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13.1物体的内能同步练习1新版沪科版20171124149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三章 第一节物体的内能练习(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三章 第一节物体的内能练习(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第一节物体的内能测试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1.关于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 ℃的冰块内能为零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2. 甲、乙两杯水的温度各为40 ℃、8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加热才能使水升温B.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的小C.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小D.甲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的剧烈3.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B.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的增大而降低D.冰水混合物吸热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大4.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B.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C.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5.下列各图所列举的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对试管加热,管内水温升高B.冬天搓手,手会变暖C.从滑梯滑下,臀部发热D.迅速压下活塞,筒内气温升高6. 如图(a)所示,把凉牛奶放在热水里加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牛奶温度变化图像B.水和牛奶最后温度相同C.水的温度变化比牛奶大D.牛奶温度变化比水慢7.(多选)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时大B.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C.t3时刻物体内能比t2时刻小D.t4时刻物体分子动能为零二、填空题8.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入一小团干燥的棉花,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玻璃筒内的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填“增加”或“减少”),空气的内能是通过方式改变的;筒内的棉花由于温度升高到着火点而燃烧,棉花的内能是通过方式改变的。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一课一练13.1物体的内能(word版含答案解析)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一课一练13.1物体的内能(word版含答案解析)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3.1物体的内能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60分)1. 下列属于热量单位的是A. 牛顿()B. 帕斯卡()C. 瓦特()D. 焦耳()2. 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放在炉子上加热的水,温度升高B. 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被晒热C. 天冷时双手相互摩擦手会变热D. 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3.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B. 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C. 物体的温度为,物体的内能也为零D. 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之间不能发生热传递4. 关于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B.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C. 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D. 质量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增大5. 下列现象的解释,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抽掉玻璃板后二氧化氮进入上面的空气瓶中,说明二氧化氮分子是运动的,空气分子是静止的B.乙图中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去,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动能C.丙图把活塞迅速压下,玻璃筒中的硝化棉燃烧,说明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减少D.丁图为四冲程汽油机的吸气冲程6. 把一滴温度较高的蓝墨水滴入冷水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蓝墨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 蓝墨水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C. 蓝墨水放出热量,内能减小D. 杯中的冷水吸收了热量,内能增加7. 关于温度、热量、比热容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的冰块,内能可能为零B. 物体内能增大一定是吸了热C. 一碗水倒掉一半后,内能減小D.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8. 如图所示,下列实例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煤气炉烧水B.搓手使手温暖C.用暖水袋取暖D.用冷毛巾降温9.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D. 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10. 下列物理量中,单位不是焦耳的物理量是A. 功B. 内能C. 功率D. 热量11.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B. 物体的内能增大可能是吸收了热量C. 高温物体把温度传递给低温物体D.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12. 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如图所示,在软木塞被冲出试管口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增大B. 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C. 能量的转化形式与热机压缩冲程能量转化相同D. 软木塞的机械能守恒13. 下面几个有趣的物理现象中,属于热现象的是A. 在地热喷泉架一个锅,能煮熟食物B. 1988 年在我国山东蓬莱海面出现一次奇特的日出现象,双日重叠,蔚为壮观C. 下雨时,天上先出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D. 每年八月,钱塘江口出现大潮,此时海水像千军万马,以排山倒海之势扑来14. 下列事件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搓手取暖B.玩滑梯,臀部发热C.放大镜聚光烤焦纸片D.压缩空气引火15. 关于内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内能就是热量,它们的单位、物理意义均相同B. 零摄氏度以上的物体有内能,零摄氏度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C. 分子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叫做物体的内能D. 内能和机械能一样,也是能量的一种形式二、填空题(共6小题;共30分)16. 温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练习:第十三章 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 附答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练习:第十三章  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  附答案

第一节物体的内能知识点1内能1.分子因做而具有的动能叫做分子动能。

由于分子之间存在而具有的势能叫做分子势能。

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选填“所有”或“部分”)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的单位是。

2.如图-1所示,甲、乙、丙三杯水的内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图-13.下面有关内能和机械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具有内能时,就一定具有机械能B.物体具有机械能时,同时也具有内能C.物体不具有机械能时,它也不具有内能D.内能和机械能的单位都是焦耳,因此它们的意义完全相同4.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甲物体比乙物体的温度高,这说明()A.甲物体的内能大B.乙物体的内能大C.甲、乙两物体的内能一样大D.甲物体的分子热运动剧烈知识点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5.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是和。

其中,热传递有三种方式:热传导、和。

太阳的光和热是通过的方式传到地球的。

6.如图-2所示,当将活塞迅速下压时,活塞对筒内部的空气,空气的内能,温度,这说明:。

图-27.“钻木”能“取火”,说明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烤火”能“取暖”,说明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这两种方式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选填“等效”或“不等效”)的。

8.写出下列现象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1)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变热:。

(2)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3)热鸡蛋放到冷水中变凉:。

(4)一盆冷水放在太阳下晒热:。

(5)搓手感到手变热:。

(6)冬天往手上呵气,感到手变暖和:。

(7)来回弯折铁丝,弯折处会发烫:。

9.下列过程,通过热传递增加物体内能的是()A.火车经过后,铁轨的温度升高B.压缩筒内空气,使乙醚达到着火点C.铁片在室外被太阳晒热D.流星在空气中高速下落,发出光和热知识点3热量10.在热传递的过程中,物体间叫热量,热量通常用字母表示,常用单位是,符号为。

11.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的物体,热量越多B.内能大的物体,具有的热量也多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能力提升】12.如图-3所示的现象中,使物体内能减小的是()图-313.[2019·广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B.两物体相比,分子动能越大的物体,内能越大C.甲物体传递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内能大D.扩散现象中,分子能从低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14.将“气压火箭”发射筒内充满气体,并在发射管外安装好纸火箭外壳。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1 物体的内能达标练习 (新版)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1 物体的内能达标练习 (新版)沪科版

《物体的内能》达标练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能和分子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

2、物体里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

3.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内能。

温度降低,它的内能。

4、在空中飞行的子弹具有能和能,还具有能。

子弹落地静止时,以上三种能中不为零的是能。

5.物体的内能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物体运动的速度 B.物体的温度C.物体所处的高度 D.物体的运动速度和6.当物体的温度降到0℃时,物体中()A.所有分子全部停止运动 B.所有分子仍然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有一部分分子停止运动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7.烧红的铁块在冷却过程中,它具有的内能()A.减小 B.不变 C.增大 D.无法确定8.一杯水温度从10℃升高到20℃的过程中,水的内能()。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温度越高的物体中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快 B.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一定越大C.温度越高物质的扩散越快 D.温度越高的液体蒸发越快大知识的应用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具有的内能也越大B.物体离地面的高度越高,具有的内能越大C.物体的温度升高,具有的内能增大D.物体的温度为0℃时,具有的内能为零11、物体的温度升高了,这表明()A.物体内分子运动加剧,内能增大了B.物体内部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了,内能增大了C.物体内部每个分子的内能增大了,所以总内能增大了D.物体内部分子的距离增大了,物体的机械能增大了12.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具有内能,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B.热的物体具有内能,冷的物体没有内能C.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D.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多13.关于分子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物体里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时物体里所有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C.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内部分子的热运动也越剧烈D.物体的温度越高,表明它内部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14.关于内能和机械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九年级物理全册13.1物体的内能练习(新版)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13.1物体的内能练习(新版)沪科版

《物体的内能》1、(2016•绥化)学校举办春季运动会,参加拔河比赛的同学双手发热,这说明可以改变手的内能,某同学用手握住棒棒冰给手降温,这是利用的方法改变内能。

(选填“做功”、“热传递”)2、(2016•济南)如图所示是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先将一块浸有乙醚的棉花放入筒内,然后迅速压下活塞,会发现筒内浸有乙醚的棉花燃烧起来.在迅速压下活塞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筒内空气的;将浸有乙醚的棉花放入筒内时,即使隔着一段距离也能闻到乙醚特殊的气味,这一现象说明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2015•龙岩)如图,将一根铁丝快速反复弯折数十次,铁丝弯折处会发热,表明铁丝弯折处的升高,内能增大,说明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4、(2016•揭阳)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没有内能B.冰熔化时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它的内能增加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D.只要物体的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5、(2016•淄博)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B.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的增大而降低D.冰水混合物吸热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大6、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D.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00g水内能相同7、(2016•安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B.物体的温度升高,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D.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8、(2016•随州)如图(a)所示,把凉牛奶放在热水里加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牛奶温度变化图象 B.水和牛奶最后温度相同C.水的温度变化比牛奶大 D.牛奶温度变化比水慢9、(2016•莆田)如图所示是古人锻造铁器的过程,关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热和锻打属于热传递,淬火属于做功B.加热属于热传递,锻打和淬火属于做功C.加热和淬火属于热传递,锻打属于做功D.加热和淬火属于做功,锻打属于热传递10、如图所示,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前夕,主办方通过古老的钻木取火方式,在几分钟内取得火种,并点燃火炬.请你用物体内能改变的方式说明钻木取火的过程。

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全同步教学 -物体的内能 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全同步教学 -物体的内能 同步练习

13.1 物体的内能一、单选题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大了气缸内气体的内能B.当物体放出热量时,它含有的热量就会减少C.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内能就不变D.热传递的实质是温度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的过程2021年10月16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如图)发射成功。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六个月,进行了包括舱外行走等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

2022年4月16日,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顺利出舱,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

2.点火后,推动火箭离开发射底座向上运动的施力物体是()A.喷出的燃气B.火箭C.地球D.底座3.返回舱穿过黑障区域时与大气剧烈摩擦产生高热,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返回舱的内能减少B.返回舱的内能不变C.通过热传递改变返回舱的内能D.通过做功改变返回舱的内能4.如图为航天员王亚平出舱活动时的情境。

此时图中_____能表示地球她受到的重力的方向()A.①B.②C.③D.④5.如图所示,中国的饮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重庆——火锅,火锅里冒出的“热气”是汽化现象B.天津——麻花,麻花被炸得金黄是因为油的熔点高C.北京——烤鸭,香嫩酥脆的烤鸭内能的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D.上海——汤包,露出馅的汤包香气四溢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雨过天晴,荷叶上散落着许多水珠,它们大小不一,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晶莹剔透,如图所示。

6.从物质的分类看,荷叶上的水珠属于()A.晶体B.固体C.液体D.气体7.透过水珠看叶片,叶片上的纹理变粗了。

此时水珠相当于一块()A.凸透镜B.凹透镜C.平面镜D.玻璃板8.两颗小水珠可以结合成较大的水珠,说明()A.水分子间存在间隙B.水分子间存在引力9.如图,是教科书上的两个实验:甲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乙图是探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关系”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两个实验研究的有关问题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实验可以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B.乙实验可得出:物体的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C.两个实验都控制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滑,是为了保证物体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D.甲、乙实验中物体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先变大后变小二、计算题10.冰壶运动为冬奥会上的比赛项目。

九年级物理全册13.1物体的内能精选练习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13.1物体的内能精选练习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第一节物体的内能精选练习考点一、物体的内能1.(2018·合肥中考)物理学中,把“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小B.同一物体温度越低,物体内能越大C.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大D.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小【答案】选C。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内能的因素。

同一物体分子个数是一定的,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就越剧烈,则分子的动能就越大,从而可知物体的内能就越大,故A、B错误;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越大,则物体内能就越大,故C正确,D错误。

考点二、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2.(2019·新疆中考)下列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在阳光下晒被子B.感冒发烧,用冷毛巾放在额头上C.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壁发热D.把凉牛奶放在开水中【答案】选C。

【解析】本题考查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在阳光下晒被子、冷毛巾放在额头上、凉牛奶放在开水中都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

3.(2018·山西中考)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烧水时,水逐渐变热B.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C.用锤子敲打铁丝,铁丝发热D.流星穿过大气层时发热发光【答案】选A。

【解析】本题考查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能量的形式不发生变化;做功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能量的形式发生变化。

B、C、D选项都是通过做功把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能量的形式发生变化。

4.(2017·嘉兴中考)如图所示,在大口厚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并滴入几滴酒精。

塞进塞子后,用气筒往瓶内打气,当塞子跳出时,看到瓶口有白雾出现,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往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B.往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变小C.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温度降低D.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答案】选B。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3.1物体的内能同步练习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3.1物体的内能同步练习

第一节物体的内能1.一个物体的内能是指()A.单个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拥有的动能B.少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拥有的动能C.全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拥有的动能D.全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拥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2.对于物体的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温度相等的 1 kg 水和 100 g 水的内能同样B.物体内能增添,必定要从外界汲取热量C.温度为 0 ℃的物体没有内能D.在同样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高升,它的内能会增添3.全部物体无论温度高低,都拥有________。

同一物体的内能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越高,物体拥有的内能越________。

4.如图 13-1-1 所示,甲、乙、丙三杯水的内能由大到小的次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 13-1-15.如图 13-1-2 所示,当将活塞快速向下压时,活塞对筒内部的空气 ________,空气的内能 ________,温度 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 13-1-26.小光同学在操场上练习爬杆,当他从杆的顶端滑下时,感觉杆烫手,说明杆的内能 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这是经过 ________的方法使杆的内能改变的。

7.如图 13- 1-3 所示,“钻木”能“取火” ,说明 ________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烤火”能“取暖”,说明 ________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

这两种方式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____________。

图 13-1-38.写出以下现象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1)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变热:________。

(2)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________。

(3)热鸡蛋放到冷水中变凉:____________。

C.物体的内能增添,必定是汲取了热量(4)一盆冷水放在太阳下晒热: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1 物体的内能基础训练知识点1 物体的内能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B.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温度升高了D.温度相同的1kg水和1g水,内能相同2.云中冰粒下落,温度升高变成雨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粒液化为雨滴B.雨滴内分子间不存在分子引力C.雨滴的内能大于同质量冰粒的内能D.雨滴内能转化为动能,所以下落越来越快3.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4时刻物体内能为零B.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C.t2时刻物体能能比t3小D.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时大知识点2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4.下列现象中,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冬天在炉火边烤火B.冬天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C.用酒精灯把烧杯中的水烧开D.夏天穿薄衣服凉快5.下列现象中,不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是()A.两手相互搓搓,手感到热 B.用打气筒打气时筒壁发热C.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热 D.用砂轮磨刀,刀的温度升高6.如图所示是一个“简易冰箱”。

水通过毛巾从铁片上面的水盆渗透到下面的水盆中,毛巾上的水会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吸热使箱内的温度降低,这是通过__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的。

知识点3 热量7.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可能不变D.物体内能减少时,一定对外做功8.两个物体互相接触时,没有发生热传递现象,是由于它们具有相同的,若发生了热传递现象,吸收或放出的越多,的改变量就越大。

综合训练9.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如图所示,一天企鹅妈妈与小企鹅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他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A.小企鹅:妈妈,这么冷,我都没温度了B.企鹅妈妈:不对,是没有内能C.小企鹅:冰天雪地的,可能连水蒸气都没有吧D.企鹅妈妈:呵呵,水蒸气倒肯定有,因为冰是可以升华的呀10.目前长沙城区的老居民小区正在进行水路改造,改造中用到了一种打孔工具———冲击钻。

冲击钻工作时,钻头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不断地冲击墙壁,打出圆孔,如图所示。

冲击钻在工作过程中,其能量转化关系是()A.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内能转化为电能C.只有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D.有电能、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11.有关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同时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吸收热量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12.90℃的水全部变成125℃水蒸气()A.这些水蒸气的内能比水的小B.液态水分子间距比气态水分子的大C.水蒸气只能通过热传递途径变为水D.水分子在125℃时比90℃时热运动更激烈13.如图所示,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炒焦或炒糊,大大失去鲜味。

厨师预先将适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热油锅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对此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A.附近能闻到肉香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B.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发C.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热传递实现的D.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不变14.2013年上海科技活动节推出了一种节能环保、可调节室温的江水源热泵技术.如图所示是其夏天工作时的流程,当江水循环到冷凝器时,利用江水与冷凝器存在的温度差,通过的方式带走室内热量,从而实现降温.15.如图所示,图片说明的共同知识是.16.1改变内能有不同的方式,如图(甲)是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当迅速压下活塞时,可看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

这是通过方式使玻璃筒内的空气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

如图(乙)是通过方式把试管里的水加热至沸腾。

17.请你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两位同学的取暖方式(如图)有何不同.18.实验探究和推理都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比如科学猜想,往往是以一定的事实和已有知识为依据,通过推理而提出来的。

(1)用放大镜观察素描炭笔的笔迹,观察到微小的颗粒;麦粒碾成面粉,面粉揉成面团……大量类似事实,为我们想象物质的结构模型提供了依据,终于认识到: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向冷、热不同的清水中各滴一滴墨水.观察到墨水扩散的快慢不一样……大量类似现象使我们推想到: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_______有关。

(2)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就“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提出合理猜想、给出推理性结论、说明推理依据(参照示例):示例:①物体内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推理性结论;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推理依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动能越大。

②物体内能的大小还可能与物体的______________有关.推理性结论:。

推理依据:。

(3)由于推理性结论具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就运用它来初步解释相关问题——同学们也来尝试一下:在图中,(a)杯中水量较少、(b)、(c)、(d)的水量相同.根据问题(2)中所得的推理性结论,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①________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②________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

经典考题19.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热水袋暖手,手温度升高B.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C.在炉子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20.下列关于内能、热量、温度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多B.物体吸收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C.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D.物体内能减少,它一定放出热量21.运动会上常用气球来装饰会场。

如图所示,在烈日暴晒下,通过的方式,使气球内能,气球内气体膨胀做功,可能导致气球胀破。

22.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行驶途中遇突发情况,紧急刹车时,司机身体前倾,车身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在路面上留下轮胎滑过的痕迹,轮胎温度急剧升高。

请根据以上情境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刹车时司机身体前倾的原因。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解释轮胎温度升高的原因。

参考答案1.B 解析: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因此晶体物质熔化过程中内能增加,但温度可以不变.2.C 解析:冰粒是固体,雨滴是液体,冰粒变成雨滴,是熔化现象;组成物质的分子间都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内能与温度有关,质量相同时,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雨滴比冰粒的温度高,相同质量下,雨滴的内能大于冰粒的内能;雨滴下落越来越快,动能增加,动能减小,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3.D 解析:图示是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图像,伴随时间变化,晶体不断放出热量,在水平段液态到固态的转变过程,放出热量,但是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减少,在温度继续下降过程内能不断减少,所以整个过程内能一直减少;物体的内能包含分子的动能和分子的势能,所以物体内能不能为零;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

4.B5.C6.汽化热传递7.C 解析:温度为0℃的物体也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也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可能不变;物体内能减少时,可能是温度降低,也可能是对外做功.8.温度热量内能解析: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着温度差,热传递最终的结果是发生热传递的物体温度变得相同。

在热传递现象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内能的改变量就越大。

9.D 解析: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有高有低,不可能没有;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固态的冰直接变成气态得水蒸气叫升华,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是存在水蒸气的。

10.D11.B12.D 解析:水变成水蒸气只是状态改变,在此变化过程中分子间的间隔增大了,而分子本身的体积、质量不变,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水蒸气也能通过做功途径变为水.13.D 解析:附近能闻到肉香,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使得肉片里水分不暴露在外面,可防止肉片里水分的蒸发;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热传递实现的;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D错误。

14.热传递15.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解析:钻木取火、锯子锯木板、搓手取暖、跺脚取暖都是克服摩擦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的。

16.做功内能热传递解析:图甲中,迅速压下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筒内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棉花燃烧。

图乙中,酒精燃烧释放出热量,热量被水吸收,水的内能增加,这是通过热传递改变水的内能的。

17.哈气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加手的内能,使手的温度升高;搓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手的内能,使温度升高。

18.(1)物质(或物体)温度(2)质量(或分子多少)质量越大(或分子越多),物体内能越大物体质量越大,分子数目越多,所有分子动能、分子势能的总和就越大(3)①(d)(d)的水量比(a)多、与(b)、(c)相同,且温度最高②(a)、(b)(a)的水量比(b)少,但温度比(b)高解析:(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2)物体内能的大小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质量(或分子多少)有关。

(3)比较物体内能的大小,需同时关注温度、质量、物质所处的状态等因素。

19.D20.C 解析:热量只能用“吸收”或“放出”描述,不能用“含有”;物体吸收热量,它的温度可能会升高,也可能不变;物体温度变化其内能一定变化,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物体的内能减少,可能是放出热量,还有可能是对外做功.21.热传递增加22.(1)刹车时,司机由于具有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身体向前倾(2)滑行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轮胎的内能变大,温度升高解析:(1)车行驶时司机随车一起向前运动,急刹车时司机下半身随车停下,司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所以司机会向前倾倒;(2)紧急刹车时,车轮在地面上摩擦,克服摩擦做功,并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因此轮胎表面温度急剧升高产生冒烟现象是通过做功的方法使内能增加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