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针法浅析
子午流注针法浅析

子午流注针法浅析【摘要】子午流注针法是针灸医学领域中的一种独特针法,以“天人相应”为其理论基础,结合人体经络循行、气血周流灌注的原理,配以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学说而形成的,以“时间”为条件的独特针法。
子午流注一道,小言之,不过为针灸的一种配穴方法,大言之,则根源于五运六气,概括了整个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与其中,故可喻作“大则弥纶宇宙,小则纤悉秋毫”的一种针法。
【关键词】子午流注;针法;针灸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对子午流注针法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
1子午流注的含义“子午”二字,是用以代表天地、水火、春秋、日月、昼夜的符号。
在时间上表示两个极端。
用在针灸上具有时辰、方位、阴阳等含义。
首先从时辰看,一年十二个月,用“子午”分月份;一天十二个时辰,用“子午”分昼夜。
其次从方位看,《灵杸·卫气》云:“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时,子午为经,卯酉为纬。
”再者从阴阳变化看,“子”为阴盛之时,阴极必生阳,代表“一阳初升”的夜半、冬至;“午”为阳盛之时,阳极必生阴,代表“一阴初生”的中午、夏至。
“流注”从狭义上讲,是形容自然界水的流动、转注。
如《诗经》所云:“如川之流,丰水东注。
”从广义上讲,“流注”涉及宇宙万物的变化。
在中医学中,古代医家讲人体的气血运行比作为流,并且以五输穴的“井、荥、输、经、合”来描述其运行由大到小、由浅入深的特征,以形容经脉气血的流注过程。
正如《针灸大成》所云:“所出为井,井像水之泉;所溜为荥,荥像水之坡;所注为输,输像水之窬;所行为经,经像水之流;所入为合,合像水之归。
皆取水义也。
”称人体气血之循行为“流注”。
2子午流注的始源及意义子午流注是根据“天人相应”学说,即根据人体气血运行情况与自然原理变化的相对应的关系,因时制宜,选穴治疗的。
它的原理早在《内经》中就有解释,在《灵枢·本输》篇论述十二经的六十六穴时提出井、荥、输、经、合等名称,并以出、溜、注、过、行、入的不同现象,表示脉气的运行与盛衰,这就是“流注”二字的起源。
道家一三针法之子午流注

道家一三针法之子午流注目前大家对子午流注的认识有三个误区,一是五运六气子午流注虚无缥缈,难学难理解。
我说,是的,五运六气子午流注源起星象历法,为道门黄老宗脉薪火传承。
在唐朝王冰入著《黄帝内经》七篇文章。
历代大儒文人说医学医,皆从文字释义,难得真面目。
学习内经三个心得:一,不学肯定不会。
二,学了不一定会。
三,学会终身受用。
二:不实用,时间难以把握,更甚者,理直气壮的说:难道子时丑时要三更半夜的去扎针?让病人来扎针?子午流注针法能治疗什么病?对此吾不做任何辩解,只悄悄告诉你,历代大家没有不用心深研者。
当然当代的大家(伽)可以不用学习。
在此分享一下临床几个案例:(1)2000年秋天的一个上午,到一个腰疼患者家里出诊,一进门,家里女主人轻手轻脚的接待,不敢开口说话,见我疑惑,就轻声告诉我,说她女儿痛经,每每都是凌晨两点痛醒,几年了,到处求医问药不见什么效果,早晨吃了三片散利痛睡着了。
说着忧心忡忡的,我不忍心,说可以扎针。
此时,她女儿到了客厅。
我看了一下气色把把脉,问她愿不愿意扎针,能有效果当然愿意。
当时就在客厅她坐着扎了双侧太冲。
扎上针,我就去看腰疼患者,巧合的是也是凌晨两点三点疼痛加重,经常疼醒。
也是扎了双侧太冲穴。
三十分钟后起针,让他们活动活动。
腰疼者打呼神奇,可以自由活动了,痛经者只是觉得不疼了是不是散利痛的作用不大好确定,我告诉他们明天有时间再扎一次。
第二天的下午,他们俩到了我的诊室。
两个都是睡的挺好,凌晨没有感觉到疼痛,还是双扎侧太冲穴。
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2)2003年冬天的一个下午,一个50岁女患者,右肩膀疼痛,凌晨两点疼痛醒,常规针灸半个月,用了肩三针等常规多个穴位。
取左侧太冲穴,进针活动肩膀,发觉疼痛减轻。
留针四十分钟,整个留针过程都在各个角度活动肩膀。
起针没有疼痛感了。
第二天上午过来告诉,夜里没再疼痛。
随访至今没再疼痛过。
(3)2004春天的一个下午,一个60岁男性哮喘患者,病史15年,每夜凌晨四点多发作,取双侧太渊穴,留针四十分钟,第二天上午过来,告知凌晨没有发作,继续针刺双侧太渊穴。
子午流注针法讲座PPT.

子午流注针法
四、 起源与发展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 经典著作中,初步形成了中医关于人体节 律知识的内容,为发展中医时间医学奠定 了坚实基础。如人本昼夜阴阳节律,卫气 运行节律,人体月周期节律,尤其是妇女 月经节律,十二时辰脏腑气血衰旺节律, 疾病的旦慧昼安夕加夜甚节律,六经病欲 解时节律等等认识均已形成。
元代的医家王国瑞撰《扁鹊神应针灸玉 龙经》创用了飞腾八法。
明代
明代是针灸学发展的鼎盛时期。诸家对 子午流注的研究更加深入。
徐凤《针灸大全》,对繁琐的日时开穴 推算方法,作了总结和改进,撰写了《子 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诀》,创用了灵龟八 法。
高武《针灸聚英》中,提出了十二经病 井、荥、俞、经、合补虚泻实法,开创了 子午流注纳支法取穴的先例。
年节律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春 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 亦应之。人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 气候的变化,对人体气血的运行亦有 直接影响。人的脉搏就有“春弦、夏 洪、秋毛、冬石。”
月节律
《灵枢.岁露论》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 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人血气积,肌肉 充,皮肤致,毛发坚,腠理欷…..。至月郭 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 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 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七十年代末期到八十年代初,主要是文献整理, 以时间生物医学有关内容作为对照,对中医古典 医籍中有关内容进行整理归纳,《成都中医学院 学报》第一次提出了中医时间医学名称。
八十年代中期对已整理的中医时间医学内容予 以理论探讨,
子午流注(针法)详细讲解

第一节子午流注的涵义与源流一、子午流注的涵义[子午]原是对立的名词,用以代表天地、山泽、风雷、水火、春秋、寒暑、日月、夜半与日中两时辰等的表示相对关系的符号。
如“子午面”,“子午线”,“子午道”,“子时午时”。
[子午的意义]1.子午代表阴阳:是阴阳的总称。
子阴午阳,子午是阴阳的起点与分界线。
子为阳之始,午为阴之始。
2. 子午代表时间:一天之中,子为夜半(23~1点),午为日中(11~13点)。
[如图]?/P>一年之中,子为农历11月(冬至为十一月),午为农历5月(夏至为五月)。
3. 子午代表气候寒热:子时寒,午时热。
4. 子午代表十二地支:如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均以子午为推算的开始。
5. 子午代表人体气血流行的阴阳盛衰。
[如图][流注]流指水流,注指注输、灌注。
这里具体是指将人体的气血循环比作水流,以出井、流荥、注输、行经、入合作喻,说明人体气血就象水流一样,始出为井,渐成细流为荥,水流如由浅入深灌注为输,渐而水流在通畅的河流中通行即称为经,最后如百川汇合入海即所入为合,以示脉气的流行经过。
[子午流注]为子午流注针法的理论依据,它是从时间角度认识人体生命现象,即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盛衰规律的一种学说。
人体气血循行,周流出入,如流水般,或从子到午,或从午到子,随着时间先后的不同,阴阳各经气血的盛衰,也有固定的时间,气血迎时而至为盛,气血过时而去为衰。
泻则乘其盛,补则随其去,逢时为开(气血流注开穴的时间,谓之逢时),过时为阖(某穴开时已过,谓之过时,则穴闭),定时开穴,补虚泻实,把握时机,调和阴阳而治病。
[如图][子午流注针法]是以时间为主要条件的一种特殊配穴治疗方法。
属于时间医学的范畴。
是以十二经脉肘膝以下的六十六个经穴为基础,根据出井、流荥、注输、行经、入合的气血流注,盛衰开阖的原理,配合阴阳、五行、脏腑理论,运用天干、地支推算逐日按时开穴的一种古典针刺取穴方法。
中心内容:择时——依据气血流注的盛衰时间为主体。
子午流注针法名词解释

子午流注针法名词解释嘿,朋友!咱们今天来聊聊子午流注针法这神奇的玩意儿。
您知道吗?子午流注针法就像是大自然的生物钟,精准地调控着人体的气血运行。
它可不是随随便便的针法,而是有着深厚内涵和精妙规律的中医瑰宝。
这子午流注啊,简单来说,就是根据不同的时辰,让气血在经络中如同有序的队伍,按时按点地流动。
您想想,这是不是有点像火车按照时刻表在铁轨上运行,准点又规律?每个时辰都有对应的经络气血旺盛之时。
比如子时,胆经气血最旺;丑时呢,肝经气血充盈。
这就好比不同的部门在特定时间最为活跃,发挥着关键作用。
子午流注针法讲究的就是顺应这些时辰和经络的特点来施针。
就好像农民种地要顺应节气,咱们治病扎针也要顺应身体的“节奏”。
这可不是瞎扎针,而是有着严谨的推算和精准的定位。
比如说,要是在肝经气血旺盛的丑时,针对肝经的问题施针,那效果说不定就像顺风划船,省力又高效!反之,如果不按照这个规律,就像是逆水行舟,费力不讨好。
这针法的神奇之处还在于它能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
阴阳平衡,您懂吧?就像天平两端的砝码,得保持平衡,身体才能健康。
而子午流注针法就是那个巧妙调节砝码的高手。
它能帮助解决各种毛病,像失眠、头痛、肠胃不适等等。
您想想,要是身体的气血运行顺畅,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休息的时候休息,那能不舒服吗?有人可能会问啦,这子午流注针法靠谱吗?那当然!它可是经过了千百年的实践验证,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结晶。
不过,要掌握这子午流注针法可不容易,得有深厚的中医理论基础,还得有精准的施针技巧。
就跟练武一样,得有扎实的基本功,还得有巧妙的招式。
总之,子午流注针法是中医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虽然神秘,但却有着实实在在的效果。
咱们可得好好传承和发扬,让这古老的智慧在现代继续发光发热,为咱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子午流注针法

子午流注针法子午流注针法“子午流注针法"是以井、荥、输、经、合五输穴配合阴阳五行为基础,运用干支配合脏腑,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以推算经气流注盛衰开合,按时取穴的一种治疗方法。
气候变化对人体气血运行有直接影响。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载:“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
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人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如果生病,也会因时空变化而产生“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病情变化。
子午流注针法,便是根据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每天气血运行盛衰与经穴开合,进行针灸治疗。
它的理论,早在.《内经》时期已有萌芽。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
知其往来,要与之期。
"《素问.刺法论》说:“木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厥阴之井……火欲发郁,亦须待时,君火相火,当刺包络之荥……土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太阴之输……金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手太阴之经……水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少阴之合。
"这些都是待时取穴最早运用的经验总结。
《灵枢.本输》说:“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为井木……大肠上合手阳明,出于商阳,商阳,大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
"这是“阴井木,阳井金"五行刚柔相济的最早依据,在《难经.第六十四难》已作了全面的说明。
子午流注针法,完善于金元以后。
窦汉卿所著《标幽赋》中的“一日取六十六穴,方见幽微’’,是“纳支法"的具体提出。
徐凤的“子午流注按时定穴歌"是“纳干法"的具体推法。
下面从子午流注的意义、子午流注针法的基本组成、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运用等三个方面作概要介绍。
一、子午流注的意义“子午"二字,其有时辰、阴阳和方位等含义。
从时辰看,一天十二时辰,用子午以分昼夜,子时是夜半,午时是中午;从一年看,子是一年中农历的十一月,为冬至节所在,代表一年的冬季,午是农历五月,是夏至节所在,代表一年的夏季。
浅谈子午流注

浅说子午流注(041699)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针灸科蔡晓刚子午流注法是中医学的一大宝贝,在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宝库中是最具有特色的宝贵理论。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天人相应的观点,认为“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的活动须顺时应势,以达到“阴平阳秘”的防病治病原则和“因天时而调气血”的因时调摄方法。
在长期实践中,创立了时间病理学、时间治疗学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及帮助人“固本扶元”的时间养生学,所有这些揭示了时间规律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和利用自然规律提高医疗效果的方法。
何为子午?简单的说是“子午”就是言时间,是一阴一阳两个物质对立的名词,它们分别表示两种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范畴或概念,是我国古代用来纪时、标位以及记述事物生长化收藏等运动变化过程或状态的符号。
一方面子午代表十二个地支,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时,人们常把子午二字看作是代表十二地支的全数,古人计时,一日分为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十二地支作为代表符号,十二地支代表一昼夜,子午是第一数和第七数。
如一日之中,子为夜半,为23时至凌晨1时;午为午中。
就一年而言,子为冬至,午为夏至,对气候而言,子时寒,午时热。
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古人用地支配合天干来记述年、月、日、时,所以子午也就成了一种记事号。
“干支”相配,如今日为甲子日,明日即为乙丑日,依次类推。
紫金山天文台新编《万年历》(修订本),可以查明一百年内的年月日“干支”。
另一方面子午代表阴阳。
子代表阳生、午代表阴生。
它含有阳极生阴,阴极生阳,平衡圆道的运动规律。
阳始于子前、末于午后;阴始于午后,末于子前。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意思是白天阳气盛,机体的生理功能以兴奋为主。
黑夜阴气盛,机体的生理功能以抑制为主。
介绍一种子午流注针法速算法

介绍一种子午流注针法速算法
子午流注针法是一种古老的速算方法,可以用来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
它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和营销领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一种子午流注针法速算法。
一、什么是子午流注针法?
1.加法运算
(1)找到两个数的十位数位,放置注针,然后在两个数的个位数位上标记。
(2)将注针横移一格,再在每个数的十位数位上标记。
(4)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所有的数位都被标记。
(6)如果有余数,则将余数继续累加到更高的数位上。
(1)确定被减数和减数,并将它们按照加法运算的方法分别标记。
(2)从右边开始,将被减数的每个数位减去减数的对应数位上的数。
(3)如果被减数的某个数位小于减数的对应数位,则需要将它前面的一个数位向左借1,并且在减数的对应数位上加上10。
(4)将得到的差按照加法运算的方法标记,并将标记的结果逐位相减。
(3)将得到的数位上的数相乘,并将结果记录在右侧。
(6)重复这个过程,直到除法运算的结果被计算出来。
1.快速:子午流注针法可以通过简单的标记和移动来快速计算。
2.简单:子午流注针法的规则简单,易于理解和掌握。
3.准确:子午流注针法可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并且可以避免错误。
4.适用范围广:子午流注针法适用于不同的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四、总结
子午流注针法是一种古老的速算方法,可以用来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特别适用于商业和营销领域。
它通过简单的标记和移动来快速计算,规则简单、易于理解和掌握,可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并且适用于不同的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午流注针法浅析
【摘要】子午流注针法是针灸医学领域中的一种独特针法,以“天人相应”为其理论基础,结合人体经络循行、气血周流灌注的原理,配以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学说而形成的,以“时间”为条件的独特针法。
子午流注一道,小言之,不过为针灸的一种配穴方法,大言之,则根源于五运六气,概括了整个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与其中,故可喻作“大则弥纶宇宙,小则纤悉秋毫”的一种针法。
【关键词】子午流注;针法;针灸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对子午流注针法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
1子午流注的含义
“子午”二字,是用以代表天地、水火、春秋、日月、昼夜的符号。
在时间上表示两个极端。
用在针灸上具有时辰、方位、阴阳等含义。
首先从时辰看,一年十二个月,用“子午”分月份;一天十二个时辰,用“子午”分昼夜。
其次从方位看,《灵杸·卫气》云:“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时,子午为经,卯酉为纬。
”再者从阴阳变化看,“子”为阴盛之时,阴极必生阳,代表“一阳初升”的夜半、冬至;“午”为阳盛之时,阳极必生阴,代表“一阴初生”的中午、夏至。
“流注”从狭义上讲,是形容自然界水的流动、转注。
如《诗经》所云:“如川之流,丰水东注。
”从广义上讲,“流注”涉及宇宙万物的变化。
在中医学中,古代医家讲人体的气血运行比作为流,并且以五输穴的“井、荥、输、经、合”来描述其运行由大到小、由浅入深的特征,以形容经脉气血的流注过程。
正如《针灸大成》所云:“所出为井,井像水之泉;所溜为荥,荥像水之坡;所注为输,输像水之窬;所行为经,经像水之流;所入为合,合像水之归。
皆取水义也。
”称人体气血之循行为“流注”。
2子午流注的始源及意义
子午流注是根据“天人相应”学说,即根据人体气血运行情况与自然原理变化的相对应的关系,因时制宜,选穴治疗的。
它的原理早在《内经》中就有解释,在《灵枢·本输》篇论述十二经的六十六穴时提出井、荥、输、经、合等名称,并以出、溜、注、过、行、入的不同现象,表示脉气的运行与盛衰,这就是“流注”二字的起源。
而“子午”二字对日时的作用,在《灵枢.卫气行》篇曾作了明确的说明,如:“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
”这说明了“子、午、卯、酉”与年日的时间关系。
关于气候时间与人体生理、病理的关系。
《素问·六节藏象论》更有详细阐述:“五日谓之侯,三侯为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
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侯亦同法。
故日:不知年之所加,气之所盛,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素问·五常正大论》更进一步指出:“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阴阳更盛,气之先后,人之寿夭,生化之期,乃可以知人之形气矣。
”“子午流注”就
是以《内径》的理论为根据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子午流注”,从古至今,在针灸书籍中有许多记载,如《难经》、《甲乙经》和《子午经》等均有论述,并阐明了十二经的气血流注与针灸疗法的关系。
其次如三国时期的著名医学家华佗不仅精通外科,且擅针灸,他对针灸的看法,一方面主张少取穴,另一方面注重侯气,认为“气至才有良效”,同“子午流注”的原则是一致的。
可见在当时针灸疗效中。
已重视气血流注的法则。
金元时期窦汉卿所撰的《针经指南》、《流注指要赋》和《六十六穴流注秘诀》等,更将流注开阖在针灸疗法中的重要性作了扼要说明。
《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即是说人的气血升降环周规律从大地的五行水火升降规律得来的;地的水降火升是从效法天的太阳对海水的蒸发变为雨云上下升降的;天的云雨升降又效法日月阴阳道路周期升降规律得来的。
日月阴阳升降环周从大自然界自然形成的。
在人体之中,气血是循经络运转周流不息,这种周流即使流注。
在大地上水与火相互交合产生真气上下升降,一周再周亦为流注。
在天地上下空间以日为火以月为水,水火互交蒸海水变为云气,上升为云,下降为雨,上下升降一周再周也为流注。
天地云雨河海周流有节奏有季节的变化,人体的气血流注盛衰与之相应。
海水在月球引力影响下有涨潮、落潮区别,人体气血运行流注也有随之有定时盛衰。
子午流注就是效法天地日月运转所发生的人体气盛气衰现象,掌握了盛衰规律即可调理气血。
3子午流注的临床进展汇总
应用子午流注针法治疗中风病220例,治愈率18·18%,好转率74.09%,总有效率92.27%。
与对照组比较,子午流注针法组疗效优于循经取穴组(P<0.01),说明子午流注针法能够提高针灸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疗效。
通过甲襞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的观察,提示针刺治疗后能改善微循环,恢复血液动力平衡。
子午流注规律在肝癌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穴注组显效有效率为65%,而对照组仅27%,二组差异显著(P<0.05),加用穴位注射,临床止血疗效有明显提高,子午流注针法主要是延长治疗作用。
穴注止血的可能机理为:引起血管收缩,改善肝循环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缩短凝血酶元时间,其确切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子午流注针法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医症状的有效率为91.41%,心绞痛有效率为88.59%,对血压、心率均有显著降低(P<0.05),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滞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均比治疗前降低,有显著性差异。
子午流注纳子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对120例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患者,随机分组为:①组辨证正时辰开本经本穴,②组辨证非正时辰开本经本穴;⑧组定时开他经本穴,进行疗效对比观察。
结果经统计处理,显效率组与有效率组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因此子午流注纳子法辨症取本经本穴劳宫治疗失眠症,可提高临床疗效。
总之,子午流注针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且疗效显著,在此不一一列举。
参考文献
[1]李海宽《实用子午流注针法》陕西科技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2]陈述堂《子午流注说奥》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11月版
[3]朴联友《实用时间针法》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4]刘世琼、鄢卫平《掐指推算简便开穴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9月版。