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伊士运河介绍
苏伊士运河

• 1976年1月,埃及政府开始着手进行运 河的扩建工程。第一阶段工程1980年 完成,运河的航行水域由1800平方米 扩大到3600平方米(即运河横切面适 于航行的部分);通航船只吃水深度 由12.47米增加到17.9米,可通行15万 吨满载的货轮。第二阶段工程于1983 年完成,航行水域扩大到5000平方米, 通航船只的吃水深度增至21.98米,将 能使载重量25万吨的货轮通过。
•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指使土耳其 军队进攻埃及以夺取运河,但没有成功。1922年, 英国承认埃及独立后,仍保留着在运河区的驻兵 权。二战期间,英国再次在运河区建立了海外最 大的军事基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埃及 人民坚决要求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并为此进 行了不懈的斗争。 • 1956年7月26日,埃及领导人纳赛尔为维护国 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宣布将运河公司收归国有。 • 在埃及军民的英勇抗击下,英法以三国的武装进 攻最终失败。英法军队不得不于当年12月全部撤 出埃及,以色列随后也被迫撤军。这就是第二次 中东战争,也称“苏伊士运河战争”。
苏伊士运河
马成雄
•
苏伊士运河(又译苏彝士运河)是一 条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连接 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 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线。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 航线之一。是亚洲与非洲的交界线,是亚洲与非 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运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苏 伊士城,长195公里(105哩),在塞得港北面掘道 入地中海至苏伊士的南面。苏伊士运河处于埃及 西奈半岛西侧,横跨苏伊士地峡,处于地中海侧 的塞德港和红海苏伊士湾侧的苏伊士( al-Suways) 两座城市之间,全长约163公里。
•
•
以色列媒体认为,伊朗向这些海域部署战 舰并计划在叙利亚港口长期停靠是“严重的 挑衅”。以色列国防部长巴拉克表示,一旦 伊朗军舰进入地中海,以海军将进行尾随跟 踪。以色列媒体称,这两艘伊朗军舰是一艘 护卫舰和一艘补给舰,对以色列构不成军事 威胁。但两国海军如此近距离接触,多年来 从未发生过。一名以色列高级官员对媒体称, 伊朗根本没有理由向地中海部署军舰,“如 果以色列察觉到情况有变,那么以色列知道 如何应对”。
苏伊士运河

1951年,埃及推翻了1936年《英埃条约》,新政府要求英国撤军。1954年英国同意放弃。1956年6月,最后一批英军撤离埃及。
为了适应国际航运日益发展的需要和赚取更多的外汇,苏伊士运河第二期扩建计划的第一阶段工程已于1994年开工,这期工程把运河的河面由265米拓宽到415米,吃水深度增深到23.8米,使25万吨级油轮得以顺利通过。这一工程得耗资10亿美元,费用的75%由埃及承担,25%由日本、比利时承担。可以预料,运河第二期扩建工程完成后,将会对国际航运和埃及民族经济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地时间(2015年)7月29日,新苏伊士运河疏浚工作已正式完成,已于(2015年)8月6日正式开通。
简介
苏伊士运河(又译苏彝士运河) 1869年修筑通航,是一条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线。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也是亚洲与非洲的交界线,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运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苏伊士城,长190千米,在塞得港北面掘道入地中海至苏伊士的南面。
1975年6月5日,苏伊士运河向海运重开。
概况
地理区位
苏伊士运河示意图苏伊士源自河示意图苏伊士运河(Suez Canal)是亚洲与非洲间的分界线,同时也是亚非与欧洲间最直接的水上通道。运河西面是尼罗河低洼三角洲,东面较高,是高低不平且干旱的西奈半岛。在运河建造之前,毗邻的唯一重要聚居区只有苏伊士城。沿岸的其他城镇基本都在运河建成后才逐渐发展起来。[1]
苏伊士运河,作为世界十大运河之一,为何不修建船闸?

苏伊士运河,作为世界十大运河之一,为何不修建船闸?苏伊士运河在哪里?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西奈半岛西侧,横跨苏伊士地峡,处于地中海塞德港和红海苏伊士两座城市之间,全长约163公里,是全球最大的无船闸运河。
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连结了欧洲与亚洲之间的南北双向水运。
欧亚船只由此经过可以不绕过非洲好望角,大大节省了航程,因而成为当今世界上最繁忙的运河航线。
古代版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开凿的历史可以远溯至埃及第十二王朝,法老辛努塞尔特三世(约公元前1874年—前1855年在位),其名字即为“苏伊士”一词的译音来源。
为了进行贸易,这位法老下令挖掘了一条“东西方向”的运河,连接红海与尼罗河。
据资料考证,这条原始版运河至少运作到公元前13世纪的拉美西斯二世时期,随后运河逐渐被荒废。
(苏伊士运河的最早修建者,法老辛努塞尔特三世)公元前250年左右,托勒密二世重新疏通了这条运河,在随后的一千年中被反复被改进、摧毁和重建,最终于公元8世纪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曼苏尔时期废弃。
其后苏伊士运河被断断续续挖掘和开放,分别在公元前117年罗马时期的图拉真国王和公元640年欧麦尔·伊本·哈塔卜时期两度长时期运行。
(古代版苏伊士运河)现代版苏伊士运河进入近代以来,地处欧亚非三洲交汇处的西奈半岛,地位日益重要。
18世纪末拿破仑占领埃及时计划建立运河沟通地中海与红海。
不过由于法国人的计算错误,最终放弃了修建计划。
法国在拿破仑失败之后,重建法兰西第二殖民帝国,因为在美洲的殖民地失于英国,所以法国重点向东方发展,打通苏伊士运河对法国意义更为重大。
(苏伊士运河战略位置)1858年12月15日,苏伊士运河公司建立。
强迫穷苦埃及人穿过沙漠挖掘运河的工作花费了近11年,部分苦力甚至施以鞭笞。
工程克服了很多技术、政治和经费上的问题。
最终于1869年11月17日通航。
(俯瞰苏伊士运河)世界上最大的无船闸运河与普通的内陆运河不同,苏伊士运河是一条没有船闸的运河,因为苏伊士运河所在的地理位置是没有海平面差异的。
苏伊士运河:埃及的“金母鸡”,对世界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苏伊士运河:埃及的“金母鸡”,对世界来说到底有多重要?苏伊士运河(Suez Cana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水路之一,全长193.3公里,每年约有25000艘船只通行,但如今海运大型货柜轮卡在苏伊士运河“卡死不动”,导致这条全球其中一条极繁忙的水道全面阻塞,目前有150多艘船仍在苦苦等待。
一首庞然大物的货轮打横地塞在狭小的航道上,虽然甚是滑稽,但也对新冠肺炎疫情下陆空交通大减,海运更加成为各国入口供给品及防疫物资的重要渠道,给各国供应链大为紧张的状况雪上加霜,也暴露了不少国家的国安隐忧。
苏伊士运河壹地理位置佳!船只“免绕好望角”直通红海,航运时间省42%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西奈半岛西侧亚非交界处的苏伊士运河是一条人造水路,全长193.3公里、深24米、宽205米,是全球少数可以让大型商船通行的无船闸运河。
苏伊士运河北端的塞得港苏伊士运河横跨了亚洲、非洲交界处的苏伊士地峡,头尾则在地中海侧的塞德港和红海苏伊士湾侧的苏伊士两座城市之间。
苏伊士运河连接南端终点红海图它将大西洋、地中海和印度洋连接在一起,连接了欧、亚两大洲的南北双向水运,让船只可以不必绕过非洲好望角,就直接通过红海驶向目的地,大大地缩短了东西方之间的航程,省下约42%的航运时间。
货船从英国首都伦敦经苏伊士运河,前往阿拉伯海湾,路程1.2万公里,但如果是走南非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则里程为2.09万公里,相差8900公里。
现在,苏伊士运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航道之一,每天有超过50艘货轮通过,货物价值估计将近100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2%之多,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
航运消息人士称,此次堵塞事件,装载各种货物的船只被延误,如果航道阻塞持续超过24小时,船运公司可能不得不让船只绕行非洲。
贰始于古埃及时代!上世纪兵家必争之地,为“150亿美元收入”拓宽加深“法老的运河”实际上沟通的是红海和尼罗河苏伊士运河的开凿最早始于古埃及第12王朝,法老辛努塞尔特三世为了进行直接贸易,下令挖掘一条“东西方向”的运河,连接红海与尼罗河。
2019年苏伊士运河简介_通航能力与开凿年代.doc

2019年苏伊士运河简介_通航能力与开凿年代篇一: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是一条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线。
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
是亚洲与非洲的交界线,是亚洲与非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
运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苏伊士城,长168公里(105哩),在塞得港北面掘道入地中海至苏伊士的南面。
运河并非以最短的路线穿过只有120公里(75哩)长的地峡,而是自北至南利用几个湖泊︰曼札拉湖(LakeManzala〔Buhayratal-Manzilah〕)、提姆萨赫湖(LakeTimsah〔Buhayratat-Timsah〕)和苦湖︰大苦湖(GreatBitterLake〔Al-Buhayrahal-Murrahal-Kubra〕)、小苦湖(LittleBitterLake〔Al-Buhayrahal-Murrahas-Sughra〕)。
苏伊士运河是条明渠,无闸。
虽然全长是直的,但也有8个主要弯道。
运河西面是尼罗河低洼三角洲,东面较高,是高低不平且乾旱的西奈半岛。
在建造运河(1869年竣工)之前,唯一重要居民区是苏伊士城。
可能除了坎塔拉(Al-Qantarah)外,沿岸的其他城镇都在运河建成後逐渐发展起来。
苏伊士运河处于埃及西奈半岛西侧,横跨苏伊士地峡,处于地中海侧的塞德港和红海苏伊士湾侧的苏伊士(al-Suways)两座城市之间,全长约163公里。
这条运河允许欧洲与亚洲之间的南北双向水运,而不必绕过非洲南端的风暴角(好望角),大大节省了航程。
从英国的伦敦港或法国的马赛港到印度的孟买港作一次航行,经苏伊士运河比绕好望角可分别缩短全航程的43%和56%。
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前,有时人们通过从船上卸下货物通过陆运的方法在地中海和红海之间实现运输。
著名的国际通航运河。
位于埃及境内,是连通欧亚非三大洲的主要国际海运航道,连接红海与地中海,使大西洋、地中海与印度洋联结起来,大大缩短了东西方航程。
苏伊士运河简介

3.北上过河的船一般直接通过运河从塞得港出口,而南下的船需要在大苦湖下锚,等北上的船通过。大苦湖设有东西锚地(航道两侧),东锚地有4个E1- E4,西锚地有5个W1- W5,具体抛锚位置,引水员根据吃水由VTS安排。由于锚地很小,一般两船间距只有0.2-0.3海里,出链3节,如果有风的影响,锚地的船横七竖八的,间距会更小。。值班要特别注意,机舱主机要做好随用准备。下锚后,引水就离船。驾驶台保持CH8,CH16守听。等待时间的长短,要根据北上编队的船的多少,安全情况来定。一般至少6小时,有时要十个小时。在抛起锚掉头过程中,引水员用车很多,很大,机舱要注意空气压力。
五.过运河有关准备
1.过河前,当局会问船上有没有运河灯,电压是多少伏特。如无运河灯,必须租一个。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过河。一般3万吨以下的船是2千瓦的单头灯朝前照射,3万吨以上的船,必须是3千瓦的双灯头,八字型朝前照射的灯。运河灯吊杆是否好用要特别注意。装灯时,船上电工要协助。
2.运河小艇,船长根据需要可以申请1个或2个机动带缆艇,一般有3到4人运河工随小艇吊上大船,还有一名运河电工上船。在之前,船上要把运河工人房间弄干净,准备一些日常用品,工人在船上吃饭。吊运河小艇的吊杆起重力要超过4吨(当心工人离船时会偷东西)。另外,大型船、深吃水船还要申请护航船,但不一定来,只是收费而已。
苏伊士运河简介
字体:小中大|打印发表于: 2009-10-14 22:48作者:漂泊刘来源:海员联盟
苏伊士运河简介
一.苏伊士运河是世界上第一大人工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交界线。她连接了印度洋、红海和地中海,是亚洲到地中海国家、欧洲、西北非洲,中北美洲东岸最重要的最捷径的通道。是一条政治、军事、经济的大动脉。
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图

介绍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的详细情形,哪个通航能力大?苏伊士运河的通航能力更强。
苏伊士运河可通过15万吨满载的油轮和37万吨的空船,通过运河的时刻为11小时,全日船只通过量可达100以上。
巴拿马运河由于受到船闸尺寸的限制,目前只能通过小于万吨的船舶,且船舶尺度为长小于297m,宽小于32 58m,最大吃水12 04m,日平均通过量为50-60。
苏伊士运河(Suez Canal)位于埃及境内,是连通欧亚非三大洲的要紧国际海运航道,连接红海与地中海,使大西洋、地中海与印度洋联结起来,大大缩短了东西方航程。
与绕道非洲好望角相较,从欧洲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度洋缩短5500—8009千米;从地中海各国到印度洋缩短8000—10000千米;对黑海沿岸来讲,那么缩短了12000千米,它是一条在国际航运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际海运航道,每一年承担着全世界14%的海运贸易。
苏伊士运河全长170多千米,河面平均宽度为135米,平均深度为13米。
苏伊士运河从1859年开凿到1869年峻工。
运河开通后,英法两国就垄断苏伊士运河公司96%的股分,每一年取得巨额利润。
从1882年起,英国在运河地域成立了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驻扎了快要10万军队。
二次大战后,埃及人民坚决要求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1954年10月,英国被迫同意把它的占据军在1956年6月13日以前完全撤离埃及领土。
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
1976年1月,埃及政府开始着手进行运河的扩建工程。
第一时期工程1980年完成,运河的航行水域由1800平方米扩大到3600米(即运河横切面适于航行的部份);通航船只吃水深度由12.47米增加到17.9米,可通行15万吨满载的货轮。
第二时期工程于1983年完成,航行水域扩大到5000平方米,通航船只的吃水深度增至21.98米,将能使载重量25万吨的货轮通过。
苏伊士运河唯一的跨海大桥“穆巴拉克大桥” 1980年10月25日,埃及第一条苏伊士运河海底隧道通车,从而大大缩短了来回运河西岸所需时刻。
苏伊士运河高考知识点

苏伊士运河高考知识点众所周知,苏伊士运河是连接红海和地中海的重要航道。
由于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它一直以来都是国际贸易的重要通道之一。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苏伊士运河也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苏伊士运河在高考中的相关知识点,以及其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苏伊士运河的基本情况。
苏伊士运河长约193公里,位于埃及,通过运河的船只不仅可以节约很多时间,还可以避免绕过非洲海角好望角所面临的风暴和海盗的威胁。
这使得苏伊士运河成为中国等亚洲国家与欧洲之间贸易的重要通道。
而在高考中,考生常常需要了解苏伊士运河的位置、作用、历史和重要性。
其次,苏伊士运河在地理考试中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考生应该了解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的位置,以及它连接的两个海洋-红海和地中海。
此外,考生还应该了解该运河的重要性,特别是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例如,苏伊士运河的建设使得全球贸易更加便利化,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此外,考生还应该了解苏伊士运河是如何帮助埃及发展经济的,以及它在保障埃及国家安全和发展方面的作用。
除了地理知识,苏伊士运河还与历史和经济密切相关,在历史考试和经济考试中经常被提及。
在历史方面,苏伊士运河是埃及国家自主意识和抵抗外来侵略的象征。
19世纪末,苏伊士运河成为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埃及人民抵抗的象征。
而在经济方面,苏伊士运河的建设给埃及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
运河的通航使埃及成为了中东地区的贸易中心,大大促进了埃及的经济发展。
同时,苏伊士运河的通航也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更多的便利,降低了贸易成本,加速了商品的流通速度。
然而,苏伊士运河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近年来,由于运河过于繁忙和狭窄,船只的通行能力成为制约其运营效率的因素之一。
此外,苏伊士运河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挑战。
大量船只的通行给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也引发了对海洋资源保护的关注。
总的来说,苏伊士运河是一个重要的高考知识点,考生有必要了解其基本情况、地理位置、历史背景以及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伊士运河介绍
苏伊士运河,从最低部位贯通苏伊士地峡,连接地中海和红海,允许欧洲与亚洲之间的南北双向水运,而不必绕过非洲的好望角,大大节省了航程。
从欧洲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度洋缩短5500—8009公里,相当于一半航程;从地中海各国到印度洋缩短8000—10000公里,相当于80%的航程;它每年承担着全世界14%的海运贸易,是一条在国际航运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际海运航道。
在塞得港北面掘道入地中海至苏伊士的南面,运河总长173公里,河面宽160-200米,河底宽60-100米,可通行吃水11.6米、满载6.5万吨或空载15万吨的海轮。
通行时间约15个小时。
运河位于欧、亚、非三洲交接地带的要冲,战略地位重要。
通过船舶数及其货运量在各国际运河中均居首位,货运以北上的石油和南下的金属及其制品最重要。
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埃及第十二王朝,法老辛努塞尔特三世(Senusret III,其名字即为“苏伊士”一词的来源)为了通过陆行平底船进行直接贸易,下令挖掘了一条“东西方向”的运河,连接红海与尼罗河。
一些证据显示这条运河的存在至少持续到公元前13世纪的拉美西斯二世时期,随后运河被荒废。
根据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著作《历史》记载,大约在公元前600年,Necho 二世着手它的重新挖掘工作,但没有完成。
苏伊士运河在公元前250年左右被托勒密二世重新获得。
在随后的一千年中被连续改进、摧毁和重建,直到最终于公元8世纪为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曼苏尔废弃。
其后,苏伊士运河被断断续续挖掘和开放,分别在公元前117年罗马时期的图拉真国王和公元640年欧麦尔·伊本·哈塔卜时期两度长时期开放。
18世纪末拿破仑·波拿巴占领埃及时计划建立运河连接地中海与红海。
不过由于法国人的错误勘定结果计算出红海的海平面比地中海要高,也就意味着建立无船闸的运河是不可能的,随后拿破仑放弃计划,并在和英国势力的对抗中离开埃及。
1854年和1856年,法国驻埃及领事斐迪南·德·雷赛布子爵,获得了奥斯曼帝国埃及总督帕夏塞伊德特许,并按照澳大利亚工程师AloisNegrelli制定的计划,建造向所有国家船只开放的海运运河。
通过对有关土地的租赁,公司可从运河通航起主持营运99年。
1858年12月15日,苏伊士运河公司建立。
强迫穷苦埃及人穿过沙漠挖掘运河的工作花费了近11年,部分苦力甚至施以鞭笞。
工程克服了很多技术、政治和经费上的问题。
最终花费高达1860万镑,比最初预算的两倍还多。
1869年11月17日,苏伊士运河通航,这一天被定为运河的通航纪念日。
1882年,英国骑兵进驻运河,
1888年,君士坦丁堡大会公告运河为大不列颠帝国保护下的中立区,
1936年,英国与埃及签订《英埃条约》,英国坚持保留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
1951年,埃及推翻了《英埃条约》,新政府要求英国撤军。
1954年英国同意放弃。
1956年6月,最后一批英军撤离埃及。
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Gamal Abdel Nasser)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军队入侵埃及,为期一周的苏伊士运河战争( 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
战争损伤和沉没船只的影响导致了运河被关闭,直至1957年四月在联合国援助下被清理完毕。
1967年,六日战争爆发,其后运河被迫再次关闭。
其间,在1973年的犹太赎罪日战争中,运河成为埃及军队横越进入西奈半岛以色列控制区的场所,随后以色列军队跨越运河西渡。
1974年起,联合国维和部队入驻西奈半岛。
1975年6月5日,苏伊士运河向海运重开。
(1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