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前线第三肋间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
胸腔闭式引流的操作方法

胸腔闭式引流的操作方法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用于排除胸腔内积液或气体的治疗方法,常用于胸腔积液、气胸等疾病的治疗。
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工作:- 准备引流管:选择合适尺寸的引流管,一般为16-24号,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2. 术前准备:- 患者准备:患者取侧卧位并保持适度兴奋状态,做好术前交代工作。
- 局部消毒:对引流穿刺点进行局部消毒。
3. 穿刺操作:- 定位:通过X线或超声波等影像学检查确定穿刺点,并标记。
- 局部麻醉:在穿刺点周围进行局部麻醉。
- 穿刺:用无菌操作的方法将引流管插入胸腔,并连接好引流器。
4. 特殊情况处理:- 气胸引流:如果是气胸引流,应保持引流管略高于患者肩胛下缘,以帮助空气排出胸腔。
- 血性渗出液引流:如胸腔积血情况,应注意连续引流,避免积血产生凝固堵塞引流管。
5. 引流管固定:- 引流管固定:将引流管用纱布带或透明敷料固定在皮肤上,防止其脱出。
6. 引流观察与护理:- 吸引引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引流液的量进行引流。
一般需要连续吸引一段时间,然后逐渐减少吸引力度,最终停止吸引。
- 引流观察:观察引流液的特点,如颜色、气味、量的变化等,及时记录并告知医生。
- 引流口护理:定期更换敷料,保持穿刺口周围干燥清洁。
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中要保持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 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引流的量和方式。
- 如果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如呼吸困难、出现剧烈咳嗽等,应立即停止引流并及时就医。
- 在拔除引流管时,要仔细观察患者病情,确保引流口无渗血、渗液,并避免引起再次积液或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气胸的最佳治疗方法

气胸的最佳治疗方法气胸是一种常见的胸部疾病,主要是由于胸腔内气体积聚而导致肺部受压,引起呼吸困难和胸痛等症状。
针对气胸的治疗方法,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以下是气胸的最佳治疗方法:1. 观察治疗。
对于一些轻度的气胸患者,可以选择观察治疗。
通过定期的X光检查和临床观察,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在保证患者情况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观察治疗,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干预。
2. 吸气排气治疗。
对于气胸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采用吸气排气治疗。
通过使用胸腔闭式引流系统,将积聚在胸腔内的气体抽出,减轻肺部的压力,缓解呼吸困难和胸痛症状。
这种治疗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适用于一些初次发作的患者。
3. 胸腔闭式引流术。
对于气胸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需要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通过在胸腔内置入引流管,将积聚的气体排出,恢复肺部的正常功能。
这种手术治疗方法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减轻疼痛,恢复呼吸功能。
4. 胸腔镜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复发性气胸或者合并有其他肺部疾病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胸腔镜手术治疗。
通过胸腔镜技术,可以直观地观察胸腔内情况,清除积聚的气体,并修复肺部组织。
这种手术治疗方法创伤小,恢复快,可以有效地预防气胸的复发。
5. 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化疗。
对于一些恶性气胸患者,可以考虑采用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
通过引流排气的同时,给予局部化疗药物,达到杀灭恶性细胞的目的。
这种综合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恶性气胸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综上所述,针对气胸的治疗方法有多种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所述的治疗方法能够对气胸患者有所帮助,早日康复。
气胸复发怎么治-教你四方法

气胸复发怎么治?教你四方法
气胸是一种在许多人身上都经常出现的疾病,一般来讲,人们在发现自己患有气胸症后,其在有效治疗过后,仍有复发的可能性,那么,气胸复发怎么治疗好呢?
★1、吸氧
可以提高胸膜腔和组织之间气体的气体压力梯度,在促进氮气吸收同时,也促进了胸腔内其它气体的吸收。
因此吸氧是气胸治疗的基本措施,通常吸氧量为2l/min。
★2、单纯抽气
经局部消毒和麻醉后,在腋前线第4、5肋间置入一小号导管,与三通接头相连接,进行抽气,直至不能抽出气体或发生突然咳嗽时停止。
不足之处是不能防止气胸复发。
抽气治疗失败者应安置胸管治疗。
★3、胸管闭式引流术
胸管闭式引流术简单易行,适用于经单纯抽气治疗失败的绝大部
分患者,是目前治疗各种气胸最常用的方法。
★4、手术治疗
剖胸或胸腔镜术间结合其它操作是预防自发性气胸复发的主要手段。
如剖胸术间进行胸膜机械性磨擦或胸膜剥离术后的气胸复发率可分别降低至2~5%和1%。
二种操作的目的都是为了消除大疱促使裂口愈合。
适应征包括:持续漏气;复发性气胸;自发性二侧气胸;首次发生气胸,但从事高危职业的患者,如潜水员或飞行员。
胸腔闭式引流的操作方法

胸腔闭式引流的操作方法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用于胸腔积液或气胸的治疗方法。
它通过胸腔引流管将积液或气体引流出胸腔,恢复胸腔正常的大小和功能。
操作过程如下:1. 患者准备:患者要先做好相关的检查,包括胸部X线、超声或CT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积液或气体的性质和数量,确定引流的部位和大小。
2. 准备工具和材料:准备好所需的引流器具和材料,包括引流管、引流瓶、一次性手套,消毒剂、无菌注射器、消毒布等,并将其放在无菌的工作台上。
3. 患者体位:根据积液或气胸的位置,选择合适的患者体位。
通常采用坐位,将患者的前臂交叉放在头顶,使受损侧胸腔呈竖直位置,有利于引流。
4. 术前准备:患者手臂内侧部位给予局部麻醉,清洗皮肤,并进行无菌巾覆盖。
操作人员戴上一次性手套,进行手消毒并穿着无菌手套。
5. 穿刺操作:找准穿刺点,一般选择于胸腔下缘第7或第9肋间隙。
用一次性刮刀或针划开皮肤,然后用无菌注射器注入适量的局部麻醉药物,麻醉皮肤和软组织。
6. 穿刺引流管: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碘伏溶液,扩张刺破处,再用针头或针管扩张引流通道,确保引流通畅。
然后选用合适的引流管(软质胸腔引流管或硬质胸腔引流管),进行管道的插入。
7. 固定引流管:将引流管插入到胸腔中,然后将引流器与引流管相连,打开引流器的阀门,确保引流管与引流器连接紧密,没有漏气现象。
用透明固定贴固定引流管的位置。
8. 引流操作:在引流器中的引流瓶内加入适量的无菌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用以建立引流联通。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连接到引流瓶的注射管道,慢慢抽吸引流瓶内的气体,建立负压,促进积液或气体的排出。
9. 引流观察:术后,观察引流瓶中引流液的性状、颜色、量等,并记录相关数据。
对于液体过多或气体排出不畅时,应调整引流的负压等操作参数,确保引流顺利进行。
10. 引流护理:根据引流器上的压力标示,定期观察引流管通畅情况,并定时的更换引流瓶,将排出的液体暂时保存以备后续的实验室检查。
11. 引流拔除:在引流液量明显减少,并经影像学或临床判断确保病情稳定之后,可考虑拔除引流管。
胸腔闭式引流指征以及方法

胸腔闭式引流指征以及方法
引流是外科手术后的一项常规操作,可预防手术创面产生血肿,减少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而闭式胸腔引流则是用来有效排
出胸腔内积液的一种方法。
在使用闭式引流器时,需要注意选择正
确的引流位置、管径及引流量。
以下是胸腔闭式引流指征及方法:指征:
1. 胸腔积液:胸膜腔积液是导致气胸、肺部感染以及其他疾病
的常见原因之一。
2. 胸膜腔出血:胸部手术或创伤后,可能导致胸膜腔出血,这
时需要采取引流以减少血液积聚的风险。
3. 胸膜腔空气:由于外伤、手术等因素导致肺部气胸时,需要
进行引流。
方法:
1. 选择引流位置。
据患者的需要选择恰当的位置来进行引流。
推荐位置为第五肋间或第六肋间前侧胸壁。
2. 选择合适的管径及长度。
一般采用内径6mm的管子,长度
根据需要而定。
注意避免过长,以免刺激肺组织。
3. 做好消毒。
在进行操作之前,需要彻底清洗和消毒操作部位,以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发生。
4. 进行局部麻醉。
为减轻患者的疼痛感,需要使用局部麻醉剂。
5. 插管并连接到负压引流。
在插管之前,需要注射少量的局部
麻醉剂,并等待麻醉效果产生。
然后轻轻插入引流管,并将其连接
至负压引流。
6. 定期更换引流。
根据情况定期更换引流,以确保引流的有效性。
这就是胸腔闭式引流的指征及方法,但请注意,具体操作还需
遵循医生的指导。
胸腔闭式引流指征以及方法

胸腔闭式引流指征以及方法
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胸腔积液或气胸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胸腔闭式引流的指征以及常用的方法。
胸腔闭式引流的指征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胸腔闭式引流的指征:
1. 胸腔积液:当胸腔内积液量较大时,胸腔闭式引流可以帮助排出积液,减轻胸腔内压力,促进肺功能恢复。
2. 气胸:气胸是指胸腔内积聚了过多的气体,造成胸腔压力增加而导致肺功能受限。
胸腔闭式引流可以有效地排除积聚的气体,使胸腔压力恢复正常。
3. 胸腔感染:当胸腔内感染严重时,胸腔闭式引流可以通过引流管排除感染物,减轻胸腔内压力,帮助抗生素的治疗。
胸腔闭式引流的方法
常用的胸腔闭式引流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带有负压的引流:通过负压引力,将胸腔内液体或气体连接到引流系统中,使其被抽出。
负压引流通常使用闭式引流瓶或引流袋。
2. 胸腔内引流:将引流管直接插入胸腔,将积液或气体引流到引流系统中。
这种方法需要在手术室或临床环境下进行。
3. 局部麻醉下的胸腔内引流:在局部麻醉下,通过穿刺或切口将引流管插入胸腔,将积液或气体引流到引流系统中。
这种方法常用于较小的积液或气胸情况。
总结
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胸腔积液或气胸的方法。
根据不同的指征和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引流方法。
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时,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细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6例报道

岁以上 (8 ) 老年人感染率高 , 6% , 与老年人 身体机能减 退 , 免 疫功能下降 , 支气管消除能 力下降有关 、 目前认 为不动杆 。
菌的耐药机制 : 、 1 自身耐药 : 1 外膜通透性低 ; 2 产生多种 () ()
水解 B 内酰胺酶 ; 、 传性 耐药 : 1 获 得性 耐药 质粒 的 传 一 2遗 ()
为克服以上缺点 , 近年来 , 临床上 多采用 以细导 管代 替硅胶管 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本 方法所使用 细导管 内径仅 为 85 , . F 置 管痛苦小 , 使用材料为医用聚氨酯材料 , 遇热变软 , 不会伤及内 脏, 材质柔软 , 病人耐受性好 , 导管表面附有刻度值 , 于掌握 便 穿刺和置管深度 , 且本方法创伤小, 仅需开皮刀刺破皮肤即可, 术后无 明显疤痕 。因此 细导管引流具有操作简便 、 出血少 、 创 伤小、 病人易接受等特点 。据文献报道 , 细导管 引流与传 统胸 腔 闭式 引 流 无论 从 留 置 时间 还是 从 引 流效 果 上均 无 明 显 差 异 。 目前细导管引流 以应用中心静脉置管较多 , 此方法是借助导丝 将导管置入胸腔, 本方法相对 于此操作更为简便 , 且导管前端 有多个引流侧孔 , 不易堵管 , 引流效果更充分。
~
讨
论
、
6例患者中男性 4例 , 女性 2 , 例 年龄 1 6 6~ 5岁不等 ,
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 , 出血多 、 损伤大且术 后易发生皮下
右侧气胸 4例 , 左侧气 胸 2例 , 压缩从 5 % ~ 5 肺 0 9 %不 等 , 慢 支肺气肿 2 , 例 4例未发现肺 内病变。
维普资讯
l2 30
临床 肺科 杂志
20 07年 l 2月 第 l 2卷第 l 2期
不同术式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观察

Y g一 n i g,WUJn n i g,W NGC i yn ,W N A a — ig A G
,W NGC u.N nigC et o i l N n n 10 9 hn A h n a J hs H s t , aj g20 2 ,C ia n pa i
【 bt c】 O j te o be e li lf a sfpn eu em t r dtc pctn d e n A s at r b c v T s v cn aei e ot os nu o o x s o laos y i r t ei o r ic c y os a n p h a a i m i i b 4 f e n
t h i g o i n se s n f s v r y o o ote da n s a d a s s me t o e e t f c mmu i a q ie s i nt c urd y p e mo i . C e t 0 4,1 5:1 3 —1 4 . n u n a h s ,2 0 2 35 3 2
[ ]S zn 8 uaaMA,Fa c c M.C—ratepoe vl cr lewt rni oR s eci rtnl e or a i v i e s et h
mo i n r a a l r n rt al lp t n s G o t 2 0  ̄ t a d o g n f i e i c i l y i a i t. h s , 0 3,1 3 y u i e l e 2
・
8・
医学 创 新
21 0 1年 1 0月
第 8卷 第 2 8期
Meia Invt no hn , coe. O t r2 1 , o. o2 i C 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结
果
21一般 情 况 .
术 中检查宫腔 6 -2 c . 1. m,平均 7 ±1 c 0 0 . . m,手术时 间 5 2mn 0 4 - 5 i,
平 均 1 ±1 mi,出血量 1 ̄ 5 L,平均 2 .±21 L 5 . n 7 53m 5 4 . 。本组 患者均 m
t h i e, d eu s ] e iSr l1 9 , :0 —0 . e nq s n sl [ . rl t i 9 56 7 37 8 c u a r t J F t e , 3
术 中出血 。
3 . 术 中监 护及 安全性 .3 2 彩 超监护对 官腔镜 电切具有 导 向作用 ,本组均在彩 超监护下进行
手术 ,手术时间短 ,无 子宫穿 孔发生 。
综 上所述 ,选择合 适 的病例 ,术前必 要 的准备 ,术 中彩超 监护 , 术后周期治疗 ,术者娴熟 的技术是 门诊 宫腔镜 电切术治疗 子宫 内膜息
参考 文献
【 夏恩 兰,e x n , 白新 . 内镜 学[ . 京 : 民卫生 出版 1 】 Fl g i Wo 李 妇科 M] 北 人
社 , 0 : 9 16 2 1 1 —9 . 0 1
[】 Hal .iges g tl y t oc pcmy metmisn ia o s 2 l zJ Sn l—t e o s rso i o c e: dct n, e P a tah e o i i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均在 门诊 手术 ,要 求术者技术娴 熟 ,可短时 间内完成手术 ,切 除范围
及深度确切 ,避免 出血及 副损伤。 3 . 手 术时 机 的选择 .2 2
陈志辽等 究表 明 ,选择月 经3 7进行手 术 ,子 宫内膜薄 ,病 研 ~d
变显示清 晰 ,手术效果 较好。本组均选择 经后3 7进行手术 ,减少 了 -d
本组治 愈率达 8. 9 %,较 H lz 7 ae口报道的 6. 的月 经改善要高 , l 7% 6
可能 的原 因是 :本 组选择病例年轻 ,均为单纯 内膜息 肉不合 并其他子
宫疾 患, 电切深度 仅达子宫 内膜功能层 ,未损伤 基底层 内膜 ,常规术
后3 个月 的周期治疗也可巩 固疗效避免复 发 ,提高了治愈率。 3 影 响手术 成功 的 因素 . 2 3 . 术者 的操 作及 手术 适应 证 的选择 .1手 2 手术操作者 的熟练程度 及手术适 应证 的选择 至关重要 。本组 患者
中国医药指 南 2 0 年 2月第 7 第 3 09 卷 期
G i C i Me i n, era 2 0 , o. N . u e f h a d i F bu r 09 V 1 , o do n ce y 7 3
4 9
术 前子宫 内膜病理 提示 :单纯性 子宫 内膜生长 过长 l 例 ,复 杂性 子 4
例 临床 分析 [ . J 中国实用 妇科 与产 科杂 志,04 01) 9 —9. ] 2 0, (1: 768 2 6
手术 顺利 ,无术 中、术 后并发症 发生 ,切 除组 织 52 g  ̄ 0 ,平均 为 l. 0 2 ±28 ,术 后 阴道少 量淡 红色 流血 35 ,病理 结果 l6 为 良性息 . g -d l例
[ 陈志 辽, 3 ] 陈湘 云, 京, . 镜下 手术 治疗 子宫黏 膜下 肌瘤 16 陈 等 官腔 6
肉改变 ,2 例为不典型增生 。
22术 后疗 效判 定 .
宫内膜生长过长 1 ,其余病例为正常分泌期或增生 期内膜 改变。 9例
1 . 法 2方
治愈 14 ,治愈率 8. 0例 9 %,有效 l例 占8 %,复发2 占1 %。 7 0 . 6 例 . 7
3讨 论 31手 术疗 效评 价 .
回声消失 。有效 :彩 超显示 宫腔 内异常 回声消 失,月经无 明显改 善 ,
月经周期及量 同术 前,需周期治疗 ,改善月经 。复 发 :术后随访 宫腔
息肉复 发。
肉的必要 条件 。门诊 官腔镜 电切术治疗 子宫 内膜息 肉患者 不需住 院,
花费少 ,疗效好 ,有可靠 的安全性 ,值 得临床推广 。
1. . 1手术指 征 2 ①有症状 的子宫内膜息 肉 ,经保守治疗 无效 ;②子 宫小于妊娠 l 0
周 大小 ,官腔深度 <1c 2m;③排除子 宫颈、子宫内膜恶性病变 ;④手
术 时间选择 经后37 。此间子宫 内膜 薄,病灶清晰 ,出血 少。术后周 ~d 期治疗不打乱原月 经周期 。 1 . 前准备 及器 械 .2术 2 采用德 国蛇牌 宫腔 镜、膨 宫机 、冷光 源、彩超 术 中监护 ,5 葡 % 萄糖 膨 宫 ( 例糖 尿 病患 者 使用 2 %甘 露 醇 ) 1 5 ,膨 宫压 力 1 ̄5P , 3 1ka 流速 2020 / i,电切功率 6W ,电凝功率 4W。术前 1 阴道 2-6mLmn 0 0 d 冲洗 ,宫颈置海藻棒 ,以扩张宫 颈。 1- . 3手术 方法 2 l8 1 例患者 均在 门诊 进行 手术 ,采 用芬太 尼、异丙酚 联合静 脉麻 醉, 全程彩超 监护 。手术范围包括息 肉及周边 0 e 组织 ,以防复发 , .m 5 深度 达基底层 及 l2 m 浅肌层 ,创面 电凝止 血。术后 口服抗 炎、止  ̄m 血药物治疗 3 5。术后病理结 果显示 :16 -d 1 例为 良性息 肉改变 ,考虑 子宫 内膜息 肉的发生与 内分泌紊 乱有关 ,对于 良 病变者术后 采用月 性 经周期治疗 3 个月 ,其 中 7 例 < 4 8 0岁患者给予妈 富隆 口服,3 例 > 8 4 岁患者 给予孕激素 口服。术后常规 1 、6 2 8 2 0 、3 、1、1、 4个月复 查。 2例为不典型 增生行开腹 手术 。疗 效判定 :治愈 :经量 减少 ,经 后点 滴流血症状消失 ,月经规则 ,阵发性 腹痛消失 ,彩超 显示官腔 内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