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及文献资料
急性毒性实验参考

小鼠口服枸橼酸托烷司琼原料急性毒性试验摘要小鼠一次灌胃枸橼酸托烷司琼原料,连续观察14 天。
观察行为反应并记录死亡情况。
死亡小鼠解剖可见心脏瘀血。
存活者第15 天全部解剖,肉眼检查主要脏器未见明显病变。
其死亡率用Bliss 法求得枸橼酸托烷司琼LD50 为418.29 mg/kg;95 可信限为390.74 447.79 mg/kg。
1.0 实验目的观察受试物一次口服对小鼠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
2.0 受试物2.1 名称:枸橼酸托烷司琼原料,白色粉末。
2.2 提供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朱友成组2.3 批号: 99022.4 含量:99.7%2.5 配制方法:将受试药物用0.5%CMC-Na 研磨配制成混悬液,并稀释成相应浓度,使各剂量组给药体积相等。
2.6 溶剂:0.5%CMC-Na3.0 动物3.1 来源、种属、合格证:昆明种小鼠60 只,(♀30 只,♂30 只)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中科动管第005 号。
经一周适应性饲养。
饲料购自中英合资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
自由取水,饲养温度为23 2℃。
3.2 体重:给药时体重为18 22 克。
3.3 性别:雌雄各半。
3.4 每组动物数:按体重随机分组,实验时以每10 只(♀5 只,♂ 5 只)为一组4.0 剂量4.1 剂量设置:按预初实验结果,最高剂量定为570 mg/kg。
以0.9 的比例递减,即为570、513、461.7、415.5、374、336.6 mg/kg,6 个剂量组。
4.2 每只动物接受容量:口服体积为0.2 ml/10g 体重。
5.0 给药途径小鼠禁食 6 小时一次灌胃给药。
6.0 方法动物按体重随机分 6 组,每组10 只,雌雄各半,每组的小鼠体重分布相似。
给药后即观察动物各方面反应情况,死亡动物即进行解剖,检查内脏。
记录每天动物的死亡数。
7.0 观察指标7.1 观察期:14 天7.2 毒性反应:观察检查小鼠外观、行为、进食、粪便等情况,死亡动物进行尸解。
注射用多西他赛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注射用多西他赛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摘要】目的研究注射用多西他赛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将注射用多西他赛配制成适当浓度,观察小鼠静脉注射的急性毒性。
结果注射用多西他赛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设定剂量分别为:400.0mg/kg、320.0mg/kg、256.0mg/kg、204.8 mg/kg、163.8mg/kg和对照组。
400.0mg/kg组死亡率为100%;320.0mg/kg组死亡率为60%;256.0mg/kg组死亡率为20%;204.8mg/kg组死亡率为10%。
163.8mg/kg和对照组无动物死亡。
结论注射用多西他赛小鼠静脉给药半数致死量(LD50)为290.7mg/kg,95%可信区间为263.2-321.1。
【关键词】注射用多西他赛急性毒性动物实验【中图分类号】R9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3-0045-02多西他赛(docetaxel),又名多烯紫杉醇,是半合成紫杉醇衍生物,属第2代紫杉烷类抗癌药。
多西他赛属紫杉烷类药物,其细胞毒作用机制与紫杉醇类似,能通过实质上“冻结”细胞内在骨架二抑制肿瘤细胞分化,最终导致肿瘤细胞死亡。
该药物主要用于乳腺癌、卵巢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等多种实体肿瘤,是临床现有药物中治疗转移乳腺癌(MB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最有效的单剂化疗药物[1]。
本试验在GLP条件下,按照相关技术指导原则要求,对注射用多西他赛的急性毒性进行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药物与试剂注射用多西他赛(docetaxel,20mg/支),批号20090618,由江苏省药物研究所提供;本品为白色块状物,临床静脉滴注给药,单药剂量为75~100mg/m2,国内用75mg/m2;5%葡萄糖注射液,由南京小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09021801。
1.2 动物SPF级ICR小鼠120只,雌雄各半,5-6周龄,体重18-22g;生产许可证号:SCXK(苏) 2008-0010由江苏省科技厅签发,由南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动物毒理实验》课件:实验一 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根据实验设计要求确定最高剂量组所需受 试化学物的浓度和总体积,配制母液。
(3)等容量稀释法配制6个剂量组的染毒溶液
➢ 求母液浓度C1 绝对致死剂量为2500mg/kg,最低中毒剂
量为800mg/kg,每10g体重小鼠灌胃0.2mL C1=2500mg/kg×10g/0.2mL=125mg/mL ➢ 求公比r
三、实验试剂和材料
1. 药物与试剂 盐酸二甲硝咪唑、苦味酸酒精 饱和溶液和中性红溶液、记号笔
2. 设备与器械 吸管、烧杯、灌胃器、电子天 平(感量0.1 g)、外科手术剪、5 mL注射器、 10 mL注射器、干棉球 3. 实验动物 成年健康小鼠,18-22g,雌雄 各半
四、实验步骤
1. 剂量选择: 查阅文献,估计预期毒性中值;
式中,K:各组剂量的比值,K=1/r。 取母液m mL置一容器中,供最高剂量组染毒用;加入
m mL溶剂,稀释后的浓度为C2,C1︰C2=1︰K,取出 m mL供第二组动物染毒用;再加入m mL溶剂,稀释后的 浓度为C3,C2︰C3=1︰K,取出m mL供第三组动物染 毒用。依次类推,配制其它不同剂量组的试液。
可能的中毒表现: 兴奋,活动增加、骚动、窜跑、跳跃、呼吸加深加快; 抑制,活动减少、呆立、静卧、步态不稳、呼吸困难等; 刺激症状:搔鼻、尖叫、出汗、流涎、眼耳鼻等的出血。
观察指标(2)
体重 观察期间的体重变化可以反映动物中毒
后的整体变化,应3-5天测量一次; 体重减轻:可能是动物食欲下降、摄食
量减少;也可能是化合物干扰代谢系统,影 响食物吸收、利用;
(1) 动物的禁食和复食:灌胃前禁食6~10h,使 动物保持空腹状态,且不至因禁食时间过长影响肝 脏,进而影响实验结果。灌胃后至少2~3h后才能 复食,灌服油剂比水剂要求复食时间更长; (2) 灌胃体积:小鼠每10g体重灌胃0.1~0.2mL, 最多不超过0.4mL。小鼠灌胃量的极限是0.5~1mL; (3) 灌胃方法和注意事项。
动物急性毒性试验-小鼠

动物急性毒性试验(Acute toxicity test,Single dose toxicity test),研究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给予受试物后,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毒性反应.拟用于人体的药物通常需要进行动物急性毒性试验[1].急性毒性试验处在药物毒理研究的早期阶段,对阐明药物的毒性作用和了解其毒性靶器官具有重要意义.急性毒性试验所获得的信息对长期毒性试验剂量的设计和某些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起始剂量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并能提供一些与人类药物过量急性中毒相关的信息[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科研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科研思维素质;学习药物急性毒性实验的测定方法(统计方法)及观察方法。
1、计算敌百虫半数致死量。
[实验材料]小白鼠(雌雄均可,18-22 g)、鼠笼、1ml注射器、苦味酸溶液、敌百虫等。
(计算机仿真实验)[实验方法]1. 预试验:取小鼠24只,以4只为一组分成6组,选择组间距较大的一系列剂量,各组分别灌胃给药敌百虫,观察出现的症状并记录死亡数,找出引起0%死亡率和100%死亡率剂量的所在范围。
2. 正式试验:在预试验所获得的0%和100%致死量的范围内,选用5个剂量,相邻剂量之间的比例为1:0.7。
将小鼠随机分组,每组10只小白鼠灌胃给药敌百虫。
3. 观察纪录给各种反应:潜伏期,中毒现象,开始出现死亡的时间,死前的现象,各组死亡的只数等。
通常药后要观察3-7天。
根据各组动物的死亡率,用改良寇氏法(Korbor)或简化机率单位法算出LD50和可信限。
[实验结果]在给药后1 小时内,随药物剂量的增加,小鼠中毒的潜伏期逐渐缩短,中毒症状随药物剂量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口吐泡沫→大小便失禁→肌肉僵直→兴奋→死亡)。
给药后3 小时内各组小鼠死亡情况见下表:组别动物数(n )给药剂量(mg/kg)对数剂量(X)动物死亡数死亡率(P)P21 10 384 2.58 1 0.1 0.012 10 548 2.743 0.3 0.093 10 784 2.89 4 0.4 0.164 10 1120 3.056 0.6 0.365 10 1600 3.20 8 0.8 0.64i=0.15 ∑P=2.2∑P2=1.26 [结果计算]实验完毕后,清点各组死亡鼠数并计算出死亡率(P),采用改良寇氏(Korbor)法计算LD50。
急性毒性试验

试验目的:急性毒性试验是在24小时内给药1次或2次(间隔6-8小时),观察动物接受过量的受试药物所产生的急性中毒反应,为多次反复给药的毒性试验设计剂量、分析毒性作用的主要靶器官、分析人体过量时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I期临床的剂量选择和观察指标的设计提供参考信息等。
一、啮齿类动物单次给药的毒性试验(一)试验条件1.动物品系:常用健康的小鼠、大鼠。
选用其他动物应说明原因。
年龄一般为7-9周龄。
同批试验中,小鼠或大鼠的初始体重不应超过或低于所用动物平均体重的20%.实验前至少驯养观察1周,记录动物的行为活动、饮食、体重及精神状况。
2.饲养管理:动物饲料应符合动物的营养标准。
若用自己配制的饲料,应提供配方及营养成分含量的检测报告;若是购买的饲料,应注明生产单位。
应写明动物饲养室内环境因素的控制情况。
3.受试药物:应注明受试药物的名称、批号、来源、纯度、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
(二)试验方法:由于受试药物的化学结构、活性成分的含量、药理、毒理学特点各异,毒性也不同,有的很难观察到毒性反应,实验者可根据受试药物的特点,由下列几种实验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1.伴随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2.最大耐受剂量(MTD)试验方法:最大耐受剂量,是引起动物出现明显的中毒反应而不产生死亡的剂量。
3.最大受试药物量试验方法:在合理的浓度及合理的容量条件下,用最大的剂量给予实验动物,观察动物的反应。
4.单次口服固定剂量方法(Fixed-dose procedure)。
选择5、50、500和2000mg/kg四个固定剂量。
实验动物首选大鼠,给药前禁食6-12小时,给受试药物后再禁食3-4小时。
如无资料证明雄性动物对受药试物更敏感,首先用雌性动物进行预试。
根据受试药物的有关资料,由上述四个剂量中选择一个作初始剂量,若无有关资料作参考,可用500mg/kg作初始剂量进行预试,如无毒性反应,则用2000mg/kg 进行预试,此剂量如无死亡发生即可结束预试。
(完整版)急性毒性试验

试验目的:急性毒性试验是在24小时内给药1次或2次(间隔6-8小时),观察动物接受过量的受试药物所产生的急性中毒反应,为多次反复给药的毒性试验设计剂量、分析毒性作用的主要靶器官、分析人体过量时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I期临床的剂量选择和观察指标的设计提供参考信息等。
一、啮齿类动物单次给药的毒性试验(一)试验条件1.动物品系:常用健康的小鼠、大鼠。
选用其他动物应说明原因。
年龄一般为7-9周龄。
同批试验中,小鼠或大鼠的初始体重不应超过或低于所用动物平均体重的20%.实验前至少驯养观察1周,记录动物的行为活动、饮食、体重及精神状况。
2.饲养管理:动物饲料应符合动物的营养标准。
若用自己配制的饲料,应提供配方及营养成分含量的检测报告;若是购买的饲料,应注明生产单位。
应写明动物饲养室内环境因素的控制情况。
3.受试药物:应注明受试药物的名称、批号、来源、纯度、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
(二)试验方法:由于受试药物的化学结构、活性成分的含量、药理、毒理学特点各异,毒性也不同,有的很难观察到毒性反应,实验者可根据受试药物的特点,由下列几种实验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1.伴随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2.最大耐受剂量(MTD)试验方法:最大耐受剂量,是引起动物出现明显的中毒反应而不产生死亡的剂量。
3.最大受试药物量试验方法:在合理的浓度及合理的容量条件下,用最大的剂量给予实验动物,观察动物的反应。
4.单次口服固定剂量方法(Fixed-dose procedure)。
选择5、50、500和2000mg/kg四个固定剂量。
实验动物首选大鼠,给药前禁食6-12小时,给受试药物后再禁食3-4小时。
如无资料证明雄性动物对受药试物更敏感,首先用雌性动物进行预试。
根据受试药物的有关资料,由上述四个剂量中选择一个作初始剂量,若无有关资料作参考,可用500mg/kg作初始剂量进行预试,如无毒性反应,则用2000mg/kg 进行预试,此剂量如无死亡发生即可结束预试。
动物急性毒物实验报告

动物急性毒物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动物急性毒物对实验动物的影响,并观察其对动物的毒性作用以及可能引起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实验材料和方法:
1. 实验动物:从实验动物中心获得的健康小白鼠。
2. 毒物:选择了急性毒性较高的硫酸铜作为实验毒物。
3.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本实验设计了以下组别:对照组(生理盐水处理)和不同剂量的实验组(剂量由计算机生成随机序列)。
4. 实验方法:实验动物通过灌胃方式接受不同剂量的毒物处理。
观察动物发生中毒的症状、行为改变以及生理和生化指标的变化。
对动物进行解剖学检查,并对主要脏器进行病理学评估。
实验结果:
1. 实验组动物出现了明显的急性中毒症状,包括腹泻、呕吐、食欲减退等。
随着毒物剂量的增加,中毒症状的严重程度逐渐加重。
2. 实验组动物的体重明显下降,食物摄入量也减少。
3. 实验组动物的肝功能和肾功能等生物化学指标发生异常,如肝酶和尿素氮的增加。
4. 解剖学检查显示,实验组动物的主要脏器如肝脏、肾脏、心脏等出现了明显的病理变化,如充血、水肿和坏死等。
讨论和结论:
本实验结果显示,动物接受急性毒物处理后出现明显的中毒症
状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异常变化,同时病理学检查也验证了毒物对主要脏器的损害。
这些结果表明,硫酸铜具有明显的急性毒性,对动物的健康产生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需要谨慎处理和使用这类毒物,以保护动物的健康和安全。
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试验目的:急性毒性试验是在24小时内给药1次或2次(间隔6-8小时),观察动物接受过量的受试药物所产生的急性中毒反应,为多次反复给药的毒性试验设计剂量、分析毒性作用的主要靶器官、分析人体过量时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I期临床的剂量选择和观察指标的设计提供参考信息等。
一、啮齿类动物单次给药的毒性试验(一)试验条件1.动物品系:常用健康的小鼠、大鼠。
选用其他动物应说明原因。
年龄一般为7-9周龄。
同批试验中,小鼠或大鼠的初始体重不应超过或低于所用动物平均体重的20%。
实验前至少驯养观察1周,记录动物的行为活动、饮食、体重及精神状况。
2.饲养管理:动物饲料应符合动物的营养标准。
若用自己配制的饲料,应提供配方及营养成分含量的检测报告;若是购买的饲料,应注明生产单位。
应写明动物饲养室内环境因素的控制情况。
3.受试药物:应注明受试药物的名称、批号、来源、纯度、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
(二)试验方法:由于受试药物的化学结构、活性成分的含量、药理、毒理学特点各异,毒性也不同,有的很难观察到毒性反应,实验者可根据受试药物的特点,由下列几种实验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1.伴随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2.最大耐受剂量(MTD)试验方法:最大耐受剂量,是引起动物出现明显的中毒反应而不产生死亡的剂量。
3.最大受试药物量试验方法:在合理的浓度及合理的容量条件下,用最大的剂量给予实验动物,观察动物的反应。
4.单次口服固定剂量方法(Fixed-doseprocedure)。
选择5、50、500和2000mg/kg四个固定剂量。
实验动物首选大鼠,给药前禁食6-12小时,给受试药物后再禁食3-4小时。
如无资料证明雄性动物对受药试物更敏感,首先用雌性动物进行预试。
根据受试药物的有关资料,由上述四个剂量中选择一个作初始剂量,若无有关资料作参考,可用500mg/kg作初始剂量进行预试,如无毒性反应,则用2000mg/kg进行预试,此剂量如无死亡发生即可结束预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贝止咳颗粒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摘要】苏贝止咳颗粒组方来自民间验方,该方在临床使用多年,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具有散寒宣肺,祛痰、止咳、平喘之功,用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风寒袭肺证)所致的咳嗽、咳痰稀薄、咽痒、气急等症状。
根据该方的功能主治、各味药材的理化性质和验方汤剂的临床应用实践,我们对其进行了止咳、祛痰、抗炎、解热、抗病毒、抗菌等主要药效学实验和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苏贝止咳颗粒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技术审评,发补充资料通知(药审补字[2014]第1030号),其中药理毒理方面要求为:本品进行的急毒试验未提供剖检结果,建议补充。
如果没有观察该方面的内容,建议补充规范的急性毒性试验。
针对该问题,该项目研究在前期的申报材料中的确没有详述相关内容,因此按照中心老师的发文内容和相关规定对该品种的急性毒性实验重新进行规范性实验,对实验所有动物进行大体解剖、并对相关重要脏器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
实验结果显示,苏贝止咳浸膏小鼠口服急性毒性实验测不出LD50,从而进行小鼠ig最大给药量实验,单次最大给药剂量164g生药/kg,单次最大给药容积为0.8mL/20g,24h内给药3次,连续观察13天,所观察的各项指标均正常,未见动物死亡,实验观察期结束时对所有动物大体解剖和相关重要脏器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未见与药物相关性病变。
因此苏贝止咳浸膏小鼠一日口服最大给药剂量为492g生药/kg,相当于临床拟用量的424.1倍。
表明苏贝止咳浸膏急性毒性较低,提示苏贝止咳浸膏在临床上急性用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实验目的】观察苏贝止咳浸膏的小鼠急性毒性。
【供试品】1.名称:苏贝止咳浸膏(本实验采用苏贝止咳颗粒为浸膏,实验代号:SB-补1),含量规格及配置:4.1g生药/每毫升浸膏,人用临床拟用剂量81g生药/d。
采用小鼠灌胃给药,以最大给药剂量164g生药/kg,最大给药容积为0.8mL/20g,24h 内给药3次。
剂量、给药途径设置依据:参考临床拟用途径,中药、天然药物急性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2.提供单位:安徽省药物研究所中药二室3.批号:。
4.单次剂量:164g生药/kg,给药容积为0.8mL/20g。
5.生理盐水组:氯化钠注射液,由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无为药厂提供,批号:。
按给药容积为0.8mL/20g给予生理盐水溶液。
剂量、给药途径设置依据:参考临床拟用途径,中药、天然药物急性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6.配制:原药液直接给药。
【动物】1.来源,种属,品系,合格证:由安徽省实验动物实验中心提供,SPF级昆明种小鼠,远交封闭系,动物合格证号:№。
2.体重:18~22g3.性别:雌雄各半。
4.动物数:50只,每笼5只饲养;5.实验环境:实验室温度20~26℃,相对湿度40%-70%,昼夜明暗交替。
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号:SYXK(皖)2013-001。
6.颗粒饲料:由南京安立默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7.垫料:由南京安立默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8.饮用水:饮用无菌水,来源安徽省药物研究所,LAWS实验动物无菌饮用水仪器编号:YQ-14。
【实验方法】1.动物识别年龄鉴别方法:见表二和表三幼年:肛门与生殖器的距离远近,近的为雌性,远的为雄性。
成年:雄性可见明显的阴囊,生殖器突起较雌鼠大,肛门和生殖器之间长毛。
雌性生殖器与肛门之间有一无毛小沟,距离较近,此外雌性小鼠2-13日龄可见乳头出现,此后乳头逐渐被毛遮掩。
2.小鼠LD50预试随机取小鼠10只,雌雄各半,分笼饲养,禁食(自由饮水)12h后,每鼠ig 给予苏贝止咳浸膏(164g生药/kg) 0.8mL/20g,如首次给药未见死亡,24h内可给药3次,饲养观察3天。
3.小鼠最大给药量实验取小鼠40只,随机分为2组,雌雄各半,禁食(自由饮水)12h后,给药组每鼠ig给予苏贝止咳浸膏(164g生药/kg) 0.8mL/20g,24h内以同等剂量重复给药3次,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饲养观察13天。
每天观察小鼠毒性反应情况,并于灌胃前1天、灌胃当天、灌胃后第1天、灌胃后第3天、灌胃后第5天、灌胃后第7天、灌胃后第9天、灌胃后第11天、灌胃后第13天称取小鼠体重和饲料消耗量。
灌胃后第14天,处死小鼠。
3.1系统尸解和病理组织学检查3.1.1系统尸解实验观察期结束时对所有实验小鼠进行大体解剖。
实验过程中因濒死而处死的动物、死亡动物应及时进行大体解剖并作病理组织学检查。
3.1.2病理组织学检查对所有实验小鼠的下列脏器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脑、心、肝、胰腺、脾、肺、气管、唾液腺、胸腺、肾、肾上腺、食管、胃、小肠、前列腺、睾丸、附睾、卵巢、子宫、乳腺、膀胱、脊髓、胸骨骨髓。
各器官样本均用10%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检查并摄片。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均以X s表示,比较组间差异用SPSS11.0软件包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1.小鼠LD50预试小鼠3次给予苏贝止咳浸膏(164g生药/kg) 0.8mL/20g后,未见小鼠死亡,提示小鼠一日3次给予苏贝止咳浸膏做不出半数致死量。
2.小鼠最大给药量实验2.1 动物毒性反应情况:给药组小鼠在每次给药后活动相对减少,精神欠佳,饮食减少,大便次数增加,3~5小时后恢复,毛发有轻度污染,其它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所有指标在给药24小时后均恢复正常。
在连续观察13天内小鼠行为活动,精神状态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
2.2 灌胃前后体重变化灌胃前小鼠已禁食12h,因灌胃当天给药体积大影响动物进食,因此灌胃当天对照组和给药组小鼠体重均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
其余时间段体重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
详见表1及图1。
表1 灌胃前后小鼠体重情况(g)对照组给药组观察日期雄性雌性雄性雌性灌胃前1天25.2±1.2 25.0±1.6 25.1±1.0 25.1±1.5灌胃后第1天24.3±1.2 24.5±1.1 24.1±1.2 24.4±1.3灌胃后第3天26.5±1.9 25.4±1.6 26.9±1.2 25.5±1.5灌胃后第5天27.5±2.4 25.9±1.6 28.0±1.5 26.1±1.7灌胃后第7天29.4±2.5 27.2±1.2 29.3±1.7 27.0±1.5灌胃后第9天30.6±2.9 27.7±1.5 30.7±1.9 28.1±1.8灌胃后第11天32.2±2.8 28.7±1.6 32.0±2.1 28.6±2.0灌胃后第13天33.3±2.3 29.6±2.1 33.4±2.3 29.8±2.3与对照组比较P>0.05, n=103.灌胃前后饲料消耗量灌胃当天动物前12小时为禁食时间。
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小鼠在灌胃后第1天进食量较对照组减少,但无显著差异,主要原因可能为给药体积大而影响小鼠进食。
其余时间小鼠每天食量未见异常,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小鼠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2及图2。
表2 灌胃后平均每只小鼠饲料消耗量(g)对照组给药组观察日期雄性雌性雄性雌性灌胃后第1天7.1±1.6 6.3±1.7 7.0±1.1 6.1±2.3灌胃后第3天7.2±1.1 6.5±0.6 7.1±1.3 6.7±1.7灌胃后第5天7.4±0.4 6.6±2.3 7.4±0.6 6.6±1.1灌胃后第7天7.7±0.8 6.7±0.8 7.6±1.4 6.8±0.4灌胃后第9天7.7±1.1 6.8±2.1 7.8±0.7 7.0±0.2灌胃后第11天7.9±0.5 6.9±1.1 7.9±1.0 6.9±0.6灌胃后第13天8.1±0.8 7.2±0.8 8.1±1.4 7.2±0.7与对照组比较P>0.05, n=104.死亡情况:给药后连续观察13天,未见小鼠死亡。
5.系统尸解和病理组织学检查5.1系统尸解实验观察期结束时对所有实验小鼠进行大体解剖,对各脏器进行全面肉眼观察。
各脏器肉眼观察未见异常。
5.2病理组织学检查给药13、26周时和停药2周时,对检测项目中提及的34种脏器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光学显微镜下结果显示,对照组和高剂量组脏器未见明显病变,但对照组16#大鼠和高剂量48#大鼠肾小球毛细血管有轻度扩张充血,组其余脏器未见病变。
如表10以及病理组织学报告和病理组织学照片所示。
两组各期组织脏器标本病理形态学变化比较无明显差异,综合观察结果,本次实验动物脏器组织未见药物毒性引起的明显病理变化;所见少数肾小球毛细血管轻度扩张充血与药物无明显的相关性,可能为动物处死时应激反应所致;在对照组组、高剂量组之间病理变化无统计学差异;因此,柴芩利胆颗粒长期毒性实验动物大鼠脏器组织无明显药物所致毒性作用。
故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大鼠未作病理组织学检查。
结果如表10和病理报告所示。
【结论】经预试苏贝止咳浸膏口服急性毒性实验测不出LD50,从而进行小鼠ig最大给药量实验。
最大给药量实验结果显示所观察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未见小鼠死亡。
表明苏贝止咳浸膏急性毒性较低,本品小鼠一日口服最大给药量为492g生药/kg,相当于临床拟用量的424.1倍。
提示苏贝止咳浸膏在临床上急性用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实验技术指导原则的文件及参考文献】⑴李仪奎.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469~470.⑵中药、天然药物急性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编号:[Z]GPT2-1,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