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针法
子午流注九宫针法

子午流注九宫针法
子午流注九宫针法
第一针:太溪
第二针:昆仑
第三针:太冲
第四针:足临泣
第五针:神门
第六针:液门
第七针:太渊
第八针:合谷
第九针:内庭
此九宫针法,根据人体经络的子午流注调理,可以通调各种亚健康、各种痛症、内科杂症和疑难病症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扎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凝神定志、聚精会神地扎
二:一定要按先后顺序扎
三:手脚不能扎同侧
四:拔针也按扎针时的次序拔
五:医家在给病人扎之前,一定要先给自己先扎几次,无论有病还是无病的医家,扎后都会有不同的反应比如经络畅通感、热感和身体原有的病痛缓解等。
子午流注针法课件

甲 丁壬
庚子头, 戊癸走壬子, 周而复始求。 是说明:
甲日、己日的12个时辰,都是从甲子开始:子时:甲子…… 乙日、庚日的12个时辰,都是从丙子开始:子时:丙子…… 丙日、辛日的12个时辰,都是从戊子开始:子时:戊子…… 丁日、壬日的12个时辰,都是从庚子开始;子时:庚子…… 戊日、癸日的12个时辰,都是从壬子开始:子时:壬子…… 正好每5天地支轮转一周,甲与己相差5;乙与庚相差5,顺 此 列推。
至阴 涌泉 *按“阳进阴退”法,癸日的开穴时辰应是癸丑,
而不是癸亥,为什么? 因为流注从甲日起开穴,每日值日一
经,每经值日十一个时辰,九天以后, 共值日一百一十时
辰,而十天共有一百二十时辰,柜差十时辰, 因此,为了
保证下一个周次循环从甲戌时开始,癸日肾经井穴的开穴时
间 不能起于癸丑,而应提前十个时辰在癸亥时开涌泉穴。
B、(公式法)日干支公式直接计算法:(但必须知道 当 年元旦日的干支) 公式:
某日天干=(元旦日天干数十天数-1)÷10=得数……所得余数。
某日地支=(元旦日地支数十天数-1)÷12=得数……所得余数。 天干所得余数查天干的代号, 地支所得余数查地支的代号。 1、公式中的减1,是因为元旦本身占了一天,故减去 2、年、月、日数为阳历 (阴历有农历、平、闰年之 别、月的大、小规
2019年干支:公式:(2019-3)÷60二
34……19。 地区 查前面的六十环周表:
19为壬午。
(二)、月干支推算方法: 月天干 (歌诀法)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之年庚寅
上, 丁壬壬寅顺行流,戊癸之年甲寅始,一
月干支仅为此。
这儿甲己、乙庚、丙辛、丁
壬、戊癸是前面所介绍的过的 “过五相合”的天干
子午流注(针法)详细讲解

第一节子午流注的涵义与源流一、子午流注的涵义[子午]原是对立的名词,用以代表天地、山泽、风雷、水火、春秋、寒暑、日月、夜半与日中两时辰等的表示相对关系的符号。
如“子午面”,“子午线”,“子午道”,“子时午时”。
[子午的意义]1.子午代表阴阳:是阴阳的总称。
子阴午阳,子午是阴阳的起点与分界线。
子为阳之始,午为阴之始。
2. 子午代表时间:一天之中,子为夜半(23~1点),午为日中(11~13点)。
[如图]?/P>一年之中,子为农历11月(冬至为十一月),午为农历5月(夏至为五月)。
3. 子午代表气候寒热:子时寒,午时热。
4. 子午代表十二地支:如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均以子午为推算的开始。
5. 子午代表人体气血流行的阴阳盛衰。
[如图][流注]流指水流,注指注输、灌注。
这里具体是指将人体的气血循环比作水流,以出井、流荥、注输、行经、入合作喻,说明人体气血就象水流一样,始出为井,渐成细流为荥,水流如由浅入深灌注为输,渐而水流在通畅的河流中通行即称为经,最后如百川汇合入海即所入为合,以示脉气的流行经过。
[子午流注]为子午流注针法的理论依据,它是从时间角度认识人体生命现象,即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盛衰规律的一种学说。
人体气血循行,周流出入,如流水般,或从子到午,或从午到子,随着时间先后的不同,阴阳各经气血的盛衰,也有固定的时间,气血迎时而至为盛,气血过时而去为衰。
泻则乘其盛,补则随其去,逢时为开(气血流注开穴的时间,谓之逢时),过时为阖(某穴开时已过,谓之过时,则穴闭),定时开穴,补虚泻实,把握时机,调和阴阳而治病。
[如图][子午流注针法]是以时间为主要条件的一种特殊配穴治疗方法。
属于时间医学的范畴。
是以十二经脉肘膝以下的六十六个经穴为基础,根据出井、流荥、注输、行经、入合的气血流注,盛衰开阖的原理,配合阴阳、五行、脏腑理论,运用天干、地支推算逐日按时开穴的一种古典针刺取穴方法。
中心内容:择时——依据气血流注的盛衰时间为主体。
子午流注(针法)详解

第一节子午流注的涵义与源流一、子午流注的涵义[子午]原是对立的名词,用以代表天地、山泽、风雷、水火、春秋、寒暑、日月、夜半与日中两时辰等的表示相对关系的符号。
如“子午面”,“子午线”,“子午道”,“子时午时”。
[子午的意义]1.子午代表阴阳:是阴阳的总称。
子阴午阳,子午是阴阳的起点与分界线。
子为阳之始,午为阴之始。
2. 子午代表时间:一天之中,子为夜半(23~1点),午为日中(11~13点)。
[如图]/P>一年之中,子为农历11月(冬至为十一月),午为农历5月(夏至为五月)。
3. 子午代表气候寒热:子时寒,午时热。
4. 子午代表十二地支:如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均以子午为推算的开始。
5. 子午代表人体气血流行的阴阳盛衰。
[如图][流注]流指水流,注指注输、灌注。
这里具体是指将人体的气血循环比作水流,以出井、流荥、注输、行经、入合作喻,说明人体气血就象水流一样,始出为井,渐成细流为荥,水流如由浅入深灌注为输,渐而水流在通畅的河流中通行即称为经,最后如百川汇合入海即所入为合,以示脉气的流行经过。
[子午流注]为子午流注针法的理论依据,它是从时间角度认识人体生命现象,即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盛衰规律的一种学说。
人体气血循行,周流出入,如流水般,或从子到午,或从午到子,随着时间先后的不同,阴阳各经气血的盛衰,也有固定的时间,气血迎时而至为盛,气血过时而去为衰。
泻则乘其盛,补则随其去,逢时为开(气血流注开穴的时间,谓之逢时),过时为阖(某穴开时已过,谓之过时,则穴闭),定时开穴,补虚泻实,把握时机,调和阴阳而治病。
[如图][子午流注针法]是以时间为主要条件的一种特殊配穴治疗方法。
属于时间医学的范畴。
是以十二经脉肘膝以下的六十六个经穴为基础,根据出井、流荥、注输、行经、入合的气血流注,盛衰开阖的原理,配合阴阳、五行、脏腑理论,运用天干、地支推算逐日按时开穴的一种古典针刺取穴方法。
中心内容:择时——依据气血流注的盛衰时间为主体。
子午流注针法名词解释

子午流注针法名词解释嘿,朋友!咱们今天来聊聊子午流注针法这神奇的玩意儿。
您知道吗?子午流注针法就像是大自然的生物钟,精准地调控着人体的气血运行。
它可不是随随便便的针法,而是有着深厚内涵和精妙规律的中医瑰宝。
这子午流注啊,简单来说,就是根据不同的时辰,让气血在经络中如同有序的队伍,按时按点地流动。
您想想,这是不是有点像火车按照时刻表在铁轨上运行,准点又规律?每个时辰都有对应的经络气血旺盛之时。
比如子时,胆经气血最旺;丑时呢,肝经气血充盈。
这就好比不同的部门在特定时间最为活跃,发挥着关键作用。
子午流注针法讲究的就是顺应这些时辰和经络的特点来施针。
就好像农民种地要顺应节气,咱们治病扎针也要顺应身体的“节奏”。
这可不是瞎扎针,而是有着严谨的推算和精准的定位。
比如说,要是在肝经气血旺盛的丑时,针对肝经的问题施针,那效果说不定就像顺风划船,省力又高效!反之,如果不按照这个规律,就像是逆水行舟,费力不讨好。
这针法的神奇之处还在于它能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
阴阳平衡,您懂吧?就像天平两端的砝码,得保持平衡,身体才能健康。
而子午流注针法就是那个巧妙调节砝码的高手。
它能帮助解决各种毛病,像失眠、头痛、肠胃不适等等。
您想想,要是身体的气血运行顺畅,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休息的时候休息,那能不舒服吗?有人可能会问啦,这子午流注针法靠谱吗?那当然!它可是经过了千百年的实践验证,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结晶。
不过,要掌握这子午流注针法可不容易,得有深厚的中医理论基础,还得有精准的施针技巧。
就跟练武一样,得有扎实的基本功,还得有巧妙的招式。
总之,子午流注针法是中医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虽然神秘,但却有着实实在在的效果。
咱们可得好好传承和发扬,让这古老的智慧在现代继续发光发热,为咱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运用

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运用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应用,分纳干法、纳支法两大类,分别介绍如下。
(一)纳干法纳干法又称纳甲法,是运用天干配脏腑的一种按时开穴的子午流注针法。
应用时,在熟悉上述多种配属关系的基础上,先推算患者来诊当天的天干和开取井穴的时辰,再按阳日阳时开阳经穴,阴日阴时开阴经穴的规律,结合十二经脉的流注和五输穴的相生规律依次开穴。
运用时,需要掌握下面的基本内容:1.阳进阴退,开井穴井穴的开取是根据日、时干支,阳进阴退的规律。
阳进是指天干(为阳)主进,即按甲、乙、丙、丁……的顺序推算,阴退是指地支(为阴)主退,即按戌、酉、申……的顺序推算。
戌是地支中最后一个阳支,故阴退从戌开始。
阳进阴退是推算次日的干支取井穴时辰的方法。
如甲日戌时开窍阴,根据阳进阴退原则,次日天干从甲进为乙,地支从戌退为酉,故乙日应在酉时开井穴为大敦,余可类推。
2.经生经,穴生穴,开其它五输穴纳甲法的开穴,先从值日经的井穴开始,该日的天干与值日经的天干相同。
开井穴之后,下面就按时生时、经生经、穴生穴的规律开五输穴。
如甲日是胆经主气,甲(木)戌时开胆经井穴窍阴,然后按相生的顺序,下个时辰丙子时(甲木生丙火),开小肠经的前谷穴,因为小肠属火,胆属木,木生火;窍阴属金,金生水,故开小肠经的水穴前谷。
根据这一规律,下一开穴时辰应是戊寅(丙火生戊土),小肠经属火,胃经属土,火生土,前谷属水,水生木,故开胃经的木穴陷谷,水生木。
按时、经、穴相生,再下一个开穴时辰是庚辰,当开大肠经阳溪穴;再下当开膀胱经委中穴。
3.返本还原(遇输过原)运用纳甲法经穴相生顺序开穴,当开的穴是输穴时,同时要开值日经的原穴,这一规律称为“返本还原”。
如甲日胆经值日,当穴位开到足阳明胃经输穴陷谷时,应同时开胆经原穴丘墟。
“本”指的是本日的值日经,“原”指的是值日经的原穴。
一般开原穴的时辰,是在开井穴以后的4个时辰。
若为阴经,则以“输”代之,称遇输过原。
4.气纳三焦,开生我穴,血归包络,开我生穴五输穴依次开完后,阳经最后都要纳入三焦而开三焦经的穴位,称“气纳三焦”;阴经都要纳入心包络而开心包经的穴位,称“血归包络”。
子午流注针法

子午流注针法子午流注针法“子午流注针法"是以井、荥、输、经、合五输穴配合阴阳五行为基础,运用干支配合脏腑,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以推算经气流注盛衰开合,按时取穴的一种治疗方法。
气候变化对人体气血运行有直接影响。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载:“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
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人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如果生病,也会因时空变化而产生“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病情变化。
子午流注针法,便是根据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每天气血运行盛衰与经穴开合,进行针灸治疗。
它的理论,早在.《内经》时期已有萌芽。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
知其往来,要与之期。
"《素问.刺法论》说:“木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厥阴之井……火欲发郁,亦须待时,君火相火,当刺包络之荥……土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太阴之输……金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手太阴之经……水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少阴之合。
"这些都是待时取穴最早运用的经验总结。
《灵枢.本输》说:“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为井木……大肠上合手阳明,出于商阳,商阳,大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
"这是“阴井木,阳井金"五行刚柔相济的最早依据,在《难经.第六十四难》已作了全面的说明。
子午流注针法,完善于金元以后。
窦汉卿所著《标幽赋》中的“一日取六十六穴,方见幽微’’,是“纳支法"的具体提出。
徐凤的“子午流注按时定穴歌"是“纳干法"的具体推法。
下面从子午流注的意义、子午流注针法的基本组成、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运用等三个方面作概要介绍。
一、子午流注的意义“子午"二字,其有时辰、阴阳和方位等含义。
从时辰看,一天十二时辰,用子午以分昼夜,子时是夜半,午时是中午;从一年看,子是一年中农历的十一月,为冬至节所在,代表一年的冬季,午是农历五月,是夏至节所在,代表一年的夏季。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自制)PPT课件

-
7
❖ 流注意为流水输注,比喻人体气血运行输注 经脉腧穴的时辰。这种流注如环无端,运行 不息,与季节日月时辰变化紧密相关。《灵 枢·卫气行》认为,“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 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因此,子午流注 是指古代医家观察天地、日月、阴阳、四季 变化对人体的影响,用人与天地相应观点, 运用"择时选穴"进行针刺治疗的方法。
胆(木)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心(火)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脾(土)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 泉
陵
肺(金)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膀胱(水) 至阴 通谷 束骨 京骨 昆仑 委中
三焦 火)
(相关冲
液门 中渚
阳池 支沟
天井
-
肾(水)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心包 火)
(相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
13
二、天干地支
❖ 天干,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壬、癸 10 个字,等于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0 个数,又称 十天干。
❖ 地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 、申、酉、戌、亥 12 个字,等于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2 个数,又称十二地支。
-
28
三、年月日时干支的推算
❖ 子午流注针法以时间为基础,首先推算当时 的年月日时的干支,再结合阴阳、五行、脏 腑,按时选取五输穴进行针刺治疗。推算方 法简述如下。
-
29
(一)年干支计算方法
❖ 《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天气始于甲,地气 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 可与期。"年的干支始于甲子,年的干支天干从 甲开始顺序排列,年的地支从子顺序向下排列 。一般用六十环周表查出当年的干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荥输经合歌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历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焉,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经传。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曲泽连,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言。
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十五络穴歌》
人身络穴一十五,我今逐一从头举,
手太阴络为列缺,手少阴络即通里,
手厥阴络为内关,手太阳络支正是,
手阳明络偏历当,手少阳络外关位,
足太阳络号飞扬,足阳明络丰隆记,
足少阳络为光明,足太阴络公孙寄,
足少阴络名大钟,足厥阴络蠡沟配,
阳督之络号长强,阴任之络号尾翳,
脾之大络为大包,十五络脉君须记。
《十二背俞穴歌》
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
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居,
肾俞却与命门平,十四椎外穴是真,
大肠十六小十八,膀胱俞与十九平。
《十二募穴歌》
天枢大肠肺中府,关元小肠巨阙心,
中极膀胱京门肾,胆日月肝期门寻,
脾募章门胃中脘,气化三焦石门针,
心包募穴何处取?胸前膻中觅浅深。
《八脉交会穴》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胆、肝、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
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2、3、4、5、6、7、8、9、10、11 、12
11-1 1-3 3-5 5-7 7-9 9-11 11-1 1-3 3-5 5-7 7-9 9-11
阳配阳,阴配阴
天干用六轮,地支用五轮配,一周为60年,一甲子。
年——年干支是以立春为界
我们以2010年为例;
天干算法: 2010-3=2007, 2007/10=200余7, 7对应天干第7位是庚,即天干为庚;地支算法: 2010-3=2007, 2007/12=167余3, 3对应地支第3位是寅,即地支为寅;综上公元2010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庚寅年
月
年代干数x 2 + 当月月数(农历) = 月干代数
每月的地支是固定的,农历每年十一月都是“子月”,正月都是“寅月”,记住每年的正月天干,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岁首寻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若言戊癸何方发,甲寅之上好追求。
如:求1984年5月(农历)的干支?
解:已知1984年为甲子年,甲年的天干代数是1,根据公式:1x2+5=7(庚)。
又知5月的地支为午,故1984年5月为庚午月。
阴历月支是固定不变的,
正月为寅(从立春当天到惊蛰前一天),二月为卯(从惊蛰当天到清明前天),
三月为辰(从清明当天到立夏前一天),四月为巳(从立夏当天到芒种前一在),
五月为午(从芒种当天到小暑前一天),六月为未(从小暑当天到立秋前一天),
七月为申(从立秋当天到白露前一天),八月为酉(从白露当天到寒露前一天),
九月为戌(从寒露当天到立冬前一天),十月为亥(从立冬当天到大雪前一天),
十一月为子(从大雪当天到小寒前一天),十二月为丑(从小寒当天到立春前一天)
日
1、公元年÷80→用余数(A)
↓↓
(用个位)(整除时才减)
↓
↓
(小于12时不减)
如:求1983年元旦干支?
解: 1983 ÷80→63 (63 - 1)x 5+ 15+ 1→10+ 16= 26÷10=2 ……6→(己)
63 + 4= 15……3 (63-1-60)x 5+ 15+1→10+16=26÷12=2……2→2(丑)答:1983年元旦干支为己丑
如:求1984年10月15日的干支?
解:已知1984年元旦干支为甲午,干支代数为1和7,十月的天干加减常数为加2,地支的加减常数为加8.又因1984年为闰年,干支代数应各加1.
根据公式:
天干代数 1 + 15 + 2 + 1 = 19 ÷10 = 1……9(壬)
地支代数7 + 15 + 8 + 1 = 31 ÷12 = 2……7(午)
答:1984年10月15日的干支为壬午。
“一五双减一,二六加零六,三减二加十,四减一加五,七零九加二,八加一七走,十上加二八,冬三腊三九,闰从三月起,余数均加一”
时
时的地支计算方法
时的地支不变,即23~1时为子时,1~3时为丑时,3~5时为寅时,5~7时为卯时,7~9时为辰时,9~11时为巳时,11~13时为午时,13~15时为未时,15~17时为申时,17~19时为酉时,19~21时为戌时,21~23时为亥时。
时的天干计算方法
时的天干依日的天干而定,其计算方法如下:
子时的天干计算方法
2×当日天干代表数-1,如得数大于10时减10,所得数即为当日子时天干代表数。
所求时的天干计算方法
子时的天干代表数+所求时的地支代表数-1,如得数大于10减10,所得数即为所求时的天干代表数。
求2018年3月6日10时的干支。
已知10时的地支为巳,6为巳的代表数。
先求2018年3月6日子时的天干:2×4-1=7,7为庚的代表数,故子时的干支为庚子。
10时的天干:7+6-1=12,和大于10,所得数为2,为乙的代表数,故10时的干支为乙巳。
针灸按时配穴法之一。
见《玉龙经》。
以八脉八穴配合八卦,按每日各个时辰的天干推算开穴。
所配属八卦与灵龟八法不同,因其以时干为主,故又名"奇经纳甲法"。
歌曰:
壬甲公孙即是乾,丙居艮上内关然,戊为临泣生坎水,庚属外关震相连,
辛上后溪装巽卦,乙癸申脉到坤传,已土列缺南离上,丁居照海兑金全。
(例)本日天干是甲或是已,按“五虎建元”法推算,即是“甲已之日起丙寅”,丙寅应取内关穴,因丙配艮卦内关(其它如丙申、丙戌、丙子、丙辰、丙午皆同)。
他如戊辰时取临泣,已巳时取列缺等,均同此例。
时干壬申丙戊庚辛乙癸巳丁
八卦乾艮坎震巽坤离兑
开穴公孙内关临泣外关后溪申脉列缺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