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判(一)

合集下载

古今妙判选于成龙断冯婉姑抗婚案

古今妙判选于成龙断冯婉姑抗婚案

古今妙判选:于成龙断冯婉姑抗婚案案情:这是清朝著名廉吏于成龙任广西罗城县令时审理的一起少女抗婚案件。

罗城县有一市侩冯汝棠, 聘请年轻秀才钱万青为塾师, 教女儿冯婉姑读书识字。

天长日久, 师生之间萌生了恋情, 私订终身, 并暗中同居。

后二人又通过媒人, 并经汝棠认可, 正式定亲。

不久, 城中有一富家恶少吕豹变, 垂涎婉姑的美貌, 屡屡以重金贿赂婉姑的丫环, 令其诋毁钱万青, 夸吕家豪富。

汝棠听信了这些谗言, 贪慕吕家豪富, 遂与钱家悔婚, 转将婉姑许配吕家。

迎亲那天, 婉姑不从, 被吕家强行抬去。

拜堂之时, 婉姑乘人不备, 抽出自带剪刀, 刺伤吕豹变。

然后乘乱逃到县衙, 请求县官为她做主。

钱万青闻讯亦到县衙起诉冯汝棠悔婚,请求公断。

吕豹变经人救治保住性命,亦到县衙投诉, 要求惩办凶手。

争议焦点:这是一起由案情相当简单的婚姻纠纷引发的刑事附带民事案件。

案件如何处理, 于法于理都是有争议的。

这些争议, 大概可以从四个方面看:第一, 钱冯二人订婚后, 其“无夫奸”( 偷情) 罪行应否追究?第二, 钱冯两家的婚约是否成立?在婚约成立后, 冯家有否单方撤销的权利?第三, 吕冯两家的婚约是否成立?冯汝棠有否另行许嫁女儿的权利?第四, 冯婉姑以利刃杀伤吕豹变,是否应作为人命或伤害案件来处理?判词:于成龙受理案件后, 立即飞签拘拿冯汝棠, 传唤证人, 问明情由, 并当堂作出了一个堪称典范的判决。

其判词如下:关雎咏好逑之什①, 周礼重嫁娶之仪。

男欢女悦, 原属恒情。

夫唱妇随,斯称良偶。

钱万青誉擅雕龙, 才雄倚马②; 冯婉姑吟工柳絮, 夙号针神③。

初则情传素简, 频来问字之书; 继则梦隐巫山, 竟作偷香之客④。

以西席嘉宾, 作东床之快婿⑤, 方谓情天不老,琴瑟欢谐。

谁知孽海无边, 风波忽起。

彼吕豹变者, 本刁顽无耻, 好色登徒⑥;恃财势之通神, 乃因缘而作合。

婢女无知, 中其狡计; 冯父昏馈, 竟听谗言。

遂以彩凤而随鸦, 乃使张冠而李戴。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练习题-带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练习题-带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已知数轴上的点 A ,B 对应的数分别是 x ,y ,且 ()21002000x y ++-=∣∣,点 P 为数轴上从原点出发的一个动点,速度为 30 单位长度/秒.(1)求点A ,B 两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及A ,B 之间的距离. (2)若点A 向右运动,速度为 10 单位长度/秒,点B 向左运动,速度为 20 单位长度/秒,点A ,B 和 P 三点同时开始运动,点 P 先向右运动,遇到点 B 后立即掉后向左运动,遇到点A 再立即掉头向右运动,如此往返,当 A ,B 两点相距 30 个单位长度时,点 P 立即停止运动,求此时点P 移动的路程为多少个单位长度?(3)若点 A ,B ,P 三个点都向右运动,点 A ,B 的速度分别为 10 单位长度/秒,20 单位长度/秒,点 M ,N 分别是AP ,OB 的中点,设运动的时间为 t (0t 10<<),在运动过程中①OA PB MN - 的值不变;② OA PBMN+ 的值不变,可以证明,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请你找出正确的结论并求值.2.已知数轴上的点 A ,B 对应的数分别是 x ,y ,且 ()21002000x y ++-=,点 P 为数轴上从原点出发的一个动点,速度为 30 单位长度/秒.(1)求点A ,B 两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及 A ,B 之间的距离.(2)若点 A 向右运动,速度为 10 单位长度/秒,点 B 向左运动,速度为 20 单位长度/秒,点 A ,B 和 P 三点同时开始运动,点 P 先向右运动,遇到点 B 后立即掉后向左运动,遇到点 A 再立即掉头向右运动,如此往返,当 A ,B 两点相距 30 个单位长度时,点 P 立即停止运动,求此时点 P 移动的路程为多少个单位长度?(3)若点 A ,B ,P 三个点都向右运动,点 A ,B 的速度分别为 10 单位长度/秒,20 单位/秒,点 M ,N 分别是AP ,OB 的中点,设运动的时间为 ()010t t <<,请证明在运动过程中OA PB MN + 的值不变,并求出OA PBMN+值. 3.在数轴上,点A B 、分别表示数a b 、,且6100a b ++-=,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点M 始终为线段AP 的中点,设点P 运动的时间为x 秒.则:()1在点P 运动过程中,用含x 的式子表示点P 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2当2PB AM =时,点P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什么?()3设点N 始终为线段BP 的中点,某同学发现,当点P 运动到点B 右侧时,线段MN 长度始终不变.请你判断该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并加以证明.4.我们可以将任意三位数表示为abc =(其中a 、b 、c 分别表示百位上的数字,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且0a ≠).显然,10010abc a b c =++;我们把形如xyz 和zyx 的两个三位数称为一对“姊妹数”(其中x 、y 、z 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如:123和321是一对姊妹数,678和876是一对“姊妹数”.(1)写出任意三对“姊妹数”,并判断2331是否是一对“姊妹数”的和; (2)如果用x 表示百位数字,求证:任意一对“姊妹数”的和能被37整除. 5.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33x x +=+的两个解是1223,3x x ==; 又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44x x +=+的两个解是1224,4x x ==; 又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55x x +=+的两个解是1225,5x x ==;⋯小王认真分析和研究上述方程的特征,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关于x 的方程22x c x c +=+的两个解是122,x c x c==;并且小王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了严谨的证明(证明过程略).小王非常高兴,他向同学提出如下的问题. (1)关于x 的方程221111x x+=+的两个解是1x = 和2x = ;(2)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12111x x +=+-,则x 的两个解是多少? 6.如果一个多位自然数的任意两个相邻数位上,左边数位上的数总比右边数位上数大1,那么我们把这样的自然数叫做“妙数”.例如:321,6543,98,…都是“妙数”. (1)若某个“妙数”恰好等于其个位数的153倍,则这个“妙数”为 .(2)证明:任意一个四位“妙数”减去任意一个两位“妙数”之差再加上1得到的结果一定能被11整除.(3)在某个三位“妙数”的左侧放置一个一位自然数m 作为千位上的数字,从而得到一新的四位自然数A ,且m 大于自然数A 百位上的数字,否存在一个一位自然数n ,使得自然数(9A+n )各数位上的数字全都相同?若存在请求出m 和n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7.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a ,B 表示的数为b ,满足16120a b -++=.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1)写出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是 ,点B 表示的数是 ;(2)若点P 从A 点出发向左运动,点Q 为AP 的中点,在点P 到达点B 之前,求证BA BPBQ+为定值;(3)现有动点M ,若点M 从点B 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同时点P 出发,当点P 到达原点O 后M 立即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求:当3OP OM =时,则P 点运动时间t 的值为 .8.【阅读理解】点A 、B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是a ,b ,且()2280a b ++-=.A 、B 两点的中点表示的数为2a b+;当b a >时,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AB b a =-. (1)求AB 的长.(2)点C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 ,且x 是方程282x x +=-的解,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图1 图2(1)a可以用含e的代数式表示为____________;(2)若42++=时,求出图2中c所表示的日期;a e i(3)在这个月的日历中,求证:e f h i+++的值能被4整除.参考答案:1.【答案】(1)点A,B 两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100,200,A,B 之间的距离为300(2)点 P 移动的路程为270或330个单位长度 (3)②正确2OA PBMN+= 2.【答案】(1)解:()21002000x y ++-=1000x ∴+= 2000y -=解得100x =- 200y =即点A ,B 两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100,200,A ,B 之间的距离为300; (2)解: 设点P 运动时间为x 秒时,A ,B 两点相距30个单位长度. 由题意得102030030x x +=- 102030030x x +=+ 解得:9x =,或11x = 则此时点P 移动的路程为309270⨯=,或 3011330⨯=即P 走的路程为 270 或 330;(3)解:运动t 秒后A ,P ,B 三点所表示的数为10010t -+ 30t 20020t +010t <<20010PB t ∴=- 10010OA t =- 301001020100PA t t t =+-=+ 20020OB t =+M ,N 分别是AP ,OB 的中点∴N 表示的数为10010t +,M 表示的数为2050t -15010MN t ∴=-30020OA PB t +=- 2OA PBMN+∴=. 3.【答案】(1)62x -+;(2)P 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2;(3)正确,MN 的长度不变,为定值84.【答案】解:(1)根据题意得:234与432,345与543,567与765均是一对姊妹数; 设这对“姊妹数”的一个三位数的十位数为b ,则个位数为(b -1),百位数为(b +1),其中位“妙数”,再将四位“妙数”减去任意一个两位“妙数”之差再加上1的结果除以11判断结果是否为整数即可;(3)设三位“妙数”的个位为z ,可知A=1000m+111z+210,继而可得9A+n=9000m+999z+1890+n=1000(9m+z+1)+800+90+n ﹣z ,由﹣8≤n﹣z≤9、1000(9m+z+1)≤1000(9×9+9+1)=91000知其百位数一定是8,且该数为5位数,若存在则该数为88888,从而得出1000(91)88000{9088m z n z ++=+-=,即9m+z=87、n ﹣z=﹣2,由m >z+2知z <m ﹣2,而z=87﹣9m <m ﹣2,解之可得m >8.9,即可得m 值,进一步即可得答案. 7.【答案】(1)解:∵16120a b -++= ∴160-=a 120b += ∴16a = 12b =-∴点A 表示的数是16,点B 表示的数是12-. 故答案为:16;-12.(2)证明:∵点A 表示的数是16,点B 表示的数是12- ∴161228AB () 12OB = 16OA =∵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 ∴4AP t = 284BP AB AP t =-=- ∵点Q 为AP 的中点 ∴114222AQ AP t t ==⨯= ∴282BQ AB AQ t =-=-在点P 到达点B 之前,即0<t <7时282845642282282BA BP t tBQ t t++--===-- ∴BA BPBQ+为定值. (3)∵点M 从点B 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同时点P 出发,运动时间为()1643125t t解得:2011t=当点M在原点O的右侧,点512OM t=-16OP=()1643512t t解得:5219t=当点P到达原点O时,运动时间为这时点M在原点O的右侧,22)3(82t 解得:2125t=1212 45t t+=+=②当点M在原点∴228OM t =- 24OP t = ∵3OP OM = ∴22)43(28t t解得:212t =∴1241216t t t =+=+= (秒)综上所述,当3OP OM =时,则P 点运动时间t 的值为2011秒或5219秒或325秒或16秒.故答案为:2011秒或5219秒或325秒或16秒.8.【答案】(1)解:22(8)0a b ++-=∴2,8a b =-= ∴10AB =(2)解:282x x +=-∴10x =-∴点C 表示的数为10-设点P 对应的数为y ,由题可知,点P 不可能位于点A 的左侧,所以 ①当点P 在点B 右侧∴(8)[(2)](10)y y y -+--=-- ∴16y =②当点P 在A B 、之间 ∴(8)[(2)](10)y y y -+--=-- ∴0y =综上所述,点P 对应的数为16或0(3)证明:设运动时间为t ,则点E 对应的数是t ,点M 对应的数是28t -- 点N 对应的数是85t +P 是ME 的中点又Q)解:2,=-a c=+6,e c ia42c++=614)解:1,=+f e+=++i e ee+能被4整除4(4)∴e f i+++能被410.【答案】(1)证明:设则其“添彩数”与“减压数”分别为:第 11 页 共 11 页 =110a+11b=11(10a+b )∴对任意一个两位正整数M ,其“添彩数”与“减压数”之和能被11整除.(2)设N 的十位数字为x ,个位数字为y则其“添彩数”与“减压数”分别为:100x+10y+6;10x+y-6∴100()18106106x y f N x y +++-=≤∵10x+y -6>0∴整理得40457x y +≥∵x 为1-9的整数,y 为0-9的整数∴x 值只能为1,此时,解得174y ≥,则y 的可能值为5,6,7,8,9, 则N 的可能值为15,16,17,18,19∵()f N 为整数∴只有N=17时,176(117)161=f =为整数 ∴N 的值为17.。

巧妙判断曲线公切线条数

巧妙判断曲线公切线条数

= et ( x - t) . 与曲线 y =

1 4
x2
联立方程组
{y - et = et( x - t) ,
y = - 1 x2 .
由 Δ = 0,可得 et + t - 1 = 0,此方程有
4
几解,切线就有几条. 设 f( t) = et + t - 1,f ' ( t) = et + 1 > 0,所以 f( t) = et + t - 1 在 R 为增函数,又 f( 0) = 0,所以 方程 et + t - 1 = 0 有唯一解 t = 0,所以直线 l 必唯一,即为
分别为: y = etx + et( 1 - t)
,y =

1 2
bx +
1 4
b2 ,其都表示直
{et
=

1 2
b,
线 l,所以
此方程组有几组解,公切线就
et( 1 - t)
=
1 b2 . 4
有几条,消元解得 et + t - 1 = 0,设 f( t) = et + t - 1,f ' ( t)
A. 0 条 B. 1 条 C. 2 条 D. 3 条
解析一 设直线 l 与 C1 和 C2 的切点分别为( t,t2 ) 和 ( m,m3 ) ,切线斜率 k1 = 2t,k2 = 3m2 ,则 切 线 的 方 程 分 别 为: y = 2tx - t2 ,y = 3m2 x - 2m3 ,其 都 表 示 直 线 l,所 以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 出 版 社,课 程 教 材 研 究 所,中 学 数 学 课 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必 修) 数学[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古代断案的绝妙判词

古代断案的绝妙判词

古代绝妙判词古代官府断案的判词多数墨守成规,刻板冗杂,但亦有不少妙言断案,妙趣横生的判词。

1、宋代崇阳县县令张咏发现管理钱库的小吏每日都将一枚小钱放在帽子里带走,便以盗窃国库罪把他打入死牢。

小吏认为判得太重,遂高喊冤枉。

张咏提笔写下判词:“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小吏无话可说。

2、明代天启年间,有位御史口才颇佳,一名太监心怀嫉妒,设法取笑御史,便缚一老鼠前去告状:“此鼠咬毁衣物,特擒来请御史判罪。

”御史沉思片刻后判曰:“此鼠若判笞杖放逐则太轻,若判绞刑凌迟则太重,本官决定判它宫刑(阉割)。

”太监自取其辱。

3、明代宗室朱宸濠府上养有一鹤,为皇帝所赐。

一日,仆役带鹤上街游逛,被民家一狗咬伤。

仆役到府衙告状,状词写道:“鹤带金牌,系出御赐。

”知府接状,挥笔判曰:“鹤系金牌,犬不识字,禽兽相伤,不关人事。

”判词精妙在理,仆役只得服判。

4、清乾隆年间,一寡妇想改嫁,但遭到家人与邻居的阻挠,她就向官府呈上状子:“豆蔻年华,失偶孀寡。

翁尚壮,叔已大,正瓜田李下,当嫁不当嫁?”知县接状,挥笔判了一个字:“嫁!”5、清代郑板桥任山东潍县县令时,曾判过一桩“僧尼私恋案”。

一天,乡绅将一个和尚和一个尼姑抓到县衙,嘈嘈嚷嚷地说他们私通,伤风败俗。

原来二人未出家时是同一村人,青梅竹马私定了终身,但女方父母却把女儿许配给邻村一个老财主做妾。

女儿誓死不从,离家奔桃花庵削发为尼,男子也愤而出家。

谁知在来年三月三的潍县风筝会上,这对苦命鸳鸯竟又碰了面,于是趁夜色幽会,不料被人当场抓住。

郑板桥听后,动了恻隐之心,遂判他们可以还俗结婚,提笔写下判词曰:“一半葫芦一半瓢,合来一处好成桃。

从今入定风归寂,此后敲门月影遥。

鸟性悦时空即色,莲花落处静偏娇。

是谁勾却风流案?记取当堂郑板桥。

”。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妙玉判词》原文及赏析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妙玉判词》原文及赏析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妙玉判词》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妙玉判词》原文及赏析【导语】:《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正册判词其五画: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

柏桦讲明清妙-读书分享

柏桦讲明清妙-读书分享

《柏桦讲明清妙判》读书分享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中国位列四大文明古国之中,且是唯一一个文化未曾中断或消亡的国家。

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法文化则是其重要的一方面,影响波及周边国家,像古代朝鲜、日本、越南制定他们本国法律时,都参用中华法律。

也就是说古代中国在对外交流过程中,中华法文化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传播到国外。

后世法学家划分、总结世界法律体系为五大法系,中华传统法律就是其中一个,即中华法系。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本就是经验的积累。

在法律的应用过程中,自然会有对簿公堂、此听两造的情形。

对于案件的法律应用,司法部门和官员的文书和文笔记载,部分流传至今。

文人出身的官员对其判词进行文学加工,经过加工的判词文字优美、典故迭出,更加注重人情和道德关怀,加上案件大多情节曲折离奇、纠纷疑难复杂,判决结果部分往往出人意料,却又不出法律框架之外,令人读后不觉称妙,是为妙判。

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便是《柏桦讲明清妙判》一书,此书是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柏桦对明清妙判的解读。

无赖窥浴,说的是清朝嘉庆年间的一个案例,山东莱州府,有位少女,人称杨二姐,生得娇美艳丽,百里挑一,已到及笄之年,求婚者络绎不绝。

邻居李大根早就垂涎杨二姐的美貌,总是想法设法接近她。

但此人生得丑陋,又性情凶狠残暴,游手好闲,不无正业,杨二姐对他很反感。

嘉庆十六年,也就是1811年,也是在这一年,林则徐高中进士,名列二甲第四名,也就是全国第七,晚清重臣曾国藩诞生。

这一年夏,烈日当空,空气闷热,酷暑难耐,一天,杨二姐在家中洗浴,李大根发现后,蹑手蹑脚地上前偷窥,不料被杨二姐发现。

高喊之下,众人将李大根擒获,扭送莱州府,要求知府严惩。

当时的莱州知府是谁呢?就是大名鼎鼎的张问陶。

张问陶,字仲冶,号船山,四川遂宁人,一生致力于诗、书、画,造诣精深,其诗被誉为清代“蜀中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是清代伟大诗人、思想家、政治家、历史学家、文艺理论家、书法家和国画家,乾嘉诗坛泰斗。

巧妙判断常见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发表)

巧妙判断常见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发表)

巧妙判断中考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2009/6/29杭州外国语学校黄维全一、认识标点的意义判断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是中学语文考试卷中必备的“家常菜”。

此题视之普通,思之甚难,常惹得考生疑云重重,久久不能选定,最后往往一念之差痛失得分。

要正确掌握标点使用的规律确实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能够通晓标点在句子中的语法意义,或许可以找到某些答题捷径。

我们常见的几个重要标点符号,从句法角度都有着自己特殊的意义。

笔者根据现代汉语说话的句法与语法习惯,认为各种标点的基本意义与作用主要理解为:(1)顿号:之间内容共同表示一个相同成分,是逗号下的成分层次,说话时停顿时间最短,可以由“和、以及、与”这样的词换用。

(2)逗号:之间内容语意分开,地位独立,相互之间体现同一句式层次,说话停顿时间比顿号稍长。

说话语气可以急促。

(3)分号:之间体现的是多方面语意层次,特别是对举、并举、列举情况。

(4)省略号:最多的是体现内容的未尽、情感的思考、空间的想象。

(5)句号:最明确、最简要地进行表情达意,体现语意的完全结束。

在单句中一般有充分的语法结构,复句中一般有密切的关联关系。

(6)冒号:提示下文体现的是内容的涵盖范围,有个明确限度;冒号总结上文时体现的不仅体现涵盖范围,有时候表现强烈的语气。

二、巧妙判断常用标点的正确使用今年来各地中考都非常注重对标点符号使用的考核,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对常见的几种标点的轮番加热,这当中杭州市的中考试卷就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

结合中考的典型题型,笔者总结出如何判断常见标点(引号、冒号、问号)正确使用的几点经验提供给读者参考。

巧妙判断常用标点的正确使用(一)引号1、强调引用或引用的内容不是完整的,或者即便完整但只是作为目前句内的某个成分(已变成转述者自己的意思)时,引用部分前后只有引号,不带句号,也不会有提示的冒号出现,放在句末的句号属于目前整个句子。

句例:据统计,江苏、上海和浙江出生的院士合计占我国两院院士总数的41.19%,这三地堪称“中国院士的摇篮”。

古人断案有妙招

古人断案有妙招

古人断案有妙招篇目1巧判夺子案2智审羊皮案3巧断三亩地4智断窃钗案5谁毁了瓜田6孙亮断蜜案7巧判金币案8敲破人命案1巧判夺子案从前有个小村庄,庄里有两户人家:一户姓李,一户姓王,巧的是两家的媳妇在同一天都生了个大胖小子。

谁知李家的娃娃不到一个月就夭折了。

不过他们家两口子竟然没有声张,而是悄悄地把娃娃埋在自家的后院里,不让左邻右舍知道这件事。

一天,李家媳妇趁王家媳妇出门,便偷偷溜进了王家的屋子里,神不知鬼不觉地把王家的娃娃抱回了自己家。

等王家两口子回到家,发现娃娃竟然不见了,赶紧招呼邻居,在周围整整找了两天,始终都没见娃娃的踪影。

到了第三天,王家媳妇去李家串门,一进屋就发现摇篮里的娃娃正是自己家的。

于是两个女人便争执起来,直打得头破血流,最后闹到了公堂上。

县官赶紧升堂断案,见两家都说孩子是自己的,但都拿不出确凿的证据,便发话道:“你们在大堂上抢娃娃吧,谁抢去娃娃就归谁。

”两家媳妇就开始抢那娃娃,王家媳妇拽着娃娃一只小胳膊,刚一用力娃娃就大声哭叫,王家媳妇马上松了手,娃娃被李家媳妇抢了去。

这时,县官惊堂木一拍,喝道:“大胆李氏,你偷王家娃娃,还不从实招来!。

”大伙儿都疑惑地看着县官,只听他说:“一个多月的娃娃嫩骨头嫩肉的,他的亲娘能舍得使劲拽吗?使劲抢去娃娃的女人一定不是亲娘。

”此话一出,离家媳妇只好低头认罪。

2智审羊皮案从前有个县官正在大堂批阅诉状。

突然门口传来一阵吵闹声。

县官抬头一看,只见一个后生和一个老人死命扯着一张羊皮,边骂边闹进公堂。

县官喝道:“你们二人为何这般不成体统,在公堂上大吵大闹?”后生赶紧抢着说:“老爷在上,我家住在西城外驿道边,我看今天天气好,就早起把自家这张羊皮拿到门外晒一下,以防虫蛀。

没想到这乡下老汉趁我在屋里不注意,抢了羊皮就跑。

我好不容易才追上他,他却不肯还我。

我们这才一路争执着来到县衙,还请老爷为小民做主。

”县官又问后生:“你是干什么营生的?”后生答道:“老爷,我家世代以卖醋为业,这羊皮是先父所传,这可是我对先父唯一的念想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妙判(一)
古人判案以文人为之,是以在条法与人情之外,同样地注重文辞。

妙判一出,往往脍炙人口,传诵一时,即使百代之下,读之亦令人拍案叫绝。

《湖海新闻夷坚续志》记云:
苏东坡通判钱塘日,尝权领郡事。

新太守将至,营妓陈状,以年老乞出籍从
良,公即判云:“五日京兆,状不难;九尾野狐,从良任便。

”又有周生,色艺为一郡之最,闻之亦陈状,欲效例脱籍。

公惜其去,判云:“慕周南之化,此意诚可嘉;空冀北之群,所请宜不准。

”其敏捷善谑如此。

《清稗类钞》“狱讼类” “闽中发冢开棺案” 条亦记有一事,说的是丁文诚公宝桢抚闽时,某县有发冢开棺剥取尸身衣饰一案。

县幕欲为令规避处分,设法于呈文中避去发冢开棺字样,其详文有云“勘得某处有厝棺一具。

棺材后壁凿有一孔,围圆一寸三分,据尸亲某某供称,尸身头上,失少金簪一支,显系该贼由穴孔伸手入内,拔取金簪,得赃逃逸。

除悬赏购缉外,理合勘明详报”云云。

丁氏阅过呈文,于牍尾批云:
以围圆一寸三分之穴孔,竟能伸手入内,天下无此小手:棺后伸手,拔取尸
身头上金簪,天下无此长手。

该令太不晓事,应即撤任,候饬司遴员接署,另行详勘。

幕吏狡猾,欲盖弥彰,岂料弄巧成拙,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丁氏明察,更且幽默,所撰批判可以入绝妙好词。

又有些判语,应对巧妙,机锋不露,亦为人所传诵。

明人江盈科所撰《雪涛谐史》,内中有一则云:
嘉靖间一御史,蜀人也,有口才。

中贵某,欲讥御史,乃缚一鼠虫,曰:“此
鼠咬毁余衣服,请御史判罪。

” 御史判曰:“此鼠若问答杖徒流太轻,问凌迟绞斩太重。

下他腐刑。

”中贵知其讥已,然亦服其判断之妙。


把这种作法再推进一步,则判语就近于文字游戏了。

《鸦谑》中“带枷和尚”条云:
一僧犯罪,枷号县前,央乡官说方便,与县令叙情而别,送至门前,问曰:“和
尚是出家人,怎么带了枷?” 县令曰:“他本是无发的,如今犯了法。

” ②
更让人叫绝的是见于《籍川笑林》的一则“决水灌田伏罪状”。

有顽民因天旱,盗决人水灌田,为主执赴。

伏罪状云:
右某,只因天亢律吕调(阳),切虑田苗宇宙洪(荒),遂偷某人金生丽(水),
致得其人寸阴是(竞),念某不识始制文(字),今来甘认吊民代(罪),一听本官忠则尽(命)。


这篇“伏罪状”系糅合《千字文》写成,其手法与一般文人惯作的其他文字游戏并无不

引据王利器辑录《历代笑话集》。

② 引同上书。

③ 引同上书。

同。

虽然这样的例子可能属于极端的一类,但我们只要明了古时文章与书判的相通之处,知道所谓“文人判”是怎么一回事情,就可以了解到在何种意义与何种程度上,它们也是真实可信的。

身为文人的法官既然注重判词的文章之美,经营之妙,其易于受到巧妙应对的影响也就十分自然了。

宋人范正敏《遯斋闲览》记一书生因盗绢被执,太守令作赋,获免,其警对云:“窥户而阒无人,心乎爱矣;见利而忘其义,卷而怀之。

”这应当不是出于虚构。

古法,士人犯罪,可以请求“引试”而得减免。

《名公书判清明集》卷十一记一乡下豪横名胡大发者,以“轮门恐赫,骗取财物”等因被执,自称是士人,习诗赋,被令当庭赋“讼终凶“诗。

其诗云:
天与水违讼,分明万象重。

始焉微不审,终也遂成凶。

有事须求直,无瑕不可攻。

昏迷弗知返,悔吝乃相从。

中吉当能悟,大贤何不容。

圣行使无讼,今日
幸遭逢。

主管官判云“粗通”,令决竹篦二十。

比较原来应处之徒刑,这个判决可以说轻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但是与上面那个作赋而后获免的盗绢书生相比,胡某就没有那样幸运了。

可见在同样情况下,诗赋的工拙也是影响判决的一个因素。

《雅谑》记云:杭有一妇,夫死未终七,即嫁。

被讼于官,浼金编修为居简。

临审时,金佯问问官云:“此辈何事?”官曰:“丈夫身死未终七,嫁与对门王卖华。

”金曰:“月移花影上栏杆,春色恼人眠不得。

”官笑而从末减。

①此虽是引用旧诗,却用得恰到好处。

“官笑而从末减”,也是颇有人情味的。

①引据王利器辑录《历代笑话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