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实用疾病综述
子午流注针法诊疗规范

洪江市第一中医院子午流注针法技术操作规范一、定义十二经脉气血运行状态,根据不同的时间变化而有相应盛衰变化。
子午,即时间变化。
流注,即十二经脉气血运行的过程,以及在十二经脉的井、荥、输(原)、经、合等特定腧穴上所呈现的气血盛衰情况,由于年、月、日、时等时间的变化而相应地有所不同,根据这个原理,按时选穴进行治疗,即为子午流注针法。
子午流注针法系以十二经脉肘膝以下的六十六个五输穴为主,把经脉穴位与阴阳五行、日时干支结合在一起,以阴阳五行的生克变化来推算人体气血的开阂和所相应的经脉穴位,把握时间按时开穴,随其气血开阖而施刺灸。
对一些疑难性、慢性顽症,往往效如桴鼓。
它具有施针安全、应用范围广,适用病种多,疗程短、效果显著等优点,不失为临床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
三、操作流程1、基本组成1 五枢穴配合阴阳五行。
2 天干地支:1天干配合六十环周 2干支分阴阳 3天干合化五行。
3 天干配脏腑。
4 地支配脏腑。
2、临床运用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运用子午流注针法有两种,一为按天干开穴,又称纳干法,或称日干子午流注;一为按地支开穴,又称纳支法,或称时支子午流注。
时支子午流注,也称纳子法,纳支法。
这是根据每日气血输注十二经的地支时辰,病症之虚实,配合五行生克穴位,取穴治病的方法。
有两种取穴法:一种是按一天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各配一经,在这个时辰内,该经从起点到终点的任何腧穴都可以选用。
例如,肺经病,每日寅时都可取肺经从中府到少商的任何腧穴针刺治疗。
此方简便易行。
另一种是根据气血流注到某经的时辰,再结合五俞穴,用补母或泻子的取穴方法进行针刺治疗。
纳子法是依据"日周期",用本经的井、荥、俞、经、合五俞穴配属木火土金水五行,根据气血流注本经的时间,在每日的十二个地支时辰按时开穴。
开穴的原则: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
在气血流经本经的时辰,本经气血最虚,取母穴用补法,可以扶正补虚,使气血通畅。
若本经为实证,则取子穴以泻之。
子午流注针法(验案)简介

( 青海省互助县威远镇卫生院,青海
中图分类号:1 4 . 1 5 2 3
互助,80 0 ) 150
文章编号:17 .80(00 90 9.2 647 6 2 1 )0 . 60 0
文献标识码:A
【 摘 要 】 介绍 了子午流注针法的概况及应用效果,提 出了中医 灸时间治疗学的独特疗效。 针
过 时为合 ,定 时 开穴 ,以调和 阴 阳 ,纠 正机 体 的偏盛
查体 : 口眼 向右 歪斜 ,在 侧 鼻唇沟 变 浅 ,左 眼 闭 合 困难 ,左侧 面 肌僵硬 。舌淡苔 白,脉沉 细而 微 。 治疗 :约定 丙 日乙未 时 ,开少 泽 出血 ,针劳 宫、 太冲 、照海 、列缺 、病 穴 :地仓 、颊 车 ;先针健 测泻 法 ,后 针患测 补 法 ;患部肿 硬处 以梅 花针 叩刺 ,针后 患者 症状 稍减 半 ,眼 能合而 口亦 稍 正 。遵 约定 隔 5日
a pl i fe t a oi t the s e i l u ai e e e t ftmet e a fCh n s c n t r n o i usi n. p yng e c , ndp n sou p ca r t f c t c v o i r py o i e ea pu c u e a d m x b t h o
理疗 效果 不佳 。
穴为基础,根据出井 、流荥、注输、行经 、入合的气 血流注 ,盛 衰开 阖 的道 理 ,配合 阴阳 、五 行 、天干 、 地 支等逐 日按 时开穴 的针刺 取穴 法 。 子 午流注 ,其理 论体 系渊源 于 《 内经 》( 公元前 约
73 ̄公 元前 2 1年 ) 0" 2 。如 《 灵枢 ・ 岁露 篇 》记载 : 人 “
病 史 : 口眼歪斜 半年 ,曾在 某 医 院针 治 服药 2个
运用子午流注学说临床治验2则

肾两虚 、水湿 壅盛。治 以温补脾肾、健脾利水 。拟方 :菟丝子 1 , 5 g 巴戟天 i , 0 g 乌药 i , 0 g 补骨脂 i , 0 g 山茱萸 1 , 0 g 鹿角 霜 1 , 0g 女贞子 1 , 0 g 陈皮 1 , 半夏 1 , 0 g清 0 g 茯苓 1 , 5 g 莪术 8 g 炒麦芽 1 , , 5 g 木香 6 g 车前子 ( 1 , , 包) 2 g 玫瑰花 1 , 0 g焦 白术 1 。每 日 1剂, 0g 水煎服 。二诊:患者 服上方药后, 肠鸣 消失, 腹部微胀, 增, 纳 守方继服 7剂 。3个月后在医院偶遇 患 者, 告之病 已痊愈 。 ’ 按 :《 素问 ・ 水热穴论》云:“ 肾何以主水 ?岐伯 臼:肾者 至阴也, 至阴者, 盛水也, 故其本在肾……皆积水 也。 又云:肾何
2 痞证 案例 2 :患者, 2 女,6岁, 0 8年 4月 3日初诊 。自述 1 20 个
多月来, 每到傍 晚 6 ~7时, 胃脘部胀满, 似潮 水般 凶猛, 并伴有 肠 鸣声, 憋, 胸 曾在外 院治疗 ( 药物 不详) 效果欠佳。诊见:腹 ,
部微 满 , 酸 痛 , 淡 红 , 腰 舌 苔微 腻 , 沉 细 。诊 断 : 痞 证 , 属 脾 脉 证
从其类也 。 ”该患者每 日傍晚出现 胃脘胀满的时间正是酉时, 为 肾脏主令 时间, 明该患者平时劳伤 肾气, 说 导致肾阳之气化功能 失常, 口不利, 关 水胃脘胀满益甚 。 其本在 肾, 其标在脾 。肾虚, 开合失常, 无力化 水, 不能排泻湿浊;脾虚运化失权, 以输布水液, 难 致关门闭塞, 水道不通, 水湿聚于脘腑。 故采用温补脾肾、 健脾渗湿除满之法。 方中菟丝子 、巴戟天、补骨脂 、山茱萸、鹿角霜、女贞子 、陈 皮 、清半夏 、茯苓通 利中焦 ;莪术 、焦 白术 、乌药、木香 、炒 麦芽 、玫瑰花行气健脾除胀 ;车前子利水消满。全方具有补肾 健脾、利水除胀之功, 临床治疗 胃脘部水满肿胀有较好的作用 。 ( 收稿 日期:2 1- 1 2 , 0 0 — 1 编辑:梅 智胜) 0
张卫主任“子午流注”针法治验举隅

临 床 经 验 [J].光 明 中 医 ,2017,32(5):1240·1242.
(本 文 校 对 :梅 武 轩 收 稿 13期 :2017—11—06)
作者 单 位 :1.福 建 中 医药 大 学 针 灸 学 院硕士 研 究 生 2016级 (福 建 福 州 350122);2.北 京 中 医药 大 学 第 八 临 床 学 院 (厦 门 医 院 ) 针 灸 科 (福 建 厦 门 361009)
△ 通讯 作 者 ※ 指 导 老 师
1 验 案 1 陈某 ,男 ,35岁 。2015年 7月 2 Et初 诊 ,就 诊 时
由其 妻 搀 扶 行 走 而 来 ,来 时 面 容 痛 苦 ,面 色 蜡 黄 ,言 语 微 弱 ,舌 淡 苔 自 ,脉 细 弦 ,沉 按 无 力 。诉 l0余 年 前 无 明显 诱 因 出现 头 部 左 颞 侧 抽 痛 ,疼 痛 呈 持 续 性 ,休 息 后 仍无 法 缓 解 。 10余 年来 ,头痛 时常 反 复 ,每 于下 午 5~7点 间 发 作 或 加 重 ,行 头 颅 CT及 动 态 脑 电 图 均 未 见 明显 异 常 。 曾 多 次 在 外 就 诊 服 药 、针 灸 均 未 见 明 显 好 转 。此 次 就 诊 前 1天 再 次 出现 上 述 症 状 , 自行 口服止 痛 药 (具 体 不 详 )未 见 明 显 好 转 ,遂 就 诊 我科 。
治疗 AS时擅 长在 辨证 论 治 的基 础 上加 用 药 对 以 提 高临 床疗 效 ,如 乳 香 配 没 药 行气 活血 ,散瘀 止痛 ,桂 枝配 姜黄 温经 散寒 ,破 血行 气 ,化 瘀 止 痛 ,羌 活 配独 活
子午流注法开“井穴”治疗肝癌剧痛疗效观察

子午流注法开“井穴”治疗肝癌剧痛疗效观察肝区剧烈疼痛是晚期肝癌患者最痛苦的症状。
近七年来,我们对45例肝癌晚期患者所发生的肝区剧烈疼痛采用子午流注按时开“井穴”的方法,与注射镇痛剂吗啡、强痛定进行对照观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49例患者中除住院30天内死亡者4例外,生存30天以上及出院有追访者45例,其中男32例,女13例;年龄30—50岁33例,61岁以上者12例,平均年龄43.5岁。
诊断标准及疗效判定标准均按《西医内科疗效诊断标准》。
2 治疗方法为观察子午流注按时开“井穴”对晚期肝癌患者剧痛的影响,将45例肝癌患者按随机法分为二组:I组:每晚午夜12时,根据年、月、日的干支顺次取穴,按阳日阳时开阳经之穴,阴日阴时开阴经之穴,本着阳进阴退的规律,不断地推演循环以开取“井穴”,同时双日加太溪,单日加太冲。
Ⅱ组:肝区剧烈疼痛时注射吗啡或强痛定一支。
3 疗程及比较方法(见表1、表2)每晚12时针刺“井穴”,1次;吗啡或强痛定针剂在肝区剧烈疼痛时注射,并配合常规西药治疗。
15天为一疗程。
3.1治疗结果从表1可见:第一疗程显效率两组有明显差异,镇痛效果西药组高于针刺组(P<0.05)。
3.2从表2可见:显效率、有效率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镇痛效果针刺组高于西药组(P<0.05)。
3.3从表3甲乙可见全身症状改善,针刺组明显优于西药组。
4 典型病例余某,男,48岁,工人。
主诉:上腹部疼痛5个月余,从2004年初开始沉发冷热,不思食、右侧肝区剧烈疼痛、自觉上腹部有包块。
经CT扫描:肝右上叶后方占位性病变。
B超显示脾肿大。
有高血压,于2004年2月5日入院治疗。
体检:体温37.2~37.8℃,血压:120/76mmHg,面色苍白,清瘦,双侧颈淋巴结可扪及颗结节三粒,心肺(一),肝腹水n级,肝大剑突下10cm,右锁骨中线肋下7cm,表面凹凸不平,质硬边钝,压痛明显,下肢浮肿。
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硬化型Ⅲ期,肝硬化腹水。
子午流注法杵针开穴治疗对脑卒中抑郁患者的影响

子午流注法杵针开穴治疗对脑卒中抑郁患者的影响近年来,脑卒中已成为全世界高发疾病之一。
抑郁症是脑卒中后期常见的合并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因此,研究针灸治疗脑卒中抑郁症的方法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介绍子午流注法杵针开穴治疗对脑卒中抑郁患者的影响。
子午流注法是一种古老的针灸疗法。
这种方法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经络系统的运行规律,通过人体的穴位,使得身体的气血运行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子午流注法是将杵针自上而下地穿刺穴位,利用杵针沿经脉方向运动,引导气血运行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调整身体的生理机能,增强免疫功能,改善机体的代谢状况,有效治疗某些疾病。
子午流注法杵针开穴是通过针刺穴位产生刺激,改变体内的生理和代谢状态,从而调整人体的机能活动,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脑卒中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状态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脑卒中抑郁症的治疗一般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
然而,药物治疗常常会带来副作用,使用时间也可能很长,且治疗效果有限,因此非药物治疗方法备受关注。
子午流注法杵针开穴治疗是一种非药物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情绪的方法。
子午流注法穴位设计灵活,可以选择多个穴位进行刺激治疗。
在治疗脑卒中抑郁症方面,可以选择悬阳、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
在悬阳穴刺激之后,可以改善失眠、抑郁等症状;三阴交穴可以通过改善内分泌、调节气血运行来缓解患者症状;足三里穴刺激可以增加体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影响患者情绪的变化。
子午流注法杵针开穴治疗脑卒中抑郁患者具有减轻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降低治疗费用等诸多优点。
同时,这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
例如,一项随机对照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子午流注法杵针开穴治疗脑卒中抑郁患者的效果要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也更少。
此外,子午流注法杵针开穴治疗还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自愈能力。
子午流注取穴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

子午流注取穴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目的研究子午流注取穴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子午流注取穴法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针刺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愈显率48%,对照组92%,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子午流注取穴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标签:子午流注取穴法;颈椎病;并发症针灸治疗本病有着简、便、验、廉的优点,各类文献在这方面的报道较多,而对古人研究中医学最精辟的时辰治疗学、子午流注针灸法的报道较少,实属遗憾,且传统针灸方法取效时间短暂、治疗力度较轻,难以取得较理想的疗效,且疗程偏长,给患者带来很大的身心损害。
本治疗方法,在继承中医学的传统特色的情况下,选取古代中医学的最精华部分,使患者恢复时间明显缩短。
1临床资料将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子午流注取穴法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针刺法,统计两组的疗效,得出结论。
2设计方案2.1试验设计方法本课题采用单盲随机化设计的方法。
2.2诊断标准椎动脉型颈椎病现行的诊断标准主要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2.3治疗方案2.3.1治疗组(甲)辨证论治2.3.1.1肝阳上亢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加重,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选时:丑时。
主穴:上星、风池。
配穴:太冲、行间、侠溪、太阳、太溪、肾俞。
针法:毫针刺用泻法,亦可补、泻并用;不灸。
(如因取穴时间不便,可选酉时补肾水以涵肝木,选穴:命门、肾俞、气海等)2.3.1.2气血不足头晕眼花,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苍白,精神不振,心悸失眠,发色不泽,唇甲不华,气短懒言,四肢无力,舌淡,脉细弱。
选时:亥时。
子午流注针法治疗失眠症50例疗效观察

子午流注针法治疗失眠症50例疗效观察标签:针灸;子午流注针法;失眠失眠中医病名“不寐”,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以致变证丛生。
现代医学的神经衰弱、贫血等引起本病。
本文对50例失眠症患者根据管氏绘制的《子午流注环周图》,运用子午流注针法和常规取穴法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100例患者均为2009年12月~2012年9月的初诊患者,均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发《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确诊。
随机分成2组各50例。
观察组50例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28~65岁;病程3个月~5 a;睡眠质量Ⅱ级12例,Ⅲ级10例,Ⅳ级20例,Ⅴ级8例。
对照组50例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25~63岁;病程4个月~45 a;睡眠质量Ⅱ级11例,Ⅲ级14例,Ⅳ级19例,Ⅴ级6例。
睡眠质量系根据WHO最新公布的睡眠检测法分为5级,Ⅰ级:睡眠率70%~80%,睡眠尚可;Ⅱ级:睡眠率60%~70%,睡眠困难;Ⅲ级睡眠率50%~60%,睡眠障碍;Ⅳ级:睡眠率40%~50%,中度睡眠障碍;Ⅴ级:睡眠率30%~40%,严重睡眠障碍。
而睡眠率采用国际标准统一的公式计算,睡眠率=实际入睡时间/上床至起床总时间。
2组性别、年龄、病程、睡眠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21观察组以子午流注法辨证取穴为主,根据管氏《子午流注环周图》推算开穴时日,定时取穴。
心脾两虚型取脾俞、心俞、三阴交;阴虚火旺型取大陵、太溪、太冲;胃腑不和型取中脘、丰隆、厉兑、隐白;肝火上扰型取行间、足窍阴、风池。
以当日当时所开经穴为主,先针开穴,后针配穴,虚证用九阳数补之,实证用六阴数泻之,留针30 min。
虚证以9次为1个疗程,实证以6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休息2 d。
22对照组采用单纯辨证取穴治疗,分型取穴同上,治疗不拘泥时日,补泻兼施,留针25~30 min,6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u m m ar y o f Mi d ni g ht -no o n a nd e b b-f lo w do c t r i n e a c u pun c t u r e’ S c ur r e nt c l i n i c a p pl i c a t i o n Ch e ng Li
子午 流注针 法 的临床 实用 疾病 综述
李 澄
摘要 : 本文 归纳 了子午流注针法在现代 临床应用 中主要疾病 的取 穴方法和其疗效 , 其 中包括 对失眠、 哮喘 、 中风后遗症 、 胸 痹、 头痛和腰 间盘 突 出症治疗方 法的介 绍。通过 对这些疾病 的文献 总结比较得 出子午流注针法的有效性及其在 现代临床的 实用性, 以期 能指 导临床 实践 。
【 8 】宋现 涛 , 陈韵岱 , 潘伟崎, 等. 1 1 6 5例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患 者诊 疗 【 1 3 1 周坤 , 黄 智 武. 亚低 温 治疗 大 面积 脑梗 死 2 8 例 的 疗 效观 察 【 J ] . 现 状 回顾 性 分析 『 J 1 . 心肺 血 管 杂志 , 2 0 0 6 , 2 5 ( 3 ) : 1 3 8 — 1 3 9 . 广 西 医学 , 2 0 1 0 , 3 2 ( 1 I ) : 1 3 7 7 — 1 3 7 9 .
【 Ab s t r a c t ] T h i s a r t i c l e s u mma r i z e s t h e a c u p o i n t s a n d e fe c t s o f t h e mi d n i g h t - n o o n a n d e b b - f l o w d o c t r i n e w h e n t r e a t i n g ma i n d i s e a s e s i n t h e
【 7 ] 朱辉 . 心 肌 肌 钙 蛋 白 的研 究和 应 用 【 J ] . 实 用 医技 杂 志 , 2 0 0 8 , 1 5 【 1 2 ] 张春梅 . 亚低 温对 急 性 大 面积 脑梗 死 的 临床 疗效 和应 激 激 素
( 1 4 ) : 1 9 0 0 - 1 9 0 2 . 变化 的研 究f J 】 . 中国现 代 医生 , 2 0 0 9 , 4 7 ( 1 5 ) : 1 5 — 1 6 .
误诊学杂志, 2 0 0 7, 7 ( 7 ) : 1 4 9 2 .
1 3 7
【 9 ] 毕敏 . 急性 脑 梗 死 局 部 亚低 温 治疗 的 时 间 窗研 究『 J ] . 中华神 经 医学 杂志 。 2 0 1 l , 1 0 ( 2 ) : 1 5 9 — 1 6 3 . 【 1 0 ] 李 创 华 ,刘 运 生 , 梁有 明 , 等. 局 灶 亚 低 温 治 疗 对 大 鼠脑 损 伤 后 脑水肿及神 经功能 的影响 [ J ] .医学 临床 研 究 , 2 0 0 7 , 2 4 ( 7 ) :
2 0 1 4年第 6 期
【 3 】 田 明君 , 刘力学, 燕飞 , 等. 小剂 量尿 激 酶 对进 展 性 脑梗 死 治疗 作 用探 讨 【 J 】 . 中国 实用 医药 , 2 0 0 9 , 4 ( 3 1 ) : 1 2 2 — 1 2 3 . f 4 1 张效山 , 梁继 春 , 范岱景. 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 1 2 0例 临床 观 察【 J 】 _ 社 区 医 学杂 志 , 2 0 1 0 , 8 ( 2 0 ) : 3 6 — 3 7 . 【 5 1 莫喜 明 , 唐 爱 国. 超 早 期 尿激 酶 溶 栓 治 疗脑 梗 死 的 I 临 床研 究 ¨ 1 . 中国 急救 医学 , 2 0 0 9 , 2 9 ( 9 ) : 4 8 6 — 4 8 7 . 【 6 】 赵艳艳 , 张纪 伟. 尿 激 酶 溶栓 治 疗 急性 脑梗 死 疗效 观察 f J 1 . 中国
l O 2 6—1 O2 7.
【 l 1 ] 吴 孟章 , 欧 阳 荡 玉. 脑局 部 亚低 温 治 疗 对重 症 急 性 脑 梗 死 患 者 血 清 高敏 c反 应 蛋 白 的影 响及 意义 『 J ] . 临床 荟 萃 , 2 0 1 2 , 2 7 ( 1 ) :
6 3 —6 4. ’
p r e s e n t c l i n i c a p pl i c a t i o n . I t i n t r o d uc e s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i n s o mn i ro t k e , t h o r a c i c o b s t r uc t i o n, h e a d a c h e nd a l u mb  ̄ d i s c h e r —
n i a t i o n .By c o mpa r i n g a n d s u mma r i z i n g t h e a r t i c l e s we c n a c o n c l u d e i t s e fe c t i v e n e s s a n d p r a c t i c a l f un c t i o n s ,S O a s t o g u i d e 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