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对抗原理第6章通信干扰原理
通信干扰原理及应用

通信干扰原理及应用通信干扰是指在通信系统中,与所传递的信息信号不相关的无用信号的干扰现象。
通信干扰会引起信号的失真、丢失和误解等问题,降低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传输质量。
下面将介绍通信干扰的原理及应用。
通信干扰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部干扰源:外部干扰源包括电磁波辐射、辐射电磁能量的无线电设备、其他电源或无线电发射设备等。
这些干扰源通过电磁波的传播途径影响到接收部分,干扰正常的信号传输。
2. 内部干扰源:内部干扰源是指通信系统本身产生的干扰,如多路复用系统中的互调干扰、相邻信道间的串扰干扰等。
这些内部干扰源主要由信号的传输线路、电源、天线等因素引起。
3. 多径传播引起的干扰:多径传播是指电磁波在传播途径中经历多个反射、折射、散射等过程,形成多个到达接收端的信号。
这些不同路径的信号到达接收端的时间可能存在差异,导致信号的干扰和衰减。
4. 抑制干扰的技术:为了降低通信干扰对信号传输的影响,人们研究了许多抑制干扰的技术,如滤波器、发射机技术、接收机技术、编码技术等。
滤波器可以通过对特定频率的信号进行滤波来抑制干扰信号;发射机技术包括增强发射功率和频率调制等方式,使信号更容易被接收端捕捉到;接收机技术则通过选择性接收和通道估计等方法,来消除干扰信号;编码技术通过增加冗余信息来提高信号的鲁棒性。
通信干扰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窃听和侦察:通信干扰可以用于窃听和侦察敌对通信,获取对方的秘密信息。
例如,利用无线电干扰器对无线电通信信号进行干扰,窃取通信双方的对话内容。
2. 抗干扰技术研究:通信干扰是通信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抗通信干扰的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研究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出各种干扰抑制技术和改进方案,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通信质量。
3. 干扰对策研究:通信干扰的产生通常是有目的的,为了解决通信干扰问题,人们对干扰源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例如,通过分析干扰源的发射特性,选择合适的发射机技术和接收机技术,来抑制对特定通信系统的干扰。
通信对抗中高效干扰方法研究

通信对抗中高效干扰方法研究通信对抗是现代战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通过电子干扰和攻击来破坏敌方通信系统和雷达系统的战术行为。
在当今信息化战争中,通信对抗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战术手段,对敌方的通信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造成干扰,可以有效地干扰敌方的决策和指挥,降低作战效率,甚至直接瘫痪敌方的通信系统,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
研究通信对抗中高效干扰方法对于提高我军的通信保障能力和信息化战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通信对抗中的干扰方式通信对抗的主要任务是破坏或干扰对方的通信系统,使其不能正常地进行通信和指挥控制。
通信对抗的主要方式包括电磁干扰、网络攻击和无线电干扰等。
1. 电磁干扰电磁干扰是指利用电磁波来干扰敌方的通信系统和雷达系统,使其无法正常工作。
电磁干扰主要包括对敌方雷达和通信设备进行主动干扰和 passsive干扰两种方式。
主动干扰是指利用电子干扰设备向敌方雷达和通信设备发送高能电磁波,造成其失效或误报;被动干扰是指利用敌方雷达和通信设备的信号,通过干扰设备进行瞬时干扰或连续干扰,使其无法正常工作。
2. 网络攻击网络攻击是指利用网络技术对敌方通信网络进行攻击,使其不能正常工作。
网络攻击主要包括对敌方通信网络进行 DDOS 攻击、网络钓鱼攻击、木马攻击等方式,通过入侵敌方通信网络,窃取敌方机密通信信息,甚至篡改敌方通信信息,达到干扰敌方通信系统的目的。
3. 无线电干扰无线电干扰是指利用无线电波对敌方的无线电通信系统进行干扰,使其无法正常工作。
无线电干扰主要包括对敌方通信设备进行干扰破坏,利用发射载频进行正弦干扰、混频干扰和码型干扰,以及利用反射噪声和混淆信号对敌方通信系统进行干扰。
二、通信对抗中高效干扰方法通信对抗中的干扰方法需要具备高度的效率和隐蔽性,以确保干扰的成功。
在通信对抗中,高效干扰方法主要包括频率捷变干扰、脉冲干扰和干扰者识别系统等。
1. 频率捷变干扰频率捷变干扰是一种利用频率捷变技术对敌方通信系统进行干扰的方法。
13第六章 通信对抗技术(第十三次课第二部分)

通信对抗主要两方面内容 达
对 与
术 技 抗
6.1.1通信对抗 所 究 的含义 研
术 技 通信情报侦察 抗 京 对 北 通信支援侦察 与 达 通信侦察 所 雷 通信测向 究 学 研 大 术 工 通信定位 技 理 抗 京 对 北 压制干扰 与 通信电子战 达 雷 通信干扰 欺骗干扰 学 大 通信网干扰 工 理 京 反通信侦察 反 信侦察 北 通信抗干扰 信抗 通信抗干扰 工 技 抗
京 北
工 理
6.1通信对抗 达 雷 学 概述 大
对 与
抗
京 北
达 雷 学 大 工 理 压制干扰 达 对通信系统 雷 的干扰方式 学 大 工 理
对 与
6.1.2通信对抗系 所 统的组成和分类究 研 术 技 拦阻干扰 抗
所 究 扫频干扰 研 术 技 局部频带干扰 抗
京 北
达 雷 学 大 工 理 达 雷 学 大 工 理 达 雷 学 大 工 理
对 与
抗 所 究 研 术 技 抗 所 究 研 术 技 抗
对 与
第六章 通信对抗技术
对 与
京 北
京 北
京 北
达 雷 学 大 工 理 达 雷 学 大 工 理 达 雷 学 大 工 理
对 与
抗 所 究 研 术 技 抗
提纲
对 6.1 通信对抗概述 与
6.1通信对抗 达 雷 学 概述 大
对 与
抗
6.1.1通信对抗 所 究 的含义 研
对 与 通信侦察的目的 达 所 雷 究 学 2) 根据所截获的信号,分 研 大 术 工 析对方的通信信号工作频率 析对方的通信信号工作频率、 技 理 1 ) 获取通信情报,以了解 抗 京 调制方式、调制参数和对通 对 北 对方的军事意图、无线通信 与 信设备的定位,使指挥员实 信设备的定位 使指挥员实 达 设备的技术水平,为军事行 雷 时了解战场的电子态势,引 学 动决策和制定通信对抗装备 大 导干扰机对关键节点的通信 工 的研制规划提供依据。 理 设备实施干扰。这种通信侦 京 察也称为电子支援措施。 北
通信对抗中高效干扰方法研究

通信对抗中高效干扰方法研究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通信对抗已经成为现代战争中的重要部分。
解决通信对抗问题需要采用一系列高效的干扰方法,以达到影响敌方通信系统的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通信对抗中高效干扰方法的研究。
干扰是通信对抗中的一种基本手段,它可以破坏敌方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从而实现控制、打击和破坏敌方通信系统的目的。
有许多种干扰方法,包括发射多路干扰、扰频干扰、扰码干扰、噪声干扰等。
这些方法的应用程度不同,可以分别针对不同的通信系统和不同的通信环境选择使用。
在众多的干扰方法中,扰码干扰方法是其中较为高效的一种。
扰码干扰是通过将正常的编码信号与扰码信号进行混合,使得接收端无法正确解码而无法接收到正确的信息。
扰码干扰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信、雷达等领域的干扰中。
另外一种比较高效的干扰方式是噪声干扰。
噪声干扰是指将一个干扰信号加到正常的信号中,使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变得更为混乱,从而使其难以正确解析。
噪声干扰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扰信号的信噪比。
如果噪声信号与正常信号之间的信噪比较低,那么噪声干扰的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但是,如果可以调整干扰信号的信噪比并控制干扰信号的波形,噪声干扰对敌方通信系统的干扰效果就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除了上述两种干扰方法,还有其他多路干扰、扰频干扰、直接干扰等多种干扰方式,但它们的干扰效果不一定都较高。
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敌方通信系统的性质和通信环境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干扰方法,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此外,通信对抗也需要掌握一定的反干扰措施,以确保本方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总之,通信对抗中的干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扰码干扰和噪声干扰是比较高效的干扰方法,在应用时需要注意干扰信号的波形和信噪比等问题。
通信对抗不仅需要掌握干扰方法,还需要适当的反干扰措施,以确保本方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通信对抗中高效干扰方法研究

通信对抗中高效干扰方法研究通信对抗是军事领域中的一种重要战术手段,干扰对方通信系统能够削弱其作战能力,并增加我方作战优势。
在通信对抗中,如何高效地干扰对方通信系统是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种高效干扰方法——扩频干扰,并对其进行研究。
扩频干扰是一种通过扩大信号频谱带宽来干扰对方通信系统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在干扰信号中引入噪声,使得对方接收到的信号被干扰而无法正确解码。
扩频干扰的核心技术是扩频调制和去扩频解调,其中扩频调制将原始信号放大并扩大带宽,去扩频解调则将接收信号恢复到原始频谱。
扩频干扰具有干扰效果显著、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通信对抗领域。
扩频干扰的实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直接序列扩频干扰、分组扩频干扰和混沌扩频干扰。
直接序列扩频干扰是将原始信号用一个扩频序列进行乘积运算,从而有效地扩大信号带宽。
分组扩频干扰则是将原始信号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不同的扩频序列进行处理,从而达到干扰效果。
混沌扩频干扰利用混沌序列的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将原始信号与混沌序列进行异或运算,从而扩大信号带宽并增加干扰效果。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干扰。
在扩频干扰中,扰频码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扰频码可以是伪随机码、伪随机数列或混沌序列等,它决定了干扰信号的频谱特性和抗干扰能力。
合理选择扰频码,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能够显著提高干扰信号的效果,并降低被对方解码的可能性。
扩频干扰还需要考虑干扰信号的功率控制。
功率控制既要保证干扰信号能够有效地干扰对方,又要避免自身被对方探测到或反干扰。
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动态调整干扰信号的功率、频率和时域特性,以及采用反干扰技术来提高干扰效果。
扩频干扰是一种高效的干扰方法,能够有效地削弱对方通信系统的作战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扩频干扰方法和优化设计干扰参数,以及合理进行功率控制。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扩频干扰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优化,为军事通信对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通信干扰作用机理 -回复

通信干扰作用机理-回复通信干扰是指影响通信系统正常工作的各种干扰信号,它可能是来自于系统内部的干扰,也可能是来自于系统外部的干扰。
通信干扰作用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电磁波干扰、噪声干扰、多径干扰和码间干扰。
接下来,我将一步一步详细解释这些干扰作用的机理。
首先,电磁波干扰是通信系统中最常见的干扰之一。
当通信系统的电磁波与其他特定频率的电磁波相遇时,可能会发生相互的干扰。
电磁波的干扰机理包括了反射、散射和折射等。
当电磁波经过反射、散射或折射后,其传播路径会发生改变,进而可能导致信号功率变弱、相位变化等。
例如,在室内通信系统中,墙壁和家具等物体对电磁波有一定的反射和散射能力,这会导致信号被不期望地折射或反射,从而产生干扰。
其次,噪声干扰也是通信系统中常见的一种干扰。
噪声是指在通信系统中存在的一种不希望的信号,它可以来自于各种噪声源,如电子器件本身的热噪声、环境噪声等。
噪声干扰的机理主要包括了加性噪声和干扰噪声。
加性噪声是指由于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了各种不可控因素的干扰,从而导致信号功率增加或频谱发生变化,例如,电源线的电磁干扰、电源变压器的磁通干扰等。
干扰噪声则是由于其他通信系统或电子设备的工作产生的干扰信号而引起的。
第三,多径干扰指的是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因经历多条复杂路径而导致的干扰。
当信号从发射器发出后,会经过多种传播路径,并在接收端到达,其中包括直射径、反射径、散射径等。
这些路径的存在导致了信号到达接收端的多个版本,即多径效应。
多径干扰的产生机理主要包括了信号的多次反射和散射,以及信号在不同路径上的传播延时不同等。
当多个版本的信号到达接收端时,它们会叠加在一起,导致信号的强度、相位等参数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干扰。
最后,码间干扰是指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由于不同码元之间存在交叠所产生的干扰。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通常会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具有不同电平的脉冲信号,这些脉冲信号被称为码元。
当不同码元之间的脉冲交叠时,会导致码元之间的互相干扰,进而引起码间干扰。
通信干扰

包络检波器的输出噪信比为:
Pjo
1 m t Pso 2 m2 t
2 j
最佳干扰理论
包络检波器的输入干信比为:
Pji Psi A2 m2 t j j A2 m2 t
包络检波器的输出噪信比与输入干信比的关系为:
Pjo P so A2 1 2 m t 1 jsr 2 A2 j 1 2 m j t
2 j
Pji Psi
m2 t j A2 m2 t
最佳干扰理论
包络检波器的输出噪信比与输入干信比关系为:
Pjo
1 A2 1 jsr 2 Pso 2 m t
与调幅干扰相比,双边带干扰的输出噪信比少了一个大于1的 分 母,因此双边带干扰信号有更好的干扰效果。比如采用100% Pjo 3 的调幅度时有: jsr
实际干信比计算时,还要考虑天线极化损耗La和带宽失配损耗 Lb。如果接收机带宽为Br,干扰信号带宽为Bj,则带宽失配损 耗为:
Lb Br B j
考虑损耗时的干信比公式只需在以上各式的基础上再乘以 (LaLb )就行了,比如考虑损耗时的自由空间传播干信比公式 为:
Pj G jr Grj dc jsr1 La Lb Psr1 PGtr Grt d j t Pjr1
最佳干扰理论
(3) 双边带干扰 采用双边带干扰时的合成信号包络为:
R t A m t J t cos j c t j
式中 J(t)=mj(t) ,包络检波器的输出噪信比为:
Pjo
输入干信比为:
1 m t Pso 2 m2 t
通信对抗原理

通信对抗原理通信对抗是一种军事战争中常见的作战手段,通过干扰、破坏敌方通信系统,达到削弱敌方作战能力、提高我方作战效果的目的。
通信对抗原理涉及到通信系统的结构、传输方式、信号特点等多个方面,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通信对抗原理进行分析。
首先,通信对抗原理涉及到通信系统的结构。
通信系统一般包括发射机、接收机、信道和传输介质等组成部分。
在通信对抗中,可以通过干扰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工作,破坏信道和传输介质,从而影响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例如,可以利用电子干扰手段干扰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工作,或者利用电磁干扰手段破坏信道和传输介质,使得通信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从而达到对抗的目的。
其次,通信对抗原理涉及到通信系统的传输方式。
通信系统的传输方式一般包括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两种。
在通信对抗中,可以通过干扰有线传输线路或者无线传输信号,破坏通信系统的传输方式,使得通信无法正常进行。
例如,可以利用电磁干扰手段干扰无线传输信号,或者利用物理破坏手段破坏有线传输线路,从而影响通信系统的传输方式,达到对抗的目的。
另外,通信对抗原理还涉及到通信系统的信号特点。
通信系统的信号特点包括信号的频率、波特率、调制方式等多个方面。
在通信对抗中,可以通过干扰通信系统的信号特点,破坏通信系统的信号传输,使得通信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例如,可以利用频率干扰手段干扰通信系统的信号频率,或者利用调制干扰手段破坏通信系统的信号波特率,从而影响通信系统的信号特点,达到对抗的目的。
综上所述,通信对抗原理涉及到通信系统的结构、传输方式、信号特点等多个方面。
在实际作战中,可以通过干扰、破坏敌方通信系统,达到削弱敌方作战能力、提高我方作战效果的目的。
因此,对通信对抗原理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对于提高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扰对通信接收机被完全压制(即上述第一种有效干扰形式)的
情况下,在通信接收机输入端所必需的干扰功率与信号功率之
比,即
Kj
Pj Ps(6ຫໍສະໝຸດ 1-1)其中,Pj是为保证被完全压制的情况下,在通信接收机输入端 所必需的干扰功率;Ps为通信接收机输入端接收到的信号功率。
这里所说的“完全压制”是一个边界比较模糊的概念。一 般来讲,若想在完全压制与非完全压制之间划一条界线的话,
3) 由于干扰的存在,通信信道容量减小,信号的传输速率降 低,单位时间内通信终端所获得的信息量减少,传送一定的信 息量所花费的时间延长,干扰所造成的这种信息传输的延误使 得通信接收终端不可能及时获取信息,(人或机)专家系统决策 迟误,因而造成了战机的贻误。在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战机 就是胜利。能够夺取时间、争取主动的干扰也是有效干扰,我
4) 巧妙地利用敌方通信信道工作的间隙,发射与敌方通信信 号特征和技术参数相同、但携带虚伪信息的假信号,用以迷惑、 误导和欺骗敌方,使其产生错误的行动或作出错误的决策。达 到欺骗目的的欺骗干扰也是有效干扰,我们说这时的通信被欺 骗了。
4.
为了定量地描述通信干扰对通信接收机影响的程度,引进
“压制系数”(用Kj表示)的概念。压制系数Kj等于在确保通信
由压制系数的定义可知,Kj的量值与干扰的形式、接收的 方法、信号的结构以及信号的特征(如信号在频率轴上的位置、 信号内涵的先验水平等)有关。所以在谈及压制系数的时候必 须指明是在什么样的传输形式、接收方法和信号特征情况下, 对什么样的干扰而言,否则Kj
5.最佳干扰(最佳干扰样式) 由于军用无线电通信系统是多种多样的,其通信体制、信 号形式、通信接收机的工作方式等各不相同,一种通用的、万 能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佳干扰样式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所 谓的最佳干扰就是“对于给定的信号形式和通信接收方式所需 压制系数最小的那种干扰样式”。也就是说,为获得有效干扰, 对于给定的信号形式和通信接收方式所需干扰信号电平 (功率)
1) 由于干扰的存在,实际的通信接收机可能完全被压制,在 给定时间内收不到任何有用信号或者只能收到零星的极少量有 用信号,在通信接收终端所得到的有用信息量近似等于零。这 样的干扰我们称之为有效干扰,我们说这时的通信被(完全)压
2) 由于干扰的存在,实际的通信接收机虽然没有被完全压制, 或者通信网没有完全被阻断,但其在恢复信息的过程中产生了 大量的错误,差错的存在使得信号内含的信息量减少,接收终 端可获取的信息量不足,通信效能降低,决策战争行动困难。 这样的干扰我们称之为有效干扰,我们说这时的通信被破坏或
信号在通信系统中被传送的过程是:信息源产生信息之后 首先被变成为某种电信号(如音频信号、视频信号、数字信号 等),这些信号在通信发射机中对载频进行调制,形成射频信 号。被调制的携带了信息的射频信号(即通信信号)经处理、变 换和功率放大之后由天线发射出去,经传播路径的衰耗之后, 被接收天线感知并由通信接收机截获,经处理变换之后送到解 调器,解调得到的信息送至通信接收终端,为终端所利用,完
(1)通信接收机终端信息的差错率(误码率)。譬如,多数研 究人员认为,当无线电报或无线电话通信系统工作在传送报文 的时候,完全压制的条件应该是传输差错率不小于50%。这个 结论是一个统计的结果,分析与实践证明,在这样的差错率情 况下,所收到的信息中所包含的有用信息实际上已趋近于零。
(2)干扰目标的重要程度。干扰目标的重要程度即威胁优先 等级。对那些威胁大、特别重要的目标,掌握的尺度就要严格 些,而对那些不太重要,威胁等级不高的,譬如小型战术通信
通信干扰技术是通信对抗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通信对 抗领域中最积极、最主动和最富有进攻性的一个方面。在信息 时代的今天,由于军事信息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所 以,以破坏和攻击敌方信息传输为目的的通信干扰的作用和地
1.信号和信息 通信干扰装备是以无线电通信系统为攻击对象的人为有源 干扰设施。众所周知,通信系统的基本用途就是把有用的信息 通过电磁波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在通信过程中,信 息发送方使用的设备称为通信发射机,信息接收方使用的设备 称为通信接收机,通信的过程就是信息传送的过程。但是严格 来讲,通信系统所传送的客体并不是信息,而是信号,信号可 以是连续的(模拟信号),也可以是离散的(数字信号)。电报通 信中的报文,电话通信中的语音以及电视中的图像、文字等都 是信息的集合,信息的传输是依附于信号的传输来实现的。信 息是信号的一种属性,是信号内容不确定性的统计的量度,信 号内容的不确定性越大则其所包容的信息就越多,即该信号的
2.干扰目标 通信干扰的对象是通信接收系统,目的是削弱和破坏通信 接收系统对信号的感知、截获及其信息的传输和交换能力,它
3.有效干扰 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研究出一种办法能用电子技术阻 止无线电波从发射机传送到接收机。为了实现干扰,唯一可行 的办法就是在通信信号到达通信接收机的同时把干扰信号也送 至通信接收机。干扰信号与通信信号经通信接收机线性部分变 换、叠加之后进入解调器。解调器从通信信号中还原出被传送 的信息,而干扰信号经解调之后形成的只能是干扰。由于解调 器的非线性,在其输出端得到的除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以外, 还有干扰信号与通信信号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杂散分量。这些杂 散相对于信息来讲也是干扰。通信干扰的有效性的表现形式有
第6章 通信干扰原理
6.1 通信干扰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6.2 通信干扰体制和基本原理 6.3 通信干扰样式 6.4 对模拟通信信号的干扰技术 6.5 对数字通信信号的干扰技术
6.1
6.1.1通信干扰的基本概念 通信干扰是以破坏或者扰乱敌方通信系统的信息(语音或
者数据)传输过程为目的而采取的电子攻击行动的总称。通信 干扰系统通过发射与敌方通信信号相关联的某种特定形式的电 磁信号,破坏或者扰乱敌方无线电通信过程,导致敌方的信息 网络体系中“神经”和“血管”——如指挥通信、协同通信、 情报通信、勤务通信等——的信息传输能力被削弱甚至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