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空间分辨率
CT名词解释

1.空间分辨力又称为高对比度分辨力,是物体与均质环境的X线线衰减系数差别的相对值大于10%时CT图像能分辨该物体的能力。
2.密度分辨力又称为低对比度分辨力,定义为物体与均质环境的X线线衰减系数差别的相对值小于1%时,CT图像能分辨该物体的能力。
3.部分容积效应在同一扫描层面内,当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密度的组织时,探测器接受的X线强度是穿过这些组织后的平均值,而不再反映其中某一组织对X线的衰减关系,因此测得的CT值也不能代表其中某一组织的CT值,这种现象称为部分容积效应。
4.窗口技术选择整个灰阶中所需要的一部分CT值进行显示,被显示的这一部分CT值称为窗口,选择窗口的操作过程,称为窗口技术。
5.窗宽和窗位窗口中心的CT值称为窗中心,又称为窗位;窗口的CT值范围称为窗宽。
6 像素:矩阵中的每个数字经数模转换器转换为由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小方块,称之为像素。
7 体素:图像形成的处理有如将选定层面分成若干个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称之为体素8.牛眼征:肿块中心为低密度,边缘为高密度强化,最外层又为低密度形似牛眼。
9.晕圈征:肝癌以膨胀生长为主时,压迫周围组织产生组织纤维化增生形成假膜,类似日晕。
10 床速是CT螺旋扫描时检查床移动的速度,即球管旋转一周检查床移动的距离。
11. 螺距床速与准直宽度的比值。
12 螺旋CT(SCT): 螺旋CT扫描是在旋转式扫描基础上,通过滑环技术与扫描床连续平直移动而实现的,管球旋转和连续动床同时进行,使X线扫描的轨迹呈螺旋状,因而称为螺旋扫描。
13 HRCT:高分辨CT,为薄层(1~2mm)扫描及高分辨力算法重建图像的检查技术14 肺血坠积征:CT扫描时由于重力的原因导致下部肺组织血管分布密集所形成的征象。
15.白质推挤征:慢性硬膜下血肿由于血液液化而与脑组织等密,产生占位将皮质和白质同时推压移位。
16.占位效应:肿瘤或水肿造成正常组织被推压移位。
17.中心点征:肝内胆管囊肿由于囊肿将肝静脉包绕形成中心点状高密度影。
CT扫描技术

图像放大技术
4、 内插图像放大 内插图像放大技术实际上是一种内插处理 过程,原图像矩阵中的一部分经内插处理 后在整个图像矩阵上显示,由于这种放大 技术是在图像显示及处理阶段,不能改变 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所以多用在感兴趣区 尺寸测量及CT值测定比较准确。对从定位 片上决定扫描角度等方面尤为有用。
图像放大技术
CT图像质量控制和保证
CT图像的质量参数
(一)CT图像的质量参数
CT图像的质量参数
1、CT的分辨率 (1)空间分辨率(高对比分辨率)
表示的是指密度分辨率大于10%时,影像中能显示的最小 细节。或指鉴别结构大小的能力。空间分辨率与检测器孔 径的宽窄(愈窄愈好),检测器之间的距离(愈小愈好), 图像重建中采用的卷积滤波函数形式、像素大小 、被检物 吸收系数的差别以及装置的噪声等因素有关。空间分辨率 常用的表示方法是能分辨最小圆孔的直径(mm),愈小 愈好。或可分辨每厘米的线对数(LP/CM)愈多愈好。 其换算系数:5/LP(线对数)/CM=可辨别最小物体的直径 (mm) 由于空间分辨率受诸多的因素影响,而且检测器的孔径不 可能像X线胶片的颗粒那样细小,所以CT的空间分率一般 不会超过X线成像。
CT图像的质量参数
(2)密度分辨率(低对比分辨率) 表示能够分辨组织之间最小密度差别的能力。 密度分辨率与被检物的大小、X线剂量、噪声等因 素有关,如若提高密度分辨率则要加大X线剂量, 即增加检测器吸收的光子数,提高其信噪比,相 对降低其噪声以及被检物体几何尺寸愈大,密度 分辨率愈佳。 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之间密切相关并相互制 约,空间分辨率与像素大小有关,约为像素宽度 的确良1.5倍。矩阵大、像素小、图像清晰、空间 分辨率高。但在X线剂量不变的情况下,每个单位 容积所获得光子数量都按比例减少,使噪声加大。 致使密度分辨率下降。
空间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数字射线照相的关键参数okaimee 2010-03-17X-Ray 2原文链接概念:空间分辨率是指图像中可辨认的临界物体空间几何长度的最小极限,即对细微结构的分辨率。
以下:强天鹏撰模拟图像是指由连续信号构成的图像,射线照相得到的底片图像就是模拟图像;而数字图像是指由大量的点(像素)构成,可用二进制数字描述的图像。
数字图像早已进入我们的生活:数码相机已把胶卷相机逼入绝境;数字电视也已开始与模拟电视分庭抗礼;在医院里,CR、DR和CT装置用得越来越多,已逐步取得人体透视和拍片——这些技术得到的都是数字图像。
但在工业上的应用,即工业CR、工业DR 的应用则相对迟缓,目前仍然是胶片照相占据绝对优势。
究其原因,主要是分辨率问题:工业应用数字图像比医用的数字图像的分辨率要求要高得多,人体检查一般要求的分辨率水平是厘米级或毫米级,而承压设备焊缝检测的分辨率水平要求达到0.1毫米级,甚至更小。
分辨率是描述数字图像质量的重要参数。
分辨率包括空间分辨率和灰度分辨率两项指标。
数字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取决于像素尺寸的大小。
像素(Pixel)是构成数字图像的基本单元。
如果把数字图像放大许多倍,会发现这些连续图像其实是由小点组成。
把一幅图像按行与列分割成m×n个网格,就可用一个m×n的矩阵来表达该图像。
每一格即为一个像素,m与n数值越大,像素量就越大,单个像素的尺寸就越小,图像就越细腻,空间分辨率就越高。
灰度分辨率取决于灰度的模数转换位数。
每个像素的亮度称为灰度(对彩色图像则是颜色),可用一个有限长度的二进制数值表示。
位数越长,灰度级别就越多,层次就越丰富(或颜色就越逼真),灰度分辨率就越高。
如果是8位模/数转换,则灰度可分为28=256个级别;如果是16位模/数转换,则灰度可分为216=65536个级别。
提高数字图像的灰度分辨率相对比较容易,只要增加模/数转换位数就行,而提高数字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则困难的多。
CT各项质量控制指标

CT各项质量控制指标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医学影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疾病监测中。
为了确保CT图象的质量和准确性,需要进行各项质量控制措施。
以下是CT各项质量控制指标的标准格式文本:一、设备质量控制指标1. 分辨率:CT设备应具备足够的分辨率,以确保能够清晰地显示解剖结构和病变。
分辨率的标准值应符合国际或者行业标准。
2. 噪声:CT图象中的噪声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保证图象的质量。
噪声水平的标准值应符合国际或者行业标准。
3. 线性度:CT设备的线性度指标应满足要求,即在不同的CT值下,设备的输出应保持线性关系。
4. 均匀性:CT图象的均匀性应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以确保图象的质量。
均匀性的标准值应符合国际或者行业标准。
5. 剂量:CT设备应能够提供合适的辐射剂量,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辐射暴露。
辐射剂量应符合国际或者行业标准。
二、图象质量控制指标1. 对照度:CT图象的对照度应能够清晰地显示解剖结构和病变。
对照度的标准值应符合国际或者行业标准。
2. 空间分辨率:CT图象的空间分辨率应满足要求,以确保能够清晰地显示解剖结构和病变。
空间分辨率的标准值应符合国际或者行业标准。
3. 几何失真:CT图象的几何失真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确保图象的准确性。
几何失真的标准值应符合国际或者行业标准。
4. 伪影:CT图象中的伪影应尽量减少,以保证图象的质量。
伪影的标准值应符合国际或者行业标准。
5. 重建算法:CT图象的重建算法应选择合适的参数,以确保图象的质量和准确性。
重建算法的参数设置应符合国际或者行业标准。
三、质量控制流程1. 日常巡检:CT设备应进行日常巡检,包括检查设备的功能是否正常、影像质量是否满足要求等。
2. 定期质量控制:CT设备应定期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分辨率、噪声、线性度、均匀性等指标的检测和调整。
3. 校准:CT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图象的准确性和质量。
4. 人员培训:CT设备的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了解质量控制的流程和方法,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CT空间分辨率和低对比度分辨率的检测及其影响因素

CT空间分辨率和低对比度分辨率的检测及其影响因素作者:杨秀江来源:《科技视界》2018年第14期【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CT检测技术日渐成熟。
CT空间分辨率以及低对比度分辨率实际检测的过程中,应用自动化程序,这不仅能够节能人工检测时间,而且还能提高检测效率以及准确性。
分析CT空间分辨率以及低对比度分辨率影响因素,有利于优化临床诊断效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关键词】CT空间分辨率;低对比度分辨率;检测;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 R814.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14-0072-002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18.14.0310 前言近年来,我国对医疗设备应用效果高度重视,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合理性与否影响医疗水平,以及诊断结果。
其中,CT空间分辨率以及低对比度分辨率用于疾病检测时,应遵循相关规程,并准确记录检测结果,分析影响检测操作的各项因素,通过影响因素合理控制来提高检测效率。
由此可见,本文这一论题具有探究必要性,能够对医疗行业持续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1 基本定义1.1 CT检测CT全称即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CT应用于医学领域,在临床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CT以电子计算机系统为基础,通过应用图像理论呈现清晰图像,医生在图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疾病诊断、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1]。
医学影像设备数量较多,CT设备作为众多设备的一种,该医学设备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应合理控制质量,高质量CT设备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图像清晰度大大提高;把握CT设备射线,以辐射剂量合理控制为基础,为全面保证患者身体健康,促使患者养成低剂量认知;严格检验新购CT设备质量,这对医疗机构经济效益保障、医院形象良好树立有促进作用;做好CT设备定期维修、养护工作,这对设备应用作用发挥有较大影响[2]。
CT设备检测过程中,参照相关检定规程,检测内容包括均匀性、层厚、CT剂量指数、低对比分辨率、水的CT值、空间分辨率、噪声水平等。
ct空间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的检测方法及影响因素1. 定义空间分辨率(spatial resolution)又称高对比度分辨率(high contrast resolution),它是衡量CT 图像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测试一幅图像的量化指标,是指在高对比度(密度分辨率大于10%)的情况下鉴别细微的能力,即显示最小体积病灶或结构的能力。
它的定义是在两种物质CT 值相差100HU 以上时,能分辨最小的圆形孔径或是黑白相间(密度差相同)的线对数,单位是mm 或lp/cm。
其换算关系为:5÷lp/cm=可分辨的最小物体的直径(mm)。
2. 检测方法目前常用的检测CT 空间分辨率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调制传递函数(MTF)的截止频率法。
如图2,此函数将图像中对比度描述为一个空间频率的函数,而被照物中的对比度假定为100%,所以它描述了成像过程中对比度的降低,于是截止频率决定了分辨率的极限。
此种方法都内置于CT机系统中,用于自检。
系统可以自动计算并画出调制传递函数(MTF)曲线,由此得出MTF在百分数多少的线对值。
MTF的百分数越低,线对数越高。
有的厂家技术参数表中给出的是MTF=0%时的数据,即截止频率的数据,以显示较高的空间分辨率。
但是截止频率的线对数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一般应采用MTF=5%或MTF=10%来判断机器的空间分辨率。
(2) 分辨成排圆孔大小法。
如图3,可分辨的一组圆孔的大小,每组圆孔按彼此间的中心距离等于该组圆孔直径的2倍的方式排列。
(3)分辨线对数法。
如图4,可分辨的一组黑白相间的线对的间距尺寸。
不同线对数的线对卡,对应不同的空间分辨率。
共有21组,即1~21 lp/cm。
3. 检测步骤(1) 定位将模体置于扫描野中心,并使模体轴线垂直于扫描层面。
将CT 定位线定位于空间分辨率模块所在层的中心位置。
(2) 设置扫描条件选取被测CT内置的标准头部条件;层厚10mm,若被测CT最大层厚小于10mm,则选取其最大层厚;视野(FOV)为25cm ;扫描方式为单层轴向扫描。
CT系统的性能参数

率。一般所说的空间分辨率指的是平面分辨率。
最新课件
4
CT系统的性能参数
空间分辨率的检测
线对法测量
➢ 测量模块由塑料或有机玻璃制成,在模 块内含有几组高密度的针条,每组针条 的宽度和排列方式有一定的规律,形成 由宽到窄的黑白相间的直线组图像,即 线对图像。
图像的矩阵越大,像素越小,能分辨的最小细节也 越小,即空间分辨率增大。
最新课件
16
CT系统的性能参数
密度分辨率 (Density Resolution)
最新课件
17
CT系统的性能参数
定义
又称低对比度分辨率,是在低对比度情况下(对 比度<1%)分辨物体微小差别的能力。
密度分辨率通常以mm@% 为单位。 Philips Brilliance16的密度分辨率为:
最新课件
6
CT系统的性能参数
最新课件
7
CT系统的性能参数
MTF法
➢ 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即调制传递函数 ➢ 用CT装置对标准体模成像时,可测量出条纹和条纹间隙处的CT
值,进而得到其对比度。随着单位宽度(1cm)内线对数的增 加,一个线对的条纹和条纹间隙处的对比度会降低。 ➢ 一个线对的对比度随单位宽度内的线对数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函 数关系称为调制传递函数。 ➢ MTF通常由CT生产厂家提供的测试物和软件计算得到,一般通 过扫描细丝模型并计算其点函数得到。
主要来源
X线光子密度在时间和空间上随机分布的量子噪声。量子噪声与 X线剂量的大小、采用的过滤材料和结构、层厚、物体对射线的 衰减、探测器的大小和分布等因素有关。
CT空间分辨率和低对比度分辨率的检测及其影响因素

中 图 分 类 号 院 R814 . 42
文献标识码院 A
DOI 院 10 . 19694 / j . cnki . issn2095 - 2457 . 2018 . 14 . 031
文 章 编 号 院 2095 - 2457 渊2018冤14-0072-002
CT 空 间 分 辨 率 检 测 方 法 有 三 种 袁 分 别 为 分 辨 成 排 圆孔大小法尧 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法尧 分辨线对数 法袁其中袁分辨成排圆孔大小法指的是袁同组圆孔大小 准确分辨袁 每组圆孔圆心距离即圆孔直径的两倍袁按 照这一方式进行图像排列遥 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法 指的是袁 视图像对比度位空间频率函数袁 当对比度假 设为百分之百时袁 则成像对比度循序渐进下降袁 并且 分辨率完全受截止频率影响遥 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 法 在 CT 设 备 中 较 常 见 袁 支 持 设 备 自 检 遥 其 中 袁 自 检 设 备能够自动绘制传递函数曲线袁 并得出调制传递函数 曲线在百分数比例中的线对值袁 调制传递函数百分数 与 绝 对 数 成 反 比 遥 CT 设 备 空 间 分 辨 率 衡 量 时 袁 往 往 设 置调制传递函数值为百分之五或者百分之十遥 分辨线 对数法指的是袁分辨同组线对尺寸以及距离袁其中袁线 对颜色主要为黑色和白色遥 其中袁 线对卡对应空间分 辨 率 袁 组 别 共 21 计 组 袁 即 1 ~ 211p / cm 遥 对 比 分 析 螺 旋 CT 设 备 与 常 规 CT 设 备 袁 测 量 方 法 依 次 选 用 分 辨 线 对 数法和分辨成排圆孔大小法袁 最后进行图像分析袁测 量结果如表 1 所示遥
空间分辨率作为判断 X 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 渊 CT 冤 图 像 质 量 的 重 要 参 数 袁 它 在 图 像 量 化 指 标 分 析 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袁 空间分辨率应用条件为高对比度袁 简言之袁 即密度分辨率大于百分之十袁 在这一条件下 针对结构能力具体分析遥 因此袁 这一定义又被称为高 对比度分辨率遥 空间分辨率单位有两种袁 第一种即 mm 袁 第 二 种 即 1p / cm 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分辨率的检测方法及影响因素
1. 定义
空间分辨率(spatial resolution)又称高对比度分辨率(high contrast resolution),它是衡量CT图像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测试一幅图像的量化指标,是指在高对比度(密度分辨率大于 10%)的情况下鉴别细微的能力,即显示最小体积病灶或结构的能力。
它的定义是在两种物质 CT 值相差 100HU 以上时,能分辨最小的圆形孔径或是黑白相间(密度差相同)的线对数,单位是 mm 或lp/cm。
其换算关系为: 5÷lp/cm=可分辨的最小物体的直径(mm)。
2. 检测方法
目前常用的检测 CT 空间分辨率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调制传递函数(MTF)的截止频率法。
如图2,此函数将图像中对比度描述为一个空间频率的函数,而被照物中的对比度假定为100%,所以它描述了成像过程中对比度的降低,于是截止频率决定了分辨率的极限。
此种方法都内置于CT机系统中,用于自检。
系统可以自动计算并画出调制传递函数(MTF)曲线,由此得出MTF在百分数多少的线对值。
MTF的百分数越低,线对数越高。
有的厂家技术参数表中给出的是MTF=0%时的数据,即截止频率的数据,以显示较高的空间分辨率。
但是截止频率的线对数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一般应采用MTF=5%或MTF=10%来判断机器的空间分辨率。
(2) 分辨成排圆孔大小法。
如图3,可分辨的一组圆孔的大小,每组圆孔按彼此间的中心距离等于该组圆孔直径的2倍的方式排列。
(3)分辨线对数法。
如图4,可分辨的一组黑白相间的线对的间距尺寸。
不同线对数的线对卡,对应不同的空间分辨率。
共有21组,即1~21 lp/cm。
3. 检测步骤
(1) 定位
将模体置于扫描野中心,并使模体轴线垂直于扫描层面。
将 CT 定位线定位于空间分辨率模块所在层的中心位置。
(2) 设置扫描条件
选取被测CT内置的标准头部条件;层厚 10mm,若被测CT最大层厚小于 10mm,则选取其最大层厚;视野(FOV)为 25cm ;扫描方式为单层轴向扫描。
(3) 按设置好的条件进行扫描
(4) 图像分析
调出扫描出的图像,将窗宽调至最小 ( 一般为0或1),再调整窗位,找出能分辨清楚的最高一级线对,要求线对中每条线不能有断缺和粘连。
从而得出空间分辨率,若低于 5 lp/cm,
则判断此项为不合格。
4. CT空间分辨率的影响因素
(1) 探测器孔径的宽窄,孔径越窄,孔径转移函数越宽,空间分辨率就越高。
(2) 焦点尺寸,因焦点小的X线管产生窄的X射线,可获得较高的空间分辨率。
(3) 探测器之间的距离,它决定了采样间隔,间隔越小空间分辨率越高。
(4) 在图像重建中选用的卷积滤波器的形式不同,空间分辨率也不同。
(5) X 射线剂量、矩阵、层厚、像素大小,扫描装置噪声等对空间分辨率均有影响。
层厚越薄,空间分辨率越高;但层厚越薄,噪声就越大,低对比分辨率就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