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器java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java课程设计科学计算器

java课程设计科学计算器

java课程设计科学计算器。

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Java编程中算术表达式的组成及运算规则;2. 掌握Java中的基本数据类型及其在算术运算中的使用;3. 学会使用Java控制结构和函数实现科学计算器的功能;4. 了解科学计算器中常见的数学函数及其在Java中的实现。

技能目标:1. 能够编写简单的Java程序,实现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2. 能够运用循环和条件语句,实现科学计算器的逻辑功能;3. 能够利用Java类和对象,设计并实现具有图形用户界面的科学计算器;4. 能够运用调试技巧,找出并修正程序中的错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编程的兴趣,激发其探究科学计算器原理的欲望;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编程习惯,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其认识到编程在科学计算中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Java编程知识,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科学计算器的核心功能实现。

课程注重实用性,通过设计具体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后能够独立编写并优化科学计算器程序。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Java基本语法与数据类型:回顾Java基本语法规则,重点掌握整型、浮点型等基本数据类型及其在运算中的使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 Java语言概述,第二章 基本数据类型与运算符2. 算术表达式与运算规则:讲解算术表达式的构成,介绍运算符优先级和结合性。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基本数据类型与运算符3. Java控制结构:学习顺序、分支和循环结构,实现科学计算器的基本运算功能。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控制结构4. 函数的定义与调用:介绍函数的概念,学会编写自定义函数,实现计算器中的特定功能。

- 教材章节:第四章 函数与数组5.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学习Java Swing库,使用其组件设计科学计算器的界面。

- 教材章节:第七章 Java Swing图形用户界面6. 数学函数与运算:介绍科学计算器中常见的数学函数,如三角函数、指数函数等,并在Java中实现。

java计算器课程设计

java计算器课程设计

java计算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Java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特别是运算符、表达式和流程控制的相关知识。

2. 使学生能够理解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如类的定义、对象创建和使用。

3. 让学生学会运用Java编写简单的计算器程序,实现对基本数学运算(加、减、乘、除)的支持。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Java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针对计算器功能的实现。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代码、调试程序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复杂的计算器功能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编程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其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任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3. 培养学生面对挑战不畏难,勇于尝试,持续改进的良好品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学科的计算器编程实践课程,结合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或高中年级,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对编程有一定了解,但实际编程经验较少。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应具体、可衡量,注重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能够独立编写简单的计算器程序。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Java基本语法: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

- 课本章节:第2章 Java基本语法2. 面向对象基础:类的定义、构造方法、对象创建、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

- 课本章节:第4章 面向对象编程基础3. 流程控制: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 课本章节:第3章 流程控制4. 计算器功能实现:加、减、乘、除运算方法编写,异常处理。

- 课本章节:第6章 方法与递归、第7章 异常处理5.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Swing图形界面编程,按钮、文本框组件应用。

- 课本章节:第9章 Java图形用户界面编程教学大纲:第1周:Java基本语法学习,完成相关练习题。

java计算器课程设计

java计算器课程设计
2.探索并实现用户自定义函数的功能,拓展计算器的灵活性;
3.通过线程控制,实现计算器的异步计算功能,如后台计算与进度显示;
4.介绍网络编程的基础,探讨如何实现网络分布式计算器;
5.结合数据库知识,设计并实现计算器的历史记录管理功能;
6.分析并讨论计算器在性能优化方面的策略,如减少重复计算、缓存结果等;
7.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如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计算器功能。
5、教学内容
《Java计算器课程设计》在课程的最后阶段,将重点攻克以下教学内容:
1.代码重构,优化已有计算器项目的结构,提高代码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2.实施单元测试,确保各个模块功能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3.介绍软件发布流程,包括版本控制、构建和打包等;
5.使用switch-case语句实现基本的运算操作(加、减、乘、除);
6.异常处理,避免除数为0等运行错误;
7.使用循环结构,实现计算器的重复使用功能。
2、教学内容
《Java计算器课程设计》紧接着上一部分,进一步深化以下教学内容:
1.引入函数的概念,将计算功能模块化;
2.设计并实现自定义函数,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
5.探讨设计模式在计算器中的应用,如工厂模式创建运算对象;
6.整合所学知识,实现一个具有图形用户界面的计算器应用程序;
7.强调代码规范和注释的编写,培养学生的良好编程习惯。
4、教学内容
《Java计算器课ຫໍສະໝຸດ 设计》在高阶层次上,将以下教学内容融入课程:
1.引导学生运用事件处理机制,增强图形用户界面的交互性;
3.理解并应用变量的作用域,区分局部变量与全局变量;
4.掌握并能运用Java中的数据类型转换;
5.实现用户界面优化,包括但不限于菜单显示、错误提示、运算结果展示;

java课程设计计算器

java课程设计计算器

java课程设计 计算器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Java基本语法和程序结构,掌握算术表达式的编写;2. 掌握使用Java进行数值运算的方法,理解数据类型转换规则;3. 了解简单的异常处理机制,理解其与计算器程序的关系。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编写一个具备基本功能的计算器程序;2. 学会使用Java控制台输入输出,实现用户与程序的交互;3. 能够通过调试和修改代码,解决计算器程序中的常见错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编程的兴趣,激发其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使其学会在编程过程中互相帮助和分享经验;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针对具有一定Java基础的学生设计,结合计算器项目实践,旨在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Java编程技巧,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程序,提高其在实际编程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Java基本语法与程序结构复习(教材第3章)- 简单的变量声明与赋值- 基本算术运算符的使用- 程序的控制流程:顺序、分支(if-else)、循环(for、while)2. Java数据类型与运算(教材第4章)- 数据类型转换规则- 运算符优先级- 算术表达式编写3. Java控制台输入输出(教材第5章)- 使用Scanner类进行输入- 使用System.out.print和System.out.println进行输出4. 简单异常处理(教材第7章)- 异常的概念与分类- try-catch语句的使用- 异常处理在计算器程序中的应用5. 计算器程序设计实践- 设计计算器功能需求- 编写计算器程序代码- 调试与优化计算器程序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复习Java基本语法与程序结构,明确计算器项目需求第二课时:学习Java数据类型与运算,编写计算器核心算法第三课时:掌握Java控制台输入输出,实现计算器用户交互第四课时:了解简单异常处理,优化计算器程序第五课时:计算器程序设计实践,调试与改进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逐步引导,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计算器程序设计,提高编程实践能力。

计算器java课程设计(完整版)

计算器java课程设计(完整版)

目录一、课设任务及要求 (1)二、需求分析 (2)三、设计思路 (3)四、详细设计 (4)五、运行调试与分析讨论 (14)六、设计体会与小结 (18)七、参考文献 (19)一、课设任务及要求1)课设任务:⑴、设计的计算器应用程序可以完成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以及取余运算(可以进行浮点数和负数的运算);⑵、有求倒数、退格和清零功能。

2)创新要求:能进行正切、余弦,以及求平方根、指数(包括对e)、自然对数运算。

3)设计要求①设计的计算器应用程序可以完成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和取余运算。

且有小数点、正负号、求倒数、退格和清零功能。

②课程设计可选用Eclipse、JBuilder、NetBeans等作为开发平台以提高开发效率,通过资料查阅和学习尽可能熟练掌握其中一种集成开发环境。

③认真按时完成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包括:设计任务与要求、需求分析、设计思路、详细设计、运行调试与分析讨论和设计体会与小结六个部分。

二、需求分析⑴、开发的技术及功能本课程设计是要做一个图形界面的计算器,其界面主要是由swing组件中的控件构成。

程序实现了计算器的基本功能有:加、减、乘、除基本算术运算(可以进行浮点和负数运算)和sin、cos、tan等三角函数求值运算,同时能进行指数运算和自然对数运算,还有求倒数、退格和清零功能。

⑵设计思路设计这个计算器主要是参考Windows操作系统中自带的计算器,由于编者水平和时间的限制,不能将计算器设计到科学型及其他更复杂的类型,在设计过程中还参考了一些其他的优秀设计。

但本计算器除了常用的加减乘除(可以进行浮点和负数运算)这些基本运算外,还有求余、求倒、退格、清零,甚至还能进行一些复杂科学的运算,比如余弦(cos)、正切(tan)、指数运算(pow)、自然对数运算(log)、求平方根(sqrt)以及对e的指数运算(exp),并且还能进行连续运算。

总体上说来,本计算器设计简单,代码很少,程序很小,但功能却很强大,这是同类计算器所不具备的。

迷你计算器java课程设计

迷你计算器java课程设计

迷你计算器java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Java编程语言中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包括类、对象、方法等;2. 学生能理解迷你计算器的基本功能需求,并将其转化为Java程序代码;3. 学生能了解并应用Java中的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以及控制结构。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个迷你计算器程序的设计与编写;2. 学生能通过调试和修改代码,解决编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 学生能运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对计算器功能进行模块化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编程的兴趣,激发学习Java编程的热情;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编程过程中互相交流、分享经验;3. 培养学生面对问题积极思考、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1.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Java编程入门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基本的编程技能;2.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编程有一定了解,但实际编程经验不足;3. 教学要求:课程应注重实践操作,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Java基本语法与数据类型:回顾Java基本语法规则,介绍整型、浮点型、字符型和布尔型等基本数据类型;2. 面向对象基础:讲解类与对象的概念,以及如何定义方法和属性,实现简单的面向对象编程;3. 运算符与控制结构:介绍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等,以及if-else、for、while等基本控制结构;4. 编程实践:设计并编写一个迷你计算器程序,涵盖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功能;- 程序框架搭建:创建主类,设计用户界面,实现输入输出功能;- 功能实现:编写方法,实现计算器的运算功能;- 异常处理:学会处理输入非法数据时的异常情况;5. 调试与优化:学习如何调试程序,找出并修复错误,优化代码性能;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次课程所学知识,探讨如何为计算器添加更多功能,如科学计算、图形界面等。

简单计算器java课程设计

简单计算器java课程设计

简单计算器java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简单计算器的功能需求,掌握Java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结构。

2. 学生能运用Java编程实现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并掌握相关运算符的使用方法。

3. 学生了解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能够使用类和对象构建简单计算器程序。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简单计算器程序的编写和调试。

2. 学生掌握使用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进行程序流程控制,实现计算器的逻辑功能。

3. 学生能够运用调试工具,分析并解决简单计算器程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编程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计算思维和解决问题的热情。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让他们在合作开发过程中学会沟通与分享。

3.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提高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结合学生年级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编程思维。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Java基础,了解基本语法和编程结构,但对面向对象编程和实际项目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开发中,提高编程实践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合作意识。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简单计算器功能需求分析:介绍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引导学生明确项目目标。

- 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清除、退出等辅助功能2. Java基本语法回顾:复习Java基本语法,为编写计算器程序打下基础。

- 数据类型- 运算符- 控制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3. 面向对象编程基础:引入面向对象概念,指导学生构建简单的计算器类。

- 类的定义- 对象的创建- 方法的编写4. 简单计算器程序设计:详细讲解计算器各功能模块的实现。

- 界面设计- 事件处理- 运算逻辑5. 编程实践:指导学生动手编写简单计算器程序,并进行调试。

java程序计算器课程设计

java程序计算器课程设计

java程序计算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Java基本语法和程序结构,特别是运算符、控制流程等与计算器相关的知识;2. 帮助学生理解计算器程序的功能需求,设计合理的类和方法;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实现一个具备加、减、乘、除基本运算功能的计算器程序。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Java语言编写、调试程序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合适的程序结构;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分工,共同完成计算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编程的兴趣,培养其主动探究、积极实践的精神;2. 引导学生认识到编程在解决问题中的实际应用,增强其学习责任感;3. 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注重代码规范和可读性,提高其职业素养。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考虑到他们已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课程性质为实践性、综合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设计和评估中明确方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程序,并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编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Java基本语法:变量声明与赋值、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2. 控制流程:分支结构(if-else、switch)、循环结构(for、while、do-while);3. 方法定义与调用:无参方法、有参方法、返回值方法;4. 类与对象:类的定义、对象的创建与使用、构造方法;5. 计算器功能需求分析:加、减、乘、除运算,界面设计(可选);6. 编程实现:编写计算器类,实现加、减、乘、除方法,搭建主程序框架;7. 测试与调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异常处理;8. 代码优化与重构:提高代码可读性,遵循编程规范,增强程序健壮性。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组织。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课时:Java基本语法与运算符复习;第二课时:控制流程和方法定义;第三课时:类与对象基础;第四课时:计算器功能需求分析与设计;第五课时:编写计算器类,实现基本运算方法;第六课时:搭建主程序框架,进行单元测试;第七课时:集成测试,优化代码,进行调试;第八课时:总结与反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课设任务及要求 (1)二、需求分析 (2)三、设计思路 (3)四、详细设计 (4)五、运行调试与分析讨论 (14)六、设计体会与小结 (18)七、参考文献 (19)一、课设任务及要求1)课设任务:⑴、设计的计算器应用程序可以完成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以及取余运算(可以进行浮点数和负数的运算);⑵、有求倒数、退格和清零功能。

2)创新要求:能进行正切、余弦,以及求平方根、指数(包括对e)、自然对数运算。

3)设计要求①设计的计算器应用程序可以完成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和取余运算。

且有小数点、正负号、求倒数、退格和清零功能。

②课程设计可选用Eclipse、JBuilder、NetBeans等作为开发平台以提高开发效率,通过资料查阅和学习尽可能熟练掌握其中一种集成开发环境。

③认真按时完成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包括:设计任务与要求、需求分析、设计思路、详细设计、运行调试与分析讨论和设计体会与小结六个部分。

二、需求分析⑴、开发的技术及功能本课程设计是要做一个图形界面的计算器,其界面主要是由swing组件中的控件构成。

程序实现了计算器的基本功能有:加、减、乘、除基本算术运算(可以进行浮点和负数运算)和sin、cos、tan等三角函数求值运算,同时能进行指数运算和自然对数运算,还有求倒数、退格和清零功能。

⑵设计思路设计这个计算器主要是参考Windows操作系统中自带的计算器,由于编者水平和时间的限制,不能将计算器设计到科学型及其他更复杂的类型,在设计过程中还参考了一些其他的优秀设计。

但本计算器除了常用的加减乘除(可以进行浮点和负数运算)这些基本运算外,还有求余、求倒、退格、清零,甚至还能进行一些复杂科学的运算,比如余弦(cos)、正切(tan)、指数运算(pow)、自然对数运算(log)、求平方根(sqrt)以及对e的指数运算(exp),并且还能进行连续运算。

总体上说来,本计算器设计简单,代码很少,程序很小,但功能却很强大,这是同类计算器所不具备的。

⑶设计效果图设计时先在设计界面中添加按钮等控件,后在按钮的actionPerformed 事件中添加代码完成其功能其中调用了Java类中的Math函数库以及各种字符串操作。

设计的界面如下:图1 计算器运行界面⑴、本应用程序继承自框架类(JFrame),容器Container c采用BorderLayout 边缘布局,将单行文本框加入到“North”区域,包含各种按钮的面板JPanel p加入到”Center”区域。

包含各种按钮的面板JPanel p 采用3行6列的网格布局,然后将数字按钮和运算符按钮以及控制按钮用一个for循环添加到面板中同时注册按钮事件监听器。

如:Button b=new Button();b.addActionListener(事件监听器);⑵、事件监听器中的事件处理方法void actionPerformed(ActionEvent evt)完成主要的按钮事件的处理。

事件处理分以下几种情况:数字按钮事件(”0”,”1”,”2”…”8”,”9”)、运算符按钮事件(”+”,”-“,”*”,”/”,”%”)、正负号按钮事件(”+/-“)、小数点按钮事件(”.”)、等号按钮事件(”=”)、求倒按钮事件(”求倒”)、退格按钮事件(”退格”)、清除按钮事件(“C”) 、正切(tan)、余弦(cos),以及求平方根(sqrt)、指数(pow)、对e的指数(exp)、对数运算(log)。

⑶、在事件处理,触发按钮事件时,先判断是或是数字是或是“-/+”是或是“.”,是的话就将负号“-”、数字、小数点“.”分别写入文本框并存放在sum中,然后判断是或是“退格”、“求倒”等,是的话进行相应的处理,都不是的话则跳到doOperation()执行运算同时将运算符存放在preOperater 中。

触发按钮事件时,要进一步分析,是重新开始计算时触发的按钮事件还是计算中间触发的按钮事件。

⑷、计算器完成的是一个数学表达式,如:3+2,所以可以采用一个数组来存储数字或字符,如3,+,2分别存储在数组中,最后运算时,可以一一取出来进行运算。

⑸、利用按钮设计计算器的各个运算符和操作符,通过按钮的事件处理实现按钮计算功能。

⑹、利用文本框显示操作数和运算结果。

⑴、功能实现:①加减乘除求余以及指数运算void doOperation(){double m=Double.parseDouble(x.getText());if(preOperater.equals("")) sum=m; //无前一操作,结果为刚输入数//将结果与文本框中的数据按照前一个运算符运算if(preOperater.equals("+")) sum=sum+m; //加法运算if(preOperater.equals("-")) sum=sum-m; //减法运算if(preOperater.equals("*")) sum=sum*m; //乘法运算if(preOperater.equals("/")) sum=sum/m; //除法运算if(preOperater.equals("%")) sum=sum%m; //求余if(preOperater.equals("pow")) sum=Math.pow(sum, m); //求幂,指数运算}②其他运算Ⅰ、求平方根V oid sqrt(){double m=Double.parseDouble(x.getText());if (m<0)x.setText("负数不能开根号");elsex.setText(""+Math.sqrt(m));}Ⅱ、对数运算V oid log(){double m=Double.parseDouble(x.getText());if (m<0)x.setText("负数不能进行自然对数运算");elsex.setText(""+Math.log(m));}Ⅲ、余弦运算V oid cos(){double m=Double.parseDouble(x.getText());x.setText(""+Math.cos(m));}Ⅳ、正切运算V oid tan(){double m=Double.parseDouble(x.getText());x.setText(""+Math.tan(m));}Ⅴ、e的指数运算V oid exp(){double m=Double.parseDouble(x.getText());x.setText(""+Math.exp(m));}Ⅵ、倒数运算V oid daoshu(){if (Double.parseDouble(x.getText())==0)x.setText("除数不能为零");else{x.setText(""+1/(Double.parseDouble(x.getText())));preOperater="";}}③主要方法说明public cos(double x) //求x的余弦函数public tan (double x) //求x的正切函数public sqrt(double x) //求x的平方根public log (double x) //求x的自然对数运算public exp (double x) //求e的x次幂public pow (double a,double b) //求a的b次幂public daoshu (double x) //求x的倒数④程序流程图⑵、算法思路:这是一个简单的计算器,里面所涉及到的功能就是加、减、乘、除、开方运算、等基本功能。

仅须定义两个变量来保存双运算操作的前一个数和当前在计算器上显示的数字即可,而对于单运算的操作要求更加简单,只需要一个变量就可以了。

当然对数据进行判断是必不可少的。

在输入数据之后Character.isDigit(Command.charAt(0))判断输入的数据是否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给出提示,符合要求以后将判断点击的运算符,执行相应的操作。

对于单运算操作要进一步判断是否符合要求,如果是就进入下步计算,如果不是就弹出相应的提示:“负数不能开根号";"除数不能为零";用try….catch捕获异常,如果有异常则中止活动。

在进行开方(sqrt)运算时,如果输入数为负数,则弹出"负数不能开根号",中止运算。

在进行自然对数运算时(log)如果输入数为负数,则弹出"负数不能进行自然对数运算”。

在进行三角函数运算时(cos、tan)不必考虑输入的数字是否符合规范,对于任意输入的数函数本身有一个判断的过程,都能把输入的数转化为合适的范围,进而得到正确的结果。

对于加减乘除等双运算操作,每个功能都由每一个模块来实现,当按下加按钮时,进行相应的加法操作,这一块对相应的操作数没有要求;当点击减号时,则进行减法操作,由jTextField.getText()得到数字按钮的值显示在相应的文本框中;乘法操作在点击一个操作数然后点击乘号再点击另一个时得出相应的结果显示在文本框中;在作除法运算时,当被除数点击为零时,调用catch进行异常处理,弹出“Infinity”。

⑶、数据分析在事件处理,触发按钮事件时,先判断是或是数字是或是“-/+”是或是“.”,是的话就将负号“-”、数字、小数点“.”分别写入文本框并存放在sum中,然后判断是或是“退格”、“求倒”等,是的话进行相应的处理,都不是的话则跳到doOperation()执行运算同时将运算符存放在preOperater 中。

触发按钮事件时,要进一步分析,是重新开始计算时触发的按钮事件还是计算中间触发的按钮事件。

⑷、程序代码import java.util.*;import javax.swing.*;import java.awt.*;import java.awt.event.*;public class Calculater extends JFrame implements ActionListener{ JTextField x; //文本框String preOperater=""; //上一次的运算符double sum=0; //运算结果public Calculater(String title){super(title);Container c=getContentPane(); //容器c.setLayout(new BorderLayout()); //容器采用边缘布局x=new JTextField(50);c.add("North",x);String buttoned[]={"0","1","2","3","+/-",".","C","退格","求倒","4","5","6","7","+","-","*","/","%","8","9","=","sqrt","pow","log","cos","tan"," exp"};JPanel p=new JPanel(); //面板p.setLayout(new GridLayout(3,9,10,10)); //面板采用行列数3,6的网格布局for(int k=0;k<buttoned.length;k++) { //用一个for循环将按钮添加进面板并注册监听器JButton b=new JButton(buttoned[k]);p.add(b);b.addActionListener(this);}c.add("Center",p);this.setDefaultCloseOperation(JFrame.EXIT_ON_CLOSE);}//响应用户事件,根据点击按钮实现相关操作public void actionPerformed(ActionEvent e){String Command=e.getActionCommand();try{if(Character.isDigit(Command.charAt(0))){ //如果按钮事件为数字键x.setText(x.getText()+Command); //添加数字}else if(Command.equals(".")){ //如果按钮事件为"."键xiaoshu();}else if(Command.equals("+/-")) { //如果按钮事件为"+/-"键fuhao();}else if (Command.equals("退格")){ //如果按钮事件为"退格"键backspace();}else if(Command.equals("=")){ //如果按钮事件为"="键dengyu();}else if(Command.equals("sqrt")){ //如果按钮事件为"sqrt"键sqrt();}else if(Command.equals("log")){ //如果按钮事件为"log"键log();}else if(Command.equals("cos")){ //如果按钮事件为"cos"键cos();}else if(Command.equals("tan")){ //如果按钮事件为"tan"键tan();}else if(Command.equals("exp")){ //如果按钮事件为"exp"键exp();}else if (Command.equals("求倒")) { //如果按钮事件为"求倒"键qiudao();}else if(Command.equals("C")){ //如果按钮事件为"C"键clear();}else { doOperation(); //记录运算符和输入的数字x.setText("");preOperater=Command;}}catch(Exception ex) {sum=0; x.setText("");}}void xiaoshu(){ //添加小数点String s=x.getText();if(s.indexOf(".")==-1)x.setText(s+".");}void fuhao(){ //添加负号String s=x.getText();if(s.indexOf("-")==-1)x.setText("-"+x.getText());}void backspace(){ //退格String s=x.getText();if(s.length()>0)x.setText(s.substring(0,s.length()-1)); //删除最后一个字符}void dengyu(){ //等号,显示计算结果doOperation();x.setText(""+sum);preOperater="";}void sqrt(){ //求该数的平方根double m=Double.parseDouble(x.getText());if (m<0)x.setText("负数不能开根号");elsex.setText(""+Math.sqrt(m));}void log(){ //求该数的自然对数double m=Double.parseDouble(x.getText());if (m<0)x.setText("负数不能进行自然对数运算");elsex.setText(""+Math.log(m));}void cos(){ //求该数的余弦double m=Double.parseDouble(x.getText());x.setText(""+Math.cos(m));}void tan(){ //求该数的正切double m=Double.parseDouble(x.getText());x.setText(""+Math.tan(m));}void exp(){ //求e的幂double m=Double.parseDouble(x.getText());x.setText(""+Math.exp(m));}void qiudao(){ //求倒if (Double.parseDouble(x.getText())==0)x.setText("除数不能为零");else{x.setText(""+1/(Double.parseDouble(x.getText())));preOperater="";}}void clear(){ //清零sum=0;x.setText("");preOperater="";}//根据记录的运算符将前面记录的结果sum与文本框中的数据进行运算void doOperation(){double m=Double.parseDouble(x.getText());if(preOperater.equals("")) sum=m;//将结果与文本框中的数据按照前一个运算符运算if(preOperater.equals("+")) sum=sum+m; //加法运算if(preOperater.equals("-")) sum=sum-m; //减法运算if(preOperater.equals("*")) sum=sum*m; //乘法运算if(preOperater.equals("/")) sum=sum/m; //除法运算if(preOperater.equals("%")) sum=sum%m; //求余if(preOperater.equals("pow")) sum=Math.pow(sum, m); //求幂}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JFrame x=new Calculater("计算器");x.setSize(650,300);x.setVisible(true);}}五、运行调试与分析讨论⒈运行调试⑴、进行加减乘除求余以及指数运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