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比较探究2文学常识:杜牧介绍
北师大版初一语文知识点整理(三)

北师大版初一语文知识点整理(三)班级:姓名:第二单元比较探究《诗词八首》《江南春绝句》1、默写江南春绝句作者唐代诗人(),。
,。
2、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
3、《江南春绝句》的名句是,。
句意是:遥想南朝之时,寺院佛殿不计其数,如今还剩多少亭台楼阁掩映在烟雨迷蒙之中。
4、“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句话给你什么样的感受?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
5、词语解释:山郭:郭:酒旗风:楼台:《游园不值》1、默写游园不值作者是()代(),。
,。
2、字音:屐()齿柴扉()3、词语解释:怜:屐齿:苍苔:小扣:柴扉:应:值:逢、遇到4、诗题意思:想到花园里去游玩未遇到主人,不能进园观赏。
5、本诗的名句是:,。
句意是满园的春色是关也关不住的,一枝红杏已伸出墙外来了。
6、“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开。
”诗人虽然“游园不值”,但已从“一枝红杏”看到了“关不住”的春天,这充满勃勃生机的浓浓春意让诗人赞叹不已。
7、诗人心情变化:由扫兴、失落到快慰。
《玉楼春》1、默写玉楼春作者是()代(),字()东城渐觉风光好,。
,。
,?,。
2、字音: hú()皱客棹()3、词语解释:皱:棹:浮生:肯爱:晚照:晚日的余辉。
且:向:4、本词上阕主要写什么?下阕主要些什么?上阕主要写初春时节绚丽的景色;下阕主要写诗人的内心感受。
5、“闹”字有何妙处?“闹”字妙在运用了通感,拟人。
春景是可见的视觉范围的画面,而“闹”是听觉范围的感知。
这里将无声的画面转变成了枝繁花盛之态,又写出了群鸟竞唱的情状。
闹字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部点染出来了。
6、词的尾句“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有何深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了你,我端起斟满的酒杯,邀请夕阳,劝夕阳同干一杯。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比较·探究知识点练习[含答案解析]第五十八篇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比较·探究知识点练习[含答案解析]第五十八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419e61453610661ed9f4b6.png)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比较·探究知识点练习[含答案解析]第五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对杜牧《江南春》和《山行》两首诗歌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
B、“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
C、在《山行》中,诗人以“枫叶”自比,表达了珍惜生命,老而弥坚的人生态度。
D、杜牧笔下,无论春秋,大自然都充满了无限生机。
所以即便是凌霜的枫叶也比早春二月的鲜花更加美丽,更加鲜艳。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掌握自然规律以前,人们往往认为沙漠里有魔鬼在作怪;但是掌握了科学知识以后,人们便可以把这种光怪陆离的现象解释清楚。
B、贾里弄不懂,为什么平日他那些可歌可泣的行为不被人重视,而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却被当成了不起的大事。
C、由于山体滑坡,奔赴汶川抗震救灾的队员往往突然会走投无路,但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
D、连云港地理区位非常重要是毋庸置疑的。
她是我国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一个重要战略枢纽,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将发挥巨大作用。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读课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
自然选择进程缓慢,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显示它的作用,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
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
这段话直接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人工栽培的历史虽短,却成就非凡B、自然选择没有人工选择好C、人工选择能使花的颜色更红D、人工选择加快了花的变化进程【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②这南方初春的田野!③树上的嫩芽也密了;④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⑤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杜牧文学常识

杜牧文学常识杜牧是唐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文学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他的作品以抒发情感和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优美。
本文将从杜牧的生平、文学作品和对后世影响等方面来介绍杜牧的文学常识。
我们来了解一下杜牧的生平。
杜牧于唐代贞元元年(785年)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著名的文学家。
杜牧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曾经参加过科举考试,但因家族政治遭到牵连而被贬谪到荆南,后来又被调往岭南。
杜牧在岭南生活期间,广泛接触了南方的自然风景,这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杜牧晚年时曾回到长安,但因为国家政局的动荡,他再次被贬谪到远离都城的地方。
杜牧于唐代宪宗大中三年(845年)在乌程县逝世。
杜牧的文学作品以诗歌为主,他的诗歌作品主题广泛,包括抒发自己的情感、描绘自然景色、反映社会风貌等。
杜牧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优美,他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杜牧的作品大多数是五言绝句,这种形式简洁明快,容易被人们接受和记住。
他的诗歌作品广泛流传于后世,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牧的诗歌作品以抒发情感为主题,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感人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爱情、友情和亲情的思考和感慨。
例如他的《秋夕》一诗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里的描写细腻而感人,将人们的思绪引向了美好的秋夜和传统的牛郎织女的故事。
除了抒发情感,杜牧的诗歌作品还善于描绘自然景色。
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将自然景色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例如他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里的描写细腻而生动,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秋夜的清凉和夜空的宁静。
杜牧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对后来的文学家和诗人产生了启发和影响,许多文学家都模仿杜牧的风格和写作手法。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文学常识汇总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文学常识汇总七年级上册杜牧,字牧之,唐代著名文学家,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万年住在樊川别墅。
人称杜樊川。
著名诗篇有《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赤壁》《泊秦淮》《山行》《秋夕》等。
诗文有《阿房宫赋》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
元代著名的杂剧家,散曲作家,“元曲四大家”(马致远,关汉卿,白朴,郑光祖)之一。
代表作有杂剧《汉宫秋》(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散曲《天净沙•秋思》(小令)。
刘禹锡,字梦得,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著有《刘梦得文集》。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陵野客,人称杜少陵,诗圣。
曾做过左拾遗。
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
又称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称其诗为“诗史”杜诗的代表作有:“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登高》等。
柳宗元,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世称柳河东。
曾任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之一。
他和韩愈齐名,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并称“韩柳”,他的著名散文有《捕蛇者说》“三戒”《黔之驴》《临江之麋》《永某氏之鼠》《童区寄传》,“永州八记”(《使得西山宴游记》《钴鉧谭记》《钴鉧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世称柳泉居士,聊斋先生,清代杰出的小说家,他用几十年的时间,创作了中国古代杰出的笔记体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刘基,字伯温,晚号梨眉公,青田人,明初大臣,“明清诗文三大家”(宋濂、刘基、高启)之一,著有《诚意伯文集》、寓言《郁离子》。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诗集《野草》。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川端康成,日本著名作家,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著有小说《雪国》、《千纸鹤》、《古都》等。
初中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比较探究2描写春、秋、冬、雨、山等的古诗和名句

描写春、夏、秋、冬、雨、山、月、鸟、花、梅、柳、荷和友情的古诗和名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芒----------汉乐府古辞?长歌行?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绝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二、夏:描写夏天的古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宋·陆游?初夏绝句?三、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四、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撒盐空中差可拟,未假设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十课 古代诗歌五首 知识盘点

20 古代诗歌五首一、文学常识陈子昂(659~700),字伯玉,唐代文学家。
他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诗歌思想进步而充实,风格质朴而明朗,格调苍凉而激越,语言刚健而质朴,风骨峥嵘,寓意深远,标志着唐诗风的转变,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
其代表作品《感遇》和《登幽州台歌》等。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汉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王安石的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龚自珍(1792~1841),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
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二、重点字词1.重点字怆.然(chuàng)岱.宗(dài)豚.(tún)叩.门(kòu)2.多音字jiē(结实) chóng(山重水复)结重jié(结构) zhòng(重点)3.形近字喧喧闹篱篱笆怆悲怆暄暄腾璃琉璃沧沧海岱岱宗塔宝塔峰山峰岳五岳搭搭档锋锋利凌凌云鼓鼓励落落后陵陵墓敲敲打洛洛河喧喧闹篱篱笆怆悲怆暄暄腾璃琉璃沧沧海三、重点句子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比较探究《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结构,了解写作手法。
2、学习通俗生动的语言。
3、体会两篇文章的异同点。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清文章结构,了解写作手法,学习通俗生动的语言。
难点:两篇文章的异同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以学生自读为主,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通过小组讨论方式解读课文。
预习要求:1、通读两篇文章,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2、了解什么是物候。
3、从本单元和读过的诗词中找出能反映物候的诗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示例。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草长莺飞,花开花落。
大自然多彩多姿,奥妙无穷。
同学们,你们想揭开大自然的神秘面纱,聆听它的声音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篇科普小品文《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看看作者是如何以通俗的语言,条理清晰地向我们解说大自然的奥秘的。
二、多媒体展示本节课学习内容:掌握两篇文章的主题内容及层次。
三、检查预习。
(一)提问: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关于物候的,同学们说说看什么是物候?(点名回答)(多媒体展示)物候知识是人们对自然界的动植物与环境条件的周期变化之间所存在的关系的认识,它是在对大自然的不断接触和观察的实践过程中产生的。
早期的农业生产,人们主要根据物候的变化来掌握农时。
我国古代以农立国,出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很早就注意收集物候资料。
战国时期己经流传的《夏小正》一书,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记载物候的著作。
(二)本单元和读过的诗词中有哪些能反映物候的诗句?(鼓励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归纳补充:本单元中能反映物候的诗句有:《江南春绝句》中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玉楼春》中的“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夜喜雨》中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草色遥看近却无”,“绝胜烟柳满皇都”《钱塘湖春行》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浅草才能没马蹄”,“绿杨阴里白沙堤”等。
北师大版七下语文第二单元——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初中语文试卷鼎尚图文整理制作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同步练习一、基础攻坚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
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代表作有《江城子·密州出猎》《记承天寺夜游》等。
B.《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世家”是传记的一种体例,主要记叙诸侯之事。
C.《夜》是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的作品。
诗歌着力展示夜的静谧、美丽,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D.在中国历史上多有凛然正气的布衣之士,《战国策》中安陵君的使臣唐雎就有着独立人格和自强精神,他不畏强暴,冒死与秦王抗争,终于使秦王词穷色挠。
答案:C解析:C《夜》是叶赛宁的作品。
点评: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知识积累判断即可。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一般为八句,依次称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B.在古代,“江”指长江,“河”指黄河,今天的“江”则泛指大的河流。
C.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散文作家、诗人、学者。
《春》《背影》是他的散文代表作。
《背影》集中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深情。
D.“唐宋八大家”中有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人。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代表作。
答案:A解析:A项中,律诗一般为八句,依此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点评:可借助人从头到脚的顺序去记忆。
3.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是鲁迅,选自《朝花夕拾》。
B.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丑小鸭》是一篇带有自传色彩的童话故事。
丑小鸭最突出的特点是对美的向往和不懈的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杜牧简介
杜牧,字牧之,(803年~852年)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著名诗人。
出身于世代官僚地主家庭。
二十六岁中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
后来除在地方上做十年幕僚外,又在黄、池、睦、湖等州做过刺史,还曾在中央任过监察御史,膳部、比部及司功员外郎等职,终于中书舍人。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
青年时期的杜牧,怀有经邦济世之志,喜读兵书,为人刚直不阿,敢于指陈时弊。
后来,由于卷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使他的政治主张未得旋展,终于堕入颓废享乐、纵情声色的生活里面。
杜牧在文学方面,主张文以致用,强调内容为主,形式为辅,提倡言之有物,朴实无华的文风;反对无病呻吟,片面追求形式。
在晚唐追求浮丽柔靡的文坛上,他主张“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以豪迈俊爽,拗峭清丽独树一格。
他的七律和七绝都写得很成功,而七绝尤为凝练、自然,很多名篇为后人所传诵。
由于他在诗歌方面成就较高,后人把他与杜甫相提,称为“小杜”,并与李商隐并论,称为“小李杜”。
杜牧虽然写了一些进步诗篇,但也写了不少消极颓废、趣味低下的作品,这些含有糟粕的诗歌,应引起注意,给予批判,所以人无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