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碎步测量

合集下载

全站仪坐标测量操作步骤建站后视碎部点测量

全站仪坐标测量操作步骤建站后视碎部点测量

全站仪坐标测量操作步骤建站后视碎部点测量一、引言全站仪是现代测量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测量仪器,通过全站仪的精确测量,我们能够获取到建筑物或工程项目的准确坐标信息。

建站后视碎部点测量是全站仪测量中的重要步骤之一,本文将介绍全站仪坐标测量操作步骤和建站后视碎部点测量的具体过程。

二、全站仪坐标测量操作步骤在进行全站仪坐标测量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好所需的仪器和材料。

通常,我们需要全站仪、三脚架、反射镜和测量笔记本电脑。

下面是全站仪坐标测量的具体操作步骤:1.安装三脚架:将三脚架打开,并将其调整到适当的高度。

确保三脚架稳固地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

2.安装全站仪:在三脚架上安装全站仪,确保全站仪稳固地固定在三脚架上。

3.准备反射镜:将反射镜安装在需要测量的位置上。

确保反射镜垂直于地面,并且可以通过全站仪的望远镜看到。

4.开机和校准:打开全站仪的电源,启动全站仪系统。

进行全站仪的校准操作,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5.设置基准点:选择一个已知的基准点作为参考点,将其坐标输入到全站仪系统中。

这个基准点可以是已经测量过的点或是由其他测量方法得到的点。

6.镜头对准:使用全站仪的望远镜,将目标对准到反射镜上。

通过调整全站仪的水平和垂直角度,使反射镜的十字线居中在望远镜的准线上。

7.进行测量:通过按下全站仪上的测量按钮,进行测量操作。

全站仪会自动记录测量数据,并计算出目标点的坐标。

8.记录测量结果: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测量笔记本电脑上或其他适当的记录设备上。

记录的信息包括测量点的坐标和其他相关的测量数据。

9.移动测量和重复:将全站仪移动到下一个需要测量的位置,并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完成所有需要测量的点。

三、建站后视碎部点测量建站后视碎部点测量是建立工程坐标系的关键步骤之一。

它用于将各个测量点的相对位置转化为工程坐标系中的绝对位置。

下面是建站后视碎部点测量的具体过程:1.选择测量站点:根据测量要求,在合适的位置选择一个测站,作为建立工程坐标系的原点。

测绘专业-全站仪碎部测量

测绘专业-全站仪碎部测量

全站仪碎部点数据采集
三.全站仪碎部测量的实施
(一)测站设置与检查
1.架设全站仪。将电子全站仪安置在测站点上,对中(误 差在2mm内)、整平、量取仪器高。
2. 输入测站坐标。启动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软件,新建工 程或调用以前的工程,然后按菜单提示输入测站点坐标和仪 器高。 (可调用全站仪已有测站的坐标数据,也可手工输 入)。
全站仪碎步点数据采集 三.全站仪数据采集的实施过程
(一)测站设置与检查 3.定后视 在后视点上架设棱镜,对中整平后、用全站仪瞄准后视
点棱镜中心,输入棱镜高度及后视点坐标。
全站仪碎步点数据采集
三.全站仪数据采集的实施过程
(一)测站设置与检查 4.检查 (1)测站点坐标和后视点坐标 测量后视点,检查测量值与已知值之间的差值,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小结
• 1、碎部点的概念; • 2、全站仪碎部测量方法。
全站仪碎部点数据采集
一、碎部点的概念
2.地貌特征点(如下图所示):体现地貌形态,反 映地貌性质的特殊点位,即地面坡度变化的点,如山 顶、鞍部、变坡点、山脊点和山谷点等。
全站仪碎点数据采集
二、碎部点测量的方法
碎部测量的方法有GPS-RTK法和全站仪法。 全站仪碎部测量的方法有: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 、 距离交会法、方向距离交会法等。
全站仪碎部点数据采集
全站仪碎部点数据采集
一、碎部点的概念
碎部点:碎部特征点,包括地物特征点和地貌特征点。 地物特征点(如下图):能够反映地物形状、位置的特 殊点位,简称地物点。地物轮廓线的转折、弯曲等变化点 以及地物的交叉、交汇点,如房屋,农田边界转折点,河 流、道路、管线等的交汇点、转折点;独立地物的中心点 等。
• 碎部点数据采集有草图法和编码法。 • 草图法就是在进行数据采集时要及时将碎部点之间的关联

全站仪碎部测量原理

全站仪碎部测量原理

全站仪碎部测量原理
全站仪碎部测量是一种常用的工程测量方法,主要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隧道等工程建设中的碎部测量。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全站仪对测量点进行坐标测量,再通过计算得到测量点的高程值。

全站仪碎部测量的基本步骤如下:
1. 确定测量点:根据工程需要,确定需要测量的点位置,并在测量点周围设置明显的标记。

2. 设置全站仪:将全站仪安装在稳定的支架上,调整全站仪的水平度和垂直度,使其准确对准测量点。

3. 观测测量点:利用全站仪的望远镜观测测量点,记录下测量点的坐标值和高度值。

4. 计算高程值:根据全站仪测量的坐标值和已知的高程值,计算出测量点的高程值。

5. 记录测量数据:将测量的坐标值、高程值和其他相关数据记录下来,以便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

全站仪碎部测量的优点是测量精度高、操作简单、速度快,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测量任务。

同时,全站仪碎部测量还可以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方便工程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工程进展情况,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和质量。

全站仪碎部测量实验报告

全站仪碎部测量实验报告

全站仪碎部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使用全站仪对建筑物进行碎部测量,掌握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测量原理,提高学生对于测量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器材1.全站仪:用于进行精确的三维空间测量,包括水平角度、垂直角度和距离等数据。

2.三脚架:用于放置全站仪,保证其稳定性。

3.反光棒:用于接受全站仪发出的激光信号并返回数据。

4.计算机:用于处理和存储测量数据。

三、实验步骤1.设置基准点:首先需要在建筑物周围找到一个适合作为基准点的地方,并使用三脚架将全站仪设置在该位置上,并调整好水平度。

2.选择目标点:选取建筑物上需要进行碎部测量的目标点,并使用反光棒将其标记出来。

3.测量角度:利用全站仪对基准点和目标点之间的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来。

4.测量距离:使用反光棒接收激光信号,利用全站仪对基准点和目标点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来。

5.计算坐标:根据测量得到的角度和距离数据,利用三角函数计算出目标点在三维空间中的坐标。

6.重复以上步骤:选择其他需要进行碎部测量的目标点,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所有目标点都被测量完毕。

7.数据处理:将测量得到的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中,并使用相关软件进行处理,得出最终结果。

四、实验结果经过多次测量和数据处理,我们得到了建筑物各个部位的三维坐标数据,并通过计算机软件将其转化为了建筑物的三维模型。

通过对模型进行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建筑物各个部位之间的空间关系,并进一步确定建筑物内部结构和布局。

五、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使用全站仪对建筑物进行碎部测量,有效提高了学生对于测量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例如操作不够熟练、设备调整不够精确等等。

因此,我们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南方rtk碎步测量报告

南方rtk碎步测量报告

南方rtk碎步测量报告
碎步测量
碎步测量(全站仪测绘法):根据控制点,测定碎步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一、图纸准备
领取聚酯薄膜图纸,用胶带纸固定在图板上。

将控制点展绘到图纸上,控制点展绘后必须进行检核,要求两两控制点间的图上量取距离与坐标反算距离之差不超过±0.3毫米。

二、碎步点的选择
碎步点就是地物地貌的特征,碎步点应选在控制点周围能反映地物平面形状的特征点,对于地物,碎步点应选在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化处,连接这些特征点,便得到与实地相似的地物形状。

对于地貌来说,碎步点应选在最能反应地貌特征的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上。

测绘碎部点的视距一般不超过60米,次要点可适当延长,但不应超过120米。

三、全站仪测绘法
观测时先将全站仪安置在测站上,绘图板安置于测站旁,用全站仪测定碎步点的方向与已知方向间的夹角,测站点至碎步点的距离和碎步点的高程,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和比例尺把碎步点的位置展绘在图纸上,并在点的右侧注明其高程,再对照实地描绘地形。

第7章 碎部测量

第7章 碎部测量
植被测绘
植被是地面各类植物的总称,如森林、果园、耕 地、苗圃等。
植被的测绘主要是各种植被的边界,以地类界点 绘出面积轮廓,并在其范围内配制相应的符号。对 耕地的测绘,还应区别是旱田还是水田等。如地类 界与道路、河流等重合时,则可不绘出地类界,但 与高压线、境界重合时,地类界应移位绘出。
任务一: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
任务一: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
3.3 地物测绘
地物测绘主要是将地物的形状特征点(也 即其碎部点)准确地测绘到图上。连接这些特 征点,便得到与实地相似的地物图象
任务一: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
地物测绘的一般原则
凡能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就应将其水平投影位置 的几何形状测绘到地形图上,或是将它们的边界位置 表示到图上,边界内再充填绘入相应的地物符号。
任务一: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
地物边界重合或冲突的处理
4.悬空建筑在水上的房屋与水涯线重合,可间 断水涯线,房屋照常绘出。
5.水涯线与陡坎重合,可用陡坎边线代替水涯 线;水涯线与斜坡脚重合,应在坡脚将水涯线绘出。
6.双线道路与房屋、围墙等高出地面的建筑物 边线重合时,可以建筑物边线代替路边线。道路边 线与建筑物的接头处应间隔0.3mm。
任务一: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
独立地物测绘
独立地物对于用图时判定方位、确定位置有着重 要作用,应着重表示。独立地物应准确测定其位置。 凡图上独立地物轮廓大于符号尺寸的,应依比例尺 符号测绘;小于符号尺寸的,依非比例符号表示。 独立地物符号的定位点的位置,在现行图式上均有 相应的规定。
任务一: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
任务一: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
3.2 工作草图
工作草图是内业绘图的依据,尤其是采用测记法 进行野外数据采集,工作草图是绘图的必需品,是 成果图质量的保证。

全站仪碎部测量操作步骤

全站仪碎部测量操作步骤

全站仪碎部测量操作步骤一、引言全站仪碎部测量是一项常用的测量技术,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以及地质测量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全站仪碎部测量的操作步骤,帮助读者了解并正确进行该项测量工作。

二、仪器准备1.确保全站仪的电源充足,可以正常工作。

2.校准全站仪,保证其精度和准确性。

3.检查并清洁全站仪的探测部件,确保其灵敏度和功能正常。

三、场地准备1.在测量区域内清理杂物并平整地面,以确保全站仪测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设置参考点,确定参考坐标系,并在测量区域内标记好。

四、操作步骤1.打开全站仪,并进行自检。

确保全站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输入测量参数,如坐标系、测量单位等。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3.确定目标点,将全站仪对准目标点,并观察仪器显示器上的测量结果。

4.使用全站仪的目标定位功能,精确定位目标点,并记录测量结果。

5.移动全站仪至下一个目标点,重复步骤3和步骤4,直到完成所需测量点的测量工作。

6.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等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展示。

7.在完成测量工作后,及时关闭全站仪,并将其存放在安全的位置,以防止损坏或意外损失。

五、注意事项•在进行测量时,应避免遮挡全站仪的测量部件,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操作全站仪时,应注意避免碰撞或摔落,防止损坏仪器。

•在使用全站仪之前,应详细阅读并理解使用说明书,并按照要求正确操作。

•在测量过程中,应密切关注仪器的读数和指示,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完成全站仪测量后,应对仪器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性能和功能正常。

六、总结全站仪碎部测量是一项重要的测量技术,通过合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具体的测量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应用。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掌握全站仪测量的技巧和方法,可以更好地应用于相关领域,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

全站仪碎部测量方法及步骤

全站仪碎部测量方法及步骤

全站仪碎部测量方法及步骤全站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和记录地面上各点的三维坐标的仪器。

全站仪碎部测量方法及步骤是使用全站仪进行碎部测量时需要遵循的步骤和方法。

以下将详细介绍全站仪碎部测量的方法及步骤。

一、准备工作1. 确定测量目的和测量范围,明确测量任务的要求和目标。

2. 检查全站仪的工作状态,确保仪器正常运行并进行校准。

3.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参考点,并进行标志和编号。

二、测量点的设置1. 根据测量任务的需求,在测区内选择合适的测量点,确保这些点能够完整地表示被测物体的形状和位置。

2. 使用全站仪的测距功能,测量每个测量点与参考点之间的距离,并记录下来。

三、测量角度1. 使用全站仪的水平仪功能,调整仪器使其水平。

2. 使用全站仪的角度测量功能,测量每个测量点与参考点之间的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并记录下来。

四、数据处理1. 将测量得到的距离和角度数据输入计算机软件中。

2. 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算出各个测量点的坐标。

3. 根据需要,可以进行数据的图形化展示和分析。

五、结果分析1. 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根据测量结果,评估测量任务的完成情况,判断是否满足测量要求。

全站仪碎部测量方法及步骤就是以上所述的一系列操作和流程。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使用全站仪对地面上的各个点进行测量,并计算出它们的三维坐标。

全站仪碎部测量方法及步骤具有操作简便、测量准确、效率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土地测量、建筑测量、道路测量等领域。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全站仪碎部测量时,要保持仪器的稳定和准确,并严格按照步骤进行操作。

同时,还要注意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例如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等。

只有在严格遵循方法和步骤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全站仪碎部测量方法及步骤是使用全站仪进行碎部测量的关键。

通过合理的设置测量点、测量距离和测量角度,以及准确的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可以得到满足测量要求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