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下动脉狭窄常见病因
CDFI上岗证考试《第十八章 头颅、骨骼和四肢血管》试题及答案

CDFI上岗证考试《第十八章头颅、骨骼和四肢血管》试题及答案1 以下哪项对中枢神经系统描述错误(E)A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B 脑包括大脑两半球、小脑和脑干C 大脑半球又分为额、顶、枕颞叶D 脑干又分为中脑、桥脑和延脑E 脑干包括小脑、中脑、桥脑和延脑2 对颈部及脑血管描述不正确的是(B)A 脑部血液供应由双侧颈动脉和椎动脉B 左颈总动脉起始于无名动脉C 右颈总动脉起始于无名动脉D 左颈总动脉起始于主动脉弓E 颈内动脉分出眼动脉、前脉络动脉及大脑中动脉3 错误描述椎动脉的是(A)A 椎动脉由双侧颈总动脉发出B 椎动脉进入椎动脉孔沿椎动脉沟入颅C 椎动脉由双侧锁骨下动脉到第六颈椎发出D 两侧椎动脉在脑桥下端合并为基底动脉E 椎动脉到桥脑、中脑交界处又分为左、右大脑后动脉4 以下哪项不是正确的脑部供血动脉(C)A 椎动脉分出的小脑后下动脉供应小脑半球丘后下部B 内耳及小脑半丘上部由内听动脉、小脑前及小脑上动脉供血C 颈动脉系统供前2/5脑D 椎基底动脉系统供应后2/5脑E 颈动脉系统供血占全脑供血的85%5 脑底动脉环的正确构成是(D)A 由大脑前后动脉和颈内动脉组成B 由前后交通动脉和大脑前、后动脉构成C 由颈内外动脉和椎动脉构成D 由大脑前后动脉、前后交通动脉和颈内动脉构成E 由大脑前后动脉构成6 正确描述颅内动脉血管的是(A)A 颈内动脉入颅后,分为大脑前、中动脉及眼动脉B 椎动脉入颅后,分为大脑后中动脉及后下小脑动脉C 颈内动脉入颅后,分为大脑前和小脑后下动脉D 颈外动脉入颅后,分为椎动脉和大脑前动脉E 颈内动脉入颅后,分为大脑后及眼动脉7 颅内血管的主要生理病理特点是(C)A 颅内动脉含氧量较其他部位高B 脑内动脉的压力较高C 极其丰富的侧支循环的代偿作用D 颅内动脉血的重新分布E 有颈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共同供血8 TCD诊断的复杂因素是(E)A 丰富的循环B 老年性动脉硬化C 少见的血管畸形D 脑基底动脉环的存在E 脑内动脉的先天变异9 TCD非主要的适应症是(C)A 脑血管病变的诊断及动态观察B TCD的改为临床重要价值在与脑血流动力学无创伤性C TCD主要应用于颅内占位病变的定性诊断D TCD可测定血流动力学的正常和异常E TCD对大于50%的血管狭窄可作出精确诊断10 二维超声检查颅脑的条件是(E)A 二维显示B 具有彩色多普勒和频谱多普勒C 选用扇扫探头D 频率2.0-2.5MHz E 以上都是11 错误的二维超声常用检查窗是(A)A 顶窗B 颞窗C 枕窗D 眼窗E 额窗12 各颅脑检查窗相应观察内容错误的是(C)A 颞窗可显示大脑中、前动脉B 颞窗可显示脑后交通动脉及大脑后动脉C 额窗可显示大脑前、后动脉D 大脑后动脉VS77-35,PI1.4-0.53,RI0.36E 以上都正确16 二维超声对颅内占位性病变检查由易至难的正常排列顺序是(B)A 枕叶-额叶-顶叶-颞叶B 顶叶-枕叶-额叶-颞叶C 额叶-颞叶-枕叶-顶叶D 颞叶-枕11叶-顶叶-额叶 E 以上都正确17 颅内椎常见的肿瘤是(A)A 星形细胞瘤B 混合胶质瘤C 脑膜瘤D 髓母细胞瘤E 室管膜瘤18 对颅内肿瘤的检查首选的方法是(D)A CTB 超声C 核素CTD MRI(核磁共振)E X线平片加体层19 脑内动脉静脉瘘的超声特异表现是(E)A 二维超声见强弱不等的团块B 具有清晰边缘C 团块完全被血流充盈D 频谱多普勒见动、静脉异常血管E 以上都是20 错误描述动静脉畸形的是(E)A 多普勒超声是区别颅内占位和动静脉畸形具有价值的方法B 能量多普勒更具特异性C 多普勒频谱易观察血管的分布D 动、静脉畸形的包块可完全被血流充盈E 对颅内肿瘤和动、静脉畸形多普勒超声无多大价值21 颈内、外动脉分叉处的正确部位是(D)A 胸锁乳突肌中点处B 平锁骨水平C 颌下腺上缘处D 甲状软骨上缘处E 第四气管软骨环处22 对颈部血管描述错误的是(B)A 起始于主动脉弓的三支血管从右至左依次是无名、左颈总、左锁骨下动脉B 颈总动脉位于颈内静脉的外前方C 左颈总动脉起始于无名动脉D 左颈总动脉起始于主动脉弓E 颈内动脉在颅外段无分支23 对椎动脉的描述哪项不正确(B)A 椎动脉起始于锁骨下动脉第一段B 椎动脉为锁骨下动脉最小的分支C 主动脉颈段走行于斜角肌内侧D 椎段自下而上穿行于6个颈椎横突孔E 左、右侧椎动脉汇合为基底动脉24 检查颈部血管不正确的体位是(C)A 仰位肩垫高B 全暴露颈部C 头偏向患侧D 选用5-10MHz探头E 自锁骨上窝水平至颈部最高点25 颈动脉正常的二维超声表现是(E)A 左、右对称B 管壁呈三层显示C 内膜薄而光整D 颈内、外动脉分叉处稍膨大E 以上都是26 不正确描述颈内、外动脉和椎动脉的是(E)A 颈内动脉在颈外动脉后外方B 颈外动脉在颈内动脉的前方C 颈内动脉在颈外段无分支D 颈外动脉在颈部有分支E 椎动脉显示连续完整的管状无回声27 正常颈部血管多普勒超声表现不正确的是(A)A 颈动脉血流呈湍流样充盈B 颈动脉血流为中央明亮、外周暗淡样色彩C 颈内、外动脉分叉膨大处见少许紊乱的彩色血流D 椎动脉呈单一色彩显示E 椎动脉血流为层流28 错误描述颈动脉CDFI表现的是(D)A 颈内动脉为低阻力频谱B 颈总动脉收缩期呈双峰或三峰频谱C 颈外动脉为高阻力频谱D 颈总动脉与颈外动脉频谱相同E 椎动脉呈三峰递减型频谱29 以下哪项是颈动脉闭塞症的二维超声表现(E)A 内膜强、厚、毛糙而不连续B 粥样斑块C 溃疡形成D 血栓形成E 以上都是30 错误描述颈动脉闭塞症彩色脉冲多普勒表现的是(A)A 呈充盈良好的层流色彩B 彩色血流充盈缺损、流速细而明亮C 五彩镶嵌血流伴涡流D 流速加快,频谱增宽E 病变远端流速减慢,低幅单相频谱31 对确定颈动脉狭窄程度无关的是(C)A 形态学指标B 内径减小的程度C 取决于粥样斑块的强弱D 血流动力学指标E 血流速度改变32 颈动脉扭曲的形态多呈()A串珠状 B腊肠型 C S形或C字形 D Y或V字型 E梭形或柱形33 与颈动脉夹层动脉瘤声像图表现无关的是(B)A 动脉内膜分离,收缩期摆向假腔 B先天因素与中层囊性变是常见原因 C假腔内常有血栓显示 D真假腔内血流方向不一致 E假腔显示杂色血流信号34错误描述颈动脉体瘤的是(D)A位于下颌角颈动脉分叉处 B实性低回声团块 C分叶状清晰规则的边缘 D局部血管腔显著变窄 E瘤体内有丰富的血流信号35正确描述椎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是(E)12A管壁厚,内膜毛糙伴斑块形成 B变窄或闭塞多是在起始部 C流速变细,彩色紊乱 D频谱峰值突快,频带增宽 E以上都是36不属于上肢深静脉的是(C)A 腋静脉 B肱静脉 C肘正中静脉 D尺静脉 E桡静脉37 有关下肢静脉描述,以下哪项不正确(B)A大隐静脉为全身最长的静脉 B浅静脉多与同名动脉伴行 C小隐静脉经外踝后方上行 D深静脉走行于深筋膜深面 E小腿深静脉均以两条静脉与同名的一条动脉伴行38 下肢浅静脉血回流入心脏的主要途径是(D)A通过大隐静脉 B浅静脉可直接回流 C通过小隐静脉 D通过穿静脉 E静脉瓣的功能39检查上肢静脉错误的是(A)A 较表浅的小静脉加压后更易显示 B取仰卧,上肢外展 C可用5-10MHz探头 D 锁骨下静脉应从锁骨上、下径路探测 E沿肱二头肌追踪观察贵要静脉40与下肢静脉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无关的是(D)A 探头置于腹股沟处查找髂外静脉 B大腿外展,膝关节屈曲显示股静脉 C测量大隐静脉内径,观察有无血栓及反流 D不需要人工加压,极易显示胫、腓静脉自发性信号 E正常瓣膜回声弱,不易被超声显示41探测下肢静脉的最佳体位是(C)A头高脚低位 B仰卧位 C站立位 D半坐位 E侧卧位42描述正常四肢静脉二维超声表现的是(E)A壁薄,不易显示,内膜光滑 B管腔内呈无回声,或显示流动的红细胞 C内径大于伴行动脉的内径 D乏氏动作时,内径增宽 E以上都是43有关静脉瓣的描述哪项不正确(E)A股总及大隐静脉内常见 B瓣膜凹又叫瓣膜窦 C瓣膜纤细,多为双瓣型 D血流回流时,瓣膜帖服于静脉壁 E瓣膜的数量从远端到近端逐渐增多44正常肢体静脉CDFI的正确描述是(C)A 挤压远端肢体管腔内血流信号无增强 B乏氏动作时血流信号无中断及反流 C 单一方向、持续性充盈管腔的回心血流信号 D一定程度的加压后,静脉腔不消失 E 加压后,管腔内仍显示血流信号45以下哪一项不是正常肢体静脉的多普勒特征(A)A压缩性和周期性 B乏氏动作血流中断 C自发性和周期性 D单向回心血流 E人工挤压后血流信号增强46 PTV英文缩写的中文意思是(E)A 大隐静脉 B股总静脉 C股浅静脉 D股深静脉 E胫后静脉47有关四肢静脉血栓描述错误的是(D)??A 急性血栓指几小时至几天内的血栓 B慢性血栓多指数月至数年的血栓 C亚急性血栓指数周以后的血栓 D急性血栓多呈强回声 E血栓局部管腔不能被压瘪48急、慢性血栓的主要区别是(E)A 血栓形成 B血栓再通血流信号可增多 C血栓局部不能压瘪 D血流信号消失或减少 E血栓回声强弱和管腔有无扩张49 对慢性血栓描述不正确的是(C)A 边界不规则的斑块强回声 B与静脉壁混为一体的机化血栓 C血栓处管腔增宽,但程度不同 D静脉瓣膜厚而扭曲,活动硬而固定 E再通局部充满血流信号50正确描述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的超声表现是(E)A 分原发与继发两类 B与胚胎发育缺陷,瓣膜结构变性有关 C足靴区色素沉着,湿疹和溃疡是特征性临床表现 D下肢肿痛,浅静脉曲张 E以上都是51对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的超声表现描述错误的是(B)A静脉管径增宽,壁光滑,管腔清晰 BCDFI示血流充盈缺损 C静脉瓣相对短小,边缘模糊 D立位彩色血流充盈良好 E挤压或乏氏动作血流频谱由正向转为负向52以下哪项不是继发性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的超声表现(C)A 管腔内见有血栓 B静脉内膜毛糙,增厚 C瓣膜活动正常 D范围广泛的浅静脉曲张 E加压时血栓处管腔不被压瘪53误判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程度的是(A)13AⅠ级反流时间0.5-0.8s B Ⅱ级反流时间2-3s C Ⅲ级反流时间4-6s DⅠ级反流时间1-2s E Ⅳ级反流时间6s以上54以下有关动、静脉瘘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C)A 动静脉间存有异常通道称为动静脉瘘 B先天因素为血管发育异常 C先天因素为所致瘘口常为单发 D后天因素多为创伤 E后天因素瘘口常为单发55以下哪项是诊断动静脉瘘最特异的征象(D)A 瘘口近、远端动脉增宽、变细 BCDFI可直接显示瘘口及该处五彩血流和色彩倒错 C脉冲多普勒显示瘘口处高速湍流频谱 D 瘘道近端静脉内出现动脉化血流频谱 E 瘘道近端动脉呈高速低阻,单向血流频谱56正确描述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症的是(E)A本征是指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一系列症状 B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和先天异常是本症的病因 C 锁骨下动脉起始端狭窄至同侧椎动脉血逆流入其动脉 D无名动脉的狭窄或闭塞亦可引起锁骨下动脉窃血 E以上都是57人体运动系统不包括以下哪一项(C)A关节囊及附着肌腱 B骨骼 C运动神经 D关节 E骨骼肌58正确描述骨、关节、骨骼肌的是(E)A 骨的结构主要由骨膜及髓构成 B骨骼肌由肌腹、肌腱及肌膜构成 C骨质又包括骨密质和骨松质 D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及关节腔构成 E以上都是59一项哪项闭锁超声诊断运动系统的适应症(A)A 观察骨皮质的完整图像 B骨折、骨髓炎、脊柱病变 C软组织病变及骨肿瘤 D 软组织异物,肌肉,滑囊及肌鞘病变 E骨质疏松症60对骨、关节及其附属结构的检查不应使用(D)A 线阵探头 B凸阵探头 C深部选3.0-3.5MHz探头 D相控阵扇扫探头 E表浅部选5.0~10MHz探头61超声检查半月板,方法错误的是(B)A 后角取仰卧、伸膝或曲膝150~300 B半月板外侧距皮肤近,间隙宽易显示 C前角取仰卧、屈膝300-900 D半月板前、中部显示困难 E半月板内侧表浅。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什么是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病因
主要原因包括先天性动脉畸形、外伤、重复性运 动及其他血管病变。
例如,过度使用手臂进行投掷运动可能导致动脉 受压。
什么是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症状
症状包括上肢疼痛、麻木、乏力,甚至可能出现 皮肤颜色变化或温度下降。
这些症状通常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有所缓解。
如何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 合征?
如何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保守治疗
对于轻度症状,可以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及 改变生活方式来缓解。
如避免过度使用受影响的上肢。
如何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手术治疗
对于重度症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如动脉成形术 或血管旁路手术。
手术可以帮助恢复正常的血流。
如何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为什么会发生锁骨下动脉盗 血综合征?
为什么会发生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血液பைடு நூலகம்动机制
正常情况下,锁骨下动脉向上肢供应血液,而在 该综合征中,部分血液被转向其他部位,导致上 肢供血不足。
这种血流的改变是由于动脉狭窄或压迫引起的。
为什么会发生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风险因素
运动、肥胖、吸烟和高血压等均可能增加发生该 综合征的风险。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帮助降低风险。
为什么会发生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人群特征
通常多见于年轻男性,尤其是参与高强度运动的 个体。
女性也可能受到影响,但比例较低。
何时需要就医?
何时需要就医?
症状加重
如果发现上肢疼痛、麻木等症状持续或加重,应 尽早就医。
及时的评估和治疗可以防止进一步的损害。
血管外科诊疗常规

血管外科疾病诊断治疗常规一、颅外血管病变脑的血液供应来自双侧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
颅外血管病变可导致颅内脑的病变即颅外血管病变可致脑一过性缺血(Transielf lschecnic Attack TIAs)及脑卒中。
外科治疗颅外段血管病目的是防治脑梗塞及其导致神经功能障碍。
1、颈动脉狭窄病因:90%是由动脉硬外所致,其余也有炎性血管病、肌纤维发育不良、外伤性闭塞或狭窄、放射、动脉迂曲。
诊断:1.中老年,有动脉硬化病史或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史。
2.短暂性一过脑缺血发作(TIA),持续几分钟到30’,24小时内恢复,不遗留神经功能障碍。
(1)运动障碍:对侧面瘫或单肢瘫(上肢或下肢),肢体肌无力,运动失灵。
(2)感觉障碍:受累肢体沉重感,感觉减退,或丧失。
(3)视觉障碍:一侧眼一过性黑蒙,部分视野缺损或偶有同向偏盲、复视、眩晕。
(Amamrosis Fugax)也称缺暂单眼失明发作,是同侧颈内动脉终末支眼动脉缺血的特征性症状。
3.症状可反复发作,但无神经系体征。
体格检查:(1)在胸锁乳突肌内侧及气管间扪颈总动脉,双侧比较,操作轻,以防颈窦反射致血压下降,心率慢昏厥。
(2)在颈动脉分叉处可闻及动脉收缩期杂音,高调收缩—舒张期双期杂音提示颈动脉高度狭窄,如颈A完全阻塞则无杂音多闻及。
(3)眼底检查可见眼动脉分叉处可见到栓子和胆固醇结晶。
辅助检查:(1)彩色超声Doppler 检查,可见颈动脉直径,有无狭窄,斑块性质,判断血管通畅、狭窄程度。
(2)经颅超声检查(TCD)。
(3)OPG眼球体积描记法——有条件作。
(4)头颅CT或MRI(5)SPECT——可了解脑供血状况是一种功能检查。
(6)术前查DSA——主动脉弓及颈动脉及其分支。
这检查能明显看到颈动脉及其分支的狭窄及闭塞程度及长度能判断斑块的性质。
治疗:药物治疗适应证:1.颈动脉狭窄<50%。
2.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3.病人情况差,不允许手术或不愿手术。
介入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闭塞16例

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致椎动脉窃血是导致老年人颅脑 供血不足的一个常见疾病,经皮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是治疗锁 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有效方法。我院血管外科自 2008 年 5 月至 2012 年 2 月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或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锁 骨下动脉狭窄闭塞患者 16 例,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本组 16 例患者年龄 62 ~ 81 岁,平均( 71. 1 ± 10. 5) 岁,男 12 例,女 4 例,均为动脉硬化性狭窄闭塞。临床表 现: 均有上肢缺血表现: 患肢麻木无力 10 例,手指发凉 12 例; 肢体血压测定: 单侧病变双上肢血压差均 > 15 mmHg。患侧桡 动脉搏动不能触及者 14 例,明显减弱 2 例。脑缺血者( 包括眩 晕、共济失调、头痛、感觉异常等) 共 15 例,有脑梗死病史 8 例; 本组 16 例彩超提示均有椎动脉血液逆流。全部患者术前均行 动脉 CTA( 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 造影诊断,均为锁 骨下动脉病变; 造影证实动脉狭窄 12 例( 狭窄均 > 80% ) ,动脉
3讨论
动脉硬化引起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致同侧椎动脉窃血 是导致老年人出现颅脑供血不足的一个常见病因〔1〕,根据临床 表现,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或有锁骨下动脉窃血现象合 并神经症状及同侧上肢缺血症状应积极外科干预〔2 ~ 4〕。Fontaine Ⅱ 期和 Ⅲ 期的病变但没有神经症状的为治疗相对适应 证〔5〕。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主要方法是动脉转流术 ( 包括同侧颈动脉-腋动脉转流术、腋动脉-腋动脉转流术) 和腔 内介入治疗。动脉转流手术是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性 病变的有效方法,但其并发症发生率可以高达 23% ~ 25% ,死 亡率达 8% 。自 1980 年 Bachman 首次报道经皮腔内血管成形 术( percutaneous tmnsluminal angioplasty,PTA) 和 90 年代腔内支 架置入术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以来,介入治疗为本病的治疗提 供了一种微创、安全、简单的治疗方法〔6 ~ 8〕。
锁骨下颅外椎动脉狭窄的处理中国专家共识

锁骨下颅外椎动脉狭窄的处理中国专家共识一、流行病学和筛查人群1 锁骨下动脉狭窄的患病率国外社区老年SS患病率约2%, 且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70岁以上人群约占9%。
老年人SS 常合并其他动脉疾病, 合并冠状动脉、颈动脉、下肢动脉疾病的比例分别高达50%、29%和27%。
老年人SS往往提示合并心脑血管病, 对心血管事件和死亡有预测价值。
2 颅外椎动脉狭窄的患病率国外研究表明, 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 患者中(3 717例, 平均年龄60岁) , 超声诊断近段VAS>50%的患者达7.6%。
在老年人群, 尤其是患ASCVD的人群中, 估计ECVAS的患病率较高, 且与后循环脑卒中相关。
3 建议筛查人群基于SS和VAS患病人群的特征, 本共识不推荐在普通人群中开展筛查。
依据已有的指南或者共识推荐, 结合临床实践, 本共识建议SS/ECVAS的筛查人群如下: SS/ECVAS筛查人群建议:具备以下任何一条的人群, 建议作进一步的专业检查。
(1) 有上肢缺血症状, 或查体发现左右侧肱/桡动脉搏动明显不对称, 或锁骨上窝闻及明显血管杂音, 或两侧肱动脉收缩压差值≥10 mmHg;(2) 有后循环缺血相关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的患者;(3) 40岁以上ASCVD患者。
二、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学机制锁骨下动脉主要为上肢供血, 左侧锁骨下动脉往往直接起源于主动脉弓, 右侧往往起源于无名动脉。
椎动脉大部分起源于锁骨下动脉近段, 左右二支入颅后汇集到基底动脉, 与Willis环相连并发出大脑后动脉, 主要为小脑半球和脑干供血。
因此SS主要引起患侧上肢缺血和(或) 后循环缺血的相应症状和体征。
由于锁骨下动脉与颈外动脉可形成侧支循环, 还与椎动脉-基底动脉-Willis环连接, 故慢性闭塞过程中往往侧支循环代偿较好, 发生明显症状的少见, 但急性闭塞和侧支循环代偿不良者往往导致明显症状和严重临床后果。
SS好发于左侧, 左右侧患病比例约为3:1, 原因可能系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与主动脉弓血流方向呈近似直角, 血流正面冲击血管壁, 容易产生涡流, 进而损伤这部分血管。
锁骨下动脉闭塞症临床类型与血流代偿途径关系研究

doi:12・3969/j・issn・1022-7396.2222.24.212-论著-锁骨下动脉闭塞症临床类型与血流代偿途径关系研究王迪刘亚军赵卫东王智伟米娜周天宝张伏生【摘要】目的通过对锁骨下动脉闭塞症影像及临床数据结果分析比较,分析总结闭塞程度、临床症状、椎动脉窃血程度及基底动脉反向血流之间的联系规律。
方法对712例锁骨下动脉近端狭窄或完全闭塞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别分析病变程度与窃血程度、窃血类型、基底动脉缺血症状(VB))、合并不同侧椎动脉病变与基底动脉缺血发生率等结果的相互关系。
结果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与同侧椎动脉盗血程度成正相关(X7=23.5,P<4.45;x7=86.7,P<4.45;x7=79.5,P<4.45);椎动脉窃血程度与VB)无关(x、=752,P>4.45);VB)与基底动脉参与窃血相关(X7=65.7),P<4.2));合并对侧椎动脉病变时容易引发VB)(86.2%:64.5%,x、=5.28,P<2.05),合并同侧病变会降低VB)发生率(42.0%:64.5%,x7=5.4),P<4.45)。
结论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与盗血程度成正相关,窃血程度与VB)症状无关,而VB)症状与基底动脉是否参与窃血有关,合并对侧椎动脉病变时容易引发VB),合并同侧病变会降少VB)发生。
掌握认识此规律可能减少漏诊,更准确指导治疗。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闭塞症;椎动脉窃血;基底动脉缺血;颅內侧支循环【中图分类号】R6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2-7386(2424)24-3742-44The c IRR c I patterv of snbclavian artery occlusion and Ct correlation with blood sheem ccmpenspUon pathwayWANG Dt t,LIU Yajun^ZHAO Weidopg,P ai.*Departmeet of Eneocrinolopa,T p FirsS Hospital o Qineuangaao Cam,Hebei, Qinnuangaao066000,China[Abstracth Objective To iuvesUgate the imaging and clinical data of suPclaviau aPep occlusion,to explore thecorrelation among the depree of the lesions,clinical symptoms,Xegpe of vertebral artep steal bloob and basilar aPep ischemia.Methodt The clinical data akout712paUeuts with proximal suPclaviau artep stenosis or complete occlusion were smUsticaUy aualyzeb,and the correlation amug the depree of the lesions,depree of vertebral artery steal bloob and theiucideuce rate of basilar artep ischemia was aualyzeb.Resnltt The steuosis depree of suPclaviau artep lesion was positivelycorrelated with the depree of vertebral artep bloob theft(P<4.25),however,the depree of bloob steal of vertebral artep wasuot correlated with VB)(P>4.45).And VB)was associated with basilar artery mPux(P<4.41).The suPclaviau arteryhsiou combined with c ontralateral vertebral artep lesions coulk resu/eb m VB)more easily(P<4.45).However thesuPclaviau artep lesion combiueb with ipsilateral vertebral artep lesions coulk decrease the iucideuce rate of VB)(P<4.25).Conclusion The stenosis depree of suPclaviau artep lesion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epree of vertebral artepbloob theft,and the depree of bloob steal of vertebral artep R uot correlated with VB)symptome.The suPclaviau artep lesioncombiueb with conBalaterai vertebral artep lesions cau resu/eb iu VB)more easily,however,the suPclaviau artery lesioncombiueb with ipsilateral vertebral artery lesions cau decrease the iucideuce rate of VB).Undersmuding the rule map reducemissed diaguosis and guiXe Weatmeut more accurately.【Key words]subchviau artep occlusion;vertebral artep steal sy2dpme;basilar artep ischemia;intmcmnialcollateral cimulaUon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SS)为椎动脉近心端锁骨下动脉或头臂干动脉狭窄闭塞后,造成先关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引发患侧椎动脉内血流逆行入上肢动脉远端内代偿,由此发生椎动脉至基底动脉缺血(VBI)的一些列症状7]。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症全程介绍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症[center]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症[/center]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症(subclavian artery steal syndrome)是指有各种原因引起的锁骨下动脉近端或无名动脉阻塞,使锁骨下动脉近端管腔内压力下降,患侧血压低于椎-基底动脉压力时,椎-基底动脉逆向供血到锁骨下动脉,从而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产生的症候群。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已报道发病率为0.22%和13.1% 。
病因主要是动脉硬化、动脉炎、动脉畸形(锁骨下动脉发育不全)。
就主动脉弓上血管而言,左锁骨下动脉是最容易受到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主动脉弓血管分支,左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发生率是右侧的3倍。
该病临床可表现为患侧上肢无力、沉重感、疼痛、皮温低;有些病人表现为左上肢血压低,双上肢比较,收缩压差大于20 mm hg,或者是患肢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也有病人表现为头晕或眩晕,活动后症状明显加重,并可出现视力障碍、共济失调、复视、晕厥等脑干、枕叶和小脑的供血不足症状。
患有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患者具有一个共同不变体征,患者两臂之间的脉搏不对称,动脉收缩压差大于20~45 mm hg(平均30 mm hg)。
许多症状与后循环的脑缺血有关。
半数以上的患者会出现头晕或眩晕症状,晕厥和构音障碍的患者分别占18%和12.5%。
继发于前庭功能障碍的患者可出现视觉症状和(或)眼球震颤,包括物体移动感、不能聚焦以及单眼或双眼视力丧失。
19%的患者出现复视。
幸运的是,这些短暂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很少进展导致脑梗死。
从严格意义上讲,内科只能在预防和控制危险因素方面发挥作用,而没有能有效治疗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方法。
然而,如果患者的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是锁骨下动脉近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性疾病所造成的,患者应该终生接受内科抗血小板治疗以降低心肌梗死、卒中和其他可能导致死亡的血管性病因的风险。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应用价值

0 . 4 c m, 并 可探及五彩镶嵌状高速血 流信 号 , 流 速范围 2 1 5 c m 4 8 0 c m / s , 平均 3 4 9 c m / s , 为部分型 S S S ; 2例 患者左侧椎动脉血 流呈完全逆 向血流 , 左锁骨下动脉闭塞 , 管 腔内充满硬化斑块 , 其 内未见 血流信号 , 为完全型 S S S 。右侧椎 动脉收缩期峰值 流 速均 明显高于左侧『 ( 7 8 . 2±2 0 . 4 ) v s ( 4 3 . 6 ±1 8 . 2 ) c m / s ] , 追查左侧 上肢 动脉可见流速 降低 , 甚至频谱似静脉频谱呈连续低速单 向 频谱 。 2 . 2 数字减 影血管造影 ( D S A) 结果
的局限性。
2 . 1 高 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声像 图表现
本组 6例患者双
侧颈总动脉均可见不 同程度 的管壁增厚 、 内膜不光滑 以及 回声
强弱不 等、 大小 不一 的硬化斑 块形成 , 左锁 骨下动脉起 始段也 可见大小不一的强 回声斑块, 后方伴弱声影 。 其中 4例患者左侧
【 关键词 】锁骨 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高频彩 色多普勒 超声
一 囤越目嘧露
嘲 高 频 彩 色 多 普 勒 超 声 诊 王 云 断 涛 锁 骨 王 津 下 浦 动 代 脉 旭 盗 平 血 综 合 征 的 应 用 价 值
( 长治市第三人 民医院 , 山西 长治 0 4 6 0 2 1 )
【 摘要 】目的
评价 高频彩 色多普勒超 声诊 断锁 骨下动脉
诊断 椎 动 脉 返 流
椎动 脉呈 双向血流 , 左锁骨下 动脉狭 窄 , 狭窄处 内径 为 0 . 3 c m~ 锁 骨下动脉盗血 综合 征( s s s ) 是 由于各种原 因引起 的锁骨 下动脉或无 名动 脉近端管 腔狭 窄或闭塞 ,远端管腔压力下降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 /
1.动脉粥样硬化性
主要见于中老年人,多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吸烟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是一种全身性血管损害。
锁骨下或头臂干粥样硬化常同时在颅外颈部其他血管也有同样的损害。
2.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动脉炎
以多发性大动脉炎常见,其头颈型可累计头臂干、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
3.先天性
为胎儿期锁骨下动脉发育不良所致,常同时伴有心脏及主动脉等其他部位的畸形。
4.医源性
如对右锁骨下动脉起于主动脉并压迫食管导致吞咽困难者进行血管手术矫正时,可引起本综合征。
5.外伤性
车祸使胸部受伤,在锁骨下动脉的椎动脉起始处的近心侧发生挫伤性血栓形成,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
6.其他
如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左锁骨下动脉第一段栓塞,转移性癌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