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 入则孝节选(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弟子规教案04,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

弟子规教案04,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

一、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入则孝”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

二、教学目的1、知道父母的需要和喜好。

2、爱惜身体和品德,不能让父母担心。

3、在父母不喜欢的情况下还能做到孝顺,这是真正的可贵。

三、教学过程(1)温故导入1、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了什么内容吗?哪位同学可以背出来?2、我们上节课讲了什么故事呢?(不教一日闲过的齐白石、刘备托孤、招聘故事、苹果的教训、陶母退鱼)(2)学习理解内容1、老师带读经文两遍、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理解经典原文①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

好:喜爱具:置办,准备去:除去,去掉【译文】父母所喜爱的东西,做子女的都应尽力准备齐全;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地去除(包括自己的坏习惯)。

1)大家知不知道父母亲喜欢吃些什么?最不喜欢吃什么?2)喜欢做些什么事情?最不喜欢做什么?3)有什么嗜好?(如果父母亲的喜好是会伤害身体的,我们要进一步做到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4)父母亲最喜欢我们做些什么事?最不希望我们做什么?5)我们要怎样去体贴父母,了解父母的喜好?同学们可以回到家里好好问一问父母长辈,仔细地观察父母长辈的需要与喜好,父母亲工作与生养小孩是非常辛苦的事,平常我们就可做一些体贴父母的事来报恩。

【陆绩怀橘】三国时期有个人叫陆绩,他特别孝顺父母。

6岁那年,一次他到袁术家里做客,袁术命人取出蜜橘招待他。

但他没吃,而是悄悄藏在怀里。

后来他向袁术行礼告辞,叩头的时候,怀里滚出三个蜜橘来。

袁术大笑道:“你吃了不够,还要拿呀?”他回答说:“我没见过这么好的蜜橘,舍不得吃,想拿给母亲尝尝。

”袁术听了大为惊讶,心想一个6岁孩儿便懂得克制自己,孝敬长辈,实在难能可贵。

他感叹道:“小陆郎有这样的品德,来日必成为报效国家的栋梁!”的确,据有关历史记载,陆绩长大后对国家的贡献相当大。

同学们,陆绩时时想着母亲,希望母亲和他一起分享甜美的橘子,这般孝心,多令人感动,他做到了《弟子规》当中的“亲所好,力为具”。

《弟子规》入则孝第2段教学设计

《弟子规》入则孝第2段教学设计

《弟子规》【出则悌】第1段教学设计呼家庄小学王文娇【教学目的】1. 对前面所学《弟子规》知识做以梳理,进行汇报。

2. 教会学生正确处理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了解民族的一些生活习俗等。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会学生正确处理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了解民族的一些生活习俗等。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教学过程】一、展示活动:1. 班级姓名歌(全班齐说)。

(要求:右手伸向所说名字的同学,脑海中闪现姓名中的每一个字)2. 展示《弟子规》的【总叙】和【谨】两部分。

(展示形式:全班齐诵,带动作,2生在前领诵)3. 看图,说出相应的弟子规句子。

二、导入: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在家尽孝的行为,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出则悌”的第1段。

(板书:出则悌)二、初读文,解答疑难字词。

1. 自读一遍这一段文字,找出不能理解的字词,共同交流、学习。

2. 解答疑难字词(板书)。

恭:ɡōnɡ睦:mù三、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字含义。

学习第1段: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1. 齐读文字。

2. 指名说说这段文字的意思(两名)。

引出词语:兄友弟恭3. 师:关于兄友弟恭,老师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呢,你们想听吗?(学生:想)4. 播放《孔融让梨》动画故事。

5. 问:这个故事讲的是谁的故事?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6. 延伸:有谁是家中的兄姐?你们在家都如何照顾弟妹?(情景提示:①当你有好吃的东西或者好玩的玩具时;②当父母不在家时)四、检测学习情况看图,说出相应的弟子规句子。

五、总结做兄姐的要友爱弟妹,弟妹则要恭敬兄姐,因为兄姐年龄较长经验丰富,比较懂得照顾弟妹,做弟妹的要尊重兄姐的指导与安排,兄弟姐妹之间能够和睦相处,父母内心就会感到宽心安慰,孝道就在其中了。

《弟子规》入则孝教学设计

《弟子规》入则孝教学设计

《弟子规》入则孝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入则孝部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弟子规》的常识,通过学习能熟读并理解入则孝部分中的“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这句话。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讲解及提问,让学生感受到古人对父母的孝心、孝行。

2)、通过故事,小组的讨论活动及图片展示,初步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在活动、情景体验中培养学生学习《弟子规》的兴趣。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交流,大胆发表自己意见的信心。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父母及长辈的尊敬,感恩之情。

四.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熟读理解“亲有疾……不离床”这句话,感受并理解古人的孝心,孝行。

(2)难点:能够联系实际,独立解决一些问题,以多种形式表达对父母及长辈的尊敬,关心,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巩固常识课前大热身1、抢答2、播放音乐,要求学生配乐吟诵《弟子规入则孝》1、认真观看大屏幕上题目,积极抢答。

2、热情诵读《弟子规》进入学习情景。

吟诵《弟子规》是让孩子感受浓郁的古典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二、进入主题,学习新知播放动画,找出入则孝中体现动画内容的句子1、讲解《汉文帝侍母》的故事,说说故事中讲的是入则孝中的哪一句?齐读这句话2、教师提问,感悟句子,补充故事《哭竹生笋》3、学会运用出示两个情景问题,小组讨论,并根据讨论结果适时补充现代子女的孝心故事1、交流感受2、用自己的话来解释“亲有疾……不离床”小组成员思考,讨论后做答通过谈感受,解释句子,听故事,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古人对父母的那种孝心,孝行。

三、情景体会践行孝心1、观看情景表演,找找小红哪些地方做得不对?她应该怎么做?请学生来演一演1、认真观看情景剧2、利用小公民道德点评台来点评小红的所做作为,指出她应改正的地方。

3.试着上台演一演2、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一个孝顺的孩子?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弟子规》-入则孝(节选)优秀教案

《弟子规》-入则孝(节选)优秀教案

《弟⼦规》-⼊则孝(节选)优秀教案《弟⼦规》-⼊则孝(节选)优秀教案 中国是世界“四⼤⽂明”古国之⼀,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学⽂等思想都在《弟⼦规》中有明确的⾏为规范。

《弟⼦规》——⼊则孝(节选)优秀教案 教学内容:《弟⼦规》“⼊则孝”前六句 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 1、背诵《弟⼦规——⼊则孝》,体会古⽂韵味,初步理解这些经典话语的⼤意。

2、感受古⼈的孝敬,时刻以这些经典话语来规范⾃⼰的⾏为,学会孝顺⽗母,试着为⽗母做⼒所能及的事。

3、让学⽣懂得要感恩⽗母,如何做⼀个孝顺的孩⼦。

教学重点:体会⽗母为家庭所付出的艰⾟,引导学⽣孝敬⽗母,在家为⽗母分担家务,在校尊敬⽼师,好好学习。

教学难点:理解“孝”的含义,明⽩“百善孝为先。

” 教学准备: 1、学⽣:收集古⼈孝顺⽗母的故事。

2、⽼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激趣导⼊ 1、我们的读书⼝号是——全班同学⼤声回答:“诵读千古美⽂争当少年君⼦”! 【设计意图】让学⽣⼤声说出班级读书⼝号,激发学⽣的学习热情。

2、师⽣对古诗⽂:师诵上句,⽣对下句。

(1)古语云:“腹有诗书⽓⾃华。

”在读书⽉活动中,我们⼀起背了很多古诗词,⼤家还记得吗? 学⽣⼤声说——记得! 好!现在我来检查检查。

我说⼀句,你对⼀句。

开始! 第⼀句:少壮不努⼒ 全班同学很快对上——⽼⼤徒伤悲。

你们真⾏! (2)男⼥⽣对决。

师:男同学先来,⼈⽣⾃古谁⽆死 男⽣快速对上:留取丹⼼照汗青。

师:男同学,好样的!到⼥同学来。

纸上得来终觉浅 ⼥⽣快速对上:绝知此事要躬⾏。

师:⼥同学,真棒! 相信在这次读书⽉活动中,你们⼀定会有许多收获。

让我们再次⾛进经典,⼀起接受圣贤的熏陶。

【设计意图】师⽣对读书⽉诵读名句,既是⼀种⽆痕的检查,也是为学⽣提供展⽰的机会,让学⽣体验成功的乐趣,以积极的⼼态投⼊下⾯的学习。

小学《弟子规》入则孝教学设计(精选5篇)

小学《弟子规》入则孝教学设计(精选5篇)

小学《弟子规》入则孝教学设计小学《弟子规》入则孝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弟子规》入则孝教学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弟子规》入则孝教学设计1一、教学内容: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二、教材分析:此部分是“入则孝,出则悌”中的两句话。

从和长辈交谈声音低和见长辈要快步向前两个方面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

这些内容都和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联系生活,对这些内容加深理解,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礼仪习惯。

三、教学目标:1、了解《弟子规》一书的作者及内容;2、结合生活实际,复习《弟子规》中的“总叙”;3、能够诵读,能够明理,能够指导日常行为;4、在学习过程中,提炼学法:读总叙——温旧知——学新文——习礼仪——练笔力四、教学过程:(出示课件:音乐响起)(一)、师生礼仪展示,营造国学氛围,心平气和学国学(缓慢,国学味道)师:上课生:起立、鞠躬师:请(还礼)师: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而读书?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复习原作《弟子规》总叙师:同学们,我们学习《弟子规》有一段时间了。

《弟子规》的作者是清朝的李毓秀。

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我们已经学习了“一、总叙”“二、入则孝出则弟”。

首先,让我们来读总叙。

(板书:读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三)、复习“入则孝出则悌”的内容1、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接下来,我们复习“入则孝出则悌”。

师:“入则孝出则弟”教育我们如何对待父母兄长。

古人可孝敬父母了,有王祥卧冰求鲤、黄香温席的故事。

今天,请小朋友再听一个贤孝故事:古代的时候有个皇帝叫汉文帝,他对待母亲可孝敬了。

弟子规教案优秀5篇

弟子规教案优秀5篇

弟子规教案优秀5篇弟子规教案篇一总序: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一、活动目标1.幼儿初步理解总序含义。

2.学习诵读弟子规。

二、活动准备:本段大范例,《弟子规》教材,《弟子规》视频。

三、活动过程1.教师给幼儿讲述“百善孝为先”的故事,引出《弟子规》总序内容。

2.教师出示本段内容的大范例,逐字讲解《弟子规》总序内容,让幼儿初步理解总序含义。

3.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平时是怎样做的,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教育幼儿懂得“首先在家里,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说话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和朋友相处时要有爱心,并且要亲近品德好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其他有益的知识本领了。

”的道理。

4.幼儿在古典音乐的伴奏下诵读《弟子规》P1-10,感受经典美文的韵律感。

5.结束活动:“今天我们学了弟子规的总序,知道了首先在家要孝顺父母,回家以后,每一位小朋友都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好吗?”附故事:故事一:明明刚从学校回到家就要出去玩,妈妈提醒明明:“还没有写作业呢?”明明说:“明天是周末,明天再写吧。

”妈妈说:“今天的事情一定要今天完成,不能拖到明天。

”明明开始写作业。

故事二:小慧买了很多书回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完,开始发愁,哥哥告诉小慧:“先制定一个计划,先看哪一本、再看哪一本。

”小慧听了非常高兴,按照哥哥的方法去做,开始做计划。

故事三:小禾懂得很多事情,每次都是小禾先理解书中的内容,孝孝很佩服,孝孝问小禾:“小禾,你怎么知道那么多事情啊?为什么每次你都能理解书中的内容啊?”小禾说:“我每天都会用半个小时看书,而且每次读书时都会反复去读,慢慢的也就理解书中的内容了。

”孝孝说:“从今天开始,我也像你这样,多读书、反复的读。

”后世影响教育意义此书以通俗的文字、三字韵的形式阐述了学习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常识等等。

《弟子规》校本课程教案

《弟子规》校本课程教案

《弟子规》校本课程教案XXX校本课程教学设计周次7日期累计教时4课程主题第2课“入则孝”之“父母呼”1、复《弟子规》总序。

2、研究“入则孝”之“父母呼”。

3、理解意思,教育学生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

不但孝,关键是顺。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课程目标课前准备音频活动过程一、检查作业1、齐声背诵。

2、是否为父母捶背。

二、研究“入则孝”之“父母呼”1、听泛读“入则孝”之“父母呼”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2、教师领读。

备注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

分行读。

6、同桌操演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相识意思。

1、“父母呼”,“呼”就是叫唤的意思。

“应勿缓”,“应”就是回答,“勿”就是不可以,“缓”就是迟缓。

也就是听到父母他在呼唤、叫唤我们的时候,应该要立即的回答。

想一想,平时父母叫我们的时候,我们是怎样做的?(指生答)怎样做才能更体现“孝”呢?(生答)延伸:父母呼应勿缓;老师呼应勿缓;长辈呼应勿缓;同学呼应勿缓。

2、“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在教我们的时候,父母教我们做任何事情,“行勿懒”就是要马上动作,不可以拖拖拉拉的。

3、“怙恃教,须敬听”:怙恃在教诲你的时候,要恭恭敬敬地聆听。

4、“父母责,须顺承”:如果你做错了事情,父母责备你的时候,你应该接受教训,真心悔改。

希望大家都能够成为孝敬父母、懂礼貌的孩子。

四、讲故事:《啮指痛心》XXX,字子舆,春秋期间鲁国人,XXX的得意弟子,世称“XXX”,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XXX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XXX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返来。

”XXX因而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五、礼仪1、见到长辈、老师要主动问好。

2、父母、老师、长辈,要求做的事情,要尽量做好。

六、作业1、背诵“父母呼”。

2、帮怙恃收拾餐桌。

XXX校本课程教学设计周次8日期累计教时6课程主题第3课“入则孝”之“冬则温”1、复“父母呼”。

弟子规教学设计

弟子规教学设计

《弟子规》(入则孝)教案设计理念:让孩子走近《弟子规》,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并以此为起点,开始对传统经典的追寻,进而了解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并凭借此课,体现校本经典特色。

《弟子规》一课,将厚重的中华文化溶入儿童的阅读理解过程之中,给儿童以浸润,给儿童以重染。

这课不仅是学生对具体文字的感受,更是对中华文明的感知,对中华民族气节的启蒙教育。

虽然这些字词理解起来有难度,但只要读熟了,记住了,就能为今后更好的理解、领悟、印证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1、了解《弟子规》一书的作者及内容;2、结合生活实际,让孩子践行《弟子规》;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乐读为主,不强行要求背写,做到参与面广。

情感与态度: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明白勤学好问、有所作为,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

行为与习惯: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多读经典,多加积累。

学习经典中的积极之处,好好做人做事。

学习目标:1、了解《弟子规》,感悟古典诗文中的做人道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诵读《弟子规》(入则孝)。

学习重点: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学习难点:感悟古典诗文中的做人道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学习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你们知道我国经典性的诗文有哪些吗?相机出示课件:《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弟子规》四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图片)教师出示《弟子规》课本:今天我们来学习《弟子规》,你们猜猜《弟子规》是讲什么的呢?老师陈述:《弟子规》是我们行动的准则。

《弟子规》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

在外要敬师长、懂礼貌、讲信用。

和别人平等相处,不自私、不傲慢、爱大众、爱国家、爱民族。

在培养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

我们能够做到这些就是一个优秀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弟子规》入则孝(一)前4句
教学目的:
1、背诵《弟子规——入则孝》,体会古文韵味,初步理解这些经典话语的大意。

2、感受古人的孝敬,时刻以这些经典话语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会孝顺父母,试着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3、让学生懂得要感恩父母,如何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父母为家庭所付出的艰辛,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在家为父母分担家务,在校尊敬老师,好好学习。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新授
(一)初读原文跟着老师试着读一读。

(二)讲解“孝”的由来及寓意。

(三)学习前1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1)出示课件:齐读(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2)解释:勿懒的意思(勿:不要懒:懒惰、推辞)
(3)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地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父母教导我们
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地聆听。

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4)师:结合图片,说说两位同学的做法并从中收获了什么?(5)总结思考:我们如何
(四)学习第二句: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1)齐读
(2)解释:教敬责顺承的意思
(3)理解句意: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
好,应该恭敬地聆听。

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诲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生气、伤心。

(4)总结:现在社会,面对父母对我们的教导我们该如何做呢? 三、复习巩固
(1)播放短视频
(2)精彩小故事分享(孟母断机)
四、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