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复习提纲(已修改)
《政治生活》第1---5课复习提纲

高一《政治生活》第1---5课复习提纲《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1、国家的根本属性是什么?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什么?我国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广泛性(表现: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真实性(表现:有制度、有法律、物质保障和人民利益充分实现上)4、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各是什么?政治权利: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②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③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政治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③遵守宪法和法律;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6、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①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基本内容);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③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④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作用。
7、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8、选举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差额选举、等额选举9、我国的选举方式是什么?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10、公民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1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②专家咨询制度;③社会公示制度;④社会听证制度12、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渠道和方式:①信访举报制度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③舆论监督制度④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⑥、、网上评议政府(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等13、民主监督的意义?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复习总结提纲

抚宁六中学案学科:政治课型复习课授课时间:2014.7.8 班级: 姓名:学号:必修2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复习提纲1.1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国家性质①、人民民主的最大特点②、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③第一课 1.2 政治权利与义务:政治权利和自由④、政治性义务⑤、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人民民主⑥专政 1.3政治生活:有序参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⑦、中学生怎样参与政治生活⑧第一单元公民的 2.1 民主选举: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①、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②、怎样行政治生活使选举权③2.2 民主决策:民主决策的方式④、民主决策的意义⑤第二课我国公民 2.3民主管理: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⑥、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⑦的政治参与2.4 民主监督:民主监督的方式⑧、民主监督的意义⑨、民主监督的要求⑩第一课:①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P5②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P 5③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我国宪法。
P7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④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和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2、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3、监督权(监督对象是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p9⑤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P9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兵民组织⑥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准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P10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⑦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基本内容)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P12 3、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⑧中学生应怎样参与政治生活:1、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2、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P13 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第二课:①各种选举方式的适用范围:直接选举:县及县以下人大代表/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P17 间接选举:县以上各级人大代表/乡及乡以上各级政府领导人员;差额选举:人大代表的选举;等额选举: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才被采用。
政治生活_第一、二单元学考复习提纲.docx

《政治生活》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们当家作主的国家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们当家作主1、我国的国家性质:(1)我国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特点:对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3)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4)我国民.1:的特点:广泛性:主体广泛性、权利广泛性。
真实性:①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人人民的利益得到口益充分的实现。
③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也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性:.(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木,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己被写入宪法。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新的历史时期的要求。
二、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1、公比的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民主权利、基础和标志)、政治H由、监替权2、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联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木原则)、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联系“我国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把握的基本原则(1)坚持在法律而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关系: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主体也是义务主体。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实现。
要求: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
同时,要树立义务意识,占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要求:国家尊匝和保障公民个人的介法权益;公民要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牛矛盾时,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1《政治生活》主体复习资料

《政治生活》提纲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公民的政治生活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1、我国的国家性质: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本质:3、人民民主的特点4、民主与专政的关系5、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然性(原因)和要求:二﹑政治权利与义务:基础和准则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什么?2、我国公民的政治义务是什么?3、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把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一﹑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之一——民主选举1、四种选举方式的含义、优缺点和范围是什么?2、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有哪些?3、我国的选举方式是什么?4、怎样正确对待公民的选举权利(为什么、怎么办)二﹑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之二——民主决策1、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依法参与民主决策?2、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不同方式?(重点)3、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大意义?(重点)三﹑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之三——民主管理1、基层民主的重要形式:村(居)民自治的范围、机构、内容、作用(重点)2、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重点)3、对青年学生的要求四﹑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之四——民主监督1、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2、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3、民主监督的要求综合探究: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2、有序与无序政治参与的区别和结果是什么?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一﹑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1、我国政府的性质是什么?2、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有哪些?3、我国政府的作用是什么?4、公民应当如何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二﹑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1、政府的宗旨2、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3、政府向公民提供的求助或投诉的主要途径4、政府为公民求助提供多种途径的意义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一﹑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1、政府依法行政的含义(是什么)2、政府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意义(为什么)3、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4、如何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怎么办)5、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二﹑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1、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1)根本原因——国家性质(2)必要性——从权力角度(3)重要意义——从政府角度2、怎样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1)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关键)(2)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3)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办事公开制度,推行政务公开综合探究政府的威信从何而来1、什么是政府的威信?2、政府的威信的决定因素3、我国政府威信的体现(特征)4、区别政府有无威信的标志5、政府应该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呢?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1、人民如何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性质、地位、职权、常设机关)3、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产生和任期4、人大代表有哪些权利和义务?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什么叫政体?我国的政体是什么?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基石、地位、决定因素、基本内容、组织活动原则、优越性3、什么叫民主集中制?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4、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一﹑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是什么)2、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的原因(为什么)(1)是中国人民作出的历史性选择(2)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3)中国共产党的作用3、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怎么办)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_执政为民1、党的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核心及精髓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涵、本质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理论创新及地位5、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是如何体现的?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1、我国的民主党派(概况、性质)2、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地位、内容、优越性)3、人民政协(性质、组成、主题、职能)4、中国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一﹑处理民族关系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立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重点)4、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和地位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自治权)3、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必然性+优越性)三﹑我国的宗教政策1、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2、弘扬科学精神(如何对待宗教问题)(1)对待宗教的态度(2)国家和中学生怎么办综合探究: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地位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成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政治生活第一单元默写提纲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一、国体:人民民主专政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__________领导的、以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国家。
”2、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行民主,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行专政。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_________性和_______性。
4、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_______________,而且表现在______________的广泛性。
(1)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_________________。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是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内在要求。
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映了人民民主的____________。
(2)民主具有鲜明的___________,民主总是属于_______阶级的。
世界上从来没有抽象的、____________的民主。
我国的民主与专政是______________的。
一方面,民主与专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适用于人民内部,_________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
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民主是专政的________,专政是民主的__________。
4、原因:四项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是我国国家生存发展的_________。
《政治生活》复习提纲

《政治生活》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一、我国的国体(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⒈什么是人民民主专政?⑴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⑵最大特点: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即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人民民主的特点:⑴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表现:①民主权利的广泛性;②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⑵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表现:①表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②也表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我国专政的特点: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专政的意义: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⒉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⑴地位: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我国宪法。
⑵作用: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⒊怎样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新的要求:⑴扩大社会主义民主;⑵实行依法治国;⑶强化为社会主经济建设服务的政府职能;⑷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⑸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等。
二、公民⒈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⑴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⑵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
⑶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
⒉公民的政治性义务⑴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地位)⑵遵守宪法和法律;⑶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地位)⑷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⒊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⑴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表现)⑵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关系;要求)⑶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复习要点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
国家的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阶级的性质决定的。
根据国家性质:国家的类型,迄今为止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一、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的根本属性?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
二、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优点)?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什么?特点:在于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注意:看P6虚框中的我国民主和专政的关系: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三、人民民主的特点及表现?特点是广泛性和真实性广泛性的表现: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真实性的表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四、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P7五、怎样坚持人民民主专政?P7公民一、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哪些?公民享有的基本政治权利: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注意:是选举或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即人大代表。
条件:年满18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我国公民。
②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行使政治自由权利,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注意自由和法律的关系,自由是做法律所允许事情,法律是自由的保障。
③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
(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政治生活+哲学第一单元

《政治生活》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考点1:国家的根本属性(A)国家: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考点2:我国的国家性质及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家性质,是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对占全国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性:.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之一,被写入宪法。
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人民民主专政包括对人民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
从这两方面论述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可以充分发扬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调动人民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坚持专政职能才能打击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易错易混点警示分析:二者是不一样的。
人民民主是指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其特点在于广泛性和真实性;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它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统一,其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2. 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是它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分析: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与人民民主的特点是不同的。
人民民主的特点是它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是对绝大多数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3. 人权高于主权。
分析:人权在本质上是属于一国内部管辖的问题,没有国家主权,人权就无法实现。
人的权利,都是由主权国家根据本国的具体国情,通过立法来规定并保障其实现的。
“人权高于主权”是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其实质是借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利用人权问题推行自己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政治标准和发展模式,这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一、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国体(又叫国家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是什么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注意:★★人民民主的两个特点:广泛性(民主权利的广泛性,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物质的保障)
2、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性)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立国之本,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已经写入宪法。
(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坚持人民民主,才能调动人民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坚持对敌对势力的专政,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安定。
(3)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注意:特指选举或被选举为人大代表)
★★地位: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注意:自由是有限的,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对自由的体现和保障)
★地位: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3.监督权:含义: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注意监督对象)
内容: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三、公民的政治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
★★四、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时,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三条)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平等的享有权利,平等的履行义务,平等的适用法律
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权力与义务的关系及怎样坚持这一原则详见教材10—11页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的原则:原因: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4、有序参与:遵守宪法、法律、程序;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五、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内容与要求
1.公民政治生活的内容:(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3)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1)明确政治生活作用(2)学习政治知识(3)贵在参与政治实践
六、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一)民主选举
1、我国的选举制度我国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
★★【注意:直接选举:①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②城市的居民委员会选举、③农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
间接选举:①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②乡及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
2、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1)选举方式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的具体
条件确定;(2)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3、选举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各有优缺点)。
①直接选举: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
优点:一是它更能直接地反映民意,实现选民的意志;二是更好地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
积极性;三有助于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
局限性:在选民人数众多的情况下,直接选举有相当大的难度,选举的成本也比较高。
②间接选举:选民选出自己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
优点:选举的成本比较低,便于组织。
局限性:影响了选民意愿的表达。
③等额选举:正式后选人名额与应选人名额相等
优点: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影响选民的积极性。
④差额选举:正式后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
优点: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也形成了相应的竞争。
局限性:如果竞争不加以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发生。
4、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①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结果的重要因素。
②是否积极参与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③行使好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二)民主决策
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怎么样)
①间接参与:选出代表民意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
★★②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2、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1)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2)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3)有利于决策的有效实施(有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
(4)有利于培养提高参与决策的能力(参与民主决策的实践,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三)民主管理(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
1、村委会性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
2、居委会性质: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4)从公民角度看:学习民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在民主管理的实践中逐步增强和提高自己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四)民主监督
1、怎么样行使监督权
★★(1)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渠道和方式: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此外,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都是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2)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
敢于行使——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敢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
合法行使——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2、为什么(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1)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2)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