛坯的一角,挖去一个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得到一个如图所示的零件,则这个零件的表面积为12.12.(2012•山东菏泽中考)已知线段AB=8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使它等于3cm,则线段AC=5cm.13.若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的余角的3倍,则这个角的度数是多少?答案:设这个角的度数为x,则它的补角为90-x,余角为180-x。
根据题意,有90-x=3(180-x),解得x=30.因此,这个角的度数为30°。
14.已知直线上有A、B、C三点,其中AB=3cm,BC=5cm,则AC的长度是多少?答案: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知ACBC-AB=2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单元测试题(四)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冰壶在冰面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很小,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我们可以说冰壶有较强的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
这里所指的“本领”是冰壶的惯性,则惯性的大小取决于( )A .冰壶的速度B .冰壶的质量C .冰壶受到的推力D .冰壶受到的阻力2.在利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来做“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砝码盘及盘内砝码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B .连接砝码盘和小车的细绳应跟长木板保持平行C .平衡摩擦力后,长木板的位置不能移动D .小车释放前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3.如图1所示,用网球拍打击飞过来的网球,网球拍打击网球的力( )A .比球撞击球拍的力更早产生B .与球撞击球拍的力同时产生C .大于球撞击球拍的力D .小于球撞击球拍的力4.如图2所示,一氢气球下系一小重物,重物只在重力和绳的拉力作用下沿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做直线运动,悬线保持竖直方向,不计空气阻力和风力的影响,则关于重物的运动,正确叙述正确的是( )A .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 .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 .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5.如图3所示,不计绳的质量及绳与滑轮的摩擦,物体A 的质量为M ,水平面光滑,当在绳B 端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时,物体A 的加速度为a 1,当在绳B 端挂一质量为2M 的物体时,A 的加速度为a 2,则a 1与a 2的大小关系是( )A .a 1=31a 2B .a 1=21a 2 C .a 1=32a 2 D .a 1=43a 2 6.小王用手提着一个书包站在电梯中,电梯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4(向上为正)。
他手感到拉力最大的时间段是( )A .T ~2TB .~T 2TC .0~2TD .无法确定 7.如图5所示,甲、乙两木块用细绳连在一起,中间有一被压缩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乙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两木块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的张力为F 。
在将细绳烧断的瞬间,则此时乙对地面压力为A .12()m m g +B .12()m m g F ++C .2m g F +D .1m g F +8.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用一轻弹簧水平拉着开始运动,弹簧的原长为x 0,弹簧的长度L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6所示,关于物体在0~t 1时间内的运动情况,正确的描述是( )A .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B .物体的速度一直增大C .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 .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二、实验题(本题共18分)9.(6分)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 .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重物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B .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纸带连接在小车上并穿过打点计时器C .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D .实验时,应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
10.(12分)某课外活动小组欲测滑块在斜面上下滑的加速度以及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李刚同学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案,如图7所示。
将一小钢球和滑块用细线连接,跨在木板上端的小定滑轮上,开始时小球和滑块均静止,剪断细线小球自由落下,滑块沿斜面下滑,可先后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
他反复调整挡板的位置,重复上述操作,直到能同时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然后用刻度尺测量出H =1.25m ,x =0.50m ,h =0.30m 。
根据以上内容处理以下问题:(1)滑块下滑的加速度a 与图中x 、H 的数学关系式为: ;结合题目中的有关数据可算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a = 。
(2)以滑块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利用H 、h 、x 这三个物理量表示的动摩擦因数的数学表达式是 ,代入相关数据,可得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g 取10m/s 2)(3)与真实值相比较,测量的动摩擦因数 (选填“偏大”或“偏小”)。
三、计算题(本题共34分)11.(10分)超市一送水员用双轮小车运送桶装矿泉水。
装运完毕,如图8所示,在拉运过程中保持图示角度不变,不计桶与小车之间摩擦力的影响。
求:(1)小车静止时,桶对小车两侧轨道的压力大小之比。
(2)若送货员以5m/s2的恒定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向右拉动小车,请问这一过程中,桶对小车两侧轨道的压力大小之比。
(g= 10m/s2,结果可用根号表示)12.(12分)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集天下冰雪艺术精华,融冰雪娱乐活动于一园,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冰雪艺术景观最多、冰雪娱乐项目最全、夜晚景色最美的冰雪大世界游园会,至今已举办了十一届。
在第十一届冰雪大世界景区建有一大型冰滑梯,该冰滑梯可看成倾角θ=30°长为50米的斜面。
一名游客总质量m=60kg,他从静止开始从滑梯顶部匀加速下滑,在时间t=5s 内滑至冰滑梯底端。
(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问:(1)游客与滑梯冰面间动摩擦因数μ1为多大?(2)游客从滑梯滑下后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向前滑行(游客由滑梯底端滑至水平面时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为水平),若游客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5,求游客在水平地面上滑行多远后停下?(3)若该游客怀里抱着一个小孩一起从滑梯顶部下滑,试比较他们一起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的距离与第(2)中在水平地面滑行的距离大小关系。
13.(12分)滑冰车是儿童喜欢的冰上娱乐项目之一。
如图9所示为小明妈妈正与小明在冰上游戏,小明与冰车的总质量是40kg,冰车与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5,在某次游戏中,假设小明妈妈对冰车施加了40N的水平推力,使冰车从静止开始运动10s后,停止施加力的作用,使冰车自由滑行。
(假设运动过程中冰车始终沿直线运动,小明始终没有施加力的作用)。
求:(1)冰车的最大速率;(2)冰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滑行总位移的大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BCD 3.B 4.D5.D 解析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挂M 物体时,M g =(M +M )a 1,a 1=21g ;挂2M 物体时,2M g =(2M +M )a 2,a 2=32g ;a 1=43a 2。
6.A 解析 由v-t 图象知小王和书包一起先向下匀加速,后匀速,再向下匀减速,对书包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F T -mg =ma ;故只有超重时人对书包的拉力最大,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手受到书包的反作用力也最大,即有向上的加速度,则对应T ~2T 时间段,向下匀减速。
选项A 正确。
7.B 解析 在未烧断绳子之前,对甲、乙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将细绳烧断的瞬间,弹簧的弹力没有改变,即1F m g F =+弹,地柬对物体乙的支持力为2F m g +=弹12()m m g F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乙对地面的压力为12()m m g F ++,因此B 正确。
8.BD 解析 由胡克定律可知,拉力F=K(L-x 0)由图象可知,F 先增大后减小,牛顿运动定律可以分析出a 先增大后减小,说明物体做变加速运动,A 选项错、D 项正确;在0~t 1时间内F 的方向不变,F 与v 同向,则物体始终做加速运动。
二、填空题9.BC 解析平衡摩擦力时,需将纸带与限位空之间的摩擦力也平衡掉,故应将纸带连接在小车上并穿过打点计时器,再平衡摩擦力,A 错误,B 正确;由于平衡摩擦力时主要是使小车重力沿长木板方向的分力与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平衡掉,也就是αμαcos sin mg mg =,式子两端质量消去了,所以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C 正确;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D 错误。
10.(1)x a g H = 4.0m/s 2 (2)222H x hμ=- 0.25 (3)偏大 解析(1)根据运动学规律有221gt H =,221at x =,联立两式,可得 220m/s .410m/s 1.25m0.50m =⨯==g H x a ;(2)设木板与水平桌面间的夹角为θ,对滑块下滑时受力分析,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sin θ-μmg cos θ=ma ,sin h x θ=,cos x θ=,可得2μ=,代入数据得,μ=0.25。
(3)由于忽略了空气阻力,造成测量的动摩擦因数偏大。
三、计算题11.解析(1)对桶,静止时,有B A N N =030cot 13=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A A N N =',B B N N ='1:3:=''B A N N(2)F N B -mg sin300=ma cos300, mg cos300-F N A =ma sin300 解得:2313230cos 30sin 30sin 30cos 000+-=+-=a g a g N N B A =835-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即为所求压力之比。
12.解析(1)游客从冰滑梯上滑下,11cos sin ma mg mg =-θμθ,2121t a L =,解得μ1=0.12 (2)游客滑到滑梯底部时速度tL v 2= ,游客在水平地面滑行,μ2mg =ma 2 滑行距离;222a v x =,求得x =40m 。
(3)乘客怀里抱一个小孩后总质量增大了,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他们在斜面上和在水平面上的加速度与一个人时的加速度大小相同,由运动学公式可知,两个人一起下滑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一个人时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相等。
13.解析 (1)5m/s (2)50m(1)以冰车及小明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μmg =ma 1,又v m =a 1t联立得v m =5m/s(2)冰车匀加速运动过程中有21112x a t =,冰车自由滑行时有μmg =ma 2,2m 222v a x =,又x=x 1+x 2,联立得x =50m 。
B N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