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PPT课件二战十大名将
二战名将

曼施坦因、隆美尔和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
从军事角度来看,他们过人的军事素质、出色的军事指挥艺术,对世界军事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确实值得后人研究。
1、“闪电利剑”——曼施坦因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元帅(1887——1973)德国陆军元帅。
二战期间曾任德国A集团军群参谋长、第十一集团军司令、“南方”集团军群司令等职。
曼施坦因精通战略战术,聪明过人,反应机敏,有超人的军事想象力,他被公认为德国陆军中能力最强的指挥官,也有人把他评为二战最出色的将领,即使是臭名昭著的纳粹身份也掩盖不了他的军事才能。
他之所以在众多德国陆军将领乃至整个二战将林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他既是个军事天才,也是个军事全才。
二战爆发后,他协助伦斯德元帅指挥德军迅速席卷波兰,攻陷华沙,将参谋长的角色发挥得淋漓尽致。
而真正使他名扬天下的是他提出的侵略法国的作战方案,即著名的“曼施坦因计划”,德军就是按照这个大胆的计划(以坦克部队穿越阿登高地迅疾突击法国北部)把“闪电战”的威力发挥到极至——德军六周内击溃英法盟军,侵占荷兰、比利时,征服了号称“欧陆第一军事强国”的法国。
从此,曼施坦因成为欧洲战争史上最出色的战略家之一,尽管他是为侵略战争服务的。
许多战略家只适合运筹帷幄,而曼施坦因在亲自率军作战上丝毫不比他的制定作战计划的水平差。
作为前线指挥官,他在侵略苏联的战争中连连得手,屡败苏军,尤其是克里米亚之战,使苏军遭受重创。
即使是德军在苏德战场连遭失利的情况下,他的部队仍能顶住苏军进攻,反击取胜,这在军事史上是罕见的。
把曼施坦因比做是德国闪击战的一把利剑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2、“沙漠之狐”——隆美尔埃尔文·隆美尔(1891——1944)德国陆军元帅。
二战期间曾任第七装甲师师长,德国“非洲军”司令、B集团军群司令等职。
隆美尔是二战中德国最著名的将领,稍对世界军事史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他那个著名的绰号——“沙漠之狐”。
二战及二战中的名将演示文稿

第六页,总共二十页。
第七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共二十页。
• 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Churchill was an English bibliographer【传记作家】, historian 【历史学家】and politician【政治家】. The Churchill family has a long military tradition.
凡的;特别的;离奇的
• ingenuity [,ɪndʒɪ'njuːɪtɪ] n.独创性 • legacy [‘legəsɪ] n. 遗赠,遗产 • prestigious [pre'stɪdʒəs] adj. 享有声望
的
第三页,总共二十页。
• capable [‘keɪpəb(ə)l] adj. 能胜任的 • fame [feɪm] n. 名声,名望;传闻,传说 • genius [‘dʒiːnɪəs] n. 天才,天赋;精神 • catalyst [‘kæt(ə)lɪst] n. [物化] 催化剂 • profound [prə‘faʊnd] adj. 意义深远的 • disaster [dɪ‘zɑːstə] n. 灾难,灾祸;不幸 • privilege [‘prɪvɪlɪdʒ] n. 权利;优待 • deserve [dɪ‘zɜːv] v. 应受,应得 • respect [rɪ‘spekt] n. 尊敬,尊重
第十四页,总共二十页。
• He was also the youngest ever Dean of the US Military Academy at West Point.
第十五页,总共二十页。
• On 2nd of Sept, 1945, General MacArthur signed
二战名将

抛开政治观念,只从军事考虑1、朱可夫元帅(苏军)苏联元帅,苏军副最高统帅,四次荣膺苏联英雄称号,二次获得列宁勋章。
别称为斯大林的救火队员,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朱可夫。
在诺门坎指挥苏蒙联军将不可一世的日军打的溃不成军,其后又指挥了莫斯科会战、列宁格勒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第聂伯河会战、柏林会战等历史上最惨烈的战役,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华丽的辞藻对朱可夫元帅来说永远是多余的,他苏联即库图佐夫之后最优秀的军事统帅之一。
2、曼施坦因元帅(德军)德国陆军元帅,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
制定并指挥了入侵波兰的“白色计划”,他个人提出闪击法国的“曼施坦因计划”,完成了史上最诡异的奇袭,直接造成后来二战的可悲历史。
苏德战争爆发,率第56装甲军担任北方集团军群先锋,随后调任第11集团军司令,转战克里米亚半岛,攻陷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两战俘虏苏军43万余人,旋即晋升元帅军衔,任顿河集团军群司令,不久升任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几乎凭借个人之力在东线与苏军作战,战功卓著,延缓了德国的灭亡,后因与希特勒战略不一致被解职。
曼施坦因元帅擅于指挥装甲部队大兵团作战,性格坚韧,目光远大,精于奇袭和强攻,是西方军事专家公认的纳粹德国军队中最优秀的统帅。
3、乔治·马歇尔五星上将(美军)美国陆军五星上将,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世界军事史上,骁勇善战的将领不计其数,但是有一位从未带兵打仗的将军却获得了所有人的认可,他就是马歇尔将军。
作为盟军军事战略的主要计划者和实施者,他在幕后参加了每一次战役,诺曼底登陆战之前,罗斯福本意是让马歇尔将军出任盟军最高统帅,可是却受到了军界一致反对,包括元老潘兴将军也直接上书罗斯福,原因很简单,就是无法找出比马歇尔将军更优秀的人来主持大局。
马歇尔将军思想缜密、性格谦逊、战略计划宏大而有效,很少出现误判。
罗斯福总统曾经说:“马歇尔将军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将军!”或许这也是我们所有军事爱好者想说的一句话。
4、尼米兹五星上将(美军)美国海军五星上将,中太平洋战区总司令。
名将风云录二战德军的十大名将

名将风云录二战德军的十大名将每当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将领,很多军事爱好者们肯定会首先联想到隆美尔,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的名字,在德国二战早期的闪击战中他们都曾经立下过赫赫战功,创造过很多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
隆美尔在北非,曼斯坦因在法国,古德里安在苏联的辉煌胜利都奠定了他们世界级名将的声誉。
在战争中后期的防御作战中亦有各路将领各显神通的精妙之笔,下面盘点德军中十大实力指挥官。
战术大师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德语:Erich von Manstein,1887年11月24日-1973年6月10日),职业军人,二战中德国国防军中最负盛名的指挥官之一。
冯·曼施坦因的构想最终成为制订征服法国的“镰刀收割”(德语:Sichelschnitt)计画的依据。
在东线,他先后指挥了位于克里米亚和包围列宁格勒的军队,并随后担任南方集团军的司令官。
面对人数和装备都占优势的苏联,他成功地阻止了苏联红军自斯大林格勒胜利之后的攻势,并成功地发动反击,夺取了哈尔科夫。
最终因为和希特勒在战略上的分歧导致了他在1944年被解职。
战后,他被英国军事法庭于1949年以战争罪判处18年监禁,但是4年后他就因为医疗原因被释放了,随后他成为了西德政府的高级顾问,协助建立新的德国联邦国防军。
服役年份:1906年–1944年最高军衔:元帅曼施坦因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陆军中最优秀的将领,他的战略思想深邃而可怕,他所策划的每一次战役几乎都是杰作,总是令对手举止失措,胆战心惊,他是那种能够将现代化的机动观念和传统的运动战思维巧妙地融为一体的专家,同时对于各种战术运用自如,是一位真正的军事天才。
英国历史学家利德尔·哈特在评价时说“他对作战的可能性独具慧眼”,并说:“曼施坦因元帅已经证明了他是德国陆军中作战能力最强的军事指挥官”。
沙漠之狐埃尔温·隆美尔埃尔温·隆美尔(德语:Erwin Rommel,1891年11月15日-1944年10月14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位著名的德国陆军元帅,通称“沙漠之狐”他是德国极少数非贵族出身、未进过参谋学校而晋升至元帅的军人。
二战著名将军

一、朱可夫(一)朱可夫的出身及早期经历●出生于贫困俄罗斯农家●●青年时代参加红军,从一个普通的士兵一直晋升到师长、军长、军区司令,成为当时红军中一个杰出的将领(二)率军击败日本,展示军事艺术时间:1939年地点:中蒙边境的诺门坎结果:消灭日军6万多人(二)率军击败日本,展示军事艺术意义:使日本统治集团充分认识到苏联的实力不可低估,对此后签订日苏中立条约,和最终放弃北上政策,而决定南下起了很大作用。
(三)二战期间,战功屡屡1.成为斯大林左右手:1941年朱可夫出任总参谋长的职务。
2.粉碎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他组织了莫斯科会战,在极其困难的局势下,由防守转为反攻,取得了会战的胜利。
(三)二战期间,战功屡屡3.成功组织和领导斯大林格勒会战:1942年,朱可夫组织和领导斯大林格勒大会战,并且取得了会战的胜利,使德军从此丧失了苏德战场上的主动权。
4.指挥克尔斯克战役:击溃德军百万人,此后苏军开始全面大反攻。
5.攻克柏林,立下丰功伟绩1945年,朱可夫亲自指挥了对希特勒老巢柏林的进攻,经过空前激烈的战斗,于5月2日攻占了柏林。
5月8日,他代表苏联最高统帅部接受了德国的无条件投降。
战后他曾一度出任国防部长,但不久即因党内斗争而被解职。
二、艾森豪威尔一)出身及性格特点●毕业于西点军校●●●●因善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深得参谋长马歇尔的赏识西点军校外观二)出任美英同盟总司令1.英军对美军的蔑视:大英帝国虽已没落,但仍自视甚高,认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领导地位非他莫属。
2.艾森豪威尔出任盟军总司令:组成盟军联合指挥部时,英国人抬出蒙哥马利,而美国力荐艾森豪威尔。
双方经过争执,最后,由艾森豪威尔出任总司令。
3.依靠卓越的人际协调能力,领导盟军取得胜利。
艾森豪威尔不仅能和英国人友好相处,而且能和盟军中其他国家的人都相处得很好。
4.协调与苏联关系,指挥诺曼底登陆。
艾森豪威尔抛弃成见,积极支持在法国北部登陆,并为此挑起了指挥诺曼底登陆的重担。
二战十大风云人物

沙漠之狐——隆美尔
他是希特勒发动法西 斯侵略的最得力的战 将。他的手上沾满了 盟军战士的鲜血,他 无疑是遭到严厉谴责 和世人诅咒的。但作 为一名出色的指挥家, 他那种将军事演绎为 艺术的才能,仍是值 得后人研究借鉴的。
中文名: 埃尔温· 隆美尔 外文名: Erwin Johannes Eugen Rommel 国籍: 德国 民族: 日耳曼 出生地: 德国海登姆市 出生日期: 1891.11.15 逝世日期: 1944.10.14 军衔:德国陆军元帅 毕业院校: 但泽皇家军官候补学校 英国首相温斯顿· 丘吉尔十分崇敬地评价隆美尔说: “尽管我们在战争浩劫中相互厮杀,但请准许我说,他 是一位伟大的将军。”隆美尔在历史上的形象一直熠熠 发光。第三帝国初期,他还充满激情地赞扬希特勒的 “旷世奇功”,然而从1943年起,他就成了德国国防 军中敢于就不断恶化的形势向元首直言的少数高级军官 之一。1944年6月6日,盟军攻入法国后,隆美尔成 了希特勒最危险的反对者。
铁血将军——巴顿
夏威夷军区司令史密 斯给他下过评语: “此人在战争时期会 成为无价之宝,但在 和平时期却只能是捣 乱分子。” 巴顿——斯巴达式的 战士,令德军生畏的 将领。
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巴顿回到美 国,致力于坦克的研究。但随着美国孤立主义思 潮的抬头及裁减军务,巴顿又被调回骑兵部队。 从1920年离开米德堡到1940年回到本宁堡, 巴顿共调动工作10次,担任指挥与参谋职务十 余种,先后在骑兵学校‘陆军指挥与参谋学校和 陆军军事学院深造。
他作战勇猛顽强,指挥果断,富于进攻精神, 善于发挥装甲兵优势实施巴顿三度荣登《时代周 刊》封面人物,快速机动和远距离奔袭,被部下 称为“血胆老将”;与同样满嘴骂人字眼、在战 场上大胆泼辣的海军五星上将哈尔西相比,巴顿 实为貌似大胆真小心。巴顿所做的一项改革迄今 仍影响美军,即随军牧师主日讲道时间不得超过 15分钟。
【岳麓版】高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实用PPT1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级下册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
2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级下册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
1943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曙光初露的时候, 中美英三国首脑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1882~1945)、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和中国国 民党总裁、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军事委 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于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在开罗举 行会议(即:开罗会议),此后的1943年12月1日,美 国白宫发表宣言,宣示了协同对日作战的宗旨,承诺 了处置日本侵略者的安排。这就是有名的《开罗宣言》
•
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金字塔的 建筑历 史,认 识古代 人民的 聪明才 智,培 养学生 的科学 探究精 神和创 造能力 ,确立 马克思 主义的 唯物史 观。
•
3.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印度种姓制度 等相关 知识的 教学, 使学生 认识奴 隶制度 的实质 ,提高 学生认 识历史 事件本 质特征 的能力 。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级下册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
1.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 2.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力 量的联合和世 界人民的相互支持)(根本原因) 3.法西斯主义不得人心。
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级下册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
•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河 流域人 类文明 的历史 。包括 埃及、 巴比伦 、印度 等文明 古国的 相关历 史知识 。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级下册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
4
德黑兰会议
1944年 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 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 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 之中。攻克柏林指日可待。
德黑兰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美、英三国首脑于 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会议 。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美英开辟西欧第二战场,东西方 配合对德作战问题。会议还讨论了分割德国,建立维护和 平的国际组织,巴尔干、法国、远东、芬兰以及波兰疆界 等问题。会议发表了《德黑兰宣言》,宣言宣布就消灭德 军的计划,三国达成了协议,并将协力在战后创造和平
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

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
第十位,马占山.9.18事变后,中国正规部队打响抗日战争第一枪的军队指挥官.他率领部队在黑龙江省打了当时很有名的江桥抗战.虽然只有短短几天也足以给国人自豪.第九位,宋希廉.他在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中有铁血军人的美誉,参加过第一次凇沪会战,那一次会战打得日军损兵换将,连连换了三次主将.参加过第二次凇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等.第八位,蔡廷锴.国民党第十九路军指挥官,带领部队在第一次凇沪会战中连续抗击日军33天(使日军三换主将),有防御战名将的美誉.第七位,张自忠.唯一一位抗击日军牺牲的国民党陆军上将,带领部队打过有名的长城抗战(喜风口和冷口),以临沂大捷而闻名(以杂牌军,差装备打退日军进攻,为台儿庄战役赢得有利时间),后参加了武汉保卫战.第六位,廖耀湘.真正令他成名的是第一次缅甸会战时以一个师的兵力抗击日军将近两个师团的兵力达21天之久,本方仅伤亡1500多人,此役战术灵活.创了以少胜多的美名.第五位,孙立人.他有东方隆美尔的美誉.参加过1937年那一次凇沪会战,武汉保卫战.在缅甸战役中,以仁安羌大捷而闻名于世.是国民党指挥官中歼灭日军最多的而自身受损失最少的.有过坑杀1200多名日军战俘的记录.第四位,杜律明.中国二战时远征军副司令长官,是昆仑关大捷的部队总指挥,当时日军第五师团第十二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被其部队击毙,从而扬名.第三位,薛岳.中国第九战区司令长官.以四次长沙会战而闻名于世,前三次成功,最后一次失败,当时以天灶战法闻名.也指挥兰封会战(重创土肥源师团),也是万家岭大捷指挥官的军队(击毙日军1万多人全歼一个师团,给当时这个师团退回日本).第二位,卫立煌.中国二战区副司令长官.联合当时的晋军,八路军打了忻口会战和中条山会战而闻名于世,当时积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牛刀小试
1.新锐理论家 :1937年,写下《注意,装甲兵!》 的军事著作,精辟地论述了坦克的三大特征:装甲、 运动和火力 2.发展德国装甲兵: 他设计的作战形式就是坦克集群的高速进攻 3.吞并奥地利:古德里安亲帅第2装甲师,冒着暴风雪, 在两天内急行军670千米,创造了部队急行军的记录
三、闪击战的经典战役
有关作品
• 《注意——装甲兵》 • 《闪击英雄》《注意!装甲 兵》 1937年 英国货币杂志 • 《一个军人的回忆》 1952年 纽约达卡波杂志出版社 • 《西欧可以防御吗?》 • 《坦克-前进!》 • 《闪击英雄—古德里安大战 回忆录》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 社 • 《古德里安将军战争回忆录》 2005年 解放军出版社
占领巴黎
当时在他看来,只有 两件事可以阻止装甲部队 的前进,即汽油耗尽和到 达英吉利海峡。但是,德 国最高统帅部包括希特勒 在内都对装甲部队高速进 攻获得的巨大战果感到惊 疑,为防止法军发动翼侧 反击,急令各坦克部队停 止前进。
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是法国在一战后在东北 法德边境地区构筑的筑垒配系,以法国陆军部长马 奇诺的姓氏命名。1928年开始施工,至1936年基本 建成。整个工程耗资达60亿法郎,土方工程量达 1200万立方米。
二战十大名将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 安是德国陆军一级上将,德 国装甲部队的 缔造者。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古德 里安率领德国装甲部队横扫 欧洲大陆,创造了一个又一 个“古德里安”神话,他因 此被军事学家称为“闪击战 之父”。
一、早期经历
1.军事世家 2.青年时代
• 1901年-1907年, 古德里安就读于军事学校和柏林陆军军官学校 • 1911年被分派至普鲁士陆军通信兵团第三通信兵营 • 1913年10月古德里安迎娶了妻子玛格丽特·格尔纳。 在一战期间古任团部参谋以及营长等职,并参与过凡 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古德里安关于装甲 兵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及闪电战的战术思想在 德国军事史上具有重要 地位,而且他能把此理 论付诸实践,所以,他 有德国装甲兵之父及闪 击英雄之称。
对军史的研究理论的创立
与同时代的装甲高手 朱可夫、巴顿、隆美尔等 人相比,古德里安在坦克 发展史上的影响要更为突 出。他所创造的装甲兵作 战的理论以及闪击战的经 典战例,对后世军事学产 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
二战十大名将
一、出身及早期经历
1.从平民到希特勒的侍卫长 2.杰出的军事才能: 《步兵进攻》
3.忠贞的爱情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隆美尔被送进但泽皇家军官 候补生学校进修期间在一场夏日的 舞会中,隆美尔认识了一位名叫露 西· 莫林的17岁少女,并对之展开 疯狂的追求,两人迅速陷入热恋当 中。“隆美尔把露西宠得几近娇 纵 ,什么事都依她。在军校的学习 生活中,隆美尔除去日常的学习、 操练,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给 露西写情书上, 即使在战场上也 不例外。1916年两人结婚,婚后12 年有了独生子曼弗里德。
5.1954年,古德里安病逝。
希特勒在古 德里安的骑 士铁十字勋 章上加授像 树叶
六、评价
这位坦克战专家虽然到底没有挤进元帅 的行列,但他为法西斯德国称雄一时所起的作 用以及所负盛名,并不亚于 纳粹德国26位元帅中的任何人。 他的肖像至今仍挂在德国的装 甲兵军营中。
他的战术思想在德国军事史上 具有重要地位
古德里安的军人气质
• 当有人问他为什么在1944年接受这个吃力不讨好 的差使时,他总是简单地回答说:“军人是应该 服从命令的。”
3.5月10日,古德里安被美军俘虏。纽伦堡国
际军事法庭以古德里安在二战中,只是 战争的执行者,而没有虐待战俘和屠杀 无辜平民的罪行,于1948年将其释放。 4.古德里安获释后,曾担当过北约军事顾 问,他撰写了回忆录《闪击英雄》
(二)闲置
12月6日,古德里安被撤职, 编入预备役,过了一年多闲散生活。
(三)再度启用
1943年2月,希特勒在斯大林格勒遭到惨败之后,又 重新起用古德里安,任命他为坦克兵总监,让其负责装 甲部队的发展、组织和训练。在他任职期间,德国著名 的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投入生产并装备部队。
五、最后的没落
1.1944年7月,谋杀希特勒的事件败露后, 与此事无关的古德里安出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长。 但这时德军的失败已成定局,第三帝国大厦将倾, 已是独木难支。 2.1945年3月底,希特勒免去了古德里安 总参谋长的职务,再次将其贬入预备役。
(一)闪击波兰(1939年9月1日-9月22日)
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展开闪电战,二战开始 波兰经济落后,只能出动骑兵来对抗德国的坦克 波兰孤立无援,英法未给予援助,玩弄“奇怪战争” 波兰战败
“1939年的军事问题可以综合为为两句话。 在东面一支毫无希望的陆军被一支小型坦克部队 所迅速的打垮了,这支坦克部队又和一支优秀空 军合作,并且把一种新奇的技术付诸实践。同时, 西面,一支行动缓慢的陆军始终未能发挥任何有 效的压力,直至实践已经太迟为止”
请从多角度来分 析法国失败的原因?
四、从巅峰走向失败
(一)东线逞凶
1941年6月28日,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在明 斯克附近将30万苏军团团围住,随后攻克斯摩棱 斯克,他以大范围的穿插和闪电般的推进为自己 赢得了“飞毛腿”的称号。9月26日,古德里安 参加基辅会战,俘虏苏军66.5万人,二战中最大 规模的围歼战以德军胜利而结束。
古德里安名言:
• “只有能在任何条件下当机立断、大胆行动 的人,才能取得胜利。”——德国陆军上将 古德里安 • “坦克曾一度是最年轻而力量却最强大的武 器。为了自己的利益,坦克必须抢占先机。 因为任何一个国家中的其他武器都不会心甘 情愿地臣服于它。”——海因茨•威廉•古德 里安 • “我没有时间俘虏你们。放下武器从道路上 滚开,免得挡路。”——古德里安
——英国军事学家利德尔·哈特
分析波兰灭亡的原 因是什么?
波兰士兵
闪电战
• 概念:集中大量的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发
动闪电般的突然袭击的一种战争样式。
• 目的:在于一举摧垮敌方
的抵抗能力,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期内赢 得战争的胜利。
特点:进攻性、速决性、
以夺取制空权为先等
古德里安 “装甲兵之父”
(二)横扫法兰西
1940年5月10日,德军集中330万人兵力进攻阿登 山区,两天时间,就将阿登山脉110千米长的峡 谷抛到身后; 5月24日,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占领了布罗涅和 加来; 6月10日,古德里安兵团挥军南下,似入无人之 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