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脂测量对照表
各年龄段体脂率范围表

人体健康体脂率对照表及计算方法1. 什么是体脂率?体脂率(body fat percentage,BFP)是指身体脂肪重量占体重的比例(脂肪重量÷体重)。
体脂包括必需体脂(essential body fat)和存储体脂(storage body fat)。
必需体脂是指维持生命和生殖功能所必需的脂肪。
由于生育和其他生理功能的需要,女性的必需体脂(含量)远高于男性。
储存体脂是指堆积在脂肪组织内的脂肪,其中一部分用来保护内脏。
体脂率是衡量健康水平的一种指标。
对健身者而言,它的准确度要高于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kg)÷身高(m)²)。
因为肌肉含量和骨架大小都会影响BMI的准确度。
2. 健康的体脂率应该是多少?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说,体脂率随性别和年龄的不同而出现变化。
下图来自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1999-2004年)。
从图中可以看出:男性的平均体脂随着年龄的变化(16-19岁~60-79岁)从22.9%上升到30.9%;女性的平均体脂随着年龄的变化(8-11岁~60-79岁)从32%上升到42.4%。
健康的体脂率必须高于必需体脂率。
首先,是美国运动委员会(American Council on Exercise,ACE)的分类方案:必需脂肪率是生理和心理健康的界限。
(长期)低于这一界限的结果都将会是死亡。
通常,最瘦的运动员体脂率为6-13%(男性)和14-20%(女性)。
普通健身者的体脂率保持在14-17%(男性)和21-25%(女性)就已足够。
其二,男性的生理体脂率下限通常被认为是4-6%。
其次,是来自Jackson & Pollock 的理想体脂率分类方案(基于统计假设,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密度会降低):3. 如何测量体脂率?测量体脂率的方法非常多,大家百度/谷歌一下即可,在此不做复述。
不过有一种【BMI-体脂率】换算公式,非常简单,大家可以尝试一下:体脂率(成年人)=1.39×BMI+0.16×年龄-10.34×性别-9。
瘦吧标体对照表

瘦吧标体对照表
(身高cm-80)×70﹪=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正负10﹪为正常体重;标准体重正负10﹪~ 20﹪为体重过重或过轻;标准体重正负20﹪以上为肥胖或体重不足。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将我国成人BMI≥24定义为超重,BMI≥28为肥胖。
体重指数简称BMI,这是一个用身高和体重来估算身材是否肥胖的指标。
体重指数的计算方法是体重的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如身高 1.6m,体重50kg,其体重指数BMI=50÷1.6^2=19.5。
当BMI指数为18.5~24.9时属正常,BMI<18.5为消瘦,BMI≥25.0为超重,BMI在25.0~29.9之间为1级肥胖,BMI>30.0~34.9为2级肥胖,BMI>35.0~39.9为3级肥胖,BMI>40.0为4级肥胖。
不同体脂率的标准腰围对照表

不同体脂率的标准腰围对照表有⼈问MAX体脂率达到多少才能看到腹肌啊?腰围多少才算标准啊?今天MAX就为⼤家揭开这个秘密⼤家请⾃⾏对照男⼦的体脂率4%~6% —— 臀⼤肌出现横纹,是健美运动员最理想的竞技状态。
7%~9% —— 背肌显露,腹肌、腹外斜肌分块更加明显(健美运动员竞技状态)。
10%~12% ——理想型全⾝各部位脂肪不松弛,腹肌分块明显。
13%~15% ——理想型全⾝各部位脂肪基本不松弛,腹肌开始显露,分块不明显。
16%~18% ——理想型全⾝各部位脂肪就腰腹部较松弛,腹肌不显露。
19%~21% ——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81~85厘⽶。
22%~24% ——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86~90厘⽶。
25%~27% ——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91~95厘⽶。
28%~30% ——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96~100厘⽶。
31%以上 —— 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101厘⽶以上。
⼥⼦的体脂率8%~10% ——臀⼤肌出现横纹(极少数⼥运动员达到的竞技状态。
体脂率这么低会引起闭经、⽉经紊乱和乳房缩⼩)11%~13% ——背肌显露,腹外斜肌分块更加明显(⼥⼦健美运动员竞技状态)14%~16% ——背肌显露,腹肌分块更加明显。
17%~19% ——理想型全⾝各部位脂肪不松弛,腹肌分块明显。
20%~22% ——理想型全⾝各部位脂肪不松弛,腹肌开始显露,分块不明显。
23%~25% ——理想型全⾝各部位脂肪基本不松弛,腹肌不显露。
26%~28% ——全⾝各部位脂肪就腰腹部明显松弛,腹肌不显露。
29%~31% ——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81~85厘⽶。
32%~34% ——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86~90厘⽶。
35%~37% ——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91~95厘⽶。
38%~40% ——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96~100厘⽶。
41%以上 ——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101厘⽶以上。
标准体重对照表

男子标准体重对照表身高(厘米),体重(公斤)体质指数/理想体重计算什么是BMI?BMI是Body Mass Index 的缩写,BMI中文是“体质指数”的意思。
BMI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国际统一使用的肥胖分型标准,其缺点是不能反映局部体脂的分布。
BMI指数简介BMI指数(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又称体重指数,英文为Bod y Mass Index,简称BMI),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主要用于统计用途,当我们需要比较及分析一个人的体重对于不同高度的人所带来的健康影响时,BMI值是一个中立而可靠的指标。
定义:身高体重指数这个概念,是由19世纪中期的比利时通才凯特勒最先提出。
它的定义如下: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BMI值:BMI值原来的设计是一个用于公众健康研究的统计工具。
当我们需要知道肥胖是否对某一疾病的致病原因时,我们可以把病人的身高及体重换算成BMI值,再找出其数值及病发率是否有线性关联。
不过,随着科技进步,现时BMI值只是一个参考值。
要真正量度病人是否肥胖,还需要利用微电力量度病人的阻抗,以推断病者的脂肪厚度。
因此,BMI的角色也慢慢改变,从医学上的用途,变为一般大众的纤体指标。
成人的BMI数值体重指数, 男性, 女性过轻, 低于20, 低于19适中, 20-25, 19-24过重, 25-30, 24-29肥胖, 30-35, 29-34非常肥胖, 高于35, 高于34专家指出最理想的体重指数是22由于存在误差,所以BMI只能作为评估个人体重和健康状况的多项标准之一。
全美卫生研究所(NIH)推荐医生参照以下三项因素评估患者是否超重。
BMI 腰围——测量腹部脂肪与肥胖相关疾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LDL(“恶性”)胆固醇过高、HDL(“良性”)胆固醇过低、高血糖和吸烟。
由于BMI没有把一个人的脂肪比例计算在内,所以一个BMI指数超重的人,实际上可能并非肥胖。
不同体脂率的标准腰围对照表

不同体脂率的标准腰围对照表有人问MAX体脂率达到多少才能看到腹肌啊?腰围多少才算标准啊?今天MAX就为大家揭开这个秘密大家请自行对照男子的体脂率4%~6% ——臀大肌出现横纹,是健美运动员最理想的竞技状态。
7%~9% ——背肌显露,腹肌、腹外斜肌分块更加明显(健美运动员竞技状态)。
10%~12% ——理想型全身各部位脂肪不松弛,腹肌分块明显。
13%~15% ——理想型全身各部位脂肪基本不松弛,腹肌开始显露,分块不明显。
16%~18% ——理想型全身各部位脂肪就腰腹部较松弛,腹肌不显露。
19%~21% ——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81~85厘米。
22%~24% ——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86~90厘米。
25%~27% ——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91~95厘米。
28%~30% ——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96~100厘米。
31%以上——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101厘米以上。
女子的体脂率8%~10%——臀大肌出现横纹(极少数女运动员达到的竞技状态。
体脂率这么低会引起闭经、月经紊乱和乳房缩小)11%~13% ——背肌显露,腹外斜肌分块更加明显(女子健美运动员竞技状态)14%~16% ——背肌显露,腹肌分块更加明显。
17%~19% ——理想型全身各部位脂肪不松弛,腹肌分块明显。
20%~22% ——理想型全身各部位脂肪不松弛,腹肌开始显露,分块不明显。
23%~25% ——理想型全身各部位脂肪基本不松弛,腹肌不显露。
26%~28%——全身各部位脂肪就腰腹部明显松弛,腹肌不显露。
29%~31%——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81~85厘米。
32%~34%——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86~90厘米。
35%~37%——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91~95厘米。
38%~40%——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96~100厘米。
41%以上——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101厘米以上。
健身塑形体脂体质标准对照表汇总

4分 44.1~52.0 42.1~51.0 41.1~50.0 39.1~49.0 37.1~47.0 36.1~45.0 34.1~44.0 33.1~42.0
5分 52.1以上 51.1以上 50.1以上 49.1以上 47.1以上 45.1以上 44.1以上 42.1以上
年龄 20~24 25~29 30~34 35~39 40~44 45~49 50~54 55~59
男子坐姿体前屈
2分 27.1~36.0 25.1~34.0 23.1~32.0 20.1~30.0 18.1~28.0 16.1~26.0 14.1~25.0 12.1~24.0
3分 36.1~44.0 34.1~42.0 32.1~41.0 30.1~39.0 28.1~37.0 26.1~36.0 25.1~34.0 24.1~33.0
年龄 30岁以下 30岁以上 30岁以下 30岁以上
偏瘦 13%以下 16%以下 16%以下 19%以下
标准 14-20% 17-23% 17-24% 20-27%
微胖 21-25% 24-25% 25-30% 28-30%
肥胖 25%以上 25%以上 30%以上 30%以上
BMI=体重(千克)/(身高(米)*身高(米)) 例如:一人身高173cm,体重65Kg,则他的BMI为:65/(1.73*1.73)=21.72
过重
22.1~27.0 23.1~27.0 24.1~27.0 25.1~27.0 26.1~27.0
肥胖
>27.1 >28.1 >29.1 >30.1 >31.1
年龄
< 19 20~29 30~39 40~49 > 50
女性体脂率对照表
优良
17 18 19 20 21
体脂秤身体报告评分40分

体脂秤身体报告评分40分当你的减肥状态很好的时候,你的身体评分也会很高,因为随着你的水分的提升你的蛋白质的提升,包括你的脂肪的下降,那么你的各项综合指数来判断之后,你的评分呢,会越来越高。
一、BMIBMI值,叫做体质指数,也可以理解为肥胖指数。
评价18岁以上人群营养状况的指标,反映身体胖瘦程度。
但是部分内脏脂肪超标的朋友就不适用此公式。
BMI=体重(kg)/身高(m)2参考范围:BMI<18.5则为体重过低18.5≤BMI<23.9为正常体重。
23.9≤BMI小于27.9为超重BMI≥27.9为肥胖一般来说,超重和肥胖的人士才需要减肥30岁以上女性体脂率标准范围:20%-27%30岁以下女性体脂率标准范围:17%-24%BMI不适用人群:未满18岁青少年,运动员,重力训练人群,孕妇,哺乳期。
二、脂肪百分百脂肪百分比,也称之为体脂率。
体脂率的高于低也取决于你这个人当前的一个体形。
体脂率=脂肪重量÷体重×100%,脂肪重量与身体重量的比值,反映脂肪占比和健康程度。
体脂率<18%,体脂易瘦体质体脂率<20%,非常健康20%<体脂率<25%,是不胖不瘦25%<体脂率<30%,孕妇级别体脂率>30%,胶囊包油所以体脂率的高于低于通常都是能够直接体现出这个顾客的肥胖等级。
正常体脂率:男性15%<体脂率<18%,女性20%<体脂率<25%,三、肌肉率根据人体肌肉总量和人体体重、身高相结合得到的比例值,用以评价健康状况和身体力量。
肌肉率会跟随着我们的脂肪的逐渐减少,而增加身体所占的一个比例。
标准35%-45%。
肌肉量越高,代谢越快。
体重大,肌肉大,脂肪大,减重需要先调理再减重,前期减重不会太明显。
经常运动的人,肌肉含量正常,减重不是很快。
三、水分在我们整个减脂过程当中,我们是需要密切去关注的。
瘦的人一般水分都会很高,通常肥胖的人群,因为脂肪的原因,就会导致这个水分偏低。
要把水分补充上来,把你的水分给涨上去才能够达到我们健康人群的一种标准。
体脂秤的标准数值范围表

体脂秤是一种可以测量人体脂肪率的工具,通过测量人体的电阻抗等参数,计算出人体的体脂率。
不同的体脂秤有不同的测量范围,但一般来说,正常的体脂率范围应该在10%到30%之间。
对于男性来说,正常范围应该在15%到25%之间,而对于女性来说,正常范围应该在20%到35%之间。
体脂率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体脂率过高可能导致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而体脂率过低则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因此,保持适当的体脂率对于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除了体脂率,体脂秤还可以测量其他身体指标,如水分率、肌肉量等。
这些指标也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健康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体脂秤的测量结果可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水分摄入、运动量、测量时的姿势等。
因此,在测量体脂率时,应保持稳定的状态,避免在饭后或大量运动后进行测量,同时也要注意正确的姿势和电极片的干燥。
总之,体脂秤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健康状况。
但是,在使用体脂秤时,需要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脂是指积累在腹部内脏周围的脂肪,内脂过高容易引发高血脂、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肌梗塞、
脑血栓、脑溢血、糖尿病、脂肪肝等生活习惯病。
内脂 判定
健康型 1------4 级以下
警戒 5----------9 级
危险型 10-----14 级以上
性别
偏瘦
标准
偏胖
过胖
女性
16%以下
男性
11%以下
3、体水分率:_________%
17--25% 12--20%
26--30% 21--25%
30%以上 25%以上
体水分是指体内的水分,包括血液、淋巴液、细胞外液等成分。有输送营养成分、回收废物、保 护体温等重要作用。
体水分 正常范围
女性 45---------60%
男性 50--------65%
4、肌肉量:__பைடு நூலகம்______kg
肌肉最消耗热量,肌肉越多基础代谢量越高越不易发胖。肌肉量低导致新陈代谢慢、未老先衰。
5、体型判定表
1 隐形肥胖
2 肥胖型
3 偏胖型
4 运动不足型
5 标准
6 标准肌肉型
7 偏瘦型
8 偏瘦肌肉型
9 肌肉发达型
6、基础代谢:_________
8、骨量:________kg 人体骨骼不断新陈代谢,通过摄入钙质维持骨的生长发育。
女性 男性
体重 推定骨量 体重 推定骨量
45kg 以下 1.8kg 60kg 以下 2.5kg
45—60kg 2.2kg 60—75kg 2.9kg
60kg 以上 2.5kg
75kg 以上 3.2kg
9、内脂等级:________
男性
女性
年龄
标准体重
基础代谢量
标准体重
基础代谢量
18-29
64.7
1550
51.2
1210
30-49
67
1500
54.2
1170
50-69
62.5
1350
53.8
70 以上
56.7
1220
48.7
1110 1010
7、代谢年龄是指实际年龄乘以 2 除以 3 等于健康值,体内代谢年龄________。
体脂测量对照表
姓名:______ 年龄:_____ 身高:_______ 日期: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
1、 体重:_____kg
2、体脂肪率:________%
体脂肪率是体内脂肪在体重中所占比例,肥胖是应该从体脂率来判断的,并非只依据体重来判断。
过多的体脂肪会引发:癌症、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