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语文《蒲公英》表格式教案2017.10.28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蒲公英教案

三年级上册蒲公英教案

三年级上册蒲公英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嘱咐”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懂得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2、教学难点(1)理解蒲公英种子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命运。

(2)引导学生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的道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蒲公英实物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蒲公英实物,引导学生观察蒲公英的外形特点。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蒲公英吗?知道它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吗?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蒲公英有关的课文。

(板书课题:蒲公英)(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1)出示生字词:绒球、降落伞、嘱咐、表面、沙漠、迷惑、泥巴、富翁、可爱、亲切、金灿灿(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正音。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4、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引导并归纳。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1、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2)出示图片,理解“花托”“绒球”“降落伞”等词语。

(3)指导朗读,读出蒲公英的可爱。

2、学习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太阳公公是怎样对蒲公英种子说的?(2)出示太阳公公的话,指名读。

(3)理解“嘱咐”的意思,并用“嘱咐”造句。

(4)讨论:太阳公公嘱咐蒲公英种子们什么?(5)分角色朗读太阳公公和蒲公英种子的对话。

3、学习第三自然段(1)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蒲公英种子们是怎样做的?(2)出示相关句子,指名读。

(3)引导学生理解:那些落在黑黝黝的泥土里的种子为什么茁壮成长?而那些落在金光闪闪的沙漠里和银花朵朵的湖泊里的种子为什么没有生根发芽?(4)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蒲公英》教案范文模板

《蒲公英》教案范文模板

《蒲公英》教案范文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蒲公英》。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学会使用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通过模仿、创作等方式,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自然美的感受和热爱。

(2)培养对生命和成长的关注和思考。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诗歌《蒲公英》的朗读和背诵,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意境的体会。

难点:诗歌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诗歌《蒲公英》的文本,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2. 教学设备:投影仪、白板、教学用具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蒲公英的特点。

(2)引出诗歌《蒲公英》,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朗读与背诵:(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节奏和韵律的把握。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

(3)学生背诵诗歌,加强记忆和表达能力。

3. 内容理解:(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思。

(2)学生通过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4. 修辞手法的学习和运用:(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学生通过模仿、创作等方式,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五、作业布置:1. 抄写诗歌《蒲公英》,加强记忆和表达能力。

2. 选择一种修辞手法,创作一首小诗,展示对诗歌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回答问题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抄写诗歌和创作小诗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包括纪律、合作、创新等。

七、教学反思:2.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建议。

八、教学拓展:1. 推荐相关的诗歌或文学作品,供学生进一步阅读和欣赏。

《蒲公英》教案

《蒲公英》教案

《蒲公英》教案《蒲公英》教案1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童诗。

全诗只有三句,句句押韵。

并以蒲公英的种子的口吻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孩子应该比较喜欢读。

尾句写到蒲公英的种子“飞呀,飞呀,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

”蒲公英的种子会在哪儿安家落户呢?这很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思考。

教学目标:1、会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小诗,初步感受大自然中植物的奥妙。

2、会认读“蒲公英、种子、毛茸茸、微风、飞”这五个词语。

3、学会2个生字。

(还有2个留到第二课时)教学用具:课件、实物教学过程:一、走进自然,揭示课题1、课件演示各种植物的种子:椰子、榆树、枫树、苍耳、喷瓜、凤仙花、紫藤的夹果等。

(教师边操作边介绍,学生指指点点。

)学习“种子”一词(1 分钟)2、画面定格:出现蒲公英,同时播放第一句诗的录音:“我是蒲公英的种子,有一朵毛茸茸的小花。

”学习“蒲公英”一词。

揭题,读题。

二、背诗句,悟诗情1、学生反复练说第一句诗,直到会背诵。

学习“毛茸茸”一词。

看、摸、猜、说:毛茸茸的( )( )毛茸茸的再一齐说第一句诗。

2、背第二句诗:播放录音:第二句诗“微风轻轻一吹,我离开了亲爱的妈妈。

”学生说诗句。

学生吹。

理解“微风”一词一齐背诵一二两句。

3、背诵第三句诗播放录像“飞呀”学生在座位上飞,说。

指学生飞,说。

问:美丽的小蒲公英,你飞到哪儿了?学生说:“飞呀飞呀,我飞到( ),( )就是我的家。

4、背诵整首诗三、读读诗,认认词1、翻开书,读一读自己读,标上行号。

互查同桌,给同桌一个小五星。

看大屏幕读,听行号读。

2、认一认词听编号认词开小飞机认词。

四、写一写公、种(让学生展示)事先要会用实物投影。

五、拓展录像《植物的种子》六、延伸作业给别的种子也写一首美丽的诗。

《蒲公英》教案2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知道蒲公英、松子、大豆是如何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会认12个字,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三年级语文上册《蒲公英》片段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蒲公英》片段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蒲公英》片段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蒲公英》片段。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蒲公英妈妈对孩子们的关爱和教育方式。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课文主题。

(2)学会通过描绘画面,提高想象力。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亲情的伟大,理解父母对子女的关爱。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珍惜亲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蒲公英》片段。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蒲公英妈妈的教育方式。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1)描绘画面,提高想象力。

(2)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展示蒲公英,引导学生观察蒲公英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蒲公英的了解。

(3)简介课文《蒲公英》片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蒲公英》片段,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蒲公英妈妈的教育方式。

3.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主题。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引导学生思考:蒲公英妈妈的教育方式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4. 描绘画面(1)学生发挥想象力,描绘蒲公英妈妈教孩子们飞行的场景。

(2)学生分享自己的描绘,互相交流,提高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蒲公英》片段,巩固生字词。

2. 结合家人,体会亲情的伟大,写一篇短文《我的家人》。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找出不足之处。

2.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蒲公英》教学设计优秀

《蒲公英》教学设计优秀

《蒲公英》教学设计优秀活动目标:1、配乐欣赏诗歌,启发幼儿想象、思考诗句,体验诗歌中拟人手法产生的美,感受蒲公英这微小生命的美丽。

2、丰富词汇"娇嫩",懂得蒲公英"为他人着想,助人为乐"的美德。

3、能富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能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蒲公英的美。

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对蒲公英外形特征的感性认识。

2、物质准备:①教学挂图一份:(共四幅图,第一幅:蒲公英、山岗;第二幅:蒲公英、太阳;第三幅:蒲公英、小雨、小蚂蚁;第四幅:蒲公英、小朋友。

)②轻音乐磁带一盒(背景音乐)③蒲公英(实物)一盆活动过程:(一)、用谜语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儿童诗一一《蒲公英》的兴趣。

1、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客人朋友,猜猜看它是谁?毛茸茸,轻又轻,好象威武小伞兵,随风飞东又飞西,到处安家乐融融。

2、教师出示"蒲公英"的实物,激发幼儿欣赏儿童诗兴趣。

师:你看蒲公英有很多的本领,我们来听听蒲公英怎样帮助别人的吧。

(二)、教师结合背景音乐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让孩子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

1、配乐欣赏儿童诗一一《蒲公英》2、教师提问:(1)诗歌的题目是什么呀?(2)你听到了什么?(3)你听了这首诗歌有什么感觉?(三)、教师结合教学挂图,朗诵诗歌一至两遍,让幼儿充分感受蒲公英的美丽以及蒲公英的美德。

1、结合挂图欣赏诗歌。

(在教学前先把四幅图遮住,等念到这一句时再打开相应的一幅图画)2、引导幼儿进行讨论:(1)、蒲公英它长得什么样子的呢?为什么说它"打着一把小伞"?(2)、蒲公英在晴天和雨天各做了什么事?(丰富词汇"娇嫩")(3)、你喜欢蒲公英吗?为什么?"那我们以后会怎么做呢?"3、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及时进行小结。

(四)、幼儿学习诗歌。

1、引导幼儿结合挂图学习诗歌。

2、启发幼儿结合背景音乐,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小学三上《蒲公英》教案

小学三上《蒲公英》教案

小学三上《蒲公英》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可爱”“亲切”造句。

3、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二、教学重点、难点:1、感情朗读,复述课文。

2、寓意的理解,课文所寓人生哲理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小卡片、小黑板、图片四、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生字,初读课文,正确、端正用钢笔写字。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出示图片、学生说说蒲公英的样子及有关知识。

蒲公英、花托、绒球、降落伞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出示自读要求:(1)自由轻声练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生字字音。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读情况(1)嘱咐、迷惑、湖泊、黑黝黝、数不清、宝贝、富翁、波光粼粼、茁壮成长、金灿灿、(2)学生读词、教师正音3、指名读长句子。

(1)一阵阵风吹过……随风飘荡(2)瞧,那金光闪闪的地方……宝贝。

(3)指名试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

2、思考交流“小降落伞”指的是什么?它的”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去干什么?3、指导朗读。

结合看图,读出激动、愉快的心情。

四、学习学词1、出示生字、交流哪些字书写时该注意的。

2、学生交流用什么方法记住难记的生字。

3、学生描红。

完成习字册上的作业。

教师巡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故事所寓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1、读生字词2、读课文第1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1、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学生自由轻声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a.“嘱咐”换近义词。

b.讨论交流从太阳公公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c.指导看图明白:金光闪闪的沙漠、银花朵朵的湖泊、黑黝黝的泥土。

(1)你知道为什么有的地方不能去。

(2)指导朗读。

亲切的语气读,(3)多种方式读,检查。

蒲公英课文教案

蒲公英课文教案

蒲公英课文教案教案标题:《蒲公英》课文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蒲公英》这篇课文的主题和内容。

2.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课文的主题和内容。

2. 重点词汇和短语。

教学难点:1. 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2. 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课文《蒲公英》的复印件。

2. 知识点的PPT或教学素材。

3. 学生的课本和笔记。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张蒲公英的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来引起学生对蒲公英的兴趣。

2.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关于蒲公英的一些常识问题,如“你们见过蒲公英吗?你们知道它的特点吗?”等。

Step 2:预习导入(10分钟)1. 教师让学生打开课本,找到《蒲公英》这篇课文。

2.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关于课文标题和作者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

Step 3:课文阅读(15分钟)1. 教师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然后进行整体理解。

2.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关于课文的主题和内容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Step 4:词汇和短语学习(10分钟)1. 教师将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列在黑板上,并解释其意思。

2.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词汇和短语练习,如填空、配对等,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Step 5:阅读理解(15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2. 学生可以个人完成,也可以分组合作完成,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思维能力。

Step 6:讨论与表达(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一些问题,如“你们喜欢蒲公英吗?为什么?”等。

2. 学生可以个人发表意见,也可以小组合作讨论后进行展示。

Step 7: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需要复习的知识点。

2. 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蒲公英的短文等。

蒲公英教案模板小学

蒲公英教案模板小学

课时:1课时年级:小学三年级教材来源:《自然科学》教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幼苗、成熟等阶段。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1. 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2. 观察和比较不同生长阶段的蒲公英。

教学难点:1. 学生对蒲公英生长过程的细致观察。

2. 学生对观察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蒲公英种子、土壤、花盆、放大镜、相机、PPT课件。

2. 学生准备:观察记录表、画笔、彩色卡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蒲公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蒲公英的特点。

2. 提问:你们知道蒲公英是怎么生长的吗?它们会经历哪些阶段?二、观察与实验1. 教师分发蒲公英种子、土壤、花盆等材料,指导学生进行种植实验。

2. 学生分组,每组负责一个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3. 观察并记录蒲公英从种子发芽到成熟的过程,包括叶子、茎、花朵的变化。

三、交流与讨论1. 各组展示观察结果,分享种植过程中的趣事。

2. 教师提问:你们观察到蒲公英的哪些生长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特点?3.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四、分析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蒲公英的生长过程,总结出种子、幼苗、成熟等阶段。

2. 学生用画笔和彩色卡纸制作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图。

五、拓展延伸1. 教师提问:除了蒲公英,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的生长过程?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植物生长过程,并讨论如何观察和记录。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观察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表:评价学生观察的细致程度和记录的完整性。

2. 生长过程图:评价学生制作图的创意和美观程度。

3. 学生参与讨论和分享的积极性: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蒲公英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了植物的生长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主备人:王绍雨执教日期:年月日
课题
8.蒲公英
教学目标
⒈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可爱”“亲切”造句。
⒊朗读课文内容,懂得做任何事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地的幻想。
教学重点
复述课文内容,懂得做任何事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地的幻想。
教学难点
复述课文内容,懂得做任何事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地的幻想。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呈现方式
导学与提问
学生活动
集体备课后
的调整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⒈出示蒲公英图片。图上画的是什么植物?谁能说说蒲公英的样子及其有关知识。
⒉教学生字:蒲绒降伞
⒊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⒉按要求填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⒈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⑵指导朗读。要求用亲切的语气读。
⒉细读第3自然段。
⑶理解重点句。
①出示投影片。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瞧那金光闪闪的地方一定有数不清的宝贝。到那儿去,我在就会变成百万富翁。这颗种子说了几句话?
"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后面是什么标点符号?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指导用蔑视的语气读这句话。这颗种子认为哪儿有意思?它为什么认为那儿有意思?
教学重点
复述课文内容,懂得做任何事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地的幻想。
教学难点
复述课文内容,懂得做任何事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地的幻想。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呈现方式
导学与提问
学生活动
集体备课后
的调整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⒈抽读词语卡片。
读后指名回答。
理解词语。金光闪闪银花朵朵黑黝黝
自由读课文。思考:小降落伞听了太阳公公地话,有什么不同地说法?
⑵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
说说几种小降落伞的不同结果。理解"竞相开放""装点"
作业设计
一、照样子,写词语。
一阵阵一串串
黑黝黝金灿灿
波光粼粼金光闪闪
二、比一比,再组词。
pō( ) jiàng ( )
小降落伞听了太阳公公地话,有什么不同地说法?
这颗种子说了几句话?
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后面是什么标点符号?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这颗种子认为哪儿有意思?它为什么认为那儿有意思?
她们的结果怎么样?
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波光粼粼"。
指名说说另外一颗种子为什么要落到湖面去。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波光粼粼"。
小朋友看,你们看蒲公英的种子在微风的吹拂下离开了妈妈的怀抱。他们要到广阔的天地去,它们的心情多么激动,多么愉快。我们读第一自然段时,要用什么语气?
讨论:"小降落伞"指什么?它们"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要去干什么?
读出下面生字词。
朗读长句子。
讨论:"小降落伞"指什么?它们"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要去干什么?
练习描红
练读课文。
板书设计
8.蒲公英
小降落伞随风飘荡
教学反思
第2课时主备人:王绍雨执教日期:年月日
课题
8.蒲公英
教学目标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和背诵课文。
⒉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可爱”“亲切”造句。
⒊朗读课文内容,懂得做任何事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地的幻想。
迫降
bó( ) xiáng ( )
副( )富( )咐( )
三、填空。
读了课文,你从小蒲公英种子的不同结局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板书设计
8.蒲公英
沙漠湖泊泥土
金光闪闪波光粼粼黑黝黝
(富翁)(欢乐)
干死淹死茁壮成长
教学反思
理解"百万富翁"指导用肯定的语气、兴奋的感情来读2、3两句话。
⒊细读第4自然段。
⑴她们的结果怎么样?一起来学习第4自然段。
⑵指名读第4自然段。⑶再读课文第4自然段,说说他们的结果为什么不同。⑷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三、研读创新拓展运用
⒈齐读全文。⒉复述课文。⒊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⒊指导朗读。
指图1,小朋友看,你们看蒲公英的种子在微风的吹拂下离开了妈妈的怀抱。他们要到广阔的天地去,它们的心情多么激动,多么愉快。我们读第一自然段时,要用什么语气?
四、研读创新拓展运用
⒈教学生字字形
⒉指导书写
⒊练习描红
五、作业。
⒈描红。
⒉练读课文。
图上画的是什么植物?
"小降落伞"指什么?
它们"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要去干什么?
⒈出示自读要求。
⑴自由轻读练读课文两至三遍。
⑵画出生字词,练读生字字音。
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⒉检查自学情况。
⑴读出下面生字词。
⑵指导朗读长句子。
⑶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⒊范读课文。
三、细读品析第1自然段。
⒈指名读课文。
⒉讨论:"小降落伞"指什么?它们"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要去干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