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说明
某三甲医院暖通设计说明

暖通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江苏省海门市,基地位于北京路以北,海兴路以西,总建筑面积:147100㎡,其中地上: 137100m2,地下: 10000m²。
由外科病房楼、内科病房楼、感染科楼、公共卫生中心和锅炉房、洗衣房等组成。
其中,外科病房楼建筑面积25000m2,地上共15层,地下一层;内科病房楼建筑面积25000m2,地上共15层;感染科楼总建筑面积4000m2,地上3层,公共卫生中心总建筑面积13000m2,地上12层。
二、设计内容及设计依据1、设计内容:(1)本工程的制冷和供热系统、中央空调系统。
(2)本工程的地下汽车库、设备用房、污洗间、卫生间、冷冻机房等房间的通风系统。
(3)本工程房间和内走道的排烟系统、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机械正压送风系统。
(4)本工程的手术室、ICU病房等有净化要求房间的净化空调系统(须由手术室工程公司进行二次深化设计)。
(5)本工程的MRI、CT、DSA等房间的空调通风设计。
2、设计依据(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 2005年版);(4)《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5)《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6)《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保护标准》(GBZ120-2002)(7)《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GB 50346-2004(8)《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WS233-2002(9)《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50073-2001(10)《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JGJ71-1990(1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12)《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96-2010)(1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96(1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16)《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力》(17)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对本专业的设计要求;(18)建筑专业提供的平、立、剖面图及结构、电气、给排水专业提供的要求;三、设计计算参数(一)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夏季室外空调计算干球温度:℃夏季室外空调计算湿球温度:℃夏季室外空调计算日平均温度℃夏季室外通风计算干球温度:℃夏季室外平均风速: m/s夏季大气压力: kPa夏季风向SSE冬季室外空调计算干球温度: -4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79 %冬季室外通风计算温度:℃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m/s冬季大气压力: kPa冬季风向 NNE (二)室内空气设计参数:注:Ⅱ级手术室,换气次数为36次/h,新风量6次/h;Ⅲ级手术室,换气次数为20次/h,新风量4次/h;手术室辅助用房,换气次数为10次/h,新风量4次/h;手术室其它指标按(GB50333-2002)执行。
科技馆暖通初设说明

第四章暖通空调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2009《民用建筑集中采暖供热计量技术规程》DB62/T25-3044-2009《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2004《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114-2010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要求及其它基础资料二、工程概况该工程地下1层,地上5层,总建筑面积49852平方米,建筑高度40.8米,属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地下一层为汽车库、餐厅及设备用房,地上部分为各类展厅、影院及办公用房。
三、设计范围本工程设计内容包括:全楼中央空调系统设计;一层高大空间展厅局部地板辐射采暖系统设计;靠外墙卫生间及楼梯间散热器采暖系统设计;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通风及防排烟设计;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合用前室的加压送风系统设计;不满足自然排烟条件的房间、走廊、中庭的机械排烟系统设计;制冷机房工艺设计等。
四、设计计算参数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0.5℃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0.2℃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26℃室外计算相对湿度61%室外大气压力84.31kPa室外平均风速1.3m/s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13℃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7℃供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11℃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58%室外大气压力85.14kPa室外平均风速0.5m/s2、空调室内设计参数3、冷热负荷:冷负荷空调面积指标:150W/㎡,冷负荷6045KW;热负荷面积指标:160W/㎡,热负荷6448KW。
泉州暖通说明

第五章暖通设计一、概述:1.本工程为福建省泉州。
总建筑面积约为322325.84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为81514.13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为240811.71平方米,地上部分主要功能为办公楼、酒店、酒店式公寓、会展,地下部分主要功能为停车库和设备用房;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新建工程。
二、设计依据及规范标准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006年版);6.《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2001年版);7.《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132-2001)(J85-2001)8.《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2-90);9.建筑及其他专业条件图及其他资料。
三、设计范围1.夏季舒适性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2.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设计。
四、设计参数1.室外参数2.通风设计参数五、空调系统1.A栋塔楼建筑面积为:21762m2,冷负荷约为2393.82kW(约合681冷吨),单位建筑面积冷负荷估算指标约为110W/m2;2.A、B栋裙楼建筑面积为:28309.2m2,冷负荷约为4246.38kW(约合1208冷吨),单位建筑面积冷负荷估算指标约为150W/m2;3.酒店裙楼建筑面积为:19818.8 m2,冷负荷约为2972.82kW(约合846冷吨),单位建筑面积冷负荷估算指标约为150W/m2;4.酒店客房建筑面积为:33580 m2,冷负荷约为3693.8kW(约合1051冷吨),单位建筑面积冷负荷估算指标约为110W/m2;热负荷约为1679kW,单位建筑面积热负荷指标约为50W/m2;5.会展地上建筑面积为:99553.21m2,冷负荷约为17469.58kW(约合4970冷吨),单位建筑面积冷负荷估算指标约为180W/m2;6.夏季空调冷源采用一台名义制冷量为4960KW(约合1410冷吨)的离心式水冷机组,两台名义制冷量为1900KW(约合540冷吨)的螺杆式水冷机组;制冷机房置于地下室,冷却塔设置在塔楼屋面。
三-暖通系统技术说明

利星行智展汽车配件(北京)有限公司建设厂房及配套设施项目(2号厂房) 机电系统技术说明 第三篇 暖通系统技术说明应设置简易可调导流片。
4、风管与法兰的连接 ⑴ 风管法兰材料规格应符合下表所示: 风管长边尺寸(mm) 法兰用料规格(角钢) 25×3 小于630 30×4 670~1250 40×4 1320~2500 50×5 3000~4000 ⑵ 风管法兰预制应组对焊接,钻孔应使用同一样板,以保证其互换性,减少安装中 的困难,采用直肢对焊不应采用450斜口对焊。
⑶ 风管与法兰连接前, 应检查风管的外边长和法兰内边长的偏差是否符合要求。
风 管外边长尺寸的允许偏差:L≤300 mm为-1~0 mm,L>300 mm为-2~0 mm;其 法兰内边长尺寸的允许偏差为2 mm,两对角线的差不应大于3 mm。
⑷ 风管与法兰连接时,采用翻边铆接(见下图) ,用角尺靠在风管的纵向折角边上, 使风管中心线与法兰平面保持垂直。
用翻边量对法兰与风管找正时,翻边的尺寸应 为6~9 mm,法兰用料规格较小的可取上限值,规格较大的取下限值 ,防止翻边遮 住螺孔,影响组装。
风管翻边四角开裂处应用涂以密封胶。
咬口重叠处,翻边后应 将突出部分铲平,四角不应出现豁口,以免漏风。
5、风管加固 ⑴ 当矩形风管边大于或等于630mm和保温风管边大于或等于800mm,且其管段长 于1200mm时,均用角铁在风管外侧加固。
⑵ 最大加固间距 圆形风管直径或矩形风管 非保温≥630mm或保温风 非保温风管<630mm或保温 大边长 管≥800 风管<800mm 1.2m 2.5m 一般风管 0.7m 1.2m 排烟风管 6、风管连接 ⑴ 风管大边≤63寸用插条压接,风管大边≥63寸时用法兰连接。
⑵ 风管的连接长度,应按风管的壁厚、法兰与风管的连接方法、安装的结构部位和 吊装方法等因素决定。
暖通设计说明

暖通设计说明暖通设计说明⼀、设计依据1.国家设计规范:《民⽤建筑供暖通风与空⽓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2012《建筑设计防⽕规范》 GB 50016-2014《⾼层民⽤建筑设计防⽕规范》 GB50045-95 (2005年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规范》 GB 50067-2014《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201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15《建筑机电⼯程抗震设计规范》 GB 50981-2014《环境空⽓质量标准》 GB 3095-2012《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2008《房间空⽓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 12021.3-2010《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454-2008《全国民⽤建筑⼯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2009年版)《全国民⽤建筑⼯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2007年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规范》 WS394-20122.地⽅设计规范(上海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GJ08-107-2015《公共建筑绿⾊设计标准》 DG/TJ08-2143-2014《机动车停车库(场)环境保护设计规程》 DGJ08-98-2014《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 DGJ08-88-2006《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 DB 31/844-2014《餐饮⾏业环境保护设计规程》 DGJ08-110-2004《上海市民⽤建筑⼯程施⼯图节能设计⽂件编制深度规定》沪建交(2012)1273号3.公消【2015】98号-关于执⾏新版消防技术规范有关问题的通知4.建设单位关于本⼯程的设计任务书、设计要求和提供的有关资料;5.建筑专业提供的技术⽂件。
⼆、⼯程概况:本⼯程地块总建筑⾯积约119110㎡,其中地上⾯积约87603㎡,地下⾯积约31507㎡。
暖通设计说明

暖通设计说明一、建筑概况自述项目情况。
二、设计规范、依据1)《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19-2015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2012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6)《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981-20147)《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013版8)《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源效率限定》GB21454-20089)《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JGJ174-20101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201211)《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2008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WS394-20121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公消〔2015〕98号"文件14)《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2016年版);1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16)其他相关的设计规范、规程和措施。
三、设计范围设计含以下内容:1、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2、机械通风系统设计;3、消防防、排烟系统设计;四、通风空调设计室外气象参数(根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夏季大气压力: 965.8hPa 冬季大气压力: 983.0hPa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4.6°C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 2.6°C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1°C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67%%%夏季通风室外计算计算温度30.5°C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7.7°C五、室内设计参数六、空调系统1、本工程多联机中央空调系统负荷:空调总冷负荷为:1814.10kW,空调总热负荷为1332.86kW。
暖通初步设计说明

暖通初步设计说明第一节设计依据一、建设单位委託及要求二、建筑工程设计档案编制深度的规定(202X年版)三、有关设计规範、标準《高层民用建设设计防火规範》gb50045-95(202X年版)《採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範》gb50019-202X《办公建筑设计规範》jgj67-8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範》gb50067-97《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範》gb50038-94四、建筑专业等提供的设计资料本工程南北栋均为综合性一类高层,地下一层,地上二十五层,建筑高度:南栋为:,北栋为:五、室外气象条件1、夏季空调室外计算乾球温度℃空调室外计算溼球温度℃通风室外计算乾球温度33℃最热月平均相对溼度 75%室外平均风速2、冬季空调室外计算乾球温度 -3℃通风室外计算乾球温度5℃最冷月室外计算相对溼度 81%室外平均风速第二节设计範围及主要技术指标一、包括一层至四层的营业用房、办公用房、大小会议室、活动室等房间舒适性空调。
室内设计参数列:二、防排烟1、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设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
2、地下一层汽车库设机械排烟、补风系统。
三、通风1、地下一层汽车库分别设机械送排风系统。
2、地下一层电装置房和空调装置房分别设机械送排风系统,空调装置房设事故排风系统。
3、南栋地下一层六级二等人员隐蔽所(平时为车库),设机械送排风系统。
4、卫生间、电梯机房採用自然通风。
第三节空调冷热源及空调方式一、冷、热负荷确定本工程主要为舒适性空调,两栋建筑物总冷负荷为400万大卡,热负荷为315万大卡。
二、空调冷、热源及水迴圈系统1、根据建设方要求,南、北栋的主机均设在北栋建筑物里,空调冷、热源採用直燃式(燃气)溴化锂机组型号bz200 ,2台,单台製冷量200万大卡(2326kw),供热量:1791kw,冷水量:300m3,冷却水量500m3。
2、空调水迴圈系统空调冷水温度7℃-12℃,温水温度57℃-65℃,选空调冷热水迴圈水泵三台(2用1备),型号is200-150-315,流量:400 m3;扬程:35mh2o;电功率:55kw。
暖通初步设计说明

暖通初步设计说明
1.确定暖通设备的类型和容量: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面积,确定采用
的供暖系统(如集中供暖还是分散供暖)和空调系统(如中央空调还是分
体空调),并计算出相应的供热和制冷负荷,以确定设备容量。
2.管道布置设计: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和各个房间的使用需求,设
计供暖、通风和给排水系统的管道布置。
合理布置管道,可以尽量减少管
道的长度、降低水力损失,并方便维修和清洁。
3.选择暖通设备和材料:根据建筑物的需求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
供暖、通风和空调设备,以及管道、风道和阀门等材料。
选用高效能的设
备和材料,可以降低运行能耗和维护成本。
4.控制系统设计:设计合适的暖通控制系统,以便实现温度、湿度和
空气质量等参数的自动控制。
控制系统应能满足建筑物的需求,同时尽量
节约能源。
可以考虑使用智能化的控制设备,以实现更精细化的控制和管理。
5.安全与可持续性考虑: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合理选择供暖和制冷方式,使用高效能设备,可以减
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提高建筑物的可持续性。
6.成本估算和优化:根据设计方案,估算出暖通系统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并进行优化。
通过合理的设备选择和管道布置,可以降低成本,并提
高系统的效能。
总之,暖通初步设计是对建筑物的供暖、通风、空调和给排水系统进
行规划和设计的重要阶段。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建筑物的需求和气候
条件,合理选择设备和材料,并设计合适的控制系统,以实现舒适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暖通:
一、工程概况:
XXXXXXX
二、设计范围
设计范围包括本工程全年用中央空调、通风防排烟设计
三、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1-2013
《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2009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汽车库建筑设计防火规范》JGJ100-98
建筑及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要求
四、设计计算参数
1、室外气象参数太原市
所在位置:北纬37°47ˊ,东经112°33ˊ,海拔778.3米。
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冬季采暖 -11℃
冬季空调 -13℃
冬季通风 -6℃
夏季通风 28℃
夏季空调 30.8℃
夏季空调日平均 25.8℃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23.6℃
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最冷月月平均 49%
最热月月平均 74%
室外风速
冬季平均 2.2m/s
夏季平均 1.9m/s
大气压力
冬季 933.3hpa
夏季 919.6hPa
夏季最多风向及频率 C 30%
NNW 12%
冬季最多风向及频率 C 28%
NNW 14%
全年风向及频率 C 28%
NNW 12%
最大冻土深度: 74 cm
2、室内设计参数:
五、热源及室外管网
在该项目热源为城市集中供热管网提供的80~60℃热水,室外管网采用无补偿直埋敷设,供热管道采用无缝钢管,外包聚氨酯保温材料。
六、空调设计:
1、本工程空调系统由设在地下室制冷机房的电制冷冷水机组(离心冷水机组+螺杆
冷水机组)提供7~12℃冷冻水,空调冷却塔设在写字楼顶层屋面。
城市集中供热热水经地下室制冷机房的板式换热机组换热后,提供60~50℃空调热水。
2、本工程商业采用低速全空气空调系统,空调机组采用组合式全热回收空调机组,写字楼采用风机盘管+独立新风空调系统,新风经新风机组处理后直接送入房间,新风机组设在各层专用空调机房内,以减少机组噪音对周边房间的影响。
空调水系统采用两管制,主立管采用异程式,各层水平系统采用同程式。
3、空调冷负荷及热负荷估算:
总冷负荷约
Q=4060kW ,热指标:100W/m2,热负荷约Q=48721kW ,热指标:120W/m2
4、空调水管管径≤DN80采用热镀锌钢管,采用螺纹连接,管径≥DN100采用无缝钢管,焊接连接。
干管分支处设截止阀进行调节,采暖干管、共用立管及管件、阀门要求工作压力为1.6Mpa.保温材料采用离心玻璃棉。
管径≤DN50保温厚度为50mm ,DN70≤管径≤DN150保温厚度为60mm 。
七、 通风防排烟设计:
1、通风系统设置原则:
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房间设机械通风系统,采用带全热交换器的新风换气机进行通风换气。
所有卫生间均设房间通风器,机械排风。
2、防排烟系统设置原则:
下列场所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 1)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
2)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3)设置自然排烟设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
4)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加压送风量应经计算确定。
当计算值和表1、表2不一致时,应按两者中较大值确定。
表1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加压送风量
表2防烟楼梯间采用自然排烟,前室或合用前室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的送风量
5)应设置排烟设施的场所当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6)设置机械排烟设施且室内净高小于等于6m 的场所应划分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500m2,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7)防烟分区宜采用隔墙、顶棚下凸出不小于500mm 的结构梁以及顶棚或吊顶下凸出不小于500mm 的不燃烧体等进行分隔。
8)机械排烟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横向宜按防火分区设置;
b 竖向穿越防火分区时,垂直排烟管道宜设置在管井内;
c 穿越防火分区的排烟管道应在穿越处设置排烟防火阀。
排烟防火阀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排烟防火阀的试验方法》GB 15931 的有关规定。
d 地下建筑和地上密闭场所中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时,应同时设置补风系统。
当设置机械补风系统时,其补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50% 。
e 排烟系统的排烟量不应小于下表2的规定。
表3机械排烟系统的最小排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