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工安全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锻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锻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锻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为了确保锻工操作过程中的安全,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特制订以下锻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安全准备工作1. 操作前应检查设备的工作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消除潜在的危险因素。

2.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如发现异常故障应及时停机维修。

3. 检查工作区域的安全设施是否齐全,如消防器材、应急疏散通道等。

4. 确保员工穿着符合操作要求的安全装备,如安全鞋、防护手套、耳塞等。

5. 在操作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他人注意。

二、操作前的安全培训1. 新员工应接受完整的安全培训,了解各项安全规定、操作程序和应急预案。

2. 老员工应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3. 培训内容包括:锻工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注意事项、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方法等。

三、操作技术规范1. 在操作时必须遵循“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效率第一”的原则。

2. 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能力,严禁无资质人员擅自操作。

3. 按照规定的工艺要求进行操作,严禁超负荷操作或不当操作,导致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发生。

4. 涉及高温操作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等防护装备,防止受热烧伤。

5. 涉及高压操作时,必须通过合格的操作培训,了解高压操作流程和安全措施。

6. 正常操作时,不得谈笑、吸烟、饮食等,确保集中注意力。

四、应急预案和安全防护1. 在操作区域设置紧急停车按钮,一旦发现危险情况,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 配备专业的安全人员,负责监督和检查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情况。

3. 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防护装备,如安全帽、耳塞、防护眼镜等。

4. 制定清晰的应急预案,包括突发事故的处理方法、急救措施等。

5.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操作安全可靠。

五、事故处理和事故报告1.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立即停止操作,迅速进行现场救助,并及时报告上级部门。

2. 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和责任人,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锻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锻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锻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安全风险分析
(一)操作时人员站位不当造成事故。

(二)未穿戴规定的劳保用品造成事故。

(三)高温物件乱丢乱甩造成事故。

(四)锻压设备不完好造成事故。

(五)工器具使用不当造成事故。

二、操作前准备
(一)进入锻造车间,必须穿戴好一切劳保用品。

(二)检查电气部分是否完整,机械各部螺栓、楔子、销子是否齐全、紧固,操作手柄是否灵活,观察油位是否加油。

(三)机器周围不能有工件、杂物。

三、操作
(一)起动电机开关,观察润滑油窝是否来油,试操纵旋塞手柄,观察锤头升降是否灵活,旋塞气路是否畅通(上下锤头不能互相锤击),再试操纵踏杆是否灵活可靠,确认各系统正常后才能开始锻造。

(二)工件加热到锻造温度按图纸技术要求进行锻造,禁止打冷铁,上下锤头空击。

(三)锤头工作时,严禁将手伸入行程内取辅助工具或用手清除氧化皮等。

(四)两人配合工作时,互相站好相应位置,操作时必须控制好锤头行程。

(五)工作完毕,锤头间垫上木版,缓慢落下锤头,关闭电源。

四、操作流程
排班时听清楚本工种安全要求及注意事项→穿戴好一切劳保用品→检查机床各部分是否完好→检查机床周围是否有工件杂物等→开机试操作,检查这个系统是否能安全地投入使用→工件加热到锻造温度时,进行锻造加工→工作完毕,锤头间垫上木版,缓慢落下锤头,关闭电源→采用专门工具将工件取下,待冷却后堆放在指定地点。

五、注意事项
(一)操纵中不允许其他人员在周围观看,加工好的工件及时运往指定地点。

(二)设备操作不灵活,不易控制或异常声响,漏气严重等需修好后才能工作。

(三)禁止超高、超长、超负荷锻造。

锻工安全操作规程

锻工安全操作规程

锻工安全操作规程1、严格执行《员工安全守则》,正确穿戴、爱护和合理使用劳保用品。

2、锻工工具卷边或开裂部份应去掉,以免锤击飞出,挥锤与掌钳者应错开一定的角度,掌钳者的钳子应放在体侧,并有明确的联系信号。

3、应定期检查皮带榔头及锤柄是否牢固。

4、用榔头击件时,应前后注意,严禁背后站人及戴手套挥锤。

5、严禁将热锻件放在通道上。

6、使用气锤前应先检查各种安全装置是否完好、有效。

工夹具是否适应操作,应相互协调,做到不激打、不空打、不打指挥不清的盲锤,不用时必须将锤头慢慢放下,关闭气门,切断电源。

7、使用空气锤必须按照下列安全操作规程操作:(1)操作前必须穿戴好本工种的劳动保护用品,检查安全防护装置和电器保护接零是否良好,曲轴箱及马达要按时加油,并拧紧凡尔。

(2)先使气锤空气运转2—3分钟,使气缸内空气达到最大能量,并注意传动系统的运转情况,主要部分是否坚固,震动部分是否松动,如发现故障,应排除后才能进行工作。

(3)作业面内应随时清除一切打滑或绊脚一类杂物。

(4)掌钳人在操作时,切不可让钳柄朝着自己的腹部,只能让钳柄伸向身体的两侧,钳口只许夹在工件的左右两侧,不可夹上下两面,以免发生事故。

(5)空气锤必须备有必要的防护挡板,并要求正冲程,以免迸裂机件,上下砧块和相关零件的联络,应随时注意观察是否紧紧牢靠,即使发现微小松动,亦应及时打紧楔铁。

(6)试锤时,必须在经过加热的锻件或梗木上进行速度宜慢,冬季工作时应先将锤头和砧子预热至60度以上方可开锤工作,并不准打空锤,不得打薄铁板或冷板工作。

(7)工作时缸盖处如出现漏气,必须待消除后才可继续工作。

(8)工作时司锤工必须服从掌钳人的指挥信号,要互相配合好。

使用大锤,必须把锤件夹紧,务必放置在下站面的中心,必要时先将锤头放下试压后再打。

(9)在切断打料时,切口正面三公尺内不许站人。

(10)严格按照气锤说明,凡超过气锤使用极限过长,过厚的锻件,不得在气锤上锻打。

(11)气锤在运转中,如发现砧块倾斜或机子出现不规则噪音时,应立即停止使用,进行检修,规定每半年必须进行一次大修。

锻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锻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锻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锻工作业过程中的安全,保护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企业生产正常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机械制造行业安全生产规程》和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

第二章锻工岗位安全规程第一节劳动保护设施第二条区域隔离:锻工作业区域应进行明确的区域隔离,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第三条安全警示标识:在锻工作业区域内应张贴相关安全警示标识,以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第四条安全防护设施:锻工作业区域内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护栏、防护网等。

第五条通风设施:锻工作业区域应设有有效的通风设施,以保证空气清新,并排除有害气体。

第六条有害物排放设施:对于锻工作业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应设有相应的排放设施,确保及时排除。

第七条照明设施:锻工作业区域内应有充足的照明设施,以确保作业过程中的可视度。

第八条废品处理设施:锻工作业区域应设有废品临时存放区域,并配备相应的处理设施,以及人员进行处理。

第二节作业人员要求第九条技术要求:锻工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熟练操作锻工作业所需的设备。

第十条着装要求:锻工作业人员应穿戴符合工作要求的劳动防护服装和个人防护装备。

第十一条禁止饮酒:禁止在锻工作业前或者作业中饮酒。

第十二条禁止吸烟:禁止在锻工作业区域内吸烟,以免引发火灾。

第十三条严禁无关人员入内:锻工作业区域内只允许相关人员进入,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第十四条操作指导:操作人员必须听从现场负责人的指挥和指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第十五条远离危险区域:禁止员工在机械运行时靠近危险区域,确保人员的安全。

第十六条离岗时切断电源:离岗时应及时切断锻工设备的电源,确保设备的安全。

第三节机械设备安全第十七条设备维护:锻工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以确保设备运行稳定。

第十八条设备检查:每次作业前,应进行设备检查,确保设备工作正常。

第十九条设备可靠性:锻工设备应具备良好的可靠性,能够保证一定的工作负荷和工作效率。

锻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4篇)

锻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4篇)

锻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锻工岗位的生产安全,维护员工身心健康,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制定本《锻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锻工作业的员工,包括锻工操作人员、工艺工程师等。

第三条锻工岗位是一项高风险的作业,员工必须深刻理解并严格遵守本规程的各项规定,做到安全作业,预防事故的发生。

第四条本规程的实施单位是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监督落实本规程的执行情况。

第五条员工有权要求公司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和培训,并要求公司提供安全操作环境。

第六条员工有权拒绝进行违反本规程的操作,有权报告并协助调查任何违反规程的行为。

第二章岗位责任第七条锻工操作人员是岗位的责任人,必须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认真履行岗位责任。

第八条锻工操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包括:1. 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并报告设备故障。

2. 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3. 配合工程师、安全员等工作人员进行工艺改进和安全检查。

4. 在作业中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保护自己的安全。

5.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紧急措施。

第九条工艺工程师的岗位责任包括:1. 制定安全的锻工工艺流程,确保工艺的安全性。

2. 审查设备设施的安全性,参与设备的选择和改进。

3. 指导和培训锻工操作人员,确保他们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4. 定期检查锻工操作流程,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第三章操作规程第十条锻工操作人员必须掌握以下操作规程:1. 准确理解和判断操作对象的材质和尺寸,并按照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锻模。

2. 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不得私自更改工艺参数。

3.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温度、压力等实时数据,并记录。

4. 要随时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5. 在操作完成后,及时对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保持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

第十一条操作规程应以图文并茂的操作手册的形式向员工传达,并通过培训和考核确保员工理解和掌握。

锻工安全操作规程

锻工安全操作规程

锻工安全操作规程1、工作前必须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2、检查上、下滑块、导轨、气缸及皮带轮运转情况,如发现松动、走偏等运转异常现象,应先进行修理。

3.设备启动后,应空转3分钟,听机械运转声音是否正常。

如有异响,应及时修理或检查调整。

4、掌钳时,应紧握夹钳柄部并将钳柄置于身体旁侧。

严禁钳柄或带柄工具尾部正对人体,以及将手指放入钳柄之间。

5、锻造时,坯料应放在下砧块的中部,锻件或垫铁等工具必须放正放平,以防工具受力后飞出伤人。

6、两人或多人配合操作,须分工明确,协调配合,以避免动作失误。

7、严禁用锤头空击下砧块,不许锻打过烧过冷的锻件。

8、在下砧块上放置或移出工具、清理氧化皮时,必须使用夹钳,扫帚等工具,严禁用手直接伸入上下砧块工作面内取拿物品。

9、大小锤的锤柄必须装牢靠并打入倒楔。

10、挥锤之前,应注意前后及周围人员及障碍物,以防打锤时碰伤人。

11、打锤时,不准戴手套,锤柄不得沾有油污以免滑脱伤人。

12、撑钳工调整钳位时,必须停止打锤,以免发生危险。

13、用剪子剪切毛边时,应调整剪割方向,将要剪断时要轻敲以免铁片飞出伤人。

14、搬动模具或垫铁时,钳子必须握紧锻件,必须平摆在模具或垫铁中心,先将锤头放下,试压后再进行锻打。

15、严禁头部伸入锤头下观察。

16、锻打工件时,不准吸烟,以防烟雾迷眼,发生危险。

17、在炉内取出加热的锻件,需将氧化铁刮除再锻打,以防氧化铁飞射灼伤。

18、工作中应经常检查设备和工具上受冲击力部分是否有损伤,松动或裂纹产生,并及时修理。

19、使用空气锤,应校正行程,以免砸伤机件,停止使用时应将锤头轻轻落下。

20、锻打时,如工件温度降低暗红色,不许继续锻打,需回炉加热。

24、加热炉附近不准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22、工作完成后,必须收好工具,清理工作场地,搞好卫生。

自由锻锻工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自由锻锻工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自由锻锻工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自由锻锻工安全操作,保障工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机械工业规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自由锻锻工岗位的操作工,包括设备操作者、维护人员等。

第三条安全宣传教育:单位应对操作工进行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提高操作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四条作业许可制度:单位应建立作业许可制度,确保只有经过培训合格的操作工才能开展工作。

第五条事故报告制度:单位应建立事故报告制度,发生意外情况要及时向上级报告,做好事故调查及处理工作。

第二章安全操作规定第六条操作前准备:操作工在进行自由锻锻工作前应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熟悉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了解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

【2】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良好,无异常现象。

【3】查看工作场地的环境是否整洁、通风良好,有无易燃易爆物品。

【4】佩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

第七条设备操作要求:【1】操作工必须经过培训合格才能进行设备操作。

【2】严禁在设备运行中进行调整、检修和维护修理。

【3】操作工必须按照设备的工作规程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不得超负荷操作。

【4】操作工必须熟悉并按照设备的紧急停机操作程序,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停机报警。

【5】操作工必须遵守设备的操作要求,不得随意调整设备参数和工艺参数。

【6】操作工必须保持设备周围环境整洁,杜绝杂物和易燃易爆物品。

第八条操作后的处理:【1】操作工在结束工作后应及时将设备停机并进行必要的检查,确认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2】操作工应遵守设备的操作要求,正确处理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保证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3】操作工应及时清理工作场地,将设备周围的杂物垃圾清理干净,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4】操作工应及时向有关人员报告设备的故障和异常情况,以便及时进行维修和处理。

第九条紧急事故处理:【1】操作工在紧急事故发生时应迅速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锻工安全操作规程

锻工安全操作规程

锻工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锻工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规范锻工作业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锻工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锻工作业的操作人员。

第三条锻工操作人员应按照本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安全、高效地完成锻工工作。

第四条本规程应由相关管理人员向锻工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培训和指导,并进行定期考核和复训。

第二章安全操作规范第五条锻工操作人员在进行锻工前应详细了解工作对象的材料、结构和要求,以及所使用的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标准。

第六条锻工操作人员应在工作之前仔细检查所使用的设备是否完好,如发现设备有损坏或异常情况应立即上报维修人员。

第七条锻工操作人员应在工作台上摆放整齐所需的材料和工具,保持工作环境整洁、无障碍。

第八条锻工操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应正确使用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锤子、钳子等,禁止随意抛掷、砸击。

第九条锻工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时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手套、护目镜等,确保自身安全。

第十条锻工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工艺和操作方式。

第十一条锻工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的润滑、冷却和电源等情况,确认工作环境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第十二条锻工操作人员在工作之前应仔细阅读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了解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操作正确规范。

第三章紧急情况处理第十三条锻工操作人员在发现火灾、气体泄漏、设备损坏等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向所在单位的应急救援人员报告,并迅速撤离现场,确保人员安全。

第十四条锻工操作人员在发生事故或意外伤害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向所在单位的应急救援人员报告,并配合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第十五条锻工操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要保持冷静,遵守安全逃生路线,不要恐慌和乱跑。

第四章个人安全措施第十六条锻工操作人员要保持良好的工作习惯,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反应能力。

第十七条锻工操作人员要保持健康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酗酒,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锻工操作规程
1.目的
制定本规程是为了规范锻工的操作,以免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有锻工岗位的生产车间或作业场所。

3.操作规程
3.1一般锻工安全操作规程
3.1.1车间内设备的运转部分,如飞轮、传动皮带、齿轮等部位应设置安全罩并保持完好,加热炉炉门应设置防热辐射装置,如水帘等。

3.1.2开始工作前,应检查所用的工具是否良好,齐备,气压是否符合规定。

3.1.3设备开动前,应检查电器接地装置、防护装置、离合器是否良好,并为设备加润滑油,采用链板等机械化传送带运输锻件,要检查传送带上下左右是否有障碍物,并传送试车正常后方可开锤。

3.1.4高温季节,应加强车间的通风,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

3.1.5车间内温度较低时,应预热锤头、锤杆胎膜和工具,以防断裂。

3.1.6工作中应经常检查设备和工具上受冲击力部分是否有损伤,松动或裂纹产生,并及时修理。

3.1.7锻件传送时不得投掷、大锻件必须用钳夹牢,由吊车传送。

3.1.8手钳、掌钳工在操作时,注意不要将手指置于两钳把之间,
亦不得将钳把对准自身或他人,而应置于身体的侧面以免造成危害,锻打时,指挥人员的信号要明确。

3.1.9不得锻打冷料或过烧的坯料,以防飞溅伤人。

3.1.10不得用手或脚直接去清除砧面上的氧化皮。

3.1.11车间内主要通道应保持通畅,不得将热锻件或工具放在通道上,或靠在机械传送带上,锻件应堆放在指定的地方,且不宜堆放过高,锻造操作机运行及热锻件运送范围内严禁堆放物品,严禁站人。

3.1.12与当班生产无关的工具、毛坯、锻件和料头等,不要放在锤的近旁,不许横跨机械传送带或锻造自动线去递送工具或坯料。

3.1.13易燃易爆品不可放在加热炉或热锻件的近旁。

3.1.14工作结束时,必须将锤头滑放到固定位置,并及时关闭动力开关。

3.1.15工作后将工具、材料、锻件放在指定地点,搞好工作地点的清洁卫生。

3.1.16接班时,应注意交待设备运转情况,炉内燃料程度,工具有无损坏等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