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翰——《凉州词》
【古诗专项训练】《凉州词》王翰

【古诗专项训练】《凉州词》王翰凉州词[唐] 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香醇的葡萄美酒斟满玉制的酒杯,正要开怀畅饮却听到马上琵琶声声催促。
我如果喝醉了躺倒在战场上请你不要笑我,自古以来出征的将士又有几人能够返回?王翰能写出这么慷慨激昂的诗句,跟他这人的性格有关系。
他为人豪爽,无拘无束,而且家庭条件又好,后来,王翰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好人缘得到了宰相的器重,宰相给了他一个官职,叫“驾部员外郎”。
做这个工作有机会到西域边塞出差,广阔的边塞风光再加上军营的热血气氛,生性豪爽的王翰更是如鱼得水,唰唰唰写下了不少边塞诗。
我们今天读到的《凉州词》很有可能就是那时候的作品。
王翰从考试到做官再到交朋友过日子,事事都很顺心,这就惹来不少人对他羡慕嫉妒恨,再加上当初提拔他的那位宰相被朝廷贬了官,王翰也受了牵连,官职跟着一贬再贬。
但是这些在王翰眼里都是浮云,他该潇洒还是潇洒,该怎么玩还是怎么玩,工作上的不顺利反倒帮助他成为了一名好诗人,这也算是因祸得福吧。
可惜的是,王翰的诗流传到今天只剩下十几首,其中这首《凉州词》就是他的代表作。
通过这首慷慨激昂,悲壮豪迈的作品,我们也可以隔空感受到这位唐代诗人的才华和他的人格魅力。
脉络记忆法:看到美酒——想喝美酒——喝醉——喝酒后的感慨“葡萄美酒夜光杯”你可以理解成将士们出征之前看到美酒;“欲饮琵琶马上催”是战士们想喝美酒;“醉卧沙场君莫笑”是战士说,喝醉了你别笑我;“古来征战几人回?”是喝酒之后的感慨。
1. 凉州词①葡萄美酒夜光杯②,欲③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④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小题1】1. 注释①凉州词:①②夜光杯:②③欲:③④沙场:④【小题2】1. 这首诗的作者是①代诗人②。
【小题3】1. 读着前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①【小题4】1. 翻译后两句诗词。
①【小题5】1. 诗歌描绘了戌边将士生活,这一类诗我们把它称作“①”,像这样的诗歌我们还学过:《②》【小题6】1. 这首诗写的是()A. 边疆的战士奋勇杀敌,伤亡惨重。
凉州词王瀚意思解释全文

《凉州词》是唐代诗人王翰的一首佳作,其全文如下: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首诗的译文如下: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
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外出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首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
“葡萄美酒夜光杯”,在唐代这个“无人不饮酒、无人无好酒”的朝代,琳琅满目的美酒,鼓乐齐鸣的筵席,开篇一句便点出了这是一个豪情畅饮的欢聚氛围,为全诗定下了兴奋昂扬的感情基调。
第二句“欲饮琵琶马上催”,正要畅饮的时候,马上的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在催人出征。
琵琶本是军中常见的乐器,后经乐工加花,乃成为多用的声乐曲。
多用做宴乐或唱奏中的伴奏。
此句可使我们联想到酒筵上的频频碰杯,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也有“一曲新词酒一杯”句,反映了宋朝盛行的“词酒”之风。
这里的“催”,是催促、催发之意。
因为要喝酒,所以马儿也精神起来;因为“欲饮”,所以才会为“琵琶马上催”留下余地。
此句把紧张与闲适两种情调统一并包含在这么一个小小的形象中,恰到好处。
第三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已道明了宴席的目的——送别。
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一个无可奈何的必然规律啊。
经历过战争的人都知道它的残酷性,“君莫笑”三字正与次句的“催”字紧凑衔接。
今日的醉卧沙场,正是为了留下明日的凯旋。
让人们莫笑——不是因为胆怯,不是因为挂念家人,而是希望得到最后的胜利。
在勇敢、刚毅的人看来,生死的荣辱只不过是早晚之隔。
不是吗?没有战死在沙场的人,总有一天会回到家乡的!短短的一首《凉州词》,传达出了战争的酸楚和残酷,同时也表现出了征人光明的希望和坚定的信念。
初中语文文言文王翰《凉州词》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王翰《凉州词》原文和译文(含赏析)原文: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活着归回?赏析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使得边塞将士很难得到一次欢聚的酒宴。
有幸遇到那么一次,那激昂兴奋的情绪,那开怀痛饮、一醉方休的场面,是不难想象的。
这首诗正是这种生活和感情的写照。
诗中的酒,是西域盛产的葡萄美酒;杯,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胡以白玉精制成的酒杯,有如“光明夜照”,故称“夜光杯”;乐器则是胡人用的琵琶;还有“沙场”、“征战”等等词语。
这一切都表现出一种浓郁的边地色彩和军营生活的风味。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
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
第二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诱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
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酒宴开始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象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
这句诗改变了七字句习用的音节,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强了它的感染力。
这里的“催字”,有人说是催出发,和下文似乎难以贯通。
有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
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
“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
“琵琶马上催”,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
诗的三、四句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
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
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
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
王翰《凉州词》全诗鉴赏《凉州词》唐诗赏析详解

王翰《凉州词》全诗鉴赏《凉州词》唐诗赏析详解《凉州词》由王翰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这首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
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古诗吧。
《凉州词》作者: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注解】1. 《凉州词》:唐代乐府曲名,是歌唱凉州一带边塞生活的歌词。
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
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2. 夜光杯:雕琢精致的玉杯。
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
它和葡萄酒都是西北地区的特产。
3. 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4.君:你5。
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6.催:催人出征《凉州词》【韵译】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活着归回?《凉州词》【翻译】葡萄美酒倒满了华贵的酒杯,正要畅饮的时候,马上的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在催促我上前作战。
在沙场上醉倒了请你不要笑话我,古往今来,奔赴沙场的人中有几个人能平安归来?《凉州词》【讲解】王翰的《凉州词》是一首曾经打动过无数热血男儿心灵深处最柔弱部分的千古绝唱,首句“葡萄美酒夜光杯”,请看,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啊!酒是西域盛产的葡萄美酒,杯是以白玉精制而成的月光宝杯。
好酒配好杯,在那样一个兵荒马乱的岁月,在物资如此紧缺的苦寒边塞,能有这样的一顿盛宴,这是多么的难得啊,我想应该是刚刚打了一场胜仗之后的庆功宴吧,不然又怎会如此豪奢,如此欢畅!次句“欲饮琵琶马上催”,正在大家准备畅饮之时,乐队也奏起了琵琶,更增添了欢快的气氛。
但是这一句的最后一个“催”字却让后人产生了很多猜测,众口不一,有人说是催出发,但和后两句似乎难以贯通。
有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
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
凉州词王翰这首古诗的诗意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文译:葡萄酿出的美酒,夜晚也发光的酒杯,举杯就喝的时候,有人骑在马上弹奏琵琶催弦助酒兴。
我醉倒卧地在沙场上请您别笑话我,从古以来出征战斗的人有几个能够回来的啊!欣赏:首联,葡萄酒、夜光杯,既富含西域特产特色,高档的酒和杯,又暗含酒席高档丰盛,以小写大。
酒席宴会前,那时候西域还流行骑在马上弹奏琵琶助兴。
美酒加音乐,怎能不一醉方休呢?葡萄、琵琶还都是连绵词,琵琶和下文的征战还是双声词,催、醉同韵母,这些词字读起来都悦耳动听,朗朗上口。
尾联,醉上承酒、杯、饮、催。
醉卧沙场,还活着,相比于不能活着回来的人,那是幸运的多,所以不能笑话。
醉是麻醉,将士对战场麻木,不正说明他们久经战场,还一直打胜战,才能醉卧啊。
也只有视死如归的人,看透战争残酷的人,才能吟出这样诗句,问出如此尖锐实际的问题。
参透生死,才能享受人生,盛唐诗的无拘无束、天马行空的特色在本诗完美呈现。
细释:本诗句法灵活,特别是第二句,前二后五,非常别致。
第四句用疑问句作结,并作为君莫笑的理由,实话实说实问里,包含各种各样的情感,引人深思其中深意。
整首诗音韵和情感都抑扬顿挫,变幻莫测,既出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
葡萄又作蒲桃、蒲萄、蒲陶。
葡萄酒,容易醉。
《汉书》:作蒲桃,可造酒,人酺饮之,则醄然而醉,故有是名。
晋张华《博物志》:西域有蒲萄酒,积年不败。
彼俗云:可至十年饮之,醉弥月乃解。
夜光杯,看看托名东方朔《海内十洲记》:周穆王时,西胡献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满杯,…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
琵琶又称批把,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
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
古代,敲、击、弹、奏都可称为鼓。
南朝王僧虔《技录》:魏文德皇后雅善琵琶。
琵琶二字上面部分为珏,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碰击声,跟琴、瑟等乐器一样,统一了字形上面部分。
琵琶还可形容女人身体,欧阳修还写《蕙香囊》艳词。
王翰的凉州词二首

凉州词二首
其一
葡萄美酒夜光杯⑵,欲饮琵琶马上催⑶。
醉卧沙场君莫笑⑷,古来征战几人回⑸。
其二
秦中花鸟已应阑⑹,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⑺,教人意气忆长安⑻。
词句注释
⑴凉州词:唐乐府名。
《乐苑》:“凉州宫词曲,开元中,西凉都督郭知运所进。
”属《近代曲辞》,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⑴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这里指华贵而精美的酒杯。
据《海内十洲记》所载,为周穆王时西胡所献之宝。
⑴欲:将要。
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⑴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君:你。
⑴征战:打仗。
⑴秦中:指今陕西中部平原地区。
阑:尽。
⑴胡笳:古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笛子的乐器,其声悲凉。
折杨柳:乐府曲辞,属《横吹曲》,多描写伤春和别离之意。
⑴意气:情意。
一作“气尽”。
长安:这里代指故乡。
创作背景:
这是一组边塞诗,其具体创作时间未能确证。
《凉州词》是乐府歌词,是按凉州(今甘肃武威)地方乐调歌唱的。
《新唐书·乐志》说:“天宝间乐调,皆以边地为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
”这首诗地方色彩极浓。
从标题看,凉州属西北边地;从内容看,葡萄酒是当时西域特产,夜光杯是西域所进,琵琶更是西域所产,胡笳更是西北流行乐器。
这些无一不与西北边塞风情相关。
王翰的诗《凉州词》意思

王翰的诗《凉州词》意思
《凉州词》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意思: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赏析:《凉州词》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
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
王翰《凉州词》原文和翻译译文

王翰《凉州词》原文和翻译译文1、王翰《凉州词》原文和翻译译文王翰《凉州词》原文和翻译原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黄河远远流淌直飞上白云端,孤零零一座边城屹立在崇山峻岭间。
兵士们何必吹着羌笛奏起衰怨的《折杨柳》,温情的春风难以吹过玉门边关。
2、王安石《读《江南录》》原文及翻译译文王安石《读《江南录》》原文及翻译王安石原文:故散骑常侍徐公铉奉太宗命撰《江南录》,至李氏亡国之际,不言其君之过,但以历数①存亡论之。
虽有愧于实录,其于《春秋》之义②,箕子之说③,徐氏录为得焉。
然吾闻国之将亡必有大恶,恶者无大于杀忠臣。
国君无道,不杀忠臣,虽不至于治,亦不至于亡。
纣为君,至暴矣,武王观兵于孟津,诸侯请伐纣,武王曰:“未可。
”及闻其杀王子比干,然后知其将亡也,一举而胜焉。
季梁在随,随人虽乱,楚人不敢加兵。
虞以不用宫之奇之言,晋人始有纳璧假道之谋④。
然则忠臣国之与也,存与之存,亡与之亡。
予自为儿童时,已闻金陵臣潘佑以直言见杀,当时京师因举兵来伐,数以杀忠臣之罪。
及得佑所上谏李氏表观之,词意质直,忠臣之言。
予诸父中旧多为江南官者,其言金陵事颇详,闻佑所以死则信。
然则李氏之亡,不徒然也。
今观徐氏录言佑死,颇以妖妄,与予旧所闻者甚不类。
不止于佑,其它所诛者,皆以罪戾,何也?予甚怪焉。
若以商纣及随、虞二君论之,则李氏亡国之君,必有滥诛,吾知佑之死信为无罪,是乃徐氏匿之耳。
何以知其然?吾以情得之。
大凡毁生于嫉,嫉生于不胜,此人之情也。
吾闻铉与佑皆李氏臣,而俱称有文学,十余年争名于朝廷间。
当李氏之危也,佑能切谏,铉独无一说,以佑见诛,铉又不能力诤,卒使其君有杀忠臣之名,践亡国之祸,皆铉之由也。
铉惧此过,而又耻其善不及于佑,故匿其忠而污以它罪。
以佑观之,其它所诛者又可知矣。
噫!若果有此,吾谓铉不惟厚诬忠臣,其欺吾君不亦甚乎!【注】①历数:指帝王继承的次序。
古代迷信说法,认为帝位相承和天象运行次序相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作者】:
王翰,生卒年不详,字子羽,晋阳人。
诗颇壮丽。
【赏析】:
凉州在今甘肃武威,唐时属陇右道,音乐多杂有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诸国的胡音。
唐陇右经略使郭知运在开元年间,把凉州曲谱进献给玄宗后,迅即流行,颇有诗人依谱创作《凉州歌》、《凉州词》者,以抒写边塞风情。
这体现了唐人以毫不介怀的态度,对外来文化进行吸收、消化和创新的盛世魄力和大国风范。
葡萄自汉朝由西域传入中原,但用来酿酒的风气到唐朝还是以西域为盛。
夜光杯,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胡用白玉精制成,因“光明夜照”得名。
此杯此酒,又有如此洋溢着胡地情调的马背上琵琶弹奏来助兴,几个富有特
色的意象交相映衬,就把边地军营的开怀痛饮,渲染得华艳不俗,神采动人,而又淋漓尽致了。
即便醉倒了,躺在沙场上,你也莫要取笑啊——这既是微带醉意的话,又是带有沉痛、却能放达的生命体验的话。
你看古来征战有几人生还呢?既然生命是从战场上拣回来的,就不妨看得开一点,活得潇洒一点,让它在美酒、奇杯和胡乐中,实现自己悲壮的辉煌好了。
面对茫茫沙场和胡风酒筵,此诗对战争与娱乐、生与死的体验,也带有几分唐人的豪华感和豪放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