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水 一个苹果》优课教学设计_6
北师大2001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五 水 一个苹果》优质课教学设计_21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志愿军战士们坚强的革命意志,以及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阶级友情。
2、体会文章如何有详有略的记叙,懂得详略分明的好处。
教学重点: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描写,体会志愿军战士相互关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今天是10月25日,64年前的今天,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取得了胜利。
在这次战斗中,涌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一个苹果》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场战役中。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一个苹果》的故事中吧!齐读课题。
(学生)2、复习词语。
(指名读)二、以读促悟,感悟真情1、同学们,字词你们掌握得很好。
今天我要学习的课文是(生齐读《一个苹果》)。
那谁能用文中的话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苹果?(“我望着这个擦得很干净的苹果,它青里透红,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指名读“青里透红,诱人的香味。
”说明了什么?—齐读读完后,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2、同学们,这样一个“青里透红,香味诱人。
”的苹果是怎样得来的?(学生回答:是火线运输员捡来的。
)文中有一句话描写了火线运输员的样子,谁能找出来读一读?“借着洞口的亮光,我看到他满身尘土,裤子撕了好几道口子,脚脖子上还划破了好几处,血迹斑斑。
”指名读—谈体会—师生对读—齐读从对火线运输员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苹果来之不易)3、同学们,就是这样一个来之不易,就是这样一个“青里透红,香味诱人”的苹果,在64年前的上甘岭战役中,在防炮动里,传了两次,你还记得怎么传的吗?第一次:火线运输员—连长—步话机员小李—伤员小蓝—司号员—卫生员—连长第二次:连长—步话机员小李—小胡—小张—……三、感悟对苹果的需要同学们,这样一个“青里透红,香味诱人”的苹果,在战士们的手中传了两次,居然还剩了大半个,是他们不需要这个苹果吗?谁最需要?(默读4—12自然段)1、连长—(“自从二十四日我连出击开始,已经几天没喝过一口水,只有前天晚上,营长给了我一块两寸长的萝卜,我的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似的。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水 一个苹果》优课教学设计_18

一个苹果本课学习要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感受志愿军战士们坚强的革命意志,以及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阶级友情。
2、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
认字6个,写字10个。
3、运用学过的方法学习词语,理解“呻吟、沉静”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4、体会文章如何有详有略地记叙,懂得详略分明的好处。
能够用小标题概括文章内容,能写简单的提纲。
本课时学习目标:1、得言: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
认字6个,写字10个。
2、得意: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感受志愿军战士们坚强的革命意志,以及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阶级友情。
3、得法:能够用小标题概括文章内容,能写简单的提纲。
课前预习:标:标自然段认:认读课后的生字新词圈:在文中圈出生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课文停顿写:课后生字通过观察已经记住了,还可以写得很漂亮哦!析:解释文中重点词语(查字典、联系上下文)集: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
预习检测:1、我能准确认读这些词语。
喉咙固执诱人眼眶呻吟深陷沉静迸出血迹斑斑烟熏火燎翻来覆去战火纷飞2、我能查资料了解课文背景资料。
(提示: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3、我能认真朗读课文,并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课时本课时学习安排:课中导练:活动一我查资料了解了课文背景资料,我能和小组交流。
活动二大声朗读课文后,我知道:1、课文是按顺序写的,讲的是的故事。
2、我能为课文分段,并用小标题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
()-----()----()3、在课文中,苹果传递了()次。
我能找出苹果传递的顺序:第一次:火线运输员---()---()---()---()--()---()-()--连长第二次:连长---()---()---()课后拓展1、辨字组词()框()防()讯()仗()眶()仿()迅()杖()2)近义词反义词沉静()()幸福()()骄傲()()。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水13一个苹果教案1北师大版

一个苹果教材分析:《一个苹果》是主题单元“水”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教材编排本单元的用意在于让学生知道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人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水,社会经济建设更需要用水。
使学生在认识到水的重要性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团结友爱的教育,感受在遇到危难时刻人物所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珍惜水资源,形成自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行为习惯。
本课记叙了在抗美援朝时期,八位志愿军战士,在防炮洞中,尽管干渴得很厉害,却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的事情,歌颂了志愿军战士互相关怀体贴的阶级友情。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民军队战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指导员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更重要的高尚品格。
3.领悟文章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学习在叙述一件事情时,把重点部分说详细、说具体的方法。
4.体会文章中外貌、神态、语言描写的作用。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新课。
看了课题想知道什么?(为什么只有一个苹果?围绕一个苹果发生了什么事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读,检查本课生字掌握情况。
3.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4.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尽量少的文字概括课文内容。
(课文记叙了在抗美援朝时期,八位志愿军战士,在防炮洞中,尽管干渴得很厉害,却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的事情。
)5.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抗美援朝时期的背景资料。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快速阅读课文,想想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试着给课文分段。
2.全班交流,明确分段。
(全文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了战士们让一个苹果的故事。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写五连派来的火线运输员在送弹药的同时拿来了一个在半路上捡到的苹果。
第二部分:(第7—15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写这个苹果在防炮洞里的八个十分渴的战士的手中转了一大圈还是剩下了大半个。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水 一个苹果》优课教学设计_15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这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水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时间,志愿军战士在极度口渴的情况下,八个战士分吃一个苹果,还没有吃完的故事,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团结友爱、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
教学目标:1、抓住人物外貌、语言、神态、心理活动体会人物高尚品质并感情朗读课文。
2、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志愿军战士分吃苹果的过程,感受到志愿军战士的高尚品质是重点,体会本篇文章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反映人物的内心的写法是难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前天是十月二十五日,大家知道是什么日子吗?对,上甘岭战役是这场战争中最有名的一次战役。
这次战斗中,涌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这些感人的故事中吧。
二、出示学习目标1、抓住人物外貌、语言、神态、心理活动体会人物高尚品质并感情朗读课文。
2、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三、引导自学两次传苹果教师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个苹果传了两次,最后竟然还剩下大半个,是战士们不需要吗?谁最需要?3.7平方公里的狭小面积,一日内落弹30余万发。
43天战斗,敌人共倾泻了190万发炮弹和5000枚炸弹。
志愿军被迫转入坑道战,敌人利用石土堵塞、轰炸爆破、断绝水源、施放毒气和烟熏等毒辣手段。
坑道内,遗体不能掩埋,硝烟味、硫磺味、血腥味弥漫令人窒息。
最缺的水。
许多人喝不到一滴水,压缩饼干根本咽不下去,有的时候甚至要喝尿。
饼干放入嘴里时能把舌头割破,人丹放在嘴里竟化不了。
谁能给坑道内送进一个苹果,就给谁立二等功。
一桶水、一箱弹药、一个苹果,常常是牺牲好几个战士也不一定能送得上去。
(设计意图:抗美援朝战争离学生的生活现实很远,只有将当时的背景资料充分向学生展示,把他们带入当年的背景之中,才能深刻地理解一个苹果对于志愿军战士来说多么重要。
)1、自学提示:从哪里看出战士们都特别需要水,需要这个苹果?画出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在自己感动地方做简单批注。
小学语文北师大五年级上册(2023年6月修订)5水-一个苹果教学设计2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民军队战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志愿军战士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更重要的高尚品格。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3.学习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民军队战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志愿军战士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更重要的高尚品格。
课前准备 :查找有关上甘岭战役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图片1.同学们,《一个苹果》这篇课文,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创作的。
故事发生在1952年的朝鲜战场。
敌人向上甘岭两个小小的山头倾泻了190万发炮弹和5000枚炸弹。
最多一天高达30万发炮弹,平均每秒钟就有6发,每平房米的土地上就有76枚炸弹爆炸。
志愿军被迫转入坑道,坑道战比阵地战更艰难。
敌人利用有利地形,采取筑垒封锁、石土堵塞、轰炸爆破、断绝水源、释放毒剂和烟熏等毒辣手段,妄图消灭坑道中的志愿军。
坑道里,烈士的遗体不能及时掩埋,硝烟味、硫磺味、血腥味、屎尿味弥漫在坑道里,让人窒息。
最缺的是水,许多坑道没人每天只能吃到半块饼干,许多人喝不到一滴水,压缩饼干根本就咽不下去。
有的时候甚至要喝尿……干渴了七天,战士们没喝到一口水,干渴程度可想而知。
就在这时,一个火线运输员给他们送来了一个苹果,大家想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了吗?(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质疑问难。
(学生有可能提出:一个苹果时从哪里来的?围绕一个苹果讲了一件什么事等问题?)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脉络和人物。
1、理清文章的脉络:课文根据事情发展的顺序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事情的起因在第几段?讲什么?发展在几段?讲什么?事情继续发展,在哪些段?讲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段落脉络)1)划分课文段意。
1、课文第1-3自然段写火线运输员捡到一个苹果,交给连长。
2、课文第4-12自然段写大家你推我让,谁也不吃这个苹果。
3、课文第13-15自然段写战士们一共只吃了一小半个苹果。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水 一个苹果》优课教学设计_10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受志愿军战士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阶级友情;3、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感受志愿军战士坚强的革命意志,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阶级友情。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如何有详有略地记叙,懂得详略分明的好处。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发生在朝鲜战场——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个感人故事《一个苹果》(板书课题,齐读两遍)二、预习检测检查大家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检查生字词和课文内容)1、字词正音:迸喉矮讯吟熏弹号2、词语积累:卸完撕开眼眶沙哑面颊喉咙呻吟动员沉静晶莹一瞬间诱人战火纷飞翻来覆去烟熏火燎血迹斑斑3、课文内容回顾:这篇课文以(一个苹果)为线索,记叙了在(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在防炮洞中,尽管干渴得很厉害,却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的故事。
三、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受志愿军战士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阶级友情;3、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四、初读课文1、同学们在家都认真地预习了这篇课文,我问大家一个问题:文中的苹果传递了几次?每次都是什么结果?2、第一次传递苹果和第二次传递苹果哪部分内容写得多,写得具体?总结:写得多写得具体就是祥写,写得少就是略写,祥写和略写是写作方法中重要的一种,祥写能更好地突出文章的主题。
所以,同学们平时也要学会这种写作方法。
3、谁能用1个词概括这两次传递苹果的主要内容?学生:第一次是让苹果,第二次是吃苹果。
过渡:同学们预习的真认真,希望这节课也能认真学习。
五、深入研读、体会友情1、看看课文是怎样祥写战士们让苹果的,自读课文1-12段思考:谁最需要苹果,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要求:用笔圈画出重点的词和句子,在自己感动的地方做简单批注。
(一)运输员:“他满身尘土,裤子撕了好几道口子,脚脖子上还划破了好几处,血迹斑斑。
”问:为什么对受伤的运输员写得这么详细?(从衣着、伤势突出他需要这个苹果)问:运输员自己满身尘土,为什么他交给连长的苹果却擦得很干净?从这里你能体会到什么?问:他肯定很渴,的确需要吃这个苹果。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一个苹果》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一个苹果》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战士们坚守阵地、不畏艰险的精神。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复述等阅读能力。
4.感受课文中所体现的亲情、友情和战士们的英勇无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战士们的精神品质。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和象征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一个苹果》。
大家先猜猜,这篇课文可能会讲些什么内容?2.自读课文师:请同学们先自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找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语句,并做好笔记。
3.交流感受师:谁来说说,你在自读课文时,有什么感受或者发现?生1:我觉得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团结、友爱和坚守的故事。
生2:我注意到课文中的战士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
生3:我觉得文中的“一个苹果”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
4.精讲课文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课文。
我们来学习生字词。
(1)学习生字词师:请同学们翻开书,我们来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大家注意观察字的结构和读音,然后齐读。
(2)分析课文内容1)课文中的战士们面临着哪些困难?2)战士们是如何克服困难的?3)文中的“一个苹果”有什么特殊的含义?生1:战士们面临着缺少食物、水源不足等困难。
生2:战士们通过团结协作、互相鼓励来克服困难。
生3:文中的“一个苹果”象征着战士们坚守阵地、不畏艰险的精神。
5.感悟课文师:通过分析课文,我们了解到战士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坚守阵地,展现了英勇无畏的精神。
请同学们谈谈,你从这篇课文中感受到了什么?生1:我感受到了战士们的团结、友爱。
生2:我感受到了战士们的坚强、勇敢。
生3:我感受到了战士们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6.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苹果》这篇课文,了解了战士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守阵地、团结协作、英勇无畏的精神。
北师大2001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五 水 一个苹果》优质课教学设计_13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一、播放电影,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我们都知道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是我们的革命先辈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换回来的。
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经走远,也许你们无法体会那时的艰苦,那就让我们先看一段资料。
(出示电影上甘岭片段)这是电影上甘岭的片段。
1950年中国根据朝鲜政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听从党的号召,为了保家卫国,浩浩荡荡地跨过鸭绿江来到朝鲜国土上与朝鲜同胞并肩作战,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与顽强的意志赶走了美帝国主义。
上甘岭战役是异常艰苦的战斗,当时敌人在这个仅3.7平方千米的山头投下290万颗炮弹,5000多枚炸弹,整个山头被削去两米,可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以坚强的意志坚守了43天。
在这段时间里,山头周围布满了敌人,一滴水,一个食物送上去往往要牺牲好几个生命为代价。
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一个防炮洞中挣围绕着一个苹果,发生着感人肺腑的故事。
(板书:一个苹果)。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这份感动。
2、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找一找文中共出现了几个人物,把它圈出来。
2、生汇报。
(C组同学)三、再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语言1、理解干渴现在就让我们走进黄昏的防空洞,看看当时这8个人的情况。
(出示句子:说实在的,自从24日我连出击开始,只有前天晚上营长给了我一块两寸长的萝卜,我已经几天没喝过一口水,喉咙早就干的烟熏火燎的。
不用说,战士们一定也渴的受不住了。
)同学们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生:知道了战士们已经渴得不行了生:知道了战士们现在急需喝水。
师: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生:烟熏火燎师:多么形象的干渴,请你再读读这句话吧!嗓子里烟熏火燎的,再不喝水,有可能就会————这还是威胁到生命的渴呀!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连长的渴。
师:通过读书,你还从哪些句子感受到战士的干渴?生汇报干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个苹果》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
文章记叙了在抗美援朝时期,八位志愿军战士,在防炮洞中,尽管干渴得很厉害,却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的事情,歌颂了志愿军战士互相关怀体贴的阶级友情。
课文通过对人物动作、外貌、语言、心理活动等描写体现战士们在几天几夜没有喝水的情况下,对水的渴望。
描写苹果传递了两圈还剩下大半个的感人情节,充分体现了战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志愿军战士之间深厚的情谊。
4、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等描写,用心去体会人物对苹果的需要、渴望,而又互相谦让的这种高大的形象和高尚的品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来体会战友之间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志愿军战士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志愿军战士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更重要的高尚品格。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板书:“水”,并用“水”说一句话,擦掉水,请同学用“没有水”再说一句话。
【本单元主题是“水”,设计这样的谈话,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水对于人的重要性。
】
2、可见我们每个人每天都离不开水,可是有一群战士他们七天七夜都没喝到一滴水,已走到了生命的最边缘。
3、【课件播放】这是发生在上甘岭战役中的真实故事,1952年秋,敌人为了攻占上甘岭的阵地,在43天的战斗中,出动了大批兵力,向这个总面积只有3.7平方公里的山头上,倾泻了290万发炮弹和5千多枚炸弹。
这是世界战争史上所没有过的最密集的炮火,山头被削低了两米,岩石被炸成一米多厚的粉末。
战士们在这种极端艰苦的情况下,依然坚守阵地,七天七夜了,他们没喝到一滴水,就在这时,一位火线运输员给他们送来了一个苹果。
【板书课题】同学们,此时,对于战士们来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苹果?【师简要叙述本文的时代背景,课件同步播放上甘岭战役中战斗的图片,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战争的残酷,同时为更好的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
4、读好课题,强调“一个”。
5、质疑: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有了一个珍贵的苹果,你最想知道什么?(预设问题:1、这个苹果是哪里来的?2、围绕一个苹果发生了什么事?3、只有一个苹果大家怎么吃呢?)【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学贵于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同时质疑能力也是创新能力的前提。
】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请同学带着这些问题自由的朗读课文。
2、解疑。
3、相机引导:这个苹果在战士们手中传递了几圈?(板:传递)说说每圈的传递顺序和结果?指名回答。
第一圈:火线运输员——连长——步话机员小李——伤员小蓝——连长——司号员——卫生员——小蓝——连长。
结果:还是一个完整的苹果。
【课件出示图】
第二圈:连长——步话机员小李——小胡——小张……
结果:还剩大半个。
【课件出示图】
4、苹果在战士的手中传递了一圈后,依然是一个完整的苹果,看着这个让人馋涎欲滴的苹果,你有什么疑问?(预设:1、他们为什么不把苹果吃完?2、难道战士们不需要这个苹果吗?)
5、借助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结。
他们不需要这个苹果吗?他们需要,对防炮洞里的八个战士来说,他们都非常需要这个苹果。
在前沿阵地上,经常是一两个缺员很多的连对抗一两个装备齐全的团,而且几乎没有炮火支援,弹药也常常补充不上,一桶水、一箱弹药、一个苹果,常常是牺牲好几个战士都不一定送得上去……
三、抓住重点、品读细节
1、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防跑洞,走进可敬可爱的战士们。
认真默读课文,你认为谁最需要这个苹果?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2、学生汇报,预设如下。
【学生汇报到那位战士需要苹果,课件出示相关语句。
】
(1)我认为连长最需要:“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似的。
”“这会儿,
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
”
①理解“烟熏火燎”。
(形容干极了的感觉,烟和火熏烤,比喻酷热或干燥。
)
②谈体会。
③连长渴成这样了,谁能读出他非常干渴?(强调烟熏火燎、一口气。
)指名读。
作者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连长需要苹果?(板:心理)(2)我认为火线运输员需要:“他顶多不过二十岁,长地矮矮的,瘦瘦的。
我看到满身尘土,裤子撕了好几道口子,脚脖子上还划破了好几处,血迹斑斑。
”我们透过火线运输员的外貌也可以看出他也需要这个苹果。
(板:外貌)
(4)步话机员小李需要:“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血口子,脸上挂满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
”(外貌描写)(5)伤员小蓝需要:“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
”(外貌描写)4、看来每位战士都很需要这个苹果,吃了这个苹果,连长的喉咙不再会干的烟熏火燎;吃了这个苹果,步话机员沙哑的嗓子会得到缓解;吃了这个苹果,通讯员小蓝干裂的嘴唇会得到一些滋润;可是他们吃了苹果吗?(没有)他们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请你找出相关的句子。
(1)语言描写。
(连长对火线运输员说:“你太辛苦了,还你吃了吧。
”“不,我在路上可以喝凉水。
”连长对小李说:“小李,这个苹果你吃了吧,好润润喉咙。
”小蓝对连长说:“连长,您几天没喝水了。
您吃吧,吃了好指挥我们打仗。
”)(板:语言)
(2)动作描写。
小蓝拿起苹果,张开嘴正要吃,突然想周围望了望,立刻把嘴闭住了。
(3)透过他们的语言、动作你体会到什么?(板:动作)
5、正因为这样,他们做了同样的一件事,那就是把苹果让给别人,此刻,他们传递的仅仅是苹果吗?是什么?学生板书。
(情谊、关爱、友情、幸福、生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参与者,成为课堂的主人。
】
3、作者通过抓住人物的外貌、心理描写说明战士们非常需要这个苹果;通过动作、语言等描写来体现战士们关心体贴别人的崇高品质。
我们在习作时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
四、以读促思,深化主题
1、这是多么可爱的战士!这是多么可敬的战士!残酷的战争没有击垮他们顽强的意志,反而把他们的心紧紧的连接在一起,凝聚成了一股强大的战斗力。
当谁也不肯吃这个苹果的时候,连长只得动员大家吃了苹果,感人的一幕再次发生了。
2、请同学当连长作动员。
(你是一位称职的连长。
)
3、经过连长做工作,同志们勉强开始吃苹果了,苹果又在战士们的手里转了一圈,结果呢?你又有什么疑问?【创设情景,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能力,学生的提问更能激发其他同学的思考与参与,也能调动孩子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
4、同桌或小组之间交流同学们自主提出的问题,即用“这会儿,不用说一个……一口气吃完”与“这样一个挨一个……苹果还剩下大半个”相对比,谈自己的看法。
【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在同桌之间或小组之间解决,这是多么有趣的事情。
这也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手段,让孩子在交流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学会取长补短,学会分析,处理信息。
】
5、小结:尽管每个人都干渴难忍,却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他们总想把幸福留给别人,把痛苦留给自己。
此时,战士们互相关心,友爱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呀!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他们人人都有一个金子般的心,正闪耀着金色的光芒,让这个苹果变成了一个金苹果!
五、引导体会,升华情感
1、此时此刻,战士们的崇高品质感动了我们,也感动了防炮洞里的每一位战士。
2、请同学自由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格外沉静)
3、“沉静”是因为大家都不说话了。
为什么不说话了?(因为每一位战士心里都不平静,流着泪,说不出话来,连长也激动的流泪了。
)没有更好语言来表达此刻的心情,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这泪是(幸福、骄傲)的泪,为什么?指名回答。
4、你现在就是防炮洞里的一位战士,告诉大家你的泪为什么是幸福、骄傲的泪。
(这是幸福的泪,是因为生活在战友的崇高友爱中而感到幸福;这也是骄傲的泪,是因为有这样一些在困难的时候一心为别人着想的品质高尚的战友而感到骄傲。
)
六、总结全文、拓展提高。
1、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在这饥渴交迫的夜晚,战士们让出了解渴的苹果,就意味着让出了生命,让我们饱含感动与敬佩,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2、学到这儿,我想同学们肯定许多许多内心深处的话,对志愿军叔叔说,请同学们说出来。
板书设计:
一个苹果→(舍己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