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效益项目后综合评价方法_王瑷玲

合集下载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宁阳县农地效益评价及方法比较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宁阳县农地效益评价及方法比较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宁阳县农地效益评价及方法比较李方方;王瑷玲;刘凤荣;张蕊【期刊名称】《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1【摘要】农地利用不仅要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综合效益,而且要求3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

本文以宁阳县为研究区,构建农地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测算2001~2010年农地效益,变异系数法计算农地系统协调度。

结果表明:①宁阳县农地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均在2002年出现最低值,之后呈上升趋势。

其中,社会效益最好,生态效益波动较大,经济效益最低。

②农地综合效益总体呈上升趋势,农地系统协调度波动较大,2002年出现最低值,2005年以后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

③两种方法评价结果总体一致,但生态效益、农地系统协调度在个别年份有较大差异。

研究结果可为宁阳县提高农地效益和促进土地协调利用提供依据。

【总页数】5页(P69-73)【作者】李方方;王瑷玲;刘凤荣;张蕊【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 诸城市国土资源局,山东诸城 262200;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山东省土地勘测规划院,山东济南 250014;宁阳县纪委,山东宁阳 27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1.2【相关文献】1.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计量保证项目效益评价方法研究 [J], 徐慧2.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规划设计技术标准实施效益评价方法 [J], 于慧芳;邹格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BIM效益评价方法研究——以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为例 [J], 张俊4.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医疗装备综合效益评价方法体系的研究与构建 [J], 刘伟军;张千彧;高翔宇;罗竫娜;张鑫;王凤;张恩科5.基于DEA方法的不同流转模式下农地经营效率比较分析 [J], 王正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项 目区夹河 片属 阿拉 善 台块边缘 凹陷 区的湖
积 平 原 , 拔 13 0 8 13 5 0m , 下 径 流 主 要 海 4 . ~ 4. 地
形成 于 红崖 山水 库 的 渗漏 , 大 体上 以红 崖 山水 它 库 为 中心 , 成 向北 的扇状 辐射 径流 , 形 流人 本 区是 东支 , 量 目前 为 0 0 其 . 6亿 m。 a 该 区含 水 层 厚 ・~,
2 研 究 方法
2 1 土 地 效 益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建 立 . 2 1 1 评 价指 标 建 立 的 原 则 评 价 指 标 建立 遵 .. 循 的 四 项 原 则 是 : 1 评 价 指 标 差 异 性 原 则 。不 同 ()
趋 势 , 促进 土地 资源 合理 利用 、 是 调整 土地 利用 结
构 和土 地利 用关 系的 重要手 段 。
近年来 , 者对 土 地 整 理效 益 评 价 的 内涵 进 学 行 了深 入研 究 , 土地 整 理 效 益 评 价研 究 中各 有 在
威 市 。西毗邻 金 昌市 , 靠 凉 州 区 , 、 与 内蒙 南 东 北 古 自治 区阿拉 善 左 、 县 接 壤 。县 城东 、 、 三 右 西 北
度 1 0m 左右 ; 0 蔡旗 片海 拔 14 5 3 5 . 4 . ~14 9 8m,
论 。许璐 璐依 据 能 值 法 , 土地 整 理 的生 态 效 ] 对 益 进行 了研 究 , 过 土 地整 理 前 后 生 态 因子 的能 通
整个 地形 由西 北 向东南倾 斜 , 中温带 干 旱 区 , 属 气
关键 词 : 地 评 价 ; 标 体 系 ; 次分 析 法 土 指 层
中图分类号 :312 F 0 .
文献标识码 : A

关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后运行管护问题的思考

关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后运行管护问题的思考
中 图 分 类 号 :F 0 31
问 题 的 提 出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 9 3 ( 0 2 80 2— 2 0 6 7 7 2 1 )0 — 0 0 0 同程 度 上 存 在 忽视 工程 建 成 后 管 护 的 问 题 ,特 别 是 一 些 项 目


土 地 整 理 作 为促 进 土地 合 理 利 用 、 调 整 土 地 利 用结 构 和 土 地 关 系 的重 要 手 段 ,在 实 现 土 地 利 用 率 和 改 善 农 田水 利 设 施 和 生态 环 境 方 面 起 到 了 重 要 的作 用 。 1 9 年 ,修 订 后 的 98 新 土 地 管 理 法 第 四 十一 条 明确 提 出 “ 家 鼓励 土 地 整 理 ” 国 ,
土 地 开 发整 理 项 目工 程 后 期 管 护 是 土 地 开 发整 理 工 程 完
目前 ,有 的地 区政府 出于 “ 政绩” ,考虑往往 只重视土地
整 理 项 目的 投 资 和 建 设 阶 段 ,有 的地 方政 府 还存 在 片 面 追 求

些 专 家 学 者 从 土地 整 理 项 目前 期 决 策 ( 罗罡 辉 ,吴 次 芳 ,
徐 保 根 2 0 、 整 理 后 的 综 合 评 价 ( 军 , 罗 明 ,龙 花 楼 0 4) 王
2 0 ) 整 理 后 的 生态 风 险 和 耕 地 质 量 评 价 ( 瑷 玲 ,赵 庚 0 3、 王 星 ,李 占军 2 0 ) 整理 项 目的可 持 续性 ( 利 民 ,张 明 , 06 、 董 伍 黎 芝 2 0 ) 等 方 面进 行 了 有 益 的 探 索 ,然 而 ,土 地 开 发 06 整 理 工 程 建 设 后 期 管 理 环 节 至 今 未 引起 人 们 足 够 的 重视 。

土地整理项目的效益综合分析及评价研究

土地整理项目的效益综合分析及评价研究

土地整理项目的效益综合分析及评价研究作者:董华斌来源:《科技资讯》 2014年第16期董华斌(湖南省第三测绘院湖南长沙 410007)摘要: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研究是土地整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在此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还不是很完善。

针对这种现状,本文以湖南省宁乡县夏铎铺镇龙凤山村等三个村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建立土地整理效益分析综合判断模型,对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进行研究分析,对土地整理的实践活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土地整理层次分析法综合效益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6(a)-0243-02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按照土地利用计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调整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管理,改善土地利用结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可利用土地数量,确保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良性循环。

当前我国的土地整理活动以农地整理为主,农地整理是指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一个合理的农地整理项目应该能够最大的发挥其综合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效益最大化。

经济效益主要是指土地整理项目在经济上的合理性和对当地社会经济的贡献程度;社会效益旨在调查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及带来的效应;生态效益是指通过兴修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对田、水、路、林、村等进行综合整治、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优化生态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效益。

土地整理中的此三项效益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而不能将其分割开来分析评价。

比如,排灌设施的建设在经济上可以提高土地的产出率,社会效益上可以方便农民生活,而在生态方面也能防止水土流失。

我国目前的土地整理尚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地区的土地整理目标仍停留在扩大耕地数量、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层面上,未进入以提高生态环境品质和农地质量为目标的阶段。

胶州市胶北镇10个村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

胶州市胶北镇10个村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

胶州市胶北镇10个村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
刘洁;王瑷玲;姜曙千;邹县委;孙娟
【期刊名称】《农业工程学报》
【年(卷),期】2012()S1
【摘要】村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是村庄整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研究在明确村庄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基础上,以胶州市胶北镇10个村庄为例,构建了村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评价了村庄土地集约利用状况。

评价结果表明,村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较低,其中3个村庄低度利用,7个村庄中度利用,无村庄过度利用或集约利用。

在结果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合理利用空闲地和闲置宅基地、提高村庄生活便利度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建议。

该研究可为开展村庄整治提供参考。

【总页数】6页(P244-249)
【关键词】土地利用;乡村;环境管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胶北镇【作者】刘洁;王瑷玲;姜曙千;邹县委;孙娟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
【相关文献】
1.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山东省乳山市村庄地籍调查试点为例 [J], 李莎莎;王瑷玲;姜曙千;姜峥嵘
2.镇驻地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胶州市胶北镇为例 [J], 王瑷玲;姜曙千;孙娟;刘洁;邹县委
3.基于多因素评价方法的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以荣昌县为例 [J], 吴忠思;刘秀华
4.基于多因素评价方法的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以荣昌县为例 [J], 吴忠思;刘秀华;
5.基于城市化水平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以河南省为例 [J], 范辉;周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绩效评价的MAUT及FANP分析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绩效评价的MAUT及FANP分析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绩效评价的MAUT及FANP分析【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绩效评价的MAUT及FANP分析。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详细介绍了MAUT和FANP分析方法,并分别应用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绩效评价中。

通过比较MAUT与FANP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并提出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绩效评价方法选择建议。

总结了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对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关键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绩效评价、MAUT分析方法、FANP 分析方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绩效评价的比较分析、方法选择建议、研究总结、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绩效评价是评估整治效果与效益的重要手段。

当前,虽然已有一些研究在这方面进行探讨,但是关于评价方法的选择和比较仍存在争议。

MAUT(多属性效用理论)和FANP(模糊层次分析法)是两种常用的绩效评价方法,它们在整治绩效评价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MAUT通过对不同绩效指标的量化评分与赋权,综合评价不同方案的效益,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绩效情况。

而FANP则通过模糊逻辑的理论,考虑到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对整治方案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估。

探讨MAUT和FANP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绩效评价中的应用,对于提升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这两种方法的介绍与分析,有助于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绩效评价提供更加客观和综合的评价方法选择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绩效评价的方法和技术,为政府决策和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分析和比较MAUT和FANP两种方法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绩效评价中的应用效果,为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提供参考;探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绩效评价的关键指标和权重确定方法,提高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准确性;分析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绩效表现,为项目管理者提供改进策略和决策建议;探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绩效评价的长期发展方向,促进我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整理效益模糊综合评价比较研究——以宁阳县两个土地整理项目为例

土地整理效益模糊综合评价比较研究——以宁阳县两个土地整理项目为例

d cs n—m kn vl n v s n trs a igF sa n sa n o sl ainpoet a eio i a igl e a di et t eun .T kn uh na dHeh nl dc noi t r cs s e n me r a d o j
i c u e c n mi e e t i d x s s c a e e ti d x sa d e o o i a e e t n e e .Th t d s d n l d s e o o cb n f s n e e , o i l n f e e n c l g c l n f d x s i b i n b i i e su y u e
J n ,0 8 u .2 0
文章编 号 : 0 28 (080 06 1 0— 26 20 )3— 52—0 0 7
土个土地整理 项 目为例 杜 静 王瑷玲 马云波 , ,
(. 1南京农业大学 公共 管理学院 , 江苏 南京 20 9 ;. 10 52 山东农业 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 院 , 山东 泰安 2 11 ;. 70 83 山
o i, o rh niee au t ncn ls nta tern s f h opoet w r oha ea ew s nt s acmpe e s vlai o cui t h a k et rjcs eeb t vrg a h v o o h ot w o tie ho g uz o pe e s ee au t n n ec mpe e sv e e t fF sa rjc a ban dtru hfzyc m rh n i v lai ,a dt o rh n i b n f u h n po t s v o h e io e w b t rta h to sa rjc.T e s d n ia d ta id x ss m a d e au t n m to r e e n ta fHeh n poet h t y idct h t n e yt n v lai eh d ae t h u e e o

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作者:张贵军,王艺茗,夏艳玲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12期摘要:本文针对烟台市牟平区土地整理项目实际情况,从立项管理、组织管理、投入管理、产出管理、效益管理以及社会评价管理等六方面构建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AHP 法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以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

为该地区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提供很好的支持。

关键词:AHP;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中图分类号:F301.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18-0035-02一、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概述为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各类土地整理项目广泛开展,而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资金浪费、工程质量低劣、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随之出现,并且已经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

作为对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和管理进行的绩效评价便成为中一项不可缺少的环节。

通过对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分析,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都能促使项目承担单位、机构提高对项目效果的重视程度,提高土地整理资金的使用效率,规范工程施工建设的程序,以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另外,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的结果还可以为研究区域下一步土地整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很好的参考,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评价指标选择的合理性对于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的准确与否非常关键;而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则直接影响着评价结果的科学性。

本文主要研究评价指标的构建及权重的确定。

二、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土地整理项目因其具有特殊性,需要从不同角度对土地整理绩效进行分析评价。

研究通过咨询相关专家,参考其他案例,结合烟台市牟平区土地整理实际情况,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提出研究区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

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数为目标层, 反映被评价土地整理项目的整体绩效水平;评价体系的准则层从立项管理、组织管理、投入管理、产出管理、效益管理以及社会评价管理等六方面建立, 分别从土地整理管理、作用、效益、群众满意度进行评价;准则层因素继续细分为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整理是一项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的工程技 术措施, 技术条件和技术措施等对土地整理成功与否影 响很大。土地整理技术评价主要是对规划设计水平、技 术保障措施和保障程度等进行再分析。技术评价的主要
第 4 期
王瑷玲 等: 土地整理效益项目后综合评价方法
59
指标有规划设计变动率、整理工期变动率等。
2. 2 经济效益指标 土地整理必须是在经济上可行的, 以有限的资源消
0. 187 0. 104 0. 134 0. 131
投资回收期变动率 B7
0. 100
新技术应用变动率 C 1
0. 114
农民年收入增加变动率 C2 0. 251
社会效益指标 C
生产条件改善变动率 C 3
0. 179
0. 216
人均耕地面积增加变动率 C4 0. 198
土地纠纷减少变动率 C 5
0. 126
项目规划状况: 规划整理土地 77. 63 hm2, 其中开 发 未利 用地 16. 6 hm2, 增加 耕地14. 0 hm 2; 新修 渠道 6. 8 km , 深水井 1 眼及配套水利设施等; 改造加宽生产 路 4. 3 km , 在路旁、田坎及沟渠植树 1 万株。预计总投 资 95. 6 万元, 施工期 1a。项目完成后每年增收 37. 24 万元, 人均增收 113. 13 元。按项目运行 30a 计算, 内部 收益率为 25. 21% , 财务净现值为 147. 31 万元, 投资回 收期 2. 5a。项目于 2003 年 6 月通过验收。2005 年 5 月 项目实际状况: 实际整理土地 79. 63 hm2, 其中开发未 利用地 18. 6 hm 2, 增加耕地 16. 0 hm 2; 排灌渠道等建设 目标完成, 增建变压站一个, 但植树很少。实际总投资 115. 6 万元, 每年增收 40. 51 万元, 人均增收120. 10元, 内部收益率为27. 73% , 财务净现值为153. 20万元, 投资 回收期为 2. 9a。
0 引 言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国家提出土地整理以来[ 1] , 各地相继开展了大量工作, 并且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都 拨出专项资金[ 2] 。截至 2004 年, 仅国家投资的土地整理 项目已达 1507 个, 总投资额约 174 亿元, 大量项目已竣 工进入运行阶段。土地整理项目决策是否正确、规划设 计是否合理、预期目标和效益是否实现需要通过综合评 价来回答。虽然目前已有专家和学者对土地整理效益项 目后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 3- 5] , 但与 国际通常的项目后评价[ 6, 7] 相比, 所建评价指标体系不 够完善, 评价方法有待创新。如何借鉴、综合已有的项目 后评价理论与方法, 建立科学的土地整理效益项目后评 价指标体系, 明确适宜的评价方法, 定量、客观地进行土 地整理效益项目后评价, 已成为当前提高土地整理项目 决策管理水平、保证土地整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亟待解 决的重要课题。为此, 本文以山东省宁阳县伏山土地整 理项目为例, 探讨土地整理效益项目后评价的方法, 构 建土地整理效益项目后评价的指标体系, 并采用模糊综 合评价方法[ 8, 9] 对该项目进行定量评估, 以期为土地整 理项目后评价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1 项目概况
山东省宁阳县伏山土地整理项目区位于伏山镇云 山东北部, 属大陆性半湿润气候, 年平均气温 13. 4℃, 年平均降水量 689. 6 mm , 人均耕地 0. 08 hm 2。项目区
收稿日期: 2005-06-06 修订日期: 2005-10-08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 05CJL 018) 作 者简介: 王 瑷玲( 1972- ) , 女, 山东临 沂人, 讲师, 博士生, 主要从 事土地整理、土地可持续 利用和评价研究。泰安 山 东农业大学资 源与环境学院, 271018。E mail : ail ingw ang df@ 163. com ※通讯作者: 赵庚星, 教授, 主 要从事土地资源管 理领域的科研。泰 安 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71018。Em ail : zhaogx@ sdau. edu . cn
属丘陵地貌, 土地总面积 77. 63 hm2, 其中未利用土地 27. 09 hm2。项目区内立地条件差、土质瘠薄, 顺坡地及 零星地块所占比重较大, 水土流失严重。由于水利设施 不配套, 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为了增加耕地面积, 提高耕 地质量, 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此区被列为泰安市 土地整理重点项目。
农民支持变动率 C 6
0. 130
土地质量变化变动率 D1
0. 250
景观和生态环境 效益指标 D
0. 296
小气候变化变动率 D2 田块规整变化变动率 D3 生物种类变化变动率 D4 植被覆盖率变化变动率 D 5 灌排保证率变化变动率 D 6
0. 126 0. 095 0. 126 0. 187 0. 216
2. 4 景观和生态环境效益指标 保护自然、改善景观和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是
土地整理的目的之一。土地整理生态环境效益后评价指 标主要有植被覆盖变化变动率、小气候变化变动率等。
在遵循完全性、目的性、可比性、动态与静态相结合 等项目后评价指标选取原则基础上, 结合该土地整理项 目内容和目的, 我们构建了后评价指标体系( 表 1) 。
王瑷玲, 赵庚星, 李占军. 土地整理效益项目后综合评价方法[ J]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22( 4) : 58- 61. Wang A iling, Zhao Gengx ing , Li Zhanjun. I nt egr ated evaluatio n method for pr oject po st -ev aluation of land consolidatio n benefits[ J] . T r ansactions of the CSA E, 2006, 22( 4) : 58- 61. ( in Chinese with Eng lish abstr act)
3 土地整理效益项目后综合 评价
项目后综合评价一般采用成功度评价法[ 10] , 它是
依靠评价专家或专家组的意见, 综合后评价各项指标的 评价结果, 对项目的成功程度做出定性的结论。项目的 成功度可分为五个等级, 即完全成功、成功、部分成功、 不成功和失败。本研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 对所有影 响项目成功的因素进行量化, 从而对项目的综合效益成 功程度做出定量评判。 3. 1 确定评价等级
本研究借鉴项目后综合评价的五级成功度评定法, 将项目综合效益成功程度分为五个等级: 完全成功、成 功、部分成功、不成功和失败。 3. 2 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的确定
权重是指各评价指标对项目成功度的影响程度。本 研究把专家经验和数学定量方法结合起来, 采用特尔菲 法和层次分析法相互校正的手段综合确定各评价指标 权重。具体分三个步骤进行。第一, 采用特尔菲法确定 各指标权重。第二, 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确定各指标权 重。第三, 两法综合取算术平均确定各指标权重( 表 1) 。 3. 3 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模糊分布 3. 3. 1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的确定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的确立采用专家经验与实地调 查相结合的方法。项目管理和评价工作者在长期的项目 管理和评价过程中, 逐步确立了项目成功度分级标准。 本文即根据一般项目成功度的分级标准, 结合土地整理 项目实际状况, 确立各评价指标成功程度的分级标准。 3. 3. 2 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模糊分布函数
模糊分布即隶属函数反映评价指标取值对应于各 成功等级的模糊界限。根据评价指标对项目成功度的效 应, 模糊分布大致可归为三类。第一类属于升半梯形分 布, 指标值越小, 项目越接近某成功等级; 第二类属于降 半梯形分布, 指标值越大, 项目越接近某成功等级; 第三 类属于梯形分布, 指标值在一定范围内属于某成功等 级, 距离该范围越远则越偏离此成功等级。根据各评价 指标的分级标准和模糊分布类型, 建立各评价指标各等 级的模糊分布函数。如耕地面积增加变动率的完全成功 U 1( X ) 、成功 U2( X ) 、部分成功 U 3( X ) 、不成功 U 4( X ) 和失败 U 5( X ) 的分布函数( 图 1) 。
表 1 土地整理效益项 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T able 1 Pr oject po st -evaluatio n index system and
index weights of land co nso lidat ion benefits
一级指标
权重
二级指标
权重
规划设计变动率 A 1
0. 209
第 22 卷 第 4 期
58 2006 年
4月
农业工程学报 T r ansactions of the CSA E
V ol. 22 N o . 4 A pr . 2006
土地整理效益项目后综合评价方法
王瑷玲1, 赵庚星1※ , 李占军2
( 1. 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泰安 271018; 2. 泰安市国土资源局, 泰安 271000)
耗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这也是进行土地整理的重要 动力之一。土地整理经济效益后评价指标有耕地增加变 动率、财务净现值变化率等。 2. 3 社会效益指标
土地整理社会效益明显, 它能改善农村社会环境,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明晰土地权属, 从而促 进社会稳定和全面发展。土地整理社会效益后评价指标 主要有人均耕地面积变化变动率、新技术应用变化变动 率等。
图 1 耕地面积增加变动率模糊分布函数 F ig . 1 Fuzzy dist ribution function of cult iva ted
land enhancement cha ng e ra te
3. 4 单一指标评价 调查、计算各评价指标值, 将其代入对应的模糊分
布函数, 计算其隶属度, 得出每个二级评价指标的成功 度( 见表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