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屈光问题及矫正

合集下载

眼科屈光试题

眼科屈光试题

眼科屈光试题1. 请解释以下概念:屈光度、正视、近视、远视、散光、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瞳孔、调节能力。

在眼科领域中,有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术语需要我们了解。

以下是对这些术语的解释:- 屈光度是用来衡量眼睛对焦光线的能力的单位,通常使用“D”来表示。

正视状态下,人眼的屈光度通常为零。

- 正视是指眼睛在无需进行调节的情况下,能够清晰地看到距离对象的能力。

- 近视是一种屈光不正的状态,眼睛对近距离的对象看得更清楚,但对远处的对象视力模糊。

它通常是由于眼睛的长度过长或者角膜的弯曲太弯曲所导致的。

- 远视是眼睛对远处的对象看得更清楚,但对近距离的对象视力模糊。

远视通常是由于眼睛的长度过短或者角膜的弯曲度不够导致的。

- 散光是一种常见的视觉问题,其特点是眼睛无法同时将所有光线聚焦在一个点上,导致物体看起来模糊或者扭曲。

散光通常是由于角膜或者晶状体形状的不规则引起的。

- 角膜是眼睛前部透明的薄层,帮助聚焦光线并保护眼睛免受外界的伤害。

- 晶状体是眼睛内部的透明结构,负责调节光线的聚焦距离。

- 视网膜是位于眼球后部的神经层,负责感受光线,将其转换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进行图像处理。

- 瞳孔是位于虹膜中央的黑色圆孔,控制光线进入眼睛的数量。

在强光下,瞳孔会收缩以减少光线量,而在弱光下会扩大以增加光线量。

- 调节能力是眼睛对距离的调焦能力,使之适应不同的观看距离。

这种调节能力主要由晶状体完成。

2. 请描述近视和远视的原因、症状和常见的矫正方法。

近视和远视是两种常见的屈光不正疾病,下面分别对它们的原因、症状和常见的矫正方法进行描述:近视:- 原因:近视主要是由于眼球过长或者角膜弯曲度过弯曲所引起的。

这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而不是其上,使得从远处来的光线变得模糊。

- 症状:近视的症状通常包括远处物体模糊不清,需要更接近物体才能看清楚,以及可能出现眼疲劳、头痛等不适。

- 矫正方法:常见的近视矫正方法包括佩戴近视眼镜或者隐形眼镜,进行屈光手术如LASIK等矫正手术。

儿童屈光不正诊断和矫正方法

儿童屈光不正诊断和矫正方法

儿童屈光不正诊断和矫正方法在儿童的视力发育中,屈光不正常常出现。

屈光不正指的是眼睛焦点的准确度受到影响,导致视物模糊。

如果不及时进行准确诊断和相应的矫正,屈光不正可能会对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儿童屈光不正的诊断方法以及常用的矫正方法,希望能为解决儿童屈光问题提供一些指导。

一、屈光不正的诊断方法1. 眼压测量:眼压测量是屈光不正诊断的基础步骤之一。

通过测量眼压,可以初步了解眼睛的健康状况,排除可能导致屈光不正的疾病。

2. 视力检查:视力检查是屈光不正诊断的主要方法。

通常采用常见的视力检查表,如Snellen视力表,对儿童进行远视、近视以及散光度数的检查。

视力检查应该注意儿童合作情况,以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3. 眼底检查:眼底检查可以帮助眼科医生详细了解儿童的眼睛结构,并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视力问题的疾病,如视网膜脱落等。

二、儿童屈光不正的矫正方法1. 矫正眼镜: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最常见的屈光不正矫正方法是佩戴矫正眼镜。

矫正眼镜通过透镜的弯曲帮助眼睛将焦点聚焦在正确的位置,使视物清晰。

为了确保矫正效果,儿童应该定期复查眼镜度数,以便调整配镜。

2. 隐形眼镜: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儿童和青少年,他们可能更喜欢使用隐形眼镜进行矫正。

隐形眼镜可以提供更自然的视觉体验,并且不会影响外观。

然而,隐形眼镜需要儿童具备良好的眼部卫生意识和正确使用方法,家长应给予指导和监督。

3. 视光矫正训练:对于一些轻度的屈光不正,视光矫正训练可能是一种辅助的矫正方法。

这种训练通过一系列眼部运动、注意力和协调练习来增强眼肌的功能,从而改善视力。

4. 屈光手术:对于一些情况严重的儿童,如高度近视或散光,医生可能会考虑屈光手术。

然而,屈光手术对于儿童而言风险较大,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决策。

三、预防和提前发现屈光不正1. 定期眼科检查:儿童在3岁前应该首次进行眼科检查,之后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定期检查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屈光不正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矫正措施。

屈光参差矫正训练

屈光参差矫正训练

屈光参差矫正训练屈光参差矫正训练是一种通过特定的训练方法来改善屈光不正的方法。

屈光不正是指眼球的屈光系统出现问题,导致眼睛无法正确聚焦光线,从而影响视力的问题。

常见的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

屈光参差是指眼球在不同焦距下的屈光系统的差异。

正常情况下,眼球的屈光系统在不同焦距下应该是一致的,即眼球能够将光线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眼球的屈光系统可能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导致视力模糊、眼睛疲劳等症状的出现。

屈光参差矫正训练的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方法,使眼球的屈光系统逐渐恢复一致,从而改善视力问题。

这种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眼球运动训练:通过眼球运动的训练,可以帮助眼球调整焦距,提高眼球的调节能力。

这种训练方法可以通过追踪移动物体、眼球转动等方式进行。

2. 眼睛放松训练:眼睛放松是屈光参差矫正训练的重要环节。

通过眼睛放松训练,可以帮助眼球放松肌肉,减轻眼睛疲劳,提高眼球的调节能力。

3. 视觉锻炼:视觉锻炼是屈光参差矫正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一系列的视觉锻炼,可以提高眼球对光线的敏感度,增强眼球的调节能力,从而改善视力问题。

4. 视觉保健:视觉保健是屈光参差矫正训练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视觉保健措施,可以保护眼睛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促进眼球的健康发育。

屈光参差矫正训练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正规机构:进行屈光参差矫正训练时,应选择正规的眼科机构或专业的视觉康复中心进行。

这样可以确保训练的质量和安全。

2. 坚持训练:屈光参差矫正训练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需要坚持进行。

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3. 遵循医嘱:进行屈光参差矫正训练时,应遵循医生或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建议。

不要随意更改训练方法或频率。

屈光参差矫正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屈光不正导致的视力问题。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人在进行训练时可能会有不同的效果。

因此,建议在进行屈光参差矫正训练前,先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了解自己的眼球情况,以便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和方案。

什么是屈光不正有哪些矫正方法

什么是屈光不正有哪些矫正方法

什么是屈光不正有哪些矫正方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屈光不正”这个词,但可能很多人并不清楚它到底是什么意思。

其实,屈光不正是一种常见的视力问题,它会影响我们看东西的清晰度。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屈光不正以及它的矫正方法。

屈光不正,简单来说,就是指眼睛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作用后,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而是在视网膜的前方或后方成像。

这就导致了我们看远处或近处的物体时会出现模糊不清的情况。

屈光不正主要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这三种类型。

近视,是屈光不正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当眼睛的屈光力太强或者眼轴过长时,远处的物体成像就会在视网膜之前,从而导致看远处的东西模糊,但看近处的物体通常不受影响。

如今,随着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以及学习、工作压力的增加,近视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而且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

远视则与近视相反,它是指眼球的屈光力较弱或者眼轴过短,导致平行光线在视网膜之后成像。

远视患者看近处的物体比较吃力,而看远处的物体相对清晰一些。

散光则是由于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的屈光力不同,导致光线不能聚焦在同一点上,从而形成多个焦点。

散光患者看东西会有重影、变形的情况,无论看远还是看近都会受到影响。

那么,当我们发现自己有屈光不正的问题时,应该如何矫正呢?目前,常见的矫正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框架眼镜是最常见也是最方便的矫正方法。

通过验光配镜,选择合适度数的镜片,可以帮助我们将光线正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改善视力。

框架眼镜的优点是佩戴方便、价格相对较低,而且不会直接接触眼睛,减少了感染的风险。

但它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佩戴时可能会影响外观,运动时不太方便。

隐形眼镜也是一种常见的选择。

它直接贴附在角膜表面,能够提供更自然的视觉效果,不会影响外观。

但隐形眼镜的佩戴需要注意卫生,每天佩戴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引起眼部感染和不适。

此外,对于一些眼部有疾病或者不适合佩戴隐形眼镜的人来说,这种方法就不太适用了。

近视眼的角膜屈光性与视力矫正的最新进展

近视眼的角膜屈光性与视力矫正的最新进展

近视眼的角膜屈光性与视力矫正的最新进展近视眼作为一种常见的视觉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角膜屈光手术逐渐成为治疗近视眼的一种有效方法。

本文将介绍近视眼的角膜屈光性和视力矫正的最新进展。

1. 角膜屈光性的概念角膜屈光性可以理解为角膜对光线的折射能力,它是决定眼睛对远近物体成像清晰程度的重要因素。

正常的眼睛在自然光线的照射下,光线经过角膜折射到达视网膜,形成清晰的像。

然而,近视眼的角膜过于弯曲,导致光线在折射过程中出现问题,使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

这就是为什么近视眼患者看远处物体会模糊不清的原因。

2. 角膜屈光手术的原理角膜屈光手术通过改变角膜的曲率,从而改善近视眼的视力。

常见的角膜屈光手术有LASIK和PRK两种。

2.1 LASIK: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是最常见的角膜屈光手术。

它通过使用激光切割工具(微型角膜磨刀)制作角膜瓣,并使用激光将角膜下层组织重新塑形。

术后,角膜瓣将被重新放置在角膜上,并在短时间内自行愈合。

此过程可以显著改善近视眼患者的视力。

2.2 PRK:表面点蚀术PRK是另一种常见的角膜屈光手术。

与LASIK不同,PRK不需要制作角膜瓣。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使用激光将角膜表面的上皮层蚀刻掉,并使用激光对角膜进行重塑。

由于没有角膜瓣的制作和移位,PRK手术恢复时间较长,但也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

3. 视力矫正的最新进展近年来,科技的不断进步为视力矫正提供了更多选择。

下面将介绍一些视力矫正的最新进展。

3.1 近视眼激光手术的改进近视眼激光手术在手术方法、设备和技术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例如,定制化LASIK手术使用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角膜曲率和屈光度等因素进行手术,提高了手术效果。

此外,飞秒激光技术的引入使手术更加精确和安全。

3.2 植入式晶状体的发展植入式晶状体是另一种视力矫正的方法。

它通过将人工晶状体植入眼球来矫正近视眼。

植入式晶状体可以根据患者的视力需求进行个性化调整,可以显著改善近视眼患者的视力。

屈光不正治疗方法

屈光不正治疗方法
分类
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 三种类型。
发因素
屈光不正具有一定的遗传 倾向,家族中有屈光不正 病史的人群更易患病。
环境因素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光线 不足、姿势不正确等环境 因素也可能导致屈光不正 的发生。
其他因素
年龄、营养状况、眼部疾 病等也可能对屈光不正的 发生产生影响。
优点
隐形眼镜具有美观、方便运动等 优点,同时能够减少框架眼镜对
鼻梁的压迫。
缺点
佩戴隐形眼镜可能引起眼部感染 、干眼症等风险;长期佩戴可能 导致角膜缺氧、新生血管等问题

佩戴注意事项
佩戴前需进行眼部检查,确保适 合佩戴;佩戴时需注意卫生,避 免污染;佩戴时间不宜过长,需
定期更换镜片。
角膜塑形镜治疗原理及效果评估
保持正确读写姿势,改善用眼环境
调整用眼距离和角度
读书写字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30厘米左右,视线与书本 的角度应接近直角,避免用眼距离过近或角度不当造成眼睛疲劳。
改善光线环境
用眼时应保证充足的光线,避免在昏暗或强光下用眼。同时,要注 意光线的均匀性,避免光线过强或过弱对眼睛造成刺激。
保持正确坐姿
口服药物辅助治疗
维生素类药物
如维生素A、C、E等,具有抗氧化、保护视网膜等作用,可 辅助治疗屈光不正。但需注意适量补充,避免过量导致不良 反应。
中药制剂
一些具有明目、养肝、补肾等作用的中药制剂,也可在医生 指导下用于辅助治疗屈光不正。但需注意药物成分及禁忌症 ,避免不当使用导致身体损伤。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及副作用
治疗原理
角膜塑形镜通过夜间佩戴,利用镜片的反几何设计,对角 膜进行塑形,使白天不戴眼镜也能达到清晰视力的效果。
效果评估

屈光误差的研究

屈光误差的研究

屈光误差的研究
屈光误差是指眼球不能正确地将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导致看东西模糊不清。

它是一种常见的视觉问题,可以通过配戴适当的眼镜或隐形眼镜来矫正。

以下是关于屈光误差的更多信息:
1. 屈光度:是一个量化屈光误差的单位,表示眼睛能够聚焦光线的能力。

正常人的屈光度约为60D左右。

2. 常见类型:近视、远视和散光是最常见的屈光误差类型。

其中,近视指眼球过长或晶状体弯曲过度,无法将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远视则相反,眼球过短或晶状体变平,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后面;而散光则是因为角膜或晶状体的曲率不均匀,使得光线聚焦成椭圆形而非圆形。

3. 检测方法: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视力表、自动折射仪和角膜地形图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一个人的屈光度和屈光误差类型,从而为其配戴合适的眼镜或隐形眼镜。

4. 矫正方法:除了眼镜和隐形眼镜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矫正方法,如角膜塑形镜、LASIK手术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使用,但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总之,屈光误差是一种常见的视觉问题,但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矫正,让人们能够拥有更清晰的视力。

儿童屈光不正的矫正方法和时间安排

儿童屈光不正的矫正方法和时间安排

儿童屈光不正的矫正方法和时间安排屈光不正是一种常见的眼部问题,在儿童中尤为常见。

屈光不正指的是眼睛无法正确聚焦光线,导致视力模糊。

为了确保儿童的视力得到有效的矫正,我们需了解儿童屈光不正的矫正方法和时间安排。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矫正方法,以及适用的年龄和时间安排。

1. 眼镜眼镜是最常见的儿童屈光不正矫正方法之一。

通过眼镜,可以为儿童提供适当的屈光度数,帮助他们恢复清晰的视力。

儿童戴眼镜的年龄往往在3至5岁之间开始,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已经能够适应佩戴眼镜并理解其作用。

在儿童眼镜的选择上,应选择轻便舒适、防护性能好的款式,以确保儿童佩戴舒适,并保护眼睛免受外界伤害。

2. 角膜塑形镜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硬型隐形眼镜,可在夜间佩戴,通过对角膜形状进行塑形,达到矫正屈光不正的效果。

对于儿童来说,角膜塑形镜具有以下优点:可以避免白天加重近视度数、佩戴舒适,可重复使用。

然而,角膜塑形镜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定制和适配,因此在选择和使用之前,家长应咨询医生的建议。

3. 隐形眼镜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和青少年,隐形眼镜也是一种屈光不正矫正方法。

隐形眼镜可以提供更自然的视觉效果,让儿童在运动、社交等活动中更加自由自在。

然而,儿童使用隐形眼镜需要具备一定的卫生意识和眼部保健知识,并且隐形眼镜的选择、佩戴时间等都需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

4. 屈光手术适用于成年人的屈光手术在儿童中一般不推荐使用,因为儿童的眼睛处于发育阶段,眼球形状不稳定。

不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医生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年龄较大的儿童进行屈光手术矫正。

此类手术需要经过专业医生的评估和决策,家长应积极咨询医生并了解术后需注意的事项。

儿童屈光不正的时间安排因个体差异而异。

一般来说,当发现儿童视力存在问题时,应尽早带孩子去专业眼科医生进行视力检查。

医生将根据检查结果和孩子的年龄、症状等综合因素,确定合适的矫正方法和时间安排。

家长应配合医生的建议,及时进行矫正治疗,以保障孩子的视力发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玻璃体液化、浑浊、后脱离 • 眼底改变
22
近视的处方原则
• 基本原则 • 用最低度数的负透镜(凹透镜)使患者获
得最佳的矫正视力
23
• 婴儿时期(0-3岁) 中、低度观察,高度部分矫正 • 学龄前儿童(3-6岁) <-1.50D 观察 >-1.50D在睫状肌麻痹后适当矫
正 目的:预防和治疗弱视 • 学龄前、青春期(6-18岁) 完全矫正、避免过矫、定期复诊(半年一次)
– 试镜片法 – 综合验光仪
11
客观验光
• 睫状肌麻痹剂的种类 –美多丽、双星明:常用,快速 –阿托品:长效、彻底
• 睫状肌麻痹剂的应用 需散瞳验光:15岁以下青少年配镜,15-18岁初次配镜, 有斜、弱视的被测者,视力、或屈光度不稳定的,幼 儿、愚钝、视觉反应不灵和协作不好者 不需散瞳验光类
• 按屈光成分:
– 曲率性近视:由角膜或晶状体表面弯曲度过强所致 – 轴性近视:由眼球前后轴过度发展所致 – 指数性近视:由屈光介质的屈折指数过高所引起
• 按近视程度:
– 轻度近视:〈-3.00D – 中度近视:-3.00D~-6.00D – 高度近视: >-6.00D
17
• 3、按屈光动态分类:1) 假性近视 2)真性近视 3) 混合性近视
3月时立体视觉开始发育 4月时对视标产生适当的调节反应 眼 位:正位,少数呈外斜位,内斜视为异常状态
6月-2岁 中心注视 准确、平滑的眼球追随运动 眼位:正位 3-4岁 视力达到0.5,两眼视力相差小于两行 5岁 视力达到0.6-0.7,两眼视力相差小于两行 6-7岁 视力达到0.7-1.0,两眼视力相差小于两行
交叉柱镜法
二次MPMVA
双眼雾视 双眼MPMVA 视功能测试 处方决定与宣教
Maximum plus to maxium visual acuity
眼屈光状态
• 正视(-0.25D~+0.50D) • 屈光不正/非正视
– 近视 – 远视 – 散光
15
近视
定义: 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平行光线经
眼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成为 近视眼。 近视眼的远点在眼前某一点。
12
综合验光仪 Phoropter
Phoro + Optometer
眼肌检测 验光仪
验光 + 视功能检测
主观过程:心理物理学过程 13
单眼验光
医学验光流程
双眼验光
问诊
双眼调节平衡
眼部检查
初检
裸眼远视力
旧镜光度和视力
客观验光
电脑验光机或常态检影镜
瞳距测量
优势眼判定
主觉验光
雾视
散光表法
初次MPMVA
豹纹状眼底、视网膜脉络膜萎 缩
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白内障 等
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
单纯近视的分类
区别 名称
假性性近视
混合性近视
真性近视
屈 光 状 态 近视
近视
近视
调 节 松 弛 后 近视消失、呈正视或 近视部分降低 远视
近视度数未下降
发 病 机 制 调节紧张
调节紧张与器质病 完全是器质性病变 变

龄 较小
眼屈光问题诊断及处理
1
我们的视觉系统
2
视力分类
• 裸眼视力、针孔视力、矫正视力
• 视力记录方法:分数记录法、小数记录法、5分记 录法
分数记录法 (英国)检测距离 6m 设计距离:60m、30m、21m、15m、12m、9m、6m 表示方法:6/60、 6/30 、6/21、6/15、6/9 6/6
视力分类
•裸眼视力、针孔视力、矫正视力
屈光不正
人眼调节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当5米以 外的平行光线进入眼内,经屈光系统的折 射后不能呈像在视网膜上,统称屈光不正
9
远和近视力与眼屈光不正
• 远=1.0,近=1.0 正视眼,轻度远视眼
• 远<1.0,近=1.0 近视眼,假性近视或调节性近视,药物作用,未成熟的白 内障,糖尿病血糖未控制
• 4、按空间分类:1) 高空近视 2) 低空近视
总分类
• (一) 单纯性近视 • (二) 病理性近视
单纯性近视与病理性近视的区别
区别 名称
单纯性近视
病理性近视

因 环境与遗传
主要为遗传
调 节 因 素 起一定作用
不起作用
屈 光 度 一般在-6.00D以下
在-6.00D以上
矫 正 视 力 一般正常
24
• 青年(19-40岁) 度数相对稳定,不建议轻易改动处方,可考虑接
(美国)检测距离 20英尺 设计距离:200英尺、100英尺、70英尺、50英尺、40英尺、
30英尺、20英尺、 表示方法:20/200 、20/100 、20/70 、20/50 20/40 、
20/30 、20/20
国标
0.1 0.12 0.15 0.2 0.25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1.5 2.0
中年以后难以矫正到正常
发 展 情 况 20岁以上停止发展
20岁以后可以正常发展

轴 一般正常或稍延长
明显延长

位 一般正常或外隐斜
外隐斜或显性外斜
玻 璃 体 一般正常
基本混浊(絮状)
视 乳 头 弧 形 斑 部分有、但一般都在1/2PD以下 基本都有、且都在1/2PD以上
视 网 膜 一般正常、少数有豹纹状眼底 并 发 症 一般无 单 纯 性 青 光 眼 发病率一般不高于正常人
• 远=1.0,近<1.0 青少年的中度远视和中年的轻度远视,老年人的正视眼, 抗胆碱类药物的全局或局部应用,眼球后肿瘤或视网膜轻 度水肿
• 远<1.0,近<1.0 青少年高度远视或中年中高度远视,轻度近视加老视,病 理性近视眼,散光眼
屈光检查方法
• 客观验光法
– 检影 – 电脑验光仪
• 主觉验光法
介于两者之间
较大
发 病 时 间 较短
介于两者之间
较大
屈 光 度 较低(-2.00D以下) 一般大于-2.00D 较高
治 疗 效 果 明显
可降低部分屈光度 疗效不佳

镜 不需要戴镜
要戴
要戴
近视
• 临床表现
– 视远模糊、波动 – 近视力正常 – 眯眼 – 看近少用调节,集合功能下
降,易出现外隐斜 – 高度近视
对数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正常视力发育
0-2月 瞳孔对光反应 间或出现的注视或追随 不规则地眼球 扫视运动 眼位:常呈外斜位,罕见内斜位
2-6月 扫视运动发育完成 中心注视和追随 准确的双眼平滑追随 不对称的单眼平滑追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